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竭力倡导安定团结,千方百计地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他特别强调,全国各条战线都要进行整顿,关键是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一定要同派性作坚决的斗争,创造安定团结的局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恢复和建立工农业及各行各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在此精神的推动下,甘南各级党政组织,大力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和“牧业学贡巴”的群众运动,组织广大农牧民和干部,大办小水电、小水利,兴修水平梯田和草场围栏、牧民定居等,为改变甘南贫穷、落后的面貌而战天斗地,在改变农牧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农业学大寨
大寨是60年代初党中央在农业战线上树立的一面红旗。它的主要事迹是:自合作化后,在党的领导下,大寨人在以陈永贵为首的党支部率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战天斗地,改造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把一个拥有“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村,改造成“土地平展展,粮食堆满仓,猪马牛羊鸡满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这里原是人穷、地穷、山穷的偏僻山村。多年来,大寨人流血流汗,用自己的双手筑坝垒堰,填沟淤地,挖坡造田,把昔日寸草不生的荒山坡变成了水平梯田,粮食产量由过去的百公斤提高到350公斤。在''文革”中,尽管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全国的学大寨运动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但其波及到全国农村的每个角落后,迅速动员起了中国亿万农民,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改天换地和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洪流中去。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全国农村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大寨高潮,到处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小水利、大办小水电的热烈场面。
当时,甘南州也不例外,在10年''文革”的后5年中,把“学大寨作为一项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积极动员各族群众,深入基层,战斗在第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为让甘南的旧貌换新颜而出力流汗,为使家乡的穷山恶水变为米粮川而出谋划策,艰苦奋战,努力改变全州农牧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截止1976年底,全州共修水平梯田1.2万多公顷,兴修小水利、小水电工程6000多个。牧业方面草场围栏1.89万公顷,消灭草原鼠害66万公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寨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仍然鼓舞着甘南各族农牧民,在搞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摒弃了曾一度蒙在“大寨精神”上的尘埃,结合当地农牧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大搞多种经营, 发展多元化农牧业经济,走农、工、商、副、牧多渠道发展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州自始至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其一,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通讯《大寨之路》,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农村学习大寨的奋斗精神。为此,各地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和热潮。当时,在州委的领导下,全州广大农村、牧区开始广泛宣传学习大寨经验。不少社队开展了平田整地的学大寨活动。是年,全州共修水平梯田156公顷。迭部县的电尕公社尤为突出达到平整土地54公顷。1966年“文革”开始后,全州的农田基本建设进展趋于缓慢。1968年州、县、乡各级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进一步加强对农牧业学大寨运动的领导,分批组织人员到大寨参观学习,使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有了广泛深入的发展。但是不少社队出现了学大寨“学歪了”的现象,有的把生产队这个基本核算单位上升为大队核算;有的随意收缴社员的“自留地”、“自留畜”等。州革委会当即认识到,这是对学大寨的误解,也是学大寨没有学到根本的具体表现。于是,州、县及时召开学大寨会议,组织广大干部进行学大寨应该学什么的大讨论,进而统一认识,明确方向,纠正了过去的一些不妥当做法。
197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的社论,强调指出:“大寨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倡的一面红旗。'农业学大寨'是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大寨的道路,就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0月,中央召开“北方地区农业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农业学大寨步伐”的要求。接着州革委会在合作召开由州、县、社、大队和生产队五级干部参加的千人大会,对照大寨战天斗地的壮举,总结全州农牧业学大寨的经验教训,开展“要不要学大寨”和“能不能学大寨”?“学大寨学什么”的辩论,进而增强了全州干部群众学大寨的凝聚力和信心。1971年4月,州委召开第四次党代会。