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各条战线英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50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各条战线英模
分类号: K827
页数: 25
页码: 613—637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甘南各族人民,排除干扰,艰苦奋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高潮,各项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条战线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之中,有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藏族人民的红色“曼巴(医生)”;有为捍卫伟大祖国的尊严而在南国疆场英勇捐躯的青年英雄;有为抢救国家财产会己救人的花季少年;有为除恶扬善、见义勇为的热血青年;有为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推动民族经济发展而做出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也有带领农牧民治穷致富的农牧村基层干部……像这样,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着一曲曲壮丽、动人篇章的草原儿女,何止千千万啊!他们用汗水和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永远屹立在鲜艳的百花丛中。下面着重介绍10位甘南各条战线上英模的动人事迹,以激励我们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奋发图强,激流勇进。
关键词: 甘南史 党史人物 战线英模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甘南各族人民,排除干扰,艰苦奋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高潮,各项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各条战线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之中,有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藏族人民的红色“曼巴(医生)”;有为捍卫伟大祖国的尊严而在南国疆场英勇捐躯的青年英雄;有为抢救国家财产会己救人的花季少年;有为除恶扬善、见义勇为的热血青年;有为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推动民族经济发展而做出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也有带领农牧民治穷致富的农牧村基层干部……像这样,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着一曲曲壮丽、动人篇章的草原儿女,何止千千万啊!他们用汗水和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永远屹立在鲜艳的百花丛中。下面着重介绍10位甘南各条战线上英模的动人事迹,以激励我们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奋发图强,激流勇进。
  (一)红色医生李贡
  李贡(1929〜1959年),男,汉族,别名宁凯,又名国华,兰州市人。1929年10月14日出生在兰州市邸家庄的一个小摊贩家庭。1954年7月毕业于兰州卫校,同年12月来到甘南玛曲卫生所工作。195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玛曲县卫生所医生兼所长、玛曲县欧拉公社医生、洮江县卫生院副院长。他曾出席并被选为省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全国先进生产者会议代表,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59年12月,李贡在参加慰问野外工作人员代表团,赴刘家峡慰问时不幸失足溺水而亡,时年30岁。
  1.听党的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1954年夏,刚满25岁的李贡,怀着对藏族人民服务一辈子的满腔热情,来到了玛曲草原。这里的平均海拔在3300米以上,对于一个在城市长大的青年来说,要适应这种特殊环境,那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经受住许多严峻的锻炼和考验。且不说那高原上恶劣的气候,令人生畏的高山反应,就连吃饭、睡觉、行路、说话等,都会成为难以闯过的难关,甚至连出门走路都会有巨大的困难。如果是一个没有坚定信念或意志不坚强者,肯定是兴致而来,拂袖而去。而李贡却以“一杆子插到底”的决心,发誓要在玛曲草原上生根开花。首先,摆在他面前最大的困难是骑马。因为他第一次到各帐圈巡回医疗时,由于不会骑马,靠徒步而行,这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简直举步维艰。因此,李贡下决心先学骑马。然而,凡是草原上的骏马,就是给你选一匹最温顺的,也离不开那股桀鹫难驯的野性子。当你一接近它,不是昂首狂啸,就是接连抛蹄子。但李贡毫不生畏,也不屈服。他为了赴帐圈给牧民看病,接连几天苦练乘马本领,有多次从马背上摔下来,脸擦破了,胳膊和腿摔伤了,但他毫不气馁,成天苦练。不久,在民族干部的帮助下,终于成了一名驰骋草原的骑手,深入帐圈牧场,去给牧民们巡迴治病。
  1955年的夏天,是个阴雨连绵的季节。草原上烟雨渺茫,天水一色,到处是沼泽、烂泥滩,每走一步都有陷下去的危险。李贡骑着一匹驮了许多药品和器械的马,从县城出发向60公里外的乔科部落走去。开始时倒很顺利,马也很规矩。可是到了沼泽水草地边,马的野性就爆发了,它又踢又跳,把李贡几次从背上摔了下来。他再也驾驭不住马了,干脆脱掉鞋袜,挽起裤腿,牵着那马,大踏步地在泥泞水滩跋涉前进。到天黑时,才到达乔科草原的帐圈。此后,李贡不管有多远的部落,也不管是白天黑夜,只要他听到哪里有病人,便带上药箱,骑马就走,风里来雨里去,从不叫一声苦。时间一长,他的骑马技术熟练了。紧接着,吃酥油、拌糌粑和语言这两个难关对李贡来说也不是那么轻易闯过的。特别是牧民们吃的是半生半熟的牛羊肉和青稞炒面,刚开始,李贡很不习惯,但他想到20年前红军过草地时,吃草根、啃皮带的情景,感到自己眼前的条件比革命前辈好多了。于是他咬紧牙关,随乡入俗,群众给什么,他就吃什么。日子一长,慢慢地就习惯了。李贡想到每天要接待那么多的藏族群众,光靠翻译是不行的,自己不懂藏话,就很难与藏族牧民交流感情,也对治病和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极为不便。由此,他下决心学习藏语。他动脑筋想了一个窍门,就是用英文字母拼音标写藏语的发音,来背记单词,并向周围懂藏、汉两种语言的同志学习请教。这样,他很快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和日常工作用语,离开翻译也能直接和藏族群众对话。李贡学会了藏话后,不仅解决了工作中的困难,而且还从牧民中了解到很多社情和民情,协助工作组解决了不少问题,进一步密切和加深了党与藏族群众之间的联系。为开辟偏远地区的民族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奉献。
