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党员领导干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508
颗粒名称: 三、党员领导干部
分类号: K827
页数: 55
页码: 559—613
摘要: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50多年来,甘南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除了党的正确领导外,是与成千上万名干部领导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分不开的。他们之中,有来自延安宝塔山下等革命老区的干部;有来自进军大西北的炮声响后,脱下戎装转业从政的军队干部;有来自为支援边疆建设,走出内地学校大门的青年学生;还有来自刚刚抛弃头人的牧鞭,毅然参加革命的“奴隶娃子”。正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精英们,汇集在甘南这块广袤净土上,多年来在党的旗帜下,把各族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服从革命需要,听组织调遣,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党叫干啥就干啥。在开辟藏区工作的艰难岁月里,他们不畏艰险,知难而进,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经常深入偏远村寨、牧区帐圈,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做出了无私的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风浪中,他们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谋求甘南各族人民的彻底解放,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有的勤于奉献、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战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埋头苦干在各条战线上;有的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培养青年干部,争取和团结民族宗教界人士,正确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和民族矛盾纠纷,而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地奋战工作,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们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推动甘南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尽心竭力,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把自己青春的年华奉献给了甘南草原,继而生根开花,银须白发。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曾一度蒙冤受屈,忍辱负重,但能顾全大局,对党无限忠诚,尽职尽责地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之中,有多少人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生活在这艰苦恶劣的环境条件里,终因积劳成疾,以身殉职,英年早逝。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毕生爱岗敬业,清廉简政,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风采,维护了党的尊严和声望,在历史的丰碑上,树起了一个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干部形象。他们虽死犹荣,重于泰山。他们无怨无悔,无愧一生,是后辈们永远学习的光辉楷模。下面我们从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中,有代表性的选择了25位事迹突出的党员领导干部,写成传略。功勋载史,千古流芳。炳昭业绩,以飨世人。
关键词: 党史人物 党政军 党员

内容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50多年来,甘南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除了党的正确领导外,是与成千上万名干部领导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分不开的。他们之中,有来自延安宝塔山下等革命老区的干部;有来自进军大西北的炮声响后,脱下戎装转业从政的军队干部;有来自为支援边疆建设,走出内地学校大门的青年学生;还有来自刚刚抛弃头人的牧鞭,毅然参加革命的“奴隶娃子”。正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精英们,汇集在甘南这块广袤净土上,多年来在党的旗帜下,把各族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服从革命需要,听组织调遣,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党叫干啥就干啥。在开辟藏区工作的艰难岁月里,他们不畏艰险,知难而进,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经常深入偏远村寨、牧区帐圈,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做出了无私的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风浪中,他们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谋求甘南各族人民的彻底解放,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有的勤于奉献、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战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埋头苦干在各条战线上;有的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培养青年干部,争取和团结民族宗教界人士,正确贯彻执行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和民族矛盾纠纷,而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地奋战工作,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们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推动甘南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尽心竭力,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把自己青春的年华奉献给了甘南草原,继而生根开花,银须白发。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曾一度蒙冤受屈,忍辱负重,但能顾全大局,对党无限忠诚,尽职尽责地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之中,有多少人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生活在这艰苦恶劣的环境条件里,终因积劳成疾,以身殉职,英年早逝。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毕生爱岗敬业,清廉简政,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风采,维护了党的尊严和声望,在历史的丰碑上,树起了一个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领导干部形象。他们虽死犹荣,重于泰山。他们无怨无悔,无愧一生,是后辈们永远学习的光辉楷模。下面我们从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中,有代表性的选择了25位事迹突出的党员领导干部,写成传略。功勋载史,千古流芳。炳昭业绩,以飨世人。
  (一)赵子康勤政廉洁献终身
  赵子康(1918〜1975年),男,汉族,陕西省清涧县人,1918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参加刘志丹领导的陕甘游击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米脂县团区委书记、关中分区青救会主任、赤水县委组织部长、淳化县柳林区委书记、延安市委组织部长、县长等职。他在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斗争中,经常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地走乡串村,深入发动群众,做艰苦细致的农村革命斗争工作,锻炼培养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1947年,赵子康担任中共陕西支队的主要领导,在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围剿面前,他带领少部分同志留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他们机警地同敌军周旋,展开了麻雀战,不断偷袭敌人。在突围中,他多次保护战友,从火线上抢救伤员,经历了严酷斗争的洗礼和考验。
  1949年8月底兰州解放后,赵子康受党组织的派遣,来甘肃省工作。他历任中共洮沙县委书记、临夏县委书记、东乡县委书记。1952年调入甘南藏区工作,任中共甘南州(工)委副书记长达18年之久,1971年调至省劳改局工作,担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1975年10月17日病逝,享年57岁。
  赵子康初到甘南时,正是党在民族地区开辟工作最艰难的阶段。1952年,中共甘南藏区工委成立后,虽然有两位书记,但徐国珍主管军队和剿匪工作,工委书记朱侠夫因体弱多病,不能常年坚持在高寒草原主持工作。因此,党的工作重担完全落在赵子康的肩上。面对甘南藏区严峻而复杂的局势,赵子康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民族地区''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正确执行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他首先领导各族人民配合解放军,剿灭了甘南境內的全部股匪。其次在卓尼的西泥沟和临潭全县进行土改运动,同时,彻底禁除了甘南历史上遗留下来种、贩大烟的恶习,并在广大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扶持贫苦牧民发展生产”的政策,从而很快恢复和发展了农牧业生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赵子康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将全州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畜牧业生产上来,提出:“千条万条,增加牲畜头数是第一条”,使甘南的畜牧业生产在短期内有了较大的恢复和进展。为了切实解决各族群众在生产中的一些实际困难,赵子康经常深入区、乡、村,访贫问苦,询问群众的冷暖,大搞调查研究,多方了解乡情、民情,切实解决问题。1955年,为解决卓尼北山和夏河美武乡之间的草山纠纷,赵子康带领工作组在扎尕梁住帐蓬3个多月,进行调解磋商。他克服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等种种困难,和牧民群众打成一片,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推心置腹的谈心活动,多方了解情况,与牧民情同手足,和当地群众结下了很深的情谊。赵子康在甘南的岁月里,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山乡村寨,牧区帐圈。他在废寝忘食的工作中,无所谓星期天和节假日。哪里艰苦,哪里工作难做,他就到哪里去。多年来,赵予康依靠勤勤恳恳地为党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平易近人的和蔼态度,赢得了甘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衷心拥护与信赖。群众称赞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1958年底,赵子康从中央党校结束了两年的学习后回到甘南,时逢甘南刚刚结束了声势浩大的平叛反封建斗争,虽然此项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胜利,但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制约和影响,甘南的平叛反封建斗争发生了扩大化的失误,遗留下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问题。1961年,西北地区首次民族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后,赵子康带领州委、州政府工作组,深入农牧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心竭力,力排众议,全面纠正“左”的失误。面对当时的困难,州委提出:“向困难作斗争,向错误作斗争,向敌人作斗争”的口号,在部分农牧区逐步实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经济政策,很快使全州的农牧业生产恢复了元气。为克服困难,渡过困境,赵子康带头节衣缩食,克勤克俭。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与群众一道吃食堂,从不搞特殊化。他明确提出:对错误的东西必须弄清,必须坚决纠正。他主张对在扩大化中受牵连的人,坚决予以平反昭雪。对一些民族中上层人士进行适当的安排,让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962年,赵子康陪同副省长黄正清到玛曲视察。由于大跌进中“五风”的泛滥和危害,群众中抨击基层干部和积极分子的现象很严重。赵予康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主动承担责任,对党在工作中的失误向广大牧民表示歉意,并决心改正。为统一群众的思想认识,他先后到玛曲县的6个乡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给一些蒙冤受屈的民族宗教人士进行甄别平反。并及时满足信教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批准开放了几座寺院。这次玛曲之行,不但重新树立了党在广大牧民群众中的威望,而且为以后党在甘南藏区正确地开展民族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赵子康长期以来,始终贯彻“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他积极选拔培养民族干部和关怀民族中上层人士的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放心大胆地使用一些民族统战对象。他还常常鼓励民族干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对于犯了错误的干部,他采取与人为善,诲人不倦的态度,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达到以理服人,吸取教训,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多年来,赵子康在甘南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使他们在党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1966年“文革”开始后,甘南的党政领导干部受到冲击,赵子康不顾面临的压力,先后将马青年、沙里士、杨复兴等领导同志送往省城保护起来,自己却被“造反派”诬蔑为甘南最大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三反分子”等,非法夺了权,关进了牛棚。成天无休止地被批斗和挂重牌游街示众,残酷的肉体折磨使得他喘不过气来。再加上他的家境突变,没有人给他送好一些的饭莱。白天啃的是大灶上限量的玉米面饼子,晚上睡的是监狱式的牛棚。时间不长,使得他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显得更加骨瘦如柴,面容槁枯。他浑身的旧病也接连复发了,关节炎、气管炎,常常折磨得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在被批斗中,他几次晕厥摔倒,鼻梁和几根肋骨也被不法分子打断,变弯的脊椎骨痛得直不起腰来。在精神和肉体上,赵子康遭受了甘南最重的、惨无人道的摧残和凌辱。面对如此种种的迫害暴行,赵子康铮铮铁骨,刚直不阿,他以光明磊落的坦荡胸怀,对那些巅倒黑白的诬蔑和攻击,常常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对涉及党性原则的重大问题,不论什么场合,他都毫不让步,据理力争;对非人道的批斗、痛打,他无所畏惧,咬牙坚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钢铁般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他虽然含冤负屈地被轮番批斗,但对党和革命事业却充满信心和希望,对党忠诚的信念坚如磐石。对自己过去做错的事情,勇于承担责任,绝不推卸。在长达两年的管押、批斗中,周围有的领导同志因不堪忍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曾一度神情沮丧,万念俱灰,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赵子康发觉后,一方面劝慰他们吃饭,安心休息,注意保护好身体;另一方面给他们谆谆讲述1942年延安整风时,也有一些同志受到错误对待,以后得到平反的事例。鼓励他们在逆境中,要忍辱负重,坚贞不屈,磨炼意志,砥砺品格,要坚信党,看到光明的前途。他对几位受迫害的战友说:“我们不但要相信党,相信群众,同时还要相信自己!”这样,及时地稳定了其他同志的情绪。有位当年曾和赵子康一起蹲牛棚的领导干部,回忆往事时,感慨万端地说:''人之不幸,莫大于心死。当时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赵子康同志及时的勉励,我不知要发生什么样的悲剧呢!"在''文革”中,赵予康被揪到各乡(镇)轮番批斗时,每到一处,当地群众就偷偷地探望他,给他送饭吃,进行宽慰,赋予了无限的同情和关怀。有些牧民激动地说:“党和政府是不亏好人的,人家说你是坏人,我们不相信!"这些话语,给了赵予康在逆境中战胜邪恶的强大勇气和力量,使他深信:党和人民是不会冤屈他的!
