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一次党代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516
颗粒名称: (三)第一次党代会
分类号: D185
页数: 2
页码: 662-663
摘要: 中国共产党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7年7月16日至25日在合作镇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党员代表有142名,候补党员代表15名,列席党员代表30名,邀请人士19名。代表着全州4734名共产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州委书记谢占儒作的《关于几项主要工作的报告》,听取了州委副书记董宏杰代表州监委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甘南州第一届委员会;成立了书记处。这次大会主要总结了自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以来的工作。
关键词: 甘南州 党员代表会议

内容

中国共产党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7年7月16日至25日在合作镇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党员代表有142名,候补党员代表15名,列席党员代表30名,邀请人士19名。代表着全州4734名共产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州委书记谢占儒作的《关于几项主要工作的报告》,听取了州委副书记董宏杰代表州监委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甘南州第一届委员会;成立了书记处。这次大会主要总结了自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以来的工作。指出:由于州委认真贯彻执行了“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扶持贫苦牧民发展生产”的方针政策,在农牧业中逐步实行了“三包”、“四固定”和“超产奖励”的制度。在稳步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州委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了一批民族、宗教界中上层人士。在全州政权机构、政协、人民团体及企事业等单位中,安排了463名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担任区以上领导职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宣传政策,反映群众意见,调解各类纠纷,安定社会治安,保护交通路线,赞助农牧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各项建设事业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还指出:自全州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以来,甘南党的组织有了很大发展。全州党员从1955年的1067名发到1957年的4734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382名;妇女党员占总数的15.2%;知识分子党员占7.4%;共有农村党员3134名,占总数的66.2%。全州少数民族党员由1955年的109名,增加到1377名,占总数的29.2%。全州有55个农业乡和18个半农半牧乡及1个牧业乡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在现有的高、初级合作社中,普遍有了党的支部或党员。全州共选拔区以上领导干部443名,其中提拔县以上少数民族干部172名。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州委委员19名,候补委员3名,常务委员7名,书记处第一书记1名,书记处书记4名。
  书记处第一书记 谢占儒
  书记处书记 董宏杰 马宗瀛 香巴才仁(藏)
  邢树义(藏)
  常务委员谢占儒 马宗瀛 香巴才仁(藏)
  邢树义(藏)董宏杰 王如东 杨培发
  委 员谢占儒 董宏杰 王如东
  马宗瀛 香巴才仁(藏)邢树义(藏)
  杨培发 王超 李宗义
  冯永炳 冯宝俊 马学海(回)
  杨树德(藏)胡培棠(藏)朱建民(军) 张文献 郑毓秀 范怀银
  赵予康 李加夫(军)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记录了甘南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甘南党史人物等等的详细记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