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5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9
页码: 644-652
摘要: 过去,当地汉族人民之服饰,有丰富的内容,与内地服饰文化比较大同小异。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各有其特色。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人民服饰也发生巨大变化,且随时代飞速发展,服饰变革频率加快。
关键词: 舟曲县 生活习俗

内容

一、服饰
  过去,当地汉族人民之服饰,有丰富的内容,与内地服饰文化比较大同小异。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各有其特色。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人民服饰也发生巨大变化,且随时代飞速发展,服饰变革频率加快。
  清末民初
  男子头戴“缎帽”(瓜皮帽)、毡帽或裹黑白布帕。清代男子普遍留长辫,至民国时期虽明令剪辫,但禁而不止,百姓仍习惯于保留长辫。至30年代,全县4000多男人长辫依然存在,部分老人保留到解放初。男子身着大襟或对襟上衣,多为白、蓝二色,成年男子腰束蓝黑布带,普遍在腰带上别着旱烟锅儿、烟袋及火镰。民国时期城内居民、读书人多着长衫,富有者着长袍褂,多黑、蓝、二色。衣料主要是土布、家庭富裕者为“洋”布衫子,富户用茧绸或丝缎。下着大裆裤,裤筒黑、蓝二色,裤腰用5寸宽白布缝制。夏季粗布汗衫或缠腰子(布背心)。春秋夹袄及“卧龙”袋(夹衣),内穿裹肚儿。农民上山劳动或进山打柴,小腿缠“缠子”或扎毛裢子。冬季棉衣 (“主腰儿"),一般农历十月初一后即开始穿棉衣,次年三月换单衣,谚云:“三月三,换单衫”。
  民国时期及解放初
  农民普遍穿用棉线做的麻鞋,麻辫(用胡线绳编制)。布鞋,多系圆口,穿布鞋者较少,也有八眼儿鞋。富裕者穿线袜、布袜,冬季穿毛线袜。贫穷农民穿鞋不穿袜,甚至打赤脚。
  妇女发型有未婚和已婚之别。未婚前,姑娘普遍梳长辫,发根系红头绳,发梢亦用头绳扎起,前额分刘海。民国后期部分梳两条辫。已婚妇女,无论新妇、少妇或成年妇女梳圆纂,套上发网,插上银钗,俗称“插钗儿”。一般插三、四个。清末及民初已婚妇女梳高纂,俗称“高纂纂,”发分三股,头顶、两鬓。头顶部插木棍儿。民国后期,提倡放发,改高纂为平纂,大部分妇女都改为平纂,头顶蓝、黑、白三色头巾。但少数老年妇女仍不愿改型,至今还有个别老妇仍做高纂,包黑布或丝织头巾。
  妇女服式较男子复杂,富于装饰。普遍穿大襟上衣,绝大部分为右开襟。清末民初,上衣宽领口、衣边、袖口镶有宽窄不等的花边,当地称为“蜿袖”。后,镶边渐失,但衣型依旧。民国后期至解放初,老年妇女着黑色上衣,仍宽大过膝,腰系布带,右襟纽扣系手帕,插于腰带。中、青年妇女上衣则短小,中年深蓝色,青年多穿“阴丹衫子”,即湖蓝色细布衫。夏日着白色或月白色土布汗衫。妇女下衣,宽窄适度。老年人,将裤口紧裹,外盖一尺见方浅蓝色夹层布,用丝带扎紧。老年妇女穿船形鞋(弯弯鞋),鞋底前端狭窄,上翘弯起,成龙船形。鞋面满绣花纹,鞋口饰丝织辫线。鞋后部边缘垫寸余绫形屐跟儿。中年妇女多为黑、蓝色圆口鞋,一般不绣花。年轻妇女、姑娘穿绣花鞋,多红色、翠绿,湖蓝色次之。花绣于鞋尖儿,鞋口镶辫线。清至民国初,妇女缠足。女孩儿七、八岁始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民国中期,明令放足,大部分妇女成天足,行动自如。但少数妇女仍然缠足,解放后渐失。
