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学大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466
颗粒名称: 一、农业学大寨
分类号: D652
页数: 8
页码: 326—333
摘要: 大寨是60年代初党中央在农业战线上树立的一面红旗。它的主要事迹是:自合作化后,在党的领导下,大寨人在以陈永贵为首的党支部率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战天斗地,改造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把一个拥有“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村,改造成“土地平展展,粮食堆满仓,猪马牛羊鸡满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这里原是人穷、地穷、山穷的偏僻山村。多年来,大寨人流血流汗,用自己的双手筑坝垒堰,填沟淤地,挖坡造田,把昔日寸草不生的荒山坡变成了水平梯田,粮食产量由过去的百公斤提高到350公斤。在''文革”中,尽管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全国的学大寨运动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但其波及到全国农村的每个角落后,迅速动员起了中国亿万农民,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改天换地和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洪流中去。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全国农村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大寨高潮,到处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小水利、大办小水电的热烈场面。
关键词: 甘南史 文化大革命 农业学大寨

内容

大寨是60年代初党中央在农业战线上树立的一面红旗。它的主要事迹是:自合作化后,在党的领导下,大寨人在以陈永贵为首的党支部率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战天斗地,改造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把一个拥有“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村,改造成“土地平展展,粮食堆满仓,猪马牛羊鸡满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这里原是人穷、地穷、山穷的偏僻山村。多年来,大寨人流血流汗,用自己的双手筑坝垒堰,填沟淤地,挖坡造田,把昔日寸草不生的荒山坡变成了水平梯田,粮食产量由过去的百公斤提高到350公斤。在''文革”中,尽管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全国的学大寨运动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但其波及到全国农村的每个角落后,迅速动员起了中国亿万农民,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改天换地和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洪流中去。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全国农村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大寨高潮,到处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小水利、大办小水电的热烈场面。
  当时,甘南州也不例外,在10年''文革”的后5年中,把“学大寨作为一项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积极动员各族群众,深入基层,战斗在第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为让甘南的旧貌换新颜而出力流汗,为使家乡的穷山恶水变为米粮川而出谋划策,艰苦奋战,努力改变全州农牧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截止1976年底,全州共修水平梯田1.2万多公顷,兴修小水利、小水电工程6000多个。牧业方面草场围栏1.89万公顷,消灭草原鼠害66万公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寨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仍然鼓舞着甘南各族农牧民,在搞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摒弃了曾一度蒙在“大寨精神”上的尘埃,结合当地农牧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大搞多种经营,发展多元化农牧业经济,走农、工、商、副、牧多渠道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州自始至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其一,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通讯《大寨之路》,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农村学习大寨的奋斗精神。为此,各地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和热潮。当时,在州委的领导下,全州广大农村、牧区开始广泛宣传学习大寨经验。不少社队开展了平田整地的学大寨活动。是年,全州共修水平梯田156公顷。迭部县的电尕公社尤为突出达到平整土地54公顷。1966年“文革”开始后,全州的农田基本建设进展趋于缓慢。1968年州、县、乡各级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进一步加强对农牧业学大寨运动的领导,分批组织人员到大寨参观学习,使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有了广泛深入的发展。但是不少社队出现了学大寨“学歪了”的现象,有的把生产队这个基本核算单位上升为大队核算;有的随意收缴社员的“自留地”、“自留畜”等。州革委会当即认识到,这是对学大寨的误解,也是学大寨没有学到根本的具体表现。于是,州、县及时召开学大寨会议,组织广大干部进行学大寨应该学什么的大讨论,进而统一认识,明确方向,纠正了过去的一些不妥当做法。
