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甘南藏区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到1999年9月22日中共甘南州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在历时48年的过程中,中共甘南州(工)委共召开了两次党员代表会议和九次党代表大会。
(一)首次党员代表会议
1954年10月4日至10日,中共甘南工委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在夏河县葆绿堂召开。出席会议的党员代表共有63名,其中藏族党员代表4名,回族党员代表2名,妇女党员代表1名,甘南驻军和公安部队党员代表13名。党员领导干部代表2名。列席党员代表41名。代表着全自治区(州)530名共产党员。这次会议传达了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了甘南解放后5年来的工作,部署了肃反、清剿残匪、加强民族团结、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等中心工作。会议通过了工委副书记赵子康作的《关于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工委书记王治国作的《关于甘南地区党的团结状况的报告》和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吴子明作的《关于剿匪工作的报告》。
赵子康在总结报告中指出:甘南是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由于地域辽阔,住地偏僻分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与民族内部的矛盾问题很多。经过5年来党在甘南的工作,民族关系虽有基本改变,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藏族的部落制和“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在甘南还很突出。全自治区(州)共有大小部落和旗制110多个。有佛教寺院144座,清真寺40余个。有活佛、喇嘛、尼姑和阿甸、满拉等14,000余人。宗教传统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藏族群众的头脑中还占有统治地位。全自治区有牧业、农业、林业及农、林、牧交错的各种经济形态,而且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或原始。社会秩序自剿灭马良股匪后,虽已日趋安定,但仍有少数残匪和国民党特务尚在潜伏活动。甘南藏族自治区是在夏河、临潭、卓尼3个县的基础上,并从临夏、武都、定西3个专区划拨的部分区、乡组成的。中共甘南工委虽成立于1952年,但工委的组织机构和各县(工)委的党委制还未建立。舟曲、玛曲、碌曲3个县的党委和行政机构均未健全,有的还是以工作组的名义开展工作的。党的基层组织还很薄弱,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的党员很少。各级党委的负责人绝大多数是从汉族地区调来的干部,不少人对民族工作缺乏经验,而且工作一直是分散活动多,集中领导少。总结报告还指出:5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工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慎重、稳进”的方针,依靠全体党员、各族干部和驻军的努力,以及各方面的大力合作,为在甘南地区建立平等、和睦、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当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治政权,以便发展农牧业生产,逐步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使当地少数民族逐渐跻身于先进民族之列,曾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5年来调处了2880多件历史遗留下来的部落、草山纠纷,大大减少了民族内部互相械斗,造成人畜伤亡和生产遭受破坏的程度。二是在农民群众中广泛宣传了互助合作政策,重点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全自治区共建立了两个农业初级生产合作社,330多个常年互助组,3700多个季节性互助组。为以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创造了条件。三是发放了81万元的救济款,14.5万公斤救济粮,42万多元的农业贷款和牲畜贷款,对帮助贫苦农牧民渡过困难,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四是在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和大部分牧区建立了各级人民政权,特别是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使少数民族人民第一次开始当家作主,管理自己的事务。五是平息了匪特挑起的阿木去乎带有民族性、群众性的集兵事件。剿灭了美蒋直接指挥和空投支援的为数1800多人的马良股匪。杀、关、管了各类反革命分子1450人。并于1954年春季,铲除大烟2535多公顷,破天荒地第一次基本禁绝了甘南地区相沿甚久的种植大烟的恶习。六是培养了当地少数民族干部560多人,其中藏族443人,回族114人,其他民族3人。建立了49个基层党支部,共拥有党员530名,其中藏族党员41名。党在各族人民群众中已建立了很高的威信。各族人民和民族中上层人士更进一步地靠近了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之间与民族内部的不团结现象已有基本改变。总结报告还指出:今后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要“有计划、慎重地发展党员,特别应注意吸收具备党员六项标准条件的少数民族干部入党,只要其他条件具备,不放弃宗教信仰也可以入党”。根据“德才兼备”的原则和“积极培养,放手选拔”的精神,从各方面去培养和选拔干部,特别要培养和选拔当地民族干部及妇女干部。
(二)二次党员代表会议
