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本县经济、文化、卫生落后,战事频繁不息,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群众饱受战争、饥荒、疾病的折磨,生活十分贫苦,人口增殖一直缓慢,人口总量较少。解放41年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医疗卫生和保健事业逐步普及,人民抵御疾病和死亡的能力增强,全县人口增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第一节人口发展概况
一、历代人口状况
西汉元始二年(2)前的200余年,史无人口数字记载。但从史载资料看,当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县境人门数量发展是逐步增长的过程。元始二年后至东汉时期,由于连年战争,人民“流离失所,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大半”。人口大量减少。
魏、蜀争陇,蜀汉大量掠夺陇南人口,县境羌、汉、氐部分人口迫徙蜀地,壮丁征为蜀军,后大多战亡,县境人口急剧下降。
十六国至北朝北周时期,宕昌国境羌落有户2万,人口10万,县境户均人口5人,人口数量有所增长。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宕昌有户6966, 口34830,县境户均5人。
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宕州改怀道郡时有户1190, 口7199,县境户均6.05人。
中唐,怀道郡有户1260, 口7040,县境户均5.59人。安史之乱,甘肃驻军东调,吐蕃乘虚人陇,县境沦陷时久,整个陇原“自经寇乱,百姓凋残,地阔人稀”。此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怀道郡复宕州后有户1401,01461,县境户均1.04人,人口剧减。
五代至北宋,县境仍为吐蕃占领,社会基本安宁,人口稳定。
元统治初期,县境人口下降。元始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西固军户1110,民户410, 口3615,户均2.37人。
明朱元璋鼓励垦荒,招集流亡,徙民甘肃(县境亦然)屯垦,减轻农民负担,人口逐步恢复,县境人口增长将近1倍。但明英宗正统二年到弘治二年(1437〜1489)连续自然灾害,人口有减。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西固分州户6187, 口25350,户均4.09人;宣统元年(1909),西固分州户6190, 口25438,户均4.11人,总人口中男性13436,占52.02%;女性12002,占47.18%。
二、民国人口状况
民国元年(1912),县境人口27775人,比清末增加2336人,增长8.4%。1928年,西固县户6435,口33031,户均5.1人,比民国初增加5256人,年增长率11.8%,是年,大旱,粮绝收,又值狄、河战乱,天灾人祸复加。翌年,复大旱,又遭雹、洪、虫、瘟疫之害,人民饥偉饿死,大批流亡。国民党政府无以赈济,全县人口大幅度下降。1930年,户、口分别降至5962和23750,户均3.9人,减少9277人,人口降低28.09%。1932年,户升438, 口升2190,增长9.2%。1936年人口增加到55334人。1939〜1944年,连遭自然灾害和瘟疫,国民党又拉夫扩兵,人民避抓兵外逃或隐报户口,全县户降到9813, 口降到46435,其中户口比1937年减少14.33%;人口减少11.58%。1949年,全县户均5.2人,比1944年增长25.4%,解放前,县境人民虽遭国民党苛征暴敛和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但人民迫于穷困,而求 “多子多福”,人口自然增殖。
三、解放后人口状况
解放后,县境人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口增殖不断扩大。
1949年全县人口为58209,1954年上升到65103人,增加6894人,增长11.8%。平均每年增长2.36%。1982年全县总人口为102233人,比1949年增加44024人,增长75.6%。1990年末,全县户20405人,口117751人(是年7月1日人口普查数为116336人),比1949年增加59542人,增长102.29%,户均5.8人。
1954年,西固分县,部分人口划出,人口降到52790人(分县前西固县人口为65103,),减少12313人。1956年3月,梁家坝乡的南峪、坪里和中牌复归舟曲,增户1788,人口9277;原官鹅、大河坝划出,总人口相应减少。1958年卓尼辖区的插岗、拱坝、铁坝、博峪划入本县。1959年,县接辖迭部下迭地区,河南支建青年4200余人来县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再加上人口自身增长,使1959年全县人口由1957年的66285人猛增到73283人,增长10.55%。1960〜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和1958年“大跃进”带来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以及地方部分领导严重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造成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严重困难,本县人口岀现大量外流、死亡。据统计,1961年人口比1959年减少11346人,户均人口由4.5人减少到3.9,人口减少15.48%。1962年恢复舟曲县,向迭部移交洛大、麻牙、桑坝等7公社户2967,口15344人。1963年,坪牙、博峪公社划出,总人口减少。1964年全县人口普查有户14811, 口62209人,比上年增长2566人,增长率4.3%,户均4.2人。人口大幅度上升。1965年起,全县人口进入发展时期「文化大革命”中,人口增殖处于无政府状态,增长数直线上升,1966年口67268人,1976年增加27480人,10年增长24.5%,年均增长2.45%,1990年人口比1980年增加18059,增长18.1%,年均增长1.81%。人口增长速度下降。
1990年汉族61063人,增长32352人,增长112.68%,年均增长2.82%;藏族增加到36478人,增长6982人,增长23.07%,年均增长0.59%;回族增长187, 增长92.5%;满族1990年14人,比1985年增长6人,增长57.14%。(表一、二)
四、人口自然变动
70年代前期,全县人口自然增长较快,1973年出生3617人,出生率40.63%。, 死亡率8.6%。,自然增长率32.04%°。1980年自然增长率降至8.54%。。1982年人口自增率又上升到13.76%。。1984年起,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逐渐下降。198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9.96%。。(表五、图一)
全国四次人口普查,舟曲普查结果:
1953年7月1日,16837户,64109人。
1964年7月1日,14811户,62209人。
1982年7月1日,19223户,101582人。
1990年7月1日,23482户,116336人。
舟曲县几个年份人口总量变动概况舟曲县1990年家庭户、集体户状况表二第二节人口规模
一、人口分布
全县人口分布趋向:县境东北和中部白龙江沿岸及半山台地居民人口分布以城关、弓子石、峰迭、大川为多,汉族分布由中向西渐稀,藏汉杂居。南部拱坝河流域人口分布较少。境北1964年人口48948,占总人口的72.9%;1980年人口78992, 占总人口的79.23%;1990年人口88357,占总人口的75.04%。境北人口众多之因主要是人类徙居较早,农耕土地肥沃,人口增殖快。
县境南部拱坝河、博峪河流域多林地区,自古少数民族聚居,交通梗塞,人口发展缓慢。全县现有12.91%左右的人口分布在铁坝、武坪、拱坝乡;12.05%的人口分布在插岗、大年、博峪乡。而且,人口多居于半山黄土台地。
纯汉族分布于县境东弓子石和中牌乡。
城关乡人口分布数量居全县之首,1980年占总人口的16.89%;1990年下降到12.7%。(表三)二、人口密度
1940年,西固县总面积为2550.80平方公里,人口49042,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为19.22人。1947年每平方公里有人口33.3人。现在,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9.4人。全县22个乡,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在30人以内的有曲瓦、武坪、插岗、拱坝、铁坝、博峪6个乡;30〜50人的有憨班、八楞、大年、巴藏、大峪4个乡;50〜100人的有立节、峰迭、坪定、南峪4个乡;100〜150人的有城关、中牌、大川、三角坪4个乡,150人以上的有江盘、弓子石、池干3个乡。县城地区每平方公里136.09人。
人口分布密度最大的弓子石乡(纯汉族),每平方公里191.74人。汉族人口分布密度最小的是大年乡。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密度最大的有江盘、池干等乡,密度最小的有大峪乡。(表四、五)舟曲县1971〜1990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
第三节人口构成
一、性别构成
1949年全县总人口为58209人其中男性人口28222,占总人口的48.48%;女性人口29987,占总人口的51.52%。1980年总人口99692,其中男性50681,占总人口的50.84%;女性49011,占总人口的49.16%。1990年底117751人,男性人口60150,占总人口的51.08%,女性人口57601,占总人口的48.9%。
据第三次、第四次人口普查性别比为:103.69:100;104.74:100。(表六)二、年龄构成
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全县30岁以下人口65841人,占人口总数的64.4%;
20岁以下人口53759人,占总人口数的52.58%,少年40321人,占总人口的39.44%;劳动人口58036人,占56.79%;65岁以上老年3849人,占3.79%,人口年龄中位数(从零岁依次将各年龄人口数累计达到总人口一半时的年龄)为18.91岁。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本县总人口116336人,其中,30岁以下人口74636,占人口总数的64.16;20岁以下人口51153,占43.97%。以上比1982年分别降底0.29%,8.61%,其中0〜14岁人口34811,占人口总数的29.92%,比1982年降底26.87%。60岁以下至15岁人口73633,占人口总数的63.29%;老年人口7892,占6.78%,以上比1982年分别降底6.5%,2.99%,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1.35岁。(图二、三)
由于人口年龄总体中,22岁以下占半数,劳动力后备力量充足,但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需要接受教育的人将近占三分之一,就业方面的压力更大。
三、平均寿命
据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本县平均寿命为66岁,(男64.4岁,女66.59岁)。年龄在70〜74岁的1199人,其中男478人,女721人;乃〜79岁577人,其中男198人,女379人;80〜84岁177人,其中男62人,女115人;85〜89岁36人,其中,男8人,女28人;90-94岁8人,其中男6人,女2人;95〜99岁1人 (女);100岁以上2人(男女各1人)。舟曲县1982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舟曲县1990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四、文化构成
1948年本县识字者有4800人,占总人口约57000人的8.42%。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5148人,占总人口101582的24.76%。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4204人,占人口总数116336人的29.4%,比1948年增长20.98%。比1982年增长4.64%,其中,具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1982的15523、6638、2843、144人分别增加2775、4336、1778、167人,分别增长17.88%、65.32%、62.54%、115.97%。
据1982年普查,从事各种职业的51262人中,文盲、半文盲达38651人,占从业人数的75.4%,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有14人,国家机关、党政群团组织中有21人,事业中27人,商业人员15人,服务性人员132人,工人363人,其他行业27人。(表七)
1990年普查出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有56646人,占总人口的48.69%。12岁以上的有59375人,占总人口的51.04%,6岁以上的有66791人,占总人口的57.41%,12岁以上文盲人数比1982年的64633人减少5258人,下降8.14%,原因是适龄儿童入学率、学生巩固率、毕业率提高.现在全县每1000人中拥有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为157人、94人、40人、3人。(图四)
是年底,乡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有38527人,占劳动力总数54771的70.34%,全县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很低。舟曲县人口文化程度比例示意图
五、行业和职业构成
据1990年底统计,全县在业人口为62264(包括乡村劳动力和职工离退休人员),占总人口的52.88%。分布在农、林、牧、渔、水利业的52978人,占总人口的44.99%。其中,农村劳动力中农业人员52697人,占农村人口的49.25%。占农村劳动力的96.21%;分布矿业、木材采运4090人(女824),占在业人口6.57%;分布在电力、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制造业的272人(女63),占农业人口的0.44%;分布在建筑业的76人(女15),占在业人员的0.12%;分布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的94人(女16),占在业人口的0.15%;分布在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及仓储业的345人(女136),占在业人员的0.55%;分布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工业、建筑、交通、商业等业的人员有2074人,占在业人员的3.33%,占农村劳动力的3.79%,占农村人口的1.94%;分布在房地产管理、公用管理和居民服务业的23人(女15),占在业人员的0.04%;分布在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272人(女97),占在业人员的0.44%;分布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的790人(女123),占在业人口的1.27%,其中,教育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0.62%;分布在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的28人(女4),占在业人口的0.05%;分布在金融、保险业的124人(女33),占在业人口的0.20%;分布在国家机关、党政社会团体部门的1098(女145),占在业人员的1.76%。
脱离农村农牧林等生产业的固定职工5738人,占在业人员的9.2%;合同制人员811人,占在业人员的1.3%;临时人员765人,占在业人员的1.23%;计划外人员179人,占在业人员的0.28%。
全县不在业人口55487人,占总人口的47.12%。其中,在校学生15014人,占不在业人口的27.05%;0〜6周岁儿童20400人,占不在业人口的36.76%;60岁以上家务劳动的老人7550人,占不在业人口的13.61%。其他2523人,占不在业人口的22.57%,主要是城镇待业人员、无业家属和农村未入学的少年儿童。
第四节计划生育
一、机构设置
1973年12月成立舟曲县革命委员会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与县卫生局合署办公。1979年8月,正式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配主任1名。是年11月,给城关等14个公社各配备1名计划生育专干。1982年8月,成立舟曲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翌年,设立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站,配站长1名。现有技术员7名,其中主治医生1名,妇产科医生1名,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名,至1990年底,全县共有计划生育专干24名,办公室公务人员9名。
二、政策措施
1985年,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省、州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精神,发出《中共舟曲县委、舟曲县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大力抓紧抓好计划生育的规定》。1987年,县政府制定《舟曲县关于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政策实施细则》,上述政策明确规定:干部、职工、城镇居民、一对夫妇只能生育1个孩子;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可以生育2个孩子;博峪、大年、铁坝、拱坝和插岗5乡少数民族一对夫妇生育最多不得超过3个孩子。
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采取宣传教育为主,经常工作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的方法,辅以奖励和经济处罚与行政处分。
三、晚婚优育
由于受封建传统习俗的影响,本县早婚早育,不作婚姻登记而同居生育现象在部分地区依旧存在。女子婚姻由父母包办,仍有十六、七岁结婚生育和超生者,直接影响计划生育工作。为此,县委、县政府在有关政策规定中:“大力提倡晚婚晚育,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为晩育。“又规定“凡男女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一个月;晚育的,产假延长一百天;在产假期间领独生子女证的,产假延长到一百五十天。产假期间干部、职工工资照发,按全勤对待,不影响提资、晋级和评奖。”实施此措施后,干部、职工晚婚晚育人数所占比例高,而农村比例较低。
提倡优生优育,县政府在有关规定中提岀:“开展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要坚决执行《婚姻法》中关于近亲结婚和某些遗传性疾病的人禁止结婚的规定,对有生育能力的痴、呆、傻病人,要动员他们做绝育手术,已怀孕的要及早处理,以免影响人口素质,造成国家和社会负担”。
全县现有痴、呆、傻1493人,占全州痴、呆、傻2368人的63.05%。严禁此类人口结婚,是全县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生活中仍有许多痴、呆、傻、病人的家长和亲友,为其择偶完婚。为保障优生优育措施的实施,县妇幼保健站常年下乡普查普治妇女病,培养新法接生员,宣传优生优育。
四、节育措施
为使机关职工、农村群众容易接受计划生育,县医药卫生部门发放供应避孕药具。对此,干部职工容易接受,使用率较高,农村群众文盲率高,听不懂或记不住药具使用常识,不能按规定使用药具,避孕效果差。所以,避孕措施的实施重点主要在农村。
采取突击节育措施。以前,实行一胎放环,二胎结扎,对计划外怀孕采取特殊措施。1978年起,每年春秋两季县政府组织节育技术力量进行一次以女扎为主的计划生育活动,全面摸底检查,按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放环、结扎或施以特别措施。1973〜1990年,共做女性绝育术11057例(其中多孩妇女6567人),男性绝育术64人;放置宫内节育器4443例(其中多孩人数2650人).其他如口服、注射避孕药、用避孕套及外用药者582人,节育率78.54%。
五、人口控制
1973年起,在全县逐年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后,经过努力,1980年初见成效。1979年对育龄夫妇做绝育术361例,放节育环1287例,特别术746例后,人口出生率由1973年的40.63%。下降到1980年的14.39%°。1980年农村开始承包责任田后,一度放松计划生育宣传和节育实施工作。至1982年,3年内做女绝育术仅63例,其他节育补救工作亦收效甚微。期间,人口出生率回升到1982年的19.4%。和1983年的18.57%o,人口自然增长率亦随之上升到13.76%、12.55%。
1984年,县委、县政府要求: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狠抓节育措施的全面落实和奖罚政策的兑现。是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5.58%。;1985年又降到12.6%。,为80年代全县人口最低出生率年份,比1973年人口出生率降低27.95%°。1986〜1989年人口出生率基本平稳,一直保持在14%。左右;计划生育率亦从1973年的39.13%上升到1988年的53.9%,上升44.7%;多胎率从1978年的47.63%下降到1988年的13.32%,下降34.31%。
1989年起,农村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减弱,措施不力,部分地方私婚、早婚、早育蔓延,育龄妇女超计划生育。已婚妇女进入生育高峰时期,1990年人口出生2714人,比1989年上升8.99%0;人口自然增长率也由1989年的8.96%。升高到17.23%。,除去人口自然死亡数外,多生1032人。是年,初婚女性723,其中19岁以下145人,早婚率占已婚育龄妇女20558人的20.06%。
本县计划生育工作实践证明,计划生育工作千万不能放松,凡加强领导,坚持深入宣传,措施得力,人口出生率就大大降低。如果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不够或者放松, 人口出生则剧升。
第五节姓氏第二章民族
舟曲这块土地上,最早聚居着原始土著和白马、氐羌等。后来形成藏、汉两大民族,在长久的历史接触和共同生活中,形成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并肩开拓这一方土地,推动民族间经济上的合作发展和文化上的频繁交流。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斗争关系,滋生民族主义和民族歧视,形成民族间的不平等和隔阂,尤其近百年来全县藏、汉民族受尽封建制度的种种压迫剥削,形成今日经济文化的落后。
解放后,全县藏、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政治上彻底解放,摆脱旧的民族压迫关系,团结成为一个大家庭。党和国家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各族人民之间密切协作,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及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现在,全县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36688人,其成员中,藏族占99.82%,其他少数民族成员占0.18%。
第一节民族来源
一、氐、羌
氐、羌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民族。最早氐、羌合二而一,史称戎或西戎。当今居住在舟曲县的藏族是他后裔的优秀成员中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和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兄弟民族共同为创造熠熠生辉的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和汉族人民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兄弟关系。
藏族始于本地土著和白马、氐羌
藏族前身最早是土著和白马、氐羌等,始居于甘(肃)、青(海)东南部,舟曲县是土著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县境史前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文化堆积所反映的甘肃马家窑文化(含仰韶庙底沟类型特点)、齐家文化的细石器和彩、灰陶器以及寺洼文化文物,标明新石器时代原仰韶文化和受其影响向南扩延的甘肃仰韶文化与县境土著文化汇合发展。此前,西部土著先民早已在这里繁衍定居生活。
尧舜时,北徙三危山(西秦岭南北)一带的三苗部族和本地土著、羌民族在长期消长过程中融合,逐步形成“戎”的部族。
羌族南徙
史载:商周时期,今白龙江流域为氐、羌之地。公元前4世纪初(秦献公初立),羌人无弋爰剑孙西徙,卯的子孙各成部落,数支进入今白龙江流域定居。县境新石器寺洼文化遗址疑为白马、氐、参狼等种羌聚居地。秦汉时,县境有多种羌部落。西晋时,境东南聚居白马羌。
景帝时期,研种羌(无弋爰剑长房曾孙忍子研,极豪健,羌人称其研种)首领留何归汉,求守陇西塞,景帝将其部分羌人分徙到狄道(今临洗)、安故(今临济南)、临洮(今岷县)、氐道(今礼县西)和羌道(今舟曲)等县。
东汉统治者为削弱羌人起义力量,对羌分而治之,遂常徙羌于陇。东汉末年至西晋末年,由于统治者残酷压榨掠夺及连年灾荒战乱,陇右各地诸羌不堪其苦,流离失所,纷纷南逃四川北部和白龙江流域大山深谷及森林地带避难生业,定居下来。
西晋九州分裂时期,聚居县境的宕“昌”羌(“猖”转为“昌”)保结权于梁姓,因聚居宕昌,史称宕昌羌。至隋唐时,宕昌羌大部融于党项部族。
吐蕃留居县境唐初,吐蕃势力向甘、川边境发展,党项、吐谷浑各部大都为吐蕃征服,部分不堪吐蕃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的羌人逃往唐边区(包括今舟曲境),唐政府将其部分徙内地,对部分羌,就地设置羁縻州,安抚其民居住下来。公元756年,吐蕃占领唐陇,今舟曲县境俱陷。宋王朝收复陇地时,部分原吐蕃军及其随军家属与战争中被裹挟的羌奴,在本县一些地区定居下来。至今县境部分地区藏族方言含拉萨语。