批判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站在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高度去认识、理解学大寨的问题。这样,从政治思想上加强了对农业学大寨的领导。1972年元月,州委在舟曲县召开常委扩大会,着重解决县级领导班子如何领导农牧业学大寨的认识问题。是年6月,州委主要负责人带领州、县一、二把手到大寨学习参观,后又在舟曲召开''治河改土会议”,提出大战"一江两河"的战略计划。要求“一江两河"沿岸的公社,每人平均新修0.07公顷水浇地;半山二阴地区和高寒阴湿地区,每人平均新修0.07公顷高质量的水平梯田。在“一江两河”要建起3个大的电力网,白龙江流域以锁儿头电站为中心;大夏河沿岸以白土坡电站为中心;洮河两岸以独山子电站为中心。到1975年全州总装机容量达到11,000千瓦,实现社社通电,并发展电力提灌。到“四・五''末期,全州农业人口平均每人有0.07公顷稳产高产田;每人生产粮食340公斤;全州粮食总产达到1.25亿公斤。力争在“五.五"期末,全州分“四类”土地,要求单产分别达到“五、四、三、二”(即河川地250公斤,坡台地200公斤,二阴地150公斤,高寒阴湿地100公斤)的标准。这样,全州粮食总产量就能达到1.8亿公斤,平均亩产上《纲要》(200公斤)。牧业方面,到“四•五”期末,所有社队建立定居点。实行定居放牧,并基本控制草原鼠害。为每头牲畜培育0.07公顷高产草场。全州的牲畜总数达到240万头(只、匹)。
其二,州委、州革委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大寨精神,并结合甘南的实际,广泛调查研究,制订改土治水规划,落实各地学大寨的具体措施,真正使各级领导从思想上确立“农业第一、学大寨第一”的思想。这样,以农田基本建设为中心的全州农牧业学大寨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一是大搞改土逍田。根据甘南大多数农业区地多劳力少的特点,采取改造现有耕地的办法,提高单位面稅产量,达到稳产高产。坚持修一亩,成一亩;治一片,成一片。重视质量,讲求实效。如临潭县的总寨公社,起初干部群众顾虑很多,怕川地改土后减产,学大寨只是小打小闹,在川地里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遵照州委帮助制定的规划,该公社广大干部群众,采取“先治川、后治山”的办法,大抓川地改土,当年在洸河沿岸的川地里修了4.7公顷水平梯田,并大抓水利建设,使低产田变成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全州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克服“贪大求洋”思想,首先狠抓小水利、小塘坝、小水库的修建。1972年临潭县新修水渠21条,塘坝21处。舟曲县的城关公社和迭部县的麻牙公社,为解决山腰干旱坡地缺水问题,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从高耸入云的翠峰山和九龙峡的悬崖上,分别凿通了1500米长的石岩渠道,修建了两条全长25,700米的水渠,灌溉193公顷多旱地,是白龙江上的“人造银河”。其次,组建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州、县许多公社组建了农田水利建设专业队,发挥突击、攻坚的作用。夏河县的九甲公社在1972年5月就组建了3个农田基建专业队,共有151人。自当年的5月到10月底,兴修水平梯田7公顷,占全年所修梯田的52%;修水渠1000米,筑坝442米。据统计,全州从1970年的“北农会议”到1973年底,共兴修水平梯田6270公顷,新修水渠2000多条,扩大有效灌溉面积3735公顷,增加保灌面积2735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8204公顷,保灌面积达6270公顷。同时建成了一批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这在一定程度上,较大地增强了全州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有计划地培育收割草场,也是甘南牧区学大寨的内容之一。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全州牧区大抓培育收割草场,推广面积达4669公顷,引水灌溉草原5670公顷,建立饲料基地3201公顷。此外还广泛开展草原灭虫、灭鼠和修建牧民定居点,牲畜棚圈建设等,取得了较大成绩。四是在农业学大寨的推动下,甘南农牧区的小水电事业和科学种田也有了长足发展。截止1973年底,全州共兴修小轮泵和小水电站78处。大小农用拖拉机由原来的108台增加到422台,机动脱粒机由83台增加到397台。粮食作物的良种面积也迅速增长,由1970年的37%上升到70%以上。各种农牧业机械的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个群众性的科学种田、科学放牧、科学实验活动开始在全州广泛兴起。使农业方面的 “三田”(条田、梯田、三保田)建设,适时早播,高温施肥,“5406”菌肥的施用等,得到普遍推广。
甘南在10多年中,围绕农业学大寨这个中心,确立以农牧业为基础的主导思想。各级企事业单位有不少实行“厂、社挂钩”,积极组织支农服务队,深入农村、牧区,帮助社队维修农牧业机械,并积极培训技术人员,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好评。由于甘南的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对一般的自然灾害也有了一定的抗御能力,在连续几年遭受严重旱、霜、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平均亩产仍在112.5公斤以上。1972年全州各类牲畜总数突破200万头(只)大关。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和社员收入的增加。是年,全州人民公社总收入达3803万元,比上年增长3.36%。社员分配总金额24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8%。
其三,掀起“牧业学贡巴”的热潮。1974年,省委召开全省牧区工作会议,正式树立碌曲县贡巴大队为全省“牧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发出了在全塔牧区“学大寨,赶贡巴”的号召。1975年,州委又做出《关于进一步推广贡巴学大寨经验的决定》。贡巴大队党支部自1970年以来,注重大抓草场建设。每年从冬季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草场围栏,羊群小搬圈,修建牧民定居点,实行科学养畜等,在改变牧区生产的基本条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给全州牧区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