  赵子康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勤政廉洁的一生,忧国爱民的一生。他在甘南的18年里,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的得失。他曾先后奉陪了7位州委书记,而自己却一直在州委副书记的职位上,毫无怨言和牢骚,也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他常年坚持在甘南,任劳任怨地工作,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老黄牛,而且蒙受了许多磨难和委屈,他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并将此寓化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之中,体现在他从不搞特殊化,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他待同志和群众温柔、敦厚,和蔼可亲,不摆任何官架子。他有个习惯,闲时常到大街小巷、饭馆食堂,进行私察暗访,与平民百姓聊天,和行乞者交谈,了解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生活和疾苦,以此作为了解社会,体察民情的窗口。
  赵子康一生为人耿直,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两袖清风。他对不义之财,分文不拿,对来路不明财物,拒不接受。他在1963年的一次检查中,自我剖析说:"我有多吃多占的现象,按规定每人每月买两条烟,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买四条。酥油和肉也比一般同志买得多一些;绸予和毛料我也买了一些,这些东西我都付了钱。处理1958年的没收财产时,我没有拿任何东西,只是同志们拿来了一架照像机,也没有用过,现在交给公家。”据许多五六十年代在甘南工作过的干部回忆:赵子康的一件老羊皮袄,是他从陕北带来的,从他进入甘南一直穿到离开合作,整整20年。1958年在拍卖没收物品时,赵子康坚决反对党员和领导干部从中捞油水。他公正无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并以身教重于言教的模范行为影响周围的干部,自己没有买一件物品。三年困难时期,他家里几乎没有吃过烙饼。几个孩子常去砍柴,拾煤渣,接济家中的生活,他从不沾国家的一点儿便宜。更为感人的是,1969年赵子康从甘南往兰州搬家时,组织上给他派了1辆大卡车,但他家只有几件破旧的家具,除行李、衣服和一些日常用品外,多半车装的全是些柴煤。这就是他近20年在甘南的全部所获。
  多年来,赵子康正是以这种勤政廉洁、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不屈不挠,敢于向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浩然正气;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和艰苦拼搏的毅力;为人民鞠躬尽瘁,奉献毕生的精神,才赢得了甘南各族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忱爱戴与深切怀念。群众说“赵予康是一位把一切都献给了甘南草原的好书记!”“真正的老共产党员!” "党和人民杰出的民族工作者!”
  (二)香巴才仁正气贯春秋
  香巴才仁(1923〜1968年),原名李应芳,男,藏族,舟曲县立节乡人。1950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固县(今舟曲)农会干事、占单乡副乡长、县农会副主任、联合区区长、县民政科副科长、县法院院长;舟曲行政委员会副主席、舟曲县县长、县委书记;中共甘南州委书记处书记;州农林处处长;甘南州州长。中共甘肃塔委第四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等职。“文革”中,香巴才仁被打成"甘南地区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之一,屡遭批斗、殴打,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幸于1968年3月15日失足落井罹难,卒年45岁。粉碎“四人帮”后,中共甘南州委拨乱反正,彻底平反冤假错案,他才得以昭雪平反,恢复了名誉。香巴才仁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身先士卒。解放初,在安定民心,恢复生产,建立健全基层人民政权,剿匪支前,减租减息和土改以及禁烟运动中,他始终按照党的政策办事,经常自背干粮,跋山涉水,深入基层,发动群众。由于各项工作都搞得很出色,所以在短短的5年中,他由一般干部逐级上升担任了舟曲县县长职务。此后,他以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领导全县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健康进行。大力兴修水利,推动了农业的长足发展。他亲自推广的花椒种植业,使许多农民收益匪浅。1956年,香巴才仁担任中共甘南州委书记处书记,他的职务高了,地位变了,但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赤诚之心,丝毫没有改变。他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坚持原则,表现出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应有的胸怀和品质。1957年,全州掀起农业合作化和牧业互助合作的高潮。但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脱离甘南实际的急躁冒进做法,他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大胆提出对甘南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应“慢一些比快一些好”的意见,对部分农牧区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1958年在甘南平叛初期,香巴才仁在夏河阿木去乎协助军队开展工作。由于他认真贯彻执行“区别对待,分别处理”的政策,及时释放解脱了640名未参叛的群众和喇嘛,防止了该地平叛“扩大化”的蔓延,为党挽回了部分影响。从1958年至1963年上半年,在极“左”思潮的冲击下,他受到不公正对待,被下放劳动改造,随即又被降职使用。但他走到哪里都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在哪里搞出成绩,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经济困难时期,他两次下乡到舟曲县博峪公社开展调查研究,因忘我工作又坚持不肯享受在生活上给予的照顾,故此两次连病带累地晕倒住院。
  香巴才仁艰苦朴素,严以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谋私。他的一件背心穿了十几年,补了8个补钉也不肯换新的。他当了甘南州长后,组织上配备的专车,除到外地开会、下乡外,在市郊他从来不用,更不许家里人和亲戚使用。他妻子在兰州长期患病住院,他宁肯借别人的钱,也不要家人到单位报销。但对有困难的乡亲,他却经常接济,一给就是五六十元,也从来不要别人归还。有一次在兰州开会时,香巴才仁遇到一位从玛曲县来兰州给孩子看病的贫苦牧民,由于语言不通,一时找不到医院。他知道后,亲自给联系医院,并用自己的小车送病人到住院部,使那位群众深受感动。
  1978年3月25日,州委、州政府在州府合作为蒙冤受屈达10年之久的香巴才仁,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沉痛悼念这位党的优秀领导干部,藏族人民的好儿子。缅怀他兢兢业业为党工作,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老黄牛精神。
  (三)坦荡无私的王如东
  王如东(1923〜1994年),男,汉族,又名王福海,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城关乡人。1936年6月在宁夏豫旺县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区青年主任、陇东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解放大队政委、省警备3团副政委;正宁县县长、省委统战部政教处处长;甘南州委常委、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长、副州长;武威地委副书记、行政公署专员;金昌市筹委会主任、市委书记;甘肃省顾问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93年离休。1994年9月24日病逝于兰州,享年72岁。
  王如东幼年家境贫寒,13岁就参加了红军。1936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豫旺县东南区委儿童书记。1937年在环县转为中共党员。在人民军队这个大熔炉里,他感受到革命大家庭般的温暖。当时首长和红军“大哥哥”们,除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外,在思想和学习文化上也极力帮助他,使他很快成长为一个精明强干的小红军。1939年后,组织上两次送他到西北党校和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学习。由于他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很快就脱了盲,并打下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学习结束后,他被分配到镇原县任抗日青年救国会主任,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宣传、组织工作。从1945年10月起,他先后任镇原县委宣传部长、陇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这时,已值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面爆发,党的宣传工作以发展和组织国统区的地下党组织为主,积极协助保卫边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附近的县城,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在陇东工委和县委的领导下,王如东领导宣传部其他同志,积极开展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发展基本群众中的“堡垒户",有力地掩护了党的地下活动。1949年8月,他任陇东解放大队政委。同年11月,任警备3团副政委。
  解放后,王如东任正宁县长。1951年11月,调任甘肃省委统战部政教处长。1952年他服从分配来到甘南藏区工作。从1952年至1958年8月,王如东先后担任中共甘南工委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长及甘南州副州长等职。他来甘南后,工作一贯积极认真,热情很高。他忠诚党的事业,热爱藏族人民。王如东生活俭仆,为人耿直,不搞特殊,从不谋私利。他来甘南时,正值甘南藏区临时工委刚刚成立,党的力量薄弱,工作环境和条件特殊而又复杂,社会秩序很不稳定,因此开辟工作难度较大,任务十分繁重。但他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牢记党的“慎重、稳进”方针,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统战政策等,遇到重大、棘手问题,都亲自到实地调查研究,合理解决。王如东不仅能和同志们打成一片,而且能团结争取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同他们民主协商,合作共事。他除了繁忙的日常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合作的市政建设,设计了市区道路、房屋布局及绿化等。
  从1958年至1963年,王如东曾蒙受冤屈,'‘两上、两下”,被停止工作3年之久。1963年2月,甄别平反后的王如东仍担任副州长兼州人委党组书记。此后,他更加重视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注意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他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处理事情也比较周到。他任劳任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敢于拍板定事,敢于承担责任。他认真大胆,呕心沥血地忘我工作。1969年10月,王如东调任甘南阿一山铜矿革委会主任,主管工业生产。他深入工矿车间第一线,了解和指挥生产,同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进行技术革新。他平易近人,经常与一般干部、群众促膝谈心,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在他主管生产的那段时间里,阿一山铜矿年年超额完成任务。从1975年9月至1981年6月,他又先后调任武威地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地区行署专员。1981年7月省上准备筹建金昌市,让富有组织领导能力的王如东担任金昌市筹委会主任和市委书记,在协调金昌市和金川公司的关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谋略高超,工作魄力大,又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王如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勤奋拼搏的一生。不论党指到哪里,他就干到哪里。不论是何种岗位,他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胸襟坦荡,无私无畏,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敢于坚持真理,善于坚持党性原则。他团结同志,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他为甘南藏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一位老红军、老党员应有的贡献。他在甘南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无私无畏、不屈不挠、艰苦拼搏、开拓奋进的形象。
  (四)第一代东乡族领导干部汪佐清
  汪佐清(1932〜1980年),曾用名五白,男,东乡族,东乡县唐汪乡人。1932年5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农庭。1952年8月从西北民族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1952年9月任东乡县四甲区文书、区团委书记。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2月任东乡县四甲区副区长;1956年4月任东乡县团委书记;1956年11月任临夏州团委副书记、书记;1962年2月任东乡县委副书记;1970年任广河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1971年调甘南州任革委会副主任、州委常委。1980年3月因枪走火不幸卒世,终年48岁。
  汪佐清是党经过多年教育和培养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东乡族领导干部。他参加工作近30年,一贯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粉碎“四人帮”后,他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汪佐清来甘南后,长期负责领导全州的经济工作,为甘南的四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奉献。
  汪佐清能克服文化程度较低的困难,刻苦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1979年他经过在中央党校学习后,政治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思想更加解放。在全州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他结合甘南实际,对州、县干部职工多次作辅导报告,阐述自己解放思想的体会和见解,对甘南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汪佐清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原则性和事业性很强。对重大问题他都能及时向州委请示汇报,维护州委的集体领导,始终坚持原则,维护党内团结。他在领导工作实践中,能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能尽职尽责,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他的工作作风一贯雷厉风行,讲求实效,不尚空谈,不搞“花架子”。特别是他分管全州的工交工作以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工区,进行调查研究,解决第一线存在的问题。汪佐清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为人耿直,性情豪爽,有话能讲在当面。他对同志开诚布公,热情大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对干部关怀备至,爱护体贴,因而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好评。他是党培养起来的,具有丰富农村经济工作经验的少数东乡族领导干部之一。