1955年8月25日至9月8日,中共甘南工委在夏河县葆绿堂召开第二次党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党员代表共有82名,代表着全自治区1067名共产党员。会议传达了党的七届五中全会"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的决议”;工委副书记赵子康作了《关于坚决反对党内不良倾向,为建设和巩固甘南的党组织而奋斗》的报告;工委副书记董宏杰作了《关于彻底肃清残余匪特,镇压反革命活动,为进一步巩固社会治安而奋斗》的报告;副州长王如东作了《关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搞通思想,加强团结,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会议讨论通过了甘南发展国民经济的第ー个五年计划。在党的建设方面,会议要求:在半农半牧区发展新党员,试建党支部。因为在甘南藏区,没有大批的少数民族党员,就不能建立坚强的党的基层组织,就不可能把甘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到底。计划到1957年发展新党员1000名。各级党政组织要认真贯彻执行工委作出的《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决议》,把它放到党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会后,全州各级党组织根据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大力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到1956年12月底,全州共建立了6个县委、3个党组;共有党员4617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由1949年的2人发展到1340人。共有干部2697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由1953年的426名增加到1162名,增长了2.7倍。
(三)第一次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7年7月16日至25日在合作镇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党员代表有142名,候补党员代表15名,列席党员代表30名,邀请人士19名。代表着全州4734名共产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州委书记谢占儒作的《关于几项主要工作的报告》,听取了州委副书记董宏杰代表州监委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甘南州第一届委员会;成立了书记处。这次大会主要总结了自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以来的工作。指出:由于州委认真贯彻执行了“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扶持贫苦牧民发展生产”的方针政策,在农牧业中逐步实行了“三包”、“四固定”和“超产奖励”的制度。在稳步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州委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了一批民族、宗教界中上层人士。在全州政权机构、政协、人民团体及企事业等单位中,安排了463名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担任区以上领导职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宣传政策,反映群众意见,调解各类纠纷,安定社会治安,保护交通路线,赞助农牧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各项建设事业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告还指出:自全州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以来,甘南党的组织有了很大发展。全州党员从1955年的1067名发到1957年的4734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382名;妇女党员占总数的15.2%;知识分子党员占7.4%;共有农村党员3134名,占总数的66.2%。全州少数民族党员由1955年的109名,增加到1377名,占总数的29.2%。全州有55个农业乡和18个半农半牧乡及1个牧业乡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在现有的高、初级合作社中,普遍有了党的支部或党员。全州共选拔区以上领导干部443名,其中提拔县以上少数民族干部172名。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州委委员19名,候补委员3名,常务委员7名,书记处第一书记1名,书记处书记4名。
书记处第一书记 谢占儒
书记处书记 董宏杰 马宗瀛 香巴才仁(藏)
邢树义(藏)
常务委员谢占儒 马宗瀛 香巴才仁(藏)
邢树义(藏)董宏杰 王如东 杨培发
委 员谢占儒 董宏杰 王如东
马宗瀛 香巴才仁(藏)邢树义(藏)
杨培发 王超 李宗义
冯永炳 冯宝俊 马学海(回)
杨树德(藏)胡培棠(藏)朱建民(军) 张文献 郑毓秀 范怀银
赵予康 李加夫(军)
(四)第二次党代会
中共甘南州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9年9月28日至10月21日在合作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党员代表有247名,列席党员代表有91名。代表着全州8110名共产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州委第一书记谢占儒作的《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光辉旗帜,乘胜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甘南州第二届委员会。决定 继续设立书记处。
这次大会总结了自州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以进行“反右倾斗争”为中心内容,提出了“高举三面红旗,以反右倾,鼓干劲为纲,高速度地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左”倾口号,要求农业区在三年内粮食超《纲要》(亩产200公斤)、过《黄河》(亩产250公斤),“牧区人民公社在1960年都要做到粮食自给”。这样使“共产风”、“平调风”、“命令风”、“浮夸风”、“特殊化风”等高指标式的''左”的做法,在全州泛滥开来,给各地的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困难及损失。报告指出:从州一届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州党的组织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共接收新党员1242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489名,妇女党员304名。全州共建立基层党组织491个。两年来共选拔各级领导骨干685名,其中县级48人,科级351人,大队总支书记和大队长 286 人。
这次大选举产生了20名州委委员,5名候补委员,9名常务委员,1名书记处第一书记,4名书记处书记。
书记处第一书记 谢占儒
书记处书记 赵予康 董宏杰 邢树义(藏)
