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4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社会风俗
分类号: K892.442
页数: 24
页码: 639-662
摘要: 本章主要讲述了舟曲县婚姻、服饰等社会风俗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舟曲县 社会风俗

内容

第一节家庭
  一、婚姻
  解放前,县境婚姻状态沿袭旧俗,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存在男子多妻现象,可“娶小”(纳妾),俗称正室为“大妇儿家”,妾为“小妇儿家”。寡妇再嫁备受歧视。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
  包办、买卖婚姻仅凭父母包办,不能自主,追求门当户对,索要身价财礼、实质为金钱买卖。有的婚前从未见面,互不相识。男子若休妻,一纸“休书”,便可将妻子休弃。女方要求离婚则受种种责难。包办、买卖婚姻造成的家庭悲剧,屡见不鲜。
  童养媳、等郎媳旧社会,穷苦人家为生活所迫,遂将已媒约幼女送交婆家收养。女孩年龄小于男,称“童养媳”;大于男的,称“等郎媳”。有的竟相差10余岁。择吉过门,待双方成人后方正式结婚。童养媳和等郎媳在婆家备受虐待。
  寡妇“守节”与再嫁解放前,由于受“从一而终”,“好女不嫁二男”封建传统观念的禁锢,提倡寡妇守节,节妇生活备受艰辛。如有寡妇再嫁被讥为“转主子”,受社会鄙视。招婿亦受歧视。
  冲喜婚男女青年订婚后,未婚夫或公婆染疾,提前娶亲,以“喜”冲“邪”,致使一些少女过门后,因夫亡成寡妇。
  招夫养夫丈夫憨、傻、呆或残废,其妇私寻一男子抚养丈夫,也有代生子女和典妻的。
  新婚姻制度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后,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妇女权益的封建婚姻制度。是年,西固县人民政府宣传贯彻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租妻典妻、重婚、纳妾、干涉寡妇婚姻自由;打击买卖、强占、迫害、虐待妇女的罪行。对童养媳分别情况,妥善处理,防止重犯,妇女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1980年,国家公布修改后的《婚姻法》。反对封建婚姻旧习,保护公民在婚姻方面的合法权益,并提倡晚婚节育。婚姻自主进一步受到法律保护,自由恋爱普遍被社会接受,人赘不再受歧视。严格结婚、离婚、复婚登记制度。二、家事
  过去,舟曲地域闭锁,形成凝固、守旧的家庭观念及乡土观念,人们多不外出他乡。俗谚:“好出门不如穷家里站”。出外经商、作吏谋事者很少。民间以和睦相处,四世同堂为荣。家庭规模较大,一般少则七、八口,多则十余口。实行封建家长制,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祖父以至曾祖父为纽带,父辈为核心,主持家政。兄弟多者,分工家庭事务,共同劳作,同灶进餐。提倡耕读传家,勤劳致富,反对铺张浪费。
  解放后,家长职能溶入民主之风,家政大计,家庭主要成员共同商讨。家庭成员逐渐减少。由于大力提倡计划生育和各自工作关系,由夫妻及孩子组成的三人家庭逐渐增多。少数已婚子女家庭观念谈化,除节日或星期日到父母处团聚外,平日各自生活。
  家谱过去,部分家庭自载家族世系成员或人物传略及其兴衰事的家谱,有多种形式:卷轴式,彩绘“家神案”,较普遍,每代几人按序书写伯、仲、叔、季名讳,以下多空白,待写后世。平时收藏,春节悬挂于厅堂;谱谍式,多精裱蝴蝶装,前有序言、后为世系,每代记明名讳、原配夫人及生之子。简谱有书本式;神龛式,以细质木料制成精巧屋式神龛,俗称“神主楼”,从上到下阶梯式排列“神主”牌位。碑碣式,将家族世系及事迹镌刻于石碑,安置祠堂内。南街杨氏谱碑为清康熙年代刊勒。
  50—70年代,进行“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所有家谱以封建四旧之名被焚毁,保存或续修家谱被认为是封建落后反动的行为。以后,因根深缔固的封建传统宗教观念的影响,续修或新修家谱之风又在部分家庭中兴起。
  家风即门风,亦称家教。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标准和处世方法,向为人民所注重。家风好坏关系到婚姻及交际之成败。民间婚嫁前彼此都要了解对方的家风。家风严谨受人敬重,则愿与联姻。对于那些不懂规矩礼节和家风不严者,被人们鄙视。大人谩骂孩子或非议别人,往往说:“没家教。“不仅是对本人的批评,也是对其父母和家庭的评价。家风的形成,一方面由家庭长者说教,另一方面由长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同时也依赖家规、家法的监督。教育儿子责任主要在父亲,教育女儿主要在母亲。谚云:“养儿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娘之错”。对于男子违犯家法、有辱门风的行为,轻则训斥;重则处罚,或鞭打或头顶石板,在祖宗神主前罚跪,重者吊打。
  解放后,儿童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家长要求子女尊敬师长、诚实不欺,助人为乐、勤奋学习,形成一代新家风。
  家务
  包括家政、家庆、家难方面。
  家政指家务管理,家内事务男女分工。过去,男子主持家务,掌管田产、劳务,处理对外关系往来应酬,故称主持家务的人为“掌柜子”。妇女辅助丈夫料理饮食、纺线织布、缝纫浆洗。大多数村庄,女子亦参加田间劳作,上山打柴,揽木叶积肥。当今男女共同主持家政,男主外,安排生活;女主内,掌管家庭开支。
  家庆家庭庆典,祝寿、过生日,生子、做满月、过百日、过周岁、乔迁,多在家庭内部进行,或邀至亲好友参加。修造房屋、红白喜事多宴请宾客,邀族人、至亲好友或村内要人主持,隆重举行。现升学、入伍、提薪、招工、招干等也有人庆贺,时下形成一股“暖风”,庆贺什么叫“暖”什么。例如暖房、暖升学、暖招干、暖户口 (迁进或农转非)、甚至买彩电也要“暖”。多送贺礼或由主人出资招待大家。
  家难家中遇突发性灾害,如水灾、火灾、意外伤亡,亲戚朋友前来探视并出资相助。如今人民群众保险意识逐步增强,部分居民参加房屋、财产、健康等多种保险。除此,重灾者,政府也进行救济。
  家产旧社会,人民生活贫苦,一般农家除土屋几亩山地,一两头牛和农具外,很少有什么家产。人民以勤俭持家,多无积累,仅能糊口而已。家长支配家庭开支大权,倡导同居,不主张分家。儿辈要求分家,反为“忤逆不孝。”挥霍浪费,被视为败家子。
  解放后,昔日的几间破陋房舍几经翻修或重修成砖瓦房,家俱换代,大部家庭已有储蓄。大家庭逐渐解体,子孙在经济上逐渐独立。80年代后,兄弟分居增多,子女成家不久多与父母分居独立生活,各自向父母付生活费,若父母有职业收入,子女于年节给老人买礼物以表孝意。子女生活自顾不暇,无力供养父母者,为数不少。
  三、亲族
  宗族亲亲族即亲属,由血缘关系构成。舟曲地区称“本家”、“一家子”。直系血亲分别称为祖父(爷爷)、祖母(婆婆),父(爸)、母(娘),哥、嫂(嫂子),子 (儿子)、孙(孙子)等。宗族亲指直系血亲外的旁系血亲,如伯、叔祖、伯母,伯、叔、堂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堂侄儿、堂侄女等。伯、叔祖称大爷、二爷、三爷等 (大婆、二婆、三婆),伯称大伯、二伯(大妈妈、二妈妈),叔称大爸、二爸、三爸等(大娘、二娘、三娘等)。堂兄弟可与胞兄弟按年龄统一排行,现多不统一排行,各房头自成系统。
  姻亲由婚姻关系组成的亲属,称姻亲,主要有“上姑舅家”,即舅父(舅舅)舅母(妗子)表兄弟姐妹直称哥、姐、兄弟、妹妹。父亲姐妹及其夫称姑姑、姑父。母亲之姐妹及其夫称姨姨、姨夫。岳父、岳母对人称丈人、丈母娘,面称按排行呼大爸、爸,大娘、娘、二娘或姨姨等。妻子的兄弟姐妹,对人称室兄、室弟、姐姐、妹妹。面称哥、姐等。妻子姐妹之丈夫叫“挑担”,面称哥或弟。传代亲近亲远疏。