  (五)笃信马列的藏族领导干部金巴
  金巴(1937〜1993年),男,藏族,夏河县美武乡人。1937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牧民家庭。1953年元月参加工作。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月在夏河县第四区任团干事;1951年元月在甘南州干校学习;1955年6月任夏河县团委干事;1955年7月调甘南州团委工作;1955年9月任碌曲县团委书记;1956年10月任碌曲县委副书记、副县长;1959年3月任碌曲双岔公社社长;1960年9月赴省委党校学习;1962年1月任碌曲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县委书记;1967年1月被造反派夺权,受到批判斗争。1970年9月任碌曲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主任;1973年4月任州委副书记、州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5月任州委副书记、州革委会主任、州人民政府州长;1985年7月至1993年2月任州政协主席兼党组书记。1993年2月27日在合作因病逝世,享年55岁。
  按照藏传佛教的规俗,金巴自幼入寺当喇嘛。甘南解放后,他毅然脱离佛门,还俗参加了革命队伍,在夏河县四区任团干事。从此,他积极投身到甘南藏区的剿匪、禁烟、镇反、建政等斗争的洪流中,在革命的大熔炉中锻炼成长。在党的培养教育下逐步走上领导岗位,为甘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在担任县级领导职务期间,积极、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的自学精神很强,有不懂的词句,就向别人请教。他对党在民族地区的方针、政策、决议贯彻很坚决,落实措施也得力。他工作积极、负责,原则性较强。他的组织观念很强,不论分配到哪里工作,从不向组织讲条件,或闹名誉地位。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在基层第一线工作,忠心耿耿地为党奉献,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他吃苦耐劳,团结同志,下乡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并经常参加农牧业劳动,受到群众的好评。他大公无私,廉洁奉公,性情耿直,为人爽朗,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别人有错时毫不保留地提出来,自己有错能经常反省、检查。同时,他在实际工作中,还注意培养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和妇女干部,积极选拔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
  金巴自担任州委、州政府的主要领导职务以来,刻苦学习,积极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他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对工作极其负责,看待问题肯动脑子,处理问题比较果断。在贯彻落实党在甘南农牧区的经济政策中,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结合甘南实际,提出自己的具体意见或办法。他作风正派,为人正直,从不搞歪门邪道,不搞特殊化。他毕生清廉从政,严于律己,不谋私利,生活艰苦朴素。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金巴在主持州政府工作的5年期间,率领州政府班子,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首先着重解决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其次在甘南农牧区放宽经济政策,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责任制,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使全州的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各项事业开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轨道,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国民经济总产值逐年大幅度增长,全州的经济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大好局面,并取得了明显成绩。金巴是在党的怀抱中,成长起来的甘南第一代藏族领导干部之一。由于他一生勤政爱民,身体力行,无私无畏,忘我工作,终因积劳成疾,不幸中年早逝。他是党和藏族人民忠实的儿子。是党培养的藏族优秀共产党员之一。
  (六)冯永炳公安战线斗顽敌
  冯永炳(1913〜1973年),男,汉族,四川省间中县人。1913年出身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在间中县参加红四方面军。1935年在红30军236团任青年干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在陕西渭南县二区任区委书记。1944年在崂山县任检查站站长。1945年在陕西延安县三十里铺任检查站站长。1947年任延河支队三大队队长、陕甘宁边区保卫部干事。1948年在河北党校土改团工作。1949年解放后在岷县专署公安处工作。1950年任卓尼公安局局长。1954年任甘南州公安处副处长。1955年7月任州公安处处长。1959年8月任中共甘南州委监委副书记。1973年在四川塔阆中县病逝, 享年60岁。
  冯永炳在担任甘南州公安处长期间,正逢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肃清反革命分子运动阶段。当时,由于甘南藏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错综复杂,部分牧区的基层政权尚未建立,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大部分地区的宣传、贯彻还不够深入。因此,给剿匪、镇反中漏网的反革命分子,以继续潜藏的机会。冯永炳便率领全州公安战线的广大干警,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抓住线索,严密侦察,先后破获了数起影响极大的反革命案件。
  1956年6月,冯永炳率领州、县公安部门及时破获了利用封建迷信公开煽惑群众、阴谋组织暴乱的反革命组织“香灯会”,惩办了12名反革命主犯。同年7月侦破了杀害州委统战部长曹学彦和碌曲县委书记杜岐的反革命案件。1956年8月捕获了杀害原州人委民政处副处长白忠义和碌曲县委副书记李新民等5位干部的反革命分子。同年11月,又破获了以许吉辅为首的6名外来反革命集团案。截止1957年底,冯永炳带领州、县公安机关的广大干警,不畏艰险,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战绩。全州共破荻反革命案件55起,打击惩办反革命分子和各类刑事犯罪分子638人,其中反革命分子118人。生擒潜藏已久的马良残匪漏网匪首马德福、马胜毅等6人。侦破反革命地下组织24个,共搜缴各类枪支816条,子弹93,890发,电台5部,各种反革命罪证1391件。有力地打击了反革命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甘南藏区社会治安的相对稳定,出色地完成了甘南镇反、肃反的艰巨任务。但在参与1958年的平叛反封建斗争中,由于受当时“左”倾思潮的干扰和上级主管领导的支配与制约,他在指挥州、县公安机关实施捕人的问题上,出现了扩大化的偏差,主要是未能正确地执行党的"区别对待"政策,打击面过宽,捕人太多,给部分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他对维护甘南藏区社会稳定做出的奉献,是不可磨灭的。
  (七)开辟夏河藏区工作的老干部齐应凯
  齐应凯(1912〜1993年),原名齐新财,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县白豹村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庆阳县吴旗白豹中心区区长;延安行政学院大队长;庆阳县政府科长;陇东专署4科科长,陇东地委统战科长;甘肃省工委秘书、兰州军管会行政处长等职。1950年任中共夏河县工委副书记、书记。1955年调往兰州,先后在省委农工部、省交际处、省民委、省档案局、省房管局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1993年因病去逝,终年81岁。
  解放初,由于夏河藏区“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尚未废除,党的工作基础非常薄弱,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政治局势异常复杂,整个地区处于百废待举的局面。1950年春,省委为加强党对民族地区的工作,特选派具有一定政策水平的党员领导干部齐应凯到夏河藏区工作,担任县(工)委副书记。他为了适应新的藏区工作环境,首先认真学习和贯彻党在民族地区''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广泛建立统一战线。其次,团结民族上层进步人士黄祥、达吉等,广泛宣传政策,全面争取民族宗教界人士的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把生死置之度外,经常走访夏河拉卜楞寺教区的下属寺院和大小部落头人, 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和他们建立起真诚的友谊和感情,并客观、公正地处理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民间纠纷,解决部分民族、宗教上层人士之间的矛盾。同时向他们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解除思想疑虑,支持他们参政、议政。在他的主持和领导下,对全县民族、宗教人士开展耐心、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转变,都能与党和政府积极配合,在夏河县很快建立了区、乡基层政权,并使一批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走上县、区、乡三级领导岗位。当时,他在实际工作中,深感全县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的奇缺,给党开辟藏区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因此,他积极向上级联系,很快在县内选送了一批藏族优秀青年,到西北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和临夏分区干训班培训学习,这些学员回来后,都充实到区、乡基层政权机构中,成为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在夏河任职的几年内,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迅速上升,达到全县干部总数的40%以上。
  1951年,全国掀起“抗美援朝”运动。齐应凯领导县(工)委一班人,号召全县各族人民以实际行动,掀起热爱祖国、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高潮,募资捐款,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很快在全县募捐了两架飞机,使各族人民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1953年,他领导全县各族人民,开展镇反、肃反和“三反”、“五反”运动,并结合夏河县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着重恢复民族贸易,发展民族文教卫生事业和农牧区的经济振兴工作。并通过打击不法商贩,给群众发放救济贷款和实行物资救灾等措施,使夏河的民族贸易市场开始启步,日趋繁荣和稳定,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初步改善。1953年春,甘南开始了剿灭国民党残余匪特的斗争。齐应凯以老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精神,动员全县人民,筹集了3304头驮牛,组成支前队随军进剿,协助解放军在很短的时间内歼灭了国民党马良股匪。1954年,全县开展声势浩大的“禁烟、禁毒"运动,他又带领工作组深入产烟区,首先取得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的支持。其次,密切配合解放军和武装民兵,很快将夏河境内种植的鸦片一举铲除。
  1955年初,齐应凯因工作需要调至兰州。他在夏河工作的几年中,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争取和团结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建立健全区、乡党政机枸,为夏河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为党开辟夏河藏区的工作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他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能正确地把握党的各项政策尺度,在处理重大原则问题上,既能坚持原则,又顾全大局,敢于拍板定事和承担责任。在他主持县委工作的几年中,全县在民族、宗教、统战等工作方面,没有出现任何大的偏差。齐应凯生活俭朴,作风踏实,工作认真,吃苦耐劳。他待人诚恳、热情、和蔼,善于联系群众,团结同志,从不摆“官架子”,始终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都说:“有齐书记在,什么事情都办得公道、合理”。他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在藏族群众中树立了党的崇高威望。他是深受夏河县各族人民爱戴和拥护的好书记,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的好朋友,党的优秀民族工作干部。
  (八)毕生追求光明与进步的杨复兴
  杨复兴(1929〜2000年),男,藏族,又名班玛旺秀,甘肃省卓尼县人。1929年10月出生在世袭土司家庭,1937年(8岁)沿袭继任卓尼第二十代土司。1943年被国民党当局任命为洮岷路保安司令。1947年毕业于国民党南京陆军大学将官班,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9年,当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北的炮声在天空震响时,杨复兴痛恨腐朽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深明大义,主动弃暗投明,于9月11日率部在岷县通电起义,自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50年初,杨复兴宣布废除卓尼的土司制度。同年10月1日他任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属塔直辖县级)主任,并兼任卓尼民兵司令部司令员后,着手参与了撤销旧的管理机构,组建区、乡两级基层人民政权,剿灭国民党残匪和禁毒、铲烟等工作。从1953年起,历任甘南州副州长、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兼任卓尼县县长。是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大校军衔。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春,甘南局部地方发生了反革命武装叛乱,杨复兴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叛区做了大量的思想宣传和政治争取工作,为迅速平息叛乱做出了积极奉献。1960年,他任省民委副主任。1963年当选为州委委员。1966年“文革”开始后,杨复兴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停职审查。从1969年12月至1973年2月,他在甘肃徽县红旗山“五・七“干校劳动。1973年3月任西北民族学院副院长,期间他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恢复学院的正常教学秩序做出了努力。1981年任省人大副主任兼民族委员会主任。1983年后任省人大副主任并任党组成员。1993年任省人大咨询员。杨复兴曾是出席全国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甘南代表,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第一、二、三届人委会委员,省革命委员会委员。2000年1月1日因病治疗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杨复兴自1949年9月毅然参加革命工作后,就紧跟共产党,追求马列主义信仰,坚持自我改造,坚持世界观的转化,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精神。他追求真理,矢志不渝;拥护党的领导,毫不动摇;他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高尚品质。