明代徙民
明万历间,官鹅番民因反抗地方统治者,被迁往拱坝河谷杨庄一带,杨庄蕃民亦迫徙宕昌官鹅。
现在,县内藏族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南部、西部(西部多为藏汉杂居)和南部一些地区。
附藏族历代名称考:
唐前,史称西藏、西南、西北地区的各部藏族为戎、西戎、羌戎、西羌或氐、羌。唐、宋至元初称(汉人亦此称)上述地区的民族为吐蕃。元、明、清统称藏族为 “番”(清乾隆时改为藏)。“番”,从“蕃”字转来,蕃应是藏族本民族的名称,不过在方言上,西藏人读“博” (bO),而西北藏人读“握”(舟曲藏族读“博”b。),其中对接近汉族地区与统治阶级发生关系的称“熟番”(含西固藏民)。住地偏僻与统治阶级关系疏远的县境西部的藏民,另称为“生番”;山后藏民则被称“黑番”(因着黑青服)。民国称藏民。解放后,统称藏族。
二、汉族
新石器时代(县境原始社会中期),黄帝部族先民逐步向西扩展,亦与这里的原始土著民族融合,推动着原始氏族社会的历史进程。
汉武帝开西南夷后,移民实边,遣汉兵戍守边陲,派汉族充任地方各级职官,又徙中原汉民族屯田,开发民族地区,带进先进的铁质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本县八楞乡阳山村和弓子石乡井坪村出土的汉代铁犁、铁锄、铁镢、石磨等生产生活工具,古为本地所生产;多处汉墓葬的出现,亦说明汉时期汉民族散居本县境东部和南部一些地方。至东汉初期,汉民族仍有西徙。
唐初,大量汉族人随少数民族地区商贸的流通进入县境。宋,县境归福津县辖后,西固、峰贴、两河口等镇设茶马市,汉人流动此地从事商贸活动,后,久居于此地。
明洪武十一年(1378)设岷州卫西固军民千户所后,明政府遂移直隶各省官军于此地守戍屯田。期间,“徙岐山县在城里民居之,谓之‘样民’(《岷州志西固》)。又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集合天下难民分徙洗州、岷州、西固等地;同时,南京、凤阳等地人口亦徙于岷州、西固等地屯田。
清至民国时期,时有逃荒、避难或谋生者落户本县。
解放后,党和国家为支援舟曲县经济文化建设,培养调进大批外籍干部、教师、医生和农、林、牧技术人员;动员4200余名外省地知识青年和职业人员参加舟曲社会主义建设。后,大部于1960~1962年生活困难时期下放、外调或外流。70年代舟曲林业局机关及所属部分企业迁舟曲。至1990年,外籍林业干部工人160多户,汉族900多人。
全县汉民族主要分布在县境白龙江沿岸及城关、弓子石、中牌、大川、南峪、坪定、峰迭等乡半高山地带,武坪、插岗、铁坝等地亦有少数汉民族(多为林场工人)。
三、其他民族成员
县内原有回族2户,解放后,人数逐渐增加,现有187人。另有蒙、撒拉、维吾尔、朝鲜、壮等民族成员38人,其来源主要国家人事调动,家属随从;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及从事商贸流通等渠道到舟曲来的。以上民族成员大多分布在县城和舟曲林业局机关、场(厂)部,他们与本县臧、汉民族亲密相处,共同为建设舟曲作出了贡献。
第二节藏族社会政治经济
一、古代社会
氏族社会以县境诸多新石器文化遗址发现的磨制石器工具和彩、灰陶器、陶纺轮以及北山坪文化遗址3人合葬墓(1夫2妻)为证,古代生活在这里的原始氏族经历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由于原始氏族先民大量使用磨制石器生产工具,使单一的游牧经济逐步转向原始刀耕和锄耕农业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氏族社会出现农业、畜牧业及狩猎、制陶、纺织等业的社会分工。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中原进入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分布在这里的氏族部落居民仍处在氏族社会晚期阶段。氐、羌社会县境内,羌、氐部落中,氏族组织无定,各部落皆有酋长,“世世为豪”。部落间互相侵夺并吞,或联盟或解盟,形成盛衰强弱无常不能统一发展的现象。”羌酋皆有地分,不相统摄、宕昌即其一也”(《周书•夷域传》)。聚居本县境东部的氐人,从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制向奴隶制推移。八楞乡东岔湾一例秦墓葬中,其身、首异置(反映奴隶制度)。至魏晋时,氐、羌不断接受汉族经济文化影响,使其逐渐与汉族融合。
东晋南北朝时期,聚居县境并称国的宕昌羌人,由于其军事权力的提高,与中原统治阶级发生经济政治关系,接受中原朝廷封号官职和汉族文化,成为中原附庸,其政权建筑在氏族社会制度崩溃及奴隶制向汉族封建社会经济逐步转化的基础上,以封建制度统治本国的汉族,但仍能保持种族的独立自主,故在其国宕昌灭后,而党项独强。《魏书•氐等传》:“宕昌羌者,居有屋宇,国无法令、又无徭赋,惟战伐之时,乃才相聚。不然,则各事生业,不相往来。皆衣裘褐。牧养耗牛羊豕,以供其食。父子伯叔兄弟死者,即以继母世叔母及嫂弟妇等为妻。俗无文字,但候草木荣落记其岁时。三年一相聚,杀牛羊以祭天”。宕昌羌王及各酋长世袭制,其社会仍盛兴原始社会的对偶婚和一夫多妻制。
羁縻州唐初,在羌人居住地区设置羁縻州、县(统称羁縻州)。县境于贞观初置宕州怀道县,保持少数民族自治制度,首领(剌史、县令)世袭制。受汉文化影响。后,北境大部羌融于汉族。由于交通阻隔,境南部分地区羌族仍保持着氏族状态。
。角厮罗时期唐末至五代、北宋时期、县境内蕃族社会稳定发展,人们“居板屋、富姓以毡为幕”。经济上通过茶马互市,沟通汉蕃两族人民生活的必需;文化上藏传佛教后期开始弘扬。
二、封建土司制度
元朝在甘肃设“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并在县境内设千户,实行军民统摄及政教合一制的管理,对吐蕃采取宗教怀柔政策。
明洪武初年(1369),招抚士官喇嘛,封原元蕃汉军民千户韩文为西固正千户,副千户严志明;授给酋长土司。土司、汉官参治,定世袭制。对喇嘛采用“因其习尚,用僧俗化导”的宗教怀柔政策。由于政治上采取羁縻,全县番族文化有所发展,尤以宗教文化有很大发展。
清承袭明土司制度。境内有3个番族土司管辖地。属本籍者只有黑峪寺黄氏土司。
黑峪黄土司顿珠嘉措
黄顿珠嘉措,生于明末崇祯年间,幼年入寺,青年时赴西藏剃度,与清廷某大臣关系从密,率中马番民24族归附清朝,奏准,封为僧纲。黄集政、教权力于一身。后,黄子大业袭父职,贪财,色无厌,凶狠残暴,私废法规,僧侣外逃,百姓忍无可忍。雍正六年,番众密议,推代表进京告状。翌年状准,大业被斩,废世袭纲司,敕赐黑峪寺为“归化寺”。黑峪黄土司原辖地,南峪至洛大,称六十二族(庄)。后,黄与岷县赵土司联亲,以洛大等地为嫁奁陪其女。六十二族:
后四庄沙滩里、哈里、牙哈里、拉哈里。
前七庄黑松坪、骆地坪、真堆里、阳山里、姚家楞、端山里、马土山。
西固以西武都关、瓜咱、峰迭、好地坪、古当、九原、西寨、项哈里、憨班、憨班拉尕、果者、占单、花年城、阳什拉尕、立节、上巴藏、下巴藏。
瓜咱沟四庄努拉里、布地里、阿吉坡、格布里。
大峪沟阿果坡、少哈里、多纳里、站个扎、坪上、站力铺、站站里、老地里、得力坎。
曲瓦沟曲瓦、边藏、溪藏、赵家坎、缠藏、半山、茶然、架然、头沟坝、城马。
前、后北山各浴、各皂、兵格、存地、香拉、蒿尕里、阿阳坡。
黑峪沟兵马、黑峪、寺上。
宕昌马土司
受封于明洪武年间,从第一代马珍至末代马培德,历经22代,原辖八楞、三角坪、武坪一带的番族,后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派代表请降洮州。是年,以上地区归卓尼杨土司辖。后,因杨、马土司联亲,杨将上述地区以嫁奁陪其女。民国26年(1937)正式归西固辖。
八楞、武坪、三角坪原名下旗,下旗又分4旗,即阴旗下、阳旗下、上旗下、后旗下,本地群众习称"四旗三地方”。
阴旗下今八楞乡花园沟、林家山、斜坡、东岔湾、阳山、阴山、西岔。
阳旗下今三角坪、池干两乡的朱西、通化头、真庄、三角坪、水坪、蒿地、别列沟、阳坡、干地沟、小真庄、冷水泉、苦吐、下半山、分安山。另有今宕昌县的上堠子、大坝里、前山。
后旗下今武坪乡武坪、扎下、尕哈、草坡、坝子、哈河坝、拉尕桥、嘎里、哈下、落木山。
上旗下今宕昌县的官鹅、大河坝。
卓尼杨土司
始祖“些地”(四川若尔盖浪道)。明永乐二年(1404)投诚朝廷。十六年以功授世袭指挥佥事,兼武德将军。正德间,些地五代孙王秀进京晋谒武宗皇帝,始赐杨姓,名洪。辖区168旗,本县境内属地为拱坝、铁坝、大年、博峪。各旗封旗长、总管、头人。至清康熙扩大到武坪、八楞、三角坪。民国时期至解放后卓尼县辖。1958年归舟曲县。
三、解放以后
西崮县废除土司制度。1950年,甘肃省民族访问团率医疗队来西固县进行社会调查,为患者免费医疗。是年底,先后成立上河片民族联合区(武都关以西,藏汉杂居地区)、武坪自治区阳山自治乡(前七庄)。
1、政治
西固县解放后,藏、汉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享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0年1月,西固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藏族代表占18.6%,并邀请少数民族中上层人士和汉族开明人士参加。1951年11月,二届二次各界人代会代表61名,其中藏族代表12名,占20%;常务委员会藏族委员占33.3%。三届一次各界人代会中藏族妇女代表首次出席会议3名;本届会议选出的13名常务委员中,藏族委员占46.22%。三届二次各界人代会,藏族代表高将错当选常务委员会副主席。至1990年,全县历届人代会中藏族代表当选为县长、副县长(行政委员会和革命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县级干部13名,占县长、副县长总数48人的27.08%,其中藏族女副县长1名。
历届政协委员会藏族委员亦占一定比例。1981年起根据党的新时期四化建设的中心和改革开放的需要,逐步扩大政协委员界别。1956年首届政协委员会藏族委员占总数的60%;1962年第三届政协委员会藏族委员占68.18%,其中女1名。1981年第六届委员会藏族委员占54.79%;1990年第九届政协委员会藏族委员占44.78%,其中女2名。历届政协委员会被选为政协主席、副主席的藏族干部占主席、副主席总数20人的65%。现在,全县少数民族干部任地、师级职务的7名。
解放以来,为发展和适应本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职工。1950年,藏族干部6名,其中女2名,1954年舟曲县成立时,藏族干部62名,占全县干部总数的20%;1958年144名,占22.6%;1959〜1960年,组织少数民族积极分子、劳模、基层干部2000余人赴外地参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激发藏族干部建设舟曲的积极性。1960年培养藏族干部182名,科级32名,县级1名,全县藏族党员79名,占全县党员的14.93%。团员37名,占团员总数的13.4%。1985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全部职工中少数民族干部职工839名,其中藏族职工699名(干部542名)。回族职工125名,其他民族职工42名。1990年,少数民族职工发展到1205名,其中藏族职工1113名(干部671名,占全县干部的33.4%),其他少数民族职工92名。
2、经济
县内藏族大多数居住在半山农耕地带和深山丛林,农田多为小块坡地,耕作条件很差。居住在川坝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解放前,由于藏族群众深受地方土司和汉族统治阶级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经济十分落后,群众生活贫困,大部分藏族农民为生计终年辛劳,所得无几。住宅简陋潮湿,饥寒交加,生活艰辛,饮食常以酸菜、马铃薯和杂面为主,身着麻衫或破旧短褐。另有地方官府、土司、头人盘剥,摊派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全县藏族人口发展缓慢,1939年西固全县藏民总数尚不足1万人。农业生产基本上仍停留在原始粗耕阶段,粮食生产正常年景每亩不足50公斤。
解放后,藏族地区农牧经济始得发展。为加快本县经济建设,国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地区特别照顾,全县贫困面貌有所改变,藏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藏族人口迅速增加。首先改进农业耕作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畜牧生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63年,国家向舟曲县藏族地区给予无偿投资1.15万元;补助分配3.62万元。是年,第二次补助8万元,用于解决藏族群众生活困难和发展生产。1978年,上级下达舟曲县民族补助款14万元,其中,用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文教卫生方面补助共2万元;用于修建水渠、公路和开办小煤窑等12万元。1977〜1979年国家共拨23万元民族困难补助。本着“重点安排,照顾一般”的原则,重点是架通少数民族地区5个公社农电线路和7个大队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购买手扶拖拉机12台,脱粒机4台,磨粉机12台,耕牛46头、奶山羊450只。
农村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和科学种田以来,粮食生产量大幅度增长,藏族农民生活水平逐年上升。据对八楞、武坪、插岗、拱坝、铁坝、大年、博峪几个藏族聚居区农牧业生产调査。199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生产为10年来最好收成,总播种面积63279亩,总产量5204.53吨(多为两季收获),比1985年增长6.22倍,人均186公斤,与人口正比例发展。油料作物产量103.72吨,比1985年增长12.84倍.大牲畜由1985年的16597头(匹)发展到1990年的22211头(匹),增长33.8%,户均4.18头(匹)。山、绵羊除以商品畜出售外,比1985年增长16.1%;1985年生猪户均1.23头,多属自用,1990年除出售商品猪外,户均1头猪。
1984年,全县始开展扶贫工作,重点帮助藏区特困农民脱贫致富。国家重点扶持藏区农民的农、林、牧、副业生产和工、商、运输及建筑业。生产经营组织上,开办小煤窑、木材加工厂、药材种植基地、木耳生产基地、林果园基地及经济联合体。1986〜1990年国家对本县藏区7乡投放扶贫资金302.4万元,占全县扶贫总投资(包括企业建设投资)2084.5万元的14.51%。(表一、二)
舟曲县民族地区扶贫资金投放情况一览表
表一单位.•万元
博峪乡奋斗4年,1990年粮食作物总产达46.8万公斤,比1985年增长2.58倍,1988〜1989年乡办林场纯收入38万元。1990年大牲畜达7751头(匹),比1985年增长25.18%。年出售商品畜420头(匹),年收入88764元;药材种植面积由1985年的800亩发展到1648亩,户均0.51亩,年收入纹党3万多公斤,销售收入72万元;油料作物4.15万公斤,全乡人均有粮145.5公斤,人均纯收入390多元,新增温饱户191户。
插岗乡发挥林木产品和木耳生产优势,开拓本地经济。
武坪乡办木材综合加工厂固定资产16.5万元,年总产值8.5万元(1980年不变价)、利润3.3元。1990年底年总值达21.5万元。
拱坝乡林木加工厂锯材加工业,职工10名,年总产值2.7万元(1980年不变价)。
另外,武坪、大年、铁坝、拱坝、插岗、八楞等6乡1990年粮食作物总产量比1985年平均增长5倍多,藏区贫困面貌有所改变。
随着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群众和职工修建房屋,以砖瓦房代替榻板房,青年男女衣着时髦。
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方便人民生活,修筑通往民族地区的乡村公路11条,总长约260公里,总投资256万元。
1990年舟曲县少数民族乡劳力投入情况表
表二
3、文化教育
解放前,藏文在寺院和僧侣中应用,县内广大藏族劳动人民,不具备掌握文字的条件,使藏文的使用受到限制。1939年3月和9月,西固县政府动用“庚子赔款”在武坪、好地坪初办民族初级小学,入学儿童(80名)须交纳银币数元或羊毛、褐子数卷作学费,大部分贫寒子弟无能力上学读书。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藏文的使用。1953年,县人民政府将省民族访问团支援西固民族经济建设的2000万元人民币(合人民币2000元),在武坪自治区八楞乡办起全县第一所藏族完全小学(1956年前归省民委管),学生6名。人民政府为鼓励藏族适龄儿童入学读书,发给助学金,免收学费、课本费。是年,全县4所藏族小学有学生136名,藏族教师4名,入学儿童占适龄儿童的8.8%。1950年藏族小学教师仅有2名。1958年增加到10名;1956年8月,藏族中学生只有8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及实行《甘肃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若干规定》以来,全县民族教育摆脱困境,得到长足发展,初步走上一条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至1990年底,全县已有藏族中、小学54所,比解放前增长26倍。在校藏族小学生4178名,比解放前增长51.23倍;在校藏族中学生922名,比1956年增长114.25倍。学龄儿童入学率72.8%。藏族小学教师增加到207名,比解放初2名增长102.5倍;藏族中学教师增加到53名,比1957年增长16.67倍。
1979〜1990年,藏族学生考入高等院校的55名(1982年、1989年无资料),考入高中中专的68名(1983年、1988年无资料),考入初中中专的325名(1989年无资料)。
人民政府鉴于藏区教育落后和青少年升学困难的现实,创造条件,每年将一部分藏族学生选送到兰州一中和合作一中民族班就读。
在招生名额和录取成绩方面给予民族考生适当照顾,以使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得到再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各有关企事业单位选送在职的少数民族中学毕业生(考试录取)到省内外大专院校培训深造。(表三)5、医疗卫生
解放前,全县藏区寺院虽有个别藏医,但缺少药品和医疗设备,农村藏族群众中流行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及一些顽症因无医药得不到治疗,死者甚众。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藏族人民的身心健康,为彻底改变藏区卫生落后状况,大力培养卫生人员,设立乡、村卫生院(医疗站),八楞、武坪、铁坝、大年、博峪乡皆设卫生院,并建立村级卫生医疗所40个。现在,少数民族医师、士54名,护士3名。其中大专毕业3名,中专毕业50名,医护人员获得中级专业职称的15名,初级专业职称的39名。藏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近年来,为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在拱坝、博峪等乡先后建立文化站和电影放映站,武坪、插岗、拱坝、铁坝、博峪乡设立不同型号的电视卫星地面收转站,部分藏族群众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
第三节民族关系
一、解放前的民族关系
秦前民族关系周武王伐纣,组织以庸、蜀、羌(白龙江流域氐羌)等为主要力量的9部联军推翻殷商奴隶主政权后,周与西边诸部族一段时间保持着和睦气氛。
羌人无弋爰剑之孙部族,分徙甘肃南部及白龙江流域,其大部部落经常侵夺兼并弱小部落,由于羌部落经常分裂,形成各自为阵的白马、参狼、氐等诸多分支部族。
秦至唐时期羌汉关系秦在羌道境设关堡,对羌采取御治政策。汉初,统治阶级势力伸展到羌道后,羌人不断向东进击。
两汉、三国至晋,统治阶级腐败,地方官吏、贵族、地主对境内聚居羌人压榨奴役,引起羌人或羌汉无数次联合暴动,统治者派兵残酷镇压,阻滞社会经济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宕昌羌人部落对南北朝政权两面应付,争取外援,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成为中原大国的附庸,最终被消灭。唐贞观元年在本县境置宕州与怀道县后,中央政府对县境羌人实行羁縻安抚政策。地方以峰贴良马,北部河谷所产沙金贡朝廷。
蕃汉关系唐初,吐蕃时常侵边。盛唐后期,吐蕃大举进侵唐境陇地,强迫县境羌汉人民充当奴隶,所过之地,残杀老弱,焚毁庐舍,破坏生产。唐军亦以杀害吐蕃俘虏报复,劳动人民残死在攻伐战争和双方统治阶级的屠刀之下。
宋立国后,专力防内,无力对外。县境吐蕃经唐末、五代到南宋300多年的休养生息,百业遂兴。王韶“开熙河”后,宋对吐蕃采取团结政策,组织蕃兵保卫边塞,设置“茶马互市”,进行“货田交换”,加强汉族与吐蕃经济联系,促进汉蕃团结,巩固边防。
元、明中央政权对县境内聚居和与汉族杂居之蕃(番)人民采取怀柔政策,汉族与番族保持着和睦相处关系。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起至明末天启间,县境番民向朝廷贡马和方物者络绎不绝,皇帝“赐钞、彩币表里有差”。入朝上贡的有八楞东岔湾、林家山、立节、华年城、铁坝、阿木族番,人数颇众。其中,好地坪番人入朝进贡16次。万历七年、十六年两次进贡人数240人。后于十三年至天启三年间曾5次入朝进贡。峰迭、瓜咱、少哈等族番人、僧人17次入朝,嘉靖五年七月进京人数286人,万历七年242人。大峪族头、博峪番人进贡14次。
由于地方官府和土司头人的压榨,万历十五年西固番民起事,刘文讨之。二十年,杀贼桥和官鹅番民又起事。
清时,县境番人依然承受着地方统治阶级及土司的重重压迫,番人不断起事反抗清地方统治者和土司的残酷统治,官府施以军事镇压。史载:康熙十三年“夷番侵界,民散他方”(指西固)。四十七〜四十八年,西固及八楞番人起事,“杀伤官兵民”。同治七年,西固番人掀起抗清斗争,遭清兵镇压。光绪六年,番人哈力、古旦巴聚众4000人反清,哈力,古旦巴伏诛,番人死伤甚众。二十二年,山后四旗番民不堪杨土司残酷剥削、举事抗粮,构成流血事件。
民国时期,地方军阀与国民党县府官员相互勾结,对县内臧族人民经济上榨取,承袭清朝暴政,变本加厉,引起藏汉人民不断反抗。军阀联合官府警察、官兵血腥镇压。民国3年,瓜子沟藏民聚众造反,亦遭官兵镇压。是年,西固上河一带“提团”造反,攻打县城,县府警兵依赖城中洋人平息势态。33年,插岗等地藏民反抗卓尼设治局编制保甲,引起事端。
全县藏汉杂居地区,藏汉群众历来相互尊重,和睦共处,邻里如亲,互相帮助。特别在婚丧嫁娶,修造房屋等方面,送钱送粮,援助劳力。除此而外,山上山下藏汉人家密切往来,藏汉族交识者互称“主儿家”,如亲戚般密切,汉族人家有给自己幼儿认藏族干爸的习俗。
二、解放后的民族关系
人民政府与少数民族关系
1949年11〜12月,在西固地下党的领导下,县境藏兵队配合人民解放军侦察部队,对盘踞县境的国民党顽固部队展开英勇斗争,藏族人民与各族人民的命运更加密切联系起来。
全县解放,藏汉民族团结互助,携手共进。旧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已被铲除。随着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共同繁荣”政策的深入人心,各族干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念,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原则,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
1950年,西固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全县建立基层人民政权时。八楞、武坪等区部分藏族群众因受土司管理制度和旧传统观念的影响,要求其地仍归土司管理,曾数次上访。省民族访问团和县委派员深入宣传党的民族团结政策,适时给予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关怀,消除藏族人民固有心理障碍。
1952年本县组织农业互助组时,县人民政府在照顾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特别对藏族困难户在生产资料等方面给予帮助,发放农贷,使其发展生产。土地改革时期,县委、县政府贯彻民族政策,仅对联合区(藏汉杂居区)进行土改,对武坪区进行减租减息。
1953年,为配合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贸易、合作部门组织物资流动小组,背货上门收购农副产品,供应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武坪自治区和联合区建立供销社。
政府发放救济款、农贷款和其他补助费时,特别照顾少数民族。
县委召开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座谈会,畅谈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县委、县政府领导要求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恭敬地对待上层人士”。1953年,国家对全县少数民族实行免费医疗,在武坪联合区建立卫生医疗所。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县委、县政府提出对少数民族“能团结者一定团结,可照顾者一定照顾,可安插者一定予以安插”以及“大胆培养、放手使用”藏族干部的方针,1950年培养民族科级干部7名,乡长13名,一般干部21名,并越级提拔几名民族干部。
农业合作化时,农村各级组织优先照顾“五保”户和困难户的生产生活。1958年在藏区开展反封建斗争,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使这一斗争扩大化。无视和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之风越刮越烈,以至在某些地方强迫群众接受风俗改革,改变藏族生活习惯,禁止宗教活动,挫伤藏族群众的感情。下半年,在反封建斗争基础上又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大刮共产风,平调农民土地、牲畜、房屋、灶具等,挫伤藏族劳动人民生产积极性。
60年代初的3年生活困难时期,县委、县政府组织人力,调集粮食、食品等物资优先救助藏区群众,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使其恢复生产。
1961年贯彻西北民族工作会议后,全面纠正过去忽视民族政策和风俗习惯的错误作法,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受到尊重。民族服饰及生活习俗重又出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舟曲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给予优惠政策,多渠道发展民族贸易,大力选拔德才兼备的青年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现在,全县副科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105名,占少数民族干部的15.65%。计划生育规定准许少数民族职工生育2胎;纯藏区(插岗、拱坝、大年、铁坝、博峪5乡)农民夫妇生育不超过3胎。在与汉族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工、招干、参军,职工副食补助亦有适当照顾。