  其他亲戚干亲、结拜、结交等亦属亲戚之列。此类关系一般无族、姻亲密切,但也有从密者。干亲,即干父母,舟曲称干大、干娘。过去,舟曲认干大、干娘的习俗较流行。拜干亲的原由多因小孩多病灾,或其家生子多夭折,缺少子女,或算卦问卜,五行有缺等封建迷信影响。拜干亲要行拜亲礼,对干亲家祖宗上香点蜡,磕头叩拜。互相赠送见面礼。父母给干儿子赐名。每逢年节都向要干亲家送礼。当地一般人认为收养干儿子与自已的子女不利,故忌讳被认做干亲。
  结拜亲解放前,多行传统结交,结拜弟兄。结拜弟兄又称“拜八字"、"换贴弟兄”,举行结拜礼节时,要写各自出生年月日生辰八字,称盟贴,互相交换,故称换贴。誓盟一般要歃血。解放后多不存在。
  传统交往知心朋友,经常来往,推心置腹,患难与共。家中有事互相帮助,世代相交,所谓“父交子不忘”。另外藏汉人民互相往来,一生为友,互称“主儿家”。遇婚、丧大事,互通庆吊。虽非亲属,有时胜于亲属。
  第二节生产习俗
  一、农事
  选种玉米、糜子、谷子,进行棒选、穗选。选择的糜穗、谷穗扎把后悬挂备用。小麦、青棵多块选。现一般选用优良品种。
  整地两年三熟山地、半山旱地及水地种冬麦前须耕地一遍(翻地)。可消灭杂草虫害,使土壤板块松散,增加地力。
  播种过去普遍撒播,点播,行播很少。玉米套种黄豆已久。耕种一直是“二牛抬扛”,农民普遍爱护耕牛,视若命根子。
  施肥河川地区用肥土垫猪圈、厕所,冬天出粪。山区采集林间落叶,背于畜圈中沤粪。小麦、青裸、马铃薯多施“底粪”,玉米施追肥,(“抓粪”“盖粪”)。河川地带在玉米根部浇稀粪。70年代后普遍施用化肥,逐渐有忽视农家肥的倾向。运肥普遍用背篼,现多用架子车或小四轮运肥。
  灌溉河川冬灌水地谓“放冬水”,桃花含苞待放灌“桃花水”。
  管理旧时有专门为大家看守庄稼的“农官”,由被看管土地的各家筹集粮食付报酬。有条件的地方用荆条、柳枝在地边围篱笆保护庄稼。秋季玉米成熟时在地头搭庵房守护。菜子地插草人、挂红布条防鸟啄食。
  收割割小麦、青棵等用镰刀,收马铃薯用镢头。糜子、谷子摘穗。玉米用手搬。田禾收获上架杆晒干。以前收割后全靠人背、牲畜驮运,现在用小型拖拉机、三轮拖拉机运输渐普遍。山区收获的马铃薯除部分背回后,多就地下窖储藏,春天开窖背回。另外柿子收获用夹杆摘取,旋皮后串绳挂杆凉晒,着霜后收藏“干柿子”。
  打碾场中打碾前,先在场外撒灰圈,碾好的粮食里面要插刀、镰,(迷信)以防粮食被“小神”偷走。解放后打碾还在场口挂红旗。家中储粮柜中也插斧头、铩刀,防止粮被“盗”。
  磨面河川地带磨面用水磨,山区用旱磨、手磨。现在普遍用磨粉机。
  二、养殖
  农户普遍饲养家畜、家禽,以猪、牛、鸡和犬为多,骡、马、驴次之。
  猪冬季购买仔猪,忌买“五爪”、“倒旋”、“穿心过”。五爪,猪蹄为五趾。倒旋, 头上有反转的毛旋。穿心过,头顶及尾部各有一白点。迷信者认为这几种猪于家庭不利。买猪娃儿、創猪都要选吉日。过春节,猪圈门上贴红纸条,迷信者上书“周将军不在,我家猪儿不卖不卖实不卖为定”,以防猪瘟。杀猪时用黄裱沾血,供于“灶王爷”。
  牛是农家最重视的牲畜。农村中普遍有敬“牛王”的习俗,保佑耕牛健壮、不生病。旧时农民禁吃牛肉,牛死后多掩埋,甚至执幡送葬。
  马饲养者敬奉“马王爷”。养马忌剪拔马尾。骡马圈中禁大小便。
  鸡杀鸡时迷信者口中念一句话:"鸡是阳间一道菜,杀了也甭儿怪”。
  三、狩猎
  狩猎,称打山。过去,山地农民有打山的习惯,或一人,或多人不等。一般用土枪,带猎犬(俗称“断山狗”)。猎规:“来者有份”。猎中兽者可得猎物头。分割猎物时先煨桑,谢“山神爷”。一般猎中小兽喊两声,猎中大兽喊三声,村民至村外相迎。所猎之物全村共享。70—80年代,国家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明令禁猎保护的动物。狩猎者多消失。
  四、工匠
  民间称有手艺的人为“匠人”,大多由农民兼营。匠人虽有薄技在身,但因收入微薄,常不能维持生计。当地谚云:“木匠坐的柯叉房,铁匠的门关绳绳儿绑,染房穿的白衣裳,待诏(剃头)的娃娃头发长,编竹席的睡光炕”。境内旧有木匠、铁匠、石匠、泥水匠、砖瓦匠、画匠、织匠、染匠、箩儿匠、轮匠、蔑匠、锁儿匠、银匠、铜匠、鞋匠、待诏、厨子、花儿匠、拉锅匠、屠家、皮匠、骗匠、毡匠、棉絮匠、锭儿匠等,各工匠从业人数多寡不一,县内分布广狭不同。以木匠、铁匠、织匠、石匠、屠家等匠较多。各匠家多有供奉的祖师,多行规礼仪。
  木匠信奉鲁班为祖师爷,以建房、做家具、修老房等为主。木匠收徒行拜师礼。修房时经木(动工)、立柱、上梁及修老房(做棺木)的开工、合盖都要选择吉日,并行叩拜礼。上梁时属龙(居左)、属虎(居右)相各一人将梁用绳提上去。吉时,将蒸馍抛上梁,人们争抢,拾得者可得好运。上梁所供献的一斗粮食是木匠的坐饷。木匠量度用木经尺,合32.5厘米,做门采用门尺(即鲁班尺),一门尺分为8寸,每寸合1寸8分。8寸以次分为“财、病、离、义、官、劫、害、本”8门,多用本门、财门、义门等,病、劫、害三门不用。当地谚:“凡匠生得穷,不请不登门,
  铁匠信奉太上老君为祖师爷。以打制农具为主。
  石匠主要活路有锻磨,打柱础石、石臼、石条等。
  织匠织家机布、麻布、缠子(缠脚、腿用)。
  画匠彩塑神像、画庙宇壁画等。
  箩匠做蒸笼、面箩。
  轮匠主要盘水磨、碾子轮。
  待诏旧时对剃头匠的称呼。
  厨子指专门做酒宴的厨师。花儿匠多为剪枕头、帽子,鞋上绣花纸样的妇女。
  皮匠炮制各种兽皮。
  骟匠阉割牲畜、家禽的,如劇猪、骟羊等。
  锭儿匠用枣木旋制农民纺线的木锭。
  第三节生活习俗
  一、服饰
  过去,当地汉族人民之服饰,有丰富的内容,与内地服饰文化比较大同小异。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各有其特色。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人民服饰也发生巨大变化,且随时代飞速发展,服饰变革频率加快。
  清末民初
  男子头戴“缎帽”(瓜皮帽)、毡帽或裹黑白布帕。清代男子普遍留长辫,至民国时期虽明令剪辫,但禁而不止,百姓仍习惯于保留长辫。至30年代,全县4000多男人长辫依然存在,部分老人保留到解放初。男子身着大襟或对襟上衣,多为白、蓝二色,成年男子腰束蓝黑布带,普遍在腰带上别着旱烟锅儿、烟袋及火镰。民国时期城内居民、读书人多着长衫,富有者着长袍褂,多黑、蓝、二色。衣料主要是土布、家庭富裕者为“洋”布衫子,富户用茧绸或丝缎。下着大裆裤,裤筒黑、蓝二色,裤腰用5寸宽白布缝制。夏季粗布汗衫或缠腰子(布背心)。春秋夹袄及“卧龙”袋(夹衣),内穿裹肚儿。农民上山劳动或进山打柴,小腿缠“缠子”或扎毛裢子。冬季棉衣 (“主腰儿"),一般农历十月初一后即开始穿棉衣,次年三月换单衣,谚云:“三月三,换单衫”。
  民国时期及解放初
  农民普遍穿用棉线做的麻鞋,麻辫(用胡线绳编制)。布鞋,多系圆口,穿布鞋者较少,也有八眼儿鞋。富裕者穿线袜、布袜,冬季穿毛线袜。贫穷农民穿鞋不穿袜,甚至打赤脚。
  妇女发型有未婚和已婚之别。未婚前,姑娘普遍梳长辫,发根系红头绳,发梢亦用头绳扎起,前额分刘海。民国后期部分梳两条辫。已婚妇女,无论新妇、少妇或成年妇女梳圆纂,套上发网,插上银钗,俗称“插钗儿”。一般插三、四个。清末及民初已婚妇女梳高纂,俗称“高纂纂,”发分三股,头顶、两鬓。头顶部插木棍儿。民国后期,提倡放发,改高纂为平纂,大部分妇女都改为平纂,头顶蓝、黑、白三色头巾。但少数老年妇女仍不愿改型,至今还有个别老妇仍做高纂,包黑布或丝织头巾。
  妇女服式较男子复杂,富于装饰。普遍穿大襟上衣,绝大部分为右开襟。清末民初,上衣宽领口、衣边、袖口镶有宽窄不等的花边,当地称为“蜿袖”。后,镶边渐失,但衣型依旧。民国后期至解放初,老年妇女着黑色上衣,仍宽大过膝,腰系布带,右襟纽扣系手帕,插于腰带。中、青年妇女上衣则短小,中年深蓝色,青年多穿“阴丹衫子”,即湖蓝色细布衫。夏日着白色或月白色土布汗衫。妇女下衣,宽窄适度。老年人,将裤口紧裹,外盖一尺见方浅蓝色夹层布,用丝带扎紧。老年妇女穿船形鞋(弯弯鞋),鞋底前端狭窄,上翘弯起,成龙船形。鞋面满绣花纹,鞋口饰丝织辫线。鞋后部边缘垫寸余绫形屐跟儿。中年妇女多为黑、蓝色圆口鞋,一般不绣花。年轻妇女、姑娘穿绣花鞋,多红色、翠绿,湖蓝色次之。花绣于鞋尖儿,鞋口镶辫线。清至民国初,妇女缠足。女孩儿七、八岁始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民国中期,明令放足,大部分妇女成天足,行动自如。但少数妇女仍然缠足,解放后渐失。
