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初期,中共甘肃特别支部支持和帮助甘南藏族人民,把 青海反动军阀驱逐出拉卜楞寺教区。从而激发了甘南各族人民支援抗战的爱国热情。抗日期间,党中央、叶剑英就物色、培养和派遣进 步青年,到甘、青、川藏区开展革命活动。
一、宣侠父支持甘南藏族人民反军阀
早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就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民族解放运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动。1925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根据党的“三大”精 神,将一批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宣侠父、钱崝泉、贾宗周等,派往冯 玉祥的西北革命军中做政治宣传工作。是年10月,冯玉祥委派国民 革命军第二师师长刘郁芬为甘肃代行督办,率部赴甘。宣侠父亦随 刘郁芬的部队来到甘肃省城兰州。他以西北军第七方面总指挥部政治处国民党特派员的身份,秘密开展我党的地下活动。他与甘肃榆 中籍共产党员张一悟和钱崝泉一起,组建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张 一悟任书记,宣侠父、钱崝泉任委员。根据当时甘肃的社会历史特 点,特支的任务是:协助国民党整顿党务,推动反帝反封建斗争;宣 传新三民主义,宣传共产主义;公开发展国民党员,秘密发展共产党 员,积极开展民族民权运动。
提高民族自立自强性 组建“藏民文化促进会”
由于宣侠父等共产党员在国民军内外大力提倡新三民主义,宣 传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号召甘肃民众致力于“国民革命”。这 样,国民军的到来,极大地震动了甘肃各族各界人士,使地方大小军 阀惶惶不可终日。1925年农历10月,长期深受宁海(今青海)镇守使马麒欺凌的拉卜楞寺教区藏族人民,推举拉卜楞寺寺主五世嘉木 样之兄黄正清,率领10人藏族代表团来到兰州控告马麒。他们找到 刘郁芬的督办公署,投状泣诉马麒派兵侵占拉卜楞藏区的滔天罪 行。有一天,黄正清和翻译罗占彪(藏名叫桑木旦)等人在督办公署 延国符的办公处,面遇宣侠父。黄正清向宣详细诉说了自1918年以来,马麒派兵蹂蹒拉卜楞寺教区(包括现今夏河、碌曲、玛曲3个 县),血腥屠杀7千余名藏族僧俗,焚烧30多座寺院及附近藏民村 庄的罪孽。同时,还陈述了此前曾屡次电告北京政府及省内外军政 要员,要求将马家军驱逐出甘南,但均如石沉大海,毫无结果的经 过。强烈要求国民军支持甘南各族人民的正义斗争,严惩马家军的第一章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
暴行。宣侠父听了黄正清等人的控告后,万分愤慨,深表同情。他表示要为藏族人民的正义斗争做出努力。第二天,宣侠父又亲临代表 团住处,详细了解马麒派兵侵占甘南藏区的前后经过,并对黄正清 等人说:“你们的案件,不是某甲与某乙的什么纠葛,乃是一个弱小民族受地方军阀压迫的问题,这是不能完全依赖官厅解决的,你们 应该自己起来讲求生存的办法,不然天下不只一个马麒,你们的官司会永远打不完的”。接着宣侠父语重心长地指出:一个弱小民族要 求得自身的解放和生存,就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对付反动军阀的欺 压。宣侠父讲述的深刻道理,使代表团成员们心悦诚服,衷心地接受 了。此后,他们互敬互重,推心置腹,频繁交往,很快成了知心朋友。 黄正清给宣侠父起了一个藏族名字,叫“扎西才让''(吉祥长寿的意 思)。
宣侠父在与黄正清等人的交往中,帮助藏民代表团撰写了数份 诉状。同时他深深感到,要提高甘南藏族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民族 自立、自强性,首先要让他们掌握文化,接受革命思想的教育。于是, 他建议黃正清在兰州成立“藏民文化促进会”,黄正清等人欣然接 受。宣侠父亲自为藏民文化促进会起草了《藏民文化促进会组织大 纲》、宣言和章程等。在宣侠父和钱崝泉的具体帮助下,藏民文化促 进会于1926年5月2日在兰州教育会馆(会址设在浙江会馆今兰 园)正式成立。黄正清任会长,邵光宇、杨真如、罗占彪、黄祥等10人 任委员。