马宗瀛
常务委员谢占儒 赵子康 董宏杰
马宗瀛 邢树义(藏)杨培发 张凤飞(军)李宗义 冯宝俊 委 员谢占儒 赵予康 董宏杰
马宗瀛 邢树义(藏)杨培发
张凤飞(军)李宗义 冯宝俊 杨福祥 李友益(军)冯永炳
张文献 胡培棠(藏)李培贤
李仲兴 李浩然 郑毓秀
张怀信 杨树德(藏)
候补委员卢克俭(藏)王培林(藏)任成斋(五)第三次党代会
中共甘南州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4年4月15日至5月4日在合作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党员代表有240名,列席党员代表25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占30%,妇女党员代表占10%至15%。代表着全州8592名共产党员。大会主席团由17人组成。大会讨论通过了州委书记张建纲作的《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为继续建设新甘南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甘南州第三届委员会和出席省第四次党代会的代表。
这次大会主要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克服困难,扭转局面。报告中指出:这几年来,所出现的主要失误是:第一,违背了党在民族地区“慎重、稳进”的方针,无视民族地区的特点和工作基础,脱离实际地大刮“抢、先、赶”风,贪多求快,强调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实际,强调了冲天干劲,忽视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把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混为一体,取消了两者间应有的必要过渡阶段。第二,违背了牧区(包括半农半牧区)“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大搞草原垦荒,毁坏了许多灌木林和草场。第三,违犯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其他一些既定的政策。第四,'‘五风”在全州泛滥成灾,特别是“共产风”危害最大。
报告还指出:自1960年12月中央西北局"西兰会议”后,在中央和省委工作组的帮助下,揭开了甘南地区问题的“盖子”,采取一系列正确有效的措施,逐步扭转了甘南地区的严重局势。3年来,州委首先迅速端正政策,纠正失误,开展反对“五风”的斗争。其次,广泛宣传执行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认真纠正“一平、二调”的偏差。三是对历次政治运动中被批判、斗争、处理的干部进行甄别平反。全州共甄别处理了5833人的政治历史问题。四是纠正党同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在合作共事关系方面的问题,初步贯彻执行了党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五是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放部分寺庙,便利了群众正当的宗教活动。六是释放1600多名在押囚犯,这对调整紧张的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七是改变农村人民公社的核算单位,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全州把原来的136个基本核算单位调整为2786个。同时,州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精神和《中央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和牧业区人民公社若干政策的规定(草案)》及省委1961年8月《关于甘南牧区的情况和当前工作意见的报告》,取得了明显成绩。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州委委员21名,候补委员7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常务委员8名。
书 记张建纲
副书记 赵子康 杨培发 香巴才仁(藏)
常务委员张建纲 赵子康 杨培发
香巴才仁(藏)王如东 冯宝俊
冯有才(军) 卢世仁(藏)
委 员张建纲 赵予康 杨培发
香巴才仁(藏)王如东 卢世仁(藏)
杨复兴(藏) 冯有才(军)武建恒(军) 冯宝俊 李宗义 冯永炳
李浩然 郑毓秀 郭发永
李培贤 王杰 黄建业(藏)
贾田夫 范怀银 任成斋
候补委员张晋旺 马负图 党汝荣
赵生鹏 李仲兴 杨应忠(藏)金巴(藏)
(六)第四次党代会
中共甘南州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4月10日至15日在合作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党员代表有409名。其中:工人党员代表24名,贫下中农牧党员代表198名,解放军党员代表67名,其他劳动人民党员代表25名,革命领导干部党员代表82名,革命知识分子党员代表13名;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占30%;妇女党员代表占16%。代表着全州9937名共产党员。大会听取了高有才作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学习的决议》。
这次代表大会由于是在大批老干部尚未解放和恢复工作,党内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贯彻了党的''九大”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路线和政策,因而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指导方针是错误的。会后,州、县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在农牧区推广大寨经验,在改变农牧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又“以阶级斗争为纲”,采用“专政的办法大办农牧业”,大批"资本主义”,大割"私有制尾巴”等错误做法, 使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使部分群众生活陷入困境。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州委委员34名,候补委员8名,常务委员11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
书 记高有才(军)
副书记申效曾 李兆亭(军)杨应忠(藏)
常务委员高有才 申效曾 李兆亭
杨应忠(藏)义西(藏)张清洁(军) 滑宏坤(军)张占武(军)汪佐清(东乡族) 曹锡良(军)马怀西