  儿童服式儿童服饰之特色在于手工精制的帽子。民国时期及解放初儿童戴“大尾巴帽”、“狗头帽”为美。”大尾巴帽”左右两块拼连而成,头项大型绣花,后部圆长如尾,盖至颈、背部。前额有帽檐,帽檐下或饰以绸缎花朵,或镶嵌银佛、银花或蝴蝶碰金瓜,或为二龙戏珠,下为弹簧状银丝、银铃。帽边、帽尾饰云状丝带和辫线,两侧垂五彩丝线扎制的“耍穗”,侧下有带,可系于颔下。“狗头帽”除无尾状外,后颈外露,两侧掩耳帽和“大尾巴帽”相同。婴儿多戴搐搐儿帽,状为圆筒形,上部红色,一般为夹层帽或薄装少许棉花”圈圈帽”,用寸余宽的丝带连成圈,前额饰一朵大花或虎头、猫头,头顶外露,为幼儿过端午节戴。女孩留“半月亮"、"三片角”或两条小辫,男儿剃光头,或头顶扎一“总角。“
  解放前及解放初,服装形式较为稳定,变化慢。解放初,干部男着灰制服,军便帽,女干部穿灰色列宁装,大领双排扣,剪发或双辫,戴军便帽。农民服装,男式大襟渐消失,多穿对襟或制服,头扎毛巾。女式除农村部分为大襟外,多穿对襟衣服。
  “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开展红卫兵运动,城乡学生及青年人无论男女,时兴黄军装,黄军帽,腰扎皮带,穿黄胶鞋。
  改革开放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服饰变化加快,许多人缝做未穿的旧式衣服,已经过时。服装一破30多年黑、灰色基调,五彩纷呈。男式流行牛仔服、拉练衫、滑雪衫,西装领带、喇叭裤、直筒裤。男青年一度盛行长发、短须。女青年衣着花丽。春秋普遍穿裙子,着长筒袜,高跟鞋,且逐渐兴起画妆之风,画眉,敷粉,涂口红,戴金耳环、金戒指、金项练也不乏其人。农村青年妇女也多穿西装。老年人的服装,较过去样式增多。儿童、中小学生普遍穿夹克、拉练衫。女孩儿多着连衣裙、乔奇纱短裙。无论男女老少,多讲究穿套装。夏季足登塑料凉鞋,服装鞋帽商品化日益增强,而家庭手工制做逐渐减少。
  二、饮食
  舟曲人民吃苦耐劳,生活朴素,饮食节俭多粗茶淡饭。平时以玉米、小麦和马铃薯为主食。70年代前,一般家庭多为一日两餐,即早饭和晚饭。殷实之家,早晨煮茶吃馍。劳动时,干一阵活后吃早干粮,12时左右吃午饭。回家后吃晚饭。80年代后多为三餐制。8时早饭、12时午饭,7时晚饭。劳动时,午、晚饭间吃“腰晌午。”早餐多吃酸菜玉米面稠饭,午晚餐以馒头、烙饼或酸菜面为主。年节时最好的饮食是大米饭、臊子面。
  80年代,生活大有改善。杂粮已少食,大米、白面成为家常便饭。群众皆论:“与以前相比,现在天天在过年”。
  主食:蒸、烙、煮、炸、炒
  蒸食类主要有蒸馍、馒头、花卷、包子、发糕等多种形式。过去在过年及婚、丧、修造大事时制做。结婚、祭祀做供品,还要做大馍馍,一个用2〜3斤面。除丧、葬蒸馍外,其余多在中心点红,以示喜庆吉利。馒头原料也可用杂粮面。农家还蒸一种“金裹银”馍,即将一层白面迭一层杂面卷成花卷。除圆形外、按形状还有虎爪 (口收为一条弧形边)、角儿(长条、状如萝卜,头大,后收为尾状,左右收口,纹若瓣状)。另有肉包子、韭菜包子、洋芋包子、地软包子。或多种料混合制作。月饼 (上下两层面,中间用蜜、或糖、核桃仁等做成的馅)。另外,把蒸做的发糕称“xx 花儿”,如养面花儿、玉米面花儿、血花儿等。做法是将面掺入酵头,搅成稀粥状,另用白面,擀成皮铺于笼内,将发酵好的稀面浇在笼内皮面上,将皮面包起。蒸熟后切成块,香酥可口。血花儿是将猪血搅人稀面中蒸发而成。此外还有菜疙瘩、群群儿,也属蒸食。菜疙瘩,是将菜或洋芋丝拌少量面粉蒸熟,调辣子、蒜食用。群群儿用玉米面、洋芋丁混合,加适量水直接在锅中蒸,待水干时,用勺背揉成碎粒状,调辣子蒜。
  烙(烤)类烙饼用白面、黑面、玉米面烙者较普遍。用发酵后的面烙制的称起面馍,花馍馍,似锅盔。将饼稍烙后在锅中不断折叠,形成皱纹称锅花馍。另外用刀切成棱形几何图形再烙熟,也叫花馍馍,多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时作供品。烧饼,是直径12厘米左右的小圆饼,有两种:一种仅用面烙,过去市场上买的一种饼称黄烧饼。另一种为油烧饼,在干面中加入大油(或菜油)、葱末、调料,和成油面,包入发面中反复折叠擀平,再做成圆形,中间较薄,中心凹进,四周较厚,烙熟后若干层饼,香酥味美。饼子,用开水烫面,擀成半分厚的圆形薄饼,在烙熟后,盛于盘中叠压,有时喷少许水。食用时将炒菜(多用五爪儿、马铃薯丝、豆芽、肉条、小葱)卷成筒状即吃,有特殊风味。饼子中还有一种双合饼子,将两块面中加少许油擀薄,烙熟后两手夹饼在锅中转动顿摔,使成两张。油饼,把用开水烫和的面擀开,涂上菜油,撒些盐末,葱花之类调料、卷成卷后扭转擀成薄饼,烙熟后于锅底涂上菜油略烙一阵,叠成锥形,后用铲拍打几下,使饼起层。是民间招待客人常用的食品。“有福不可重受,油饼子不要卷肉”,就是指此种饼。
  煎饼,多用养粉制做,将养粉搅成稀糊状,浇于锅边一圈,使之往下流,再用铲背抹平,烙一两分钟即熟。吃法有两种,一是和饼子一样切成4块,卷菜后食用;另一种是将炒好的细条肉、菜与切成条的煎饼混合,谓之炒煎饼。韭饼:在两张皮面中夹韭菜馅,周边压合后烙,涂上菜油,稍烙即熟,吃时,调进辣椒、醋、软香可口。
  烧馍馍。用烙、烤、烧三种方法,将饼稍烙变硬后在大火旁烤一阵,然后埋入烫灰中烧熟,脆而可口。过去上河一带普遍食用。玉米面“砖头”,把玉米面和成四五寸宽、六七寸长、厚约一寸的长方块。用同样方法烧烤,有的添加核桃仁,硬脆适口。旧时,婴儿因缺乏营养品,不少人家给幼儿炒“棋子”,面内加少许油、鸡蛋,擀成薄饼,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棱形,烙、炒熟给小儿喂食。
  煮食类一日三餐最为普遍,是日常饮食中的主要做法,有面条、米饭,稠饭和拌汤等。面条主要用小麦面做成,最常见的是酸菜面。先在饭水中加入洋芋(马铃薯)丁丁儿(或米),待煮软后下入切面。面熟后倒进半碗或一碗酸菜,略煮即可食。酸菜也可用菜油、辣子炒后调于饭中。逢节日,来贵客做臊子面,讲究擀得薄,臊子用大肉和豆腐丁烩成,切得细。50年代前,一般先吃面条,留汤再添面条,最后将汤喝完。过年或招待送女客,在汤中添大米饭。
  “疙瘩儿”。用杂面擀的面条叫疙瘩儿,如养面疙瘩儿、燕麦面疙瘩儿、麦豆面疙瘩儿面等。杂面面条,均添加炒过的酸菜,佐以腌韭咸菜或苦根咸菜食用。
  水饺(扁食)。有瘦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等,馅内人调料、葱末。韭菜饺子较普遍,农历二、三月上市和九月将收市的韭菜做饺子,味美,俗云:“九月韭,香破口”。饺子形状有元宝式、半月式。有湿、干两种吃法:加汤食用,做臊子,称水饺。现多将饺子盛盘中,用蘸池就酱、醋、油泼辣子和蒜末食用。
  “削筋”。用养面或玉米面和成较硬的面团,用刀削片入锅,叫养面削筋。
  麻食子。将和好的面揪成指头蛋大小面块,用拇指在案上或草帽上压搓成筒状, 加酸菜或臊子食用。
  “鸡肠子。“用养面、青棵面做,揪小面块,用手在案上搓成圆条,细如鸡肠,捞出加蒜泥等调料食用。面片较普遍,有擀面片、扯面片。近来扯细面之法,也在家庭流行起来。
  米饭有三种做法:出米饭、蒸米饭,连锅米饭。连锅米饭也称塌锅米饭,将米倒在锅内炒好的菜上,加水煮沸,后抽火娴一阵,味较前两种更香。过去米饭多用糜子所碾黄米做。现在多以大米做。
  撒食类稠饭、搅团、拌汤等。玉米面稠饭最普遍,一般在饭水中先放入洋芋丁或粟米,煮软后撒面人锅,边撒边搅动,食时调炒好的酸菜及咸菜食用。撒面前将酸菜调入饭水中煮沸,撒成的叫菜菜饭。
  搅团,近似稠饭,不加米或洋芋,俗话说:“搅团要得好,三百六十搅”。用擀杖快搅,后用勺背用力往锅底研揉,使其柔韧。玉米面搅团既可盛入酸菜汤中,也可在稠饭上斟上有蒜泥、辣汁的醋蘸着吃。养面搅团多蘸蒜吃。
  面茶,即油茶,用大油或菜油将面粉炒熟,撒入冷水中撒匀、煮沸,多加葱末、鸡蛋,或加核桃仁、杏仁。一般还倒入清茶。
  炸食类多用菜油(菜籽油、胡麻油等)炸做。分甜、咸、素三种。面中揉进大油,鸡蛋,加椒水。做甜味在面中加蜜、糖;咸味分下茶、盘徽、麻花(微子)、油饼等。下茶宽一寸、长四、五寸,中间分为3股,绞成辫状。盘馓,将面搓成如筷子粗细的环形条,盘曲弯成马蹄状。