1974年,全州范围内掀起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大搞农田、草原基本建设”的新高潮。截止12月底,全州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动力达7.4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58%。投入草原基本建设的劳动力达8200多人,占牧业总劳动力的22%。在农业方面,大力兴修梯田、条田和发展有效保灌面积。各地都平田整地,与河争地,总面积达7621公顷。全州在草原基本建设方面,筑打草原围墙1.43万公顷,修建牲畜棚圈2400间(座),草原灭鼠灭虫5.3万公顷,清理草场5489公顷,草原施肥5582公顷,扩大草场灌溉面积7337公顷,修建牧民定居房1747间,结束了26个生产队、502户和3787人逐群放牧的游牧生活。
从1973年到1975年的3年间,全州新增“三田”1.19万公顷,增长了49.5%。累计围栏草场达6.14万公顷,修建畜棚18,600间,畜圈10,100间,建立饲草饲料基地3868公顷。小水电由原来的97座发展到125座。拖拉机、农机具等由386台增加到663台。机耕面积由7137公顷扩大到13,940公顷,占可机耕面积的33%。农畜产品机械由834部增加到1383部。粮食亩产、总产分别增长3.8和1.59个百分点,上《纲要》(亩产200公斤)的公社、大队、生产队增加了许多。各类牲畜总增率高达33%,向国家交售畜产品总值增长了26.4%,牧业发展也逐年呈上升趋势。
其四,掀起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高潮。1976年12月,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彻底批判“四人帮”,掀起普及大寨县的高潮。要求全国到1980年把1/3以上的县建成大寨式的县。州委、州革委会按照中央提出普及大寨县的“六条标准”,对全州102个公社(乡级)进行检查验收,认为有6个公社初步建成了大寨式的公社。并提出以后建设大寨式公社的目标和任务。
其五,州委在10多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结合当地实际,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平田整地,兴修水平梯田,改造低产田,修建稳产高产田,大力兴修小水利和小水电,推广农牧业机械,提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畜,取得了明显成效。舟曲县的城关公社锁儿头大队,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该队9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涧沟斜坡上,被人们称为是“七分石头,三分土”的地方,而且绝大多数是“巴掌田"和“卧牛地”。经过学大寨的多年奋战,他们填平小沟壑300多条,垒砌了长达7.5公里的地境石墙,使一个原来“有雨满坡流,无雨啃骨头”的穷山沟,变为粮丰畜旺的新农村。舟曲县黄土山村兴修了33公顷水平梯田,产量由原来的100多公斤提高到200多公斤,很快解决了温饱。夏河县的那义公社用5年的时间,修造水平梯田594公顷。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在水利建设中,贯彻“以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坚持“把专业队常年施工和群众季节性突击相结合”的方式,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沿岸建起了一批为农牧业服务的中小型水电站,加速了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的步伐。由于水浇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舟曲县平均亩产比解放初有了成倍的增长。大夏河流域的绝大部分川地都浇上了水,由''旱地变水田",加上不断推广优良品种,精耕细作,粮食连年获得丰收,有不少地方亩产达到400公斤左右。这些小电站的建成也解决了当地部分农牧业机械的原动力。例如,较为方便群众的脱谷机、磨面机、粉碎机等机械的推广普及。使昔日“住在深山林,点灯用松明,打碾靠连枷,磨面到河坝”的落后状况,大为改观。全州大面积的推广优良品种,实施科学种田,使粮食逐年增产。夏河县阿木去乎公社扎代村,海拔3200米左右,没有绝对无霜期,该村自1970年以来推广“肚里黄”青稞良种,当年见效,亩产达225公斤,最高年份达275公斤,创造了高寒地区推广优良品种的高产典型。1973年,临潭县总寨公社全面推广洋芋新品种,创造了小面积试验播种亩产3400公斤的全县最高记录。牧业方面各地以碌曲县贡巴大队为榜样,大抓草场建设和科学养畜。从1970年开始,碌曲、玛曲、夏河3个牧业县,首先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建设围栏草场的群众运动。起初,群众就地打土墙,挖草皮垒墙或砌石头墙,这样做既费力又破坏了草场,虽然围筑的数量多,但大多质量不高,时隔不久就因雨水冲刷和人为的破坏倒塌了。后来各地实施较为科学的水泥桩铁丝刺围栏,这一做法延用至今。圈栏后的草场产草量比原来提高了1倍多,既能人为地控制放牧,也为抗灾保畜和保护草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在“文革”这个中国历史的特殊年代里,甘南州各级党政组织,率领广大干部群众,以大寨人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为榜样,排除各种困难和障碍,发动群众,艰苦奋战,因地制宜地大搞农田水利和草原基本建设,为全州农牧业的稳定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革”中的这场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是党领导下甘南农牧区波澜壮阔的、改天换地的壮举,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流了血,流了汗,其主流是好的,成绩是明显而不可否定的。但由于受"文革”的局限和“四人帮”别有用心的干扰破坏,致使全国农业学大寨曾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大规模地平整农田后,活土深埋造成了一时的低产,短期内见不到效益。这些都是''大跃进”年代的“旧病复发”,也是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无论是正确的经验,还是一时的失误,都是党和人民用血汗积累的宝贵财富,应该正视和引以为戒。
二、牧业学贡巴