  杨复兴一贯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藏族人民的忠实儿子。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能在工作实践中积极贯彻执行。
  杨复兴原本是民族上层人士,在全省的藏族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经常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威信,向广大藏族干部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号召大家自觉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积极维护社会安定,维护祖国统一,坚持与民族分裂主义作不懈的斗争。他特别重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不辞劳苦,经常深入农牧区视察民族教育工作,倡导捐资办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杨复兴在担任省人大领导职务期间,不顾病残身体,经常深入基层,就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视察和调查研究,了解民情,集中民意,并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奉献。
  杨复兴一贯对工作谨慎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求真务实,敬业精神很强。他始终坚持真理,顾全大局,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经常关心群众疾苦,善于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维护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他毕生谦虚自律,坚持原则,团结同志,廉洁奉公,从不谋私。他为人耿直敦厚,襟怀坦荡;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经常反躬自省,能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爱护并关心民族干部的成长。他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从不违纪枉法,对自己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保持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是由民族上层人士改造转化为共产党人的典型,是党培养的少数民族优秀领导干部之一。
  (九)甘南藏族第一代领导干部胡培珍
  胡培珍(1933〜1999年),男,藏族,曾用名仁青,甘肃省夏河县人。1933年4月出生在一个牧民家庭。1949年9月在临夏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50年2月于中共临夏地委干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夏河团县委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3月赴中央民族学院学习。1952年4月先后在夏河县团委、州委宣传部工作。1956年8月任州人委副秘书长;1958年12月在州交通局工作;1962年3月任甘南州乳品厂副厂长兼党委书记;1975年先后任州社队企业管理局、手工业管理局局长;1983年7月任甘南州政府秘书长;1984年1月任副州长,1986年7月任州长;1993年3月离休,1999年7月病逝,享年66岁。
  胡培珍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负责部门的工作期间,能积极贯彻执行党对国民经济调整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根据甘南藏区的实际,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时地对全州的工业布局和生产进行合理调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他对抓地方工业的业务较熟悉,并能积极负责,雷厉风行,一抓到底,事业心很强。他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不怕困难,有魄力,有干劲,办事效率较高,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团结其他同志,共同搞好工作。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敢于抵制不正之风。他从不搞特殊化,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胡培珍自1986年担任州长以来,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拥护和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州人大和省政府的决议、指令,在参与确定全州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建设方针中,在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州政府各部门和各县人民政府实施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尽心竭力,励精图治,做了许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履行州长职责期间,坚持原则,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团结同志;又善于广泛接触基层普通工人和农牧民,听取他们的意见。他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讲实效。他在州政府领导班子中坚持发扬民主,既有明确分工,又能协作配合,互相支持。在重大问题上,一贯坚持共同磋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使州政府领导班予成为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在工作中,他始终积极勤奋,在注重抓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同时,不放松当年工作任务的层层落实和督促检查。他每年都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进行检查督促,调查研究,现场解决问题,胡培珍对经济工作较为熟悉和有经验,他对甘南经济的发展结枸、生产力布局以及经济工作的规律有较深的研究与认识。他能坚持不懈地学习,思想开放,观念较新,精力充沛,工作经验丰富,能力较强,工作扎实、稳妥,热心于改革。在发展生产力,振兴民族经济中,他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对甘南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在甘南州委的领导下,在深刻认识州情的基础上,他把全州经济开发的主攻方向引导到牧业、林业和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民族工业上,形成了牧、林、工、农业生产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全州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关于加快畜种改良工作步伐的意见》、《关于主要畜产品收购办法的规定》、《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几个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规定》、《关于抓好贫困地区的工作,尽快解决温饱问题的意见》、《关于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决定》等重要文件,逐步建立了具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甘南特色的民族经济体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发展民族经济的指导思想,理顺了基本路子,减少了失误和盲目性,使全州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全州的工业、农业、乡镇企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等5项指标和平均增长速度,都高于全省同期的进度。工农业总产值在4年中增长了55.3%,年均增长11.6%。其中工业产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长28.7%。财政收入达到2094万元,提前1年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全州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了5.9倍,年均增长6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1元,增长了73.2%。甘南衡量畜牧业生产和收益水平的“三率”,也有很大的提高。使全州的民族经济开始出现持续稳定增长的好势头,连续3年完成了同省上签订的经济责任书所规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较为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届州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他为甘南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优秀的回族领导干部敏政
  敏政(1945〜1997年),回族,临潭县人。1964年参加工作,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在临潭县文化馆工作;1966年4月在临潭县扁都公社、三岔公社当干事;1971年8月在临潭县红专学校任教师;1972年3月在县革委会政治部当干事;1975年7月任长川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8年2月先后任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在中央民院干训部学习;1983年10月任临潭县委副书记、县长;1986年1月任甘南州副州长;1991年12月调任临夏州州长;1993年8月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1997年2月因病治疗无效在兰州逝世,时年52岁。
  敏政长期坚持在民族地区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在担任甘南州政府领导期间,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宣传政策,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地发展农牧业生产。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懈努力,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好评。特别是他担任临夏州长后,经常深入东乡、积石山、临夏县等比较贫困的地区,亲临备耕、春耕生产第一线,进行检查指导,并协调解决了生产资料供应中的诸多问题。他实地考察和大面积推广运用地膜覆盖、小麦种植新技术。在州内资金、电力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协调金融部门筹集了不少资金,进而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春秋季节,他还动员全州各族群众,大搞植树造林活动,绿化了不少荒山野岭。并大办乡镇企业,发展商品畜牧业,促进了临夏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规模经济和区域经济优势。为造福于临夏人民,他为南阳渠的兴建争取到大量资金。还为临夏州的扶贫开发,积极争取世行、联合国有关基金会的贷款及外援项目,做了大量工作,直到调离时大部分项目资金基本落实到位。
  敏政在担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之后,更是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领会党的民族统战理论和政策,踏踏实实地工作,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每年都出色地完成了他分管的工作任务,曾几次受到省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表扬,为推动全省统战工作的深入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敏政是党在甘南藏区培养起来的回族优秀领导干部,他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奉献。
  (十一)著名藏族现代诗人万作良
  万作良(1934〜1996年),原名丹真贡布,男,藏族,甘肃塔夏河县九甲乡王府村人。1934年12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牧民家庭。1949年9月参加工作后在西北革大三部(西北民族学院前身)学习。1952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2月在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搞翻译工作,1951年8月调西北民院翻译科任职;自1953年元月至1970年3月在西北民院任教。1963年8月获讲师职称。1970年4月在甘南州畜牧中学任教;1972年7月任甘南州歌舞团创作员;1979年1月任甘南州文教局副局长、文化局局长;1986年3月任甘南州人大科教文委会副主任;1988年6月任甘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5年5月离休。1996年8月在兰州病逝,享年62岁。
  万作良毕生酷爱文学事业,热心诗歌创作,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有较大影响的藏族著名诗人之一。他在民族文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他的著作有汉文诗集《羚之街》(198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和《溪流集》,共收集了100多首诗词作品。1956年4月,他参加了全国第一次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1958年8月出席了中国作协甘肃分会代表会议,并担任理事;1980年8月参加了甘肃省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被选为省文联副主席;1988年11月出席了中国文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全委会委员。他一生创作的诗词数量虽然不多,但每首诗歌散发着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颇具匠心,均为上乘佳作。他的诗歌吟读起来,意境深幻,寓义含蓄,哲理深奥,感情丰富,往往充溢着奇妙的形象思维和浪漫色彩,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并在广大藏区有一定影响的传世精品。