  炒食类有炒米饭,炒馍馍,炒煎饼等。炒米饭用肉、鸡蛋或用油、葱等。副食
  酸菜日常饮食大多用酸菜做酸菜主要供冬春食用,多在农历卜月用洋根煮做, 将洋根礤成细条再加入切碎的“洋”根叶,淘净略煮,捞入大缸中或木筲中,菜上苫一层桑叶,压石。一般农户视家中人数多寡,做一、二缸或二、三缸,供一冬食用,是农家重要的副食。春秋菜多用甘蓝叶、萝卜叶和苦麻等野菜煮做。
  咸菜有粗细之分,细咸菜纯用韭菜制做。苦根咸菜,用野菜苦根儿腌制,味道芳香脆嫩。粗咸菜,主要用包心菜、甘蓝根、萝卜、胡萝卜、青辣椒切丝混合腌制。另有用白菜心加蒜瓣腌的蒜白菜。
  泡菜。以甘蓝块、胡萝卜、包心菜、豆角、大蒜、蒜叶、黄瓜、莴笋等,用泡菜坛泡制。干菜,萝卜、豆角、茄子干切片或丝晒干。白菜可整朵阴干,在冬季缺菜时食用。野菜,有五爪儿(有单五爪儿、双五爪儿之分)、叶里开花、乌兰头、蕨菜 (洋蕨、白蕨儿)。野菜春季采集,用开水略煮捞出晾干收藏。晒干的野菜,因其黑褐色,俗称“黑菜”。一般用猪肉汤炖煮,加辣椒、醋做成酸辣味,味美。现普遍食用。
  肉食以猪肉为主,还有牛、羊、鸡、鱼等肉类。城乡年猪屠宰后,大肉剔骨卸成“连儿”,排骨剁为大块,用盐、花椒面擦抹,盛筐篮中,待七、八天脱水后挂于屋内,两、三月后收于缸中,即成腊肉,可久存,味色具佳。
  漤臊子漤臊子约用一头猪肉的四分之一左右。肥肉先切成大块约煮半小时,俗称“紧肉”,再切成肉丁。瘦肉生切成丁,将肥、瘦肉丁混合在锅中炒炼,加盐、调料,直至肉中水分炼尽,盛坛冷却储存,随时食用。
  宴席
  舟曲常见的大肉菜肴多用鲜肉制做,主要有“扣肉”(红烧肉片)、“方疙瘩”(肘子)、花肉(肉加鸡蛋、芡粉炸成的肉块)、清汤丸子、油炸丸子,象眼肉(肥肉片裹红枣、蜂蜜或白糖蒸熟)、排骨。用肉片或肉丝配以木耳、蘑菇、竹笋、芹菜、青辣椒等烧的菜,名称各异。宴席酒菜,分“品”、“盘”两大类,汤菜为“品”,烧菜为 “盘”。"品”有清炖鸡、清汤羊肉、丸子酸辣肚等,用大品碗盛装。“盘”为各种烧菜,用7寸盘子盛装。县内置办酒席冇“四品四盘子”、“八大碗"、“九魁"、十大件(5品5盘现沿变做2品、8盘)、“三流子”、“十三花”、“十三巧”等。现普遍流行十大件,宴首上凉拌菜,席末“三鲜汤”。宴席方式,按招待对象不同略有差异。娶亲招待送女客,逐次上菜,(一品一盘交替上)一菜一巡酒。普通客人多分两次上菜,每次一品四盘。饮酒方式,先由执客斟三巡开席酒,每人一次三盅,然后从首席轮流打通关,划拳行令。待菜上完,通关打遍方可散席。旧时宴席多有素菜,如醋溜白菜、炒马铃薯丝、炒豆腐、炒豆芽等。现因生活水平提高,宴席大多为荤菜,无伦品、盘,均以肉类为主。现时,不仅宴席烧许多菜,许多职工家庭平日吃饭也要烧三四个菜。家中请客,一般烧三四个或五六个不等。
  传统饮料
  烧酒(土酒)多用青棵、小麦、高粱等作原料,碾皮除壳煮软,加曲发酵后,搅拌晾冷后装入酒缸中封口,半年左右可蒸烧。亦可加速酵曲,月余即烧制。土法烧酒用酒盆、套缸儿,将酒醋盛锅中盖上酒盆,双层套缸中加冷水,用酒筒连接。套缸底部插竹筒,酒从此流出。头曲叫“头淋子”。一般将各次酿酒混合,使浓度均匀。舟曲境内地下水质甘冽,所酿土酒,味醇浓郁,尤以西半山所产土酒为佳,为款待客人及送礼之上品。
  黄酒类按制做和饮用方式分为黄酒和罐罐儿酒(“车头酒”)。从缸中用淋子虹吸管淋出的叫黄酒,色金黄,一般红、白喜事用。另将酒粕盛于瓷罐加水煨于火旁,略煮插入竹筒吸饮,具有生津解乏,滋阴壮阳之功效,此为罐罐酒。用红谷与青棵酿制的黄酒叫“红谷酒”,可做药引或滋补药,味甘甜。
  甜酒有干柿子酒、杷柿子酒两种。煮酒之法与烧酒、黄酒同,装缸时在酒醋中加入柿饼或耙柿子,饮用时加凉开水或凉水搅动,饮吃两便,多为盛夏解渴饮料。甜酷子亦为夏季饮料之一。农村中用过滤蜂蜜的淘蜡水,加酒曲发酵,酿成的酒叫蜂汤酒,也是饮料佳品。
  罐罐儿茶当地农民普遍有喝茶习惯,多喜饮罐罐儿茶,用装二、三两水的小陶罐,装满茯茶,加水煮,当地农民称“按茶”。农民劳动前,喝两三罐儿茶,可保一天不渴不累,精神充沛,几乎和食物等同重要,一日不可缺少。俗云:"头盅土,二盅茶,三盅才是顶呱呱"。按茶,加少许食盐。
  燈罐茶先在罐内加少许食用油,待油熟时加茶叶、葱段炼炒一阵,再加水煮沸,味美。
  油茶也叫面茶,茶水加油面、调料、葱姜、核桃仁等,味芳香浓烈,为老年人喜爱。
  酥油茶冬春之间,用煮沸之茶水(粗茶或茯茶),冲入酥油小碗,可多次冲饮。现平日以冲沏清茶待客。80年代,新饮料品种增多,夏季盛行啤酒,沙棘汁、汽水、矿泉水、健力宝、芒果汁等,名目繁多。
  调味品在饮食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过去主要有盐、醋、酱等。本地土盐蕴藏丰富。白龙江两岸农民大都熬制土盐,交换粮食。部分居民多自制食醋,另外,部分人还煮豆豉、红腐乳、酱油。
  吸旱烟舟曲农民普遍嗜好。因地处山区,为除雾障,进山劳动不可不吸。烟叶多自种,有大叶子、蓝花烟等。烟具有烟锅儿、火镰、烟布袋,多随身携带,插于腰间。烟锅儿多为铜、铝、铁制做,杆有竹、木等,讲究“玛瑙嘴子、狗骨木杆子、铜铝头子,绣花袋子”。烟锅儿杆长者可作手杖,短者仅有尺余。也有用狗骨木整体雕成烟斗。
  风味小吃
  热豆腐“点”豆腐不用石膏,而用天然硝水。豆腐箱内豆浆滚烫,卖豆腐的乘热用刀切块盛入碗内。豆腐雪白细嫩,香气四溢,浇上鲜红的辣子汤,色、香、味具美,令人一见即馋涎欲滴。辣子汁用菜油浇泼,加葱、豆豉及各色调料制成。时下, 人们早点兴上街吃热豆腐。
  洋芋搅团舟曲俗谚:“要得吃好饭,洋芋砸搅团”。砸洋芋搅团,选用光滑硕大的洋芋煮熟剥皮,盛在专用木槽中,用木榔头轻轻揉搓,待洋芋成团则用力夯砸,直至洋芋团变成一整块。洋芋搅团多配酸菜、苦根儿咸菜。酸菜用油加葱、辣子面儿和调料炒成,加水煮沸成为带浆水的菜汤。苦根咸菜切细加辣面用热熟油浇好。先在碗中盛小半碗带汤的酸菜。再将洋芋团夹成小块放入碗内食用,搅团柔软细腻,菜汤酸辣可口。食之,余味无穷。
  擀汤面疙瘩儿擀汤面粉用养麦加黄豆混合加工而成。食用,手工擀成,用刀切成细面条,佐以辣子酸菜浆水。面条乳白,汤清而不浑,食之脆嫩爽口,无豆性味。盛夏歇工,吃一顿擀汤面疙瘩,既能充饥,又能解暑,是农民喜爱的美食之一。
  三、居住
  房屋形体结构舟曲民居多以木、石、土作材料。河川一带为土棚子,高山林区则多建榻板房。房屋建筑,以一户为单位布局,多属四合院。也叫卧房,外围成正方形的,叫“一颗印。”一般都靠北向南,以北为匕但民房都不取子午向。北屋是上房,左右叫耳房,又叫厢房,南边称下房。条件优越的居民房舍兴上厅下楼,东楼西厦,此谓“卧虎厅”,即上房是平房称“厅”,是一户的正房,地基高于耳房。房屋多取单数或3间或5间,多至7间。正中厅房一般为两间或三间之通间,厅内左右套房多为老人居住。建于河南岸的房屋,取靠南向北之势,则以南为上。耳房与上房有“五转三”、“七转三”之关系,即上厅5间或7间、耳房3间。楼房有“转角楼”,即四面为楼,走廊相通。乡间如南峪、大川一带四合院,天井甚小,结构形式称“牛抵角”。
  屋墙有板墙、石墙、土坯墙等。板墙,用木板作模,填湿土夯实。
  屋顶,按雨水流向有一檐水、两檐水之分。屋顶分三层,先挂椽,再覆盖参子或榻子最后用泥棚盖。
  梁楼房上面梁称天楸。其上有二楸。楼下底楸紧挨大梁下所加一根小木头叫随
  柱一般一排三根,称三柱落脚。上河一带,山墙两边多用五根柱,为五柱落脚,或每排柱都用五柱,梁一边劈成长枋,穿柱而过称穿枋。
  梁与柱之连接,有印丁、夹多罗两种形式。印丁结构,柱顶端为正方形卯,楸头下为母卯,二者套在一起。夹多罗,在柱头上开口,将楸子夹于其中。
  立柱立柱、上梁须分别选择吉日、吉时,一般均同日,但在不同时辰。也有立柱、上梁相距数日数月甚至一年者,梁下方正中凿一长数寸之卯,内置“禳物”,有五色粮食、金银铜铁锡和珍珠海马等,镶上椿木盖,外裹红布,上画太极八卦,意在吉祥。
  门以位置论分大门、厅房门、耳房门、厨房门等。以结构式样论有股子门、棋盘门、一片玉等。大门讲究高大宽敞。屋门两扇,多做棋盘门或一片玉。棋盘门上以枋为框架,分上中下三块,装分板,状若棋盘。一片玉素而无纹,似一块玉。旧时厅房兴股子门,分四扇。毎扇门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窗;中间较窄,有五寸, 刻镶镂,刻明、暗八仙或菊竹梅兰之木雕图案;下部装主板,此为上明下暗。也有一明两暗者,即中间镶镂空雕花板,上下装板。也有上、中、下全装板者。睡房门、耳房门、厨房门多为一片玉或棋盘门。