  2.扎根草原把赤心献给藏族人民
  1955年的一天,李贡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在寒冷的草原上踯躅逗留,冻得直打哆嗦。经过询问,才知道她是因患了病,被牧主赶了出来。当李贡看到藏族姑娘瘦弱的身躯,只穿着一件破旧皮袄,苍白的脸上露出饥寒的神色时,他流下了眼泪。心想:“新中国成立五六年了,藏族人民中还有一些牧民过着如此饥寒交迫的日子!自己是党培养起来的医生,有责任解救藏族人民出苦海。”于是,他给姑娘看好病,并将她交给政府去培养,最后参加了工作。打这件事后,李贡打消了一切回城的动摇念头,决心扎下根来,与藏族牧民一起改变草原贫穷落后的面貌。从此,李贡坚持和藏族群众生活在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地去到各个帐圈为牧民治病。有一天,藏族妇女卓玛吉1岁多的女儿患了肺炎,病情很严重。李贡就日夜守候在女孩身边,每4小时为她检查一次,打针服药,整整三天两夜没睡觉。由于疲乏过度,他昏倒了。李贡醒来时,卓玛吉哭着说:“共产党的医生这么好,看病不要牛羊,不要马,连茶也不喝一口。你真是共产党派来的好曼巴!”在和藏族人民接触的过程中,李贡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深切感悟到,自己不仅是个医务工作者,而且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和党的威望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他反复阅读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著作,决心立足草原,为藏族人氏的健康,看一辈子病。
  1955年秋,一位患了十几年病的藏族老人要求李贡给他治病。据老人讲,他曾求过佛,也拜过神,治了好几年,病情仍不见好转。李贡把老人留在卫生所,检查他的病状,进行精心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情治疗,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这样,更增强了李贡的信心。他日夜守护老人,打针、吃药从不间断。不久,这位患了十多年病的老人,终于病愈康复了。因此,老人的全家都很感激李贡。而他却对老人说:“我是党和毛主席派来的医生,你们应该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
  3.舍己为人把皮肤移植给藏族妇女
  1955年冬天的某日下午,尕日科部落的草原发生了大火,烈焰很快扑向女牧民曹加的羊群。为抢救羊群,曹加的右胳膊被火烧伤了。她丈夫牵上羊,带着曹加去求神拜佛,治疗烧伤。喇嘛说她得罪了“火神”,一边念经,一边用“法水”喷在伤口上。结果没几日,伤口不但没愈合,反而发生了恶性溃烂。接着,曹加的丈夫又花钱请了个藏医治疗,但还是不见好转。于是,夫妇俩便赶着牛,驮着帐篷,走了两天一夜来到县卫生院就医。李贡接收了曹加后,暗下决心要把她的胳膊治好。但因为伤口烂得非常厉害,当时又缺乏有效的药品,医治了半个月也未见好。一天早晨,李贡起床后发现曹加夫妇的帐蓬不见了。他心里难受极了,觉得自己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过了一些日子,李贡到欧拉部落去工作,就主动找到曹加继续为她治疗胳膊。可是,治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治好。曹加很灰心,对别人说:“共产党的医生技术不高,我的伤治了很长时间都没治好。我要找藏医去看病。”李贡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他想:“藏族群众把自己的工作和党联系在一起。为了党的威信,无论如何也要把她的病治好。“李贡就去对曹加说:"内地有我的老师和许多医术高明的医生,我介绍你到兰州去治疗。”曹加拒绝了,她的丈夫更是坚决反对。这几天,李贡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老是焦急地思考着为曹加治病的问题。他责备自己没本事,辜负了党的期望。想到自己一连几个月都没解除这位藏族妇女的病痛时,禁不住哭了。这时,工作组领导的话在耳边回响起来。他经常用抗美援朝中黄继光烈士的英雄事迹教育李贡,要他不要在困难面前气馁。可是自己这不是在困难面前动摇了吗?李贡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要给曹加把伤治好。一连几天,他看了很多资料书,做了各种设想,最后决定给曹加施行本体植皮手术。这天,李贡对曹加说:"把你腿上的皮割下一块贴到右胳膊伤口上,你看行吧?”不料,曹加听后蓦地站起来,激愤地说:“你把我的手臂没治好,又要把我的腿整坏。算了,再不要给我治了!"李贡一听,心中像爆发了一枚炸弹一样,猛吃一惊。天哪!自己给曹加看病的这种情形,如果让坏人听到了,准会乘机造谣说:“共产党的医生不把病人往好里治,还要把病人往残废里害呢。这是多么恶劣的影响和后果啊!”最后,李贡考虑再三,决定进行异体植皮手术。李贡把自己的决定先告诉了曹加,要她第二天早晨来植皮。可是,这天晚上他有点害怕起来。他想,自己怎样动手剪下自己的皮呢?自己又从来没做过这种手术呀!凭自己一个中专生的水平,手术能做好吗?这一连串的问号在他的头脑里不停地打转。但李贡一想到党,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培养的医生,马上觉得浑身有了无穷的力量和勇气。他一骨碌爬起身来,天蒙蒙亮就把手术用具消完了毒,作好了施术的准备。
  翌日清晨,曹加如约来了。一进帐篷,李贡就给她作了一番安慰之后,便让曹加躺在手术台上,用一块纱布蒙住了她的脸。李贡动手从自己的腿上剪皮,剪刀一下去,血就涌出来,接着是一阵撕心的疼痛。他咬紧牙关,一鼓气剪下了4块皮。病房里静极了。曹加只听到轻微的剪刀和镶子声响,忍不住偷偷撩起纱布一看,霎时惊呆了!她看到李贡要把皮往自己的伤口上贴时,不禁失声痛哭地说:''李曼巴,你……?”李贡急忙按住她说:“你不要看。放心,我没有什么!”曹加激动地流着泪说:"李曼巴,我从来没见过你这样好的医生,连自己身上的肉都能割给我们藏民。共产党、毛主席真是我的大恩人!……”当即,曹加便昏迷过去。等她苏醒后,李贡已经给她包扎好了伤口。此后,曹加的伤口经过新皮刺激后逐渐长好了。而在李贡的腿上却留下了4块凝结着民族情谊的疤痕。曹加和丈夫万分感激,逢人就说:“共产党派来的曼巴就是好!连自己的肉皮都舍得给我们藏民,这是草原上从来没有过的事啊。我们要把李曼巴的恩情传遍草原上的每家帐蓬!”