贡巴是个藏族聚居的纯牧区,是碌曲县郎木寺公社的一个大队。这里海拔在3000米至4000米之间,长年处于寒风嗖嗖,雨雪交加的季节。1961年,贡巴正式建立生产大队。大队领导班子和藏族女共产党员才让卓玛,带领广大牧民坚持'‘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与艰苦环境和自然灾害作斗争,使畜牧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后,才让卓玛日夜琢磨:贡巴牧区也要学大寨,以大寨人为榜样,使高寒草原换新天。1965年,她参观了农业战线红旗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了天津、西安等地的工厂,受到极大的教育启发和鼓舞。回来后,她下决心要像大寨人那样,为国家多做贡献。她把大寨和贡巴作了比较,教育广大牧民学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经验,带领群众立足草原,大胆地实践种植饲料和科学养畜,加快牧业机械化和畜圈及牧民定居点等的建设进程。贡巴牧民们认真学习,大家认识到,要迅速发展畜牧业生产,就必须打破因循守旧,靠天养畜的依赖思想。此后,贡巴党支部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进一步开展学大寨运动,并制定了牧业学大寨的具体规划。他们的经验很快传遍全州各县。1970年,在实现农牧业双飞跃的奋战中,甘南州革委会认真总结贡巴大队在发展畜牧业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时推广,在贡巴大队召开全州牧业工作现场会。号召全州农牧区社、队向贡巴大队学习,实现农牧业的共同发展。这样,学贡巴的群众运动在全州各牧区广泛开展起来。贡巴人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加快草原基础建设,改变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草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人民公社化时,州、县一再号召种植饲草,但成效不大。有的牧民说:“咱们这地方气候冷,不宜种草。”有的说:“我们牧区历来就没有种草的习惯,种上草也解决不了问題。” 党支部一边教育广大牧民,一边先在冬房附近试种了几亩饲草。结果在第二年春季,接连下了几场大雪,牲畜不能出牧,就用收割的饲草补喂瘦弱病羊。这一做法抢救了170多只羊。在事实面前,有的社员说:“想不到饲草的作用真大。”于是,牧民们自发地提议生产队种草。党支部组织全体牧民对种植饲草制定了计划进行专门的讨论,统一思想认识。在1965年种植饲草47公顷,秋后割草14万公斤。另外又组织群众打贮野青草40.5万公斤,为保畜抗灾奠定物质基础。当牲畜进入冬季牧场后,提前将膘情差的牲畜挑选出来,单独补饲,使1200多只乏弱瘦羊复壮,大大减少了当年的春乏死亡量。为进一步种好饲草,党支部组织牧民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大家认为,去年的饲草肥料不足,耕作不细,所以产量还不够高。针对存在的问题,他们组织劳力、畜力,积肥运肥,平整土地。为达到像种庄稼那样种好饲草,他们将大量牲畜粪肥送到地里,还挖取居民点附近多年的垃圾粪堆,增加施肥量。党支部书记才让卓玛,亲自带头挖冻实的粪堆。缺少工具时,牧民们从自己家里拿来挖蕨麻和药材用的小镢头照样干。往地里运送肥料,运输力量不足,他们把社队拥有的胶轮车、架子车都利用起来。临时找不到拉胶轮车的马,就用几头驼牛,由人牵着轮换拉车。他们还用人背等办法往地里施肥。结果这年的饲草荻得了大丰收。被大寨精神所鼓舞的贡巴牧民,显示了他们敢闯敢干的聪明智慧和干劲。他们并没有以此为满足,认为“这只是草原建设的开始”。贡巴人豪迈地说:通过不断地保护和建设草原,我们的生产就一定能比现在搞得更好。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对国家的贡献也一定比现在更大。建设草原,要从根本上挖掉旧思想和旧习惯的影响,才能把草原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牧区。建设草原的担子虽重,但有了党的领导,有大寨精神,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不怕。今后,要更好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任务承担起来,搞到底。
1966年3月,贡巴草原上下了两场大雪,整个草场被白皑皑的春雪盖得严严实实。大雪威胁着上万头牲畜,要是在过去人们只有听天由命了。但现在,风再大,雪再厚,也要战胜风雪灾害,保住牲畜。贡巴党支部针对这个问题,在干部、牧民中展开了讨论。他们说: “大寨人能愚公移山,改天换地地种庄稼。我们也有两只手,一定要克服困难,坚决战胜风雪灾害,保住集体牲畜。”接着,一场抗灾保畜的群众运动打响了。各队组织劳力和驮牛,向畜群驮运储备的饲草、饲料和加固棚圈的木板、绳索。并向各畜群增派劳力,清除圈内积雪,将地处潮湿的畜群转移到别的草场。把有问题的畜群特别是羊群,全部迁移到草好、干燥的地段放牧。交巴生产队,还根据幕物藏地区的草虽好,地势干燥,但风大,易在棚圈周围堆起雪塄的特点,及时向畜群驮运木板,在棚圈设立防雪带,减少风雪对牲畜的侵害。3月7日,雪虽然停了,但天还是阴沉沉的,还有可能降大雪。党支部研究决定,立即到各畜群和放牧员一起,战风雪,顶严寒,抗灾保畜。交巴队队长共产党员贡却乎加,一到幕物藏牧场,就不顾疲劳地投入到修复棚圈和清除积雪的战斗中;西日卡娃队会计俄项,发现祁格塔放牧的羊群还没搬出尕海附近的潮湿地带和不愿转移牧场的情况后,与党支部书记才让卓玛迎着风雪,亲自说服祁格塔,使其很快的把羊群转移到地势干燥,有水草的地方放牧。为战胜风雪,有的放牧员彻夜不眠地巡视看护羊群,天亮后还积极修复棚圈和扫除积雪,补饲羊只。放牧员桑丑,怕雪夜冻坏改良羊,宁愿自己受冻,把皮袄脱下来盖在棚圈上。西日卡娃队派去帮助尕海湖一带畜群扫雪的人,一到畜群看到落雪不厚,便折转到四川边界的幕物藏去帮助扫雪。就连交巴队60多岁的五保户阿才老汉,也积极参加这次抗灾保畜。他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做了十多把推雪用的木耙,为抗灾保畜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场抗灾保畜斗争中,去冬贮备的饲草料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深深教育了群众。同时克服靠天养畜、不建设草原的懒惰行为,保住牲畜的安全,荻得了抗灾保畜的胜利。鉴于雪灾教训,党支部带领老牧民和草原建设的技术人员,走遍全大队每一条山沟,踏遍每一块草场,对贡巴的整个草山进行实地勘察,分类制订了草原建设规划,并总结羊群“小搬圈”和培育收割草场的经验,把种植饲草和培育割草结合起来,并给大面积的草场施肥。为恢复草原植被,提高饲草产量开辟了路子。在进一步扩大饲料基地后,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在干旱的赛尔农次瓜草滩上,打响了修渠引水和灌溉草原的战斗。五月的贡巴草原,正逢挤牛奶、剪羊毛和牲畜分群,准备转场的大忙季节。本来畜多劳少的贡巴大队,在抓好畜牧业生产的同时,全大队仍然抽出40多个劳力,投入到水利建设中去,由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杨旦带领去修渠。哪里艰苦,他就出现在哪里。经过20多天的大干快干,修通了一条长达5.5公里、可灌溉5336公顷草原的水渠,为争取牧业生产大丰收创造了条件。