  窗正厅房的窗,一般做“虎张口”。下窄上宽两块组成,上部可支起,状如虎口。也有两扇、四扇或六扇者。窗棂图案,有“豆腐块”,即由横竖窗棂组成正方或长方形孔。胡椒眼、八卦窗均以其形状命名。80年代后房屋修造趋于现代化。
  四、器具
  器具,包括生活用具、生产用具两大部分。生活用具有家具、卧具、灶具、餐具、灯具等,生产用具主要有农具、各匠工具等。
  家具以其居屋及作用的不同而异,可分桌、椅、凳、柜、箱、匣等。桌有供桌、坛桌、小方桌、条桌、炕桌、饭桌、圆桌等。供桌窄长而高,置于厅房正中靠墙,两边多向上卷起,作供奉家神用。坛桌,即八仙桌,方而高,紧靠供桌。椅有太师椅,躺椅,圈椅等。凳有大板凳、机凳。板凳两腿间装有镂花雕板。机凳又叫单机凳,有长方形或圆形。春凳长约五六尺,宽尺余,多置床边。夏日纳凉用来。柜为家中藏粮、盛面粉之具。一般长约六尺,宽二尺,高三尺,用寸板套做,分隔成三格或二格。一格一盖,盖占宽度之一半,另一半固定。另还有书柜、脚柜等。脚柜用枋作框架、镶分板,大小如柜,四腿。箱有门箱、板箱、揭箱等。门箱内分上下两格,置于柜上或床边,存放衣物;板箱多与门箱组合,过去为姑娘主要嫁妆之一。
  卧具有炕、床及枕头、被褥、毡、席等。炕用泥巴加茅根儿刺做成,土坯固定,内生火取暖。火门在屋外。移动行床,木质框架,内装灰,亦煨火。枕头有大枕头(总面子)、行枕、耳枕。镶边绣花枕面。行枕子扁薄,枕面绣花,长方形。耳枕枕中有孔,上下可通,侧睡时将耳置孔中,舒适。被面除用花布做外,富户用绸缎,褐子;穷人用土布或只盖一条山羊毛毯,叫扎毛儿毯子,毛毡下垫竹席。贫苦之家多无毡毯,甚至无席,仅有床板。
  盛水、烧水用具水桶用柏木、杉木板拼装而成。筲(sao)用木壳板拼装加箍而成,口大底小,高及直径三尺左右,用来磔酸菜、盛水或屠宰时用。有铜、铁茶壶、炊壶、pia壶等。炊壶(火壶),中火膛,周盛水。pia壶,圆锥形,底大口小.铜、铁皮制作。火锅,有铜、铁、铝、陶之不同,冬季吃饭在桌上生火热菜,另外普遍用于上坟祭祖或吊丧。
  生产工具主要农具犁,舟曲称杠为“桃”。蹶头以刃的宽度分,刃宽的叫板蹶, 适中的叫二刃子,尖细的叫尖撅。挖盐土的叫镢锄。上河一带还使用一种双刃的蕨头叫“两爪”。锄头,以锄嘴宽幅依以次叫扇子锄、锄、尖锄。锄韭的为三爪或多爪,名韭锄。镰刀,割麦的叫麦镰,薄而轻,割梢柴者叫柴镰,宽而重。背篼,用蔑条编制,上大下小为舟曲人民用途很广的劳动工具,用以背运肥料、庄稼、粮食、沙土、石头等,在农村家家必备,户户都有,绑在牲口两侧运送肥料的竹筐、叫驮笼,底可打开卸物。打碾工具有连枷,大叉、木耙、风簸等。竹编器,种类很多,功用不同。
  生活用具檐子,大的储物器。笹篮有散笹篮、窝笹篮、小笸篮。散笹篮大而浅,直径有三、四尺或五、六尺。窝笹篮小而深,大约二、三尺,深一尺左右。小笹篮大小一尺五左右。筛子有粗细之分,孔大叫透筛,孔小叫细筛。笼子,用来淘菜,名为淘菜笼子。铩刀,劈柴工具,前端有弯嘴保护刀刃。刮刀,铁制弯形,两端有柄,刮木头、削木勺工具。搐布袋,用土布或麻布制成,袋口拴细绳,可将口收紧背上,上山劳动或打柴时装工具及干粮。中腰开口可搭在肩上的袋子。灯盏,有铜、瓷二种。灯座又名灯台,底圆中有支柱,顶为小碗状,灯盏放在顶端可随意倾斜。也有不用灯座的灯盏,叫亮壶。全盒儿,家中祭祀供品盒,木质,有盖,内八格组合。食络,方形有盖,多层储物器,可置于架上。清明祭祖时用来盛供品,由两人用扁担扛抬。平时放置物品。
  解放后,家具制做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变化较快,农村相对较慢。70年代,新式家具兴起,部分家庭制作大衣柜、五斗柜、写字台、高低柜,独脚台与高低床。80年代逐渐制做组合家具,一般4组或5组为多,按卧室环境具体设计,以木板作原材料,外涂调和漆,后用胶合板制做。浮丽板贴面,配套弹簧床,即席梦思床。坐具逐渐由靠背椅、扶手躺椅、弹簧沙发演变为海绵坐垫组合沙发。
  五、行旅
  人们有事外出,如探亲戚、做生意等,一般要择吉日。解放前农民多独步行走,男子肩扛搭褪或背背範,老年人拄拐杖或“鞭杆儿”(木棍)。妇女则挎提篮。有牲畜的家庭,老人或妇女外出多骑马、骡或驴。富人之乘骑,坐骑不仅膘肥体壮,且极讲究鞍辔华美,鞍上搭垫子被套。少数也有坐滑杆者。出外买粮、贩运货物,多背运,赶牲畜驮运的叫“脚户”,常常结帮作伴行走。赴武都、兰州等地考学,亦结伴步行,近者需一两日,远者需十余日。解放后交通发展,公路四通八达,出门均乘客车或小四轮,三轮摩托及小面包车。现在,购买自行车或摩托者日益增多。购买卡车、小巴、中巴车的个体户为数不少。
  第四节节令习俗
  一、春节(过年)
  序幕过年,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盛行、最隆重、最丰富多彩的节日。谚云:“腊月、花月”,“吃了腊八饭,快把年事办”,腊月初八一过,拉开过年的序幕,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扫房(掸尘)。
  除夕腊月三十,开始过年。早晨,将猪头、骨头肉下锅,并备好数日的菜肴。上午全家大小开始着新衣,上坟祭祖。下午贴春联、门神、年画,挂灯龙、立长灯、请“家神”、接“灶君”。屋内外清扫洁净。厅房正中坛桌置供器(香炉、香筒、蜡台)。全家吃团圆饭,多做臊子面和米饭等。夜幕降临,家主净手,率子孙祭天、灶,祭祖。辞岁后,全家人会聚一起吃骨头肉,叙家常.谈古论今,尽享天伦亲情之乐。夜半,燃放爆竹,打醋炭。打醋炭是取其吉利、丰收之意,先将三个鸡蛋大小的干净石子,放在木炭火中烧,用大铁勺或缸子,把末香(干香柏叶)放在其中,将烧红的小石放其上,末香立即燃起香气四散的浓烟,再注入几小勺食醋,边走边摇动,口中不断念:“吉利、吉利、大吉大利!”,“醋炭醋炭打醋炭,一斗麦籽打四石!”从正厅开始,端上醋炭勺走遍自家各个房间,驱除每个角落之晦气,最后倒在大门外。打过醋炭,接着“敬神”祭祖,而后,晚辈按辈分向长辈拜年,行跪拜叩头礼,口中大呼对长辈之称呼“xx,我给您拜年! ”不会磕头之婴儿,由其母抱着代为行礼,使老人欢心,之后,长辈给小孩散糖果、鞭炮,发年钱(压岁钱)。对婴儿同样要给压岁钱。后,家主率领子孙端上香烛到同宗长者家祭祖拜年,与辞岁礼相同,长辈也给孩子年钱
  大年初一、初二户内本家及亲戚相互拜年,以点心、馓子、茶、酒招待,对跟随大人来拜年之小孩,也要给年钱。初四前,亲戚朋友间相互拜年者往来不绝。有些家庭亲房或在乡间较远的姑舅,初六日带上蒸馍礼物去拜年。正月初二,城内大多家庭要请临近老小姑娘回娘家过年一天。旧时,城内市民在过年三天中,多紧闭大门,以示谢客。另外,于初一鸡鸣始,老年人到附近庙里烧香敬“神”,以早为好,谓之 “抢头香”。老年妇女于过年三天亦到近处各庙上香,求“神灵”“保佑”,赐福降祥。初一至初四,所扫垃圾,须装在筐里或堆放一起,初五清晨在垃圾上插香,然后倒掉,谓之“扫五穷”。
  80年代,除夕日白天做好各种过年准备,晚8时全家人一起边守夜边看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随中央电视台报时钟声,全城户户燃放烟花鞭炮,五彩满天,鞭炮声振耳欲聋,热闹非凡。
  二、打春牛
  解放前,立春之际,县城及附近农民抬着五彩纸糊的春牛,到城东北的春场,举行祭春活动。用五色棍和蚕豆抽打春牛,其意是打去春牛之懒惰,叫它辛勤地耕地。边打边呼:"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语。七十二行各选一人表演,叙说本行特点及祝福语。县长步行至祭春之场所,以示重视。打春牛的活动于20年代中期停止。
  三、元宵节
  俗言过十五,又叫灯节。当地俗云:“小年大十五”。元宵节之气氛更浓,比“年节”大。从正月十四开始,直到十九结束,长达六天之久。十五是过年的继续,也是春节的高潮。十四日,白日上坟祭祖,夜晚仍要敬“神”。十五早晨仍要打醋炭(选用五枚卵石),还要站在高房上,端半碗献供后的米饭,驱喊麻雀。喊一声,自吃一口米饭。其词云:
  麻雀哟,呕儿矢!(呕矢,驱鸟声)
  你先甭儿吃我先吃,飞着南山背后吃蜗(gua)牛儿去。
  吃了我的麦,
  打的着(叫)你飞!
