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国时期修志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3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国时期修志概况
分类号: G232
页数: 2
页码: 577-578
摘要: 民国18年(1929)12月,国民党中央政府颁发《修志事例概要》,倡修地方志书。全国省、市(县)兴起修志热潮。民国22年(1933),西固县文献委员会成立。时,杨培俊(西固人)主持修纂《西固县志》,1937年完稿成书,全志约10万字,4卷,上、下两册(手抄本),因无经费付梓,故未出版。惜原稿于解放初辗转佚失。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修志概况

内容

一、《西固县志》
  民国18年(1929)12月,国民党中央政府颁发《修志事例概要》,倡修地方志书。全国省、市(县)兴起修志热潮。民国22年(1933),西固县文献委员会成立。时,杨培俊(西固人)主持修纂《西固县志》,1937年完稿成书,全志约10万字,4卷,上、下两册(手抄本),因无经费付梓,故未出版。惜原稿于解放初辗转佚失。
  二、《西固县志概要》
  民国35年(1946),西固县政府编辑岀《西固县志概要》,志本手抄,未刊行。目录前设沿革、行政区划、名胜古迹、县界、面积、民族、河流、物产、文化设施、县政中枢、司法机关、金融机关、通讯机构、交通、民生状况、风俗习惯、历代人物、历史兵燹。后部分分述:民政、教育、建设、卫生、合作、人事、统计、财政、田粮、会计、社会等。语言简洁流畅。
  三、《西固要览》
  民国37年(1948),西固县政府续编有《西固要览》,成稿后石印。志前设弁言。(附)西固县治原由阶州分划,建治(置)较晚,民国二年始行政治。地方耆老对县志虽屡有修纂之议,终以人才、经济两感缺乏,迄未举办。戊子春,余秉政斯土,奉令编辑要览,承专员丁公之指示纂成。兹编其体例略同于游历指南,虽与县志同为纪载舆地之书,而县志重在历史之演变与掌故之搜求及金石之考据,以备后人之甄采,与学人之考证。此则偏重于现时社会之情状与特产之概况而已。兹就是治之沿革与山河关渡、名胜古迹之梗概,备供施政者之参考而已。一则观古原以及今,一则仅说今而略古。盖因其立意之不同,其取材亦自各异。现编纂既竟,爰述其崖略,以弁于端。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八月
  县长赵宏璋立人氏谨识
  下设目录:沿革,疆域(附图),政治、经济、交通、社会、乡贤事略。
  四、后记
  《西固县志》资料除见于《甘肃通志》、《甘肃新通志》、《甘肃通志稿》外,大部资料散见于清《巩昌府志》、《岷州志》、《武阶备志》(即《阶州直隶州志》)、《阶州直隶州续志》。以上旧志资料由于历史环境和阶级的局限,偏重于人文而忽略经济,宣扬美化统治阶级,贬低劳动人民的作用;对在封建剥削制度压榨下,被迫揭竿起义的造反者,视为洪水猛兽。对历史起义(起事)人物称之为“寇”,骂之日“贼”;对少数民族亦有侮辱性的称呼。对此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