委 员刀 考(藏)义 西(藏)才日玛(女,藏) 才让卓玛(女,藏)马元娃(女,回)马怀西 王玉玺(军)卢琮 冯宝俊 申效曾 刘世祥(军)刘宗礼(军) 朵吉尚(藏)张占武 张孝顺(军) 张贯法(军)张清洁(军)张德荣(军) 李兆亭 李焕达 吴羊德 杨应忠(藏)杨建文(藏)汪佐清(东乡族) 宋德寿 拉高(藏)房仲义
苑尚林(军)高有才(军)高增喜 符汉杰 曹锡良(军)滑宏坤(军)
魏元春
候补委员斗志红(女,藏)卢有礼 李自仁(军) 陈作桐(军) 吕乱涛 宠俊茂
杨赛地(藏) 金巴(藏)
(七)第五次党代会
中共甘南州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79年5月12日至16日在合作召开。出席会议的党员代表共有461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占45.4%;妇女党员代表占13.9%;中青年党员代表占92.8%。列席党员代表49名,代表着全州15,936名共产党员。
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如何贯彻执行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会议指出:自上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州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州狠抓揭批“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复查落实了13,115人的问题,对“文革”中所谓的“赵子康一小撮”、“清查五一六",追查所谓的"政治谣言”、“清队”、“阶级斗争扩大化”、“砸烂公、检、法”等问题,都作了平反纠正。宽大释放了1958年参叛在押人员。对地、富、反、坏四类分子进行摘帽工作。
大会讨论通过了杨应忠作的《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把我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牧区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后,州委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首先把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然后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积极治疗“四人帮”对党的建设造成的严重创伤。各级党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清理过去在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的“左”倾影响。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平反各类冤、假、错案17,179件。同时,重新改定牧区的阶级成分,对以牵涉1958年叛乱而划定的1149户地主、牧主、封建主和富农,全部改划为农牧民。此外,州委、州政府还妥善处理和解决了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在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州委委员36名,候补委员6名,常务委员12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
书 记杨应忠(藏)
副书记金巴(藏)卢世仁(藏)宋德寿
郭发永
常务委员杨应忠(藏)金巴(藏)卢世仁(藏) 宋德寿 郭发永 汪佐清(东乡)
王应国(藏)张世杰 胡培玉(藏)
程万普(军)马登昆(藏)庞俊茂
委 员才让卓玛(藏)卫德堂 马登昆(藏)
王应国(藏)王国民 王占彪(藏) 卢世义(藏)卢世仁(藏)石宝珊
田举柏 冯思福 旦正甲(藏)(夏河)
宋德寿 辛凤辉 汪佐清(东乡)
宠俊茂 李仲兴 李功强
陈鹏义 金 巴(藏)杨应忠(藏)
杨体芳 杨树德(藏)洪庭瑞
胡培玉(藏)张世杰 张文献 张汉相 张怀义 郭发永
赵生鹏 赵守德 高云翔
高增喜 程万普(军)雷尕曼(女,藏)
候补委员 卢文秀 朱克荣 李鹏恩
张世荣 常守信 桑丹(藏)
(八)第六次党代会
中共甘南州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5月18日至22日在合作召开。出席大会的党员代表共有247名,候补党员代表28名。其中:干部党员代表226名,专业技术人员46名,劳模和先进生产者24名,解放军代表4名;少数民族党员代表147名;妇女党员代表44名。列席代表84名。代表着全州16,885名共产党员。
大会讨论通过了王应国作的《加强党的建设,致力振兴经济,全面开创甘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这次大会的主要宗旨是以党的十二大精神为指针,回顾自上届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讨论确定新时期甘南州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组织动员全体党员和各族人民,为振兴甘南经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大会以后,州委在全州范围内对1109个党组织,17,597名党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整顿,使全州各级党组织在统一思想,整顿作风, 加强纪律,纯洁组织4个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进。在此基础上,州委调整、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按照“四化”标准,先后选拔了543名中、青年干部,充实到406个党组织领导机构中,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与此同时,州委、州政府积极领导各族人民,认真补救自农业合作化后期以来农牧区工作上的失误,提高农副产品和畜产品价格,在农业区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在牧区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分户养畜”联产责任制,并适当扩大自留地、自留畜,恢复和发展农牧区集市贸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管。在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业逐步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改公社设乡、镇,进一步改善和发挥党在"四化”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州委委员25名,候补委员4名,常务委员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并选举产生了中共甘南州纪律检查委员会。金巴(藏) 胡培珍(藏)桑丹(藏) 韩学斌(藏) 雷尕曼(女、藏)高增喜 郭发永 梁生华(藏)