  吃了我的谷,
  打的着你哭!
  吃了我的养,
  打的着你跳!
  意可防止麻雀遭踏庄稼,表达农民对庄稼丰收的期望。
  灯会舟曲正月十五的灯会,素有“小扬州”、“赛扬州”之称。搭松棚、挂灯对。旧时各街有灯会组织,划定各家地段,每家负责各自地段的立架、买松毛儿、挂灯等事宜。每年灯会由同街灯会会员轮流主办,每晚由各家自己点燃灯。一般正月十三搭好松棚架,蓬好松枝,街道焕然一新,全城顿时变成绿色世界。正月十四白天各街挂好灯对。灯对长方形(木框架灯),一组三件。挂于松棚上的,称匾,宽一尺五。街两边每组灯对包括三副对联,两幅横额,由各街擅长书法者书写。对联贴法,两灯对立。观灯人从两边都可看到一副对联。匾额多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不二扬州”、“三阳开泰”等吉祥语。
  十四日晚始燃灯,以灯对为主体,方灯、彩灯相间;各家门口悬挂彩灯,城内街道顿时变成灯的海洋。灯对不仅使灯节显得异彩纷呈,且各街又以奇联妙对互相比赛,以显示文化水平;同时也是书法大展览,欣赏奇联妙对,领略到精湛书艺。入夜华灯齐放,游人如织,全城男女老少上街赏灯、游览。
  龙灯、社火先在城外各村巡回演出,十四晚方能进城表演。高跷仅活动于白天,而龙灯与社火则在夜晚。表演活动一直到正月十七为止。是日晚谓:“黑十七”,灯内只斟少许油,灯亮不到一个时辰即全部熄灭,幼童背着背斗,黑面馍上插根蜡放在背斗底,倒骑驴,由大人牵着在街道上串游戏闹。并选一人当灯官老爷,戴破草帽、红缨帽,手拿破扇,穿一白长衫,状若清时县令;乘坐椅,绑在梯子上,由年轻人抬着颠来晃去,敲锣打鼓,游过街道。意为驱除“凶神恶煞”,保佑平安。龙灯、社火等在十六晚结束活动。并于城外较远处“送神”(十八日),烧掉灯彩,脱掉戏装,偃旗息鼓,悄然回家。
  十五庙会城内外所有寺庙大开山门,供“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烧香“许愿”。大多数人仅为游玩看热闹。许多庙内此时都做庙会,会期做供品,如油托子、面果儿。每日数次按时焚香,夜间请“阴阳先生”诵经。散会时由会东备酒席,请各会会长。办会的经费,由各会长依旧规定缴于会东,不足部分由会东自己垫补。
  十九迎“婆婆”(舟曲称圣母娘娘为“婆婆”)迎“婆婆”,是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各种活动的高潮,犹如舟曲城的狂欢节。一过十九、春节方才落下帷幕。
  十八日一早,城内外各“婆婆”庙做准备。十九日上午精心打扮,“婆婆”轿是按宫殿式样制作的工艺品。“婆婆”轿(按比例缩小的宫殿建筑)金顶飞檐,四周立柱回廊上有木刻孩童,龙凤、花鸟、禽兽等物,按中国典故情节制做。轿正面有木刻匾额、对联。”圣母娘娘”坐于轿中,雍容端庄,仪态慈祥,头戴银"凤冠"、身着“蟒袍霞帔”。轿门左右两边各插赤身穿红裹肚的一位木雕童子,各打一个宫灯,书圣母庙名称。
  舟曲城内外16轿(位)“婆婆”,于晚9时必齐集于城东驼岭山北端的东门上。9时左右,依次进城。每轿跟随200人左右,大村庄如河南、坝里、真亚头随者更众。故东门汇聚处,进城前已有二、三千人。城内各街各家门前设置香案,准备香蜡黄表、鲜花水果、糕点供品、鞭炮火花。城内观热闹者人山人海。驼岭高出城区近百米,10多位圣母轿灯火灿烂,遥望状若明星闪烁,从天而降。此时鼓乐响彻全城,人们前呼后拥,缓缓迎走。每轿彩旗开路,锣鼓相随。以宫灯、牌灯前导,依次銮驾仪仗队,青少年打着金瓜、钺斧、朝天镣、乾坤圈、芭蕉扇等各种执事及玻璃牌灯。其后是藏族唢呐手,不间断地吹着唢呐。身着道装的道土在轿前边走边诵经,随有三、四人敲打器乐者。抬轿者不断轮换,刚结婚的新女婿都争相抬轿,意乞“圣母早赐贵子”。圣母法座至每家门前略停数分钟,接受叩拜。各家焚香化马、鸣炮、放火花、奠酒献茶。座轿停留之处,孩子们争先恐后钻轿子,弯腰从轿底穿过,也有大人在两边将婴儿递接过去。意为钻轿子能“消灾免难”、“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从北街桥头起至下西街口,为16轿圣母队伍最齐全的地段。之后,西路4轿则出西门而归。余沿下街过清和巷河南“望江楼”、南关“宝峰阁”和瓦厂“百子楼”3轿又出南门分东西而去。大佛寺(净胜院)在东街转拐处离去,出马家巷。驼岭山两轿向东上山。所剩翠峰、太阳、龙山、罗家等轿子第二次经北街,出北城门,各回本寺。最远的太阳寺圣母轿由城背后过西关城巷,经西关街寨子村,到次日凌晨才达坝里。
  白龙江沿岸各村几乎都有迎“婆婆”之习俗。
  转灯活动元宵节,舟曲弓子石乡、鲁家上湾、真节村和大川乡大川村一带,有“转灯踩道”和“迎灯”的民俗活动。解放初转灯停止,1987年复出。从腊月起开始做灯,农民破竹扎灯,糊灯贴花,或割草劈柴,捆扎火把。正月初三后,会东负责筹备费用、煮酒、做供品和筵席.“转灯”只限于男子,家有几男,则做灯几个。灯具各异,有手提宫灯、八卦灯、孔雀灯以及象形的鸡、鸭、鱼灯、白菜、萝卜、石榴灯;身后背灯,长约2尺,宽约1尺,上端口略小,可插纸花,或剪贴精美图案,或花鸟草虫,如“孔雀戏牡丹”、“蝴蝶碰金瓜”、“狮子滚绣球”等。或贴民间人物故事,如“三娘教子”、“王祥卧冰”等,内容奇妙绝伦。转灯人着长衫,向观灯人说吉庆语“清吉着 ——”,观灯人回祝“顺和着——。“
  夜幕降临,转灯人集合整队排号。时至,鸣放三眼炮、鞭炮烟花不熄,锣鼓喷呐喧天,数百转灯人背起灯笼,手持火把响器,入场踩道。引路者为“道头”,按提前定好的字型,谋划协调,迈步前进。转灯人前后相随,后人紧踏前人脚印,随锣鼓节奏,手舞足蹈,边唱边走。踩灯完毕,众聚痛饮。所踩字“福禄寿喜”,次日晨观看, 字迹清晰可辨。
  转灯活动尤以真节村独领风采。真节村民灯队到大川村转灯踩道。黄昏,灯队来到村山顶,暂时熄灭灯火,聚集山腰。大川火把队迎至黄土甥干儿打照”火把依左右各绕三圈,三声炮响,顿时,山上山下灯火通亮,鞭炮齐响。用洋麦草扎成的火把,置于丈余长木头之上燃烧,火光冲天,亮如白昼。黑牛湾口炮声隆隆,转灯队由锣鼓、唢呐、号角依次排前引路,大川火把队随后,从山上盘旋而下,状似蛟龙。人村之后,火把熄灭,灯笼排成一字形穿村而过,家家焚香化马,互敬酒致意。午夜进入大场踩道转灯,欢乐舞蹈,通宵达旦。所踩之字,保留数日,盼来年福寿康宁、五谷丰登。
  四、二月二
  舟曲自古有“二月里来龙抬头”的谚语,农民开始忙碌种田务农。家家户户于二月一日晚用草木灰绕房屋圈撒一周,以驱除害虫。早晨普遍爆炒蚕豆、黄豆、玉米、大麻籽等。此日,调训初耕地的牛。
  五、清明节
  春分至清明节半月中,纷纷祭祖扫墓。谚云:“有儿有女早上坟”,祭扫择选吉日,除有清明会的家族外,一般提早祭祖。是日,全户整修祖茔。
  六、三月二十八
  坪定“青苗节”,又称“跑马节”。三月十五始作准备,二十六日“演练”,聚众鸣炮“执军旗”。旗红、黄色,白色镶边为牙旗。接着由牙旗导引至禅床寺前“演旗”。演练者手持长矛大刀,两排对列,攻打厮杀。二十七日拂晓,装束骡马,头戴红绸,尾扎纸花,背搭毛毯、被套,或丝绸被面、花布床单等,由各主人牵至距坪定西三里之遥的西寨村后向阳台。汇集骡马近百匹,由执旗者前导,绕场九圈。执事者高声发令,三眼炮响后,拉马者丢弃缰绳,马群争先恐后向坪定庄场地奔驰,沿途人群夹道,呐喊助威声雷动.至搭有接驾简棚的场地,摘去马背上的符纸,跑马结束。二十八日,坪定附近数村作“天公保苗”集会。祈祷禾苗茂盛,人寿年丰、六畜兴旺。
  七、五月初五端阳节
  清早各家门口插艾叶,也有插柳枝的。孩子们胸前挂着装有香草的荷包,手腕及脚腕上绑着五色线搓成的花绳(百索儿),胳膊套“圈圈”。即中间有圆孔的烧饼,烙饼前用铁皮镊子夹成花纹。大者可戴于颈上。是日,年青人上山淋露水、打药草、割扫把。大人饮雄黄酒,意避五毒。巴藏乡后北山有:“潮水节”,博峪乡有“采花节”。
  八、六月六