藏民文化促进会成立的这一天,黃正清带领全体会员从住 地前往会场。一路上,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吸引了不少过往行人,有 的甚至跟随他们来到会场。参加大会的还有甘肃省教育厅厅长沙月 坡、刘郁芬的交际处长郑道儒和兰州各界负责人士。宣侠父主持大 会,黄正清和沙月坡分别在会上讲了话。沙月坡在讲话时,对兴办藏 民文化促进会流露出怀疑和鄙视的情态,认为兴办藏民文化促进会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无非是诵经念佛之类的事。钱崝泉听后愤然走上讲台,理直气壮地 说:“藏民文化促进会所倡导的文化,是民族的存在和独立所需要的 文化,并不是奴隶文化,奴隶文化藏民是不需要的。”他的讲演把沙 月坡驳得面红耳赤,坐立不安,激起了全场进步青年的热烈掌声和 欢呼。大会后,经宣侠父交涉联系,藏民文化促进会设在兰州市浙江会馆(兰园)内,并在门口柱起了牌子。此后,他在藏民文化促进会里 相继开展了多种有益的活动。宣侠父和一位汉族老师专门给在兰的 藏族会员教汉文、汉语,教唱《打倒列强》等革命歌曲。在宣侠父的组织领导下,会馆里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欢乐气氛,并吸引了一些学校 的学生和年轻进步的国民党员。他们纷纷要求参加藏民文化促进 会,从而加深了藏、汉两族青年的交往和友谊。在这期间,宣侠父还 介绍黄正清、桑木旦两人加入国民党,推荐黄正清当选为甘肃省党 部监察委员。又组织成立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少年同志会”,吸收 部分藏族同胞为会员,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各种集会和社会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
团结斗争求生存成立“甘边藏民大同盟”
1926年8月,经刘郁芬同意并在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支持下, 宣侠父由翻译桑木旦陪同,离开兰州乘马奔赴甘南草原。他俩途经 东乡县、临夏地区,沿大夏河进入甘南藏区,爬山涉水,晓行夜宿,克 服了高原反应和生活不适应等种种困难。一路查访了岗岔寺、白石 崖寺、多合寺、阿木去乎寺、西仓寺、参智寺等寺院和村庄,耳闻目睹 被马家军队洗劫得满目疮痍的广大藏区。特别在阿木去乎,他察看 到被马军焚毁后的寺院残迹,又听说当年马家军把正在该寺念经的 千余名喇嘛枪杀并葬身火海后,顿时眼前呈现出一片惨不忍睹的情 景。宣侠父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说:“这真是一群残忍的魔鬼,他们 毁灭了阿木去乎天际和平的钟声。我想不到民族间的仇视,竟演出第一章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
这样惊人的惨剧,这种兽性的发作,我们真是不会了解的”。
经过十多天的马背颠簸,宣侠父终于到达嘉木样和其父黄位中的避难地——玛曲欧拉草原。他的到来,使黄位中和嘉木样等藏族僧俗极为兴奋,他们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用藏族人民迎接贵客的最高礼仪,把一幅幅白绫、黄绫、蓝绫哈达,奉献给藏族人民的忠实挚友扎西才让。藏族人民的真诚款待深深地感动了宣侠父,更增添了对受苦受难藏族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之后,黃位中又向他详细叙述了甘南藏族人民饱受马麒军队烧杀屠掠的悲惨情景。宣侠父听后,对藏族人民遭受军阀欺凌的屈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谆谆告诫大家:“一个民族只有提高自身的力量,才能不受外来的侵略压迫。……在目前,关于其余的事情,还是谈不到的,第一步就是先团结近地的藏民,再慢慢由近及远,去联络所有的藏民,在整个组织下,集结起来,然后再设法提高一般人民的文化,充实自身的武力。只要这样,就有10个马麒也不敢压迫你们”。宣侠父还以商讨的口气对黄位中说:“我希望你,现在能够开始进行团结附近一带藏民的工作,在我未归兰州以前,先行召集附近的酋长,成立一种同盟,我可以趁此机会,亲身参加。”黄位中欣然接受了宣侠父的建议。他们再三磋商后决定:先召开方圆200公里内的部落头人会议,成立“甘青藏民大同盟”。黄位中立即派人分头通知各部落头人,要求按约前来参加会议。在头人们未到来的几天里,宣侠父执笔起草了《甘青藏民后援会宣言》,由桑木旦译成藏文。