  儿童服式儿童服饰之特色在于手工精制的帽子。民国时期及解放初儿童戴“大尾巴帽”、“狗头帽”为美。”大尾巴帽”左右两块拼连而成,头项大型绣花,后部圆长如尾,盖至颈、背部。前额有帽檐,帽檐下或饰以绸缎花朵,或镶嵌银佛、银花或蝴蝶碰金瓜,或为二龙戏珠,下为弹簧状银丝、银铃。帽边、帽尾饰云状丝带和辫线,两侧垂五彩丝线扎制的“耍穗”,侧下有带,可系于颔下。“狗头帽”除无尾状外,后颈外露,两侧掩耳帽和“大尾巴帽”相同。婴儿多戴搐搐儿帽,状为圆筒形,上部红色,一般为夹层帽或薄装少许棉花”圈圈帽”,用寸余宽的丝带连成圈,前额饰一朵大花或虎头、猫头,头顶外露,为幼儿过端午节戴。女孩留“半月亮"、"三片角”或两条小辫,男儿剃光头,或头顶扎一“总角。“
  解放前及解放初,服装形式较为稳定,变化慢。解放初,干部男着灰制服,军便帽,女干部穿灰色列宁装,大领双排扣,剪发或双辫,戴军便帽。农民服装,男式大襟渐消失,多穿对襟或制服,头扎毛巾。女式除农村部分为大襟外,多穿对襟衣服。
  “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开展红卫兵运动,城乡学生及青年人无论男女,时兴黄军装,黄军帽,腰扎皮带,穿黄胶鞋。
  改革开放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服饰变化加快,许多人缝做未穿的旧式衣服,已经过时。服装一破30多年黑、灰色基调,五彩纷呈。男式流行牛仔服、拉练衫、滑雪衫,西装领带、喇叭裤、直筒裤。男青年一度盛行长发、短须。女青年衣着花丽。春秋普遍穿裙子,着长筒袜,高跟鞋,且逐渐兴起画妆之风,画眉,敷粉,涂口红,戴金耳环、金戒指、金项练也不乏其人。农村青年妇女也多穿西装。老年人的服装,较过去样式增多。儿童、中小学生普遍穿夹克、拉练衫。女孩儿多着连衣裙、乔奇纱短裙。无论男女老少,多讲究穿套装。夏季足登塑料凉鞋,服装鞋帽商品化日益增强,而家庭手工制做逐渐减少。
  二、饮食
  舟曲人民吃苦耐劳,生活朴素,饮食节俭多粗茶淡饭。平时以玉米、小麦和马铃薯为主食。70年代前,一般家庭多为一日两餐,即早饭和晚饭。殷实之家,早晨煮茶吃馍。劳动时,干一阵活后吃早干粮,12时左右吃午饭。回家后吃晚饭。80年代后多为三餐制。8时早饭、12时午饭,7时晚饭。劳动时,午、晚饭间吃“腰晌午。”早餐多吃酸菜玉米面稠饭,午晚餐以馒头、烙饼或酸菜面为主。年节时最好的饮食是大米饭、臊子面。
  80年代,生活大有改善。杂粮已少食,大米、白面成为家常便饭。群众皆论:“与以前相比,现在天天在过年”。
  主食:蒸、烙、煮、炸、炒