1990年全县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甘肃省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依法落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开始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事业。
民族之间关系
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间经济文化沟通交流,促进藏汉民族之间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及少数民族之间职工群众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信赖的事例层出不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一代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发展,民族团结和进步的先进事迹不断涌现。1984年全省民族团结先进表彰大会上,舟曲县人民武装部、插岗乡嘎尔里生产队,坪定乡西寨队及八楞乡的李老五、县政协郭四十九、江盘小学教师张文发3人,因民族团结事迹突岀,受到奖励。1988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舟曲县受表彰的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31名,特邀代表3名。
例一:解放初,八楞乡阳山藏寨落户一位四川汉族孤寡妇女,生活艰辛。村党支部派人帮助照料她的日常生活。以后,这位妇女年迈,经常卧病。村党支部书记许见本(藏族)让其女儿守床照料,其妻送饭。老人在89岁离世后,村委计议将其在本村坟地火化,但村人极力反对。许见本率众人将老人送到自家场里火化。在许的影响下,村寨藏民对汉人生活关怀无微不至。1972年冬,一场因宕昌县沙湾农民偷砍阳山村护林引起两地村民冲突即将发生,许即进行调解,平息事态。两地村民关系复又融洽。阳山藏寨成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例二:1977年,在西藏工作的舟曲县籍干部黄万俊夫妇,因其子女不适应西藏气候,欲将两幼女留在舟曲。汉族干部洪昌厚获悉,将她们接到家中,承担照料黄女生活、上学(两女在洪家住)等义务,解除黄的后顾之忧,被群众传为民族团结佳话。
例三,外籍汉族医生孙书明在八楞、大年等乡基层卫生院工作期间,与外单位协作,解决八楞乡卫生所不能开展的阑尾手术,氙修补术,卵巢囊肿,肠系膜纤维瘤切除术所引起的横位难产、死胎和骨折复位手术。1965年,孙为八楞西岔村一位习惯性流产藏族患者保胎治疗两月,临产时又监护数昼夜。当婴儿安全降生后,孙病倒在床。1968年一天夜晚,孙忍痛冒雨(途中摔伤右腿)越岭爬涉到10多公里的池干,抢救一位胎儿横位窒息宫内,休克多时的产妇。使其很快恢复健康。1969年,孙一次出诊后回到家.得悉自己1岁的儿子突患麻疹和肺炎欲准备治疗时,恰遇一藏族农民因其儿子摔伤,生命垂危,急找孙抢救。孙即简单地安排治疗病情危重的儿子一事后,便又出诊。另外,孙书民主动培养成材的乡村医生有30多名(内14名藏族),其中6人转为国家正式医生,至今,藏族群众仍传颂着汉族好医生孙书明。
此外,县委、县政府不失时机地以反面资料向全县人民进行民族团结教育。1984年2月,武坪乡个别人制造破坏民族团结的谣言,致使哈河坝、河坝、黄见三村1000余汉族群众信谣外避。经过政策教育,藏汉民族隔阂情绪消除。
第四节藏族风俗习惯
舟曲县古为羌、氐活动中心地区,又是以后吐蕃进居之地,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风俗习惯、服饰、方言,具有鲜明的特点。一、生产、生活
农牧生产解放前,县境藏区农牧处在封建地主经济阶段,农业粗耕、畜牧粗放、男子操农牧、狩猎,妇女皆兴纺织。女闲暇捻毛线或麻线。
住屋白龙江两岸高山及拱坝河流域屋顶覆以榻板,石块压之。厅内设火坑,置锅于铁三脚上为灶炊,坑周(方形、约2平方米)地铺以板,家人依辈序围坐。卧具、床铺从简。白龙江河川地带及部分村庄屋顶多以土木筑造,木柴棚盖,以泥土覆压,室内皆兴连锅炕,藏区饮食与汉族大同小异,兴酿酒。
二、服饰
舟曲藏族服饰按聚居地分,有多种类型,多为黑色基调,形式庄重美观。
江盘阳山式(前七庄)
男式解放前,男子着麻布或褐子短衫,腰系宽带。解放后渐失。
女式妇女头缠200枚的一圈铜钱或黑布帕子,身着粗白麻布或粗黑布长衫,外套褐子坎肩,腰系染色(红、兰、黑)毛织宽腰带、胸罩平缀红、黄相间的布条。裤与汉族宽腰裤略同。足登麻布长筒牛皮底“罗踢”。
八楞、插岗、武坪式
头饰插岗、武坪一带男子过去留独辫,头顶布帕,以2市尺方块布折条系辫。妇女皆梳小辫(不留"满头),尾续黑线披于身下;幼女依年岁增梳碎辫,辫梢系红珠和3块白色小石,绕垂额头。妇女头缠帕。
服式节日,男子身着大襟蓝长袍或白麻布衫,腰系花带。妇女着对襟过膝衫 (红、白、绿、黑色)。武坪、插岗,则于肩至肘缀1条长40厘米,宽20厘米色布拼成的布片,布片下端饰3枚铜钱或贝,再垂以线穗子,称“褂子”(八楞衫袖口周边另拼彩布条)。腰系红色毛织腰带或采线织几何图案腰带,亦有黑、蓝色布系腰的。武坪、插岗胸罩图案多彩绣;八楞以5色布条拼缀图案,胸乳部位饰对称的圆点图案 “眼睛”(崇尚母性,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袭来)。妇女皆套花条边坎肩,成年妇女多喜黑色,青年妇女及姑娘爱着绿、湖蓝色。以前,老年妇女多穿黑布绣花尖头靴。现消失。
拱、铁坝、大年式
头饰妇女小辫,皆缠黑粗布头帕(折迭成宽约7厘米的条带,逐层盘绕)。现在,青年妇女多在帕圈上苫盖大红头巾。成年妇女耳饰红珊瑚珠的银环。
服式多黑、蓝色布,胸罩上端绣几何图案,下方排缀30行左右的红珊瑚“珠, 形体小如豌豆,下大如蚕豆,间有银珠点缀,称“斯日。“外着无领对襟短袖的过膝黑长袍。拱坝地区襟袖边多拼缝红条布,外套坎肩拼镶花条绸,裤色红或紫,幅肥宽。
博峪河坝、第二坎式
头饰头帕以3米长、70厘米宽的黑布折迭成方形布块(33厘米x25厘米),覆以彩带绷缠,状如“板瓦”,称“勒西”。其辫同于拱、铁坝式,尾接1米长的300〜400余根黑棉线或黑丝线束系腰带。
服饰胸罩下缘半圆、长约63厘米,颈部黑布作衬,串缀红珊瑚珠(22厘米宽),下拼缝红布,边角拼兰布条。外袍黑色无领对襟。袖宽约30厘米。下摆边缘缝黑白相间的两道布条,次为25厘米宽的白布条或浅花色布条及3条2厘米宽的红、绿、黄布条;襟沿边部横饰5厘米宽的两条白布,袖口及肘饰彩布条,中拼缝20厘米宽的红布块,布表印牡丹、芍药等花卉,外罩镶金边的桃红绫缎坎肩,摆边缀以金黄线穗子、腰系红毛腰带和锦带,两胯坠30〜40厘米长的红穗头。节日期间,妇女胸佩银盘、银耳环玛瑙坠,足登圆口薄底绣花缎鞋,男女膝下皆以白布绑腿。男着蓝袍,腰系数条锦带。
博峪岔路沟曲曼村式
头饰妇女发辫梢系红线绳。长辫,以小米粒大小的珊瑚串于长约60厘米的线辫。辫末端另饰6〜8块直径5.5厘米的圆形乳白色鱼骨片,称其“尼日”,其下再坠饰一束30厘米长的红线穗。整辫及饰物皆盘绕于额顶。冬,覆以6米长的黑绿纱或黑布首帕,(黑布约10尺长)。
服式与文县及四川南坪一带藏族装束相同。日常妇女着无领右衽的蓝、黑色长衫,襟边及袖口镶彩布,以彩线绣饰。腰系过膝黑布围裙,上端并饰18厘米宽的白布,侧边缝饰5厘米宽的蓝布。冬季,外着短袖无领黑棉衣或镶花边的小坎肩(对襟式或琵琶式)。琵琶襟下摆无右角。胸罩上黑下红,整块锦绣或以碎彩布拼成图案。连衣百褶裙襟及袖口缀饰花格或彩条布,肩至肘饰同色的条块布,下前摆饰宽约15厘米的五色竖布条,呈“马面褶”。后裙以条块花格布拼成棋格式图案,如同“百纳衣”、上俏下丰,无扣无衩,色彩斑烂。春夏腰系锦带,秋冬系红毛带,上加浅蓝布带子(长3米,宽38厘米)。腰带上佩绣花烟包,名“采康曼”。袋下端饰牡丹、佛手之类的花卉;底坠三枚方孔铜币或贝,或系6串珠玑与15厘米长的穗子。老年妇衣皆黑色,白褶连衣裙无彩带。无论男女老幼,皆打白布绑脚。足登传统皮底头长筒靴。表饰红布条或“十”形图纹。
舟曲前、后山藏族妇女于节日胸佩圆形银盘(直径20〜26厘米),称“欧头子”,表饰法兰瓷图案,中嵌红珊瑚珠或玛瑙珠(现多为人造红珠),周镶8枚白珠,缘周八宝吉祥图案。
藏族妇女还常佩带银手镯和戒指。
上河式
头饰县城西,藏族妇女头顶一块30厘米见方的黑、白色及他色布帕,发辫或线辫盘绕于头部,辫稍以粗黑棉线续束,尾坠方孔大铜币。
服式上装外套黑蓝或毛蓝右衽大襟袄。领口镶一对饰花纹的银质(亦有铜质)板扣,称其“列子"。腰系红、蓝、黑毛织宽带,裤肥宽,黑色,裤管口紧束,状如 “灯笼”。足登连袜尖头绣花鞋。解放后,束腰式长袄改汉装。藏族职工现多西装革履。女青年职工多着西服、健美裤,高跟鞋。三、婚嫁
解放前婚俗县境大部藏区皆行单偶族外婚(族内婚极少。5代后通婚),男子对妻子具有绝对统治权,夫妇感情不合,可自行脫离婚姻关系,所生子女留给女方。男子厌弃妻子,私将其妻出卖他人。另外,少数地区沿袭古老的母系氏族婚姻习俗,婚嫁注重取男子,子女姓氏有归母姓的。氏族中尤以妇女为尊贵,有能力者主持其家。另一种婚俗是:男子进入婚龄,长辈为其定婚。择日,新郎邀同媒人携酒赴女家,邀女家亲邻饮酒3日。事后,女家派女眷送姑娘到男家。1〜3日后,姑娘返回娘家住5日。至半月后,女家如无异议,男家即可派女眷接回姑娘,新郎新娘正式结为夫妻。
藏区一般普遍例兴的单偶族外婚多为一次成婚(部分地区婚前有试婚习俗),其婚俗沿续到1958年。此后,原始风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县内藏族单偶婚俗略同。过去,藏族聚居区的男女青年兴自由恋爱(父母包办极少)。姑娘16岁时,其父母在春节期间为之改换发型、佩头饰、插长笄,打扮一新,举行成人礼(男子戴冠),俗称“上头”,亲邻好友去祝贺。此后,由一女陪伴可去情郎家,或与情郎在山野对唱“拉伊”情歌。两者情投意合,小伙父母便拜托“只尼”(媒人)携酒(高约30〜35厘米的饰花大铜罐盛装,1、3、5、7罐不等)和串线(铜币。有条件的2000枚),去女家向姑娘求婚,如姑娘舅或父母表示同意,男家除制备嫁衣、首饰(也有女家自备的)外,还须早备1〜3头大肥猪,5〜10锅烧酒(指用锅烧酒次数)。婚礼一般在农历正月上旬单日进行。婚礼前,迎亲队伍(其中女客眷必是已婚未离过婚的儿女双全的少妇)由“只尼”率领,赴女家(新郎不去)只尼” 向姑娘长辈展耀礼物(猪、酒、衣、毡等物),姑娘舅及父母认可后,即招呼客人用茶饮酒,女家即设“女儿席”,款待亲邻村人及男家客宾3日。
姑娘临嫁,盛装打扮,涕哭不休。乘骑马或骡(本村步行)启程,须掩面而泣。离村前,伴女客向姑娘头上撒灰,以示一路吉祥。送女客行“新人”前后,唱“送嫁.歌”。送亲者有姑娘的叔父、兄弟等一行人马,带着嫁妆在后,亦向新娘头、身撒灰。娶亲队伍临男家门口,男家女眷扶新娘下马,新娘脚尖着“塔”(灰圈)后,被两女眷抱进新房。随后,待新娘家亲戚就座后,一长者向来宾一一斟酒献茶。婚宴历时3日。
解放前,藏汉杂居地的男女青年婚姻多由父母包办,邀媒定亲。姑娘送进男家村庄后,须先在亲房家微候,后迎进新郎家大门。女家对迎娶新娘的女客眷每人赠送一件礼品(或鞋或枕巾或被单、衣服)。不论聚居区和杂居区,女家陪嫁根据男家送礼数量而定,送的多,陪的也多,甚至陪嫁数量超过男家送物几倍或十几倍的。有的家庭将男家所缺耕畜、农具、粮食、衣、毡都陪上。新娘婚后多在3日后(也有7〜15日)回娘家探望父母,留住3日。博峪地区以前除有女娶(招)男子外,还有一种占亲现象。女子十一、二岁时长得出俏,便会有人说亲。定亲后待十四、五岁招娶新郎。八楞、三角坪等地区有将新娘(或新郎)接送男(女)家门口对歌(或对话)后准许进门的习俗。
解放后新俗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执行,男女相亲相爱。结婚,须先去政府登记。一种新的婚俗逐渐代替固有的习俗(也有托媒介绍自愿结婚的),婚俗从简,新旧结合,纯女户招婿,离异者少。
四、丧葬
火葬本县大部藏族沿袭火葬。
人死后,一般停尸1〜3天,富裕家庭请喇嘛诵经。一般家庭邀集左邻右舍为死者念嘛咪经。年老长辈去逝,皆须诵经。亲友吊唁,向亡者行三跪九叩礼,流泪恸哭。凡有丧事,村人皆送肉、酒、粮食等。葬前,亡者盛装,端坐彩轿内,送葬时,全村人送死者到葬场,亲者悲悼,喇嘛诵经,即燃柴焚尸。当日或隔日(有的择日)拣取骨灰渣,置于木盒中存放或埋于坟地(骆地坪等地)。有条件的选其部分骨渣或头盖骨渣送拉卜楞寺院塑“神”。葬后逢七日诵经至七七为止,(忌逝日),凡一周年至三周年和死者生日,皆诵经致悼,焚香化纸。局部地区兴煨桑,以示敬意。
土葬、水葬坪定西寨、武土关、瓜咱、峰迭、好地坪等村有行土葬的。幼儿(乳牙未露)天亡,有的土葬,也有的置于水潭中。县城西,藏族有将余灰撒于江河的。
五、节庆
县内藏族与汉族同庆农历春节、端阳、中秋等节日,保持其独特习俗。
过年一般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备年,并给孩子算吉利。二十八贴“龙单”,有柱联(包括横联)、窗联、香联等。二十九日糊灯笼,挂在门口扎松枝的独木高杆上,示吉祥。除夕夜,家人团聚.正月初三至初五,村女(每家一女)赴庄内寺院念嘛咪经 (初四闭斋)。
其他节庆十五跳罗罗舞。二月初二采小萱,烙薄饼,煮吃猪骨头肉,祈盼五谷丰收。五月初五浴洗节,青少年到河中洗澡,或到林灌地潮露,成年人则洗头。八月十五寺院喇嘛诵经。其他如修房上梁等习俗与汉族略同。
采花节
采花节为博峪乡藏族群众独庆节日,相传古时博峪来了一位美丽名莲芝的汉族姑娘。好为当地人民传授农桑、纺织、缝衣和绣花技艺,又采集山中百花治愈人民病伤。众民视她亲姐妹,亲热地称她“达玛”(博峪山上生长的一种美丽的花)姑娘。几年后的端阳这天,"达玛”姑娘上山采药时不幸被狂风暴雨卷下山崖丧生。与她一起常采药的12姐妹寻觅3昼夜,最终含泪用鲜花香柏掩埋达玛姑娘。事后,人们为纪念她,每年端阳这天都要上山采花,以求吉祥。藏族青年男女着盛装,进山采集百花,抢“药”水,跳舞唱歌,互相敬酒祝福。下山时头戴花环,怀抱、身背野花,伴以路曲。进村后,把束束野花送于村中无孩子的家庭,然后集于场地轻歌曼舞,敬酒互祝吉祥。采花节延续到解放后的1966年停止,80年代初恢复。
潮水节
每年端阳潮水节是巴藏乡后北山一带和迭部县洛大、羊布地区藏族人民约定俗成的节日。相传古时一位美貌的汉族医司仙子下凡此地,呼风唤雨,驱走瘟疫,给后北山人们治好了疮疾、肿瘤等恶症,深受乡亲们爱戴和崇敬。以后,山中一狐妖欲占医仙。一天,医仙正为病鹿医伤,狐妖乘其不备,将医仙击昏挟到林中。一打柴小伙见状,即与妖战。用宝刀砍死狐妖,然自己双目失明。仙子苏醒后即打开宝扇,扇面上显现出藏族小伙与狐怪搏斗情景。她飞进一岩洞,展扇轻扇,扇子飘出,载着小伙进入洞内,仙子舔润小伙眼睛,小伙眼睛遂明.他(她)们依偎在一起,相亲相爱作成夫妻。有了孩子。西王母悉怒,驾云至后北山黄家路坝,施雨雷击毁药仙孩子,将小伙和医仙封在洞内,是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此后,每逢此日,人们聚集在洞口,煨桑、鸣枪、跳舞、对歌、赐酒祝福,纪念医司仙子。不知过了多少年代,亦在五月初五这天,被封的洞口处突发一阵金属撞击似的声响,爆裂一碗口大的洞,飞泻出一股清流。洞口长出一棵柏树。以后每年端阳人们聚集这里活动时,增添饮水、沐浴,取水(携回家当药水喝)活动项目。洞水能治百病,人们视洞水为“曲沙”,即传是医司仙子的化身,柏树是藏族小伙的化身。
解放后潮水活动一直沿续「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80年代初恢复,活动内容有洗浴、梳发、焚香煨桑、祝福、歌舞等。
第五节藏语方言
舟曲县有3.6万多藏族人口,分布在全县19个乡。舟曲藏语在藏族三大方言区(拉萨语、安木多语、康巴语)内以“方言群岛”著称。从语言交际的能听懂区域比较归类,分为两个次方言区。
以位于县境东南部博峪、铁坝、拱坝、大年、插岗、武坪、八楞、三角坪、池干、大川、南峪、江盘等12个乡的藏语为一种方言区(以下称“东南部”方言);位于县境西北部白龙江南北的坪定、峰迭、憨班、立节、大峪、巴藏、曲瓦七乡的藏语为一种方言区(以下称“西北部”方言)。分析舟曲藏族两个方言与安木多语言之间根本关系,可肯定舟曲藏族古老的族源归属。
一、语音
藏族语音是根据藏文30个字母(基字)与4个元音、5个前加字和10个后加字、2个又后加字、3个上加字、4个下加字相拼来区分语音的强弱音、清浊音和词语意思的。三大方言中安木多语发音清楚详细。舟曲藏语与安木多语不同的区分在于:1、基本发音相似的词语,舟曲两个方言中均不发后加字音和元音,或发音但异变和发音不明显,表现为不规则音。2、发音的轻重强弱音及清浊音不同,词缀发音不同。3、绝大多数词语的自由变读是形成舟曲方言的主要原因。
从语音上看,舟曲藏语两个次方言之间的区分亦有上述的特点。
1、两个次方言与安木多语基本相似词语
发音与安木多语基本相似的词语,在两个次方言中西北部方言比东南部方言较多。
例词:上面例举的词语,可认为是与安木多语发音基本相似的词语,因为词的基本字发音和基本音相同。
2、词语的自由变读词语的自由变读表现在:一类是一些词语只发基本字音或只发词的某一个音节的音;另一类是语音与词的某一个音节都无丝毫关系,纯属一种会意的音。
例词:二、语言
1、借词
舟曲藏语之所以形成具有特殊音调的方言,主要是舟曲藏族在远古时代数次迁徙而来;又地处亚热带最北端陇南农业区,在经济文化上长时期地与汉民族互相交流, 进而杂居,使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藏民族语言与高原地区的藏民族语言逐渐产生分离,形成牧区语音和农区语音具有音质差别的两个语音区;其次是很长时间藏文字传播中断,失去传承母语机会,使曾经丰富的语音词语逐渐地从人们口头消失。与此同时, 吸收相应的借词成份。
舟曲藏族方言中的借词主要成份是汉语。因为一些新名词一时没有翻译过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再是受汉语影响,两个次方言区藏话交流有困难,而使用通用语 (汉语)交流彼此都能听懂。为了这种交流“方便”,相当一部分词语习惯地夹杂藏语之中。现在舟曲藏语中通常出现的借词有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用语及抽象名词。
例词
庄稼辣子糖“洋火”(火柴)“洋蜡”(蜡烛)煤油呢子石灰玻璃条绒棉裤烟苹果萝卜橘子三脚(支锅铁三脚)苏打碱面西瓜塑料电壶(热水瓶)老师学生公家私人仓库娘家孙子干部工人工资汽车拖拉机自行车飞机手表收音机沙发裙子社会雨衣发票外国绒衣绒裤副业会计会议警察懒汉政策等词
另一类是个别动词词语
例词:
伺候干证(证明)打(官司)演夸贪污准备得罪调查抢救犯(错误)研究参观操心同意顽固执固命令等词.
2、语法
方言中语法主要是动词变化和虚词两种动词变化(四时变化)不象文字的规第三章宗教
舟曲县传统的宗教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苯教、道教、基督教等,其中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数最多。
解放初,国家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事务由县委统战部兼管,主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1956年,县委保障民族宗教人士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正常宗教生活的进行。1958年反封建斗争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县宗教寺院,庙观大部拆毁,喇嘛、道土还俗,宗教活动被迫停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得以继续贯彻执行。1981年,县政府设立民族宗教事务局,进一步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保护正当的宗教活动,先后批准恢复影响较深的具有民族文物价值的黑峪、八楞、武坪、占单、尖地(博峪)等13处藏区寺院,被占用的寺院经堂陆续清退,并拨专款维修大部分寺院。
第一节苯教
苯(本)教俗称黑教(黑派),来源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信仰的一种巫术(祈福、驱鬼、消灾、祭祀、除病)。由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戎和以后的羌氐先民部落物质生活的原始性和局限性,于是产生超自然的多神的崇拜,出现信仰天地、山林、水泽等神。本县新石器遗址墓葬中随葬彩、红、灰陶器和其他器物的现象,表明原始宗教观念已经产生。民间遗存一种《曲经》(《夷经》的变种),有“当方天地水府三官神”之说,是古烧当羌和党项羌部族的本土宗教信仰。在佛教传入前,县境古羌种和部分汉族皆信奉苯教。后,佛教与苯教互相吸收对方部分内容,丰富教理教义,成为类似于藏传佛教的一种教派。
县境苯教信仰者分布在黑峪、曲瓦、峰迭、坪定九原、八楞、拱坝、铁坝等地。
第二节藏传佛教
一、解放前发展慨况
据县境拱坝乡坎坎坝遗址地层(上层)遗存大面积残砖瓦析:此为唐时期佛寺遗址。公元841〜846年,吐蕃王郎达磨禁佛,焚经驱僧,毁寺捣佛,县境藏传佛教亦绝迹。
10世纪初(五代时期),县境藏传佛教渐复。藏传佛教运用藏文进行传播。藏族群众全民信仰佛教。县境立节乡占单大庄山梁,原寺院为南唐时期所建、其佛殿侧墙留有当时藏文记事遗迹。
明代,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佛教,并在整个藏区严格执行,对喇嘛实行禁婚制度。藏传佛教在藏族社会中产生深远影响。八思巴始建萨迦政权后,实行土司世袭制的政、教合一制度。以民族宗教统治土司政权。自拉卜楞寺院第1世嘉木样开始至第6世嘉木样罗桑文美•图旦却吉尼玛坐床300余年(1648〜1951)间,县境藏传佛教兴盛,寺院和僧人增多。
1949年,本县藏传佛教有白格寺、曲瓦寺、占单寺、黑峪寺、宝斗寺(位于峰迭乡布子村以北宝斗山下)、阳山寺(江盘乡阳山村)、骆地坪寺、三角坪寺、真庄寺、水坪寺(三角坪村西北)、蒿地寺、八楞寺、交多静修院(八楞阳山村)、桑勒寺(八楞乡)、武坪寺、嘎哈寺、亚哈寺、达哈寺(那下寺)、噶如寺,占西隆布寺、噶丹达吉林寺(拱坝坎坎坝)、拱坝寺、脱恼寺、阿木族寺、尖地寺等26座寺院,活佛8名,喇嘛1278名。
二、解放后的发展状况
解放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载入国家大法。初期,全县共有48所藏传佛教寺院,1428名僧侣,开展正常的宗教佛事活动。影响较深的八楞寺院、黑峪寺院和武坪寺院均由拉卜楞寺院派驻代表(藏语“更察布”)统一管理政教活动并由高僧管理教务。
1958年,在民族地区社队及寺院开展反封建斗争。部分干部思想中产生并出现限制正当的民族宗教活动的错误现象,县内大部分藏传佛教寺院被拆除或被当作他用,寺院文物毁坏,喇嘛还俗回乡参加农业生产,挫伤信教群众的感情。
1959年,区分封建迷信活动和正当的民族宗教信仰活动,报批活佛2名,喇嘛4名,牙床,总管、士官5名,恢复宗教佛事活动。1960年,政府复对民族宗教僧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解除思想顾虑。有135名喇嘛接受学习教育,其中有9名活佛、喇嘛为县政协委员。
是年,全县喇嘛1910名,其中下迭1220名、洛大114名,拱坝98名,八楞92名,武坪81名,坪牙74名,其他公社寺院喇嘛231名。
1961年,西北局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后,开始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纠正民族宗教工作中的偏差。是年,全县寺院43所。翌年,国家对寺院僧侣进行宗教制度改革宣传教育,废除宗教中的压迫剥削制度。1964年,党对民族宗教人士进行“三个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时达半月以上。在“大抓阶级斗争”时期、部分喇嘛还俗回乡。1966年上半年全县佛教寺院喇嘛403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以“阶级斗争”为纲,重点解决“民族宗教为剥削阶级服务的问题”。宗教信仰活动被当作封建迷信在铲除之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落实党的一系列民族宗教政策,恢复民族寺院佛事活动,1985年,全县开放八楞、武坪、黑峪、博峪、占单寺院和12个宗教活动点,喇嘛171名。期间,复查落实部分民族宗教匕层人士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受害问题,安排13人工作;同时落实退赔宗教房屋财产,对蒙受财产损失较大的喇嘛补助126户,12890元。此后,向信教群众继续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全县民族宗教僧侣走向“自给自养自力、”的道路,调动广大民族宗教僧侣爱国爱教的积极性。被批准开放的寺院得到修缮,有的经堂和寺院重修。现有僧人376名,社会僧人230名。
县内藏传佛教派别中,信仰“格鲁派”的主要有“黄教”,其次是宁玛派的“红教”。除曲瓦、巴藏等地有少数信仰“红教”的外,其余大部信仰“黄教”。
佛教尊奉释迦牟尼为佛祖,以大藏经(经、律、论)为经典,遵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的佛学基本思想,作布施、坐禅诵经,修持佛事,戒律繁多。现在,戒律悉宽。寺内除供佛祖释迦牟尼铜铸像、画像和塑像外,还供“三世佛”、(横三世佛)、“三身佛”、“东方三圣”(药师琉璃光佛,日、月光菩萨)、“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金刚手等护法神的塑像、画像。僧人时常进行插箭、煨桑等活动,着黄色或赤色袈裟。每年农历正月,僧人佛事活动多,坐经堂、晒佛、跳面具舞等。
三、主要寺院简介
白格寺藏语扎西曲培林,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据传:该寺前身原是座俗人修造的庙宇,第一世活佛即降生于1700年。至第四世活佛(转为马活佛)。1983年修建一座28根柱子的经堂。此后,又建造一座两层五间土木结构楼宇,僧舍数院。步入殿堂,满目金壁辉煌、整个佛殿雄伟壮观。珍藏文物有金质佛身雕像(现存1尊)、铜质绝钻五尊。另有方、圆银质唢呐大小各1对,长短法号各1对,大小号角1对,海螺号1对。该寺现被批准为宗教活动点。
曲瓦寺藏语扎喜却科林。位于县城西北曲瓦乡曲瓦村。清初郭冶官人创建。雍正七年(1529)皇帝赐曲瓦寺“万岁金牌”一面,另有“万民伞”、“五哨鞭”。九年,憨班寺、水泉寺、头沟坝寺、大海寺并于曲瓦寺。寺院建成后,由历世曲瓦囊巴活佛管护。1958年反封建斗争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原寺址现为曲瓦学校校址。
黑峪寺藏语赛布央扎喜伦布寺。约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大经堂落成后,塑香巴佛(弥勒佛)坐像(结跏趺),高达9米。皇帝敕封顿珠嘉措(黑峪人、建寺之主)僧纲土司。后,当地群众集资扩建其他神殿及藏经殿(藏语“甘珠尔”、“丹珠尔”),总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僧侣数百,活佛五世。第四世嘉木祥图单旺秀住持期间,将寺院献于拉卜楞寺,成为拉卜楞寺的属寺。藏经近千部。后,寺院一度衰落。白莲教变乱毁坏后,重新修复。
1958年反封建斗争时期,黑峪寺院遭浩劫,除经堂和香巴佛殿两座建筑外,其余建筑及其诸多依圣物和法器悉毁(香巴佛像亦毁)。至“文化大革命”期间,藏经焚毁殆尽,殿堂频临倒闭,仅存佛像壁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信仰政策。1981年重新开放寺院后,黑峪群众投工献料集资5万多元,国家补助3万元,重建三世佛殿和弥勒佛殿。现在寺院有活佛1名,僧侣38名。全年有72日举行重大法事。
武坪寺藏语奥白寺•扎喜达吉林,位于武坪乡武坪村以北0.5公里处,卓尼巴•扎巴协珠大师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施主嘎哈村总管,父子2人,修建经堂和弥勒宫。后修建嘉木样公寓。1958年前有僧侣百余人。解放后50年代部分损毁,1988年修复。现有僧人18名。