  4.救死扶伤把鲜血输给草原牧民
  1955年夏,欧拉草原发生了一次斑疹伤寒,十几位藏族群众昏迷不醒。偏僻而又辽阔的牧区,一时运不来特效药品。李贡和全体医务人员对患病群众进行周密的护理和细致的治疗,不幸他也传染上了伤寒。当李贡的病情稍有好转后,李贡知道进行保护抗体的恢复期血清注射,也能挽救危急病人的生命。他不顾自己伤寒病愈后虚弱的身体,便毫不犹豫地说:"我得过伤寒病,我的血液中有保护抗体,就抽我的血吧!”李贡让助手藏族姑娘柴考抽了他的血,输给了病人,挽救了生命垂危的藏族群众。牧民们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李曼巴,就没有我们的生命了。共产党派来的曼巴确实好!”
  1959年春天,洮江县欧拉地区发生了流行性感冒,有几个藏族干部和群众病情很严重。有的病人已引起合并性肺炎。如急救失误,就会有生命危险。当时,欧拉卫生所的抗菌素药品一,点儿也没有了。大家急得束手无策。李贡依据科学道理,知道与病人长久接触而未染病的人,其血里有抗菌素,这种血液可以挽救病人。于是,他动员卫生所的其他4名同志说:''我们要用鲜血把藏族群众的疾病看好,就抽我的血!”在他身先士卒的带动下,卫生所的同志们深受感动,纷纷献血,终于挽救了全部病人的生命,谱写了又一曲民族团结友爱的赞歌。
  李贡在甘南短暂的5年里,始终怀着一颗全心全意为藏族人民服务的赤胆忠心,跑遍了玛曲草原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驱走了无数藏族群众身上的病魔。他为了千万牧民的身心健康,不惜用自己的鲜血和肌肤,拯救了生命垂危的阶级兄弟。他正处在风华正茂的时期,却不幸与世长辞了,可他的名字和光辉事迹,永远在草原上传诵。藏族牧民永远怀念他!
  (二)共产党的好“曼巴”贾进禄
  贾进禄(1934〜1982年),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县人。1953年参加工作,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碌曲县郎木寺卫生院、县人民医院、甘肃省中医院等单位从事医疗工作。1953年,贾进禄从兰州卫校毕业后,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被分配到缺医少药的碌曲县。他随同州、县医疗工作组,参加了郎木寺乡卫生所和碌曲县卫生院的创建工作。他在碌曲草原工作期间,为了广大牧民群众的健康,不辞艰辛,跋山涉水,深入帐圈,诊治疾病。由于他对医务工作的尽职尽责和对广大群众的热情服务,赢得了藏族群众的信赖和赞扬。
  1962年,碌曲县商业局藏族干部齐加木措患腰椎结核并寒性脓肿病。此病只有手术才能治愈,而且难度很大。当时县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很差,难以进行这种手术。他建议患者到塔城医院就医。但病人深知贾进禄的医德与医疗技术,坚持要求他治疗。患者的无限信任,深深地打动了他。他想,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接收病人,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消除病灾。贾进禄在学校学的专业是外科,深知这种病需要进行移骨手术,可病人的身体已被疾病折磨得十分虚弱,怕经不住移骨的手术。他再三考虑后,决定移植自己的骨骼。第二天,他走进手术室,卷起右裤管,先在自己的腿上注射了麻醉剂,然后自己动手用手术刀切开肌肉和骨膜,用锯骨器锯开两个缺口,锉下7片胫骨,包扎好伤口后,便忍着剧痛,又开始给病人植骨,经过4个多小时后,手术才做完。手术很成功,齐加木措得到了康复,而贾进禄经受了一场切肤锂骨之痛。他的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医德,很快传遍了甘南草原。此后,慕名而来的求医者络绎不绝。四川、青海等毗邻地区的患者,也纷纷前来就诊。他在学校学的是外科,但到缺医少药的藏区,只要你是医生,就得会看各科的病症。有一次,有个男子半夜来敲门,要求出诊,说妻子分娩难产,生命危在旦夕。贾进禄一句话没说,提起接生包就走,直到婴儿呱呱落地,母子平安静养后,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腿,深夜返回医院。1958年的一天,一位身患疝气病15年久治不愈的拉仁关牧民达儿吉,经贾进禄精心手术后,手到病除,很快痊愈了。
  贾进禄在碌曲草原工作的几十年里,处处以白求恩大夫为榜样,不但医治了广大牧民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治了不少疑难病症。他曾先后给患者输血5次,总计500多毫升。贾进禄以他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党和政府在碌曲藏区开辟工作,赢得了良好声誉。藏族牧民称赞他是:"共产党派来的好曼巴!”1964年,中共碌曲县委为表彰他的先进事迹,向全县发出"向贾进禄学习”的通知,赞扬他是“活着的李贡”,是全州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
  (三)李文泉笑洒热血献青春
  李文泉(1969〜1995年),男,汉族,共青团员。江苏省泰兴县人。曾任卓尼县刑警队民警、治安办事员、派出所副所长等职。1995年6月4日在追捕逃犯时光荣牺牲。
  李文泉出生于1969年12月7日,1988年11月参加工作,在卓尼县公安局刑警队任职。刑警是一个专门同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特殊职业,它的任务是打击和预防刑事犯罪,保卫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了刑警,就意味着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以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去对待工作。李文泉在刑警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他吃苦耐劳,经常奔波办案,尽职尽责,没有一句怨言。哪里有案件发生,他就出现在哪里。他一贯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从不违法乱纪,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他深深懂得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警容警貌、纪律作风是密切警民关系的纽带,完成治安保卫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因此,他时刻用党纪国法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他以极高的出勤率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钦佩和赞誉。1994年1月,李文泉调到卓尼县公安局治安股任办事员,同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县公安局党委的表彰。