  进山采草药,俗称“打药草”。药草可用来捏酒曲,亦可煎汤药,全身沐浴,驱除疥疮等病害。是日还要暴晒皮袄、毛衣等衣物、衣料,以免虫蛀。此日剪下端阳节戴的百索儿。九、八月十五(中秋节)
  亲友互赠月饼。晚间月岀之时在院中摆香案,献月饼、鲜果等祭月,举家团圆赏月。乡间养蜂之家喝蜂汤酒。
  十、其他节日
  七月七(乞巧节)儿童将端午节所戴的百索儿剪断扔在高房上,让喜鹊叼走,意让其搭成天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九月九(重阳节)老人登高赋诗,饮酒赏菊。
  十月初一烧寒衣。是日,亦是浪洒日,牛羊放于田地,不受斥责,故谚云“十月初一浪洒呢,打死羊羔儿赔马呢”。
  腊月初八(亦为佛教成道节)此日各家妇女早起床,担泉水煮腊八粥,称“抢腊水”,最先抢得腊水者可得好运。腊八粥用大米、粟米等加肉丁、豆腐、粉条、木耳和酸、咸菜做成。旧俗除食用外,还将腊八粥抹在宅门、畜圈门、果树、花木上,祈来年六畜兴旺、果木丰硕。腊八粥,有些家吃至腊月三十。
  第五节礼仪习俗
  一、婚礼
  联姻解放前,本县汉族男子18岁、女16岁左右即成亲。同姓、近亲、异族不婚,“属相”不合者不婚。女子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严守贞操,从一而终。婚礼过程有合婚、发媒、订婚、择吉、聘礼、娶亲等项。合婚,或谓说媒,以男方提亲为多,父母通过侧面了解认为其家门第相当,基本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条件,托媒问明待字闺女年龄属相,便请“阴阳”先生合婚,有“猪猴不到头,鼠羊一旦休”等迷信说法,生肖的相克相生形成是婚姻的一大障碍,使好多相亲相爱的年青人不能结合。如生肖相合、男女两家经媒人沟通,则举行订婚礼。订婚要确定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结二姓之好,为婚礼中重要一环,一般要征得女方父母同意,由男方聘请正式媒人。订婚时男方要送给女家订婚礼物,多为女子服饰。另有烟、酒、糖、茶,均须双数。女方邀请族内各户成员代表参加,并由女方在座之长辈首先提出聘礼,而后可由参加成员依次适当降低数量,最后经男方认可,婚姻关系确立。
  农村某些地区订婚分两步:先为小订,后为大订。订婚之后,姑娘即成为男方之人,结婚吉日之选择由男方决定,提前通知女方为之“打条”。在结婚吉日前两天,男方送去为新娘准备之服饰和大馍,大馍内包有核桃、大枣等。岀门时男方还要抢回一个。期间,要领女婿到族内各户逐一送五个蒸馍,谓之“认亲”。
  出嫁女子出嫁,俗称“打发姑娘”,亲朋、邻里到女家给姑娘送礼,谓之“看添箱”,多属女宾。女方多将嫁妆及礼物陈列,让客人观赏,此为“摆陪房”。女方在宴席上将男方送的大馍切片待客。男方称“娶媳妇”为“娶新妇儿。”嫁娶多在凌晨,以“不娶不去,来三去四”,即娶女客最少3人,最多10人,其中有一妇女。新郎须给女方祖先行焚香叩首礼。女方把“娶女客”邀于席上,媒人坐上席。届时,姑娘的弟妹及户内小孩向媒人索要“姊妹钱”,达不到大家满意时,要拧媒人的耳朵,至满意为止。女儿离家前,母女多抱哭不舍。下轿(下马),弟妹索要下马钱,叫“下马乎,新娘进门时在门槛上置一马鞍,厅内生一盆木炭火,示以后日子平平安安、红红火火。入门拜天地后,由喜相之人扶至洞房。此时撒五色粮食、核桃、铜钱等。招待送女客先用茶点,稍候,吃早饭。
  宴席席前,先炒四盘小菜,专门招待送女客拿陪嫁箱钥匙者,谓“讨钥匙”,实际索要开箱钱。从聘礼、姊妹钱、下马乎到开箱钱,多以二十四元数目为全礼,过去银元须二十四个,纸币则须二十四元、二百四十元,后来增到二千四百元。也可减为一半,或增至二倍等。中午,送女客人席,由男方之“上姑舅”另席陪坐。款待送女客宴席,逐一上菜。男方选酒量大拳术高者陪送女客喝酒行令一整天。
  托靠宴席毕,行“靠咐姑娘”仪式,由女家之长者向男方父母、新郎托靠,求其对新妇各方面给予照顾。送女客“靠咐”完毕即告辞。临行时,男方要对送女客中女宾赠送巾、袜或衣料。
  其他新婚晚上行“闹洞房”,由新郎的年轻朋友与新婚夫妇戏闹,或文闹、或武闹不一而足,即婚嫁三日无大小。
  新妇过门第三日,下厨做“试刀面”。三至七日回门,称“坐停迎”,女婿随往,偷岳父家东西,偷得者称“赞劲”,有本事,岳父可赎回。
  穷苦人家酒席从简,但不失礼仪。二婚改嫁或男到女家人赘,礼薄无定仪。
  当今婚俗现时,青年择偶,多由男女双方自主,需征得父母同意。50—60年代机关青年结婚,在单位举行婚礼,取消过去繁琐之礼节,择元旦、国庆或农历吉日设宴庆贺。80年代初,行旅游结婚。80年代后期,旧婚礼渐复,私下索要财礼,甚至索高价,给男方以后生活造成困难。婚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者亦有之。
  二、丧礼
  舟曲丧礼崇尚节俭,主张“厚养薄葬。“要求平日孝顺父母,使其安享天年。老人亡故虽尚节简,但不可草草。父母年事已高,子女则须及早为之置备好棺木、寿衣。舟曲汉族实行土葬,老人活着时做的棺木称“老房”、“寿木”。”老房”一般用松柏材料制做,棺木帮盖弧形,故称“三面弓”老房一般着黑色油漆。做成合盖时,要行合盖仪式,老人寿衣仍沿用清代服式。
  老人亡故忌说“死了”,而说“殁了"、“过世了"、“去世了”、“咽气了”。老人亡故后,男女眷承孝,穿孝服,设置灵堂。男的殁后,要遍告户内各家,由男孝眷向户内长者讲病殁详情。女的殁后,由男孝眷或可靠人向舅父家报丧,并请舅父家各户来人,称“娘主”。”娘主”查验后须在有关人的陪奉下以辈次入席,,此称“陪奉娘主”。孝眷跪于桌前向娘主叙述亡者生病治疗及亡故情节。娘主在听讲述时,可随时提出疑问,至无异议,方可盛殓人棺。“娘主”有权斥责或惩罚不孝之辈。给亡人沐浴后,立即穿好寿衣,按时“挪床”,并烧挪床纸,一般先安放于棺盖上。接着又依时入棺。灵堂铺草,男女孝眷戴孝守灵。孝子披麻戴孝,重孙(曾孙)戴红孝帽,挎胎(玄孙)戴绿孝帽。亡灵一般在家中停放三、五日,最多七日,有的请阴阳先生诵经超度。吊唁者一般用方木盘端着香蜡、烧纸,至亲多做锅子。吊者焚香祭奠,孝眷在旁行礼。过去丧场规距,吊唁的人每人吃一碗“头脑”(腊肉、豆腐片做成的的烩菜)两个蒸馍,富有者多制做纸货“童男童女"、“仙鹤”、“金山银山”、“金斗银斗”等。
  起灵时,大孝眷头顶纸灰盆,柱丧杖率全部孝眷面对灵柩跪拜。起灵时,将灰盆摔于地。送丧时,女孝眷一人由人搀扶行前,边哭遍撒重填纸;后一人背草提灯,边走边烧弓1“魂”纸。子孙一人执幡随其后,其余女孝眷紧随幡后。男孝眷在灵柩前拉纤。轿夫不时替换。送殡者跟随灵柩后。普通人家,灵柩上覆盖毛毯或花床单,有功名者,制做龙头丧罩。超渡送殡至坟茔,按所定时辰下葬,并置“吃食罐”。另有“滚木轮儿”之俗,将女婿四肢抬起置于丧杆上滚擦。女婿多作揖递烟致谢求免,持重不可气恼。有死者因故不下葬,先寄放于坟茔,另行择日下葬。送亡人下葬或寄放之日起连续三晚要煨火。从逝世之日起,每七日赴新坟焚一次纸(四六除外)。后于五七、七七(尽七)、百日、一年、二年、三年进行祭祀。以五七较隆重.三年大祭后孝即满。
  青年人夭折,尸棺多置于野外地头或崖坷,待父母去世后人葬。在外伤亡者,尸不进城(村、庄),暂不入老坟,须与去世老人同时埋葬。婴儿死亡可置崖缝、山洞内或坠入大河。
  60年代起,职工逝世后,举行追悼会,献花圈,戴黑纱、白花。
  三、喜庆
  民间遇生子、寿诞、修造竣工、迁居等多行庆贺。
  生子产妇分娩坐月,称月婆子,产儿叫月娃儿。所生男孩叫“主儿家”,女孩叫 “客”。意为男的能顶门立户,是家中主人;女孩长大出嫁,像客一样。因旧社会重男轻女封建传统观念影响,多以生子为贵。坐月期间,亲朋中妇女多携礼物,“看月娃儿”。当地习俗多馈赠3尺布、5个油烧饼,或鸡蛋、腊肉等营养品。富者为3尺或5尺绸缎。坐月时门上挂一把锁,怕孕妇“采”走婴儿的奶,一旦遇奶被“采”,要拿一小缸子到彼家索要。孩子满月(出月),要请亲朋做满月。外婆家要为外孙做衣帽鞋袜及蛋、鸡、酒、肉等,派人用大掌盘送来。满月时要给婴儿剃头,“胎毛”由母亲收藏,或和人面中让狗吃掉。