八楞寺藏语称昂松寺•噶丹措丕林,位县城东南30多公里处,八楞乡境。据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乾隆时大经堂焚毁,二十九年(1764)复建。1941年修建佛殿、塑弥勒佛像(拉相巴金佛)高约8米,1958年僧众正常佛事活动停止。”文化大革命”时期大经堂拆毁,殿内依圣物、法器等被毁。1982年寺管会管理寺院,恢复正常宗教活动。1988年第3次复修大经堂,现有僧人73名。
占单寺藏语扎喜桑周林,即吉祥德意寺。始建于唐代,占地26亩,由卓尼禅定寺僧人杨某徙居占单后修建。元代修建密宗事部三怙主(佛部文殊、金刚部金刚手、莲花部观音)。该寺还设有一个综合性学院。明洪武三年建塑三宗大佛、十八罗汉、八大金刚。1958年悉毁。现留建筑一座,其壁画大部保存完好。占单新寺(保恩寺),位旧寺北,间距约40米,清康熙间修建,“歇山”顶、内两层(下层经堂,顶层为护神经堂)。1958年皆毁。80年代恢复宗教活动,新塑释迦牟尼像和宗喀巴佛像。现有佛教信奉者达1700余人,老少僧侣27名。
四、僧人
曲瓦寺八世活佛一世血诺.二世名无考,为红教喇嘛.三世曲合诸格修葺经殿,塑佛像。四世嘉木样・格桑图丹旺秀因谋反黑峪黄大业,俗称“镇反将军”。五世俄汪加赞,参与修建武坪牙哈寺院。六世罗藏旦吉,迭部县桑坝乡沙藏村人。七世罗藏血诸与六世同乡。八世昂王。九世高乔旦麦达哇(赵高乔),迭部桑坝乡人,曾任本县政协副主席、常委。
武坪寺二世活佛第一世活佛生于武坪村贡布顿珠之家(名不详),曾在西藏哲蚌寺多门加仓习经,取得“拉仁巴”格西学位后,随同四世嘉木样返回拉卜楞寺院。后在武坪寺院坐床。二世活佛出生于本乡嘎下村(名不详,其母庸木措)。四世嘉木样临武坪时认定其为武坪寺院一世活佛转世灵童,迎回寺院坐床,取名样坚郎措。后进拉卜楞寺习经,认普美成烈加木措为师,取得号加样□□木措。返武坪寺后,于1962年2月在本寺坐化。
楚丞云丹原八楞寺院僧人。曾赴西藏拉萨色拉寺为僧。10余年后,学有成就,处世有方,善雄辩,被推举为进京朝贡的使者。此次进京有幸拜识清乾隆皇帝的国师喇嘛章嘉活佛,并受教令。年38岁返里。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主持修建大经堂。三十九年(1774),楚进京朝贡,带回由章嘉仁波且命名为藏语(译音)“喜足会增寺”的皇谕。此谕以藏汉文书写,现保存在寺内。其汉文全文见本志《附录》。
李嘉羊憨班乡黑峪村人,1925年11月生。1932年为黑峪寺第四世活佛。1939年赴拉卜楞寺就学哲学专业。1951年和1953年取得“然坚巴”和“多仁巴”格西学位。1954年拉卜楞寺委任为黑峪寺“赤巴”。1956年7月参加甘肃省青年联合会第一次会议,并任该会常务会员。是年,担任甘肃省委、省团委组织的赴全国重点城市参观团团长职务,曾于9月28日和10月1日两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同年11月被舟曲县委组织部门吸收为国家干部,12月在政协舟曲县委一届一次会议中当选为常务委员和第一副主席。后为县政协历届委员会议专职常委和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
马老藏又名马加刀,路桑旦子,藏文初小程度,舟曲县巴藏乡后背山大队人,原县政协委员,白格寺活佛。1925〜1945年进碌曲郎木寺习经,1946〜1949年至西固白格寺游学。解放后1952〜1954年为临潭县占朶寺院住持。1954年,还白格寺任活佛至1958年,反封建斗争还俗回家,1982年圆寂。
拉西八楞斜坡村人。清乾隆年间在拉卜楞寺院当经师(传说为第二批经师)。
华尔丹达瓦1883年生于武坪村,青年时赴西藏疇丹寺习经。民国时,在哲蚌、色拉、噶丹等寺院共同举行的“毛兰木”大法会上即将取得格西学位时,因双目突然失明而告归。
晋美铁坝乡阿木族人。生于1895年,40年代末在拉卜楞寺取得“多仁巴”格西学位后归里。
藏次赤1930年生于武坪乡牙哈村。解放初入拉卜楞寺习经。1987年和1989年取得格西学位“然坚巴”与“多仁巴。“现武坪寺住持。
藏嘉措1934年生于武坪村。1945年入拉卜楞寺。1962年返里。1979年复入拉卜楞寺。1981年和1989年取得“然坚巴”与“多仁巴”格西学位。现住持八楞寺。
杨干藏八楞斜坡人。民国时于拉卜楞寺取得“多仁巴”格西学位。为八楞寺住持。
潘头见•杨旦班八楞斜坡人。解放前在拉卜楞寺取得“多仁巴”格西学位。
兰鲁藏・杨旦班八楞阳山村和斜坡村人。民国时期获取拉卜楞寺院“多仁巴”格西学位。
兰鲁藏•高干藏旦吉八楞花园沟村人。民国时取得拉卜楞寺“多仁巴”格西学位。
许冉旦加措八楞小真庄村人。民国取得拉卜楞寺“多仁巴”格西学位。八楞寺住持。
格桑花措曾名万周,八楞斜坡人。曾任四世嘉木样相佐、噶加堪布(管理财产及代理讲话人)。是绛巴仁青宁布和戎麦第一位有学位的“多仁巴”。
决涅那热 (绰号:脸面黑,真名不详)武坪乡沙滩村人。拉卜楞寺“多仁巴”格西学位,解放前为黑峪寺住持。
杨见力・王成烈阿木族人,解放前获拉卜楞寺“多仁巴”格西学位。
薛洛布藏,白干地插岗古当村人。50年代获拉卜楞寺“多仁巴”格西学位。
高索兰木八楞东岔湾村人。1958年任拉卜楞寺院哲学系翁则(总经师)。现住拉卜楞寺院。
托巴拉若巴藏后北山葱地村人。1957〜1958年任拉卜楞寺措钦赤巴(总僧官)。
尊哲巴藏各峪村人。曾任拉卜楞寺院财政管家。
尕藏武坪嘎哈村,曾任拉卜楞寺院副管家。
成烈又名养柏武坪牙哈村人。曾任拉卜楞寺措钦会议常务委员,1958年圆寂。
西各(绰号脱剃,意秃头)插岗嘎儿里人。获拉卜楞寺“多仁巴”格西学位,1958年圆寂。
高旦巴插岗哈里人。获拉卜楞寺“多仁巴”格西学位。1959年圆寂。
旺休巴藏后北山香拉村人。70年代初郎木寺(阳山寺院)“多仁巴”格西学位,现为该寺经师。
朱旦巴插岗嘎儿里人。获拉卜楞寺“多仁巴”格西学位,现插岗寺院。
谢旦班插岗古当人,50年代末任拉卜楞寺总经师。
曲瓦寺新活佛第一世(姓名不详)黑峪寺人。在拉卜楞寺院修密学院习经,曾任上师(领经师)持金刚。圆寂后葬于曲瓦边藏。二世(姓班,名不详,灵童)曲瓦边藏人,本应迎送黑峪寺坐床,但曲瓦僧众认作本寺活佛,拒送黑峪寺,故留曲瓦寺坐床活佛。第三世李加羊索闹,曲瓦边藏人。1941年〜1949年哲蚌寺习经。1945年赴印度,朝拜释迦牟尼佛祖。1950年为洛达新寺压床。1956年任舟曲县工交局局长。现任舟曲县政协副主席,甘肃省佛协常务理事,州佛协副会长。
第三节汉传佛教
一、传入与现状
汉传佛教(又称释门),为本县汉族宗教信仰之一。古居白龙江流域的宕昌国境的汉族与羌杂居的人民,受北魏佛教文化的影响,各羌酋辖地纷纷营建佛寺。县内瓜咱古城遗址喇嘛山古寺遗址地表以下0.8米深处发现连花瓣纹瓦当,是为南北朝时期佛寺建筑遗物。盛唐期,今县城东南处建有大佛寺,石家山建塔蛇山梵严院。明初西固城北翠峰山重建天寿寺,供奉释迦牟尼和菩萨铜像。弓子石房家遗存明天顺七年 (1463)经书《诸天宝忏》及海螺号、絮珠。1934年西固有佛教教士数十名,教徒263名,其中女9名,发展有教士。解放后,“文化大革命”初期,“造反派”查抄焚烧大批佛经法器。
汉传佛教,诸家宗派各立门庭,县境内有临济正宗派。佛事诵经念佛,坐禅礼赞,修持功德。
佛教徒装束,内着长袍,外披袈裟,头戴“鸡冠帽”。也有帽外围“五佛冠”的。袈裟由多片黄色织锦组成,肩搭絮珠。佛教徒除不食“五爪肉”、不屠宰,不行刑外,多无戒律。
二、居土
杨德弓子石湾里人,明末深造学艺。清初,生活潦倒,家破人亡,业失传。
房门世家其祖源慧原籍陕西。明徙县境石家山,同杨德赴印度研习佛学。七世房云昌,法名源隆,后徙真节。十四世房积庆,法名广仁。民国时佛业学成。遗有 《诸天宝忏》(石印)、《释门九奏》(清同治十二年)、《新集参白三宝》(光绪十八年)等佛经。韩门大川老庄村,一世韩明,法号普清,于清初赴峨嵋山学艺。五世韩广昌,清末学艺,民国时推行佛艺。现为七世。遗物袈裟,取自峨嵋山,饰珍兽等图案。
第四节道教
一、传入与现状
道教,俗称“玄门”,奉老子为教祖。自北朝魏以来,汉传佛教、道教文化在本县皆有影响。盛唐时期提倡道教。明代县内建有驼岭玄天观和洪福寺、传瓦寺等,道徒活动频繁。清中期,道教衰微。清末民初复兴。1958年,县境庵观、寺、院大部拆毁,道士大部分脱俗,但民间仍行祈祷、斋醮活动。民传:明代鳌山真人(道士)“修炼”后云游西固鳌山寺。故名“鳌山真人”。
道教宗派中,县内为正一道(天师道)崇尚“万物神灵”。道徒尊奉“三清天神”及城隍、土地、灶君、门神、财神、马王、牛王和圣哲贤才义烈之士关羽、诸葛亮诸 “神”,尊奉张天师、赤松子八仙。道术有占卜、符录、祈禳、焚咒、超度等。遗存经书有《玉皇经》、《清静经》、《道德经》和《象古通书》。
道徒、士(姑)身着黑道袍、头冠方巾或红圆帽,在寺内多作早坛晚科及献斋等道务。正月初一作“天腊”。五月初五“地腊”、七月七“道德腊”、十月初一“王侯腊”、腊月初八“名岁腊”。
道士(姑)化缘,每7日一次,早3(家)晚4(家)。
道徒节日,农历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正月二十日“九天圣母”圣诞;三月初三 (午时)“祖师升天”纪念日;三月十七日“观音菩萨”圣诞。
二、庙观
明清时期,西固城驼岭山建有以城隍庙为中心的东岳庙、土地庙、玄天观、天庆观、灵山寺、文昌宫、九天神母、关帝庙、龙山寺等;城周有洪福寺、隆兴寺、净胜院、望江楼等。大川庵家寺、坪定东岳庙等。
三、道徒、士(姑)
杨门世家,祖籍陕西。初徙县境东山传教,后移居今城关罗家峪。
先代杨教鸾自幼好学。次子杨泰德(1世)于清雍正十年(1732)赴武当山学道。后,杨玄静赴阶州(武都)应试,指定为召集、传讯、收税事务者,后人称“阴阳官”,法名杨鹏来,于民国时期行道。
四、道士(姑)
当地称道十为“x道”如姓王,即称王道。道十李铜匠,四川人,传瓦寺落成后出家成道。白道士,弓子石乡白家山人。清时,候、甘、杨姓道士分居城隍庙、大佛寺和隆兴寺。韩道士(义昌)大川老庄人。清末出家。民国时为众道师爷。33年逝于庵家寺。李道为众道士师尊。道姑阎性恒,宕昌石网人,现年90岁。14岁逃婚岀家于龙山寺。解放后寺毁,住月园村。此外,民国时期道姑还有魏性德、田性善、杨性贞、韩玉条及罗道等。1942年西固县政府统计,全县道教6户,其中男道士33名,女道姑5名。
解放后,县境内被反革命分子利用的一贯道、普渡门、同善社、黄香门、收圆门等10多种反动会道门均被人民政府取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放宽政策,民间兴起信神、择吉、修庙热,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五节基督教
基督教,又名耶稣教。民国初美国牧师辛普逊在岷县发展基督教。1920年,岷县成立"西北神召会。“1926年,岷县神召会牧师宗崇真(病逝舟曲)在北门刘德隆家进行传教活动。后,刘德隆便为县内基督教总执事(俗称长老),自设“福音堂”,后改为“神召会”,因美国人资助,教徒发展到百余人。刘的次子先后在巴藏、瓜咱沟、磨沟仍继续传教发展。
1928年,美国人麦约翰来西固,在巴藏成立藏族会(基督教组织)。1930年,基督教徒马文彬(临洮县地人)迁西固下巴藏,并在当地发展基督教“神召会”。据1942年西固县政府统计,县内耶稣教信仰者男9名、女10名。1947年因岷县总会美籍传教士辛普森回国,教会断绝经费来源,马独自创立中华基督教。
解放初期,县境基督教徒140名,在县城西街张家进行礼拜。国家取缔神召会, 归属“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会”。1957年前后发展到210名,简易教堂3处。“文化大革命”前有200名左右。1981年183名。1982年教徒增至208名。教徒近百人,除北关少数信徒外,主要分布于巴藏,峰迭磨沟等地。
基督教经书有《新旧约全书》。主要教事有礼拜聚会、丧葬追思、为国求福、收成感恩,婚姻喜庆,敬老孝亲,生日寿辰等。
主要节日耶稣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除诵经外,多唱“新生王歌”,讲述耶稣的来历。12月8日为成道节,多不庆祝。基督教徒除不食血外,多无戒律。作圣事不叩头,不作揖。
另外,本县伊斯兰教无教务组织,亦无教堂,每逢古尔邦节和开斋节,教徒均赴武都清真寺礼拜。第四章人民生活
第一节农民生活
舟曲县人民古今以农为业,疏于商贸生计。解放前,农民终岁辛苦,视“大口小口,一月三斗”(每斗15市斤)为奋斗目标。农家“两菜一汤”(酸菜、咸菜,拌汤)为主食。饱受官府暴征苛捐杂税及地主高利贷盘剥之苦,人均“三斗”,不可能实现。加之各种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极端贫苦。若遇水旱各种灾害,苦难尤为深重。史载:明崇祯十四年(1641),清同治七年(1868)和民国18年(1929),“天道亢旱,满地皆虫,夏禾枯槁,秋禾失种。粮价腾贵,饥民号寒,饿殍载道,积尸如山。父子、夫妇,以小孩相食,惨不忍睹”。且县内耕地有限,全年收入不足六、七个月食用,不足部分,糠菜代食,另依赖生产烟叶、柿饼、铁铧、药材、棉花、蚕丝、土盐等换取口粮。过去,西固有“半年糠菜半年粮。不跑岷县饿断肠”之说。因粮价昂贵,一斗粮食需5斤棉花或一把丝线(多分成八股)方可易得。
农民多居住低矮破漏且阴暗潮湿的土房草棚。家具简陋。衣衫多以土布自制。穿着朴素、补丁相迭。孩童常赤脚。少数富余之家,居住石木结构楼房。生活比较殷实。
照明多用松脂、竹枝,用菜油者少。
解放后,全县贫苦农民翻身当家作主,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开展减租反霸、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生产运动。在摆脱几千年封建剥削压迫制度以后,又引导农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走农业集体合作化道路。农民生活根本上得到改善。60年代初,全县农民苦度灾荒,饱受“大锅饭”(实际顿顿喝清汤)之苦。”文化大革命”穷过渡阶段,生活始终未得到温饱。1970年农业纯收入除去国家税收,集体提留外,分给社员每人平均47.13元,1975年为46.57元,1980年为35.99元,集体生产粮食除国家征购,集体提留外,分给社员每人平均为188.5公斤。1970年、1975年162.5公斤,1980年135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土地经营机制。农民生产积极性髙涨,农业生产力始得发展,人民生活开始好转。1985年农村人均生产粮食144.5公斤(含籽种饲料),人均收入128.04元。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660.90万元。是年,经对60户农民经济调査(点),人均纯收入为278.79元,比1985年上升117.3%。然而,因受自然条件限制和每年各种自然灾害侵袭,全县农业生产量仍然很低,而人口发展又快,人民生活水准低,仍列为全国特困县之一。部分农民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农民消费水平较前有所提高。1983年农民消费额为903.03万元,其中自给性消费608.33万元,商业性消费260.11万元,文化生活服务性消费33.88万元,住房及水电消费0.70万元。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94元。1990年农民消费额为271.34万元,比1983年上升2倍,其中自给性消费1604.98万元,商品性消费420万元,文化性消费60万元,住房及水电消费40万元,人均生活费支出254元。
70年代,农民住宅始有改善。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农村普遍修建新土木结构楼房,改碉堡式,牛抵角为明檐、庭院式。并出现少数瓦房。1989年,全县农民住房总面积达218万平方米,人均住房20.59平方米。1990年住房面积达288.37万平方米,人均住房26.95平方米。部分农民家具更新,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少数有收录机、洗衣机、电视机,人均存款1977年0.78元。填补历史空白。1979年增加到1.06元。1989年上升为176元。燃料以木柴为主。80年代起,部分乡村开始用煤,1990年全县有1.5万农民用电照明。85个自然村人畜饮水问题得以解决。农村青年衣着、发式、生活水平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录像、电视、台球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兴起,农民精神面貌大有改观。
第二节职工生活
民国时期,县内职员、工人收入微薄,生计维艰。史载:西固铁厂工人工资可分四种方法发放,即矿工直接发放工资:木炭承揽者可发工资也可分配产品;铁匠、木匠除供给伙食外。可发给部分工资;箱夫子待出铁时以20多斤碎铁计数售与铁厂计工。民国34年(1945)普通矿工人均月工资为350元;匠人、桥上工作人员、先生、箱夫子等人均月工资为500元;老客薪水最髙,除月工资为1000元外,并可得5%的成品。
教职工以发放工资和付原粮交替进行。校长每月100元,教师30元,或中心国民学校教师发原粮一石二斗(新市斗)保国民学校)教师9市斗合粮62.5公斤,秋季增班时,略增加生活补助费。
政府职员月工资:县长380元。科长、会计主任、秘书、督学、统计员200〜160元。科员、会计佐理员、乡镇长、副乡镇长、事务员100〜120元。工役、乡镇公所干事、事务分别为80〜60元,职工工作繁忙时可增加补助费。职员时装以蓝布制服为主,铁厂工人住矮陋土房或木棚,拥挤不堪。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组织人民群众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工资。1954年县属全民、集体职工人均年工资为572元。1976年为600元,1983年为896元。1988年,职工人均工资增至1621元。1990年职工人均工资增至2245元。年均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家庭饮食结构由低水平向中高水平发展。肉、蛋、奶、鱼及其他蛋白营养品增加,住宅宽畅。1990年底,全县人民已拥有收录机1562台,黑白电视机925台,彩色电视机413台,照相机92架(以上不包括从外地购进数)。其他电器如电冰箱、电风扇进入职工家庭。1983年全县非农业居民消费额为429.31万元。其中商品性消费400.35万元;文化生活、服务性消费26.06万元; 住房、水电费消费2.90万元。非农业居民年人均消费额为129元(当年作价)。
第五章社会风俗
第一节家庭
一、婚姻
解放前,县境婚姻状态沿袭旧俗,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存在男子多妻现象,可“娶小”(纳妾),俗称正室为“大妇儿家”,妾为“小妇儿家”。寡妇再嫁备受歧视。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
包办、买卖婚姻仅凭父母包办,不能自主,追求门当户对,索要身价财礼、实质为金钱买卖。有的婚前从未见面,互不相识。男子若休妻,一纸“休书”,便可将妻子休弃。女方要求离婚则受种种责难。包办、买卖婚姻造成的家庭悲剧,屡见不鲜。
童养媳、等郎媳旧社会,穷苦人家为生活所迫,遂将已媒约幼女送交婆家收养。女孩年龄小于男,称“童养媳”;大于男的,称“等郎媳”。有的竟相差10余岁。择吉过门,待双方成人后方正式结婚。童养媳和等郎媳在婆家备受虐待。
寡妇“守节”与再嫁解放前,由于受“从一而终”,“好女不嫁二男”封建传统观念的禁锢,提倡寡妇守节,节妇生活备受艰辛。如有寡妇再嫁被讥为“转主子”,受社会鄙视。招婿亦受歧视。
冲喜婚男女青年订婚后,未婚夫或公婆染疾,提前娶亲,以“喜”冲“邪”,致使一些少女过门后,因夫亡成寡妇。
招夫养夫丈夫憨、傻、呆或残废,其妇私寻一男子抚养丈夫,也有代生子女和典妻的。
新婚姻制度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后,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妇女权益的封建婚姻制度。是年,西固县人民政府宣传贯彻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租妻典妻、重婚、纳妾、干涉寡妇婚姻自由;打击买卖、强占、迫害、虐待妇女的罪行。对童养媳分别情况,妥善处理,防止重犯,妇女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1980年,国家公布修改后的《婚姻法》。反对封建婚姻旧习,保护公民在婚姻方面的合法权益,并提倡晚婚节育。婚姻自主进一步受到法律保护,自由恋爱普遍被社会接受,人赘不再受歧视。严格结婚、离婚、复婚登记制度。二、家事
过去,舟曲地域闭锁,形成凝固、守旧的家庭观念及乡土观念,人们多不外出他乡。俗谚:“好出门不如穷家里站”。出外经商、作吏谋事者很少。民间以和睦相处,四世同堂为荣。家庭规模较大,一般少则七、八口,多则十余口。实行封建家长制,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祖父以至曾祖父为纽带,父辈为核心,主持家政。兄弟多者,分工家庭事务,共同劳作,同灶进餐。提倡耕读传家,勤劳致富,反对铺张浪费。
解放后,家长职能溶入民主之风,家政大计,家庭主要成员共同商讨。家庭成员逐渐减少。由于大力提倡计划生育和各自工作关系,由夫妻及孩子组成的三人家庭逐渐增多。少数已婚子女家庭观念谈化,除节日或星期日到父母处团聚外,平日各自生活。
家谱过去,部分家庭自载家族世系成员或人物传略及其兴衰事的家谱,有多种形式:卷轴式,彩绘“家神案”,较普遍,每代几人按序书写伯、仲、叔、季名讳,以下多空白,待写后世。平时收藏,春节悬挂于厅堂;谱谍式,多精裱蝴蝶装,前有序言、后为世系,每代记明名讳、原配夫人及生之子。简谱有书本式;神龛式,以细质木料制成精巧屋式神龛,俗称“神主楼”,从上到下阶梯式排列“神主”牌位。碑碣式,将家族世系及事迹镌刻于石碑,安置祠堂内。南街杨氏谱碑为清康熙年代刊勒。
50—70年代,进行“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所有家谱以封建四旧之名被焚毁,保存或续修家谱被认为是封建落后反动的行为。以后,因根深缔固的封建传统宗教观念的影响,续修或新修家谱之风又在部分家庭中兴起。
家风即门风,亦称家教。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标准和处世方法,向为人民所注重。家风好坏关系到婚姻及交际之成败。民间婚嫁前彼此都要了解对方的家风。家风严谨受人敬重,则愿与联姻。对于那些不懂规矩礼节和家风不严者,被人们鄙视。大人谩骂孩子或非议别人,往往说:“没家教。“不仅是对本人的批评,也是对其父母和家庭的评价。家风的形成,一方面由家庭长者说教,另一方面由长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同时也依赖家规、家法的监督。教育儿子责任主要在父亲,教育女儿主要在母亲。谚云:“养儿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娘之错”。对于男子违犯家法、有辱门风的行为,轻则训斥;重则处罚,或鞭打或头顶石板,在祖宗神主前罚跪,重者吊打。
解放后,儿童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家长要求子女尊敬师长、诚实不欺,助人为乐、勤奋学习,形成一代新家风。
家务
包括家政、家庆、家难方面。
家政指家务管理,家内事务男女分工。过去,男子主持家务,掌管田产、劳务,处理对外关系往来应酬,故称主持家务的人为“掌柜子”。妇女辅助丈夫料理饮食、纺线织布、缝纫浆洗。大多数村庄,女子亦参加田间劳作,上山打柴,揽木叶积肥。当今男女共同主持家政,男主外,安排生活;女主内,掌管家庭开支。
家庆家庭庆典,祝寿、过生日,生子、做满月、过百日、过周岁、乔迁,多在家庭内部进行,或邀至亲好友参加。修造房屋、红白喜事多宴请宾客,邀族人、至亲好友或村内要人主持,隆重举行。现升学、入伍、提薪、招工、招干等也有人庆贺,时下形成一股“暖风”,庆贺什么叫“暖”什么。例如暖房、暖升学、暖招干、暖户口 (迁进或农转非)、甚至买彩电也要“暖”。多送贺礼或由主人出资招待大家。
家难家中遇突发性灾害,如水灾、火灾、意外伤亡,亲戚朋友前来探视并出资相助。如今人民群众保险意识逐步增强,部分居民参加房屋、财产、健康等多种保险。除此,重灾者,政府也进行救济。
家产旧社会,人民生活贫苦,一般农家除土屋几亩山地,一两头牛和农具外,很少有什么家产。人民以勤俭持家,多无积累,仅能糊口而已。家长支配家庭开支大权,倡导同居,不主张分家。儿辈要求分家,反为“忤逆不孝。”挥霍浪费,被视为败家子。
解放后,昔日的几间破陋房舍几经翻修或重修成砖瓦房,家俱换代,大部家庭已有储蓄。大家庭逐渐解体,子孙在经济上逐渐独立。80年代后,兄弟分居增多,子女成家不久多与父母分居独立生活,各自向父母付生活费,若父母有职业收入,子女于年节给老人买礼物以表孝意。子女生活自顾不暇,无力供养父母者,为数不少。
三、亲族
宗族亲亲族即亲属,由血缘关系构成。舟曲地区称“本家”、“一家子”。直系血亲分别称为祖父(爷爷)、祖母(婆婆),父(爸)、母(娘),哥、嫂(嫂子),子 (儿子)、孙(孙子)等。宗族亲指直系血亲外的旁系血亲,如伯、叔祖、伯母,伯、叔、堂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堂侄儿、堂侄女等。伯、叔祖称大爷、二爷、三爷等 (大婆、二婆、三婆),伯称大伯、二伯(大妈妈、二妈妈),叔称大爸、二爸、三爸等(大娘、二娘、三娘等)。堂兄弟可与胞兄弟按年龄统一排行,现多不统一排行,各房头自成系统。
姻亲由婚姻关系组成的亲属,称姻亲,主要有“上姑舅家”,即舅父(舅舅)舅母(妗子)表兄弟姐妹直称哥、姐、兄弟、妹妹。父亲姐妹及其夫称姑姑、姑父。母亲之姐妹及其夫称姨姨、姨夫。岳父、岳母对人称丈人、丈母娘,面称按排行呼大爸、爸,大娘、娘、二娘或姨姨等。妻子的兄弟姐妹,对人称室兄、室弟、姐姐、妹妹。面称哥、姐等。妻子姐妹之丈夫叫“挑担”,面称哥或弟。传代亲近亲远疏。
其他亲戚干亲、结拜、结交等亦属亲戚之列。此类关系一般无族、姻亲密切,但也有从密者。干亲,即干父母,舟曲称干大、干娘。过去,舟曲认干大、干娘的习俗较流行。拜干亲的原由多因小孩多病灾,或其家生子多夭折,缺少子女,或算卦问卜,五行有缺等封建迷信影响。拜干亲要行拜亲礼,对干亲家祖宗上香点蜡,磕头叩拜。互相赠送见面礼。父母给干儿子赐名。每逢年节都向要干亲家送礼。当地一般人认为收养干儿子与自已的子女不利,故忌讳被认做干亲。
结拜亲解放前,多行传统结交,结拜弟兄。结拜弟兄又称“拜八字"、"换贴弟兄”,举行结拜礼节时,要写各自出生年月日生辰八字,称盟贴,互相交换,故称换贴。誓盟一般要歃血。解放后多不存在。
传统交往知心朋友,经常来往,推心置腹,患难与共。家中有事互相帮助,世代相交,所谓“父交子不忘”。另外藏汉人民互相往来,一生为友,互称“主儿家”。遇婚、丧大事,互通庆吊。虽非亲属,有时胜于亲属。
第二节生产习俗
一、农事
选种玉米、糜子、谷子,进行棒选、穗选。选择的糜穗、谷穗扎把后悬挂备用。小麦、青棵多块选。现一般选用优良品种。
整地两年三熟山地、半山旱地及水地种冬麦前须耕地一遍(翻地)。可消灭杂草虫害,使土壤板块松散,增加地力。
播种过去普遍撒播,点播,行播很少。玉米套种黄豆已久。耕种一直是“二牛抬扛”,农民普遍爱护耕牛,视若命根子。
施肥河川地区用肥土垫猪圈、厕所,冬天出粪。山区采集林间落叶,背于畜圈中沤粪。小麦、青裸、马铃薯多施“底粪”,玉米施追肥,(“抓粪”“盖粪”)。河川地带在玉米根部浇稀粪。70年代后普遍施用化肥,逐渐有忽视农家肥的倾向。运肥普遍用背篼,现多用架子车或小四轮运肥。
灌溉河川冬灌水地谓“放冬水”,桃花含苞待放灌“桃花水”。
管理旧时有专门为大家看守庄稼的“农官”,由被看管土地的各家筹集粮食付报酬。有条件的地方用荆条、柳枝在地边围篱笆保护庄稼。秋季玉米成熟时在地头搭庵房守护。菜子地插草人、挂红布条防鸟啄食。
收割割小麦、青棵等用镰刀,收马铃薯用镢头。糜子、谷子摘穗。玉米用手搬。田禾收获上架杆晒干。以前收割后全靠人背、牲畜驮运,现在用小型拖拉机、三轮拖拉机运输渐普遍。山区收获的马铃薯除部分背回后,多就地下窖储藏,春天开窖背回。另外柿子收获用夹杆摘取,旋皮后串绳挂杆凉晒,着霜后收藏“干柿子”。
打碾场中打碾前,先在场外撒灰圈,碾好的粮食里面要插刀、镰,(迷信)以防粮食被“小神”偷走。解放后打碾还在场口挂红旗。家中储粮柜中也插斧头、铩刀,防止粮被“盗”。
磨面河川地带磨面用水磨,山区用旱磨、手磨。现在普遍用磨粉机。
二、养殖
农户普遍饲养家畜、家禽,以猪、牛、鸡和犬为多,骡、马、驴次之。
猪冬季购买仔猪,忌买“五爪”、“倒旋”、“穿心过”。五爪,猪蹄为五趾。倒旋, 头上有反转的毛旋。穿心过,头顶及尾部各有一白点。迷信者认为这几种猪于家庭不利。买猪娃儿、創猪都要选吉日。过春节,猪圈门上贴红纸条,迷信者上书“周将军不在,我家猪儿不卖不卖实不卖为定”,以防猪瘟。杀猪时用黄裱沾血,供于“灶王爷”。