  1995年1月,由于李文泉工作出色,组织上任命他为卓尼县公安局车巴沟派出所副所长。同年6月4日上午,李文泉同另外5人奉命前往完冒乡康木车林场同乍自然村,抓捕杀人犯,刚走出该村不远,突然遭到一些歹徒的疯狂袭击,李文泉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当场壮烈牺牲,有3位民警身负重伤。6月7日,县上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国家公安部、省公安厅和州委、州政府等有关部门单位,先后发来唁电,沉痛悼念李文泉这位为卓尼人民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而奋勇献身的年轻人民卫士。
  李文泉同志对公安工作无限敬业,一片赤诚。他吃苦耐劳,无私无畏,罹难时年仅26岁。1996年4月22日,根据李文泉生前的先进事迹和一贯表现,国家公安部特令追授李文泉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颁发了奖章和证书,并奖励人民币5000元。1997年5月16日,省民政厅追认李文泉为革命烈士。
  (四)见义勇为的英雄韩志华
  韩志华(1965〜1996年),男,藏族,夏河县人。1987年通过招工考试,被分配到夏河县自来水公司工作。1996年8月10日,因保护群众财产而英勇献身,时年31岁。
  韩志华出生在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炼出他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意志和性格。他是自来水公司的第一批职工,参加工作后就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公司基础设施的安装工程中。他跟随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钻研业务,直到工程投入生产时,已熟练地掌握了自来水工程各个环节的程序和方法,还学会了电工、电焊、气焊、管道安装等多方面的操作技术,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为了安全生产,保障自来水的正常供应,他经常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地检修机器和设备。他参加工作10年中,只有两次回家过年,每次在家的时间也仅有四五天。
  1989年5月,韩志华在夏河县九甲乡王府大院安装供水管道,焊枪手柄处的胶管突然破裂而失火,致使他右手臂大面积烧伤。在他养伤期间,工程进度开始减慢。他心里十分着急,只住了几天医院就奔到工程现场,投身到高强度的劳动中。同事们看到他的伤口还在渗血,劝他休息养伤,可他还是咬牙坚持到工程结束,按计划完成了任务,为公司赢得了效益。1994年夏天,县民贸公司楼下的供水管破裂,自来水从楼下冲到院内,又从院內冲向街道,危及县民贸大楼。他急忙赶到现场,立即采取措施,打开街道主管道井盖,准备下井关阀停水。不料,长期未揭盖的井下蓄有沼气,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他等不及沼气完全散尽,就毅然下井关掉了阀门。水停了,县民贸大楼保住了,可不见他从井下上来。同事们赶快到井下看时,他已中毒昏倒,赶快送到医院抢救后才幸免遇难。但他的肺部,却由此留下了后遗症。10年中,他忘我的工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但为公司争得了信誉,而且给职工们树立了一个忘我工作的良好榜样。
  韩志华在日常生活中敬老爱幼、乐于助人,敢于抱打不平和见义勇为。一天中午,他去街上压面,碰见一位藏族老阿妈。老阿妈认出他曾为她家安装过水管,便请他去修理家中漏水的管子,而妻子在家还等着面条下锅,可他却花了两个小时才修好老阿妈家的漏水管道,然后才压面回家。回到单位上班时,他迟到了,受到公司领导的批评,可他宁愿受委屈,也没说出帮老阿妈修管子的事。后来藏族老阿妈知道此事后,登门向公司领导说明了情况,领导才知错怪了他。1991年3月,水厂女工李珲快要临产,韩志华和她的丈夫一起,连夜用自行车把李珲送到离公司4公里远的县医院,陪到天亮后,又匆忙回公司上班。他有一手修理电器的好手艺,谁家的收音机、录音机坏了,都乐意请他修理。有时候缺少配件,他就花钱买来配件,修好后送还主人,但从不收一分钱的修理费。
  1968年10月的一天晚上,韩志华发现有个小偷正把公司院中存放的水管偷出厂外,便立即追了过去,夺回了被盗的水管。又有一次,一位职工的自行车被窃,猖狂的小偷扔石头抛打追赶的职工,正当小偷自以为无人再敢管即将逃离时,韩志华奋不顾身地追了过去,一声吶喊就吓得小偷弃车而逃。他帮助村民们多次追赶偷牲畜的盗贼,受到群众的普遍称赞。
  1996年8月10日下午,正在黄茨滩村为岳父家干活的韩志华,听到外面传来“抓贼”的喊声,他急忙扔下手里的活,冲出去追赶盗贼。妻子在后大声叮嘱说:“你千万要小心,贼手里有枪!”当他奔向出事地点时,看见歹徒赶着骡子已逃离现场,便奋力追上去。这时,几个村民也赶来了。歹徒见有多人追来,就慌不择路地边逃边开枪,仓惶中丢弃骡子,骑上一匹快马落荒逃窜。他和两个村民从捷路堵截盗贼,气急败坏的歹徒跳下马,躲在山坳后面向他们举枪射击。韩志华见状,赶忙转身提醒村民说:“赶快趴下,有危险!”就在这时,一颗罪恶的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胳膊。他一边捂着伤口,一边关切地提醒两个村民,吃力地说:“枪打中了我的胳膊,有危险!你们再不要往前追了,赶快去报警!”谁料这颗子弹穿过左臂射进了他的胸膛,由于血流不止,便倒在了地上,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裳,染红了身下的绿草地。随后赶来的村民们急忙扶起他,焦急地喊着:“志华,志华!”一边把他送往县医院。途中,韩志华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噩耗传来,黄茨滩的村民们震惊了,全村600多名男女老少的心被撕碎了!这天晚上,村子里家家断炊,户户被悲凄的气氛笼罩着。
  年轻的英雄倒下了,但他见义勇为、挺身而上,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就如奔腾不息的大夏河水,永远滋润着这块热土,净化着人们的灵魂。