  蒸食类主要有蒸馍、馒头、花卷、包子、发糕等多种形式。过去在过年及婚、丧、修造大事时制做。结婚、祭祀做供品,还要做大馍馍,一个用2〜3斤面。除丧、葬蒸馍外,其余多在中心点红,以示喜庆吉利。馒头原料也可用杂粮面。农家还蒸一种“金裹银”馍,即将一层白面迭一层杂面卷成花卷。除圆形外、按形状还有虎爪 (口收为一条弧形边)、角儿(长条、状如萝卜,头大,后收为尾状,左右收口,纹若瓣状)。另有肉包子、韭菜包子、洋芋包子、地软包子。或多种料混合制作。月饼 (上下两层面,中间用蜜、或糖、核桃仁等做成的馅)。另外,把蒸做的发糕称“xx 花儿”,如养面花儿、玉米面花儿、血花儿等。做法是将面掺入酵头,搅成稀粥状,另用白面,擀成皮铺于笼内,将发酵好的稀面浇在笼内皮面上,将皮面包起。蒸熟后切成块,香酥可口。血花儿是将猪血搅人稀面中蒸发而成。此外还有菜疙瘩、群群儿,也属蒸食。菜疙瘩,是将菜或洋芋丝拌少量面粉蒸熟,调辣子、蒜食用。群群儿用玉米面、洋芋丁混合,加适量水直接在锅中蒸,待水干时,用勺背揉成碎粒状,调辣子蒜。
  烙(烤)类烙饼用白面、黑面、玉米面烙者较普遍。用发酵后的面烙制的称起面馍,花馍馍,似锅盔。将饼稍烙后在锅中不断折叠,形成皱纹称锅花馍。另外用刀切成棱形几何图形再烙熟,也叫花馍馍,多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时作供品。烧饼,是直径12厘米左右的小圆饼,有两种:一种仅用面烙,过去市场上买的一种饼称黄烧饼。另一种为油烧饼,在干面中加入大油(或菜油)、葱末、调料,和成油面,包入发面中反复折叠擀平,再做成圆形,中间较薄,中心凹进,四周较厚,烙熟后若干层饼,香酥味美。饼子,用开水烫面,擀成半分厚的圆形薄饼,在烙熟后,盛于盘中叠压,有时喷少许水。食用时将炒菜(多用五爪儿、马铃薯丝、豆芽、肉条、小葱)卷成筒状即吃,有特殊风味。饼子中还有一种双合饼子,将两块面中加少许油擀薄,烙熟后两手夹饼在锅中转动顿摔,使成两张。油饼,把用开水烫和的面擀开,涂上菜油,撒些盐末,葱花之类调料、卷成卷后扭转擀成薄饼,烙熟后于锅底涂上菜油略烙一阵,叠成锥形,后用铲拍打几下,使饼起层。是民间招待客人常用的食品。“有福不可重受,油饼子不要卷肉”,就是指此种饼。
  煎饼,多用养粉制做,将养粉搅成稀糊状,浇于锅边一圈,使之往下流,再用铲背抹平,烙一两分钟即熟。吃法有两种,一是和饼子一样切成4块,卷菜后食用;另一种是将炒好的细条肉、菜与切成条的煎饼混合,谓之炒煎饼。韭饼:在两张皮面中夹韭菜馅,周边压合后烙,涂上菜油,稍烙即熟,吃时,调进辣椒、醋、软香可口。
  烧馍馍。用烙、烤、烧三种方法,将饼稍烙变硬后在大火旁烤一阵,然后埋入烫灰中烧熟,脆而可口。过去上河一带普遍食用。玉米面“砖头”,把玉米面和成四五寸宽、六七寸长、厚约一寸的长方块。用同样方法烧烤,有的添加核桃仁,硬脆适口。旧时,婴儿因缺乏营养品,不少人家给幼儿炒“棋子”,面内加少许油、鸡蛋,擀成薄饼,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棱形,烙、炒熟给小儿喂食。
  煮食类一日三餐最为普遍,是日常饮食中的主要做法,有面条、米饭,稠饭和拌汤等。面条主要用小麦面做成,最常见的是酸菜面。先在饭水中加入洋芋(马铃薯)丁丁儿(或米),待煮软后下入切面。面熟后倒进半碗或一碗酸菜,略煮即可食。酸菜也可用菜油、辣子炒后调于饭中。逢节日,来贵客做臊子面,讲究擀得薄,臊子用大肉和豆腐丁烩成,切得细。50年代前,一般先吃面条,留汤再添面条,最后将汤喝完。过年或招待送女客,在汤中添大米饭。