七八天后,230多名头人各自带着四五个随从,陆续来到欧拉草原。开会的这一天,大家席地坐在草滩上,宣侠父向头人们讲解成立“甘青藏民大同盟”的意义。他说:“我是来看望嘉木样和大家的,也是来支持你们反抗马麒军阀的。马麒压迫你们,残杀藏族同胞,他是一个大军阀。这样的军阀在中国是很多的,绝不只是马麒一个。要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反抗,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要有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说到这里,宣侠父站起来拔了一把草,拧成一股后用力拉,怎么也扯不断。他说:“这就是团结”。尔后又一根一根地分开拉,草都扯断了。他又说:“这就是不团结的结果。人也是一样,只要团结,谁也就别想欺负你们。”宣侠父生动的比喻,使头人们听了后非常信服和激动,便争先恐后地发言,表示坚决拥护成立“甘青藏民大同盟”。最后,由盟主黄位中宣读了《甘青藏民后援会宣言》(后在兰州改为 《甘边藏民后援会宣言》),并宣布于本年10月在西仓正式结盟,邀请宣侠父届时光临。散会后,各部落头人纷纷到宣侠父的帐篷内交谈。他们对“团结起来,自求生存”的哲理,表示完全接受,并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宣侠父的深情和爱戴。宣侠父准备返回兰州的前一天,黄河南北两岸的几百名部落头人,以当地藏族的风俗习惯,簇拥在他的帐篷外,拿出10公斤银子,馈赠宣侠父做盘缠。宣侠父再三拒绝,但为了尊重藏族人民的盛情厚意,收下了部分银两,后带到兰州捐献给兰州革命青年周刊社。历时50多天的甘南草原之行,沿途所见所闻,更加坚定了宣侠父帮助藏族人民驱逐马麒军阀的决心。他依依惜别嘉木样、黄位中和众头人,带着甘南拉卜楞寺教区广大藏族人民的殷切期望,返回兰州。
针锋相对作斗争迫使马军撤离拉卜楞
宣侠父回到兰州后,向刘郁芬汇报了甘南之行所了解到的实情,并要求刘责令马家军迅速撤离拉卜楞藏区,但一时未能如愿。他便夤夜对起草的《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进行修改,石印后又巧妙地把《泣诉书》(简称)夹在省党部向外发的材料中,寄往全国各地。黄正清等人也把《泣诉书》在庆祝冯玉祥“五原誓师”大会上散发,并贴在兰州的四面城门上,传到了前来参加会议的马麒代表马旅长等人手中。这样,使甘南藏族人民强烈要求马麒撤军的呼声越传越大,波第一章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
及四方。
1926年底,宣侠父随国民军去了西安。他虽然未能实现去甘南西仓参加结盟仪式的愿望,但时刻惦记着甘南藏胞的正义斗争。为此,他专程晋见冯玉祥将军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仁,陈述马麒军阀侵占拉卜楞藏区的罪行。于右仁当即给刘郁芬发电,命令马麒从拉卜楞寺教区撤军。1927年4月,在中共地下党员贾宗周的主持下,双方谈判签订了《解决拉卜楞案条件》。这样,在上下夹击之下,曾在甘南横行一时的马麒军阀,不得不于1927年5月退兵青海。长达10年之久的甘南藏族人民反抗青海军阀的斗争,在中共甘肃特支的竭力帮助下,终于宣告结束。五世嘉木样活佛也回到拉卜楞寺院。在这场反军阀的斗争中,宣侠父自始至终给予的热忱帮助和鼎力支持,永远铭刻在甘南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与甘南藏族人民结下的革命友谊如大夏河水一样长流;他所培养的藏汉民族团结之花,在黄河首曲结下丰硕之果;他在甘南大地上撒下的民族文化的种子,深深扎根在辽阔草原上,千秋盛放。
二、甘南各族人民支援抗战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在这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抗战”的号召,呼吁各族各界人士团结起来,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寇的侵略。于是,全国锨起了抗日救亡浪潮,也席卷到地处偏远的甘南藏区。
