班丹嘉措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唯一号: 290930020230000143
人物姓名: 班丹嘉措
文件路径: 2909/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1/002
起始页: 0918.pdf
性别:

传略

班丹嘉措亦名仲钦班丹嘉措,通称仲钦巴,生于元朝末期,圆寂于1408年前后(永乐六年)。洮河北歇巴凑(今甘肃省临潭县)地方人。与岷州班丹扎西,释迦巴藏卜同为促进藏汉民族友好的“洮岷三杰”。班丹嘉措4岁学习藏文,8岁已能钻研佛教密乘无上瑜伽部。史称其记诵敏捷、辩才无碍。后于1404年觐见明永乐帝于南台,长期居留京师。1405年,他推荐班丹扎西作为明廷派赴哈立麻(噶玛噶举派黑帽系五世活佛得银协巴)处之翻译。并将洮岷地区的藏族子弟送到京师培训,使他们成长为推行明廷民族宗教政策的人士。后又送释迦巴藏卜于朝,被永乐帝纳为义子。他在25岁时赴乌斯藏游学,曾在25位长者门下求教,成为名震一时的学者,尤通因明及般若精义,诗学造诣更为卓绝,对古印度四大语系的文字亦有精深的研究。他一生在洮、岷、临洮等处从事弘扬藏传佛教的事业,门徒甚众。晚年在岷州洮河之阳修建了曲宗班乔寺(汉名法藏寺)。由于他和萨迦、噶玛巴、帕竹等教派皆有联系,对于明朝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洮岷地区的落实多有贡献。他的弟子继承了他所推行的加强民族关系的事业,使有明一代,河、洮、岷地区成为通向乌斯藏的中心。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