  “疙瘩儿”。用杂面擀的面条叫疙瘩儿,如养面疙瘩儿、燕麦面疙瘩儿、麦豆面疙瘩儿面等。杂面面条,均添加炒过的酸菜,佐以腌韭咸菜或苦根咸菜食用。
  水饺(扁食)。有瘦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等,馅内人调料、葱末。韭菜饺子较普遍,农历二、三月上市和九月将收市的韭菜做饺子,味美,俗云:“九月韭,香破口”。饺子形状有元宝式、半月式。有湿、干两种吃法:加汤食用,做臊子,称水饺。现多将饺子盛盘中,用蘸池就酱、醋、油泼辣子和蒜末食用。
  “削筋”。用养面或玉米面和成较硬的面团,用刀削片入锅,叫养面削筋。
  麻食子。将和好的面揪成指头蛋大小面块,用拇指在案上或草帽上压搓成筒状, 加酸菜或臊子食用。
  “鸡肠子。“用养面、青棵面做,揪小面块,用手在案上搓成圆条,细如鸡肠,捞出加蒜泥等调料食用。面片较普遍,有擀面片、扯面片。近来扯细面之法,也在家庭流行起来。
  米饭有三种做法:出米饭、蒸米饭,连锅米饭。连锅米饭也称塌锅米饭,将米倒在锅内炒好的菜上,加水煮沸,后抽火娴一阵,味较前两种更香。过去米饭多用糜子所碾黄米做。现在多以大米做。
  撒食类稠饭、搅团、拌汤等。玉米面稠饭最普遍,一般在饭水中先放入洋芋丁或粟米,煮软后撒面人锅,边撒边搅动,食时调炒好的酸菜及咸菜食用。撒面前将酸菜调入饭水中煮沸,撒成的叫菜菜饭。
  搅团,近似稠饭,不加米或洋芋,俗话说:“搅团要得好,三百六十搅”。用擀杖快搅,后用勺背用力往锅底研揉,使其柔韧。玉米面搅团既可盛入酸菜汤中,也可在稠饭上斟上有蒜泥、辣汁的醋蘸着吃。养面搅团多蘸蒜吃。
  面茶,即油茶,用大油或菜油将面粉炒熟,撒入冷水中撒匀、煮沸,多加葱末、鸡蛋,或加核桃仁、杏仁。一般还倒入清茶。
  炸食类多用菜油(菜籽油、胡麻油等)炸做。分甜、咸、素三种。面中揉进大油,鸡蛋,加椒水。做甜味在面中加蜜、糖;咸味分下茶、盘徽、麻花(微子)、油饼等。下茶宽一寸、长四、五寸,中间分为3股,绞成辫状。盘馓,将面搓成如筷子粗细的环形条,盘曲弯成马蹄状。
  炒食类有炒米饭,炒馍馍,炒煎饼等。炒米饭用肉、鸡蛋或用油、葱等。副食
  酸菜日常饮食大多用酸菜做酸菜主要供冬春食用,多在农历卜月用洋根煮做, 将洋根礤成细条再加入切碎的“洋”根叶,淘净略煮,捞入大缸中或木筲中,菜上苫一层桑叶,压石。一般农户视家中人数多寡,做一、二缸或二、三缸,供一冬食用,是农家重要的副食。春秋菜多用甘蓝叶、萝卜叶和苦麻等野菜煮做。
  咸菜有粗细之分,细咸菜纯用韭菜制做。苦根咸菜,用野菜苦根儿腌制,味道芳香脆嫩。粗咸菜,主要用包心菜、甘蓝根、萝卜、胡萝卜、青辣椒切丝混合腌制。另有用白菜心加蒜瓣腌的蒜白菜。
  泡菜。以甘蓝块、胡萝卜、包心菜、豆角、大蒜、蒜叶、黄瓜、莴笋等,用泡菜坛泡制。干菜,萝卜、豆角、茄子干切片或丝晒干。白菜可整朵阴干,在冬季缺菜时食用。野菜,有五爪儿(有单五爪儿、双五爪儿之分)、叶里开花、乌兰头、蕨菜 (洋蕨、白蕨儿)。野菜春季采集,用开水略煮捞出晾干收藏。晒干的野菜,因其黑褐色,俗称“黑菜”。一般用猪肉汤炖煮,加辣椒、醋做成酸辣味,味美。现普遍食用。