  197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的社论,强调指出:“大寨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倡的一面红旗。'农业学大寨'是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大寨的道路,就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0月,中央召开“北方地区农业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农业学大寨步伐”的要求。接着州革委会在合作召开由州、县、社、大队和生产队五级干部参加的千人大会,对照大寨战天斗地的壮举,总结全州农牧业学大寨的经验教训,开展“要不要学大寨”和“能不能学大寨”?“学大寨学什么”的辩论,进而增强了全州干部群众学大寨的凝聚力和信心。1971年4月,州委召开第四次党代会。批判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站在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高度去认识、理解学大寨的问题。这样,从政治思想上加强了对农业学大寨的领导。1972年元月,州委在舟曲县召开常委扩大会,着重解决县级领导班子如何领导农牧业学大寨的认识问题。是年6月,州委主要负责人带领州、县一、二把手到大寨学习参观,后又在舟曲召开''治河改土会议”,提出大战"一江两河"的战略计划。要求“一江两河"沿岸的公社,每人平均新修0.07公顷水浇地;半山二阴地区和高寒阴湿地区,每人平均新修0.07公顷高质量的水平梯田。在“一江两河”要建起3个大的电力网,白龙江流域以锁儿头电站为中心;大夏河沿岸以白土坡电站为中心;洮河两岸以独山子电站为中心。到1975年全州总装机容量达到11,000千瓦,实现社社通电,并发展电力提灌。到“四・五''末期,全州农业人口平均每人有0.07公顷稳产高产田;每人生产粮食340公斤;全州粮食总产达到1.25亿公斤。力争在“五.五"期末,全州分“四类”土地,要求单产分别达到“五、四、三、二”(即河川地250公斤,坡台地200公斤,二阴地150公斤,高寒阴湿地100公斤)的标准。这样,全州粮食总产量就能达到1.8亿公斤,平均亩产上《纲要》(200公斤)。牧业方面,到“四•五”期末,所有社队建立定居点。实行定居放牧,并基本控制草原鼠害。为每头牲畜培育0.07公顷高产草场。全州的牲畜总数达到240万头(只、匹)。
  其二,州委、州革委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大寨精神,并结合甘南的实际,广泛调查研究,制订改土治水规划,落实各地学大寨的具体措施,真正使各级领导从思想上确立“农业第一、学大寨第一”的思想。这样,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的全州农牧业学大寨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一是大搞改土逍田。根据甘南大多数农业区地多劳力少的特点,采取改造现有耕地的办法,提高单位面稅产量,达到稳产高产。坚持修一亩,成一亩;治一片,成一片。重视质量,讲求实效。如临潭县的总寨公社,起初干部群众顾虑很多,怕川地改土后减产,学大寨只是小打小闹,在川地里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遵照州委帮助制定的规划,该公社广大干部群众,采取“先治川、后治山”的办法,大抓川地改土,当年在洸河沿岸的川地里修了4.7公顷水平梯田,并大抓水利建设,使低产田变成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全州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克服“贪大求洋”思想,首先狠抓小水利、小塘坝、小水库的修建。1972年临潭县新修水渠21条,塘坝21处。舟曲县的城关公社和迭部县的麻牙公社,为解决山腰干旱坡地缺水问题,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从高耸入云的翠峰山和九龙峡的悬崖上,分别凿通了1500米长的石岩渠道,修建了两条全长25,700米的水渠,灌溉193公顷多旱地,是白龙江上的“人造银河”。其次,组建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州、县许多公社组建了农田水利建设专业队,发挥突击、攻坚的作用。夏河县的九甲公社在1972年5月就组建了3个农田基建专业队,共有151人。自当年的5月到10月底,兴修水平梯田7公顷,占全年所修梯田的52%;修水渠1000米,筑坝442米。据统计,全州从1970年的“北农会议”到1973年底,共兴修水平梯田6270公顷,新修水渠2000多条,扩大有效灌溉面积3735公顷,增加保灌面积2735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8204公顷,保灌面积达6270公顷。同时建成了一批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这在一定程度上,较大地增强了全州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有计划地培育收割草场,也是甘南牧区学大寨的内容之一。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全州牧区大抓培育收割草场,推广面积达4669公顷,引水灌溉草原5670公顷,建立饲料基地3201公顷。此外还广泛开展草原灭虫、灭鼠和修建牧民定居点,牲畜棚圈建设等,取得了较大成绩。四是在农业学大寨的推动下,甘南农牧区的小水电事业和科学种田也有了长足发展。截止1973年底,全州共兴修小轮泵和小水电站78处。大小农用拖拉机由原来的108台增加到422台,机动脱粒机由83台增加到397台。粮食作物的良种面积也迅速增长,由1970年的37%上升到70%以上。各种农牧业机械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个群众性的科学种田、科学放牧、科学实验活动开始在全州广泛兴起。使农业方面的 “三田”(条田、梯田、三保田)建设,适时早播,高温施肥,“5406”菌肥的施用等,得到普遍推广。
  甘南在10多年中,围绕农业学大寨这个中心,确立以农牧业为基础的主导思想。各级企事业单位有不少实行“厂、社挂钩”,积极组织支农服务队,深入农村、牧区,帮助社队维修农牧业机械,并积极培训技术人员,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好评。由于甘南的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对一般的自然灾害也有了一定的抗御能力,在连续几年遭受严重旱、霜、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平均亩产仍在112.5公斤以上。1972年全州各类牲畜总数突破200万头(只)大关。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和社员收入的增加。是年,全州人民公社总收入达3803万元,比上年增长3.36%。社员分配总金额24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8%。
  其三,掀起“牧业学贡巴”的热潮。1974年,省委召开全省牧区工作会议,正式树立碌曲县贡巴大队为全省“牧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发出了在全塔牧区“学大寨,赶贡巴”的号召。1975年,州委又做出《关于进一步推广贡巴学大寨经验的决定》。贡巴大队党支部自1970年以来,注重大抓草场建设。每年从冬季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草场围栏,羊群小搬圈,修建牧民定居点,实行科学养畜等,在改变牧区生产的基本条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给全州牧区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
