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语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5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语法
分类号: H172.2
页数: 6
页码: 668-673
摘要: 舟曲方言与语音、词汇相比,在语法上和普通话差异较小。主要表现在实词形态的重叠、附加及句式等方面。
关键词: 语法 方言

内容

舟曲方言与语音、词汇相比,在语法上和普通话差异较小。主要表现在实词形态的重叠、附加及句式等方面。
  一、附加
  1、前缀在方言中数量不多,常见的前缀句有阿、啥、稀、稀不、打、老等。
  阿,疑问代词、动词、时间名词和量词前加上“阿”,表示发问,意为“什么?”、“哪一个”、“什么时间”、“怎样”等,常见形式有:阿块(干什么)?阿谁(什么人)?阿塔儿(什么地方)?阿开(哪一个)?阿侯儿(什么时候)?但“阿来”,却不是疑冋词,意为“拿来”。
  啥(sa),在名词前加“啥”,表示疑问,意为“什么样的”。如:啥人,啥意思等,含有贬意。
  稀、稀不,加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意为“非常”、“很”。如:稀软、稀烂、稀亮、稀清等,“稀不”较“稀”程度更强。如:稀不软,即十分软;稀不香,即香极了。
  打,名词和名词词组的前缀,表示“开头”、“从”等义。如:打头(开头)、打马前头(最前面)、打根根儿(从根源上)。
  2、后缀较前缀普遍、丰富,常见的有“儿”、“子”、“头"、"干"、“汉”、“婆”、“家” 等。
  JL,在舟曲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十分突出。词“儿”化后绝大多数为一个音节,在书写时为两个字,但说话时合而为一,听起来是一个音节。儿化词往往带有“细小”、“可爱”的意味,如小锅儿、茶碗儿、炕桌儿、鸡儿、猪娃儿、豆儿、葱儿等。一般都构成名词。但是部分单音名词重叠并儿化后,变成了形容词,例如:水水儿 (药)、片片儿(药)、杆杆儿(柴)等。
  子、娃子、求子,后缀“子”具有大、重等义。例如:房子、桌子、凳子、刀子、铲子、车子。且“子”的读音较重。“娃子”,用来指人,含有贬义,如:贼娃子、刁娃子、绺娃子等。“求子”为轻蔑口味用词,多缀于单音节动词后,如:走求子、吃求子、砸求子、打求子。
  头,使用较少,如:对头、花头(花钱)、来头、奔头、念头、准头、甜头、馋头(骂人语)。
  汉,用在形容词、名词后,多含贬义。如:半年汉、上门汉、光棍汉等。
  客,用在名词后,多为不同行业、身份的人,例如:油客、柴客、炭客、菜水客、豆腐客、凉粉客、老客、娶女客、送女客等。
  婆,用在名词形容词等词或词组后,多含贬义。如:串家儿婆(话多的人)、贼婆、顺婆、妖妖儿婆、麻线婆等。
  家,用在名词后,方言中多表示领属关系。如:地主儿家、房主儿家、磨主儿家、牛主儿家等。
  二、重叠
  重叠方式在舟曲方言中使用也十分普遍,成为方言的特色之一,主要有名词重叠、动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
  1、名词重叠单音节名词重叠并儿化修饰形成新的名词,或修饰另一类名词, 或附加于另一类名词前构成新的名词。
  单音节名词重叠并儿化,含小巧、可爱之义。与后缀为“子”的名词在意义轻重上大多数相对应,前者轻巧,后较重、大。例如:桌桌儿、车车儿、本本儿、板板儿、箱箱儿、勺勺儿等,与桌子、车子、本子、板子、箱子、勺子等相对应。单音节名词重叠儿化后附加于名词前作修饰语,组成一类新的名词。例如:罐罐儿酒、窝窝儿茶,分分儿钱,杆杆儿柴、末末儿煤等。
  有些名词重叠后一般不能儿化。一经儿化,则意味变化。例如:蛋蛋、糖糖、饭饭、汤汤、勺勺等,多为对小儿语。其中蛋蛋、汤汤儿化后成为蛋蛋儿、汤汤儿。”蛋蛋”指水果之类的食品,而“蛋蛋儿”指小球形的东西。
  2、动词重叠动词重叠多出现在疑问句中,表示向对方询问、或命令的意思。
  你走走?问对方是走呢还是不走,若加强语气,表示命令对方立刻就走。
  你动团动团?动团,即动弹,行动的意思。问对方行动不行动,或威胁对方,不行动的话就采取行动。
  3、形容词重叠和嵌字式单音节重叠有AA、AAB, ABB.AAXY等多种形式。
  AA式:例:美美,语气较重,"我把他美美收拾了一顿”。也可用“美美的”。如果形容词重叠后儿化并加“的”,则成为“美美儿的”,语气变轻。
  AAB式:使用较少,例如:非非快”、“喷喷香”