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就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 “联蒋抗日”的主张。并号召红军广大指战员,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奔向抗日最前线。是年9月初,党中央和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来到甘南迭部达拉沟时,在附近的达拉河西岸岩石上,写下“北上抗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日,夺回失地”的大幅标语,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定信念。1936 年8月,红四方面军某部长征到达临潭新城后,于19日成立了“中 国抗日救国军甘肃第一路军”,由国民党起义部队和地方武装合编而成,朱德总司令任命原国民党军队旅长李仲方为第一路军司令, 张先进为政治部主任。抗日救国第一路军发出了《告西北各族父老 兄弟姐妹书》,号召西北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红军还在临 潭地区建立了县、乡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召开捐款大会,开展“抗 日募捐”活动。让各社会团体、学校等,利用各地逢集、庙会和传统节 日,在人口集中的村镇,张贴抗日标语、散发传单、办墙报、贴漫画、演出活报剧、教唱抗日救亡革命歌曲等,大张旗鼓地宣传抗日,以唤 起民众,形成抗日救国热潮。
在党建立全国抗日救亡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下,国内有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也加入抗日民族统一阵线。如:1938年8 月,国民党临潭县长聶迥凡,一次性地向在山东战场阵亡的临潭籍 战士郭兴顺等,每人的家属发抚恤金300元,以后抚恤金每年发 120元。用实际行动安抚抗日阵亡将士的家属。在纪念“芦沟桥事 变”一周年时,临潭县政府在新城建立了 一座抗日将士纪念碑。1941 年,临潭县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在全省范围内的募捐飞机款运动,支 持扩建西北的兰州空军,拦截日机轰炸,并在新城、旧城四周的高山 头修建了几个防空监视哨所。在8年抗战期间,临潭县共捐资白洋 3万元,捐献战马300匹。有570多名青壮年应征报名,奔赴抗日前 线。有的为国捐躯,有的成为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1941年临潭县民众纷纷集资,在新城隍庙修建了一座“抗日阵亡将士忠烈祠”,以示对英烈们的缅怀和哀悼,让他们的功绩炳彪千秋,与世长存。
与此同时,在1937年冬季,拉卜楞寺五世嘉木样活佛,从西藏 发电报给其兄黄正清和其弟黄正基,让他们组建慰问团。在他们的第一章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
倡导下,拉卜楞寺教区成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慰劳抗日前方将士代表团。黄正基任团长,制作了8面锦旗,携带大批慰劳品,奔赴北方各个战区慰劳抗日将士。因当时交通不便,再加上北方到处战火纷飞,代表团辗转矢奔,用了近1年的时间,才慰问完各个战区。黄正基由于菠于奔波,身染重疾,经医治无效而逝世,时年28岁。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当时国民党军政要员中,有些人对抗战前途持悲观失望态度。在此危难时刻,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带领拉卜楞寺教区的50名上层人士,千里迢迢地赴重庆向国民政府捐献抗日飞机30架(每架约折合白洋15万枚)。由此,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表彰拉卜楞藏区广大僧俗的抗日爱国行为,特赐“输财卫国”的匾额一块,至今保存在拉卜楞寺内。这些都是当年甘南各族人民积极支援抗日战争的历史佐证,将永彰史册。
三、喜饶在甘、青藏区从事的革命活动