牛是农家最重视的牲畜。农村中普遍有敬“牛王”的习俗,保佑耕牛健壮、不生病。旧时农民禁吃牛肉,牛死后多掩埋,甚至执幡送葬。
马饲养者敬奉“马王爷”。养马忌剪拔马尾。骡马圈中禁大小便。
鸡杀鸡时迷信者口中念一句话:"鸡是阳间一道菜,杀了也甭儿怪”。
三、狩猎
狩猎,称打山。过去,山地农民有打山的习惯,或一人,或多人不等。一般用土枪,带猎犬(俗称“断山狗”)。猎规:“来者有份”。猎中兽者可得猎物头。分割猎物时先煨桑,谢“山神爷”。一般猎中小兽喊两声,猎中大兽喊三声,村民至村外相迎。所猎之物全村共享。70—80年代,国家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明令禁猎保护的动物。狩猎者多消失。
四、工匠
民间称有手艺的人为“匠人”,大多由农民兼营。匠人虽有薄技在身,但因收入微薄,常不能维持生计。当地谚云:“木匠坐的柯叉房,铁匠的门关绳绳儿绑,染房穿的白衣裳,待诏(剃头)的娃娃头发长,编竹席的睡光炕”。境内旧有木匠、铁匠、石匠、泥水匠、砖瓦匠、画匠、织匠、染匠、箩儿匠、轮匠、蔑匠、锁儿匠、银匠、铜匠、鞋匠、待诏、厨子、花儿匠、拉锅匠、屠家、皮匠、骗匠、毡匠、棉絮匠、锭儿匠等,各工匠从业人数多寡不一,县内分布广狭不同。以木匠、铁匠、织匠、石匠、屠家等匠较多。各匠家多有供奉的祖师,多行规礼仪。
木匠信奉鲁班为祖师爷,以建房、做家具、修老房等为主。木匠收徒行拜师礼。修房时经木(动工)、立柱、上梁及修老房(做棺木)的开工、合盖都要选择吉日,并行叩拜礼。上梁时属龙(居左)、属虎(居右)相各一人将梁用绳提上去。吉时,将蒸馍抛上梁,人们争抢,拾得者可得好运。上梁所供献的一斗粮食是木匠的坐饷。木匠量度用木经尺,合32.5厘米,做门采用门尺(即鲁班尺),一门尺分为8寸,每寸合1寸8分。8寸以次分为“财、病、离、义、官、劫、害、本”8门,多用本门、财门、义门等,病、劫、害三门不用。当地谚:“凡匠生得穷,不请不登门,
铁匠信奉太上老君为祖师爷。以打制农具为主。
石匠主要活路有锻磨,打柱础石、石臼、石条等。
织匠织家机布、麻布、缠子(缠脚、腿用)。
画匠彩塑神像、画庙宇壁画等。
箩匠做蒸笼、面箩。
轮匠主要盘水磨、碾子轮。
待诏旧时对剃头匠的称呼。
厨子指专门做酒宴的厨师。花儿匠多为剪枕头、帽子,鞋上绣花纸样的妇女。
皮匠炮制各种兽皮。
骟匠阉割牲畜、家禽的,如劇猪、骟羊等。
锭儿匠用枣木旋制农民纺线的木锭。
第三节生活习俗
一、服饰
过去,当地汉族人民之服饰,有丰富的内容,与内地服饰文化比较大同小异。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各有其特色。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人民服饰也发生巨大变化,且随时代飞速发展,服饰变革频率加快。
清末民初
男子头戴“缎帽”(瓜皮帽)、毡帽或裹黑白布帕。清代男子普遍留长辫,至民国时期虽明令剪辫,但禁而不止,百姓仍习惯于保留长辫。至30年代,全县4000多男人长辫依然存在,部分老人保留到解放初。男子身着大襟或对襟上衣,多为白、蓝二色,成年男子腰束蓝黑布带,普遍在腰带上别着旱烟锅儿、烟袋及火镰。民国时期城内居民、读书人多着长衫,富有者着长袍褂,多黑、蓝、二色。衣料主要是土布、家庭富裕者为“洋”布衫子,富户用茧绸或丝缎。下着大裆裤,裤筒黑、蓝二色,裤腰用5寸宽白布缝制。夏季粗布汗衫或缠腰子(布背心)。春秋夹袄及“卧龙”袋(夹衣),内穿裹肚儿。农民上山劳动或进山打柴,小腿缠“缠子”或扎毛裢子。冬季棉衣 (“主腰儿"),一般农历十月初一后即开始穿棉衣,次年三月换单衣,谚云:“三月三,换单衫”。
民国时期及解放初
农民普遍穿用棉线做的麻鞋,麻辫(用胡线绳编制)。布鞋,多系圆口,穿布鞋者较少,也有八眼儿鞋。富裕者穿线袜、布袜,冬季穿毛线袜。贫穷农民穿鞋不穿袜,甚至打赤脚。
妇女发型有未婚和已婚之别。未婚前,姑娘普遍梳长辫,发根系红头绳,发梢亦用头绳扎起,前额分刘海。民国后期部分梳两条辫。已婚妇女,无论新妇、少妇或成年妇女梳圆纂,套上发网,插上银钗,俗称“插钗儿”。一般插三、四个。清末及民初已婚妇女梳高纂,俗称“高纂纂,”发分三股,头顶、两鬓。头顶部插木棍儿。民国后期,提倡放发,改高纂为平纂,大部分妇女都改为平纂,头顶蓝、黑、白三色头巾。但少数老年妇女仍不愿改型,至今还有个别老妇仍做高纂,包黑布或丝织头巾。
妇女服式较男子复杂,富于装饰。普遍穿大襟上衣,绝大部分为右开襟。清末民初,上衣宽领口、衣边、袖口镶有宽窄不等的花边,当地称为“蜿袖”。后,镶边渐失,但衣型依旧。民国后期至解放初,老年妇女着黑色上衣,仍宽大过膝,腰系布带,右襟纽扣系手帕,插于腰带。中、青年妇女上衣则短小,中年深蓝色,青年多穿“阴丹衫子”,即湖蓝色细布衫。夏日着白色或月白色土布汗衫。妇女下衣,宽窄适度。老年人,将裤口紧裹,外盖一尺见方浅蓝色夹层布,用丝带扎紧。老年妇女穿船形鞋(弯弯鞋),鞋底前端狭窄,上翘弯起,成龙船形。鞋面满绣花纹,鞋口饰丝织辫线。鞋后部边缘垫寸余绫形屐跟儿。中年妇女多为黑、蓝色圆口鞋,一般不绣花。年轻妇女、姑娘穿绣花鞋,多红色、翠绿,湖蓝色次之。花绣于鞋尖儿,鞋口镶辫线。清至民国初,妇女缠足。女孩儿七、八岁始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民国中期,明令放足,大部分妇女成天足,行动自如。但少数妇女仍然缠足,解放后渐失。
儿童服式儿童服饰之特色在于手工精制的帽子。民国时期及解放初儿童戴“大尾巴帽”、“狗头帽”为美。”大尾巴帽”左右两块拼连而成,头项大型绣花,后部圆长如尾,盖至颈、背部。前额有帽檐,帽檐下或饰以绸缎花朵,或镶嵌银佛、银花或蝴蝶碰金瓜,或为二龙戏珠,下为弹簧状银丝、银铃。帽边、帽尾饰云状丝带和辫线,两侧垂五彩丝线扎制的“耍穗”,侧下有带,可系于颔下。“狗头帽”除无尾状外,后颈外露,两侧掩耳帽和“大尾巴帽”相同。婴儿多戴搐搐儿帽,状为圆筒形,上部红色,一般为夹层帽或薄装少许棉花”圈圈帽”,用寸余宽的丝带连成圈,前额饰一朵大花或虎头、猫头,头顶外露,为幼儿过端午节戴。女孩留“半月亮"、"三片角”或两条小辫,男儿剃光头,或头顶扎一“总角。“
解放前及解放初,服装形式较为稳定,变化慢。解放初,干部男着灰制服,军便帽,女干部穿灰色列宁装,大领双排扣,剪发或双辫,戴军便帽。农民服装,男式大襟渐消失,多穿对襟或制服,头扎毛巾。女式除农村部分为大襟外,多穿对襟衣服。
“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开展红卫兵运动,城乡学生及青年人无论男女,时兴黄军装,黄军帽,腰扎皮带,穿黄胶鞋。
改革开放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服饰变化加快,许多人缝做未穿的旧式衣服,已经过时。服装一破30多年黑、灰色基调,五彩纷呈。男式流行牛仔服、拉练衫、滑雪衫,西装领带、喇叭裤、直筒裤。男青年一度盛行长发、短须。女青年衣着花丽。春秋普遍穿裙子,着长筒袜,高跟鞋,且逐渐兴起画妆之风,画眉,敷粉,涂口红,戴金耳环、金戒指、金项练也不乏其人。农村青年妇女也多穿西装。老年人的服装,较过去样式增多。儿童、中小学生普遍穿夹克、拉练衫。女孩儿多着连衣裙、乔奇纱短裙。无论男女老少,多讲究穿套装。夏季足登塑料凉鞋,服装鞋帽商品化日益增强,而家庭手工制做逐渐减少。
二、饮食
舟曲人民吃苦耐劳,生活朴素,饮食节俭多粗茶淡饭。平时以玉米、小麦和马铃薯为主食。70年代前,一般家庭多为一日两餐,即早饭和晚饭。殷实之家,早晨煮茶吃馍。劳动时,干一阵活后吃早干粮,12时左右吃午饭。回家后吃晚饭。80年代后多为三餐制。8时早饭、12时午饭,7时晚饭。劳动时,午、晚饭间吃“腰晌午。”早餐多吃酸菜玉米面稠饭,午晚餐以馒头、烙饼或酸菜面为主。年节时最好的饮食是大米饭、臊子面。
80年代,生活大有改善。杂粮已少食,大米、白面成为家常便饭。群众皆论:“与以前相比,现在天天在过年”。
主食:蒸、烙、煮、炸、炒
蒸食类主要有蒸馍、馒头、花卷、包子、发糕等多种形式。过去在过年及婚、丧、修造大事时制做。结婚、祭祀做供品,还要做大馍馍,一个用2〜3斤面。除丧、葬蒸馍外,其余多在中心点红,以示喜庆吉利。馒头原料也可用杂粮面。农家还蒸一种“金裹银”馍,即将一层白面迭一层杂面卷成花卷。除圆形外、按形状还有虎爪 (口收为一条弧形边)、角儿(长条、状如萝卜,头大,后收为尾状,左右收口,纹若瓣状)。另有肉包子、韭菜包子、洋芋包子、地软包子。或多种料混合制作。月饼 (上下两层面,中间用蜜、或糖、核桃仁等做成的馅)。另外,把蒸做的发糕称“xx 花儿”,如养面花儿、玉米面花儿、血花儿等。做法是将面掺入酵头,搅成稀粥状,另用白面,擀成皮铺于笼内,将发酵好的稀面浇在笼内皮面上,将皮面包起。蒸熟后切成块,香酥可口。血花儿是将猪血搅人稀面中蒸发而成。此外还有菜疙瘩、群群儿,也属蒸食。菜疙瘩,是将菜或洋芋丝拌少量面粉蒸熟,调辣子、蒜食用。群群儿用玉米面、洋芋丁混合,加适量水直接在锅中蒸,待水干时,用勺背揉成碎粒状,调辣子蒜。
烙(烤)类烙饼用白面、黑面、玉米面烙者较普遍。用发酵后的面烙制的称起面馍,花馍馍,似锅盔。将饼稍烙后在锅中不断折叠,形成皱纹称锅花馍。另外用刀切成棱形几何图形再烙熟,也叫花馍馍,多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时作供品。烧饼,是直径12厘米左右的小圆饼,有两种:一种仅用面烙,过去市场上买的一种饼称黄烧饼。另一种为油烧饼,在干面中加入大油(或菜油)、葱末、调料,和成油面,包入发面中反复折叠擀平,再做成圆形,中间较薄,中心凹进,四周较厚,烙熟后若干层饼,香酥味美。饼子,用开水烫面,擀成半分厚的圆形薄饼,在烙熟后,盛于盘中叠压,有时喷少许水。食用时将炒菜(多用五爪儿、马铃薯丝、豆芽、肉条、小葱)卷成筒状即吃,有特殊风味。饼子中还有一种双合饼子,将两块面中加少许油擀薄,烙熟后两手夹饼在锅中转动顿摔,使成两张。油饼,把用开水烫和的面擀开,涂上菜油,撒些盐末,葱花之类调料、卷成卷后扭转擀成薄饼,烙熟后于锅底涂上菜油略烙一阵,叠成锥形,后用铲拍打几下,使饼起层。是民间招待客人常用的食品。“有福不可重受,油饼子不要卷肉”,就是指此种饼。
煎饼,多用养粉制做,将养粉搅成稀糊状,浇于锅边一圈,使之往下流,再用铲背抹平,烙一两分钟即熟。吃法有两种,一是和饼子一样切成4块,卷菜后食用;另一种是将炒好的细条肉、菜与切成条的煎饼混合,谓之炒煎饼。韭饼:在两张皮面中夹韭菜馅,周边压合后烙,涂上菜油,稍烙即熟,吃时,调进辣椒、醋、软香可口。
烧馍馍。用烙、烤、烧三种方法,将饼稍烙变硬后在大火旁烤一阵,然后埋入烫灰中烧熟,脆而可口。过去上河一带普遍食用。玉米面“砖头”,把玉米面和成四五寸宽、六七寸长、厚约一寸的长方块。用同样方法烧烤,有的添加核桃仁,硬脆适口。旧时,婴儿因缺乏营养品,不少人家给幼儿炒“棋子”,面内加少许油、鸡蛋,擀成薄饼,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棱形,烙、炒熟给小儿喂食。
煮食类一日三餐最为普遍,是日常饮食中的主要做法,有面条、米饭,稠饭和拌汤等。面条主要用小麦面做成,最常见的是酸菜面。先在饭水中加入洋芋(马铃薯)丁丁儿(或米),待煮软后下入切面。面熟后倒进半碗或一碗酸菜,略煮即可食。酸菜也可用菜油、辣子炒后调于饭中。逢节日,来贵客做臊子面,讲究擀得薄,臊子用大肉和豆腐丁烩成,切得细。50年代前,一般先吃面条,留汤再添面条,最后将汤喝完。过年或招待送女客,在汤中添大米饭。
“疙瘩儿”。用杂面擀的面条叫疙瘩儿,如养面疙瘩儿、燕麦面疙瘩儿、麦豆面疙瘩儿面等。杂面面条,均添加炒过的酸菜,佐以腌韭咸菜或苦根咸菜食用。
水饺(扁食)。有瘦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等,馅内人调料、葱末。韭菜饺子较普遍,农历二、三月上市和九月将收市的韭菜做饺子,味美,俗云:“九月韭,香破口”。饺子形状有元宝式、半月式。有湿、干两种吃法:加汤食用,做臊子,称水饺。现多将饺子盛盘中,用蘸池就酱、醋、油泼辣子和蒜末食用。
“削筋”。用养面或玉米面和成较硬的面团,用刀削片入锅,叫养面削筋。
麻食子。将和好的面揪成指头蛋大小面块,用拇指在案上或草帽上压搓成筒状, 加酸菜或臊子食用。
“鸡肠子。“用养面、青棵面做,揪小面块,用手在案上搓成圆条,细如鸡肠,捞出加蒜泥等调料食用。面片较普遍,有擀面片、扯面片。近来扯细面之法,也在家庭流行起来。
米饭有三种做法:出米饭、蒸米饭,连锅米饭。连锅米饭也称塌锅米饭,将米倒在锅内炒好的菜上,加水煮沸,后抽火娴一阵,味较前两种更香。过去米饭多用糜子所碾黄米做。现在多以大米做。
撒食类稠饭、搅团、拌汤等。玉米面稠饭最普遍,一般在饭水中先放入洋芋丁或粟米,煮软后撒面人锅,边撒边搅动,食时调炒好的酸菜及咸菜食用。撒面前将酸菜调入饭水中煮沸,撒成的叫菜菜饭。
搅团,近似稠饭,不加米或洋芋,俗话说:“搅团要得好,三百六十搅”。用擀杖快搅,后用勺背用力往锅底研揉,使其柔韧。玉米面搅团既可盛入酸菜汤中,也可在稠饭上斟上有蒜泥、辣汁的醋蘸着吃。养面搅团多蘸蒜吃。
面茶,即油茶,用大油或菜油将面粉炒熟,撒入冷水中撒匀、煮沸,多加葱末、鸡蛋,或加核桃仁、杏仁。一般还倒入清茶。
炸食类多用菜油(菜籽油、胡麻油等)炸做。分甜、咸、素三种。面中揉进大油,鸡蛋,加椒水。做甜味在面中加蜜、糖;咸味分下茶、盘徽、麻花(微子)、油饼等。下茶宽一寸、长四、五寸,中间分为3股,绞成辫状。盘馓,将面搓成如筷子粗细的环形条,盘曲弯成马蹄状。
炒食类有炒米饭,炒馍馍,炒煎饼等。炒米饭用肉、鸡蛋或用油、葱等。副食
酸菜日常饮食大多用酸菜做酸菜主要供冬春食用,多在农历卜月用洋根煮做, 将洋根礤成细条再加入切碎的“洋”根叶,淘净略煮,捞入大缸中或木筲中,菜上苫一层桑叶,压石。一般农户视家中人数多寡,做一、二缸或二、三缸,供一冬食用,是农家重要的副食。春秋菜多用甘蓝叶、萝卜叶和苦麻等野菜煮做。
咸菜有粗细之分,细咸菜纯用韭菜制做。苦根咸菜,用野菜苦根儿腌制,味道芳香脆嫩。粗咸菜,主要用包心菜、甘蓝根、萝卜、胡萝卜、青辣椒切丝混合腌制。另有用白菜心加蒜瓣腌的蒜白菜。
泡菜。以甘蓝块、胡萝卜、包心菜、豆角、大蒜、蒜叶、黄瓜、莴笋等,用泡菜坛泡制。干菜,萝卜、豆角、茄子干切片或丝晒干。白菜可整朵阴干,在冬季缺菜时食用。野菜,有五爪儿(有单五爪儿、双五爪儿之分)、叶里开花、乌兰头、蕨菜 (洋蕨、白蕨儿)。野菜春季采集,用开水略煮捞出晾干收藏。晒干的野菜,因其黑褐色,俗称“黑菜”。一般用猪肉汤炖煮,加辣椒、醋做成酸辣味,味美。现普遍食用。
肉食以猪肉为主,还有牛、羊、鸡、鱼等肉类。城乡年猪屠宰后,大肉剔骨卸成“连儿”,排骨剁为大块,用盐、花椒面擦抹,盛筐篮中,待七、八天脱水后挂于屋内,两、三月后收于缸中,即成腊肉,可久存,味色具佳。
漤臊子漤臊子约用一头猪肉的四分之一左右。肥肉先切成大块约煮半小时,俗称“紧肉”,再切成肉丁。瘦肉生切成丁,将肥、瘦肉丁混合在锅中炒炼,加盐、调料,直至肉中水分炼尽,盛坛冷却储存,随时食用。
宴席
舟曲常见的大肉菜肴多用鲜肉制做,主要有“扣肉”(红烧肉片)、“方疙瘩”(肘子)、花肉(肉加鸡蛋、芡粉炸成的肉块)、清汤丸子、油炸丸子,象眼肉(肥肉片裹红枣、蜂蜜或白糖蒸熟)、排骨。用肉片或肉丝配以木耳、蘑菇、竹笋、芹菜、青辣椒等烧的菜,名称各异。宴席酒菜,分“品”、“盘”两大类,汤菜为“品”,烧菜为 “盘”。"品”有清炖鸡、清汤羊肉、丸子酸辣肚等,用大品碗盛装。“盘”为各种烧菜,用7寸盘子盛装。县内置办酒席冇“四品四盘子”、“八大碗"、“九魁"、十大件(5品5盘现沿变做2品、8盘)、“三流子”、“十三花”、“十三巧”等。现普遍流行十大件,宴首上凉拌菜,席末“三鲜汤”。宴席方式,按招待对象不同略有差异。娶亲招待送女客,逐次上菜,(一品一盘交替上)一菜一巡酒。普通客人多分两次上菜,每次一品四盘。饮酒方式,先由执客斟三巡开席酒,每人一次三盅,然后从首席轮流打通关,划拳行令。待菜上完,通关打遍方可散席。旧时宴席多有素菜,如醋溜白菜、炒马铃薯丝、炒豆腐、炒豆芽等。现因生活水平提高,宴席大多为荤菜,无伦品、盘,均以肉类为主。现时,不仅宴席烧许多菜,许多职工家庭平日吃饭也要烧三四个菜。家中请客,一般烧三四个或五六个不等。
传统饮料
烧酒(土酒)多用青棵、小麦、高粱等作原料,碾皮除壳煮软,加曲发酵后,搅拌晾冷后装入酒缸中封口,半年左右可蒸烧。亦可加速酵曲,月余即烧制。土法烧酒用酒盆、套缸儿,将酒醋盛锅中盖上酒盆,双层套缸中加冷水,用酒筒连接。套缸底部插竹筒,酒从此流出。头曲叫“头淋子”。一般将各次酿酒混合,使浓度均匀。舟曲境内地下水质甘冽,所酿土酒,味醇浓郁,尤以西半山所产土酒为佳,为款待客人及送礼之上品。
黄酒类按制做和饮用方式分为黄酒和罐罐儿酒(“车头酒”)。从缸中用淋子虹吸管淋出的叫黄酒,色金黄,一般红、白喜事用。另将酒粕盛于瓷罐加水煨于火旁,略煮插入竹筒吸饮,具有生津解乏,滋阴壮阳之功效,此为罐罐酒。用红谷与青棵酿制的黄酒叫“红谷酒”,可做药引或滋补药,味甘甜。
甜酒有干柿子酒、杷柿子酒两种。煮酒之法与烧酒、黄酒同,装缸时在酒醋中加入柿饼或耙柿子,饮用时加凉开水或凉水搅动,饮吃两便,多为盛夏解渴饮料。甜酷子亦为夏季饮料之一。农村中用过滤蜂蜜的淘蜡水,加酒曲发酵,酿成的酒叫蜂汤酒,也是饮料佳品。
罐罐儿茶当地农民普遍有喝茶习惯,多喜饮罐罐儿茶,用装二、三两水的小陶罐,装满茯茶,加水煮,当地农民称“按茶”。农民劳动前,喝两三罐儿茶,可保一天不渴不累,精神充沛,几乎和食物等同重要,一日不可缺少。俗云:"头盅土,二盅茶,三盅才是顶呱呱"。按茶,加少许食盐。
燈罐茶先在罐内加少许食用油,待油熟时加茶叶、葱段炼炒一阵,再加水煮沸,味美。
油茶也叫面茶,茶水加油面、调料、葱姜、核桃仁等,味芳香浓烈,为老年人喜爱。
酥油茶冬春之间,用煮沸之茶水(粗茶或茯茶),冲入酥油小碗,可多次冲饮。现平日以冲沏清茶待客。80年代,新饮料品种增多,夏季盛行啤酒,沙棘汁、汽水、矿泉水、健力宝、芒果汁等,名目繁多。
调味品在饮食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过去主要有盐、醋、酱等。本地土盐蕴藏丰富。白龙江两岸农民大都熬制土盐,交换粮食。部分居民多自制食醋,另外,部分人还煮豆豉、红腐乳、酱油。
吸旱烟舟曲农民普遍嗜好。因地处山区,为除雾障,进山劳动不可不吸。烟叶多自种,有大叶子、蓝花烟等。烟具有烟锅儿、火镰、烟布袋,多随身携带,插于腰间。烟锅儿多为铜、铝、铁制做,杆有竹、木等,讲究“玛瑙嘴子、狗骨木杆子、铜铝头子,绣花袋子”。烟锅儿杆长者可作手杖,短者仅有尺余。也有用狗骨木整体雕成烟斗。
风味小吃
热豆腐“点”豆腐不用石膏,而用天然硝水。豆腐箱内豆浆滚烫,卖豆腐的乘热用刀切块盛入碗内。豆腐雪白细嫩,香气四溢,浇上鲜红的辣子汤,色、香、味具美,令人一见即馋涎欲滴。辣子汁用菜油浇泼,加葱、豆豉及各色调料制成。时下, 人们早点兴上街吃热豆腐。
洋芋搅团舟曲俗谚:“要得吃好饭,洋芋砸搅团”。砸洋芋搅团,选用光滑硕大的洋芋煮熟剥皮,盛在专用木槽中,用木榔头轻轻揉搓,待洋芋成团则用力夯砸,直至洋芋团变成一整块。洋芋搅团多配酸菜、苦根儿咸菜。酸菜用油加葱、辣子面儿和调料炒成,加水煮沸成为带浆水的菜汤。苦根咸菜切细加辣面用热熟油浇好。先在碗中盛小半碗带汤的酸菜。再将洋芋团夹成小块放入碗内食用,搅团柔软细腻,菜汤酸辣可口。食之,余味无穷。
擀汤面疙瘩儿擀汤面粉用养麦加黄豆混合加工而成。食用,手工擀成,用刀切成细面条,佐以辣子酸菜浆水。面条乳白,汤清而不浑,食之脆嫩爽口,无豆性味。盛夏歇工,吃一顿擀汤面疙瘩,既能充饥,又能解暑,是农民喜爱的美食之一。
三、居住
房屋形体结构舟曲民居多以木、石、土作材料。河川一带为土棚子,高山林区则多建榻板房。房屋建筑,以一户为单位布局,多属四合院。也叫卧房,外围成正方形的,叫“一颗印。”一般都靠北向南,以北为匕但民房都不取子午向。北屋是上房,左右叫耳房,又叫厢房,南边称下房。条件优越的居民房舍兴上厅下楼,东楼西厦,此谓“卧虎厅”,即上房是平房称“厅”,是一户的正房,地基高于耳房。房屋多取单数或3间或5间,多至7间。正中厅房一般为两间或三间之通间,厅内左右套房多为老人居住。建于河南岸的房屋,取靠南向北之势,则以南为上。耳房与上房有“五转三”、“七转三”之关系,即上厅5间或7间、耳房3间。楼房有“转角楼”,即四面为楼,走廊相通。乡间如南峪、大川一带四合院,天井甚小,结构形式称“牛抵角”。
屋墙有板墙、石墙、土坯墙等。板墙,用木板作模,填湿土夯实。
屋顶,按雨水流向有一檐水、两檐水之分。屋顶分三层,先挂椽,再覆盖参子或榻子最后用泥棚盖。
梁楼房上面梁称天楸。其上有二楸。楼下底楸紧挨大梁下所加一根小木头叫随
柱一般一排三根,称三柱落脚。上河一带,山墙两边多用五根柱,为五柱落脚,或每排柱都用五柱,梁一边劈成长枋,穿柱而过称穿枋。
梁与柱之连接,有印丁、夹多罗两种形式。印丁结构,柱顶端为正方形卯,楸头下为母卯,二者套在一起。夹多罗,在柱头上开口,将楸子夹于其中。
立柱立柱、上梁须分别选择吉日、吉时,一般均同日,但在不同时辰。也有立柱、上梁相距数日数月甚至一年者,梁下方正中凿一长数寸之卯,内置“禳物”,有五色粮食、金银铜铁锡和珍珠海马等,镶上椿木盖,外裹红布,上画太极八卦,意在吉祥。
门以位置论分大门、厅房门、耳房门、厨房门等。以结构式样论有股子门、棋盘门、一片玉等。大门讲究高大宽敞。屋门两扇,多做棋盘门或一片玉。棋盘门上以枋为框架,分上中下三块,装分板,状若棋盘。一片玉素而无纹,似一块玉。旧时厅房兴股子门,分四扇。毎扇门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窗;中间较窄,有五寸, 刻镶镂,刻明、暗八仙或菊竹梅兰之木雕图案;下部装主板,此为上明下暗。也有一明两暗者,即中间镶镂空雕花板,上下装板。也有上、中、下全装板者。睡房门、耳房门、厨房门多为一片玉或棋盘门。
窗正厅房的窗,一般做“虎张口”。下窄上宽两块组成,上部可支起,状如虎口。也有两扇、四扇或六扇者。窗棂图案,有“豆腐块”,即由横竖窗棂组成正方或长方形孔。胡椒眼、八卦窗均以其形状命名。80年代后房屋修造趋于现代化。
四、器具
器具,包括生活用具、生产用具两大部分。生活用具有家具、卧具、灶具、餐具、灯具等,生产用具主要有农具、各匠工具等。
家具以其居屋及作用的不同而异,可分桌、椅、凳、柜、箱、匣等。桌有供桌、坛桌、小方桌、条桌、炕桌、饭桌、圆桌等。供桌窄长而高,置于厅房正中靠墙,两边多向上卷起,作供奉家神用。坛桌,即八仙桌,方而高,紧靠供桌。椅有太师椅,躺椅,圈椅等。凳有大板凳、机凳。板凳两腿间装有镂花雕板。机凳又叫单机凳,有长方形或圆形。春凳长约五六尺,宽尺余,多置床边。夏日纳凉用来。柜为家中藏粮、盛面粉之具。一般长约六尺,宽二尺,高三尺,用寸板套做,分隔成三格或二格。一格一盖,盖占宽度之一半,另一半固定。另还有书柜、脚柜等。脚柜用枋作框架、镶分板,大小如柜,四腿。箱有门箱、板箱、揭箱等。门箱内分上下两格,置于柜上或床边,存放衣物;板箱多与门箱组合,过去为姑娘主要嫁妆之一。
卧具有炕、床及枕头、被褥、毡、席等。炕用泥巴加茅根儿刺做成,土坯固定,内生火取暖。火门在屋外。移动行床,木质框架,内装灰,亦煨火。枕头有大枕头(总面子)、行枕、耳枕。镶边绣花枕面。行枕子扁薄,枕面绣花,长方形。耳枕枕中有孔,上下可通,侧睡时将耳置孔中,舒适。被面除用花布做外,富户用绸缎,褐子;穷人用土布或只盖一条山羊毛毯,叫扎毛儿毯子,毛毡下垫竹席。贫苦之家多无毡毯,甚至无席,仅有床板。
盛水、烧水用具水桶用柏木、杉木板拼装而成。筲(sao)用木壳板拼装加箍而成,口大底小,高及直径三尺左右,用来磔酸菜、盛水或屠宰时用。有铜、铁茶壶、炊壶、pia壶等。炊壶(火壶),中火膛,周盛水。pia壶,圆锥形,底大口小.铜、铁皮制作。火锅,有铜、铁、铝、陶之不同,冬季吃饭在桌上生火热菜,另外普遍用于上坟祭祖或吊丧。
生产工具主要农具犁,舟曲称杠为“桃”。蹶头以刃的宽度分,刃宽的叫板蹶, 适中的叫二刃子,尖细的叫尖撅。挖盐土的叫镢锄。上河一带还使用一种双刃的蕨头叫“两爪”。锄头,以锄嘴宽幅依以次叫扇子锄、锄、尖锄。锄韭的为三爪或多爪,名韭锄。镰刀,割麦的叫麦镰,薄而轻,割梢柴者叫柴镰,宽而重。背篼,用蔑条编制,上大下小为舟曲人民用途很广的劳动工具,用以背运肥料、庄稼、粮食、沙土、石头等,在农村家家必备,户户都有,绑在牲口两侧运送肥料的竹筐、叫驮笼,底可打开卸物。打碾工具有连枷,大叉、木耙、风簸等。竹编器,种类很多,功用不同。
生活用具檐子,大的储物器。笹篮有散笹篮、窝笹篮、小笸篮。散笹篮大而浅,直径有三、四尺或五、六尺。窝笹篮小而深,大约二、三尺,深一尺左右。小笹篮大小一尺五左右。筛子有粗细之分,孔大叫透筛,孔小叫细筛。笼子,用来淘菜,名为淘菜笼子。铩刀,劈柴工具,前端有弯嘴保护刀刃。刮刀,铁制弯形,两端有柄,刮木头、削木勺工具。搐布袋,用土布或麻布制成,袋口拴细绳,可将口收紧背上,上山劳动或打柴时装工具及干粮。中腰开口可搭在肩上的袋子。灯盏,有铜、瓷二种。灯座又名灯台,底圆中有支柱,顶为小碗状,灯盏放在顶端可随意倾斜。也有不用灯座的灯盏,叫亮壶。全盒儿,家中祭祀供品盒,木质,有盖,内八格组合。食络,方形有盖,多层储物器,可置于架上。清明祭祖时用来盛供品,由两人用扁担扛抬。平时放置物品。
解放后,家具制做发生很大变化,城镇变化较快,农村相对较慢。70年代,新式家具兴起,部分家庭制作大衣柜、五斗柜、写字台、高低柜,独脚台与高低床。80年代逐渐制做组合家具,一般4组或5组为多,按卧室环境具体设计,以木板作原材料,外涂调和漆,后用胶合板制做。浮丽板贴面,配套弹簧床,即席梦思床。坐具逐渐由靠背椅、扶手躺椅、弹簧沙发演变为海绵坐垫组合沙发。
五、行旅
人们有事外出,如探亲戚、做生意等,一般要择吉日。解放前农民多独步行走,男子肩扛搭褪或背背範,老年人拄拐杖或“鞭杆儿”(木棍)。妇女则挎提篮。有牲畜的家庭,老人或妇女外出多骑马、骡或驴。富人之乘骑,坐骑不仅膘肥体壮,且极讲究鞍辔华美,鞍上搭垫子被套。少数也有坐滑杆者。出外买粮、贩运货物,多背运,赶牲畜驮运的叫“脚户”,常常结帮作伴行走。赴武都、兰州等地考学,亦结伴步行,近者需一两日,远者需十余日。解放后交通发展,公路四通八达,出门均乘客车或小四轮,三轮摩托及小面包车。现在,购买自行车或摩托者日益增多。购买卡车、小巴、中巴车的个体户为数不少。
第四节节令习俗
一、春节(过年)
序幕过年,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盛行、最隆重、最丰富多彩的节日。谚云:“腊月、花月”,“吃了腊八饭,快把年事办”,腊月初八一过,拉开过年的序幕,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扫房(掸尘)。
除夕腊月三十,开始过年。早晨,将猪头、骨头肉下锅,并备好数日的菜肴。上午全家大小开始着新衣,上坟祭祖。下午贴春联、门神、年画,挂灯龙、立长灯、请“家神”、接“灶君”。屋内外清扫洁净。厅房正中坛桌置供器(香炉、香筒、蜡台)。全家吃团圆饭,多做臊子面和米饭等。夜幕降临,家主净手,率子孙祭天、灶,祭祖。辞岁后,全家人会聚一起吃骨头肉,叙家常.谈古论今,尽享天伦亲情之乐。夜半,燃放爆竹,打醋炭。打醋炭是取其吉利、丰收之意,先将三个鸡蛋大小的干净石子,放在木炭火中烧,用大铁勺或缸子,把末香(干香柏叶)放在其中,将烧红的小石放其上,末香立即燃起香气四散的浓烟,再注入几小勺食醋,边走边摇动,口中不断念:“吉利、吉利、大吉大利!”,“醋炭醋炭打醋炭,一斗麦籽打四石!”从正厅开始,端上醋炭勺走遍自家各个房间,驱除每个角落之晦气,最后倒在大门外。打过醋炭,接着“敬神”祭祖,而后,晚辈按辈分向长辈拜年,行跪拜叩头礼,口中大呼对长辈之称呼“xx,我给您拜年! ”不会磕头之婴儿,由其母抱着代为行礼,使老人欢心,之后,长辈给小孩散糖果、鞭炮,发年钱(压岁钱)。对婴儿同样要给压岁钱。后,家主率领子孙端上香烛到同宗长者家祭祖拜年,与辞岁礼相同,长辈也给孩子年钱
大年初一、初二户内本家及亲戚相互拜年,以点心、馓子、茶、酒招待,对跟随大人来拜年之小孩,也要给年钱。初四前,亲戚朋友间相互拜年者往来不绝。有些家庭亲房或在乡间较远的姑舅,初六日带上蒸馍礼物去拜年。正月初二,城内大多家庭要请临近老小姑娘回娘家过年一天。旧时,城内市民在过年三天中,多紧闭大门,以示谢客。另外,于初一鸡鸣始,老年人到附近庙里烧香敬“神”,以早为好,谓之 “抢头香”。老年妇女于过年三天亦到近处各庙上香,求“神灵”“保佑”,赐福降祥。初一至初四,所扫垃圾,须装在筐里或堆放一起,初五清晨在垃圾上插香,然后倒掉,谓之“扫五穷”。
80年代,除夕日白天做好各种过年准备,晚8时全家人一起边守夜边看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随中央电视台报时钟声,全城户户燃放烟花鞭炮,五彩满天,鞭炮声振耳欲聋,热闹非凡。
二、打春牛
解放前,立春之际,县城及附近农民抬着五彩纸糊的春牛,到城东北的春场,举行祭春活动。用五色棍和蚕豆抽打春牛,其意是打去春牛之懒惰,叫它辛勤地耕地。边打边呼:"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语。七十二行各选一人表演,叙说本行特点及祝福语。县长步行至祭春之场所,以示重视。打春牛的活动于20年代中期停止。
三、元宵节
俗言过十五,又叫灯节。当地俗云:“小年大十五”。元宵节之气氛更浓,比“年节”大。从正月十四开始,直到十九结束,长达六天之久。十五是过年的继续,也是春节的高潮。十四日,白日上坟祭祖,夜晚仍要敬“神”。十五早晨仍要打醋炭(选用五枚卵石),还要站在高房上,端半碗献供后的米饭,驱喊麻雀。喊一声,自吃一口米饭。其词云:
麻雀哟,呕儿矢!(呕矢,驱鸟声)
你先甭儿吃我先吃,飞着南山背后吃蜗(gua)牛儿去。
吃了我的麦,
打的着(叫)你飞!