  (五)藏族青年英雄杨晓红
  杨晓红(1968〜1987年),男,藏族,卓尼县洸砚乡下达勿村人。1968年出生在这个藏族村庄。从8岁起,在卓尼县柳林小学读书。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但却是一个尊师爱幼,团结同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82年,他考进卓尼县第一中学读书,这时他很向往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中学毕业后,1985年11月他光荣地应征入伍,离别家乡和亲人,踏上了军旅生涯,走进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经过一段紧张的军事训练,他学到杀敌保国的一些真本领,各项军事训练科目成绩优异,受到部队领导的赞扬。他除正常的训练和学习外,还担任连队的卫生员。对一个初中毕业生来说,在短期内掌握一些基本医术,给战友看病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于是他自费购买了许多医学书籍,刻苦学习,精心钻研,在实践中边学边医,尽快掌握了治疗一些常见病的医疗知识。例如头痛、感冒之类的小病,他很快成长为连队的卫生骨干,先后为部队战友和当地群众治病159人(次)。
  1985年12月27日,杨晓红所在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积极要求参战。为使部队适应云南边疆作战的气候环境,1986年该部队在云南麻栗地区进行参战集训。杨晓红把这次集训视作对越作战一样,刻苦训练,掌握每个军事要领,成绩突出,受到师、团首长的嘉奖。老山前线的战斗打响后,他作为连队的卫生员,既要打仗,又要冒着炮火抢救伤员。他和战友们接连打退了敌人13次偷袭,击毙敌军5人,伤8人。1986年8月23日晚,敌军又向杨晓红所在阵地发起了袭击,于是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战斗打得异常激烈,随时都有伤亡的危险。为了保住我军阵地,杨晓红和他的战友们越战越勇。这时有两名战友身负重伤,他不顾连天的炮火,抢救受伤的战友,在转移伤员时,杨晓红发现一股偷袭的敌人,急忙向敌群甩出两枚手榴弹,当即炸死敌军2人,伤1人。他把受伤战友很快转移到安全地带。
  1987年3月16日凌晨4时,敌军一个班的兵力又来偷袭我军阵地5号哨位,担任警戒的杨晓红和他的战友们,狠狠打退了敌军的两次进攻。当痛击敌军的第三次攻击时,他发现敌军将一捆炸药包向5号哨位扔来,于是只身猛扑过去,抱起炸药包向敌军奋力投掷,只听“轰隆”一声,杨晓红却被爆炸掀起的巨浪吞没了……。杨晓红以他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掩护战友,排除险情,保卫了我军哨所阵地的巍然屹立。全连战友看到这壮烈牺牲的场面后,个个义愤填膺,怒火中烧,一阵猛烈的反击,赢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作战结束后,部队党委根据杨晓红生前的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荣立一等功。杨晓红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后,各级政府和父老乡亲,深切悼念这位年仅19岁的藏族英雄,他保家卫国的光辉形象,永远耸立在甘南各族人民的心中。
  (六)鲁庆昌南疆捐躯献忠魂
  鲁庆昌(1969〜1986年),男,汉族,舟曲县江盘乡南桥村人。196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酷爱学习,1977年就读于迭部县白云林业局职工子弟小学,后又转入迭部县电尕小学读书。1982年考入舟曲县第一中学。中学时代的他,就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初中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应征报名,经过体检和政审,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成为一名头戴红五星的军人。1985年10月,鲁庆昌走进解放军这所大学校,经过3个月的新兵集训,具备了基本的军事素质,他的意志也更坚强了。由于刻苦好学,曾受到部队首长和战友的好评。
  1985年12月,鲁庆昌所在84865部队下属连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参加中越边界反击战。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动和高兴。他想:当一名军人,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奔向战场,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于是他跟随部队昼夜开赴云南前线。战斗打响后,鲁庆昌同战友们一道,冒着枪林弹雨给前沿部队输送给养,光背水一项,他一个人就送了两吨多。他作为一名炮兵战士,由于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炮兵的作战常识,并练就了一身“真功夫”。因此,担任了420阵地的“神炮手”。他的炮打得又准又狠,多次成功地在前沿阵地阻击了敌人。1986年9月23日,激战进入到最残酷的一天,鲁庆昌和他的战友们都负伤挂彩,这时又一股敌人前来偷袭我军边境阵地。在这紧要关头,他置个人生死而不顾,仍顽强地坚持战斗,独自填弹打炮,顽强地消灭敌人。他接连发射了近百发炮弹,呼啸而去的炸弹,一颗又一颗地在敌群中开花,打死打伤敌军100多名,先后粉碎了敌军52次的猖狂进攻。战斗打到最惨烈的阶段,鲁庆昌巴身负重伤7处,浑身被血污裹染,但他仍坚持不下火线,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是用微弱的声音对战友们说:"别管我,快打炮”。他终因流血过多,倒在了心爱的火炮旁,微笑着闭上了双眼……
  鲁庆昌牺牲时年仅17岁。他用殷红的鲜血铺染了青春花季的短暂里程,为祖国献出金子般宝贵的生命。战斗结束后,部队党委追认鲁庆昌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荣立三等功和一等功。他生前所在连队因他训练突出,业务水平高被评为装、改、瞄专业技术考核第一名,历战射弹1850多发,获得“神炮手”的光荣称号。鲁庆昌虽然壮烈牺牲已经10多年了,但养育他的甘南各族人民却没有忘记这位年仅17岁的革命烈士。他奋勇杀敌、报效祖国的英雄形象,永远屹立在甘南草原盛开的百花丛中!