  肉食以猪肉为主,还有牛、羊、鸡、鱼等肉类。城乡年猪屠宰后,大肉剔骨卸成“连儿”,排骨剁为大块,用盐、花椒面擦抹,盛筐篮中,待七、八天脱水后挂于屋内,两、三月后收于缸中,即成腊肉,可久存,味色具佳。
  漤臊子漤臊子约用一头猪肉的四分之一左右。肥肉先切成大块约煮半小时,俗称“紧肉”,再切成肉丁。瘦肉生切成丁,将肥、瘦肉丁混合在锅中炒炼,加盐、调料,直至肉中水分炼尽,盛坛冷却储存,随时食用。
  宴席
  舟曲常见的大肉菜肴多用鲜肉制做,主要有“扣肉”(红烧肉片)、“方疙瘩”(肘子)、花肉(肉加鸡蛋、芡粉炸成的肉块)、清汤丸子、油炸丸子,象眼肉(肥肉片裹红枣、蜂蜜或白糖蒸熟)、排骨。用肉片或肉丝配以木耳、蘑菇、竹笋、芹菜、青辣椒等烧的菜,名称各异。宴席酒菜,分“品”、“盘”两大类,汤菜为“品”,烧菜为 “盘”。"品”有清炖鸡、清汤羊肉、丸子酸辣肚等,用大品碗盛装。“盘”为各种烧菜,用7寸盘子盛装。县内置办酒席冇“四品四盘子”、“八大碗"、“九魁"、十大件(5品5盘现沿变做2品、8盘)、“三流子”、“十三花”、“十三巧”等。现普遍流行十大件,宴首上凉拌菜,席末“三鲜汤”。宴席方式,按招待对象不同略有差异。娶亲招待送女客,逐次上菜,(一品一盘交替上)一菜一巡酒。普通客人多分两次上菜,每次一品四盘。饮酒方式,先由执客斟三巡开席酒,每人一次三盅,然后从首席轮流打通关,划拳行令。待菜上完,通关打遍方可散席。旧时宴席多有素菜,如醋溜白菜、炒马铃薯丝、炒豆腐、炒豆芽等。现因生活水平提高,宴席大多为荤菜,无伦品、盘,均以肉类为主。现时,不仅宴席烧许多菜,许多职工家庭平日吃饭也要烧三四个菜。家中请客,一般烧三四个或五六个不等。
  传统饮料
  烧酒(土酒)多用青棵、小麦、高粱等作原料,碾皮除壳煮软,加曲发酵后,搅拌晾冷后装入酒缸中封口,半年左右可蒸烧。亦可加速酵曲,月余即烧制。土法烧酒用酒盆、套缸儿,将酒醋盛锅中盖上酒盆,双层套缸中加冷水,用酒筒连接。套缸底部插竹筒,酒从此流出。头曲叫“头淋子”。一般将各次酿酒混合,使浓度均匀。舟曲境内地下水质甘冽,所酿土酒,味醇浓郁,尤以西半山所产土酒为佳,为款待客人及送礼之上品。
  黄酒类按制做和饮用方式分为黄酒和罐罐儿酒(“车头酒”)。从缸中用淋子虹吸管淋出的叫黄酒,色金黄,一般红、白喜事用。另将酒粕盛于瓷罐加水煨于火旁,略煮插入竹筒吸饮,具有生津解乏,滋阴壮阳之功效,此为罐罐酒。用红谷与青棵酿制的黄酒叫“红谷酒”,可做药引或滋补药,味甘甜。
  甜酒有干柿子酒、杷柿子酒两种。煮酒之法与烧酒、黄酒同,装缸时在酒醋中加入柿饼或耙柿子,饮用时加凉开水或凉水搅动,饮吃两便,多为盛夏解渴饮料。甜酷子亦为夏季饮料之一。农村中用过滤蜂蜜的淘蜡水,加酒曲发酵,酿成的酒叫蜂汤酒,也是饮料佳品。
  罐罐儿茶当地农民普遍有喝茶习惯,多喜饮罐罐儿茶,用装二、三两水的小陶罐,装满茯茶,加水煮,当地农民称“按茶”。农民劳动前,喝两三罐儿茶,可保一天不渴不累,精神充沛,几乎和食物等同重要,一日不可缺少。俗云:"头盅土,二盅茶,三盅才是顶呱呱"。按茶,加少许食盐。
  燈罐茶先在罐内加少许食用油,待油熟时加茶叶、葱段炼炒一阵,再加水煮沸,味美。
  油茶也叫面茶,茶水加油面、调料、葱姜、核桃仁等,味芳香浓烈,为老年人喜爱。