吃了我的谷,
打的着你哭!
吃了我的养,
打的着你跳!
意可防止麻雀遭踏庄稼,表达农民对庄稼丰收的期望。
灯会舟曲正月十五的灯会,素有“小扬州”、“赛扬州”之称。搭松棚、挂灯对。旧时各街有灯会组织,划定各家地段,每家负责各自地段的立架、买松毛儿、挂灯等事宜。每年灯会由同街灯会会员轮流主办,每晚由各家自己点燃灯。一般正月十三搭好松棚架,蓬好松枝,街道焕然一新,全城顿时变成绿色世界。正月十四白天各街挂好灯对。灯对长方形(木框架灯),一组三件。挂于松棚上的,称匾,宽一尺五。街两边每组灯对包括三副对联,两幅横额,由各街擅长书法者书写。对联贴法,两灯对立。观灯人从两边都可看到一副对联。匾额多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不二扬州”、“三阳开泰”等吉祥语。
十四日晚始燃灯,以灯对为主体,方灯、彩灯相间;各家门口悬挂彩灯,城内街道顿时变成灯的海洋。灯对不仅使灯节显得异彩纷呈,且各街又以奇联妙对互相比赛,以显示文化水平;同时也是书法大展览,欣赏奇联妙对,领略到精湛书艺。入夜华灯齐放,游人如织,全城男女老少上街赏灯、游览。
龙灯、社火先在城外各村巡回演出,十四晚方能进城表演。高跷仅活动于白天,而龙灯与社火则在夜晚。表演活动一直到正月十七为止。是日晚谓:“黑十七”,灯内只斟少许油,灯亮不到一个时辰即全部熄灭,幼童背着背斗,黑面馍上插根蜡放在背斗底,倒骑驴,由大人牵着在街道上串游戏闹。并选一人当灯官老爷,戴破草帽、红缨帽,手拿破扇,穿一白长衫,状若清时县令;乘坐椅,绑在梯子上,由年轻人抬着颠来晃去,敲锣打鼓,游过街道。意为驱除“凶神恶煞”,保佑平安。龙灯、社火等在十六晚结束活动。并于城外较远处“送神”(十八日),烧掉灯彩,脱掉戏装,偃旗息鼓,悄然回家。
十五庙会城内外所有寺庙大开山门,供“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烧香“许愿”。大多数人仅为游玩看热闹。许多庙内此时都做庙会,会期做供品,如油托子、面果儿。每日数次按时焚香,夜间请“阴阳先生”诵经。散会时由会东备酒席,请各会会长。办会的经费,由各会长依旧规定缴于会东,不足部分由会东自己垫补。
十九迎“婆婆”(舟曲称圣母娘娘为“婆婆”)迎“婆婆”,是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各种活动的高潮,犹如舟曲城的狂欢节。一过十九、春节方才落下帷幕。
十八日一早,城内外各“婆婆”庙做准备。十九日上午精心打扮,“婆婆”轿是按宫殿式样制作的工艺品。“婆婆”轿(按比例缩小的宫殿建筑)金顶飞檐,四周立柱回廊上有木刻孩童,龙凤、花鸟、禽兽等物,按中国典故情节制做。轿正面有木刻匾额、对联。”圣母娘娘”坐于轿中,雍容端庄,仪态慈祥,头戴银"凤冠"、身着“蟒袍霞帔”。轿门左右两边各插赤身穿红裹肚的一位木雕童子,各打一个宫灯,书圣母庙名称。
舟曲城内外16轿(位)“婆婆”,于晚9时必齐集于城东驼岭山北端的东门上。9时左右,依次进城。每轿跟随200人左右,大村庄如河南、坝里、真亚头随者更众。故东门汇聚处,进城前已有二、三千人。城内各街各家门前设置香案,准备香蜡黄表、鲜花水果、糕点供品、鞭炮火花。城内观热闹者人山人海。驼岭高出城区近百米,10多位圣母轿灯火灿烂,遥望状若明星闪烁,从天而降。此时鼓乐响彻全城,人们前呼后拥,缓缓迎走。每轿彩旗开路,锣鼓相随。以宫灯、牌灯前导,依次銮驾仪仗队,青少年打着金瓜、钺斧、朝天镣、乾坤圈、芭蕉扇等各种执事及玻璃牌灯。其后是藏族唢呐手,不间断地吹着唢呐。身着道装的道土在轿前边走边诵经,随有三、四人敲打器乐者。抬轿者不断轮换,刚结婚的新女婿都争相抬轿,意乞“圣母早赐贵子”。圣母法座至每家门前略停数分钟,接受叩拜。各家焚香化马、鸣炮、放火花、奠酒献茶。座轿停留之处,孩子们争先恐后钻轿子,弯腰从轿底穿过,也有大人在两边将婴儿递接过去。意为钻轿子能“消灾免难”、“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从北街桥头起至下西街口,为16轿圣母队伍最齐全的地段。之后,西路4轿则出西门而归。余沿下街过清和巷河南“望江楼”、南关“宝峰阁”和瓦厂“百子楼”3轿又出南门分东西而去。大佛寺(净胜院)在东街转拐处离去,出马家巷。驼岭山两轿向东上山。所剩翠峰、太阳、龙山、罗家等轿子第二次经北街,出北城门,各回本寺。最远的太阳寺圣母轿由城背后过西关城巷,经西关街寨子村,到次日凌晨才达坝里。
白龙江沿岸各村几乎都有迎“婆婆”之习俗。
转灯活动元宵节,舟曲弓子石乡、鲁家上湾、真节村和大川乡大川村一带,有“转灯踩道”和“迎灯”的民俗活动。解放初转灯停止,1987年复出。从腊月起开始做灯,农民破竹扎灯,糊灯贴花,或割草劈柴,捆扎火把。正月初三后,会东负责筹备费用、煮酒、做供品和筵席.“转灯”只限于男子,家有几男,则做灯几个。灯具各异,有手提宫灯、八卦灯、孔雀灯以及象形的鸡、鸭、鱼灯、白菜、萝卜、石榴灯;身后背灯,长约2尺,宽约1尺,上端口略小,可插纸花,或剪贴精美图案,或花鸟草虫,如“孔雀戏牡丹”、“蝴蝶碰金瓜”、“狮子滚绣球”等。或贴民间人物故事,如“三娘教子”、“王祥卧冰”等,内容奇妙绝伦。转灯人着长衫,向观灯人说吉庆语“清吉着 ——”,观灯人回祝“顺和着——。“
夜幕降临,转灯人集合整队排号。时至,鸣放三眼炮、鞭炮烟花不熄,锣鼓喷呐喧天,数百转灯人背起灯笼,手持火把响器,入场踩道。引路者为“道头”,按提前定好的字型,谋划协调,迈步前进。转灯人前后相随,后人紧踏前人脚印,随锣鼓节奏,手舞足蹈,边唱边走。踩灯完毕,众聚痛饮。所踩字“福禄寿喜”,次日晨观看, 字迹清晰可辨。
转灯活动尤以真节村独领风采。真节村民灯队到大川村转灯踩道。黄昏,灯队来到村山顶,暂时熄灭灯火,聚集山腰。大川火把队迎至黄土甥干儿打照”火把依左右各绕三圈,三声炮响,顿时,山上山下灯火通亮,鞭炮齐响。用洋麦草扎成的火把,置于丈余长木头之上燃烧,火光冲天,亮如白昼。黑牛湾口炮声隆隆,转灯队由锣鼓、唢呐、号角依次排前引路,大川火把队随后,从山上盘旋而下,状似蛟龙。人村之后,火把熄灭,灯笼排成一字形穿村而过,家家焚香化马,互敬酒致意。午夜进入大场踩道转灯,欢乐舞蹈,通宵达旦。所踩之字,保留数日,盼来年福寿康宁、五谷丰登。
四、二月二
舟曲自古有“二月里来龙抬头”的谚语,农民开始忙碌种田务农。家家户户于二月一日晚用草木灰绕房屋圈撒一周,以驱除害虫。早晨普遍爆炒蚕豆、黄豆、玉米、大麻籽等。此日,调训初耕地的牛。
五、清明节
春分至清明节半月中,纷纷祭祖扫墓。谚云:“有儿有女早上坟”,祭扫择选吉日,除有清明会的家族外,一般提早祭祖。是日,全户整修祖茔。
六、三月二十八
坪定“青苗节”,又称“跑马节”。三月十五始作准备,二十六日“演练”,聚众鸣炮“执军旗”。旗红、黄色,白色镶边为牙旗。接着由牙旗导引至禅床寺前“演旗”。演练者手持长矛大刀,两排对列,攻打厮杀。二十七日拂晓,装束骡马,头戴红绸,尾扎纸花,背搭毛毯、被套,或丝绸被面、花布床单等,由各主人牵至距坪定西三里之遥的西寨村后向阳台。汇集骡马近百匹,由执旗者前导,绕场九圈。执事者高声发令,三眼炮响后,拉马者丢弃缰绳,马群争先恐后向坪定庄场地奔驰,沿途人群夹道,呐喊助威声雷动.至搭有接驾简棚的场地,摘去马背上的符纸,跑马结束。二十八日,坪定附近数村作“天公保苗”集会。祈祷禾苗茂盛,人寿年丰、六畜兴旺。
七、五月初五端阳节
清早各家门口插艾叶,也有插柳枝的。孩子们胸前挂着装有香草的荷包,手腕及脚腕上绑着五色线搓成的花绳(百索儿),胳膊套“圈圈”。即中间有圆孔的烧饼,烙饼前用铁皮镊子夹成花纹。大者可戴于颈上。是日,年青人上山淋露水、打药草、割扫把。大人饮雄黄酒,意避五毒。巴藏乡后北山有:“潮水节”,博峪乡有“采花节”。
八、六月六
进山采草药,俗称“打药草”。药草可用来捏酒曲,亦可煎汤药,全身沐浴,驱除疥疮等病害。是日还要暴晒皮袄、毛衣等衣物、衣料,以免虫蛀。此日剪下端阳节戴的百索儿。九、八月十五(中秋节)
亲友互赠月饼。晚间月岀之时在院中摆香案,献月饼、鲜果等祭月,举家团圆赏月。乡间养蜂之家喝蜂汤酒。
十、其他节日
七月七(乞巧节)儿童将端午节所戴的百索儿剪断扔在高房上,让喜鹊叼走,意让其搭成天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九月九(重阳节)老人登高赋诗,饮酒赏菊。
十月初一烧寒衣。是日,亦是浪洒日,牛羊放于田地,不受斥责,故谚云“十月初一浪洒呢,打死羊羔儿赔马呢”。
腊月初八(亦为佛教成道节)此日各家妇女早起床,担泉水煮腊八粥,称“抢腊水”,最先抢得腊水者可得好运。腊八粥用大米、粟米等加肉丁、豆腐、粉条、木耳和酸、咸菜做成。旧俗除食用外,还将腊八粥抹在宅门、畜圈门、果树、花木上,祈来年六畜兴旺、果木丰硕。腊八粥,有些家吃至腊月三十。
第五节礼仪习俗
一、婚礼
联姻解放前,本县汉族男子18岁、女16岁左右即成亲。同姓、近亲、异族不婚,“属相”不合者不婚。女子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严守贞操,从一而终。婚礼过程有合婚、发媒、订婚、择吉、聘礼、娶亲等项。合婚,或谓说媒,以男方提亲为多,父母通过侧面了解认为其家门第相当,基本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条件,托媒问明待字闺女年龄属相,便请“阴阳”先生合婚,有“猪猴不到头,鼠羊一旦休”等迷信说法,生肖的相克相生形成是婚姻的一大障碍,使好多相亲相爱的年青人不能结合。如生肖相合、男女两家经媒人沟通,则举行订婚礼。订婚要确定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结二姓之好,为婚礼中重要一环,一般要征得女方父母同意,由男方聘请正式媒人。订婚时男方要送给女家订婚礼物,多为女子服饰。另有烟、酒、糖、茶,均须双数。女方邀请族内各户成员代表参加,并由女方在座之长辈首先提出聘礼,而后可由参加成员依次适当降低数量,最后经男方认可,婚姻关系确立。
农村某些地区订婚分两步:先为小订,后为大订。订婚之后,姑娘即成为男方之人,结婚吉日之选择由男方决定,提前通知女方为之“打条”。在结婚吉日前两天,男方送去为新娘准备之服饰和大馍,大馍内包有核桃、大枣等。岀门时男方还要抢回一个。期间,要领女婿到族内各户逐一送五个蒸馍,谓之“认亲”。
出嫁女子出嫁,俗称“打发姑娘”,亲朋、邻里到女家给姑娘送礼,谓之“看添箱”,多属女宾。女方多将嫁妆及礼物陈列,让客人观赏,此为“摆陪房”。女方在宴席上将男方送的大馍切片待客。男方称“娶媳妇”为“娶新妇儿。”嫁娶多在凌晨,以“不娶不去,来三去四”,即娶女客最少3人,最多10人,其中有一妇女。新郎须给女方祖先行焚香叩首礼。女方把“娶女客”邀于席上,媒人坐上席。届时,姑娘的弟妹及户内小孩向媒人索要“姊妹钱”,达不到大家满意时,要拧媒人的耳朵,至满意为止。女儿离家前,母女多抱哭不舍。下轿(下马),弟妹索要下马钱,叫“下马乎,新娘进门时在门槛上置一马鞍,厅内生一盆木炭火,示以后日子平平安安、红红火火。入门拜天地后,由喜相之人扶至洞房。此时撒五色粮食、核桃、铜钱等。招待送女客先用茶点,稍候,吃早饭。
宴席席前,先炒四盘小菜,专门招待送女客拿陪嫁箱钥匙者,谓“讨钥匙”,实际索要开箱钱。从聘礼、姊妹钱、下马乎到开箱钱,多以二十四元数目为全礼,过去银元须二十四个,纸币则须二十四元、二百四十元,后来增到二千四百元。也可减为一半,或增至二倍等。中午,送女客人席,由男方之“上姑舅”另席陪坐。款待送女客宴席,逐一上菜。男方选酒量大拳术高者陪送女客喝酒行令一整天。
托靠宴席毕,行“靠咐姑娘”仪式,由女家之长者向男方父母、新郎托靠,求其对新妇各方面给予照顾。送女客“靠咐”完毕即告辞。临行时,男方要对送女客中女宾赠送巾、袜或衣料。
其他新婚晚上行“闹洞房”,由新郎的年轻朋友与新婚夫妇戏闹,或文闹、或武闹不一而足,即婚嫁三日无大小。
新妇过门第三日,下厨做“试刀面”。三至七日回门,称“坐停迎”,女婿随往,偷岳父家东西,偷得者称“赞劲”,有本事,岳父可赎回。
穷苦人家酒席从简,但不失礼仪。二婚改嫁或男到女家人赘,礼薄无定仪。
当今婚俗现时,青年择偶,多由男女双方自主,需征得父母同意。50—60年代机关青年结婚,在单位举行婚礼,取消过去繁琐之礼节,择元旦、国庆或农历吉日设宴庆贺。80年代初,行旅游结婚。80年代后期,旧婚礼渐复,私下索要财礼,甚至索高价,给男方以后生活造成困难。婚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者亦有之。
二、丧礼
舟曲丧礼崇尚节俭,主张“厚养薄葬。“要求平日孝顺父母,使其安享天年。老人亡故虽尚节简,但不可草草。父母年事已高,子女则须及早为之置备好棺木、寿衣。舟曲汉族实行土葬,老人活着时做的棺木称“老房”、“寿木”。”老房”一般用松柏材料制做,棺木帮盖弧形,故称“三面弓”老房一般着黑色油漆。做成合盖时,要行合盖仪式,老人寿衣仍沿用清代服式。
老人亡故忌说“死了”,而说“殁了"、“过世了"、“去世了”、“咽气了”。老人亡故后,男女眷承孝,穿孝服,设置灵堂。男的殁后,要遍告户内各家,由男孝眷向户内长者讲病殁详情。女的殁后,由男孝眷或可靠人向舅父家报丧,并请舅父家各户来人,称“娘主”。”娘主”查验后须在有关人的陪奉下以辈次入席,,此称“陪奉娘主”。孝眷跪于桌前向娘主叙述亡者生病治疗及亡故情节。娘主在听讲述时,可随时提出疑问,至无异议,方可盛殓人棺。“娘主”有权斥责或惩罚不孝之辈。给亡人沐浴后,立即穿好寿衣,按时“挪床”,并烧挪床纸,一般先安放于棺盖上。接着又依时入棺。灵堂铺草,男女孝眷戴孝守灵。孝子披麻戴孝,重孙(曾孙)戴红孝帽,挎胎(玄孙)戴绿孝帽。亡灵一般在家中停放三、五日,最多七日,有的请阴阳先生诵经超度。吊唁者一般用方木盘端着香蜡、烧纸,至亲多做锅子。吊者焚香祭奠,孝眷在旁行礼。过去丧场规距,吊唁的人每人吃一碗“头脑”(腊肉、豆腐片做成的的烩菜)两个蒸馍,富有者多制做纸货“童男童女"、“仙鹤”、“金山银山”、“金斗银斗”等。
起灵时,大孝眷头顶纸灰盆,柱丧杖率全部孝眷面对灵柩跪拜。起灵时,将灰盆摔于地。送丧时,女孝眷一人由人搀扶行前,边哭遍撒重填纸;后一人背草提灯,边走边烧弓1“魂”纸。子孙一人执幡随其后,其余女孝眷紧随幡后。男孝眷在灵柩前拉纤。轿夫不时替换。送殡者跟随灵柩后。普通人家,灵柩上覆盖毛毯或花床单,有功名者,制做龙头丧罩。超渡送殡至坟茔,按所定时辰下葬,并置“吃食罐”。另有“滚木轮儿”之俗,将女婿四肢抬起置于丧杆上滚擦。女婿多作揖递烟致谢求免,持重不可气恼。有死者因故不下葬,先寄放于坟茔,另行择日下葬。送亡人下葬或寄放之日起连续三晚要煨火。从逝世之日起,每七日赴新坟焚一次纸(四六除外)。后于五七、七七(尽七)、百日、一年、二年、三年进行祭祀。以五七较隆重.三年大祭后孝即满。
青年人夭折,尸棺多置于野外地头或崖坷,待父母去世后人葬。在外伤亡者,尸不进城(村、庄),暂不入老坟,须与去世老人同时埋葬。婴儿死亡可置崖缝、山洞内或坠入大河。
60年代起,职工逝世后,举行追悼会,献花圈,戴黑纱、白花。
三、喜庆
民间遇生子、寿诞、修造竣工、迁居等多行庆贺。
生子产妇分娩坐月,称月婆子,产儿叫月娃儿。所生男孩叫“主儿家”,女孩叫 “客”。意为男的能顶门立户,是家中主人;女孩长大出嫁,像客一样。因旧社会重男轻女封建传统观念影响,多以生子为贵。坐月期间,亲朋中妇女多携礼物,“看月娃儿”。当地习俗多馈赠3尺布、5个油烧饼,或鸡蛋、腊肉等营养品。富者为3尺或5尺绸缎。坐月时门上挂一把锁,怕孕妇“采”走婴儿的奶,一旦遇奶被“采”,要拿一小缸子到彼家索要。孩子满月(出月),要请亲朋做满月。外婆家要为外孙做衣帽鞋袜及蛋、鸡、酒、肉等,派人用大掌盘送来。满月时要给婴儿剃头,“胎毛”由母亲收藏,或和人面中让狗吃掉。
过生日俗称做寿、做生日。生日按农历计时。老人多从50岁开始,逢生辰进行祝贺,尤其是逢十之年,隆重地庆贺生日。贺寿前夜,族内成员前来祝寿,送寿面、佛手、寿桃(用面粉蒸做)、鸡、酒。焚香叩首,向寿星行礼祝寿。其家设酒宴,盛情招待前来祝贺的客人。
修造即修筑房屋,为家中大事,俗有“一辈子不修房是命大人”之说,足见修房不仅要消耗资金财物,并且耗费心思。立柱、上梁、开门及迁居须举行庆贺仪式,挂红放鞭炮、贴对联。开门时写“开门大吉”之红纸,贴于大门合缝上,请财运亨通者踩门,以示财源茂盛。
迁居,即乔迁,俗称搬房,多于夜间进行,新房内挑一担水,生一盆旺火,祈家事兴旺发达。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今称“暖房”。东家设酒宴招待。
四、家庭礼俗
舟曲民风淳朴,居家倡导孝悌,无论贫富,均将孝顺父母当作人伦大节。赡养父母,克尽孝道,为乡里称赞。忤逆不孝者,人皆不齿。赡养父母,使之饱食暖衣。平日在家,要早晩探视,离家外出要告知去向。父母有疾,应亲自煎汤药,尽力治疗,使其早日康复。有珍稀食品,应让父母先尝。家人相聚,推父母上坐。父母询问,须肃立敬听。兄弟分居,要平均分配家产,女儿一般不分家产。父母多与最小之子生活,并留一定数量之田产,谓之“养口”,作养老之用,分居者亦须不时问候探望。兄弟相处,兄友弟恭,父母亡故,“当哥者为父,当嫂者为母”,长兄持家。另居时兄居上房。家庭教育,称为“家教”,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和睦相处的礼俗和道德教育子女。“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子女,父母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对子女教育不能掉以轻心,要不厌其烦。子女亦应虚心接受父、兄的教诲。
五、生活交际习俗
客人进屋应先叩门,待主人询问并请进,方可入户。若无人应声,一般不得进屋。客人进院,挡好家犬,主人让坐方就坐,若擅自打狗、未招呼就坐而自坐均为失礼。给长辈、客人端饭,敬茶,宾主均须双手接送,以示尊敬,单手递接者失礼。首次见面询问别人名讳,言:“您贵姓?”回答:“免贵,姓X”。熟人路遇询问,须下马、停车、止步,否则为不恭。说话要注意称呼和礼节,晚辈对长辈加称呼。宾主交谈,应让对方把话说完,忌抢说,家中人不得随意打岔或插话,尤其是小孩不能多嘴。两人谈话,旁人应回避,隔壁听话视为不道德。主人留吃饭要谦辞,客不择食,不自已盛饭。客人走时要向家主告别,说“打搅了!”“麻烦了!”或“多谢了! ”主人送至门外,说“不远送!”“有空来玩”等语。拾物应询明失主后归还,借钱物归还要快,俗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用餐时不得以筷击碗、不剥馍皮,卧不进食。与知己饮酒,客醉应相送至家。钱财分明,亲兄弟也须明算账。个人仪表要整洁,帽不歪戴,衣不错扣,鞋不倒拖,衣服亦须清洁。舟曲居户厕所多不分男女,但入厕要打招呼,如有回声,稍等,不得冒然闯入。遇人相骂打架,应进行劝阻,不得火上加油,也不应袖手旁观或不闻不问。谈话不揭人短和别人伤心之处,不应嘲笑别人生理上的缺陷。
六、社会风尚
社会新风,逐步渗入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学习雷锋好榜样”,全县人民自觉做好人好事。有母患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亲自喂饭、倒污,获省“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者;有为众排忧解难,并以微薄工资资助学校、扩建山村电站,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者。农村中关心孤寡老人、访贫问苦,人民热爱解放军,解放军热爱人民,助人为乐,做好人好事的社会主义新风逐步形成。
第六节陈规陋习
旧社会,舟曲县除少数信奉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教徒外,大多数群众虽然信仰“神灵”,但却夹杂有许多陋习。普通“善男信女”,见“神灵”就烧香磕头。女多信“菩萨”。男多信“关爷"、“泰山爷”、“山神”、“土地神”和其他“龙神老爷"。一般家庭妇女、老太太在家中经常敬奉“佛爷”、“菩萨”、灶神等。民间信仰大多临时抱佛脚。平时家庭平安时,一般想不到“神灵”。一旦家中有人患病,或发生灾难,则盲目到庙中焚香许愿,请求“神灵”“保佑,家中连续发生不幸事件,则请阴阳占卜,寻找其根源,或到某“神”座下求签问卦。往往告以坟上有人动土,“冲”了祖先;或家中“犯了房煞”等等原由。于是,请阴阳先生“攘解”,轻者焚香化纸供肴、杀雄鸡,重者宰羊、请神像至家,诵经。
家中小儿啼哭不止,到处张贴一纸文,其词:“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孩子久病不愈,经占卜,以有“关”,需“过关”。抱孩子从“神”像座下或“老丧”(寿愈八十者)棺底,或城门、大桥、长凳、鞍架下过关。孩子昏迷不醒,不求医治疗,认为孩子的“魂”遗于某处,点一盏灯,提着只公鸡,端一碗米汤,边洒米汤边喊:“x x狗娃哎,喝汤汤来,回来噢!”