  万作良在任教期间,爱岗敬业,教学认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每年都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他担任州文化局的领导职务后,积极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后,他认识明确,思想解放,在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方面比较慎重稳妥。在实际工作中,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常常带病坚持工作。如在编辑《藏族民歌集》和创刊《格桑花》的过程中,广征博采,精心修改,付出了较大的心血。他在担任州人大副主任之后,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广泛倾听代表们的呼声,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献计献策,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万作良从一个翻身农奴的家庭走来,是党和人民用乳汁把他哺育成为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和诗人。他爱祖国,更爱人民。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竭力报效祖国,全心全意地为各族人民服务。他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记;生活艰朴,清廉简政。他的求知欲强烈,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风格上成绩显著,有所创新,他的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厚爱。他担任领导之后,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平易近人,待人诚恳。他被公认为藏族诗人但却从不自傲;他备受人们的敬重但却绝无骄矜。他胸怀坦荡,热情开朗;善解人意,谦和宽容;乐于助人,人格高尚。大凡读过他诗作的人们,往往被那平凡而宏达的风范和情操深深打动。由于他在繁忙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中,长期呕心沥血地坚持从事诗歌创作,终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但甘南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一定贡献的著名藏族诗人。
  (十二)光焰不息马光前
  马光前(1932〜1985年),男,回族,临潭县城关镇马家沟人。1944年7月在兰州西北中学上学,1950年7月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1952年3月,他抱着发展家乡教育事业的夙愿,弃学回乡从事教学工作。1952年4月参加工作,担任临潭二校校长;195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9月调任县文教科长;1965年9月任州人委办公室秘书;1969年12月在甘南州农机厂办公室任秘书;1978年4月任州委工交政治部科长;1979年3月任州文教局科长、副局长;1980年8月任临潭县副书记、县长;1983年9月任州委宣传部长;1985年因病在家逝世,存年53岁。
  马光前在临潭县担任副书记、县长期间,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刻。临潭县是全省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少数民族特困地区之一。当时,如果要落实社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政治上要担很大的风险和要有极大的勇气。作为一县之长的马光前,毫不畏惧,顶着种种流言蜚语,知难而进。他深入农村社、队,大搞调查研究,全力搞活农村经济政策,下决心在全县很快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连年取得农业生产的较好收成。使全县各族农民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并开始进行商品交易;有的出外打工,增加收入,提高和改善生活水平。尽管1981年和1982年全县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他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积极进行生产自救,抗灾救灾,妥善安排灾民生活,稳定人心,尽快恢复农牧业生产,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中,马光前狠抓落实工作,特别是全县的农田水利建设,多方争取资金,争取上级扶持,共投资120多万元,增加有产灌溉面积67公顷。同时建成了新城、大川等8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8,000多人和23,000多头牲畜的饮水难问题,并架通了24.5公里的农电线路,修筑了县城西边的防洪河堤,受到全县各族人民的称赞。
  马光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能坚持原则,团结同志,敢说敢干,雷厉风行。他一贯作风正派,诚恳待人。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外,他还经常挤出时间,深入社队,到各单位调查了解情况,就地解决实际问题。他对上访的群众,从不嫌麻烦,都是热情相待,诚心询问,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讲解党的政策,并亲自批阅和过问群众来信及落实结果。作为一名出身教师的领导干部,他对全县的教育事业特别关注和重视,特地筹集和争取专项经费,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师的生活环境。他一有空闲儿,就去学校看望教师和学生,鼓励老师们为发展临潭的文化教育事业多做贡献。就在他病逝的前几天,他还对前来看望的临潭县领导,反复叮咛到省上争取教育经费的事情。他临终前,念念不忘的是临潭的教育事业,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无限忠诚和热爱地方教育的赤子之心。
  马光前毕生廉洁勤政,生活俭朴,严于律己,从不谋私。他为人谦虚和蔼,耿直热情。他是党培养起来的第一代回族优秀领导干部。他热爱党,热爱人民,无限忠诚于党的民族教育事业。他思想敏锐,胸怀坦荡。他像一支不息的蜡烛,照亮了周围的世界而燃尽了自己。他不熄的光焰,为党旗增添了一缕璀灿的明辉。
  (十三)无私奉献的藏族领导干部杨树德
  杨树德(1930〜1997年),男,藏族,卓尼县城关镇唐尕川村人。1930年2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2月在卓尼县柳林小学读书,毕业后到拉卜楞寺职业学校(畜牧班)学习。由于家境贫寒便回乡务农,两三年之后又去攻读岷县师范。全国解放前夕,他于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由于工作积极、热心,吃苦耐劳,又善于团结同志,因此在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工作。当时因甘南建政的需要,1953年6月,他服从组织分配回到自己的故乡,从事成立甘南藏区筹委会的工作。因他年轻肯干,又勤于学习,州领导分配他到州公安处任科长。1955年5月任州公安处副处长。1966年1月任州委党校第一副校长。“文革”中被下放到卓尼,先后任卓尼县中学校长、县直机关党委书记。1977年5月任州文教局副局长、局长。1983年7月任中共甘南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88年9月离休。
  杨树德在甘南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由一名藏族青年成长为优秀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经历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50年代初,他积极参与甘南州的基层建政工作,特别是调到公安战线担任领导职务以后,他辛勤劳作,四处奔波,领导公安机关全体人员参加甘南藏区的禁烟、剿匪、肃反等重大政治运动,为维护甘南藏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有益的政绩。粉碎“四人帮”后,他担任州文教局领导期间,狠抓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振兴,学习和吸收外地的办学经验,结合甘南实际,提出发展全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具体意见和措施,为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当地少数民族人才,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他在担任州纪委副书记期间,更加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无私无畏,秉公执纪,与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作坚持不懈的斗争,为端正甘南州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杨树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勤政廉洁,光明磊落。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谋取私利,是一位深受群众拥护的、廉洁奉公的藏族领导干部。
  1988年9月,他退居二线后还经常关心国家大事,看书看报,并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遵纪守法。由于他长期坚持在高寒山区夜以继日地工作,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终因劳累成疾,不幸于1997年9月9日病逝,享年67岁。
  (十四)巾帼女贤雷尕曼
  雷尕曼(1932〜1988年),女,藏族,卓尼县柳林镇人。1932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2年7月参加工作。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妇联干事、县妇联主任、副县长、州妇联副主任、主任。是全国妇联第四届、五届执行委员;甘肃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共甘南州委第五届、六届委员;甘南州人大八、九、十届常委会委员;州政协第五届、六届委员会委员。1988年6月25日,因意外交通事故在合作不幸罹难,终年56岁。
  雷尕曼自幼丧父,从小就承担家庭的主要劳务。1949年9月110,卓尼县和平解放。她看到街上走着身穿“列宁装”的年轻女干部时,心里十分羡慕。1952年秋,她串连了几个藏族姐妹勇敢地走进县委大院,请求参加工作。县委领导同意后,她们就参加了速成扫盲识字班。翌年,组织上派她们到夏河拉卜楞甘南干部学校妇女班学习,接受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3个月后,她们基本上掌握了识字课本,摘掉了“文盲”帽子。1954年春,雷尕曼被分配到卓尼县粮站当收购员。是年冬天,她被调往卓尼北山区负责妇女工作。她以朴实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肯干的态度,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赢得广大妇女的称赞和信赖。同时,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年6月,她被评为全县的甲等“学习模范”,受到县委的嘉奖。1955年3月,她被评为卓尼县妇女工作先进个人,参加了在夏河召开的首次全州妇女代表大会。1957年夏,她在完冒乡参加筹建全州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她以饱满而忘我的工作热情,泼辣、干练的作风,深入群众,调查了解,妥善处理实际问题,得到同志们的一致好评。1955年和1956年,她又先后两次到甘南州干校和省团校学习,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提高执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1958年,她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64年9月,雷尕曼调任甘南州妇联副主任。此后,她更加兢兢业业地做好全州妇女工作,一心扑在谋求妇女解放的事业上。"文革”初,由于极“左”路线的冲击,全州各级妇联处于瘫痪状态。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后来,经过州委和她与大家的努力,很快恢复建立了各级妇联组织,配齐了妇女专职干部,配备率达94%。在整顿妇联组织的工作中,1972年她在卓尼县车巴沟主持召开“全州妇女工作现场会”,交流推广车巴沟大办“政治夜校”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妇女在改变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中“半边天”的作用,使车巴沟成为全州妇女工作的先进示范点。同时,她还组建有藏族妇女参加的乡文艺宣传队、篮球队等,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扩大了社会影响。1973年春,她得知在临潭县长川乡个别地方还有妇女“缠足”现象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把此情一方面通报省妇联,另一方面亲自带人到长川乡,深入群众,说服教育“缠足”妇女和她们的家庭,及时制止了这一封建陈规陋习的蔓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进取,勤奋工作。她不顾年迈体弱,家务拖累重,常常下基层,了解广大妇女的疾苦和要求,关心妇女干部的生活与工作。哪里发现妇女工作搞的有特色,她就及时总结经验,撰写调查报告,抓典型,带一般,全面推广。在她的带领下,州妇联总结了妇女致富和家庭、婚姻及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多篇专题报告,在全州推广。她竭力开拓了甘南妇女工作的新局面。
  雷尕曼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始终把自己当成是一名人民的勤务员。她不论在哪里,都不搞特殊化,不脱离群众。下乡时,她吃、住在群众的家里。有时赴省上开会,也不坐小车乘班车。周围同志有困难时,她尽力帮助解决。州、县许多妇女干部都愿找她谈工作、谈心、谈困难。只要政策允许,她都竭力帮助解决。她常说:“妇联是妇女的,娘家,。妇联干部要做妇女的贴心人!”她为人诚恳、敦厚,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是一位深受各族妇女姐妹们拥戴的热心肠的“老大姐”!
  雷尕曼不仅热爱妇女工作,还是一位对少年儿童充满爱心的人。1981年,党中央发出:“全党、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号召后,她不辞劳苦,奔走四方,联络社会各界人士,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办实事,办好事,奉献自己的爱心。在她的倡导下,州委、州政府成立了“甘南州托幼工作领导小组'',雷尕曼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她跑遍合作地区的大小单位,筹集资金,落实地址,建起了合作第二个托幼保育院。玛曲县在她的指导帮助下,也建立了一所比较正规的幼儿园。1985年7月,州妇联在玛曲县召开“全州托幼工作现场会”,有效地加快了全州托幼工作的发展步伐。到1988年底,全州7个县都相继组建了幼儿园(所)。女职工比较多的州乳品厂、农机厂、运输公司等单位也办起了幼儿园,使幼教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网络。为使全州的幼教事业尽快步入正轨,她还亲自带领地、县和州直机关的部分保教人员,去兰州参观学习。她同大家一样,认真听课,记笔记,提问题,课余时间走访省上的先进幼儿园,学习经验。平常,州幼儿园和保育院几乎成了她的第二个工作场所,不论去省上开会,还是去各县下乡,她都要过问和检查幼教工作。
  1988年6月的一天,紧张的全州妇代会结束之余,她去州医院看望两位因病未参加完会议的代表。途中,不幸被一辆飞驰而行的违章汽车撞倒在地,她永远闭上了双眼……雷尕曼把毕生的拳拳爱心献给了甘南的妇幼事业。她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无私奉献精神;她直爽、大胆、泼辣的性格;她热情、和蔼、慈祥的音容;她踏实、肯干、朴实无华、雷厉风行的作风;她吃苦耐劳的爱岗敬业风范,永远铭刻在全州各族妇女的心中!