  (七)青春不朽张文峰
  张文峰(1971〜1990年),男,汉族,河南省永成县人。1971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是迭部林业局职工子弟学校高三班的学生。1990年元月,为抢救国家财产和他人生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1990年元月11日,是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这天,刚考完期末考试的张文峰和同学解晓鹰来到老工人梁启亮家门口。突然,林业局油库管理人员李德惠匆忙跑来,对解晓鹰说:“油罐溢油了,你爸叫你马上回去! ”张文峰听后,转身和解晓鹰一起向油库方向跑去。只见从地下油罐室门口,一股浓烈的汽油味扑面而来,两人被呛得头昏眼花。借着昏暗的灯光,他们发现晕倒在油罐旁的工人解家忠。在3米多深的地下室内,溢出的汽油已近0.3米。他俩强忍着令人窒息的油味儿,把身体胖重的解家忠拖到木梯边,却怎么也无法将他扶上木梯。于是,张文峰向门外大喊:“快拿绳!快拿绳来!”慌乱中,门口的李德惠未听清张文峰的喊话。在这危急时刻,张文峰猛推了一把不知所措的解晓鹰,说:“快上去拿绳!"解晓鹰吃力地爬上梯子走出了地下室,一时没找到绳子,便急忙拨通了公安局的报警电话。这时,地下室里油烟弥漫,昏暗无光。张文峰不顾油呛和胸闷,死死顶着解家忠的身体往木梯上推……公安干警们赶来了,解家忠得救了,但张文峰由于严重的汽油中毒而停止了呼吸。就这样,一位青春花季的优秀少年,悄悄地走了,离开了他朝夕相处的亲人和学友,结束了闪光而短暂的一生。
  张文峰自幼受到革命家庭的良好教育。他的爷爷曾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在头上和左臂的伤疤,记录着一段段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他聆听爷爷讲述彭雪枫将军的故事,和孟良固战役中解放军指战员英勇杀敌的动人事迹,是张文峰最痴情的享受。爷爷是他树立革命人生观的启蒙老师。
  张文峰从小就意志顽强,勤奋好学,每年都要捧回一张奖状。在读高中的两年半中,他两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一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各课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张文峰不仅酷爱学习,而且乐于助人。在与亲朋和老师、同学的相处中,他热情和善,天真活泼,常常闪现出幼小心灵高尚情操的思想火花。学校的每次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冬天到了,他为班上沏火炉、运煤、生火,课余时帮助女老师运煤的总是他。他常以雷锋“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名言,为人生信条,铭刻在心。1987年8月,村上的梁怀德考上了大学,但因家境贫寒,对能否完成学业很是犯愁。张文峰知道后,便把“帮一把”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得到父母的全力支持。此后,张文峰每学期都要向梁怀德寄去一笔40元左右的汇款,帮助他度过学业难关。一次,在回老家过年的途中,由于时值春运高峰,火车上十分拥挤。张文峰扶助一位老人不但上了火车,还把卧铺票让给了他。使老人感动得直说:“好青年哪!”连声道谢。在返回迭部县的途中,他结识了一位去迭部打工的四川民工,因几天没搭上车,钱花光了无法上路。他又领他到林业局的家中,留民工吃饭、过夜,并给他买了第二天去迭部县的车票。
  张文峰经常帮助别人,关心他人。自己却克勤克俭,常年穿着一套上绿下蓝的服装,衣裳破了自己打补钉。他用过的一条毛巾,又薄又硬,起了毛结,中间还破了个洞,但一直舍不得扔掉。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他脚上穿的是一双又肥又大的“农田”牌胶鞋。他说:“苦能磨练年青人的意志,能催人奋进,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张文峰用舍己救人的崇高品德,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谱写了一曲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火花的青春之歌。
  (八)阮亚寿高原养殖虹鳟鱼
  阮亚寿(1939.7〜),男,汉族,福建省厦门人。1939年7月出生在海边一个祖祖辈辈捕鱼的渔民家庭。中共党员。甘南州玛曲渔场场长、高级工程师。甘肃省引进、饲养、繁殖虹鳟鱼的创始人。1983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受到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和中国科协的表彰奖励。1989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劳动模范”,1991年被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以甘肃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名义,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塔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中共甘南州第七次党代会代表。1999年7月退休。
  1961年10月,阮亚寿从上海水产学院毕业后,放弃回故乡厦门的念头,主动要求到自然条件严酷的黄河首曲甘南州玛曲渔场工作。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寒草原上,经过30多年的艰苦锤炼,阮亚寿历经无数次与风雪严寒的拼搏,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金予般的青春年华,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的艰辛劳动,终于把玛曲渔场建成了西北最早、最大的虹鳟鱼苗繁殖基地,使甘肃成了当时全国虹鳟鱼的养殖大省。为全省和甘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特殊奉献。
  1977年春,饱受10年“文革”摧残的阮亚寿平反后,决心振奋精神,大干一番事业,提出了改变过去只捕捞、不繁养的办场方法。针对玛曲海拔高,气候寒冷,水温低,但草原畜牧业发达,动物性饲料十分丰富的特点、,他决定结合当地实际,引进一种新鱼种。经过翻阅大量资料,反复分析比较,他大胆选择在玛曲试养经济效益好、当时在国内尚且刚刚引进的世界名贵鱼种一一虹鳟鱼。此鱼素有“鱼中骄子”美称,是一种喜食动物蛋白的冷水性鱼种,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峡谷之中,后移植到日本、朝鲜及欧洲各国,其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而著称。1977年4月11日,第一批405条平均重56克、长13厘米左右的虹鳟鱼苗,由太原空运到兰州中川机场。阮亚寿立即将鱼苗装上早已备好的大卡车,星夜兼程,运往600公里外的玛曲县。一路上,他不停地增氧、换水,拣捞死鱼,仅用了36个小时,就把鱼苗运到了玛曲。但由于长途跋涉和气候变冷,有96条鱼死掉了。在投进鱼池的309条鱼苗中,虽经他昼夜精心饲养,半个月之后,大部分鱼又死了,只剩下73条。但他没灰心和气馁,而是不断地转移水池,增加添氧次数,设法改善养殖条件,耐心摸索鱼苗生长的规律。200天后,鱼苗又死掉了20条,仅剩下53条,但平均每条鱼的重量达600克,最大的一条900克。阮亚寿从中看到了希望,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认真回顾和总结经验,写了详细的试验笔记。他坚信:虹鳟鱼肯定能在玛曲饲养成功。
