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5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产习俗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3
页码: 642-644
摘要: 本节主要讲述了舟曲县农事生产习俗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舟曲县 生产习俗

内容

一、农事
  选种玉米、糜子、谷子,进行棒选、穗选。选择的糜穗、谷穗扎把后悬挂备用。小麦、青棵多块选。现一般选用优良品种。
  整地两年三熟山地、半山旱地及水地种冬麦前须耕地一遍(翻地)。可消灭杂草虫害,使土壤板块松散,增加地力。
  播种过去普遍撒播,点播,行播很少。玉米套种黄豆已久。耕种一直是“二牛抬扛”,农民普遍爱护耕牛,视若命根子。
  施肥河川地区用肥土垫猪圈、厕所,冬天出粪。山区采集林间落叶,背于畜圈中沤粪。小麦、青裸、马铃薯多施“底粪”,玉米施追肥,(“抓粪”“盖粪”)。河川地带在玉米根部浇稀粪。70年代后普遍施用化肥,逐渐有忽视农家肥的倾向。运肥普遍用背篼,现多用架子车或小四轮运肥。
  灌溉河川冬灌水地谓“放冬水”,桃花含苞待放灌“桃花水”。
  管理旧时有专门为大家看守庄稼的“农官”,由被看管土地的各家筹集粮食付报酬。有条件的地方用荆条、柳枝在地边围篱笆保护庄稼。秋季玉米成熟时在地头搭庵房守护。菜子地插草人、挂红布条防鸟啄食。
  收割割小麦、青棵等用镰刀,收马铃薯用镢头。糜子、谷子摘穗。玉米用手搬。田禾收获上架杆晒干。以前收割后全靠人背、牲畜驮运,现在用小型拖拉机、三轮拖拉机运输渐普遍。山区收获的马铃薯除部分背回后,多就地下窖储藏,春天开窖背回。另外柿子收获用夹杆摘取,旋皮后串绳挂杆凉晒,着霜后收藏“干柿子”。
  打碾场中打碾前,先在场外撒灰圈,碾好的粮食里面要插刀、镰,(迷信)以防粮食被“小神”偷走。解放后打碾还在场口挂红旗。家中储粮柜中也插斧头、铩刀,防止粮被“盗”。
  磨面河川地带磨面用水磨,山区用旱磨、手磨。现在普遍用磨粉机。
  二、养殖
  农户普遍饲养家畜、家禽,以猪、牛、鸡和犬为多,骡、马、驴次之。
  猪冬季购买仔猪,忌买“五爪”、“倒旋”、“穿心过”。五爪,猪蹄为五趾。倒旋, 头上有反转的毛旋。穿心过,头顶及尾部各有一白点。迷信者认为这几种猪于家庭不利。买猪娃儿、創猪都要选吉日。过春节,猪圈门上贴红纸条,迷信者上书“周将军不在,我家猪儿不卖不卖实不卖为定”,以防猪瘟。杀猪时用黄裱沾血,供于“灶王爷”。
  牛是农家最重视的牲畜。农村中普遍有敬“牛王”的习俗,保佑耕牛健壮、不生病。旧时农民禁吃牛肉,牛死后多掩埋,甚至执幡送葬。
  马饲养者敬奉“马王爷”。养马忌剪拔马尾。骡马圈中禁大小便。
  鸡杀鸡时迷信者口中念一句话:"鸡是阳间一道菜,杀了也甭儿怪”。
  三、狩猎
  狩猎,称打山。过去,山地农民有打山的习惯,或一人,或多人不等。一般用土枪,带猎犬(俗称“断山狗”)。猎规:“来者有份”。猎中兽者可得猎物头。分割猎物时先煨桑,谢“山神爷”。一般猎中小兽喊两声,猎中大兽喊三声,村民至村外相迎。所猎之物全村共享。70—80年代,国家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明令禁猎保护的动物。狩猎者多消失。
  四、工匠
  民间称有手艺的人为“匠人”,大多由农民兼营。匠人虽有薄技在身,但因收入微薄,常不能维持生计。当地谚云:“木匠坐的柯叉房,铁匠的门关绳绳儿绑,染房穿的白衣裳,待诏(剃头)的娃娃头发长,编竹席的睡光炕”。境内旧有木匠、铁匠、石匠、泥水匠、砖瓦匠、画匠、织匠、染匠、箩儿匠、轮匠、蔑匠、锁儿匠、银匠、铜匠、鞋匠、待诏、厨子、花儿匠、拉锅匠、屠家、皮匠、骗匠、毡匠、棉絮匠、锭儿匠等,各工匠从业人数多寡不一,县内分布广狭不同。以木匠、铁匠、织匠、石匠、屠家等匠较多。各匠家多有供奉的祖师,多行规礼仪。
  木匠信奉鲁班为祖师爷,以建房、做家具、修老房等为主。木匠收徒行拜师礼。修房时经木(动工)、立柱、上梁及修老房(做棺木)的开工、合盖都要选择吉日,并行叩拜礼。上梁时属龙(居左)、属虎(居右)相各一人将梁用绳提上去。吉时,将蒸馍抛上梁,人们争抢,拾得者可得好运。上梁所供献的一斗粮食是木匠的坐饷。木匠量度用木经尺,合32.5厘米,做门采用门尺(即鲁班尺),一门尺分为8寸,每寸合1寸8分。8寸以次分为“财、病、离、义、官、劫、害、本”8门,多用本门、财门、义门等,病、劫、害三门不用。当地谚:“凡匠生得穷,不请不登门,
  铁匠信奉太上老君为祖师爷。以打制农具为主。
  石匠主要活路有锻磨,打柱础石、石臼、石条等。
  织匠织家机布、麻布、缠子(缠脚、腿用)。
  画匠彩塑神像、画庙宇壁画等。
  箩匠做蒸笼、面箩。
  轮匠主要盘水磨、碾子轮。
  待诏旧时对剃头匠的称呼。
  厨子指专门做酒宴的厨师。花儿匠多为剪枕头、帽子,鞋上绣花纸样的妇女。
  皮匠炮制各种兽皮。
  骟匠阉割牲畜、家禽的,如劇猪、骟羊等。
  锭儿匠用枣木旋制农民纺线的木锭。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

相关专题

选种
相关专题
整地
相关专题
播种
相关专题
施肥
相关专题
灌溉
相关专题
管理
相关专题
收割
相关专题
打碾
相关专题
磨面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木匠
相关专题
铁匠
相关专题
石匠
相关专题
织匠
相关专题
画匠
相关专题
箩匠
相关专题
轮匠
相关专题
待诏
相关专题
厨子
相关专题
花儿匠
相关专题
皮匠
相关专题
骟匠
相关专题
锭儿匠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