  (十五)忠实于党的农奴娃子万德卡
  万德卡(1935〜1989年),男,藏族,夏河县曲奥乡前光滩村人。1935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靠扛长工、打短工为生,解放后才脱离了饥寒交迫的苦海。1950年他到西北革大三部(西北民族学院前身)学习。1958年6月毕业后分配到夏河县美武乡工作,随即参加了甘南的平叛剿匪。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藏族青年,他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跟随解放军转战奔波,追歼逃匪,打了多次胜仗。1959年他被组织上选派到西藏去工作,由于他在进藏后的剿匪战斗和民主改革中,工作积极认真,吃苦耐劳,荣立了三等功。是年12月,万德卡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9月,他又服从组织调遣,从西藏回到夏河县在中共德乌鲁市农工部工作。此后,他曾任共青团夏河县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他曾蒙冤受屈,被错误地批判斗争。但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问题上,他敢于坚持真理,捍卫党性原则,并机智大胆地保护其他同志,受到广大干部的称赞。
  粉碎“四人帮”后,他先后担任夏河县委副书记、县长,期间他能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积极认真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指导全县农牧业生产上,他经常深入调查研究,贯彻“以牧为主”的方针,使全县的工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他总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工作。如在农牧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他通过实地调查,实事求是地采取不同方式,分批分期地去搞,不搞一刀切。因而使全县的这项工作方向明确,步子稳妥,进展比较顺利。万德卡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工作作风民主,凡有重大事项都要经过县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做到互相通气,互相支持,共同贯彻执行。他善于团结县政府一班子人员,共同搞好工作。他尊重老同志,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从不谋私,从不搞个人特殊化,并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夏河县是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他特别注意维护各民族间的大团结,不论是在选拔干部和平时工作中,都十分注意这个问题。他秉性耿直,平易近人,从不摆“官架予”。因此,干部群众有事乐意找他去解决。他在全县干部群众中,身体力行地树立了较高的威望和良好影响。
  1983年10月,万德卡调任甘南州粮食局长后,在实践中边学边干,很快成为一名熟悉粮食业务的领导者。1985年,他又先后调任夏河县政协主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期间,他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有益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认真贯彻执行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统战政策和干部政策,努力实现党的工作重点向经济方面的大转移,在振兴夏河的民族经济,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担任县政协领导期间,能主动团结民族、宗教界中上层人士,与党内外人士广交朋友,并发动社会各界为建设美丽的历史民族文化古城而四处奔波,筹资捐款,尽心竭力地搞好县城建设。他在县人大工作期间,也是恪尽职守,努力工作,注重对“两院(法院、检察院)”、“一府(县政府)”加强监督,并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广泛听取各族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督促和检查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办好人民交给的各件事情,赢得了各民族群众的赞誉。由于万德卡长期辛勤地忘我工作,终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89年4月17日猝然病逝,存年54岁。万德卡是一位把毕生献给了党和人民事业的优秀藏族领导干部。
  (十六)韩志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韩志华(1921〜1996年),男,藏名智化坚措,藏族,甘肃省夏河县人。1952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夏河县文教科长、州文教卫生处副处长、州教育局副局长等职。1987年3月退休。1997年9月因病去逝,享年75岁。
  韩志华出身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2岁入学,先后在夏河小学、兰州师范学校、西宁湟川中学就读,获高中文凭。1944年8月,他在夏河国立拉卜楞职业学校任教。1946年1月到夏河省立师范学校当教员。1949年8月22日,解放军一野一兵团解放了临夏,兵临甘南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夏河拉卜楞。当时,黄正清率部撤离拉卜楞镇到阿木去乎一带,顿时全城大乱。原夏河参议长黄祥出面维持地方秩序,稳定人心。在夏河县召开的各族各界人士会议上,公推韩志华和苏国仁、阴景元3人为代表,去临夏晋见王震司令员,要求解放军派兵进驻夏河藏区。在临夏,韩志华等人受到王震司令员的亲切接见和热情款待。之后,又单独召见了韩志华,指示他先回到夏河,利用当教师的便利条件,串连和动员一批藏族有志青年到兰州学习,为解放后开辟甘南藏区工作挑选一批民族干部。
  临别时,王震司令员又令他携带一些宣传品,回夏河后张贴。韩返回后,立即秘密动员了9位愿意去兰州学习的藏族青年,并向他们讲述和传达王震司令员的意图,及甘南解放后所需人才的紧迫性。1949年9月上旬,韩一行10人,由从卓尼过来的解放军代表刘育华带领,从夏河步行抵达临夏,继而向兰州出发。到兰后,他们被安排在西北大厦食宿。9月18日,解放军副总司令兼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在司令部召见了韩志华带来的这批拉卜楞寺教区的藏族青年,同他们畅谈、交流藏区情况,并共进午餐,摄影留念。根据彭总的指示,张宗逊、甘泗淇(一野政治部主任)等,亲自组织这批藏族青年筹办“藏民问题研究班”,让他们集中精力学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民族宗教政策。学习讨论中,甘南学员们向其他学员详细介绍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并进行广泛商讨。为使更多的藏族青年学习掌握革命理论,参加到革命行列,韩志华等人联名给西北军政委员会和一野政治部,呈写了一封“建议书”,提出应尽快组织和吸收更多的藏族青年来兰州学习。不久,他们的建议被采纳了。于是,在一野联络部的主持下,由张宗逊任命组成以喜饶为组长的“西北革命大学藏区招生工作组”,韩志华是3人招生组中的一员。1949年10月18日,韩志华等人带着一野联络部的介绍信和西北革命大学藏区招生组的印鉴及700枚银元,从兰州出发,奉命前往甘、青藏区招生。他们风餐露宿,在已解放的县城进行党政组织宣传和动员,号召有志青年到兰州学习。经过4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途经18个县,他们共招收学员250余名,圆满完成了任务。
  1952年8月,韩志华被正式分配到夏河县文教科工作。1956年任县文教科长。为发展民族教育,他呼吁政府重视本民族教育,在夏河县增设藏文教学。在工作中,他经常深入基层,下乡了解各学校的情况和群众的呼声及要求,回县后认真办理,从不拖延。他严于律己,遵纪守法,事事带头苦干,敬业精神很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无论干什么,都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1953年底,他同卓尼县副县长杨景华被选为甘南藏族自治区(州)的代表,参加了第三次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他俩立即分赴卓尼、夏河等地,向各族人民和驻军作报告,介绍志愿军在朝鲜英勇杀敌的光荣事迹。他还撰写了几篇在朝鲜的所见所闻及观感,登在报纸上,详细向全州人民叙述朝鲜战争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觉悟。1956年底,他任州文教卫生处副处长后,工作更加积极努力了。在他的协助下,州文教处在卓尼中学开办了初级师范学校,为卓尼、临潭、舟曲、迭部等县培训教师。1964年,他又组织选派7名数、理、化教师,到省教育学院进修。为解决全州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他亲自下基层作调研,广泛征集人才,为许多学校聘请了一批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担任名誉校长或藏语文教师。对一时还配不上的学校,又吸收了一批思想较为进步的还俗僧人任教。1966年在“文革”中,韩志华逼迫停止工作。1978年底,他平反恢复工作后,被任命为州教育局副局长。从此,他更加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中。他经常深入各学校,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在基层解决。1980年,在他的倡导下,遵照省委《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问题和工作意见》,甘南州开始创办重点小学,实行助学金制和部分牧区开办督宿学校,在有的小学开设藏语文课。并向州外选送代培生,不断提高甘南的教学质量。他不顾年老体弱,多次赴兰州多方争取办学资金和器材,改善办学条件。为拓宽视野,改变观念,他还带领全州教育工作组赴青海、内蒙古等地考察,学习外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教育的经验。
  1987年韩志华退休后,还时常关心甘南的民族教育和社会文化事业,参与许多振兴甘南经济文化的有益活动。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甘南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十七)马负图黄河九曲献青春
  马负图(1915〜),男,汉族,甘肃省镇原县人。1915年8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是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2月前担任中共镇原县三岔区委书记。从1951年至1962年元月,曾任中共临潭县委、玛曲县委、洮江县委和碌曲县委书记。1962年至1983年任省畜牧厅畜牧处长、省物资局人事处长。1983年12月离休。
  1952年7月,在西北军政委员会甘南藏区访问团的协助下,成立了中共欧拉工作委员会和欧拉行政工作组,马负图任书记和工作组长,于1953年3月进入海拔4000米左右的玛曲境内,开辟藏区工作。1953年6月中共玛曲县委正式成立,他任县委书记。期间,马负图在主持县委工作中,带领县委和县政府一班人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始终坚持“深入群众,宣传政策,了解情况,团结上层”的工作路线,严格遵循党的“慎重、稳进”工作方针,深入部落、帐圈,广泛发动藏族群众,积极开展免费医疗,供应民族生产、生活用品,发放救济款等工作。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扶持贫苦牧民发展生产”和“依靠劳动牧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稳步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对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并配合解放军剿灭国民党马良股匪;调处大量草山纠纷,安定了社会秩序;积极争取和团结民族宗教界人士;竭力帮助贫苦牧民恢复和发展畜牧业生产,做了大量的艰辛工作,逐步打开了工作局面,使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事业在牧区得到落实和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玛曲县虽然遭受了1958年叛乱的破坏和“左”的做法冲击,再加上3年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马负图带领县委、县政府的广大干部,首先积极参加平叛斗争,及时安定了社会治安,捍卫和巩固了人民政权。其次,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灾害,认真贯彻落实党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努力恢复和发展畜牧业生产,积极防治牲畜病害,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活动,修筑公路,建立广播站,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在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为开辟和稳定甘南牧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把毕生最壮丽的年华献给了玛曲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深受藏族牧民的赞誉和好评。
  (十八)耿直无私的老党员陈中清
  陈中清(1924.3〜1999.3),男,汉族,曾用名陈景玉,河北省吴桥县上村乡马庄人。1924年3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中共党员。1999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
  1948年7月,陈中清从西北大学毕业后就参加地下党的革命活动。在中共西安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他担任西安地下党的秘密交通员,曾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此外,由于他数次利用特殊关系,为地下党和解放军提供了重要情报,对解放大西北做出了较大贡献,受到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部的通报嘉奖。1949年4月,党组织根据他在对敌斗争中的卓越表现,吸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西安解放后,陈中清担任中共西安市委研究室干事、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民族处干事。从1954年起,他担任汪锋同志的秘书10年之久。期间,协助汪锋做了大量的党务和民族工作,特别对西北地区的畜牧业改造、西藏的民主改革和青海、甘肃、宁夏的民族、宗教工作等,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参与和制定了许多解决重大问题的方针政策性文件,为中央和省委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起到了重要的参谋作用。
  1964年6月,陈中清任甘肃省民委办公室副主任。“文革”中,他遭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达5年之久,先后被下放到天水县齐寿公社、甘南州碌曲县玛艾公社红科大队劳动改造。期间,他和藏族群众打成一片,坚持同学习、同劳动、同吃、同住,在生活上不但学会了吃酥油、糌粑,而且学了不少藏语。他常和牧民群众一起,讨论研究如何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措施,深受藏族牧民的好评。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后,他被解放出来。于1973年10月受中共甘南州委的委托,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创办了甘南民族学校并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为甘南培养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1977年8月,陈中清调任新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1982年任中共甘肃省委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书记;甘肃省政法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86年任中共甘肃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1989年3月任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94年4月离休。