  酥油茶冬春之间,用煮沸之茶水(粗茶或茯茶),冲入酥油小碗,可多次冲饮。现平日以冲沏清茶待客。80年代,新饮料品种增多,夏季盛行啤酒,沙棘汁、汽水、矿泉水、健力宝、芒果汁等,名目繁多。
  调味品在饮食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过去主要有盐、醋、酱等。本地土盐蕴藏丰富。白龙江两岸农民大都熬制土盐,交换粮食。部分居民多自制食醋,另外,部分人还煮豆豉、红腐乳、酱油。
  吸旱烟舟曲农民普遍嗜好。因地处山区,为除雾障,进山劳动不可不吸。烟叶多自种,有大叶子、蓝花烟等。烟具有烟锅儿、火镰、烟布袋,多随身携带,插于腰间。烟锅儿多为铜、铝、铁制做,杆有竹、木等,讲究“玛瑙嘴子、狗骨木杆子、铜铝头子,绣花袋子”。烟锅儿杆长者可作手杖,短者仅有尺余。也有用狗骨木整体雕成烟斗。
  风味小吃
  热豆腐“点”豆腐不用石膏,而用天然硝水。豆腐箱内豆浆滚烫,卖豆腐的乘热用刀切块盛入碗内。豆腐雪白细嫩,香气四溢,浇上鲜红的辣子汤,色、香、味具美,令人一见即馋涎欲滴。辣子汁用菜油浇泼,加葱、豆豉及各色调料制成。时下, 人们早点兴上街吃热豆腐。
  洋芋搅团舟曲俗谚:“要得吃好饭,洋芋砸搅团”。砸洋芋搅团,选用光滑硕大的洋芋煮熟剥皮,盛在专用木槽中,用木榔头轻轻揉搓,待洋芋成团则用力夯砸,直至洋芋团变成一整块。洋芋搅团多配酸菜、苦根儿咸菜。酸菜用油加葱、辣子面儿和调料炒成,加水煮沸成为带浆水的菜汤。苦根咸菜切细加辣面用热熟油浇好。先在碗中盛小半碗带汤的酸菜。再将洋芋团夹成小块放入碗内食用,搅团柔软细腻,菜汤酸辣可口。食之,余味无穷。
  擀汤面疙瘩儿擀汤面粉用养麦加黄豆混合加工而成。食用,手工擀成,用刀切成细面条,佐以辣子酸菜浆水。面条乳白,汤清而不浑,食之脆嫩爽口,无豆性味。盛夏歇工,吃一顿擀汤面疙瘩,既能充饥,又能解暑,是农民喜爱的美食之一。
  三、居住
  房屋形体结构舟曲民居多以木、石、土作材料。河川一带为土棚子,高山林区则多建榻板房。房屋建筑,以一户为单位布局,多属四合院。也叫卧房,外围成正方形的,叫“一颗印。”一般都靠北向南,以北为匕但民房都不取子午向。北屋是上房,左右叫耳房,又叫厢房,南边称下房。条件优越的居民房舍兴上厅下楼,东楼西厦,此谓“卧虎厅”,即上房是平房称“厅”,是一户的正房,地基高于耳房。房屋多取单数或3间或5间,多至7间。正中厅房一般为两间或三间之通间,厅内左右套房多为老人居住。建于河南岸的房屋,取靠南向北之势,则以南为上。耳房与上房有“五转三”、“七转三”之关系,即上厅5间或7间、耳房3间。楼房有“转角楼”,即四面为楼,走廊相通。乡间如南峪、大川一带四合院,天井甚小,结构形式称“牛抵角”。
  屋墙有板墙、石墙、土坯墙等。板墙,用木板作模,填湿土夯实。
  屋顶,按雨水流向有一檐水、两檐水之分。屋顶分三层,先挂椽,再覆盖参子或榻子最后用泥棚盖。
  梁楼房上面梁称天楸。其上有二楸。楼下底楸紧挨大梁下所加一根小木头叫随
  柱一般一排三根,称三柱落脚。上河一带,山墙两边多用五根柱,为五柱落脚,或每排柱都用五柱,梁一边劈成长枋,穿柱而过称穿枋。
  梁与柱之连接,有印丁、夹多罗两种形式。印丁结构,柱顶端为正方形卯,楸头下为母卯,二者套在一起。夹多罗,在柱头上开口,将楸子夹于其中。