家中有人生病、感冒,认为着了“冲气”(邪气),要送“冲气”,盛一碗清水、放一些酸菜、撕一些馍馍,称凉浆水饭。碗边平搭一瓣香,将烧纸点燃在病人头部、浑身上空缠绕,一面呼唤,望邪气远离,然后将凉浆水饭倒于门外或大路上。
夜间做了噩梦,次日一早也要禳解,不言不语,含清水一口,将锅盖翻放,请先生点一道符,将口中水喷出后,口中念词:“赫赫扬扬,日出东方,断却噩梦,扫除不祥。"
一般多讲顺心,在年至三十七岁,即第三个本命年时为一生关键时刻,多要“顺心”,请道士念经禳解,使后半生逢凶化吉,事事平安如意。
村内发生不吉利事故时,有些村庄聚众举办道场,又称“打醮”。
遇久旱不雨,许多村庄集众赤足抬“老爷”神像上山求雨。
为保山林和庄稼,有时一村或几村人,杀羊祭“山神”,置羊头于杆顶。
现在,全县上下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年年开展防疫灭病和妇幼保健工作,遗留下来的一些陈规陋习逐渐减少。第七节禁忌
讳言父母名字。
讳言生理缺陷。
忌夜半人婴幼、病人住室。
讳外人入厨。
忌在公众场合讲污言秽语。
少年忌食鸡头、畜脑。
忌携随葬物品入宅。
忌外村棺木穿村。
丧间忌酒令(三周年祭祀例外)。
忌宅内挪动土木。
忌外人人产妇之室。
坟地忌掘土、取土、入水、投石、践踏。
忌毁鸟巢。
忌用鸟巢窝薪作炊。
忌夜抱婴外出。
忌半夜叫门,叩门可开,忌回应。
忌挑空桶入室。
忌畜圈大便。
人前忌放屁。
忌以竹枝打畜。
忌以椿、桑熬药。
忌火塘、锅灶前烤脚,烤鞋、袜。
忌在寺院、经堂、佛殿内吸烟和吐秽言。
春节、元宵忌打孩子,忌哭。
忌麻绳系腰。
坐凳,忌不停抖动。
忌以竹作燃料。
忌头发乱抛。
忌敲空碗。
家中及炼铁厂忌吹口哨。
忌在家内、村内、村郊唱“花儿”,“打(欧)声”。
门槛忌坐人。
忌未满月妇女入他门。
忌路中及水里洒尿。
第六章方言
舟曲汉族方言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北次方言区。在甘肃方言中又属白龙江流域话片。
舟曲在唐前为羌族活动的中心地带。元、明、清时代,不断徙入汉族移民,屯兵屯田,繁衍生息。数百年沧桑巨变,汉族同胞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保留着一些内地的语言特点。与普通话相比较,舟曲方言存在着较大差异。
解放40多年来,由于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广播、电影、电视的普及和普通话的推广,舟曲汉族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渐缩小,相当多的方言语汇已经消失,为保存社会活化石,故尽可能多地搜集具有显著特点的词汇。第六章方言
663
舟曲方言,按其特点、差异,可分为城关、上河、坪定、东山、大川和武坪等小片。还有一些方言岛,以城关地区方言为代表。
第一节语音
一、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舟曲方言共有28个声母,比普通话少1个而多8个,其声母如下:上面韵母对照表,普通话有35个,而舟曲方言只有30个,没有e韵,(分别被0、uo.ie, ei、等所代替)eng 合拼于 en;ing.iong,合并于 in;ueng, ong 合并于un。
二、声韵特点
普通话415个音节,在舟曲方言中大多数发生了变化,其中声母变化的音节有135个,韵母发生变化的音节119个,声母、韵母都发生变化的70多个,三部分合计324个音节,占普通话415个音节的75%。方言声母的变化就同一个音节所有的字音来说,有的大多数变化,少数不变;有的部分变化,大多数不变;有的绝大多数不变,仅极少数发生变化;有些音节在口语中不变,而在阅读中却发生变化。例:“发酵”、“被告”,在口语中和普通话发音完全一样,而在阅读中讹读为:“fa xiao”、“bi gao”
另外,普通话的一个音节在方言中可能变成两个,三个或多个。例如:“bao”这个音节中的“胞”、“剥”、“堡”、“刨”在舟曲方言中分别读成“pa。”、“bo”、“bu”、“po"。又如:jiao”这个音节中的“焦”、“嚼”、“脚”、“剿”、“酵”在舟曲方言中分别另读“ziao”、"que"、"jue"、"cao"、"xiao"。
舟曲方言的声韵特点,较突出的有下列几点:
1、比普通话多7个辅音
[zf]如“软”、“润”、“蕊”等字的声母。
[tsf]普通话中以zh [ts]作声母的一些音节,例:"猪"、"砖"、"中"、“追”等,在舟曲方言中均作[tsf]。
[tsf"]普通话中以ch [ts]为声母的一些音节,如“穿”、“疮”、“龊”等在舟曲方言中均作[tsf]。[sf]普通话中以sh[s]作声母的一些音节,如“谁”、“耍”、“顺”、“水”等音节在舟曲方言中均作[sf]。
[n]普通话中e、ai、ao、ou等零声母音节,舟曲方言普通要加[n],如 “饿”、“爱”、“呕”、“安”分别变成 [no]、[nai]、[nou]、[nan)。
[n]以普通话是以i [y]开头的零声母,如yi (谊)ya (牙)、ye (业)、yao (咬)、yan (严),舟曲方言中前面加分别变成[ni]、[nia]、[nie]、[niau]、[nian]
〔v)普通话中“瓦”、“歪"、"碗"、“王”、“问”等以u为声母的音节,在舟曲方言中 “U” 变为 “V”。
⑵普通声母r在方言中作[z],如柔rdu,变成[zou]。
(二)普通话中zh、ch, sh等舌尖后音在舟曲方言中多为z、c、s等舌尖前音。
(三)在方言中尖音、团音是互相区分的。普通话中的团音j、q、x和1,在方言中大多数发成尖音z、c、s,和u相拼。(四)不送气的音节读成送气的音节。如将声母b、d、g、j、z、zh读成相应的送气的声母p、t、k、q、c、ch。舟曲方言还有以zh、ch、sh为声母的uo韵变为e韵,声母相应变为[tsf]、[tsf]、[sf]如卓、戳、说中的声母zh、ch、sh转为〔tsD、〔tsf'〕、〔sfX在巷、鞋、杏等字词中声母“x”变成“h”分别为“hang、hai、hen”。又如“ai"韵字,"爱"字由ai”变成了 [nai]掰、拍、麦等字由bai、pai, mai变成bei、pei、mei,摘、拆、色等音节,由zhai、che, se变成zei、cei、sei。又如拽、揣、帅等音节。由zhuai、chuai、shuai 变成 [tsfai]、(tsf'ai)、[sfai]。
此外,舟曲方言n、1在洪音前不分,都读⑴。如“耐”和“赖”都读[lai];“努” 和“鲁”都读[lu]。在细音前有区别,一般读[i],泥母读[n]如“泥"读[ni]“犁”读驴”读[lu]”=读[niau]个别泥母字例外读[m]“女”读 [mi]。
第二节语法
舟曲方言与语音、词汇相比,在语法上和普通话差异较小。主要表现在实词形态的重叠、附加及句式等方面。
一、附加
1、前缀在方言中数量不多,常见的前缀句有阿、啥、稀、稀不、打、老等。
阿,疑问代词、动词、时间名词和量词前加上“阿”,表示发问,意为“什么?”、“哪一个”、“什么时间”、“怎样”等,常见形式有:阿块(干什么)?阿谁(什么人)?阿塔儿(什么地方)?阿开(哪一个)?阿侯儿(什么时候)?但“阿来”,却不是疑冋词,意为“拿来”。
啥(sa),在名词前加“啥”,表示疑问,意为“什么样的”。如:啥人,啥意思等,含有贬意。
稀、稀不,加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意为“非常”、“很”。如:稀软、稀烂、稀亮、稀清等,“稀不”较“稀”程度更强。如:稀不软,即十分软;稀不香,即香极了。
打,名词和名词词组的前缀,表示“开头”、“从”等义。如:打头(开头)、打马前头(最前面)、打根根儿(从根源上)。
2、后缀较前缀普遍、丰富,常见的有“儿”、“子”、“头"、"干"、“汉”、“婆”、“家” 等。
JL,在舟曲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十分突出。词“儿”化后绝大多数为一个音节,在书写时为两个字,但说话时合而为一,听起来是一个音节。儿化词往往带有“细小”、“可爱”的意味,如小锅儿、茶碗儿、炕桌儿、鸡儿、猪娃儿、豆儿、葱儿等。一般都构成名词。但是部分单音名词重叠并儿化后,变成了形容词,例如:水水儿 (药)、片片儿(药)、杆杆儿(柴)等。
子、娃子、求子,后缀“子”具有大、重等义。例如:房子、桌子、凳子、刀子、铲子、车子。且“子”的读音较重。“娃子”,用来指人,含有贬义,如:贼娃子、刁娃子、绺娃子等。“求子”为轻蔑口味用词,多缀于单音节动词后,如:走求子、吃求子、砸求子、打求子。
头,使用较少,如:对头、花头(花钱)、来头、奔头、念头、准头、甜头、馋头(骂人语)。
汉,用在形容词、名词后,多含贬义。如:半年汉、上门汉、光棍汉等。
客,用在名词后,多为不同行业、身份的人,例如:油客、柴客、炭客、菜水客、豆腐客、凉粉客、老客、娶女客、送女客等。
婆,用在名词形容词等词或词组后,多含贬义。如:串家儿婆(话多的人)、贼婆、顺婆、妖妖儿婆、麻线婆等。
家,用在名词后,方言中多表示领属关系。如:地主儿家、房主儿家、磨主儿家、牛主儿家等。
二、重叠
重叠方式在舟曲方言中使用也十分普遍,成为方言的特色之一,主要有名词重叠、动词重叠和形容词重叠。
1、名词重叠单音节名词重叠并儿化修饰形成新的名词,或修饰另一类名词, 或附加于另一类名词前构成新的名词。
单音节名词重叠并儿化,含小巧、可爱之义。与后缀为“子”的名词在意义轻重上大多数相对应,前者轻巧,后较重、大。例如:桌桌儿、车车儿、本本儿、板板儿、箱箱儿、勺勺儿等,与桌子、车子、本子、板子、箱子、勺子等相对应。单音节名词重叠儿化后附加于名词前作修饰语,组成一类新的名词。例如:罐罐儿酒、窝窝儿茶,分分儿钱,杆杆儿柴、末末儿煤等。
有些名词重叠后一般不能儿化。一经儿化,则意味变化。例如:蛋蛋、糖糖、饭饭、汤汤、勺勺等,多为对小儿语。其中蛋蛋、汤汤儿化后成为蛋蛋儿、汤汤儿。”蛋蛋”指水果之类的食品,而“蛋蛋儿”指小球形的东西。
2、动词重叠动词重叠多出现在疑问句中,表示向对方询问、或命令的意思。
你走走?问对方是走呢还是不走,若加强语气,表示命令对方立刻就走。
你动团动团?动团,即动弹,行动的意思。问对方行动不行动,或威胁对方,不行动的话就采取行动。
3、形容词重叠和嵌字式单音节重叠有AA、AAB, ABB.AAXY等多种形式。
AA式:例:美美,语气较重,"我把他美美收拾了一顿”。也可用“美美的”。如果形容词重叠后儿化并加“的”,则成为“美美儿的”,语气变轻。
AAB式:使用较少,例如:非非快”、“喷喷香”
ABB式:使用较多。例:稠巴巴、黑哇哇、胖墩墩、瘦夸夸等。ABB式往往儿化,但感情色彩即发生变化。例:酸巴巴,意为太酸,令人不喜欢。而“酸巴巴儿”,则意为着酸得恰到好处,酸得可爱。
AAXY式:重叠后添加无实在意义的后缀例如:其其格哇。“其其”指衣物发皱, “格哇”无实在意义,仅为了使音节和谐、平稳。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有AABB式、ABAB式。
AABB式:例如“漾漾刷刷”、“然然哇哇”。
ABAB式:例如:咂焉咂焉"、"活焉活焉”。
嵌字式:单音节形容词嵌字加后缀,是舟曲方言的特点之一,较普遍、丰富。有多种形式:AXBC式、AXBB式及AXYZ式。其中“X”代表所嵌嵌字,常见的有 “不、气、把、休、抓、头、格、楚、支”等字。嵌字后的BC或BB,无确切的意义,也只是为了使音节和谐、有力。
AXBC式:例如:敞不拉海、冰抓咕咚。
AXBB式:例如:死不叶叶,冻格稀稀
AXYZ式:A为单音节形容词,XYZ为后缀,无实在意义。例,瞎榔巴手、瘦死么夸。核心词“瞎”(ha)、“瘦”为形容词,后缀“榔巴手”、“死么夸”无实在意义。读音时四个字分成两组,每组两字的语气先重后轻。
三、句式
在方言各要素中,语法的变化最小。而在语法各方面,句式之差异更小。方言句式特点主要表现在“处置句"(“把”字句)的特殊用法。在“语序”、“比较句”、“陈述”、“疑问"、“祈使"、“语助词"、“时态助词”等各方面均存在细微差别,后列举70多个例句,以资参考。处置句的特殊用法。普通话中,使用“把”字,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方言中使用“着”、“给”、“向”等字将宾语提前。例如:(前为普通话,后为方言,下同)。
他把茶杯打破了。茶杯着他打破了。
你告诉他。你给他说。
我请教你一个问题。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有时可不借助任何词汇,将宾语提前。例:
他吃了饭了。他饭吃上了。
我家杀过年猪了。我家年猪杀过了。
四、语法例句
这句话舟曲话怎么说?
我应该来不应该?
你能来不能?
还有饭没有?
你到过北京没有?
(这件事)他知道不知道?
(这个字)你认得不认得?
你还记得不记得?
你前面走
我告诉过他
这个大,那个小,这两个东西哪个好一点呢?
这个比那个好
那个没有(不如、不及、不跟)这个好
这个有那个大没有?
哥哥和弟弟一般高
弟弟比哥更高,弟弟髙过哥哥
我比不上他,我跟他比不得
这句话舟曲话阿过儿说呢?
我该来不该来?
你能来能来?
还有饭没了?
你北京去过没?
他知道知道?
你认得认得?
你还记得记得?
你前面行(hen)啊!
我给他说过
这开大,那开小,这两开东西阿开好点?
这开比那开好。
那开没这开好。
这开有那开大没?
弟兄两开样高。
兄弟比哥更加高,兄弟参过哥哥。
我跟不上他,我连他没比。咱们一边走一边说。说了一遍,又说了一遍。
这东西好是好,可是太贵。
他在哪儿吃的饭?
吃了这碗饭!
迟了就不好了,咱们快点走吧!
他们正在说着话呢。
桌子上放着一碗水。
坐着吃好,还是站着吃好?
站着!路上小心着!
这些果子吃得吃不得?这是熟的,吃得,那是生的,吃不得。
这个东西很重,拿得动拿不动?我拿得动,他拿不动。真不轻,重得连我都拿不动了。
他手巧,画得很好看。
他忙得很,忙得连饭都忘了吃了。
甭走了,住在我家里吧!
屋里坐着很多的人,看书的看书,看报的看报,写字的写字。
上次是谁请的客?是我请的。
你是哪年来的?我是前年到的北京。
咱们边走边说。说了一遍,又说了一遍。
这东西好是好,单太贵了。
他才阿塔儿吃饭来?
把这碗饭吃了。
次了就不好了,咱们牙吗走吗!
他们正说话着呢。
桌子上放来一碗水。
坐着吃是好么站着吃是好?
站哈着!路上小心着!
直格果子吃得吃得?直格熟了,吃得,那格没熟,吃不得。
这开东西重子很,拿动拿动?我能拿动,他拿不动。实话不轻,重子连我都拿不动了。
他手巧,画子稀不好看招。
他忙子很,忙子连饭都忘了吃了。
甭儿走了,住招我委呢吧!
委里坐来欧谋多的人,看书子看书,看报子看报,写字子写字。
上回是阿谁请客来?我请来。
你是阿年来的?我是前年到北京子。
第三节词语
一、天地时令
天颜:天空。
端地:地面。
火地:将灌木砍倒、晒干烧掉开垦的荒地。
扎子:防洪堵水堤坝。
朝山洼里:山沟野外。
冻密:冰。料光石:卵石。
石卜脑窖:石多土少的地。
火闪子:闪电。
暮月:青黄不接时期。
年头序备:逢年过节。
大清:农历大月。
小清:农历小月。
上前夜儿:上前天。
前夜儿:前天。
夜过家:昨天。
夜黑儿:昨晚上。
明早:明天。
后日:后天。
摊候儿:稍过一会儿;慢些。
押候儿:等一会儿。
欧候儿:距当时较大一段时间前的那一阵。
刮候儿:过不大的时间。
干晚候儿:傍晚。
打开迈眼:一瞬间。
转来开磨儿:一瞬间。
拉拉沙沙:拂晓。
清早巴晨:一大早。
巴半天:好一阵子。
及年:今年。
一交年:整年间。
打马前头:最先。
二、植物动物
四月黄:一种在农历四月成熟的青棵。
米豆儿:白云豆。
桃泰:高梁。
阙蓝:茎蓝。
然眼韭:一种野生韭类植物。
苦麻:一种礤酸菜的野菜。
苦根儿:腌咸菜的野菜。
五爪儿:刺五加叶,可食用。
叶来开花:叶子上开花的一种灌木叶,野菜,阴干食用。乌兰头:树身长刺,苞心野菜。
羊兜椹儿:野生蘑菇。
地软儿:地衣。
看灯花儿:迎春花。
刻(kei)桃:核桃。
拐枣:形为拐状的干果。
软枣:柿类乔木干果,也称“黑枣”。
黄柑桃:果肉为黄色的一种桃。
麦梨儿:果肉细软成熟较早的梨。
面梨儿:果肉细软的梨。
柴(cai)梨儿:一种成熟较晚果形硕大的梨。
酸帮帮:沙棘果。
馍馍柿子:果实扁而呈四方形的柿子。
牛心柿子:状如牛心的柿子,也叫宁秋柿子。
冇(mao)花果:无花果。也叫麻果、哇果。
杷柿子:果实经霜变软果汁可吸食的柿子。
面水:成汁状的果肉,也指禾谷种子所含淀粉。
铁棂子:木质坚硬的松。
扎柏:叶短直坚挺的柏。
末香:香柏的叶,为制香原料.
黑铁绛:质地坚硬呈褐色的杂木。
黄铁绛:质地坚硬色呈黄的杂木。
椴葫芦:椴树。
云青木:楸木。
顺子:一种硬杂木,可做刀、斧柄。
三麻:质地软杂木。
蒲沓:山野中成片的灌木林。
架蔓:丛生多刺的藤蔓状灌木。
碗豆牙刺:带刺的棘条。
松毛儿疙瘩:松果球。
蓝花烟:花为蓝色的烟叶。
大叶子:烟叶的一种。
头勾:大家畜。
儿马:公马。
臊骡子:公骡。
泼疙瘩:种牛。
密羊:绵羊。676
第七编社会
石羊:山羊。
母子:母羊。
骗羊:阉割后的公羊。
奶劁儿:雌猪。
猪婆:母猪。
脚猪儿:种猪。
鸡公:公鸡。
鸡婆儿:母鸡。
争勾:布谷鸟。
黄瓜奶儿:黄莺。
哆米子:啄木鸟。
鸻吼:猫头鹰。
黑牛:老鹰。
夜果子:一种夜间活动的鸟。
葦蝴子:晰蜴。
接骨丹:又叫羌河鱼儿,即小鲸。
懒肉:蝉。
懒肉皮胎:蝉蜕。
盖胡麻:癞蛤蟆。
蠕儿:蚕蛹。
地鸟儿:蟋蟀。
二叶妈妈:蜻蜓。
末子:蚊子。
蚍候马儿:蚂蚁。
三、身体、病痛
多罗:头。
脸脑:脸面。
眉脑盖:前额。
骷采:脸面额骨部分。
下(ha)畔儿:下巴。
髁(kei)拉:大腿裆。
髁(kei)卸盖儿:膝盖。
萝卜拐子:脚髁。
精屁眼:赤身裸体,一丝不挂。
精勾子:光着屁股。
汕黡子:雀斑。眼盲儿:盲人。
不轻省:有病。
声唤着呢:有病。
变狗:小儿生病。
层层子:流行的传染病。
翻把了:病好后又突然加重;事情变卦、坏了。
殂灾:因突发疾病致死。
细症:慢性病。
尜尜(gaga):多指小儿巴的屎。
四、亲属人品
爸(啊):父亲。
爸(哎):父亲。
大:(个别地区)父亲。
娘(啊):母亲。
娘(哎):母亲。
妈妈:伯母,依次称大妈、二妈。
爸爸(bdba):叔叔,依次称二爸、三爸儿、四爸儿。
婆(啊):祖母。
婆(哎):祖母,依次称大婆、二婆。
小伙子:丈夫;成年男子。
挑担:连襟。
大大:部分地区对父亲之姐姐的称呼,即比父亲大的姑母。
妗子:舅母。
主儿家:1、男孩;2、土地、水磨、牛的主人分别称地主儿家、磨主儿家、牛主儿家;3、藏汉间有长期交往的相互称主儿家。
客:女孩。
老孙胎:老年所生之子。
舍拿:慷慨大方。
细家子:吝啬。
扎柴墩:被大家当作出气对象的人。
锡蜡墩:懒惰使唤不动的人。
野仙:指爱在外游玩的女孩儿。
粮子:旧指当兵吃粮的人。
犟乖乖:脾气倔犟的人。
蔫洋根:寡言少语,性格极内向的人。
跑滩匠:讽称爱在外面跑的人。迷春花儿:指爱哭的小孩。
落色:面容因身心负担而憔悴。
五、农事农具
冬水:冬灌。
桃花水: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灌溉。
割蒲菖:夏天割野草垫圈积肥。
生粪:刚出的粪。
放粪:施肥。
架:农场四周晒谷物的木架。
架杆:架上横搁的木杆。
板撅:刃宽的镶头。
尖镢:刃窄而尖的镢头。
二刃子:刃宽窄适中的镢头。
扇子锄儿:刃面宽加扇形的锄头。
尖嘴锄儿:刃尖细的锄头。
角锄儿:刃心,柄短,一把手使用的锄头。
韭锄儿:锄韭用的多股锄头。
铩刀:弯嘴劈柴刀。
风簸:风车。
筵子:大型竹编盛物器。
蒲篮:扁圆形竹编晾物具。
窝蒲篮:直径较小而深的蒲篮。
瓜瓜蒲篮儿:小型的窝蒲篮。
粪檎儿:挎在肩上捡粪的竹筐。
盐土坷坷:淋土盐水的锥形竹篮。
秧毛畦:育稻秧的地畦;稻田。
打牛胯骨:旧指农民种地。
六、衣着穿戴
捏儿:衣服。
主腰儿:棉衣。
缠腰子:前襟多袋,两侧系带的背心。
卧龙带:即缠腰子。
掩襟儿:镶在对襟衣服一侧遮挡中缝的部分。
缎帽儿:瓜皮帽。
大尾巴帽子:小儿秋冬戴的帽子,后有帽尾盖住颈部,帽上绣花。狗头帽子:状如狗头,与大尾巴帽相似而无尾。
瓦罐帽:婴儿所戴顶有圆孔的棉帽。
圈圈帽:小儿夏天所戴状如圆圈,前部有绸绢扎制花朵。
连袜裤:婴儿用的裤袜连在一起的棉裤或夹裤。
弯弯鞋:老年妇女所穿的鞋,鞋尖上翘,鞋帮绣花,其状如船,又称船鞋。
尖尖鞋:旧时小脚女人穿的鞋前尖细的绣花鞋。
猫儿鞋:鞋头做猫头状的小儿鞋。
猪儿鞋:鞋如猪形的婴儿鞋。
丝裤:清末民国时老年妇女的服饰,为长宽尺余的夹层布,用丝带系于裤口。
缠子:男子劳动扎脚腿或妇女缠脚用的布带。
软条:镶于鞋口布条。
手作:妇女的针线活。
七、饮食起居
然面:炸酱面。
擀汤面:用养麦、黄豆混合磨成的面粉做成的面条。
杂面疙瘩儿:用杂面擀的面条。
连锅子:面菜烩在一起的饭。
清下锅儿:面熟后将淘净的白菜切碎下人锅中煮沸做成的饭。
熟面:炒面。
稀煮子:用大米、小米加肉菜煮成的稀饭。
菜疙瘩:用菜拌面粉蒸成的食品。
金裹银:用一层白面和一层麦黑面(或一层玉米面)做成的花卷。
血花儿:内掺猪血的发糕。
角儿:呈尖状的包子。
下茶:用白面小薄片炸成的食品。
油饪儿:扁圆形加糖馅的油煎饼。
硝水:舟曲点豆腐的天然卤水。
烧酒:泛指舟曲当地酿制的土酒。
罐罐酒:以前叫糟糟酒、车头儿酒。将酒糟盛入罐内加水,加热后用竹筒吸饮。
蜂汤酒:加工蜂蜜后剩余的水酿成的酒。
炝罐儿茶:将茶用食油炒后熬煮。
滚水:开水;用菜熬成的汤,如洋芋滚水、豆腐滚水等。
恶水:洗过食具后的污水。
礁酸菜:煮酸菜。
焯菜:将菜在开水中略煮即捞出。
吃香嘴:吃零食、小吃。八、房屋器具
房廓:房基地或正在建房的工地。
卧房:只有一层的房子。
庵房儿:临时搭成的看庄稼或工地的简易小屋。
巷(hang)唐:小胡同。
枯(gu)子门:中式厅房门。
架落:由梁、柱构成的屋架。
挂口:连接柱顶的细木。
参(can)子:劈成碎片棚盖房顶用的木料。
榻子:用刀劈成用来棚屋顶的薄木板。
护梯:楼梯。
行床:能移动的木质煨火床。
船床:煨火的部分形似小船两头上翘的床。
连锅炕:与灶相连,借用灶火取暖的炕。
搐布袋:袋口装绳索连背带的干粮袋。
次儿:浅而底平的锅。
家什:食具;打击乐器。
器笼儿:挂在厨房墙上装勺、铲、筷子的竹笼。
海海儿:容量不大的小口陶罐。
浮水坛子:泡菜坛。
扯头儿:双耳平口罐。
扎刀儿:菜刀。
剉箕儿:用整木凿成半圆带把的家具。
注碗儿:漏斗。
火笼:在厅房侧地面上掏挖而成、四周装有木板、用以生火取暖的火坑。
九、婚丧生育
主儿:姑娘的对象
通媒:订婚前非正式的媒人。
发媒:正式派媒人去订婚。
看添箱:出嫁前一日,亲友给女方送情。
臧新妇儿:闹新房。
坐停迎:回门。,
有是么:怀孕。
双儿:双胞胎。
拾月娃儿:接生。经幼:给婴儿喂食物。
立大大:小儿初学站立。
晏驾:老人病故(忌讳语)。
套老房:乘老人健在时做棺木。
老衣:老人去世后穿的衣服。
冒骨堆:坟墓。
十、生活交际
夯张:参予某事的权利或与某事有关系。
看笑声儿: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袖手旁观、幸灾乐祸。
待成:关心照应。
拉麻伙儿:捉迷藏。
侍赶儿:结伴同行。
堕堕:抱婴儿解大小便。
抓养:操心抚养。
缓候儿:歇一下。
扭不得了:浑身疲劳,不便行动。
向日(er)头:晒太阳。
绰泼:耳光。
吆号:绰号。
个儿家:自己。
下家:骂人语,相当于“东西”;(这)个人。
马爬子:面朝下爬着。
谋心:决心;坏主意。
绞绞儿:某件事中的问题和矛盾。
祸反:事端。
跷尿操:将腿子从别人头上跨过去。
十一、文教百业
学房:学堂。
座(cuo)首:毕业榜上第一名。
捉榜:毕业榜上倒数第二名。
背榜:毕业榜上倒数第一名。
歘:潦草而不认真的写字。
皮策:骂不及时办事的人。
打坡牛儿:抽陀螺。
跳凳儿:跳“房”,一种少儿游戏。翻猫儿跟凳:翻跟斗。
扎墙:砌墙。
窍气:工匠制作器具时有意制造的毛病。
扎蔑子:用刀劈蔑条。
十二、动作行为
□ (ben绷):手臂尽力伸长取物。
□ (cou凑):搀扶,用双手抱起。
□ (diao刁):从别人手中硬夺东西;挤时间。
□ (duan段):追赶。
□ (er尔):丢失;扔。
□ (hang夯):拿係西)。
□ (qie挈):用肩膀扛(东西)。
口(min敏):涂抹。
□ (xei水):丟;扔。
□ (xuie雪):往一边挤。
□ (yuan院):绕道走;绕过阻碍;转弯摸角不直说。
□ (zai载):唱社火时的舞蹈动作。
(zai栽):用口咬人。
立:住下。
暗:对自己怀疑的人秘密地、暗中访察、监视。
嚼(quie)人:骂人。
嘴扎:动辄出口骂人。
相嘴:看别人吃东西眼馋。
亮势:向别人夸耀自己的本领或财物。
下抓:动手。
装势:假装某种样子。
逗火:生火;挑动两人争吵。
欺强:以财物、权势傲人。
答阵:回答、应称。
盖拾:批评、指责。
躜干:想方设法参于某事。
磨撅:折磨、虐待。
交消:交待。
见过:因别人的言行使自己生气。
下拌:下大力气干活。
仰助:请求别人帮忙。绕识:向别人夸耀(自己的东西)。
相端:为把某物弄到手而打主意。
劝陪:劝解、安慰。
晓谐:摹仿别人言语而取笑。
抬称:夸奖、吹捧。
抬骗:有意挑拨二人间的关系。
弹嫌:不中意,进行挑剔。
诡捣:骗人。
扬畅:到处散布。
拈弄:制做或修理一件东西。
打锤:打架。
打折:打扫收拾,将东西搬走。
抓挖:想法借贷、筹备财物。
次水:贱价卖给别人。
抹刷:用巴结夸赞的言语讨好。
刮刷:设法分享别人财物。
撩治:收拾、消灭。
弹挣:尽力挣扎;为生计奔走忙碌。
揺挫:受疾病、痛苦或他人折磨。
迫(pei)治:故意迫害。
动搭:弄脏、搞乱;惹出麻烦、乱子。
拾乱:料理、修理、收拾。、
务劳:练习(手艺);培育(花木)。
跳躜:乱挣扎;为某种目的想法子,奔走求人。
翻旋:抚弄某物体。
翻精:尽力寻找;本领。
翻乱:拾掇某物,想法办某事。
盘扯:动员别人作伴。
搬扯:被求之人心应而口不应,有意抬高身价。
占揽:过多抢占任务、财物。
分争:占用别人份内之财物。
收敛:修理:关闭(门窗);批评。
转磨儿:在原地打转。
说出头:说占便宜之话。
编诓诓:制造谎言骗人。
寻故事:故意找岔子、耍脾气。
号叫儿:跟着别人起哄、叫嚷。抓硬手:直接用手臂搬动重物。
拾可惜(sie):捡丢掉的食物,或东西捡起来重新利用。
撒出心:故意将物品损坏以发泄不满。
捶骨殖:打小孩。
打参参:比赛干活、走路或吃饭。
打充状:冒名顶替,从第三者手中骗取财物.