第二,科学养畜,防疫治病,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开始掌握了自己命运的贡巴人,在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中,打破“靠天养畜”的旧观念,树立科学养畜的新思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们加强兽疫防治工作,严格控制牲畜的主要疾病,引进大批牲畜改良品种,解决近亲交配、品种退化和繁殖率低的问题。同时建立基础畜群,保证畜牧业生产的优质、稳产和高产。早在1964年,贡巴大队就引进新疆细毛羊,第一代改良羊成活率达90%以上,已在全大队大量推广。可是二代改良羊,却成了一个很大难题。1970年产羔时,400多只二代改良羊只活了10多只,这个消息传开后,人们都吃惊了。党支部书记才让卓玛等人到各个接羔点,调查研究,同牧民群众一起大搞科学实验,从中找出二代改良羊大量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火墙育羔、合理补饲、接羊拴绳定位等办法,1971年成功地接育了400多只二代改良羊。此后,他们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还培育成活了美利奴细毛羊与当地土种羊杂交的一代羊羔100多只。为克服自满情绪,党支部及时加强领导,在放牧员中进行思想教育,发扬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教育放牧员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在他们中间开展互查互比、互教互学活动。50多岁的放牧员达毛热合巧,不但关心自己邻近的畜群,有空儿的时候,骑上马,到其他畜群查看,学习交流经验。风雪天,有的放牧员在扫完自己畜圈旁的积雪后,拿上扫帚、刮雪板到邻近畜群帮助扫雪,翻晒圈中羊粪。1966年,国家决定在甘南建立一个培育细毛羊的羊场,需要大批当地土种适龄母羊,贡巴大队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仅这项就支援国家羊场适龄母羊2700多只。还为邻近的郎木寺大队及部分农业县的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贡献了羊只与耕牛。
第三,积极推进牧业机械化建设,实现定居放牧畜群。为解决劳力不足问题,贡巴大队提出大规模地推广使用牧业机具和实现工具改革的计划。除了继续使用机器剪羊毛和已确定购买的部分奶油分离机外,还在打酥油和割草方面,全部采用半机械化。在条件较好且费工不大处,营建牲畜固定棚舍点。铺设一些简易道路,把背运、驮运饲草,运送建筑材料,改变为用尕力巴牛和黄牛驾车运输。并利用木机织帐房,简易工具擀制毛毡、毡袄的方法,替代笨重费力的揉擀劳动,用缝纫机代替手工缝制等等。采取这些措施后,改善了绝大部分笨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效率。
即时在贡巴大队的定居点上,机声隆隆,人欢马叫,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繁荣景象。一幢幢牧民住房,整齐地排列在草原上。居民点的中心地带有大队办的小学、卫生所、兽医站、面粉加工厂,还有发电机房和商店。这样,贡巴大队基本结束了有史以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4个生产队都实现了定居放牧。大队学校里歌声瞭亮,书声朗朗。晚上,在各生产队办的政治夜校里,牧民们学政策,学文化;在大队卫生所里,道吉才让等4名“赤脚医生”,热情地接待就诊看病的牧民群众;商店里摆满了各种商品,牧民们拉来畜产品出售,又买回各种日用品;在面粉加工厂里,马达轰鸣,机声隆隆;50多座牲畜棚圈整齐地分布在冬季牧场上,温暖如春的火墙育羔室内,育羔员们在成功地接育着上千只改良羊种;8名“赤脚兽医”采集多种中药材,自制药物,在畜群中防疫防病,杜绝了10多种牲畜疾病。大部分牧民定居点的房子里积存了上千斤粮食面粉,二三百公斤酥油、曲拉、肉干;箱子里放着新皮袄、新靴子,银行还有存款,达到了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牧民们说:''过去人工剪羊毛,全大队的强劳力集中起来剪两个月,现在马达轰鸣,电剪闪光,不到半个月就全剪完了。”拖拉机手们说:“夏天,这里丰盛的牧草绿浪滚滚。深秋,铁牛拖着割草机在草原上奔驰,过去一个月也割不完的饲草,铁牛只用30多个小时就割完了”。牧业机械化不仅是生产上的革新,而且是思想上的革命。刚开始,人们对实现牧业机械化的认识不一。有守旧思想的人说:"熟悉了性格的马好骑,用惯了的工具好使,用不着搞什么机器。"为了克服思想上的阻力,党支部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用一场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课,引导教育大家:他们一边在奶油分离器里装上50公斤鲜奶,由一个人轻松地搖动着手柄;另一边在旧式木桶里倒进50公斤鲜奶,由两个打酥油能手轮番操作。半小时后,奶油分离器里分出了无杂质、味道好的一大块黄酥油。4个小时过去了,用木桶打酥油的两个强壮汉子擦着汗,捞出了一块水分杂质较多的酥油。当场一称,比机械制酥油少了0.6公斤。这样,连那些守旧思想严重的人,也朝机器伸出了大拇指,人们开始对实现牧业机械化有了新的认识。大家说,要建立社会主义的畜牧业,就必须搞机械化。于是,大队革委会集中群众智慧,掀起了自立更生,土洋结合,大搞牧业生产机械化的热潮。牧业学贡巴在甘南的实施,不仅加快了牧业生产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生产力的合理利用。贡巴人以大寨精神为榜样,突破传统观念,实行科学养畜,改变畜牧业生产条件,为建设甘南草原勇于实践,开挂创新,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三、水电事业的兴起和持续进展
甘南境内的河流主要有''一江、三河”,即:白龙江、黄河、洮河、大夏河。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具有发展水电的优越条件。是甘肃省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州共有水量254.1亿立方米,其中:自然水量101.1亿立方米,入境水量153亿立方米,单位面积自然水量为26.1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为41.11亿立方米。甘南各族群众兴修水利是从1942年开始的。当时,大夏河沿岸和临潭石门乡的群众就有兴修水利,灌溉良田的先例。20世纪30年代,基督教牧师舒雅哥,为解决通讯、动力和照明用电,在洮河支流木耳河上利用四季长流的河水建成了一个水力发电站,发电量虽然只有1个千瓦,但确是甘南境内最早利用水能发电的第一座小型电站。