  然而第二年,由于阮亚寿长期在冰冷的水面上作业,久患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发作了,右腿关节出现铁红血斑坏死,几乎导致他偏瘫。不得已,他只好去外地住院看病。他走后,由于管理不善,从东北等地运来的第二批1万条鱼苗几乎死光,只剩下600多条。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不顾还没痊愈的疾病,立即出院赶回玛曲,又精心饲养他的鱼苗。由此,他落下了病根,最终导致右腿残疾。
  当时,有的国外淡水养殖专家曾断言: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不能养殖虹鳟鱼。屡屡的试养失败,也使鱼场的职工们心灰意冷。玛曲草原高寒缺氧,连人类都因自然条件严酷而感到难以生存,当然更谈不上养殖虹鳟鱼了。霎时,各种风凉话便传开了。但失败并没有使阮亚寿灰心丧气,他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找到了鱼苗死亡的原因是:高原冬季结冰期长,冰层厚,水中氧气不足,水温变化大。这样,必须重新选择一处养殖渔场,这是虹鳟鱼养殖成败的关键。于是,他背上干粮,拄着一根木棍拐杖,以玛曲渔场为圆心,在半径几十公里范围内的草原上,一跛一瘸地寻找合适水源。最终在距离渔场25公里处的名叫格尔柯草场上,找到了一股温泉水,经过勘测和检验,泉水恒温恒量,一泻而下,长达数里,是一处绝妙的理想养殖场。
  从1978年11月起,阮亚寿和两名工人带着幸存的56条虹鳟鱼,来到格尔柯草场,支起一顶旧帐蓬,在温泉边安营扎寨,又一次开始了试养虹鳟鱼的艰苦拼搏。时值严冬,草原一片冰天雪地,银雾茫茫,烟云浩渺。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吹进帐蓬,刺入肌骨,彻身冰凉。在摄氏零下30度的帐蓬里,阮亚寿与伙伴们拣来牛粪,生起炉火,驱寒取暖,烧水做饭。而虹鳟鱼偏偏在冬季产卵,这时的活儿又最重、最累、最苦。他们成天穿着防水裤,泡在水池中作业,一干就是几小时。这隆冬的季节,使他们的胡须、头发上,都结满了白花花的冰渣,而双手还要不停地翻动鱼种,把一个个死卵仔拣出池外。到了晚上,脱下防水裤,双手一遇热气,就钻心地疼痛,腿足关节发酸发胀,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似的剧疼。1979年元月,阮亚寿培养的15条新鱼中,有11条经人工产卵1800个,又经人工孵化,成活鱼苗14,740条。这样,他在海拔3470米的高原上,创造了有史以来的人间奇迹,第一次繁殖成功了虹鳟鱼,实现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梦寐以求的期待和向往。霎时,这消息传遍了玛曲草原,也传向了州府合作和省城兰州。有人评价说: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人工繁殖成功虹鳟鱼,这在全世界是第一家,也是首次。此后,阮亚寿和渔场职工更加坚定了信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虹鳟鱼高原养殖场。
  1981年,阮亚寿主持完成了省列科研项目《玛曲虹鱒鱼引种繁殖饲养技术》,1985年该课题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不久荣荻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到1988年时,全场建成了33个鱼池,面积达0.57公顷,兴建了3座孵化室。他所进行的虹鳟鱼高产试验,每公顷产近5亿公斤,即每公顷2290万粒(尾),畅销省内外,给有关地区开始人工养殖虹鳟鱼提供了大量鱼苗。他是陇原大地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一。到1993年时,销售发眼卵507万粒,大规格鱼种15.26万尾,供应全省各地及青海、宁夏、四川等霜区的虹鳟鱼养殖场。经过以阮亚寿为代表的、省渔业科技人员20多年的拼搏努力,甘肃当时由一个渔业小省跃居为我国最大的虹鳟鱼产地。1995年,全省总产量达713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全塔虹鳟鱼养殖面积达13公顷,产量约占全省水产品总产的10%。据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至1996年,全省虹鳟鱼的累计产量达到3600多吨,增加渔业产值7244万元。使一些率先养殖虹鳟鱼的农民很快迈上了致富之路。
  在发展甘肃省的虹鳟鱼养殖业中,阮亚寿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用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在高寒荒原上创造了饲养虹鳟鱼的神话般奇迹,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有益的奉献,立下了永存的功绩。他是党培养的当代优秀高级知识分子,是改革开放中勇于开拓拼搏的先锋,是新世纪广大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
  (九)带领村民致富的藏族女支书刀杰草
  刀杰草(1937〜),女,藏族,迭部县电尕乡拉路村人。1937年元月出生在一个农奴家庭。1981年元月入党。她从50年代末期就从事基层工作,曾先后担任村委会团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委会妇代会主任,现任迭部县电尕乡拉路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党的届三中全会后,刀杰草承包了1公顷多责任田。她发展饲养了31头牛、3匹马、22只羊和鸡、猪、蜂等,生活很快富裕了。但绝大多数村民还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于是,她根据拉路村草场资源较为丰富的特点,把发展畜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她,决定把9个自然村中的4个村转为以牧为主的村。这个想法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后,她又四处奔波,从外地购进优良种畜,从畜种改良和科学饲养放牧入手,发展了几家养畜示范户。在她的带动和指导下,截止2000年底,全村的牧场由过去的9个发展到35个,牲畜由过去的10,074头(匹、只)发展到3305头(匹),增长了两倍。仅1999年牲畜出栏866头(匹、只),商品数达690头(匹、只)。畜牧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而且也丰富了家家户户的''肉菜篮子”,饭桌上的牛羊肉、鲜奶、酥油等增加了,银行的存款也多了起来。
  拉路村气候温和,适宜于林木生长。1984年县政府号召村民发展林业生产,走以林业脱贫致富的路子。但村里历来就没有种树的先例,谁家也不敢搞。刀杰草带头在自家的承包田里搞果园,办苗圃。可是由于当年出现了干旱缺水,再加上育苗技术不过关,她培育的0.4公顷白杨树苗几乎枯死了一半,就是剩下的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育苗失败了。一部分原来打算来年搞经济林的群众见状,也打退堂鼓了。但刀杰草没有退却,为振奋村民们以林脱贫致富的信心,她从外地请来两名师傅,自己一边起早贪黑地跟他们学技术,一边积累栽培经验。一年后,育苗成功了,卖出后挣了一笔钱,办果园有了很大希望。村民们也仿照刀杰草的做法,办果园,搞苗圃。这下,她成了全村的大忙人,去东家,走西家,毫无保留和无偿地向他们传授育苗技术。几年来,全村育林1.2公顷,营造经济林0.75公顷,零星植树4900株,不但改变了村庄周围和农田附近的生态环境,也成了部分村民增加收入的财源之一。截止1999年底,全村果园已达8处,约5公顷,每公顷年经济收入在22,500元以上。