  ABB式:使用较多。例:稠巴巴、黑哇哇、胖墩墩、瘦夸夸等。ABB式往往儿化,但感情色彩即发生变化。例:酸巴巴,意为太酸,令人不喜欢。而“酸巴巴儿”,则意为着酸得恰到好处,酸得可爱。
  AAXY式:重叠后添加无实在意义的后缀例如:其其格哇。“其其”指衣物发皱, “格哇”无实在意义,仅为了使音节和谐、平稳。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有AABB式、ABAB式。
  AABB式:例如“漾漾刷刷”、“然然哇哇”。
  ABAB式:例如:咂焉咂焉"、"活焉活焉”。
  嵌字式:单音节形容词嵌字加后缀,是舟曲方言的特点之一,较普遍、丰富。有多种形式:AXBC式、AXBB式及AXYZ式。其中“X”代表所嵌嵌字,常见的有 “不、气、把、休、抓、头、格、楚、支”等字。嵌字后的BC或BB,无确切的意义,也只是为了使音节和谐、有力。
  AXBC式:例如:敞不拉海、冰抓咕咚。
  AXBB式:例如:死不叶叶,冻格稀稀
  AXYZ式:A为单音节形容词,XYZ为后缀,无实在意义。例,瞎榔巴手、瘦死么夸。核心词“瞎”(ha)、“瘦”为形容词,后缀“榔巴手”、“死么夸”无实在意义。读音时四个字分成两组,每组两字的语气先重后轻。
  三、句式
  在方言各要素中,语法的变化最小。而在语法各方面,句式之差异更小。方言句式特点主要表现在“处置句"(“把”字句)的特殊用法。在“语序”、“比较句”、“陈述”、“疑问"、“祈使"、“语助词"、“时态助词”等各方面均存在细微差别,后列举70多个例句,以资参考。处置句的特殊用法。普通话中,使用“把”字,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方言中使用“着”、“给”、“向”等字将宾语提前。例如:(前为普通话,后为方言,下同)。
  他把茶杯打破了。茶杯着他打破了。
  你告诉他。你给他说。
  我请教你一个问题。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有时可不借助任何词汇,将宾语提前。例:
  他吃了饭了。他饭吃上了。
  我家杀过年猪了。我家年猪杀过了。
  四、语法例句
  这句话舟曲话怎么说?
  我应该来不应该?
  你能来不能?
  还有饭没有?
  你到过北京没有?
  (这件事)他知道不知道?
  (这个字)你认得不认得?
  你还记得不记得?
  你前面走
  我告诉过他
  这个大,那个小,这两个东西哪个好一点呢?
  这个比那个好
  那个没有(不如、不及、不跟)这个好
  这个有那个大没有?
  哥哥和弟弟一般高
  弟弟比哥更高,弟弟髙过哥哥
  我比不上他,我跟他比不得
  这句话舟曲话阿过儿说呢?
  我该来不该来?
  你能来能来?
  还有饭没了?
  你北京去过没?
  他知道知道?
  你认得认得?
  你还记得记得?
  你前面行(hen)啊!
  我给他说过
  这开大,那开小,这两开东西阿开好点?
  这开比那开好。
  那开没这开好。
  这开有那开大没?
  弟兄两开样高。
  兄弟比哥更加高,兄弟参过哥哥。
  我跟不上他,我连他没比。咱们一边走一边说。说了一遍,又说了一遍。
  这东西好是好,可是太贵。
  他在哪儿吃的饭?
  吃了这碗饭!
  迟了就不好了,咱们快点走吧!
  他们正在说着话呢。
  桌子上放着一碗水。
  坐着吃好,还是站着吃好?
  站着!路上小心着!
  这些果子吃得吃不得?这是熟的,吃得,那是生的,吃不得。
  这个东西很重,拿得动拿不动?我拿得动,他拿不动。真不轻,重得连我都拿不动了。
  他手巧,画得很好看。
  他忙得很,忙得连饭都忘了吃了。
  甭走了,住在我家里吧!
  屋里坐着很多的人,看书的看书,看报的看报,写字的写字。
  上次是谁请的客?是我请的。
  你是哪年来的?我是前年到的北京。
  咱们边走边说。说了一遍,又说了一遍。
  这东西好是好,单太贵了。
  他才阿塔儿吃饭来?
  把这碗饭吃了。
  次了就不好了,咱们牙吗走吗!
  他们正说话着呢。
  桌子上放来一碗水。
  坐着吃是好么站着吃是好?
  站哈着!路上小心着!
  直格果子吃得吃得?直格熟了,吃得,那格没熟,吃不得。
  这开东西重子很,拿动拿动?我能拿动,他拿不动。实话不轻,重子连我都拿不动了。
  他手巧,画子稀不好看招。
  他忙子很,忙子连饭都忘了吃了。
  甭儿走了,住招我委呢吧!
  委里坐来欧谋多的人,看书子看书,看报子看报,写字子写字。
  上回是阿谁请客来?我请来。
  你是阿年来的?我是前年到北京子。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