  1974年,全州范围内掀起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大搞农田、草原基本建设”的新高潮。截止12月底,全州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动力达7.4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58%。投入草原基本建设的劳动力达8200多人,占牧业总劳动力的22%。在农业方面,大力兴修梯田、条田和发展有效保灌面积。各地都平田整地,与河争地,总面积达7621公顷。全州在草原基本建设方面,筑打草原围墙1.43万公顷,修建牲畜棚圈2400间(座),草原灭鼠灭虫5.3万公顷,清理草场5489公顷,草原施肥5582公顷,扩大草场灌溉面积7337公顷,修建牧民定居房1747间,结束了26个生产队、502户和3787人逐群放牧的游牧生活。
  从1973年到1975年的3年间,全州新增“三田”1.19万公顷,增长了49.5%。累计围栏草场达6.14万公顷,修建畜棚18,600间,畜圈10,100间,建立饲草饲料基地3868公顷。小水电由原来的97座发展到125座。拖拉机、农机具等由386台增加到663台。机耕面积由7137公顷扩大到13,940公顷,占可机耕面积的33%。农畜产品机械由834部增加到1383部。粮食亩产、总产分别增长3.8和1.59个百分点,上《纲要》(亩产200公斤)的公社、大队、生产队增加了许多。各类牲畜总增率高达33%,向国家交售畜产品总值增长了26.4%,牧业发展也逐年呈上升趋势。
  其四,掀起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高潮。1976年12月,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彻底批判“四人帮”,掀起普及大寨县的高潮。要求全国到1980年把1/3以上的县建成大寨式的县。州委、州革委会按照中央提出普及大寨县的“六条标准”,对全州102个公社(乡级)进行检查验收,认为有6个公社初步建成了大寨式的公社。并提出以后建设大寨式公社的目标和任务。
  其五,州委在10多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结合当地实际,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平田整地,兴修水平梯田,改造低产田,修建稳产高产田,大力兴修小水利和小水电,推广农牧业机械,提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畜,取得了明显成效。舟曲县的城关公社锁儿头大队,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该队9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涧沟斜坡上,被人们称为是“七分石头,三分土”的地方,而且绝大多数是“巴掌田"和“卧牛地”。经过学大寨的多年奋战,他们填平小沟壑300多条,垒砌了长达7.5公里的地境石墙,使一个原来“有雨满坡流,无雨啃骨头”的穷山沟,变为粮丰畜旺的新农村。舟曲县黄土山村兴修了33公顷水平梯田,产量由原来的100多公斤提高到200多公斤,很快解决了温饱。夏河县的那义公社用5年的时间,修造水平梯田594公顷。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在水利建设中,贯彻“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坚持“把专业队常年施工和群众季节性突击相结合”的方式,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沿岸建起了一批为农牧业服务的中小型水电站,加速了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的步伐。由于水浇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舟曲县平均亩产比解放初有了成倍的增长。大夏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川地都浇上了水,由''旱地变水田",加上不断推广优良品种,精耕细作,粮食连年获得丰收,有不少地方亩产达到400公斤左右。这些小电站的建成也解决了当地部分农牧业机械的原动力。例如,较为方便群众的脱谷机、磨面机、粉碎机等机械的推广普及。使昔日“住在深山林,点灯用松明,打碾靠连枷,磨面到河坝”的落后状况,大为改观。全州大面积的推广优良品种,实施科学种田,使粮食逐年增产。夏河县阿木去乎公社扎代村,海拔3200米左右,没有绝对无霜期,该村自1970年以来推广“肚里黄”青稞良种,当年见效,亩产达225公斤,最高年份达275公斤,创造了高寒地区推广优良品种的高产典型。1973年,临潭县总寨公社全面推广洋芋新品种,创造了小面积试验播种亩产3400公斤的全县最高记录。牧业方面各地以碌曲县贡巴大队为榜样,大抓草场建设和科学养畜。从1970年开始,碌曲、玛曲、夏河3个牧业县,首先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建设围栏草场的群众运动。起初,群众就地打土墙,挖草皮垒墙或砌石头墙,这样做既费力又破坏了草场,虽然围筑的数量多,但大多质量不高,时隔不久就因雨水冲刷和人为的破坏倒塌了。后来各地实施较为科学的水泥桩铁丝刺围栏,这一做法延用至今。圈栏后的草场产草量比原来提高了1倍多,既能人为地控制放牧,也为抗灾保畜和保护草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在“文革”这个中国历史的特殊年代里,甘南州各级党政组织,率领广大干部群众,以大寨人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为榜样,排除各种困难和障碍,发动群众,艰苦奋战,因地制宜地大搞农田水利和草原基本建设,为全州农牧业的稳定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革”中的这场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是党领导下甘南农牧区波澜壮阔的、改天换地的壮举,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流了血,流了汗,其主流是好的,成绩是明显而不可否定的。但由于受"文革”的局限和“四人帮”别有用心的干扰破坏,致使全国农业学大寨曾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大规模地平整农田后,活土深埋造成了一时的低产,短期内见不到效益。这些都是''大跃进”年代的“旧病复发”,也是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无论是正确的经验,还是一时的失误,都是党和人民用血汗积累的宝贵财富,应该正视和引以为戒。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记录了甘南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甘南党史人物等等的详细记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