  过生日俗称做寿、做生日。生日按农历计时。老人多从50岁开始,逢生辰进行祝贺,尤其是逢十之年,隆重地庆贺生日。贺寿前夜,族内成员前来祝寿,送寿面、佛手、寿桃(用面粉蒸做)、鸡、酒。焚香叩首,向寿星行礼祝寿。其家设酒宴,盛情招待前来祝贺的客人。
  修造即修筑房屋,为家中大事,俗有“一辈子不修房是命大人”之说,足见修房不仅要消耗资金财物,并且耗费心思。立柱、上梁、开门及迁居须举行庆贺仪式,挂红放鞭炮、贴对联。开门时写“开门大吉”之红纸,贴于大门合缝上,请财运亨通者踩门,以示财源茂盛。
  迁居,即乔迁,俗称搬房,多于夜间进行,新房内挑一担水,生一盆旺火,祈家事兴旺发达。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今称“暖房”。东家设酒宴招待。
  四、家庭礼俗
  舟曲民风淳朴,居家倡导孝悌,无论贫富,均将孝顺父母当作人伦大节。赡养父母,克尽孝道,为乡里称赞。忤逆不孝者,人皆不齿。赡养父母,使之饱食暖衣。平日在家,要早晩探视,离家外出要告知去向。父母有疾,应亲自煎汤药,尽力治疗,使其早日康复。有珍稀食品,应让父母先尝。家人相聚,推父母上坐。父母询问,须肃立敬听。兄弟分居,要平均分配家产,女儿一般不分家产。父母多与最小之子生活,并留一定数量之田产,谓之“养口”,作养老之用,分居者亦须不时问候探望。兄弟相处,兄友弟恭,父母亡故,“当哥者为父,当嫂者为母”,长兄持家。另居时兄居上房。家庭教育,称为“家教”,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和睦相处的礼俗和道德教育子女。“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子女,父母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对子女教育不能掉以轻心,要不厌其烦。子女亦应虚心接受父、兄的教诲。
  五、生活交际习俗
  客人进屋应先叩门,待主人询问并请进,方可入户。若无人应声,一般不得进屋。客人进院,挡好家犬,主人让坐方就坐,若擅自打狗、未招呼就坐而自坐均为失礼。给长辈、客人端饭,敬茶,宾主均须双手接送,以示尊敬,单手递接者失礼。首次见面询问别人名讳,言:“您贵姓?”回答:“免贵,姓X”。熟人路遇询问,须下马、停车、止步,否则为不恭。说话要注意称呼和礼节,晚辈对长辈加称呼。宾主交谈,应让对方把话说完,忌抢说,家中人不得随意打岔或插话,尤其是小孩不能多嘴。两人谈话,旁人应回避,隔壁听话视为不道德。主人留吃饭要谦辞,客不择食,不自已盛饭。客人走时要向家主告别,说“打搅了!”“麻烦了!”或“多谢了! ”主人送至门外,说“不远送!”“有空来玩”等语。拾物应询明失主后归还,借钱物归还要快,俗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用餐时不得以筷击碗、不剥馍皮,卧不进食。与知己饮酒,客醉应相送至家。钱财分明,亲兄弟也须明算账。个人仪表要整洁,帽不歪戴,衣不错扣,鞋不倒拖,衣服亦须清洁。舟曲居户厕所多不分男女,但入厕要打招呼,如有回声,稍等,不得冒然闯入。遇人相骂打架,应进行劝阻,不得火上加油,也不应袖手旁观或不闻不问。谈话不揭人短和别人伤心之处,不应嘲笑别人生理上的缺陷。
  六、社会风尚
  社会新风,逐步渗入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学习雷锋好榜样”,全县人民自觉做好人好事。有母患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亲自喂饭、倒污,获省“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者;有为众排忧解难,并以微薄工资资助学校、扩建山村电站,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者。农村中关心孤寡老人、访贫问苦,人民热爱解放军,解放军热爱人民,助人为乐,做好人好事的社会主义新风逐步形成。
  第六节陈规陋习
  旧社会,舟曲县除少数信奉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教徒外,大多数群众虽然信仰“神灵”,但却夹杂有许多陋习。普通“善男信女”,见“神灵”就烧香磕头。女多信“菩萨”。男多信“关爷"、“泰山爷”、“山神”、“土地神”和其他“龙神老爷"。一般家庭妇女、老太太在家中经常敬奉“佛爷”、“菩萨”、灶神等。民间信仰大多临时抱佛脚。平时家庭平安时,一般想不到“神灵”。一旦家中有人患病,或发生灾难,则盲目到庙中焚香许愿,请求“神灵”“保佑,家中连续发生不幸事件,则请阴阳占卜,寻找其根源,或到某“神”座下求签问卦。往往告以坟上有人动土,“冲”了祖先;或家中“犯了房煞”等等原由。于是,请阴阳先生“攘解”,轻者焚香化纸供肴、杀雄鸡,重者宰羊、请神像至家,诵经。
  家中小儿啼哭不止,到处张贴一纸文,其词:“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孩子久病不愈,经占卜,以有“关”,需“过关”。抱孩子从“神”像座下或“老丧”(寿愈八十者)棺底,或城门、大桥、长凳、鞍架下过关。孩子昏迷不醒,不求医治疗,认为孩子的“魂”遗于某处,点一盏灯,提着只公鸡,端一碗米汤,边洒米汤边喊:“x x狗娃哎,喝汤汤来,回来噢!”
  家中有人生病、感冒,认为着了“冲气”(邪气),要送“冲气”,盛一碗清水、放一些酸菜、撕一些馍馍,称凉浆水饭。碗边平搭一瓣香,将烧纸点燃在病人头部、浑身上空缠绕,一面呼唤,望邪气远离,然后将凉浆水饭倒于门外或大路上。
  夜间做了噩梦,次日一早也要禳解,不言不语,含清水一口,将锅盖翻放,请先生点一道符,将口中水喷出后,口中念词:“赫赫扬扬,日出东方,断却噩梦,扫除不祥。"
  一般多讲顺心,在年至三十七岁,即第三个本命年时为一生关键时刻,多要“顺心”,请道士念经禳解,使后半生逢凶化吉,事事平安如意。
  村内发生不吉利事故时,有些村庄聚众举办道场,又称“打醮”。
  遇久旱不雨,许多村庄集众赤足抬“老爷”神像上山求雨。
  为保山林和庄稼,有时一村或几村人,杀羊祭“山神”,置羊头于杆顶。
  现在,全县上下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年年开展防疫灭病和妇幼保健工作,遗留下来的一些陈规陋习逐渐减少。第七节禁忌
  讳言父母名字。
  讳言生理缺陷。
  忌夜半人婴幼、病人住室。
  讳外人入厨。
  忌在公众场合讲污言秽语。
  少年忌食鸡头、畜脑。
  忌携随葬物品入宅。
  忌外村棺木穿村。
  丧间忌酒令(三周年祭祀例外)。
  忌宅内挪动土木。
  忌外人人产妇之室。
  坟地忌掘土、取土、入水、投石、践踏。
  忌毁鸟巢。
  忌用鸟巢窝薪作炊。
  忌夜抱婴外出。
  忌半夜叫门,叩门可开,忌回应。
  忌挑空桶入室。
  忌畜圈大便。
  人前忌放屁。
  忌以竹枝打畜。
  忌以椿、桑熬药。
  忌火塘、锅灶前烤脚,烤鞋、袜。
  忌在寺院、经堂、佛殿内吸烟和吐秽言。
  春节、元宵忌打孩子,忌哭。
  忌麻绳系腰。
  坐凳,忌不停抖动。
  忌以竹作燃料。
  忌头发乱抛。
  忌敲空碗。
  家中及炼铁厂忌吹口哨。
  忌在家内、村内、村郊唱“花儿”,“打(欧)声”。
  门槛忌坐人。
  忌未满月妇女入他门。
  忌路中及水里洒尿。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