解放后,全州的水电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持续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甘南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家投资的水利、水电资金高达17亿多元,建成各类水利水电工程1400多项。先后兴建了一批农村水电站和骨干电站;架设了输往各县、乡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修建了许多城乡人畜饮水工程和防病治病改水工程,使氟中毒、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还修筑大量河堤,保护农田,护卫了6座县城及50个村庄,使11,896人免遭洪水袭击。全州的水土保护治理面积逐年扩大,兴修“三田”,植树造林。兴建了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如引水灌溉渠及干、支渠等,不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保灌面积。除自流灌溉外,还修建了不少水库、塘坝、机电提灌站、喷滴灌、水泵站等设施。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农牧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为草原建设和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另外,全省近几年实施的“集雨节灌工程”,也是发展庭院经济的“富民工程”。全州共建成水窖8657眼,发展灌溉面积1184公顷。纵观多年来的水利、水电建设成就,为振兴甘南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水电建设方面,全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改善和加强农牧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甘南的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基本条件,是水电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全州修建的一些自流灌溉水渠收效不大。70年代,全州的小水利、小水电得到蓬勃发展,曾一度发挥了较好的效益,但到后期,全州在农田水利方面,原来修建的提灌站和挖掘的井,由于土法上马,科学技术含量低,又脱离实际,报废的多,发挥效益的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委、州政府把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尤其在“九・五”期间',全州大抓小型水利建设,共投资11,850万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527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45万公顷;人畜饮水和牧区改水工程解决了4.49万人、15.88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长期以来,州委、州政府把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和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狠抓工程质量,使全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累计共修梯田1100方公顷。这些梯田的建成,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两高、一优”的农业,提高和改善群众生活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2.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农村小水电
水能资源是甘南的五大优势资源之一。20世纪50年代,全州主要兴修了临潭县东部的陈旗乡磨沟水渠,灌溉磨沟、梨园、中寨、王旗4个村的60多公顷川台地。这是全州农田灌溉建设最早、规模较大的一项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良好的效益。同时州上还支持修建了卓尼县纳浪乡羊化水渠,引洮河水灌溉农田33余公顷。并在1957年9月建成装机容量200千瓦的加吉拉水电站。卓尼柏林乡也修了一座木侧旋浆引水式水电站,装机容量50千瓦。在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期间,全州农田水利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州政府成立了农林水利处。但在发展过程中,偏离实际,不顾自然环境条件,急于求成,盲目上马了一批水利工程,造成劳民伤财的后果。全州较好的工程是夏河县水电站,装机容量500千瓦。从1961年至1963年的3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各县水电机枸均被撤并。大多数水利专业人员下放到农村,全州的水利设施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从1964年的“四清"到1976年的“文革”时期,成立了州水利电力局,各县水利局也相继恢复。州水利工作队配备了技术骨干,逐步建成了一批水利、水电、防洪工程。主要有:临潭县南新堡、总寨两乡境内的总寨水渠、夏河县的友谊渠、舟曲县的大川水渠等10余处农田灌溉设施,还修建了玛曲县水电站,至今发挥着较好的效益。在以后的3年中,玛曲县陆续修建了完玛、大水、马场、阿万仓等9座小型水电站。临潭县修建的独山子水电站为近200处的机井提灌站提供动力,扩大水浇地约267公顷,同时解决了临潭、卓洛8个乡镇和卓尼申藏、阿子滩4个乡镇、67个生产大队、323个生产队、44,570人及11,673公顷土地的灌溉、饮水与农副产品加工、照明用电等。也为发展地方“五小”工业和乡镇企业提供了动力。''文革"中,舟曲县修建的锁儿头电站,装机容量6400千瓦,是全州当时单机容量最大的电站,共通电9个乡、61个村、74户农家。舟曲县借助该电站的动力,修建了县水泥厂、木材加工厂、农机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电力提灌站、广播电视站等20余个工矿企事业单位。这样,不仅加速了全县工、农、林、副业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繁荣,而且“以电代煤、代柴”,对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都取得了明显效益。白土坡电站是甘南州最早的一个骨干电站,在20多年的运行中,对推进夏河县和合作地区民族经济的繁荣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该电站多年来,年均产值达91万余元。迭部县的亚古电站从1985年建成运行以来,解决了迭部县城郊山台地的农田灌溉和“五小”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及县城照明用电等困难。