  由于刀杰草带领村民们大搞畜牧养殖业和林果业等副业生产,从而促进了拉路村粮食产量的大幅上升。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达53.17万公斤,产值96.17万元。全村人均拥有粮食近500公斤,部分群众还有余粮出售。拉路村还成了县城附近乡村的良种繁育基地。如今的拉路村寨前庄后,绿树成荫,溪水环绕,牛肥马壮,人人喜笑颜开。全村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消除了贫困,多数人迈进了小康。有70%的农户盖起了新房,95%的家庭有了电视机、录音机等。麻古、牙古、滋润等自然村的许多农民,还购买了小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备。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60元,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过去有名的贫困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刀杰草这位从50年代起的老先进、老模范,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培养教育下,从一名普通的藏族农家妇女成长为一名基层村干部,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优秀党员,由于她的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1999年又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并多次受到州、县、乡的表彰和奖励。该村也多次被州、县、乡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面对成绩,刀杰草却谦虚地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后的任务还很多、很重,我们一定要把新世纪村民致富的工作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
  (十)奋飞的草原之鹰一一东尕
  东尕,男,藏族,1954年出生在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乡贡巴村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中共党员。现任甘南州碌曲县政协委员、碌曲县工商联副会长、贡巴学校名誉校长。
  80年代中期,担任贡巴村党支部书记的东尕,带领全村牧民经过艰苦努力,实现了人均纯收入在全州率先超过千元的目标。1987年10月,他冲破牧民不善经商的传统观念,辞去支部书记的职务,自筹资金在兰郎公路旁办起藏族牧民的第一家饭馆。第二年又建起当地一流的旅社和停车场,形成了停车、食宿一条龙的服务。同时,他还与人合伙开始畜产品的收购和长途贩运,第一次获利6万元。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他便成立了碌曲县第一家私营企业一一振源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东尕又回过来在改变''靠天养畜”的传统观念上闯路子。他先后投入20多万元,将自家承包的274公顷草场分3块围栏,并修建了3座2000平方米的棚圈,开辟0.3公顷青燕麦饲料种植基地,增强了牲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他还从外地引进欧拉羊和黄牛,进行畜种改良。给草场施肥,开展草原灭鼠等,开创了贡巴草原“以商养畜,以畜促商,科学领头”的新路子。至今,他家每年为市场提供牛羊肉1600多公斤,酥油和曲拉250公斤,羊毛和牛绒300公斤。他已成为拥有60多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家。在他的带动下,1999年底贡巴草原1.6万公顷草场全部承包到户,80%的草场实现围栏化。各类存栏牲畜达9.4万头(匹、只),全村牧民纯收入达2460元,各项经济指数均居全州之首。
  东尕富裕了,但他深爱养育自己的草原净土,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关爱草原上的乡亲们,不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989年,东尕看到本村牧民齐格塔家庭生活特别困难,便主动借给他6000元并带他去贩运牛羊,很快走上了致富之路。牧民才让甲做生意没本钱,东尕为他筹资2000元,在贡巴村街上办起小卖部,很快学会经管之道,改善了生活水平。如今,在东尕的帮助和带动下,贡巴村以牧为主,兼营其他的牧户达28家,购置各种车辆25辆,雇佣本村剩余劳动力100余人,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以上。
  在东尕的心中,牧民群众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在他看来,为牧民群众排忧解难,是自己应尽的义务。1992年,牧民尕藏患了肺结核病,东尕出资300元送往州医院治疗,很快康复出院。邻近农海乡加仓村牧民次知木,因管理不善承包的70只羊全部死亡。东尕听说后,主动借给他3000元,购买了30只种羊,帮助次知木恢复了生产。1998年,东尕从电视上看到长江的洪涝灾害后,他为灾区奇去2000元,表达了一个藏族牧民的民族友爱之情。
  东尕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时候,就十分重视民族教育,除经常动员家长及时送孩子上学外,还全力解决贡巴小学在办学中存在的困难。经过几年创业的坎坷后,东尕更加深刻地理解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使他懂得,藏族牧民要从根本上消除贫穷,关键是让牧民子女成长为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1995年,东尕捐资2000元将贡巴小学搬迁到公路旁,解决了藏族儿童就近入学的困难。1993年,他看到本村三、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要步行到20多公里外的郎木寺乡督宿学校去上学,便拿出4万元买了一辆“野马”牌客货两用车,自己驾车每周往返两次,无偿地接送30多名学生上学。1992年春节后,东尕发现邻村上甘南畜牧学校的学生阿才,因交不起学费即将辍学时,立即拿出200元钱给了阿才,并鼓励他说:“你无论如何要完成学业,你奶奶由我们来照顾,以后有难处就找我,你放心上学去吧!”在东尕的多次资助下,阿才终于完成了学业,现在已成长为郎木寺兽防站站长。
  东尕就是这样一个心里装着国家、草原和群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化到一言一行之中的牧民共产党员。他为当地牧民群众致富所起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做出的奉献,自己致富后不忘乡邻的动人事迹,赢得了广大牧民的拥戴和赞誉。1999年4月,他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赴北京光荣地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进入新世纪后,东尕像一只矫健的草原雄鹰,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朝着吉祥、幸福的五彩路,搏击长空,展翅腾飞!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记录了甘南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甘南党史人物等等的详细记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贡
相关人物
贾进禄
相关人物
李文泉
相关人物
杨晓红
相关人物
鲁庆昌
相关人物
张文峰
相关人物
阮亚寿
相关人物
刀杰草
相关人物
东尕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