喜饶,男,汉族,原名叫刘永珍,系青海湟中县人。1919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岁时从青海蒙藏学校毕业后,到南京西藏补习学校读书两年。1936年至1940年7月在重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读书,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开除。1941年1月,在重庆曾家岩50号八路军办事处接受叶剑英分配的任务,到甘、青藏区开展革命活动。1946年8月在夏河县被国民党政府以“共产党嫌疑”逮捕,押往兰州监禁。1948年9月被人保释出狱。1949年9月,在兰州接受解放军一野副司令员兼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张宗逊的派遣,到甘、青藏区招生。解放后,在青海省劳改局、省民委等单位工作。1966年9月蒙冤入狱。1972年12月被无罪释放。1985年6月病逝,享年66岁。
1939年,在重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学校读书的边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疆各地青年,为了寻求革命真理和民族解放的道路,以藏族进步青年平措汪杰、吴振纲为首,秘密建立了 “藏族共产主义革命小组”。之后,他们经常组织小组成员学习共产党办的《新华日报》和《群众》等进步报刊,努力掌握党的革命理论和民族方面的方针政策。为表示抗日和革命到底的决心,他们曾以“共产主义小组”的名义给斯大林和毛泽东写信,并通过学校和进步教员转交给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1940年,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发展到近40人。为便于活动,他们组建了各地藏族青年“旅渝同学会”,作为共产主义小组的外围组织。其主要宗旨是:加强各地藏族青年之间的联系,为藏族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这时,正在蒙藏学校学习的青海籍青年喜饶,也参加了这个组织。由于他热情高,工作积极,表现突出,逐渐成为同学中的核心人物。随着组织的日益扩大和活动的日趋公开,被国民党学校当局察觉,并想尽一切办法进行破坏和瓦解。他们先将吴振纲开除学籍,遣送回夏河拉卜楞原籍。一月之后,平措旺杰和喜饶也被开除学籍。是年7月,他俩经人引荐结识了邹韬奋先生,后由邹联系,介绍给重庆曾家岩50号八路军办事处,受到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和办事处首长王梓木的接见。叶参谋长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和被校方开除的原因等,欣然接受他们参加革命的请求,并分配两人到西康和甘、青藏区进行革命活动。1941年2月10日,喜饶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七贤庄1号)后,即将沿途出行情况电告了叶剑英。同年3月喜饶抵达拉卜楞后,5月初同吴振纲、水振东、杨生英、王仲甲等人,在卓尼达子多山林里建立从事革命活动的秘密领导小组,制订了19条行动纲领。此后,他们以各种身份为掩护,在拉卜楞、青海、河南蒙旗、卓尼、临潭、岷县等地,开展地下革命活动。联络各族进步青年,组建了有150多人参加的“拉卜楞革命青第一章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
年同学会”、“拉卜楞青年联谊会”、“藏文研究会"、“合作社”、“藏民同乐会”等进步组织。为更广泛的接触群众,喜饶转移到青海苏户(河南蒙旗)等地,组建了当地的“藏民同乐会”和“藏民文化研究会”。同年9月,喜饶来到兰州。1942年4月10日,喜饶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将他们到甘、青藏区后的革命活动及工作情况,向叶剑英发电作了汇报。电称:
剑英同志:
甲、去年元月离渝,一同有凭错纲解(指平措旺杰)同志,至四川广元被扣,我单独于3月间到拉地蒙(指夏河县拉卜楞地区和青海河南蒙旗),当与黃正清协助在藏民学校服务,并在拉寺研究藏文。同年元月,请假随黃河南亲王离拉赴青界之苏户,后又随他去青海。青马以为我有别的思想,再三盘问。后即来兰。10月再度赴拉,在拉寺研究藏文。十二月末国立拉卜楞职业学校新校长介绍去该校任训育组长。三月前往卓尼、临潭招生,共八、九十人。