候补委员杨炳南(藏)拜一民(回)秦维荣(藏)
杨志红(藏)
2.中共甘南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旦正甲
副书记 李鹏恩 杨树德(藏)蒋常宏
常 委宗哲(藏)郑天祥 贾世贵(藏)
旦正甲(藏) 李鹏恩 杨树德(藏)
蒋常宏
(九)第七次党代会
中共甘南州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89年9月22日至25日在合作召开。出席大会的党员代表共有239名。其中:特邀代表2名;各级领导干部代表184名;专业技术人员代表33名;工人、农牧民代表22名;少数民族党员代表124名;妇女党员代表38名;中专(高中)学历的代表8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代表53名;年龄在35岁以下的代表37名;36至45岁的代表92名;46至55岁的代表88名,56岁以上的代表22名。列席代表73名。代表着全州20,374名共产党员。
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以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总结5年来的工作经验,讨论制定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发展民族经济,做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重要措施,进一步统一全州党员和各族人民的意志,把甘南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会议讨论通过了李德奎作的《加强党的领导,振兴民族经济,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甘南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指出:自上次党代会以来,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从甘南的实际出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各个领域里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会议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进一步团结起来,开挂进取,艰苦拼搏,励精图治,为彻底改变甘南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努力奋斗。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甘南州第七届委员会和州纪律检查委员会。选出州委委员26名,候补委员4名,常务委员9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
1.中共甘南州委
书 记李德奎(藏)
副书记胡培珍(藏)贡卜扎西(藏)丹正嘉(藏) 常务委员李德奎(藏)胡培珍(藏)贡卜扎西(藏) 丹正嘉(藏)李道吉(藏) 高崇芳(军) 卢世仁(藏)张文启 李功强
委 员才项(藏)丹正嘉(藏) 王国平
卢世仁(藏)贡卜扎西(藏)贡保甲(藏) 杜世昌(藏)杨长庚 杨志红(藏)
张文启 杨晓峰 杨濯汉
李道吉(藏)赵振业(藏) 赵祯祥 李功强 胡克勤 胡培珍(藏)
高崇芳(军)敏政(回) 安世杰
蒙炯明 傅九大(藏) 董怀德(藏)
李德奎(藏)杨镇刚(藏)
候补委员王春华(藏)张木兰(女,藏)杨效镛
拜一民(回)
2.中共甘南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李道吉(藏)
副书记郑天祥 韩仪祥
常 委王虎林 李道吉(藏) 郑天祥
胡正和 梁伯毅 韩仪祥
(十)第八次党代会
中共甘南州第八次代表大会于1994年9月11日至14日在合作召开。出席大会的党员代表共有248名,实到代表239名。特邀代表5名。列席代表58名。代表着全州22,140名共产党员。
这次大会的主要宗旨是以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自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基本思路和工作部署,动员全州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继续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
大会讨论通过了郝洪涛作的《维护稳定,加快发展,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自1989年州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领导下,全州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围绕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两大任务,加快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让全州呈现出社会政治安定,经济稳步发展,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的祥和局面。
报告还指出,今后全州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适应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抓好维护稳定和加快发展两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农牧业基础建设,加快发展民族工业,加快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形成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民族经济的综合实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争取20世纪末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目标迈进。以后,全州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在加快开发, 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争取全面超额完成“八五”计划,提前一年实现国民总产值翻两番。为完成上述任务和奋斗目标,报告强调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必须抓好六个重点:一是强化农牧业基础,促进农牧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加快发展民族工业,增强经济实力。三是加快资源开发步伐,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四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加快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五是认真实施“二七计划”, 打好扶贫攻坚战。六是把乡镇企业作为农牧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甘南州第八届委员会和州纪律检查委员会。选出州委委员26名,候补委员4名,常务委员10名,书记1名,副书记4名。