  立柱立柱、上梁须分别选择吉日、吉时,一般均同日,但在不同时辰。也有立柱、上梁相距数日数月甚至一年者,梁下方正中凿一长数寸之卯,内置“禳物”,有五色粮食、金银铜铁锡和珍珠海马等,镶上椿木盖,外裹红布,上画太极八卦,意在吉祥。
  门以位置论分大门、厅房门、耳房门、厨房门等。以结构式样论有股子门、棋盘门、一片玉等。大门讲究高大宽敞。屋门两扇,多做棋盘门或一片玉。棋盘门上以枋为框架,分上中下三块,装分板,状若棋盘。一片玉素而无纹,似一块玉。旧时厅房兴股子门,分四扇。毎扇门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窗;中间较窄,有五寸, 刻镶镂,刻明、暗八仙或菊竹梅兰之木雕图案;下部装主板,此为上明下暗。也有一明两暗者,即中间镶镂空雕花板,上下装板。也有上、中、下全装板者。睡房门、耳房门、厨房门多为一片玉或棋盘门。
  窗正厅房的窗,一般做“虎张口”。下窄上宽两块组成,上部可支起,状如虎口。也有两扇、四扇或六扇者。窗棂图案,有“豆腐块”,即由横竖窗棂组成正方或长方形孔。胡椒眼、八卦窗均以其形状命名。80年代后房屋修造趋于现代化。
  四、器具
  器具,包括生活用具、生产用具两大部分。生活用具有家具、卧具、灶具、餐具、灯具等,生产用具主要有农具、各匠工具等。
  家具以其居屋及作用的不同而异,可分桌、椅、凳、柜、箱、匣等。桌有供桌、坛桌、小方桌、条桌、炕桌、饭桌、圆桌等。供桌窄长而高,置于厅房正中靠墙,两边多向上卷起,作供奉家神用。坛桌,即八仙桌,方而高,紧靠供桌。椅有太师椅,躺椅,圈椅等。凳有大板凳、机凳。板凳两腿间装有镂花雕板。机凳又叫单机凳,有长方形或圆形。春凳长约五六尺,宽尺余,多置床边。夏日纳凉用来。柜为家中藏粮、盛面粉之具。一般长约六尺,宽二尺,高三尺,用寸板套做,分隔成三格或二格。一格一盖,盖占宽度之一半,另一半固定。另还有书柜、脚柜等。脚柜用枋作框架、镶分板,大小如柜,四腿。箱有门箱、板箱、揭箱等。门箱内分上下两格,置于柜上或床边,存放衣物;板箱多与门箱组合,过去为姑娘主要嫁妆之一。
  卧具有炕、床及枕头、被褥、毡、席等。炕用泥巴加茅根儿刺做成,土坯固定,内生火取暖。火门在屋外。移动行床,木质框架,内装灰,亦煨火。枕头有大枕头(总面子)、行枕、耳枕。镶边绣花枕面。行枕子扁薄,枕面绣花,长方形。耳枕枕中有孔,上下可通,侧睡时将耳置孔中,舒适。被面除用花布做外,富户用绸缎,褐子;穷人用土布或只盖一条山羊毛毯,叫扎毛儿毯子,毛毡下垫竹席。贫苦之家多无毡毯,甚至无席,仅有床板。
  盛水、烧水用具水桶用柏木、杉木板拼装而成。筲(sao)用木壳板拼装加箍而成,口大底小,高及直径三尺左右,用来磔酸菜、盛水或屠宰时用。有铜、铁茶壶、炊壶、pia壶等。炊壶(火壶),中火膛,周盛水。pia壶,圆锥形,底大口小.铜、铁皮制作。火锅,有铜、铁、铝、陶之不同,冬季吃饭在桌上生火热菜,另外普遍用于上坟祭祖或吊丧。
  生产工具主要农具犁,舟曲称杠为“桃”。蹶头以刃的宽度分,刃宽的叫板蹶, 适中的叫二刃子,尖细的叫尖撅。挖盐土的叫镢锄。上河一带还使用一种双刃的蕨头叫“两爪”。锄头,以锄嘴宽幅依以次叫扇子锄、锄、尖锄。锄韭的为三爪或多爪,名韭锄。镰刀,割麦的叫麦镰,薄而轻,割梢柴者叫柴镰,宽而重。背篼,用蔑条编制,上大下小为舟曲人民用途很广的劳动工具,用以背运肥料、庄稼、粮食、沙土、石头等,在农村家家必备,户户都有,绑在牲口两侧运送肥料的竹筐、叫驮笼,底可打开卸物。打碾工具有连枷,大叉、木耙、风簸等。竹编器,种类很多,功用不同。