乙、工作情形:(一)去年五月,拉组织一同学会;(二)又在苏户设一藏民同乐会,在拉设一藏文研究会。各会人数:拉卜楞青年同学会,现在有一百五十余人。藏文研究会现有十余人。藏民同乐会,因在草地交通不便,未详。本年,再设拉卜楞青年同学会两处(卓尼、梅伍两地),并在拉设合作社。
丙、(一)请中央暂借一万元,作经济基础。(二)中央请派文书和数学教员各一名。(三)边地虽有热心青年,但因军火缺乏,不能实现,请发盒子枪两百支,子弹万发。(四)派一人到延安受训,是否可以。
抄叶希饶10号
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给喜饶复电,指出秘密工作之要点:
(一)每半年将工作情况向兰办处报告一次。(二)广泛展开群众间的联系。(三)费用由兰办处领。
喜饶从兰州回来后,遇到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的一位教员来拉卜楞接管职业学校,他凭借师生关系,在国民党中央直属边区拉卜楞党部谋得职务,后又在拉卜楞职业学校合作社兼职。他利用这个公开身份,在去临潭、卓尼、岷县等地招生时,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他的这些行为,招致了国民党军政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
当局的不满,即下令撤销“拉卜楞青年同学会”,限制会员的言论与行动自由。喜饶所任的公开职务也被免除。1943年,喜饶与吴振纲离开拉卜楞赴青海各地。他们以做小生意为掩护,走庄串村,广泛接触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宣传革命道理,鼓动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对马步芳军阀的残酷压榨和疯狂屠杀。并秘密组织“藏族人民解放委员会”。此后,他俩返回拉卜楞,进一步联络卓尼、临潭的会员,准备伺机起事,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后因奸人告发,举义失败,事虽未成,但声势颇大。
1946年8月,喜饶在拉卜楞镇被国民党军警以“共产党嫌疑” 逮捕,押往兰州李家湾狱中监禁,受尽凌辱和磨难,直到1948年9月经人保释出狱。喜饶出狱后,为逃避国民党特务的追踪迫害,便流亡到甘、青、川三省交界的拉摩(今郎木寺)地区,积极开展民族上层人士的工作,发动群众,筹措资金,设法购买枪支弹药,暗地做迎接解放的准备工作。
1949年8月初,甘肃东部的一些地区相继解放,解放军正向兰州四周合围挺进。喜饶闻讯后欣喜若狂,他立即从郎木寺星夜赶到临潭旧城,召集骨干力量和进步人士,布置迎接解放军西进的工作。不料,在秘密开会时,突遭匪特袭击,当场牺牲1人。喜饶只身逃脱,躲在旧城以北甘沟、羊沙等地的老百姓家里。后来,他在当地群众的掩护协助下,翻过莲花山,来到临洮县城,找到解放军一野一兵团政委傅志华等。他们听了喜饶汇报的情况后,由一兵团政治部主任曾涤送喜饶到兰州。后受一野副司令员兼兰州市军管会主任张宗逊派遣,喜饶赴甘、青藏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招收学员。他带领黄培德、韩志华两人从兰州出发,途经洮沙、临洮、会川、临夏、临潭、卓尼、岷县和夏河,到青海的同仁、循化、化隆、乐都、民和、贵德、湟中、湟源、大通、互助等18个县,共招收了250多名各族第一章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在甘南的活动
学生。这些青年经过革大三部的短期学习培训后,都派往甘、青藏区开辟工作,成为解放初期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的骨干力量。招生结束后,1950年1月,喜饶被任命为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委员。1月9日,他参加了青海省各族各界联谊会。是年12月被派往中央民族学院第一期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于1953年毕业后到青海省工作直到去世。喜饶的一生是辛辛苦苦为革命奔波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默默无闻地为人民谋求解放的一生。他平凡而光辉的事迹,将永昭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