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族来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3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族来源
分类号: C951
页数: 3
页码: 600-602
摘要: 氐、羌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最早氐、羌合二而一,史称戎或西戎。当今居住在舟曲县的藏族是他后裔的优秀成员中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和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兄弟民族共同为创造熠熠生辉的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和汉族人民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兄弟关系。
关键词: 民族 民族来源

内容

一、氐、羌
  氐、羌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最早氐、羌合二而一,史称戎或西戎。当今居住在舟曲县的藏族是他后裔的优秀成员中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和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兄弟民族共同为创造熠熠生辉的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和汉族人民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兄弟关系。
  藏族始于本地土著和白马、氐羌
  藏族前身最早是土著和白马、氐羌等,始居于甘(肃)、青(海)东南部,舟曲县是土著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县境史前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文化堆积所反映的甘肃马家窑文化(含仰韶庙底沟类型特点)、齐家文化的细石器和彩、灰陶器以及寺洼文化文物,标明新石器时代原仰韶文化和受其影响向南扩延的甘肃仰韶文化与县境土著文化汇合发展。此前,西部土著先民早已在这里繁衍定居生活。
  尧舜时,北徙三危山(西秦岭南北)一带的三苗部族和本地土著、羌民族在长期消长过程中融合,逐步形成“戎”的部族。
  羌族南徙
  史载:商周时期,今白龙江流域为氐、羌之地。公元前4世纪初(秦献公初立),羌人无弋爰剑孙西徙,卯的子孙各成部落,数支进入今白龙江流域定居。县境新石器寺洼文化遗址疑为白马、氐、参狼等种羌聚居地。秦汉时,县境有多种羌部落。西晋时,境东南聚居白马羌。
  景帝时期,研种羌(无弋爰剑长房曾孙忍子研,极豪健,羌人称其研种)首领留何归汉,求守陇西塞,景帝将其部分羌人分徙到狄道(今临洗)、安故(今临济南)、临洮(今岷县)、氐道(今礼县西)和羌道(今舟曲)等县。
  东汉统治者为削弱羌人起义力量,对羌分而治之,遂常徙羌于陇。东汉末年至西晋末年,由于统治者残酷压榨掠夺及连年灾荒战乱,陇右各地诸羌不堪其苦,流离失所,纷纷南逃四川北部和白龙江流域大山深谷及森林地带避难生业,定居下来。
  西晋九州分裂时期,聚居县境的宕“昌”羌(“猖”转为“昌”)保结权于梁姓,因聚居宕昌,史称宕昌羌。至隋唐时,宕昌羌大部融于党项部族。
  吐蕃留居县境唐初,吐蕃势力向甘、川边境发展,党项、吐谷浑各部大都为吐蕃征服,部分不堪吐蕃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的羌人逃往唐边区(包括今舟曲境),唐政府将其部分徙内地,对部分羌,就地设置羁縻州,安抚其民居住下来。公元756年,吐蕃占领唐陇,今舟曲县境俱陷。宋王朝收复陇地时,部分原吐蕃军及其随军家属与战争中被裹挟的羌奴,在本县一些地区定居下来。至今县境部分地区藏族方言含拉萨语。
  明代徙民
  明万历间,官鹅番民因反抗地方统治者,被迁往拱坝河谷杨庄一带,杨庄蕃民亦迫徙宕昌官鹅。
  现在,县内藏族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南部、西部(西部多为藏汉杂居)和南部一些地区。
  附藏族历代名称考:
  唐前,史称西藏、西南、西北地区的各部藏族为戎、西戎、羌戎、西羌或氐、羌。唐、宋至元初称(汉人亦此称)上述地区的民族为吐蕃。元、明、清统称藏族为 “番”(清乾隆时改为藏)。“番”,从“蕃”字转来,蕃应是藏族本民族的名称,不过在方言上,西藏人读“博” (bO),而西北藏人读“握”(舟曲藏族读“博”b。),其中对接近汉族地区与统治阶级发生关系的称“熟番”(含西固藏民)。住地偏僻与统治阶级关系疏远的县境西部的藏民,另称为“生番”;山后藏民则被称“黑番”(因着黑青服)。民国称藏民。解放后,统称藏族。
  二、汉族
  新石器时代(县境原始社会中期),黄帝部族先民逐步向西扩展,亦与这里的原始土著民族融合,推动着原始氏族社会的历史进程。
  汉武帝开西南夷后,移民实边,遣汉兵戍守边陲,派汉族充任地方各级职官,又徙中原汉民族屯田,开发民族地区,带进先进的铁质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本县八楞乡阳山村和弓子石乡井坪村出土的汉代铁犁、铁锄、铁镢、石磨等生产生活工具,古为本地所生产;多处汉墓葬的出现,亦说明汉时期汉民族散居本县境东部和南部一些地方。至东汉初期,汉民族仍有西徙。
  唐初,大量汉族人随少数民族地区商贸的流通进入县境。宋,县境归福津县辖后,西固、峰贴、两河口等镇设茶马市,汉人流动此地从事商贸活动,后,久居于此地。
  明洪武十一年(1378)设岷州卫西固军民千户所后,明政府遂移直隶各省官军于此地守戍屯田。期间,“徙岐山县在城里民居之,谓之‘样民’(《岷州志西固》)。又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集合天下难民分徙洗州、岷州、西固等地;同时,南京、凤阳等地人口亦徙于岷州、西固等地屯田。
  清至民国时期,时有逃荒、避难或谋生者落户本县。
  解放后,党和国家为支援舟曲县经济文化建设,培养调进大批外籍干部、教师、医生和农、林、牧技术人员;动员4200余名外省地知识青年和职业人员参加舟曲社会主义建设。后,大部于1960~1962年生活困难时期下放、外调或外流。70年代舟曲林业局机关及所属部分企业迁舟曲。至1990年,外籍林业干部工人160多户,汉族900多人。
  全县汉民族主要分布在县境白龙江沿岸及城关、弓子石、中牌、大川、南峪、坪定、峰迭等乡半高山地带,武坪、插岗、铁坝等地亦有少数汉民族(多为林场工人)。
  三、其他民族成员
  县内原有回族2户,解放后,人数逐渐增加,现有187人。另有蒙、撒拉、维吾尔、朝鲜、壮等民族成员38人,其来源主要国家人事调动,家属随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及从事商贸流通等渠道到舟曲来的。以上民族成员大多分布在县城和舟曲林业局机关、场(厂)部,他们与本县臧、汉民族亲密相处,共同为建设舟曲作出了贡献。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