不尔识:不理采。
现过现:当场兑现。
搅事儿:别人做事从中扰乱。
撞当当:带着侥幸心理去做无把握的事。
寻缝眼儿:故意寻毛病找岔子。
剁指头剜眼睛:用手指戳着别人的脸咒骂。
十三、性状程度
强:长相俊;能干。
强很很儿的:十分标致。
扎:表程度很深、厉害。例:疼扎了。
尖栓:聪明伶俐。
尖尖棍儿:(贬)过分精明。
歪:态度强硬,随口骂人。
孟:头脑迟钝;做事笨拙。
然串:罗索、话多。
着(zhdo)T:吃了大亏,肉体受了严重伤痛或付出很大精力。
着(zhdo)镖:吃了大亏。
根的:完整的。
根打根:满打满算。
旱了:浮肿消退;洪水消退。
吃劲:了不起。
攒劲:有本领。
担悬:危险。
舍拿:慷慨大方,乐于助人。
搅杆:常常为占便宜与人争吵。
迁犯:指孩子调皮、爱冒险、胡干。
鬼气:价值不大;没什么了不起。
厌气:令人厌恶。
厌诈:动辄打骂人。
二气:讥称做事傻气、莽撞的人。洋板:头脑发昏、言语痴呆。
花繁:殷勤好客,交际广泛。
干束:穿着整洁;做事干脆利落。
干起:在人多场合或在生人面前言行无顾忌。日干:做事鬼点子多,手法出人意料。
茶障:可怜;动作迟缓。
暮浪:麻烦。
下茬:说话不留情面,不客气。
赖系:衣着不整洁;做事不果断。
麻系:麻烦,难做。
谗头:骂人多嘴。
烂单:居处、衣着脏乱而懒于收拾。
脱撇:干脆。
怜薄:体弱多病。
瓤歉:体质或办事能力差。
瞎(ha)人:不懂事理的人,对小儿的昵称。
瞎形:嗔怪别人的语言。
害形:嗔怪别人的语言。
差窍:指智力差的人或外行做事,往往不如人。堂深:城府深,思想轻易不露。
美美:结结实实、狠狠地。
情重:情理难容,使人气愤。
臊吮:晦气不吉利。
怀喜:欢喜。
==:难受、不安。
格森:心里突然间惧怕。
严象:非常相象。
物耶:好;准备停当。
重茬:食具食用后未清洗、不干净。
新酸:新鲜。
酸清:干净,色彩鲜亮。
窄栓:居处狭小;钱物不足。
欠火:分量不够;火色不足。
细详:使用财物节俭;吝啬。
吃钱:对人或物特别疼爱。
害眼憋:嫉妒别人而害红眼病。
光凉五:对有利可图的事没赶上,没沾一点光。野靶子:放开手脚,无拘束地使用钱财。
实眼子:动真格的、认真地。
浪孟子:使用钱物大手大脚。
空头子:忙中挤出的时间。
赞领子:喜欢打闹、高兴的人。
踅(xue)木头:做事霸道的人。
懒干手:懒惰的人。
没日月:闲着做没多大用处的事。
瞎家伙:轻微责人语,意同坏家伙。
三转眼:指人易变脸。
白识货:外行,眼力差,不识货。
不贴汗:指小儿好动不安静。
耐拉挪:指人不易发脾气或物品耐用。
没拉络:相互无连接,经不起用。
没拉连:没牵连,没帮助。
没情形:没意思;做事不硬气。
没活水:说话做事没情形的人。
白叶叶:观看与已毫无关系的事。
格踌踌:紧紧张张。
格扎扎:厉害、剧烈。
矬根根:个子矮小而胖。
欧淌淌:很多。
二瞎瞎:傻瓜。
阵腾腾:天气发闷热;炕很热。
槽歘歘:东西陈旧、色泽暗淡。
硬夸夸:物品坚硬;态度强硬。
扎么么:突然、剧烈地惊叫。
款款地:轻轻地。
嚼舌根:凭空捏造、胡说。
打烂仗:比喻家业败落、处境狼狈。
细磨石:使用钱财过分细致的人。
占把占:一点占
次眉儿:微笑的样子。
很势儿:略为。
割不扎:合不来,无法一处共事。
顶帮儿:整整。
钻骨溜:善于钻营。受瘾儿:安稳、舒服。
窝里老:乡土观念深,眷恋故土不愿外出的人。
害不害:样子难看。
害来没:难看到极点。
一统匀(yin)儿:头尾粗细一致。
漏巴登:器物有漏洞。
麻线婆:对于别人不同意的事三番五次地要求,使人感到厌烦。
滴灵儿鬼:知道很多别人不清楚的事,过分机敏。
心眼儿伯:做事心眼多。
扎刀儿旋:一遇时机就立刻发作的怪毛病。
懒喘儿:不屑、不愿、不想。
心记儿灵:记忆力强。
立故儿家:故意。
没蛇耍了:没法收拾、没干的了。
没把达了:把东西弄坏、搞不下去、没法收拾了。
心淹过了:心满意足了。
遒呀爽呀:畏缩不前。
眼可眼儿:不多不少,没多余。
圆巴榔儿:圆柱形、圆球形或鼓胀的样子。
好不啦啦儿地:无缘无故地。
黑糊儿漫弹:不明白,胡猜。
猫儿六只眼:把事物弄坏傻了眼。
黑血都翻了:憎恶到极点。
百叶都翻了:气愤到极点。
翻钻辘倒水:没有主见,反复无常。
不当花花的:对别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怜悯。
十五、固定词组
舟曲方言有许多近似成语格式的词组,每个词组4字(个别5字),形式、意义也固定,构词形式丰富多样。
AABB 式
淋淋麻麻:到处都淋满了。
涩涩吾吾:回答不干脆、不痛快。
ACAD式 A为实词,C、D为虚词。
慢里慢达:间或、有时候。
离天离故:离得很远,截然隔离。
离扒离外:相距很远;和别人互不往来。蛮眉蛮眼:动作粗鲁莽撞。
疙凌疙瘩:棱角很多,不光滑。
没眉没眼:没有头序,眉目不清。
鼓三鼓四:一再强求别人答应。
活焉活焉:满得快溢了。
格森格森:浑身感到一阵阵发冷;心中感到一阵阵惊怕。
AAXY式 A为实词,XY无实在意义。
拐拐么圈:弯弯曲曲,不直。
皱皱格哇:衣服、纸张皱而不平。
串串格道:唠叨不休。
模模枯楚:1、模糊,看不清楚。2、全是碎末。
根根到头:从头到尾。
ACBD式 AB与CD为两个交叉相嵌而被拆扳开的词。
言干语净:说话干脆利落、清楚明白。
塌七漏八:屋子破烂,到处是漏洞。
扭七裂八:歪斜不正。
降三喝四:大声训斥人。
AXYZ
“A”为实词,“X”处为固定嵌词,如“不、格、头、支、巴、麻、休、抓”等,YZ 无实在意义。
死不叶叶:做事没有精神,死气沉沉。
二不挂五:不愿理睬,听见装做没听见。
為不楚楚:不爱说话,没精神,有看法不轻意表露。
叉不拉海:器物口大,样子难看。
温不用根:反应迟缓,寡言少语。
软不拉沓:柔软不挺直;做事没主见,不能当机立断。
暗不楚楚:乘人不防备。
甜不拉歎:味道淡。
乱鼓咚咚:陈设杂乱无章。
冰不拉歘:食物、器具冰凉。
好不拉拉儿:好好地,无缘无故地。
柔不子子:柔而不易嚼碎。
欠格列舌:说话娇声娇气,故意做作。
颤格来来:走路、拿东西颤抖;拘束,不大方。
吮格拉拉:迷信的说法,晦气不吉利得很。
脏格拉稀:肮脏不清洁。
冻格稀稀:寒冷之意思。细格么腰:细长。
紧格支支:紧紧张张地。
疯头岔浪:动作张狂、鲁莽。
戳头割脑:堆放的东西尖细,往往扎伤人。
撑头哇老:有东西撑着压不下去,装不实在。
野头把脑:动作太猛,人不敢近。
刻里麻查:动作迅速利索。
柔支哇拉:食物柔而不易咬碎。
瘦死哇拉:形容人干瘦。
死气道海:说话有气无力。想说不想说地。
蔫气耷拉:植物因日晒缺乏水变蔫;形容人无精打采。
杂巴五十:成分复杂,混入许多不纯成份。
点巴一二:很少的一点。
软休么沓:软而无力。
冰抓古咚:(食物)冰冷。
CADB 式
这一类多为两个偏正结构组成的词组。A、B大多是名词。CD形容词、动词、数词,以修饰A、B。
死眉障眼:做事干活,没有一点精神。
愁眉洼脸:愁眉苦脸。
怪眉势眼:样子奇怪、难看。
光眉花眼:在人多的地方出头露面而不感到难为情。
品眉搭眼:态度傲慢,对人不理睬。
大眉实眼:大模大样,瞧不起别人。
扑天扛地:尘土飞扬。
硬本实科:办事条件严格,丝毫不降低。
空脚搭手:走亲戚或求人没带礼物、两手空空,自己感到不好意思。
扬天刷地:端着盛满水的碗、盆或装粮食太满而溢出来。
一条两系:衣服破烂不堪。
一凑二事:做一件事时顺便将另一件事也稍带做好。
挣天挖地:干事自不量力,强挣扎。
上头刮脸:言行伤人脸面。
挈棍磨棒(pang):拿着棍棒之类的东西。
抬脚割掌:过河拆桥。
挺天落地:当着许多人的面随意躺卧,不礼貌。
龇牙害口:多指器具不合缝,鞋子破烂。
干谤硬咒:“咒”也作“证”,赌咒发誓(否认)。ABCD 式
由AB、CD两个词组构成,意义不实在,只能综合理解其义。
没把实乱:人或物多得很,用不完。
死冒日鬼:用死劲干。
絮里索罗:衣服褴褛;物体上有绳头、布条之类吊挂着。
土木老鼠:头、脸、浑身沾满尘土。
二迷呆怪:怪里怪气。
泼死亡命:拼命地,不顾一切地。
毛脚狗窜:受到胁迫时东奔西跑,手足无措。
跷连搭户:距离较远,往来不便。
汗帕流水: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佯搭不采:待理不理的样子。
指命望渴:眼巴巴地等待(别人的援助)。
屁搭混搅:混在其中充数、应付。
尕大碎小:大大、小小、所有的。
生烫熟哇:食物半生不熟。
怪眉胭成:模样怪诞、难看。
嘎达麻系:品种很杂的许多东西。
精条势眼:赤裸裸地,一丝不挂。
瞎拉巴式:象呆子般的人;有毛病的东西。
疙瘩奶膪:大大小小一帮。
伤脸鬼道:使人伤脸,难为情。
咬舌巴郎:说话口词不清。
扑土烟猖:尘土飞扬。
安脚手稳:安安静静而不动。
黑风脸皂:一脸怒气。
AB——式
AB为实词,后为无实义的附加成份。
张明巴夸:公开的,毫无掩饰。
半脸哇海:说话做事违背规矩、礼仪。
半汤二水:二吊子,没水平。
半节隔道:一知半解,无头无尾。
光把连系:赤身露体;器物无环,光溜溜无处附着。
十六、其他词汇
如各类虚词、数量词等。
太家:过分、实在。很家:有点。如:这天气很家不暖。
哈巴:大概、可能。
担得:不要紧、没多大关系。
麻达:困难、问题、阻碍。
不上弦:无关紧要。
路数:做事的基本步骤;钱财。
哈数:道理、方法或步骤。
便已:准备停当。
大荒子:大致、粗略。
硬成:条件苛刻,分毫不让。
一瓜连:全部、所有的。
一把连:全部、所有的。
细把腰儿:物体中部细小的部位。
抓抓抓:说话唠叨,人不爱听。
呱呱:表示感叹、惊奇。
恳可怜家:恳求规劝别人无论如何答应自己的请求。
害了没:出事后的惊讶词汇。
这(zhi)嘎、这嘎拉、这刮拉:在这儿。
欧嘎、欧嘎拉、欧刮拉:在那儿。
这(zhl')不啥(sa):(给找物的人指明)这不是么?跟上:来得及。
期不期:动不动。
张了么:称赞别人言行恰到好处。
张张个儿:自作自受,活该。
没把搭:事情做得没有眉眼,无法收场。
阿了:在哪儿?
阿块:怎么、怎么样?
阿谁(sei):谁、哪一个?
阿达儿:什么地方、哪里?
阿半节儿:什么地方?哪一段?
咋呢:干啥呢?
帮坚:差不多,例:这口袋粮食帮坚有100斤。
紧把扣子:最关键的时刻。
各干:份儿。
没开啥(sa):关系不大。
断动行(hang)儿:动不动。例:断动行儿就生气了。一遍成儿:一块做好两件事。角头角脑儿:各个角落。
作拐:利用虚假行动造成理由。
阿那里:间隔距离大、稀稀拉拉、零零星星。
轮续儿:断断续续,不停地。
搭闪儿:慢慢腾腾走路的姿势。
旋旋儿:慢慢、渐渐地。
紧立令儿:最关键、最需要的时刻。
一产:全部所有的。
产靠:全靠。
咎好:语气词,意为活该。
黑处了:一下子楞住明白不过来。
几楞儿:几倍。
连牵:其实;仅有的、最低限度的。
错乎:差别。
就已:定型了,无法改变了。
噢好:象声词惊叫声。
作活:反正、总之。
老格里:上面、最上面。
这(那)疙瘩:这(那)一块。
第四节生活谚语
矮(lai)子里面选将军,筷子里面拔旗杆。
挨骨头的肉香,挨锅的饭香。
安水不响,响水不安。
板桶儿淌了捞筲呢。
饱时甭儿忘饿时饥。
背的牛头不认脏。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在五脏六腑,干打羊皮子扇鼓。
不走的路上走三遭。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不听老人言,大祸在眼前。
不怕十人劝,就怕一人牮。
不上高山不知道平地,不吃扎燕麦不知道粗细。长截木头短截铁。
槽里没马驴支差。
秤砣虽小压千斤。
出檐的椽先烂。
穿山甲,王不留,妇人乳质永长流。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从小看大,三岁看老。
催工不催食。
槽里没食猪咬猪。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吃饭穿衣量家当。
吃不穷,穿不穷,划算不到一辈子穷。
吃饱松肚,一辈子不富。
吃人家的饭,跟人家转。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软。
吃了五谷想六谷。
吃惯的嘴,行(hen)贯的腿。
吃的麻雀儿食,担的骆驼的担子。
吃饭千口,主事一人。
吃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
打人没好手,骂人没好口。
打狗看主人。
打黄牛,惊黑牛。
打的不担惊的锤。
打铁先要本身硬。
打人不伤脸,揭人不揭短。
打开窗子说亮话。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大河过了千千万,小河沟里翻了船。
大人不记小人过。
大家拾柴火焰高。
大树底下好乘凉。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但匠活的穷,不请不上门。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当面锣,对面鼓。
得理不饶人。
得病容易治病难。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
低头不见抬头见。
豆腐大了一包水。
独柴难着,独人难活。
读书全靠自用功,先生不过引路人。
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
肚里没拐心,家里没怪事。
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恶人先告状。
儿要自养,谷要自种。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
儿行千里母担忧。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为净。
饭前洗手,饭后嗽口。
房小憋不破,房大没人坐。
夫妻无隔宿之仇。
福不可享尽,聪明不可使尽。
福不双降,祸不单行。
佛爷好了立起上香呢。
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隔山不算远,隔河不算近。
谷是谷口袋,糜是糜口袋。
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公子跳家神。
狗暖嘴,人暖腿。
狗肚子盛不下二两酥油。
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了不吃人。
官修衙门客修店。
官差吏差,来人不差。
官大一级压死人。
过过一夜是两天。
赶的鸭子上架呢。
功夫不亏苦心人。
好了糖果儿蘸蜜呢,不好了狗屎蘸蒜呢。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好厨子一把盐。
好狗不挡路。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红时一团火,冷时一团冰。
好心当成驴肝肺。
好汉不扎翻倒儿柴。
瞎猫拉住死老鼠。
胡椒虽小,辣肉的味道。
桦树脸脑十二层,剥了一层又一层。
话说三遍比屎臭。
话多必有差。
活人不能叫尿憋死。
火烧眉毛只顾眼前。
家丑不可外扬。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家有三千土撃子,有货不算穷。
贱脚难踏贵地。
猪儿不吃食,把狗的心操烂了。
胶多不然,蜜多不甜。
借一牛,还一马。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
将你的拳头,打你的眼窝子。
将心比心,黄蜡比金。
啃不入猪头啃羊头。
靠山的吃山,靠水的吃水。
客去主安。
空口袋立不住。
宽缝的衣掌不破,商量的事没错。
邻居心上有把秤。
拉账容易,还账难。
拉账要忍呢,还账要狠呢。
拿贼容易放贼难。
两开肩膀抬一张嘴。
量力用载子称。
六月里的黄瓜。
路怕生人走。
路道不平,旁人参心。满堂儿女,不如半路的夫妻。
满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咣荡。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麻绳细处断呢。
门背后的光棍。
忙人做不了好道场。
没那个指甲不剥那个蒜,没那个肩(jia)子不挑那个担。
木匠怕的钻天卯,铁匠怕的打铡刀,阴阳怕的天旱了,跛子怕的独木桥。
木不钻不漏,话不说不透。
牛说牛大,角(guo)说角长。
年成饿不死手艺人。
能吃鲜桃一口,不吃苦李子半背斗。
驴儿驮草,不够搅。
宁绕十里远,不走一步险。
遍嘴的先生没好药。
赔本的买卖要行家做呢。
七十年糜子,八十年谷。
千年的柏木,万年的梨松。
千里马要千里人跟呢。
遇上好邻居,吃酒插花,遇上瞎邻居,又挨板子又戴枷。
墙倒众人推。
骑马的不知道步行的,吃饱的不知道饿饥的,吃饱的肚子当蜂儿螫。
穷舍命、富抽筋。
穷了甭说富汉了,老了甭说少年了,
噘人(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
勤乎人肚饱,懒人眼饱,
让人一步自己宽。
人是衣裳,马是鞍掌。
人急叫娘,狗急跳墙。
人活脸脑树活皮。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
人暖腿,狗暖嘴。
人要自活呢,刀要自磨呢。
人前不作揖,马后磕头。
人有拐拐心,天有拐拐路。
人不逗虫,虫不咬人。
人不寻事,事寻人,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软处儿好起土,硬处好打墙。
杀猪宰羊,厨子先尝。
上户过年,穷人过难,
三家四靠,倒了锅灶。
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
蛇大窟窿装。
舍不得娃娃套不住狼。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师傅不高,徒弟拉腰。
实话说下中听,皮袄穿上隔风。
说话要防着呢,吃饭要尝着呢。
死猪不怕安(开)水烫。
身正不怕影子歪。
石头大了绕着走。
脱裤子放屁,多一番手续。
推刨有角推不光,凿子没角凿不方,
提起镢头,记起慢牛。
贪多嚼不烂。
铜锅遇上铁刷子。
瓦罐不离井上破。
玩(犯)法不看好日子。
娃娃勤,爱死人,娃娃懒,老虎来了没人管。
娃娃不识惯,吃了馍馍还想饭。
歪木头,端木匠。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叫门心不惊。
为嘴贱身。
心狠夹大火,岀门就绊跛。
先来的眉毛,跟不上后来的胡髭。
先说响,后没讲。
小儿要得安,头凉肚子暖。
小儿要得安,从小受饥寒。
响鼓不用重锤敲。
孝顺父母不怕天。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绣花枕头外面光,后头装的大麦糠。
稀泥摸光墙。衣不过寸,鞋不过线。
有钱难买回头看。
要得好,大待小。
一天游四方,黑了补裤裆。
养儿防顾老,栽树蔽阴凉。
有钱不买张口货。
一口吃不成胖子。
一马不配二鞍。
野猫转鸡儿呢。
油缸倒了没人扶,
有开(个)瓜(傻)女婿,没开瓜(傻)丈人。
一物降一物,榻板子解牛角。
要得知道,经过一遭。
嘴闲说是非,手闲打露水。
睁着眼睛说瞎话。
挣死的木匠,吃死的阴阳。
贼打火烧当日穷。
砸蒜剥葱,顶的一工。
扎柴不问节,不如家里歇。
早行一步,轻省一天,
真人面前甭说假话。
纸后头(里面)包不住火。
自己跌倒自己爬。
第五节农业气象谚语
一、气象谚语
早看东,晚看西。
云跑东,晒得凶。
云跑西,下得稀。
云跑南,下一潭。
云跑北,晒成灰。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下了清明节,连晒三个月。
早烧不出门,晚烧晒死人。
张天师、李道君,不如老娘脚后跟。收秋不收秋,紧看五月二十六。
瓦碴儿云,晒死人。
月向火,当日沱。
十二、十三,路上不干。
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冷半年。
早上打了春,晚上汗渗渗。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久旱有久雨。
南山不戴帽,北山由它闹。
南山戴帽,北山浇尿。
东虹日(er)头西虹雨,南虹出来卖儿女。
天旱不过二十五。
前月下了二卜五,后月出去没干土。
月月下初三,一月晴九天。
初一儿晴,百样儿成。(指正月)。
天黄有雨,人黄有病。
大暑, 小暑。灌死老鼠。
八月十五暮腾腾(多蒙)。正月十五雪打灯。
早雨一罐儿茶,不住(停)下到麻。
腊八晴,万物成。
头九暖,二九冻破脸。
三九冻得钻炕眼。
四、五、六九顺河看柳。
七九、八九,净屁眼娃夸口。
九九八十一,白胡子老汉顺墙立。
天晒成高山,天下成河川。
半晒半卜成半山。
下雪不冷消雪冷。
十七、八,坐搭哈。
二十一、二、三,月亮出来鸡叫唤。
二十四、五、六,月亮出来架起牛。
二十七、八,月出拉撒(微明)。
二、农谚
种田不问节,不如家里歇。
大不过理,肥不过雨。
锄头有水,越锄越美。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消停买卖忙庄稼。
养怕胎里晒。
针扎的糜子卧牛的谷,干粮背上寻包谷(玉米)。
麦收三月雨。
老铧翻蒲地,自己哄自己。
一漂两漂,高山种养。(漂:草莓)
初伏菜,末伏盖。
立秋不种秋。
桃三杏(hen)四梨五年,想吃核桃得九年。
猪要喂好,圈干食饱。
人哄地,地哄人。
第六节歇后语
鼻子窟窿里插葱——装象。
白纸写黑字一铁证如山。
班房子(监狱)门上的蛇(跳)蚤----跳就进。
茶壶里下扁食(饺子)——有货倒不出。
春官的老爷——麻缠。
裁缝拿剪子一欠尺(吃)。
碟碟儿里面吃饭一腼腆。
吊死鬼搽胭脂——死要面子。
勾子上杀猪——外行。
擀杖吹火——一窍不通。
黄瓜打驴——半截子颠了。
红萝卜里的辣子一吃出看不出。
口袋里睡觉——装人里。
老鼠戴的石榴花——给猫筛翠着呢。
老鼠钻牛角——此路不通。
拿着碌础打天哩——不自量。
六月里的黄瓜——歪得很。
六月里野狐一不惜皮毛。
麻杆打狼——两怕。
眉老盖(额头)上搭梯子——上脸。
门缝里瞧人——把人瞧扁了。第六章方言
701
没了银子算卦呢一折财不足。
牛脖子上的肉一滚刀皮。
六月里穿皮袄——里外发烧。
蒲篮里睡觉——耍圆了。
土贴爷背案板——神小牌子大。
石头上钉钉子一硬可硬。
石头上浇尿(撒尿)——高攒了。
娃娃咳嗽——没痰(弹)。
下巴(hapar)上支砖呢——有口难张。
熊搬包谷——旋搬旋丢。
贼娃子打官司——场场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