1.中共甘南州委
书 记郝洪涛
副书记杨镇刚(藏)丹正嘉(藏)傅九大(藏)
张性忠
常务委员郝洪涛 杨镇刚(藏)丹正嘉(藏) 傅九大(藏)张性忠 贡卜扎西(藏)
赵宪文(军)徐梦龙 陈志逊
董怀德(藏)
委 员丹正嘉(藏)仁青才让(藏)旦智塔(藏) 刘志民 杜世昌 杨志红(藏) 杨镇刚(藏)杨镇海(藏)贡卜扎西(藏)
贡保甲(藏)李运春 张性忠
陈志逊 郝洪涛 南考(藏) 赵宪文(军)赵振国 拜一民(回)
洪海天 贾世贵(藏)徐梦龙
龚砚章 董怀德(藏)蒋常宏
傅九大(藏)雷和平
候补委员 房和平 赵润田 格日措(女,藏)
杨继舜
2.中共甘南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董怀德(藏)
副书记杨长庚
常 委董怀德(藏)杨长庚 蒙兴荣(藏)
旦志保(藏)曹海林(藏)老尕(藏)
(十一)第九次党代会
中共甘南州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999年9月22日至25日在合作召开。出席大会的党员代表共有259名,代表着全州26,217名共产党员。其中:党员领导干部180名,占68%;经济、科技、文教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52名,占20%;各条战线劳模、先进生产 (工作)者27名,占10%;军队、武警代表6名,占2%。大专以上学历127名,占49%;高中93名,占35.9%;初中以下39名,占15.1%。妇女党员代表44名,占17%;少数民族党员代表161名,占62.2%。50岁以下党员代表206名,占79.5%。特邀代表11名,列席代表70名。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团结奋进,加快发展,把我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过去5年来的工作,确定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选举产生中共甘南州第九届委员会和州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讨论通过了罗笑虎代表中共甘南州第八届委员会作的题为《团结奋进,加快发展,把我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自州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八届州委带领全州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方针,紧密结合甘南实际,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奋发图强,开柘前进,全面完成了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全州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牧村经济全面发展,资源开发有了新突破,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过去的五年,全州经济增长,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是甘南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甘南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解放思想促开放,扩大开放促开发,加快开发促发展”的基本思路,努力实施紧扣“一个主题”(加快发展),突出 “三个重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狠抓建设),着力“五项开发”(畜产、矿产、水电、旅游、藏药及山珍野菜),树立“四种观念”(市场、开放、科技、效益),实现两大目标(群众增收、财政增收)的“13542”发展战略,坚持强化提高第一产业,突破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为实现上述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大会要求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清发展变化中的新形势,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知难而上,励精图治,加快改革和建设步伐,开创跨世纪发展的新局面。大会强调指出: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从思想、组织、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不懈地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使各级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担负起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伟大历史任务。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州委委员28名,候补委员6名,常务委员10名,书记1名,副书记3名。并选举产生了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1.中共甘南州委
书 记罗笑虎
副书记贡保甲(藏)沙拜次力(藏)梁明远(藏) 常务委员 罗笑虎 贡保甲(藏) 沙拜次力(藏)
梁明远(藏)丹正嘉(藏) 董怀德(藏)
刘广达(军)赵志德 赵永昌
代茂(藏)
委 员马建华(藏)云丹龙珠(藏)尤大刚(藏)
仁青才让(藏)丹正嘉(藏) 丹智草(女,藏)
旦智塔(藏)代茂(藏)刘广达(军) 刘志民 杨加措(藏) 杨志红(藏)
贡保甲(藏)汪鱼蛟 沙拜次力(藏)
卓玛加(藏)罗笑虎 南考(藏)
赵永昌 赵志德 赵润田
赵敏学 拜一民(回) 梁明远(藏)
葛俊(藏)蒋常宏 董怀德(藏)
雷和平
候补委员 才 智(藏)刘登福 杨忠(藏)
李永和 车建军 拉代(藏)
2.中共甘南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董怀德(藏)
副书记 车建军 蒙兴荣(藏)
常 委董怀德(藏)车建军 蒙兴荣(藏)
曹海林(藏)老尕(藏)李先保 何成芳(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