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完成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426
颗粒名称: 六、完成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分类号: F123.31
页数: 5
页码: 140—144
摘要: 从1953年起,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5年计划。1955年6月,甘南州一届一次人代会批准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其方针和目标是:“本着慎重稳进的方针,在进一步巩固与增进民族间和民族内部团结的基础上,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加强地方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积极进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在农业区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保证生产、厉行节约和增加国家资金积累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
关键词: 第一个五年计划 甘南州

内容

从1953年起,新中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5年计划。1955年6月,甘南州一届一次人代会批准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其方针和目标是:“本着慎重稳进的方针,在进一步巩固与增进民族间和民族内部团结的基础上,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加强地方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积极进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在农业区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在保证生产、厉行节约和增加国家资金积累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
  甘南州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积极稳妥地建立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农业区,甘南各县普遍贯彻执行“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管理”的原则和“自愿、互利”的政策,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办法,群众既乐于接受,又能积极行动,进而促进了生产,稳步地巩固和发展了农业互助合作社。“一・五”结束时,全州共建高、初级农业社489个,入社农户29,004户,占总农户的60%。其中:高级社181个,入社农户21,146户,占总农户的43%;初级社308个入社农户7858户,占总农户的17%。另外,还在半农半牧区建立牧业社17个,入社农牧户725户,占总牧户的7.6%。到1957年底,全州农作物总产量比1952年增长了3.4倍。农田水利建设也有较大进展,灌溉面积比1952年增加5倍多。甘南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过渡,在大力发展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经济的同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使其在国营经济的引导下,为繁荣经济,满足城乡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服务。“一・五”完成后,甘南个体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均已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第二,慎重稳步地为进行畜牧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创造条件。畜牧业经济是甘南的主体经济和基础产业。党和政府在“一•五”期间,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政策和在半农半牧区实行“以发展畜牧业为主,照顾农业”的方针,在遵重牧民原有习惯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团结互助,联群放牧”,禁止草原开荒,培育与保护草场,逐步改善饲养管理,加强兽疫防治,推广畜种改良。组织开展民族贸易,提高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轻稅”、“免税”政策,并发放牲畜贷款,扶持贫苦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另外,在消灭兽害、修棚搭圈和贮备冬草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养畜的有效措施,使畜牧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到“一•五''末期,全州各类牲畜存栏数达160.76万头(匹、只),比1952年增长了26%。"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共向牧区发放救济款88.9万元,牧业贷款52.7万元,有力地支援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兴办小型厂矿企业,迈出发展地方工业的第一步。解放前,甘南藏区除有一些制作简单农具和少数民族生活用品的小手工作坊外,现代工业几乎是空白。“一•五”期间,州、县先后兴建了小电站、乳制品加工、酿酒、畜产品加工、建筑工程、汽车修配等厂矿企业120多个。到1957年底,全州地方工业总产值达48万元。甘南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单一的农牧业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民族工业有了良好开端。
  第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活动。“一・五”期间,甘南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执行“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利用”的方针,开展林业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支援国家建设。各级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协助国营林场,进行清林、打枝、间伐、育苗、栽树等生产。在舟曲、卓尼等地大搞种植集体经济林,并在合作镇周围营造风景林。到1957年底,全州共造林约4495.6公顷,超额完成原计划的14倍。全州育苗约225.71公顷,是1952年的846倍,超额完成原计划的17倍。
  第五,大力发展交通邮政事业,为推动甘南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解放前,拥有4.5万平方公里的甘南藏区没有一条正规公路。为迅速改变甘南交通闭塞的状况,党和政府把修筑公路、发展交通邮电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1953年国家拨出巨额资金,投入大量的劳力和物力,修通了兰州至郎木寺、岷县至夏河的干线公路。与此同时,国家还鼓励甘南各族人民根据“自力更生,民建公助”的原则,大力修筑地方公路。到“一・五”末期,全州地方公路通车达1001.2公里,是1952年的5倍多,使州府(合作)与各县及县内部分区、乡通了车。另外,在每个县和部分区、乡建起了邮电局和相应的通讯设施。“一•五”结束时,全州邮局(所)发展到12个,邮电线路从临潭、夏河、卓尼通到碌曲、郎木寺和玛曲等地,职工总数增加到89人;邮路由5条增加到13条。长途电话线路增加到11条,总长290余公里。全州邮政电信事业的起步发展,加强了甘南与内地的联系,开始改变甘南长期信息闭寒和经济落后的状况,并为党和政府进一步开辟民族地区的工作提供了方便。第六,积极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党结合甘南实际,贯彻实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文化教育方针,统筹安排,合理部署。一是恢复和发展建国初期各县关停的各类学校。二是积极培养师资力量,以缓解教师缺乏的状况。三是在牧区开展以藏文为主的教学活动。到1957年底,全州共有小学198所,入学率由1952年的24%上升到50%;有中学4所,学生1125名,是1952年学生总数的4倍。自1955年至1957年,国家共为甘南的教育事业投资208.1万元。甘南的民族文化事业也开始起步发展,群众性的文艺活动逐渐活跃。1955年成立了州歌舞团。到1957年底,全州建有电影院1座,电影放映队7个,文化馆5个,图书馆1个,农村俱乐部77个。《甘南报》于1953年5月1日创刊,“一•五”期间发行量逐年增长。与此同时,党和国家给甘南派来许多医生,为各族群众防病治病。在自治州府和各县部分区、乡相继建立了医疗卫生机构。截止1957年底,全州共建医院7所,区卫生所12个,专科防治所1个,卫生防疫所1个,妇幼保健站6个。同时,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医务工作者。
  第七,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甘南各级党政组织本着“大量培养和放手提拔使用”的方针,大力培养和提拔少数民族干部。截止1957年底,共培养提拔民族干部1680名,约占全州干部总数的36%。同时,还吸收安排了511名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参加各级政权和政协的领导工作。
  第八,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由于“一•五”期间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和提高。1957年全州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12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154%。全州市场繁荣,物价稳定,购销两旺。民族特需商品发展到272种,群众购买力比过去提高了6倍多。碌曲、玛曲和夏河县的牧区群众人均占有牲畜38头(只),是解放初人均占有牲畜的2.4倍。舟曲、临潭和卓尼县的副业收入,是解放初每户平均收入的7至8倍。农牧民群众开始有了自己的牛羊,盖起了新房子,购置了家具。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甘南各族人民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基本上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奋斗目标,它为以后促进甘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打下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初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记录了甘南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甘南党史人物等等的详细记载。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