  陈中清献身革命50余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及党的民族工作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不愧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民族工作者。他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落实省委的决策和决议,政治上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他一生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为人正派,一身正气,无私无畏,和蔼可亲。他长期从事党的民族统战工作,博闻强记,具有较丰富的学识和实践经验。他对少数民族群众有深厚的感情,能广泛团结少数民族中上层人士,结交了大批各族各界的知心朋友。他顾全大局,服从党的调遣,始终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为党和人民工作。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要求自己的亲朋和子女,遵纪守法,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在甘肃各族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个无私奉献的优秀民族工作者和老干部、老共产党员形象。
  (十九)伏案耕耘的龚砚章
  龚砚章(1938〜1998年),男,汉族,甘肃省榆中县人。193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1年7月,从兰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甘南军分区“八•一”子弟小学(现合作二小)任教。1969年4月,调州革委会政治部教革组工作。1984年3月调州委秘书处工作,先后担任秘书科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1993年任州委宣传部长。1997年12月任副地级调研员。1998年3月因病去逝,享年60岁。
  龚砚章出身贫寒,幼年无钱求学。到1951年他13岁那年,才进了小学。他经常刻苦学习,秉烛夜读,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55年9月,他考进兰州市第一中学上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优秀,道德品质也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1956年4月,他加入了共青团。在兰州一中读书的3年时间里,他曾获“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的荣誉和奖励。1958年7月,他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被兰州一中保送到兰州师范学校读书。在兰师,他除了认真学习功课外,还热情帮助别人,关心班集体的工作。不久,被大家推选为班团支部书记。他尽自己的努力,热情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大家的称赞。学校给予他“优良生”、“四好生”、"抗旱标兵”、“优秀团员”等奖励。1961年7月,他来到甘南军分区"八・一”子弟小学任教。在教师岗位上,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精心为民族地区培育人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他在学校除了教学外,曾任校团支部宣传委员、校务委员、代理教导主任、共青团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校革委会主任等职。1969年4月他到州革委会政治部教育革命领导小组搞教育行政工作后,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经常加班加点,出色地完成组织分配给他的任务。1972年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1969年至1984年的15年里,龚砚章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甘南的民族教育事业。
  龚砚章在州委秘书处和州委宣传部工作期间,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从不搞特殊化,也不以权谋私。他长期伏案写作,专心为领导和各种会议撰写材料。特别是他担任州委宣传部长以来,自我学习抓得很紧。除了积极参加中宣部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州委中心学习小组和州党校干部学习班外,他坚持每天自学理论,做笔记,写心得体会。对于上级的精神,他能结合甘南的实际,提出宣传工作的思路,围绕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去进行全州的宣传工作,特别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研究力度。他一贯注重实效,工作雷厉风行,经常督促检查基层的宣传工作,并狠抓落实。从1993年至1994年,他对全州干部的理论学习,进行了3次检查,召开两次理论学习座谈会,从而促进和调动了全州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他的主持下,全州的宣传工作在大力宣传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同时,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抓新闻报道,突出宣传甘南自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成就、远景规划和目标任务,使州委、州政府的重大决策能及时地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同时,他对《甘南报》的编辑工作,也进行重点指导,调整编委会,协调解决了印刷设备改造中的困难。在他的支持和领导下,从1995年至1997年,全州共办通讯员培训班28期,培训通讯员620多人(次)。为加强全州的精神文明建设,他亲自草拟了《今后5年全州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设想》,主持制定《全州精神文明实施纲要》,并下发《关于在全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通知》,这些都对推动甘南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繁荣全州的民族文化事业,龚砚章结合实际,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藏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协调和促成州藏戏团出国演出,宣传甘南藏区的民族文化,为向外宣传甘南,介绍甘南,争得良好的声誉做了许多工作。在送文化下乡活动中,在他的组织和支持下,1996年州、县6个文艺团体到7个县、50多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演出,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和赞扬。
  龚砚章在甘南工作的37年中,两次放弃调回兰州工作的机会。他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和党务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是辛勤工作,廉洁简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作风正派,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原则性很强。他以崇高的思想境界用笔墨耕耘在甘南这方净土上,为党、为人民尽职尽责,死而无憾。他默默无闻、勤于奉献的精神将永远鼓舞草原上的人们,为创造甘南美好的明天而开拓奋进。
  (二十)夏尚忠丹心耿耿求解放
  夏尚忠(1913〜1968年),又名夏九娃,男,汉族,甘肃省渭源县人。1913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随父母在地主家扛长工,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苦难的岁月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也造就了嫉恶如仇、敢于反抗和抱打不平的刚强性格。他曾参加过“红帮”,结拜了哥老会“八大弟兄”,并组织武装力量,歃血盟誓,暗中购买枪支弹药,秘密串连贫苦农民,进行打富济贫和抗粮、抗捐斗争。此后他感到这些都难以实现解救劳苦大众的宿愿,决定退出“红帮”。他在黑暗中探求光明,寻找穷人的解放之路。
  1943年元月,当马福善、王仲甲等领导的甘南农民起义,在临洮边家湾打响反抗国民党暴政的第一枪后,夏尚忠毫不犹豫地响应王仲甲“官逼民反”的号召,当即组织渭源县十几个村庄的近千名贫苦农民,加入到震撼国民党军政当局的农民起义洪流中。他领导起义暴动的农民,打击罪恶昭彰的恶霸地主,开仓分粮,赈济灾民,为民除害,与国民党军队英勇战斗。王仲甲任命他为义军第二路团长、副旅长等职。之后,在国民党大军压境,杀气腾腾地对农民义军进行血腥镇压面前,他们毫不畏惧,英勇抗击,顽强作战,终因寡不敌众等原因,于1943年8月,这场自发的甘南农民起义告以失败。国民党反动政府四处悬赏捉拿他和义军领袖等骨干。为了保存义军势力,夏尚忠服从“化整为零,转入地下斗争”的决定,开展秘密活动。他常常夜袭土豪劣绅和国民党保安部队,夺取枪支弹药及粮食辎重,扩充队伍,建立秘密活动的"窝予”(堡垒户)。3年中,他领导的这支农民武装活跃在陇西、渭源一带,给国民党军政当局和恶霸地主们,造成了很大的恐惧和威胁。同时,夏尚忠等人强烈渴望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便派遣毛得功到陕北寻找党中央。
  1946年底,党中央和甘肃工委派牙含章、高健君到陇渭地区,以甘南农民起义的骨干为核心,建立地下党组织和武装力量,创建了党领导下的甘肃南部地区的第一支陇右游击队。1947年2月的一天,杨友柏等人领着高健君和牙含章,找到了夏尚忠。他对高、牙2人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和激动,便向高、牙两人讲述了起义失败后,寻找共产党的愿望和曲折经历,表示愿意跟共产党干革命,打天下。高、牙两人经过调查了解,认为夏尚忠出身贫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斗志顽强,对国民党反动派和恶霸地主有刻骨仇恨。几年来,他坚持农民自发的地下武装革命,对陇渭地区的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由高、牙2人介绍,夏尚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夏尚忠由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名党领导下的武装游击队领导人。他对革命更加坚定,更加充满了胜利的信心。在甘工委的领导下,陇右工委积极发展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夏尚忠亲自介绍了一批义军骨干加入游击队和共产党,并建立了渭源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他担任支部书记和中共陇右工委委员。1947年元月,夏尚忠派人将甘南农民起义的藏族领袖肋巴佛,从临夏和政县秘密接到渭源,与陇右工委委员高健君、牙含章等人会面。不久,肋巴佛也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夏尚忠在积极发展地下党和壮大游击队的同时,带领游击队员主动出击,机智勇敢地铲除了一些土豪恶霸,营救了几位地下党的交通员和游击队员等革命者。
  1949年6月,正当全省人民迎接解放之际,原甘南农民起义领袖王仲甲,因叛徒出卖而被岷县国民党政府逮捕。夏尚忠立即组织陇右游击队进行劫狱营救,但因王仲甲早被秘密押往兰州而遭扑空。他为没有救出他所崇敬的、杰出的农民领袖王仲甲而痛心疾首,悲戚万分。于是,他化悲痛为力量,更加英勇地开展对敌斗争。打土豪,除恶霸,惩处叛徒,袭击国民党保安队,扩充壮大陇右游击队力量。1949年8月,陇右游击队公开宣告成立,夏尚忠任第三副司令员。陇右工委通过各种方式,对渭源县的各界人士进行了大量细致的政治争取工作,为和平解放创造了条件。经过夏尚忠对县自卫队王兰坡的多次工作,该自卫队于1949年8月14日宣布起义。渭源县实现了和平解放。
  解放后,夏尚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1949年10月,他被调到临夏军分区担任独立营教导员。当时,临夏地区国民党残余匪特活动猖獗。他率领剿匪小分队,顽强地和匪徒激战,端掉了一个个顽匪踞点。1950年底,夏尚忠被调到临潭县任武装部长。他又带领民兵分队到冶力关等地开辟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剿匪任务。同时,他还领导工作组下基层,深入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12月,组织上派他到省军区干校学习。1953年他被调往兰州运输公司人事股当负责人。1961年10月,他又调到甘南州运输公司任合作汽车站站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不为名,不为利,勤勤恳恳地为旅客服务。每天早晨,他都停立在车站门口迎送旅客。下午,便对每辆客车进行认真检查和维修,以保证第二天的行车安全。自从他担任站长以来,对工作尽职尽责。所以,客车队从没出过大的事故。夏尚忠还时常关心国内外大事。1964年,当他从报纸上看到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惨无人道地屠杀无辜人民时,非常同情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他们的反侵略斗争。他把自己几年来仅有的400元存款,无记名寄往越南,当越南政府通过中国大使馆进行多方了解后,才知道是甘南运输公司的夏尚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夏尚忠突遭厄运,祸从天降。有人诬陷他为“惯匪”,昔日饱经苦难,从枪林弹雨中爬过来的共产党员,此刻身陷囹圄。面对铁窗星天,他思绪万千,殷盼旭日。他在遭受了无数次残酷批斗和非人的折磨后,不幸于1968年5月22日含冤去逝,存年55岁。
  1978年6月,中共甘南州委对夏尚忠同志进行了平反昭雪。州运输公司召开追悼大会,有许多人怀着悲哀的心情,沉痛悼念这位为革命奉献了一生,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老站长、老游击队员。1986年7月25日,牙含章和陈致中(陇右工委书记)在《中共陇右工委领导下的渭源地下斗争》一书序言中写道:“夏尚忠在渭源建立地下党,建立游击队,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是不能埋没的。”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给了甘南各族人民。他的英名将昭彰千秋,永垂史册。
  (二十一)把终生献给草原的黄建业
  黄建业(1924〜1986年),藏名旦曾加措,男,夏河县拉卜楞镇上塔哇人。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夏河县财政科长、四区副区长;中共玛曲县委副书记、书记;州畜牧局局长、州财贸办副主任、州政协副主席、州人大副主任等职。
  1924年,黄建业出身在夏河拉卜楞上塔哇的一个小商家庭。少年时就读于拉卜楞藏校和国立畜牧班。毕业后在家做小生意。1949年9月,西北革命大学到甘南藏区招收少数民族学员时,他应选入招,成为革大三部第一期学员。在学校他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有关民族政策。毕业后他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回到夏河藏区,积极参加基层政权的创建工作。他深入农牧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同时在实践中提高了工作能力。1956年初,玛曲还未正式建立县委。党为尽快打开玛曲的工作局面,州(工)委选派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藏族青年干部黄建业,赴玛曲参加筹备建县的任务。1956年6月1日,中共玛曲县委正式成立,黄建业任县委副书记,是全州最年轻的少数民族县委副书记。当时,玛曲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着的重任,克服重重困难,常常骑马或步行,深入帐圈,开展免费医疗,向群众供应民族生活用品,为贫苦牧民发放救济款等,广泛接触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带领广大干部与牧民同甘共苦,逐步建立了基层党的组织,使玛曲县的各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规。他努力团结教育各部落头人,如仲克杰、安久等,公平合理地调处了十多起草山边界纠纷,稳定了牧区的社会治安,促进了民族内部的团结。1958年春,正当全县广泛宣传牧业社会主义改造时,玛曲一些地方发生了武装叛乱。他兼任县式工队长,怀着沉重的心情,率领武工队员,冒着生命危险,骑马奔赴玛曲草原的各帐圈与叛乱区,开展政治争取工作。一次武工队在甘、青交界的克生托洛草地进行工作时,突然被叛匪包围。武工队员们在他的指挥下,与匪徒激战了三昼夜,直到救援部队赶来时才转危为安。这次他为没能争取到裹胁群众而倍感痛心。
