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苯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苯教
分类号: B929.9
页数: 1
页码: 629
摘要: 苯(本)教俗称黑教(黑派),来源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信仰的一种巫术(祈福、驱鬼、消灾、祭祀、除病)。由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戎和以后的羌氐先民部落物质生活的原始性和局限性,于是产生超自然的多神的崇拜,出现信仰天地、山林、水泽等神。本县新石器遗址墓葬中随葬彩、红、灰陶器和其他器物的现象,表明原始宗教观念已经产生。民间遗存一种《曲经》(《夷经》的变种),有“当方天地水府三官神”之说,是古烧当羌和党项羌部族的本土宗教信仰。在佛教传入前,县境古羌种和部分汉族皆信奉苯教。后,佛教与苯教互相吸收对方部分内容,丰富教理教义,成为类似于藏传佛教的一种教派。
关键词: 宗教 苯教

内容

苯(本)教俗称黑教(黑派),来源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信仰的一种巫术(祈福、驱鬼、消灾、祭祀、除病)。由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戎和以后的羌氐先民部落物质生活的原始性和局限性,于是产生超自然的多神的崇拜,出现信仰天地、山林、水泽等神。本县新石器遗址墓葬中随葬彩、红、灰陶器和其他器物的现象,表明原始宗教观念已经产生。民间遗存一种《曲经》(《夷经》的变种),有“当方天地水府三官神”之说,是古烧当羌和党项羌部族的本土宗教信仰。在佛教传入前,县境古羌种和部分汉族皆信奉苯教。后,佛教与苯教互相吸收对方部分内容,丰富教理教义,成为类似于藏传佛教的一种教派。
  县境苯教信仰者分布在黑峪、曲瓦、峰迭、坪定九原、八楞、拱坝、铁坝等地。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