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次党员代表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514
颗粒名称: (一)首次党员代表会议
分类号: D185
页数: 4
页码: 658-661
摘要: 1954年10月4日至10日,中共甘南工委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在夏河县葆绿堂召开。出席会议的党员代表共有63名,其中藏族党员代表4名,回族党员代表2名,妇女党员代表1名,甘南驻军和公安部队党员代表13名。党员领导干部代表2名。列席党员代表41名。代表着全自治区(州)530名共产党员。这次会议传达了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了甘南解放后5年来的工作,部署了肃反、清剿残匪、加强民族团结、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等中心工作。会议通过了工委副书记赵子康作的《关于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工委书记王治国作的《关于甘南地区党的团结状况的报告》和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吴子明作的《关于剿匪工作的报告》。
关键词: 甘南州 党员代表会议

内容

1954年10月4日至10日,中共甘南工委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在夏河县葆绿堂召开。出席会议的党员代表共有63名,其中藏族党员代表4名,回族党员代表2名,妇女党员代表1名,甘南驻军和公安部队党员代表13名。党员领导干部代表2名。列席党员代表41名。代表着全自治区(州)530名共产党员。这次会议传达了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了甘南解放后5年来的工作,部署了肃反、清剿残匪、加强民族团结、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等中心工作。会议通过了工委副书记赵子康作的《关于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工委书记王治国作的《关于甘南地区党的团结状况的报告》和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吴子明作的《关于剿匪工作的报告》。
  赵子康在总结报告中指出:甘南是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由于地域辽阔,住地偏僻分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与民族内部的矛盾问题很多。经过5年来党在甘南的工作,民族关系虽有基本改变,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藏族的部落制和“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在甘南还很突出。全自治区(州)共有大小部落和旗制110多个。有佛教寺院144座,清真寺40余个。有活佛、喇嘛、尼姑和阿甸、满拉等14,000余人。宗教传统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藏族群众的头脑中还占有统治地位。全自治区有牧业、农业、林业及农、林、牧交错的各种经济形态,而且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或原始。社会秩序自剿灭马良股匪后,虽已日趋安定,但仍有少数残匪和国民党特务尚在潜伏活动。甘南藏族自治区是在夏河、临潭、卓尼3个县的基础上,并从临夏、武都、定西3个专区划拨的部分区、乡组成的。中共甘南工委虽成立于1952年,但工委的组织机构和各县(工)委的党委制还未建立。舟曲、玛曲、碌曲3个县的党委和行政机构均未健全,有的还是以工作组的名义开展工作的。党的基层组织还很薄弱,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的党员很少。各级党委的负责人绝大多数是从汉族地区调来的干部,不少人对民族工作缺乏经验,而且工作一直是分散活动多,集中领导少。总结报告还指出:5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工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慎重、稳进”的方针,依靠全体党员、各族干部和驻军的努力,以及各方面的大力合作,为在甘南地区建立平等、和睦、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当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治政权,以便发展农牧业生产,逐步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使当地少数民族逐渐跻身于先进民族之列,曾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5年来调处了2880多件历史遗留下来的部落、草山纠纷,大大减少了民族内部互相械斗,造成人畜伤亡和生产遭受破坏的程度。二是在农民群众中广泛宣传了互助合作政策,重点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全自治区共建立了两个农业初级生产合作社,330多个常年互助组,3700多个季节性互助组。为以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创造了条件。三是发放了81万元的救济款,14.5万公斤救济粮,42万多元的农业贷款和牲畜贷款,对帮助贫苦农牧民渡过困难,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四是在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和大部分牧区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特别是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使少数民族人民第一次开始当家作主,管理自己的事务。五是平息了匪特挑起的阿木去乎带有民族性、群众性的集兵事件。剿灭了美蒋直接指挥和空投支援的为数1800多人的马良股匪。杀、关、管了各类反革命分子1450人。并于1954年春季,铲除大烟2535多公顷,破天荒地第一次基本禁绝了甘南地区相沿甚久的种植大烟的恶习。六是培养了当地少数民族干部560多人,其中藏族443人,回族114人,其他民族3人。建立了49个基层党支部,共拥有党员530名,其中藏族党员41名。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已建立了很高的威信。各族人民和民族中上层人士更进一步地靠近了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之间与民族内部的不团结现象已有基本改变。总结报告还指出:今后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要“有计划、慎重地发展党员,特别应注意吸收具备党员六项标准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入党,只要其他条件具备,不放弃宗教信仰也可以入党”。根据“德才兼备”的原则和“积极培养,放手选拔”的精神,从各方面去培养和选拔干部,特别要培养和选拔当地民族干部及妇女干部。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记录了甘南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甘南党史人物等等的详细记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