  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他明知有很多做法不符合玛曲的实际,但在全国、全省形势的影响冲击下,又无法辨清或抵制。他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1962年1月12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7000人的扩大会议,他同州委副书记赵子康参加了这次大会,在会上,他聆听了中央领导对调整国民经济的报告,心里非常激动。回来后,在他的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迅速纠正“左”的做法,并开始落实1958年平叛反封建斗争的遗留问题,积极调整畜牧业生产体制,放宽牧区经济政策,扩大自留畜,实行“三自、一包”,让牧民群众休养生息,从而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牧民们的生产热情,很快扭转了困难局面。
  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被诬陷为“走资派”而被揪斗,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但他始终坚信党,坚信人民群众,毫无怨言,直到1975年甄别后才调到州畜牧局工作。粉碎“四人帮”后,黄建业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积极贯彻执行。黄建业是全州藏族干部中,参加工作和入党最早的老干部之一。但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顾全大局,不谋私利,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廉洁从政,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受各族干部、群众的信赖和钦佩。他离休后继续保持革命晚节,严格要求自己,为满正党风作出了表帅。黄建业1986年5月7日因病在合作逝世,终年62岁。
  黄建业在36年的工作历程中,忠于党,忠于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加强民族团结,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促进各项民族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十二)农村工作的榜样秦维荣
  秦维荣(1932〜1993年),男,藏族,卓尼县新堡乡阳坡村人。1932年6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文化程度。1950年1月在垠县参加工作。1950年3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4月在会川县中寨区团委工作。1952年5月在中央团校学习。1953年10月任卓尼县团委副书记。1956年9月任州委农工部副部长。1958年9月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学习。1959年10月在甘南铜矿筹建处工作,先后任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61年11月任卓尼县委副书记。1970年11月任迭部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1976年5月任州农林局长。1983年1月任州委农工部长。1989年任调研员。1992年退休。1993年11月病逝,享年61岁。
  秦维荣刚参加工作就投身到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中。他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工作积极认真,能深入农村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贯彻执行党的阶级路线和土改政策,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特别在“镇反”和“剿匪斗争”中,他竭力配合解放军,寻歼土匪,镇压反革命分予,取得了突出成绩。由于他表现勇敢,受到团县委的表扬,发出了''向青年团员秦维荣学习”的号召。平时,他针对自己文化底子薄的缺欠,对政治理论和文化学习抓得很紧,经常做笔记,写心得,有不懂的地方就向别人请教,受到了团组织领导的赞扬。
  1956年秦维荣担任州委农工部副部长后,更是积极努力地工作。他经常跋山涉水,不辞劳苦,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他关心群众疾苦,遇事同群众商量,按照党的政策处理解决了许多农村的重大问题,深受广大农民的赞扬。就是在“文革"那样的年代里,他排除重重困难,始终不忘狠抓与农民群众利益休戚相关的农村工作。他带领县农业水利人员,在迭部县麻牙乡蹲点,多次爬山越岭,勘察设计了1座电站和1条高山水渠。在红军当年长征经过的九龙峡悬崖绝壁工地上,他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苦战3年,凿通了1条长达1500多米长的峰腰水渠,创造了 “人造银河”的奇迹,开垦和灌溉水浇地54公顷,并从附近的贫穷边远山寨迁徒安置村民20多户,50余人,建成了九龙峡新居。如今这里粮丰林茂,人畜兴旺,瓜果飘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秦维荣向来工作大胆而泼辣,作风扎实而雷厉风行,处理问题坚决而果断。他主持州农工部和州农林局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县、乡和基层林场,从事调查研究,同群众打成一片。对看准了的问题能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如在全州农业区推广施用化学剂防除野燕麦的新技术等,使粮食产量明显上升。他性情豪爽,为人耿直,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对工作中一时犯了错误的同志,能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帮助改正。他是个党性原则很强的领导干部,不但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而且又善于团结同志,体谅别人的苦衷。他能严于律己,仁厚待人,竭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搞好工作,深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戴。
  秦维荣从一个普通的藏族农村青年,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农村工作者,走过了曲折坎坷的道路。他毕生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服从组织调遣,把全部身心扑到党的农村工作上去,做出了有益的成绩。他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严格要求予女,从不谋取私利。他是党培养的第一代藏族农村领导干部的榜样。
  (二十三)为草原无私奉献的庞俊茂
  庞俊茂(1927〜2001年),男,汉族,河南省博爱县人。1927年2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文化程度。1945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解放军战士、连队文书、文化干事、副指导员、指导员、营教导员1958年7月转业,任甘肃省物资局人事处副处长;1962年12月任夏河县委书记处书记、县委副书记;1973年任夏河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1976年1月任州民政局长;1978年1月任州委秘书长、州委常委兼州党校校长;1980年7月任州委组织部长;1982年2月任州委副书记;1983年7月任州人大副主任。1988年6月离休。2001年4月病逝,享年74岁。
  庞俊茂自参军后就献身到伟大的解放战争。他平时认真、细致地做部队的文化宣传和政治思想工作,战时又端起枪,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枪林弹雨中多处负伤,为人民立下了屡屡战功。曾获“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解放大西北纪念章”、“人民功臣勋章”等8枚纪念奖章。这样,他很快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部队出色的政治思想工作者和军事指挥员,多次受到部队首长的嘉奖。
  庞俊茂脱下戎装到甘南草原工作后,在担任夏河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期间,经常深入农牧区,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政绩。他还积极参与制定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并加以认真贯彻落实,受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赞誉,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他在主持州民政局的工作中,特别关注和重视牧区的救济赈灾,关心牧民疾苦,哪里有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时常深入救灾第一线,慰问受灾群众,鼓励和组织农牧民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他在担任州委组织部长期间,能正确贯彻执行党的“任人唯贤”干部路线和政策,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培养,使州委选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为推动甘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组织保证。他在担任州委和州人大的领导职务后,更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顾全大局,转变观念,认真贯彻实施州委的各项决议,为繁荣和发展甘南的社会主义经济与文教卫生事业,为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为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而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勤奋工作,做出了明显的政绩。
  庞俊茂参加革命工作50余年如一日,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他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领导素养。他对工作极端负责,求真务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为人诚恳,谦虚温和;团结同志,热爱集体;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他离休后,仍一如既往地关心甘南的“两个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他是一位从人民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中锤炼出来,而又在甘南草原上奋斗毕生的优秀领导干部。他在甘南各族人民的心目中,树立了一个奉献不止的、党的优秀民族工作者形象。
  (二十四)秉公办案的藏族法官胡培棠
  胡培棠(1921〜1984年),又名才保嘉,男,藏族,夏河县拉卜楞镇人。1921年元月出生在一个藏族贫民家庭。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3月于兰州西北革大一部毕业后在夏河简师任事务员。1950年8月任夏河县文教科长;1954年任夏河县财政科长;1956年任甘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1959年3月任州民政处处长、夏河县博拉公社党委书记;1964年任州工交处长。1972年任卓尼县医药公司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5月任州宗教局局长。1983年离休。1984年7月病逝,享年63岁。
  胡培棠在解放初分管夏河县的文教、财政和民政工作中,能服从组织分配,经常深入牧区帐圈,大搞调查研究,宣传政策,了解社情和民情,及时解决牧区办学和发展生产中的困难。他关心广大牧民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灾后畜牧业生产中的诸多问题,积极扶持贫苦牧民发展生产,提高和改善生活水平。并协同有关部门调处了不少草山和民事纠纷,受到县委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他在担任州法院院长期间,正是甘南进行轰轰烈烈的反封建斗争时期,当时甘南的社会政治情况复杂,案件繁多,工作量极大,办案力量薄弱。特别是在党内“五风” 泛滥的情况下,他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秉公断案,既维护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又力所能及地使不少人免除了蒙受的冤屈,深受各族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胡培棠主持州宗教局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握宗教工作的大方向,认真平反昭雪宗教界人士中的冤假错案,积极恢复和开放部分寺院、庙堂,初步满足了信教群众的需求,使全州的宗教工作逐步迈向健康、和顺的轨道。
  胡培棠是党培养的第一代藏族法官和优秀的宗教工作者。他学习刻苦,工作勤奋,原则性很强,作风正派,始终保持了党的优良传统。他时常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他殳场坚定,爱憎分明,毕生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严格要求亲朋和子女,模范地遵守党纪国法。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留下了一个廉洁奉公、秉公执法的人民法官印象。
  (二十五)忠诚于藏族人民的黄培德
  黄培德(1917〜1984年),又名达尕,男,藏族,夏河县城关镇熔哇村人。1917年11月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1月受解放军一野联络部首长的派遣,赴甘南、临夏、青海等地为革大三部招生。1950年9月任夏河县副县长;1951年11月任西北民族学院干训班主任、教育处副处长、处长;1970年6月在碌曲县红专学校任教;1975年5月任夏河县政协副主席。1982年离休。1984年7月病逝,享年67岁。
  黄培德自参加工作后,就长期从事党的教育工作。他在主持西北民院教育处工作期间,经常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办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中,能结合实际,发扬民主,及时研究部署措施,定期督促检查,狠抓落实。为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等,培养了大量有用的人才。长期以来,他无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工作认真,踏实肯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他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尽心竭力地做出了有益成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培德积极拥护和贯彻执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照“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统战方针,广泛团结民族宗教界人士,共商建设大计,在全县政协和民族统战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政绩。离休后,他经常关心全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时常咨询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表现了一个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
  黄培德毕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他思想端正,品德高尚,生活俭朴,作风正派。他为人诚恳,热情敦厚,稳重温和,谦虚谨慎,从不徇私枉法。他平凡的一生是为党的教育事业和统战工作勤于奉献的一生,是无限忠诚于藏族人民的一生。他是深受广大干部和群众尊敬的第一代藏族共产党员领导干部。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记录了甘南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甘南党史人物等等的详细记载。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子康
相关人物
香巴才仁
相关人物
王如东
相关人物
汪佐清
相关人物
金巴
相关人物
冯永炳
相关人物
齐应凯
相关人物
杨复兴
相关人物
胡培珍
相关人物
敏政
相关人物
万作良
相关人物
马光前
相关人物
杨树德
相关人物
雷尕曼
相关人物
万德卡
相关人物
韩志华
相关人物
马负图
相关人物
陈中清
相关人物
龚砚章
相关人物
夏尚忠
相关人物
黄建业
相关人物
秦维荣
相关人物
庞俊茂
相关人物
胡培棠
相关人物
黄培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