  生活用具檐子,大的储物器。笹篮有散笹篮、窝笹篮、小笸篮。散笹篮大而浅,直径有三、四尺或五、六尺。窝笹篮小而深,大约二、三尺,深一尺左右。小笹篮大小一尺五左右。筛子有粗细之分,孔大叫透筛,孔小叫细筛。笼子,用来淘菜,名为淘菜笼子。铩刀,劈柴工具,前端有弯嘴保护刀刃。刮刀,铁制弯形,两端有柄,刮木头、削木勺工具。搐布袋,用土布或麻布制成,袋口拴细绳,可将口收紧背上,上山劳动或打柴时装工具及干粮。中腰开口可搭在肩上的袋子。灯盏,有铜、瓷二种。灯座又名灯台,底圆中有支柱,顶为小碗状,灯盏放在顶端可随意倾斜。也有不用灯座的灯盏,叫亮壶。全盒儿,家中祭祀供品盒,木质,有盖,内八格组合。食络,方形有盖,多层储物器,可置于架上。清明祭祖时用来盛供品,由两人用扁担扛抬。平时放置物品。
  解放后,家具制做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变化较快,农村相对较慢。70年代,新式家具兴起,部分家庭制作大衣柜、五斗柜、写字台、高低柜,独脚台与高低床。80年代逐渐制做组合家具,一般4组或5组为多,按卧室环境具体设计,以木板作原材料,外涂调和漆,后用胶合板制做。浮丽板贴面,配套弹簧床,即席梦思床。坐具逐渐由靠背椅、扶手躺椅、弹簧沙发演变为海绵坐垫组合沙发。
  五、行旅
  人们有事外出,如探亲戚、做生意等,一般要择吉日。解放前农民多独步行走,男子肩扛搭褪或背背範,老年人拄拐杖或“鞭杆儿”(木棍)。妇女则挎提篮。有牲畜的家庭,老人或妇女外出多骑马、骡或驴。富人之乘骑,坐骑不仅膘肥体壮,且极讲究鞍辔华美,鞍上搭垫子被套。少数也有坐滑杆者。出外买粮、贩运货物,多背运,赶牲畜驮运的叫“脚户”,常常结帮作伴行走。赴武都、兰州等地考学,亦结伴步行,近者需一两日,远者需十余日。解放后交通发展,公路四通八达,出门均乘客车或小四轮,三轮摩托及小面包车。现在,购买自行车或摩托者日益增多。购买卡车、小巴、中巴车的个体户为数不少。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

相关专题

妇女发型
相关专题
妇女服式
相关专题
儿童服式
相关专题
蒸食类
相关专题
烙(烤)类
相关专题
煮食类
相关专题
撒食类
相关专题
炸食类
相关专题
炒食类
相关专题
酸菜
相关专题
咸菜
相关专题
肉食
相关专题
漤臊子
相关专题
宴席
相关专题
烧酒(土酒)
相关专题
黄酒类
相关专题
甜酒
相关专题
罐罐儿茶
相关专题
炝罐茶
相关专题
油茶
相关专题
酥油茶
相关专题
吸旱烟
相关专题
热豆腐
相关专题
洋芋搅团
相关专题
擀汤面疙瘩儿
相关专题
房屋形体结构
相关专题
屋墙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立柱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家具
相关专题
卧具
相关专题
盛水、烧水用具
相关专题
生产工具
相关专题
生活用具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