桑科水电站位于大夏河上游的昂去乎,它的建成除满足县城用电外,还供应桑科、甘加等乡农牧民用电。另外,全州还修建了舟曲县的插岗电站、卓尼县多坝电站等50余处农村小水电站。临夏至合作110千伏和10千伏农电线路工程的建成,使甘南的地方电力与刘家峡大电并网,结束了甘南冬季因渠道结冰而不能发电供电的历史。这段时期,是甘南水电事业大丰收的季节,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甘南的水电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全州农电线路架设加速延伸,扩大了供电地区。还修建了一批城乡人畜饮水工程。截止1985年底,全州有效灌溉面积达8271公顷,电站装机总容量为21,689千瓦,架设农电线路2744公里。城乡人畜饮水工程301处,解决了12.8万人和48.67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问题。修河堤61.4公里,使2.53万人免遭洪水侵袭。共保护农田197公顷,新增农田43公顷。进入“九•五"以后,甘南州十一届四次人代会通过了《甘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01年远景目标》,提出将水电开发作为全州资源开发的重点,走“以水养电,以电养电,以电兴百业”的路子,加大开发水利资源的力度。全州用于电力建设方面的总投资为19,69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460万元;州、县自筹7230万元。前后建成了峡村电站(6000千瓦)、夏河甫黄电站(3700千瓦)、卓尼多架山电站(7500千瓦)、迭部尼傲峡电站(8000千瓦)等中型骨干电站。新增总装机容量1.52万千瓦。
3.发展和建设城乡送变电事业
甘南的城乡送变电工程始建于1980年初。截止1990年底,全州共投资1666.55万元,架设110千伏线路87公里;35千伏线路442.8公里,10千伏以下线路3400公里;建立变电所11座,总容量为20,810千伏安。全州有96.3%的乡、84.7%的村和70%的农牧户用上了电。全州7个县都有骨干电站,共有9座水电站并入大电网。以合作为中心,大电网35千伏线路向东延伸到临潭、卓尼、新城、洮砚和岷县,与漳县相衔接;向西南延伸到碌曲、玛曲两县;向北到达夏河县。舟曲和迭部两县与武都相接。20世纪80年代初,合作地区的工农牧业生产用电和州直机关、工厂、学校及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都显得十分紧缺。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州政府于1981年报省政府批准,开始将兰州电网延伸到甘南合作,从临夏至合作架通了110千伏送变电工程,总投资600万元,至1985年10月建成带电运行向合作地区供电。同年5月开工兴建合作到临潭送变电工程,建成35千伏全长87公里的输电线路。同时建成临潭至独山子水电站、新城、卓尼县总长50多公里、35千伏的线路等7项工程,缓解了临、卓两县用电紧张的局面。1986年底,州水电勘测设计队承修临潭、卓尼东部的农田提灌工程。首先从新城变电所至洮砚架设35千伏主线路23.7公里。在洮砚桥北修建变电所1座,工程投资157万元,然后修建了10千伏4条主线和10条支线,全长137公里。同时修建6处电力提灌站,灌溉面积267公顷,工程投资258万元,使6个乡的157个自然村,在短期内通了电。还在洮河两岸陆续修建提灌站24处,扩大保证灌溉面积667公顷。1987年,经过10个月的艰苦施工,合作至碌曲兴建了35千伏送变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1988年7月,由碌曲至玛曲县的输电线路修通,全长83.8公里,工程总投资489万元,历时两年零两个月,同时延伸到玛曲的尼玛、曼尔玛两个乡。
进入90年代后,州政府把水电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九•五”期间,甘南州地方电网调度中心顺利建成,变电容量达1万千伏安,使地方电网和大电网实现了一点联结,形成网内电力电量统一调度的格局。使地方电网的统一管理,得以理顺。全州新架高压输电线路403公里,新建35千伏变电所2座。到“九・五”末,全州地方电网拥有35千伏和10伏高压输电线路4502.5公里。35千伏变电所13座,变电容量32,110千伏安;并网电站12座,并网装机容量2.52万千瓦,网内发电能力达到11,419万千瓦时。州内乡、村、户通电率比80年代末分别增长0.93、7.13、15.01个百分点。
4.兴建城乡人畜饮水和病区改水工程
甘南由于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全州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0%,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偏远山区和广袤牧场。解放前,甘南没有人畜饮水工程,吃的都是地表水或地下水,许多地方是人畜混饮,酿成了传染病源。有的地方人畜与水源相距遥远,饮用水极不方便。这种情况,在舟曲、迭部、临潭3个县十分突出。有的村寨痴、呆、傻、哑和骨节病、甲状腺肿大等患者很多,个别村庄达二三十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解决各族群众的饮水困难和病区饮水问题,作为一件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州、县水电单位与卫生防疫部门紧密配合,进行水源、水质普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解决病区饮水和特困地区的人畜饮水创造条件。自1980年初到1990年底,省、州、县水利部门投资全州人畜引水工程的资金157.27万元,病区改水投资141.74万元。在全州各地修建人畜饮水工程510处,病区改水工程32处。州府合作和7个县城都通了自来水。解决了全州22万多人和85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其中:重点修建了舟曲县三眼峪综合引水工程、临潭县新城人畜饮水工程、卓尼县城关寺台子的人畜饮水工程等。仅舟曲县的饮水工程,使7000余人和1600多只(头、匹)牲畜的饮水有了保障,又使农田保灌面积增加了2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增加57公顷,为66.7公顷荒山绿化的果树栽植提供了水源。