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422
颗粒名称: 二、各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
分类号: D651.3
页数: 5
页码: 115—119
摘要: 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于是,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投入抗美援朝,支援志愿军赴朝作战。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各族人民明确认识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动员各族各界人士踊跃参加抗美援朝慕捐活动,并以实际行动掀起群众性的增产节约高潮。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甘南各族人民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抗美援朝 甘南州

内容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27日,又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9月2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使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地带。在这严峻时刻,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前线。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于是,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投入抗美援朝,支援志愿军赴朝作战。当时,地处甘南藏区的夏河、临潭、卓尼、西固4个县(工)委和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贯彻省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指示,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极大地激发了甘南藏区人民的爱国主义热忱。各县党政组织认真部署,制定措施:一是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各级抗美援朝分会组织。二是全面、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各族人民明确认识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动员各族各界人士踊跃参加抗美援朝慕捐活动,并以实际行动掀起群众性的增产节约高潮。三是广泛开展拥军优抚和送子参军上前线活动。从1950年11月4日到1954年12月,甘南各族人民为支援抗美援朝捐献人民币、白洋和金银手饰等共折合人民币5308万元,其中飞机两架(当时每架为15万元人民币)。同时,有314名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甘南各族人民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抗美援朝运动在甘南开始后,夏河、临潭、卓尼、西固4个县委和政府,立即派出工作组,分别深入农牧区、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向各族各界群众宣传抗美援朝的重大意义。各县学生也积极配合编排文艺节目,到县城附近的农村去演出,协助工作组做宣传动员工作。各机关干部纷纷表决心,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发致敬信,表示要加倍努力地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支援抗美援朝。工商系统还组建了秧歌队,在本系统、本行业进行宣传教育,动员职工们踊跃交纳税款。1954年4月初,省抗美援朝分会向全省各地、县发出关于在“五• 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的指示。4月2日,夏河县拉卜楞地区的藏、回、汉等民族的群众与拉卜楞寺的喇嘛共600余人,举行声援抗美援朝的大会,用藏、汉文在缔结世界和平公约的宣言书上签名。到4月5日,夏河各族各界签名的人数达6626人。同年5月1日,临潭县也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和游行,参加者有2.7万多名,有15,337人在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拥护缔结世界和平公约的信上签了名。卓尼县禅定寺的全体僧侣及全县各族各界人士也在“五・一”节进行示威游行和签名活动。经过广泛动员和“五・一”节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壮大抗美援朝的声势,激发了各族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各县的区、乡、村和企事业单位都先后制定了爱国公约。
  在提高广大群众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甘南4个县的抗美援朝分会,遵照省分会1951年6月1日发出的“关于动员全省各民族、各阶层人士,做好制定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优待军烈属等三项工作的决定”和“捐献运动一定要完全自觉自愿,防止任何形式的强迫摊派,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更为重要,这是关系运动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各地务必予以极大注意”的指示精神,在甘南很快掀起了群众性的、自觉自愿地捐献热潮。临潭县提出“为捐献团结号战斗机而努力奋斗”的口号。他们在区、乡、村之间开展捐献和竞赛活动。西道堂在原来捐献3000枚银元的基础上又增加到1万枚。临潭县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彭尚义带头捐款,委员袁相臣先后两次捐献银元900枚。当时,广大群众在生活还不富裕的情况下,纷纷将自己卖柴、卖牛奶的钱捐出来。有的老年人还将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埋葬费捐给了委员会。学生们将自己的零用钱和“压岁钱”拿出来,有些少数民族妇女将自己心爱的首饰也捐出来。临他们县共捐献179,788元,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15万元捐款任务。夏河县在成立抗美援朝分会的群众大会上,黄祥(藏)县长当场捐献1000元人民币,会后他还亲自深入乡村进行捐款动员。在他的感召下,当地藏族商人当知布一次捐资800元,并由此带动全县工商户捐款达2万多元。截止1954年底,夏河县共捐献飞机两架(价值约30万元),长短枪12支。拉卜楞寺的僧侣们捐献银元4・7万枚。卓尼县共捐献人民币19,898元,同时还开展了交纳“爱国粮”的运动。西固县共捐献人民币31,127元。捐资结束后,各县抗美援朝分会根据省分会的指示和要求,将募捐到的款额和物资进行清理和核对,予以当众公布,并向省分会专题汇报。
  由于中、朝两国军队并肩奋战,朝鲜战场捷报频传。中国人民志愿军功勋卓著,战绩辉煌,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信心和勇气。1952年的征兵刚开始,甘南各县的广大青年就踊跃报名,纷纷要求参军参战。临潭县和西固县送子参军的热情十分高涨,仅临潭县要求参军的青年就有几千人。县中学半数以上的学生报名要求参军。经过体检和选拔,临潭有128名,西固有186名青年应征入伍。两个县的群众像过节一样,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将他们送上保家卫国的征程,县民政局和区、乡政府及时给入伍青年的家中赠送了光荣匾。“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爱国新风尚,蔚然兴起在甘南大地上。
  优抚工作的好坏,是与前方将士英勇作战紧密相关的。它是抗美援朝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省抗美援朝分会和省民政部门先后对优抚工作发布多次指示,甘南4个县在1951年底,就成立了优抚委员会,专门负责在节、假日组织慰问优抚对象,解决在生产或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临潭县在凡有军烈属的村寨均成立了优抚小组,分工包干,帮助军烈属解决困难。县政府还将5870元的社会事业费及1500公斤粮食和16匹马,分别送给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军烈属。夏河县拉卜楞藏校和西固县中学的学生,每逢节假日就为军、烈属做好事,帮助锄草、担水、洗衣服。他们还给志愿军写慰问信、寄慰问品。有的少先队员为表达对志愿军的爱戴之情,将红领巾也寄给了 “最可爱的人"。西固县的各机关、学校和农村的男女老少,制作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慰问品,如烟袋、茶缸套、手电筒套及绣花鞋垫等,全部寄给东北''安东志愿军办事处”。同时,甘南藏区还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增产节约”的号召,在各地全面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提出“节约光荣,增产光荣,浪费可耻”、“增产节约就是支援抗美援朝的行动”等口号,厉行节约,促进了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内还开展了大规模慰问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活动。省抗美援朝分会先后组织了三届赴朝慰问团。在第三届慰问团的成员中,有甘南的两名藏族青年干部参加,他们是韩志华和杨景华。他们于1954年初从朝鲜返回。是年2月14日,两人同省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秘书长杨蓉城同志来到甘南。此时,省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的另一组代表也到达西固。他们均受到甘南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代表们分别在夏河、卓尼、临潭、西固等县向各族各界群众和各民族中上层人士及驻军作传达报告。韩志华和杨景华还分别撰写了赴朝慰问的心得体会及见闻录,反复向甘南各族人民介绍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事迹,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生动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各族人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爱国热情。把全州的抗美援朝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记录了甘南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甘南党史人物等等的详细记载。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