全州其他地方,如临潭、新城、卓尼、夏河、迭部等县的许多乡村,都修建了大量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长期以来人畜饮水难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又提高了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九・五”期间,全州共修建水窖、涝池、机电井、灌水池、小高抽、引水渠道、管道等设施1608项,埋设输水管道1050.64公里,解决了28.23万人和101.88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同时改善和保障了66,700公顷干旱草原的灌溉,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建成36处病区改水工程,管引工程达99.33公里,改善了32.4万人和5027万头(匹、只)牲畜的饮水条件,使氟中毒、大骨节等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5.兴建和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多年来,由于甘南境内大片森林的过量采伐和部分草场的垦荒种地,使土壤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连年的干旱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及甘南燃料的紧缺,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草原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90年代末,全州已有11,805.36平方公里的土地、草场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占全州总面积的26.47%。全州大约每年减少耕地200多公顷、草场2668多公顷。特别是草原有效面积的锐减,对今后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隐患。发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草原载畜量过重; 二是科学放牧的因素极少;三是草原建设和管理措施滞后;四是由于世界气候变暖,草原降雨急剧减少的现象无法终止;五是鼠害严重,加速了草场的破坏和退化程度。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制约了甘南畜牧业的再发展,而且也滋生了愈来愈多的问题,甚至威胁到牧区群众的生存条件。
为了根治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草原沙漠化,州委、州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连片综合治理。首先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的森林“禁伐、禁运”令,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截止“九・五”期末,全州完成各项治理面积1957.7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11,805.35平方公里的16.5%;兴修“三田”2398万公顷(其中水平梯田2.35万公顷),造林4.15万公顷,荒坡种草153公顷,封山育林0.53万公顷。州、县的具体做法有:一是大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出一系列强化后备资源建设的设想。在草场建设方面,为防止滥牧、抢牧,实行了以乡、村及户为单位的固定草场,并积极消灭鼠害,大力发展人工草场和围栏草场,解决干旱草原的灌溉问题;在林业方面,建立林业管理经营机构,将部分林权下放,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植树造林、幼林抚育、封山育林等活动;在水利方面,充分发挥利用水资源,以电、水来保护植被,从而使全州造林和种草面积以每年保持5336公顷的增长速度。二是重点发展“三田”(梯田、条田、三保田)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州的''三田”建设又开始起步。目前,甘南的农田基本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三是大抓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全州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3条:第一是卓尼县的上卓沟流域,该流域总土地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工程3年内完成,总投资357万元。第二是临潭县的尕浪沟,该流域总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4平方公里,治理期限为5年,预算投资16万元。第三是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大夏河、洮河、白龙江干流及支流的险河段进行治理,特别是确定治理舟曲的泄流坡和南峪山体滑坡及卓尼县城郊防洪工程等,减少了洪水的威胁。经过20年的实践,甘南的水保工作以“长治”工程为转折,开始由分散零星治理向规模整体治理推进。
为了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和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的长治久安。国务院批准舟曲县为甘肃省长江上游的重点治理县之一。1997年,经省、州和迭部县的共同努力,使该县也列入了''长治”工程,从而使全州的水土保持工作由被动开始转向主动和规模治理。当前,经过这两县的共同努力,已确定和开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24万公顷,其中:坡地改梯田251万公顷,封山育林84万公顷,荒坡种草760公顷,建设水保林107万公顷,农耕措施2121公顷,此项工程正在按计划实施当中。甘南的水电和水利建设正以较快的速度向纵深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州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目前,全州的水利基础设旋建设按照州委确定的“13542”工程的要求,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拓宽投资渠道,注重投资效益。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以抗旱为主,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水源不足和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并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增强环境意识,把水利工程建设和营造秀美山川紧密结合,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推向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