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科研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9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科研成果
分类号: G31
页数: 3
页码: 526-528
摘要: 50年代以来,随着农技、农机部门的成立,科学技术首先在农、林业范围内推广应用。1978年后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开展专业性科研活动。
关键词: 科技 科研成果

内容

50年代以来,随着农技、农机部门的成立,科学技术首先在农、林业范围内推广应用。1978年后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开展专业性科研活动。
  一、农业科研成果
  本县农业方面取得科研成果并写出理论性文章的有:《舟曲县第一次、二次土壤普查》、《舟曲县土壤志》、《舟曲县土农药志》、《舟曲县农业资源调査与综合区划报告》、《舟曲县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冬小麦套种玉米技术试验示范》、《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小麦良种的引进试验与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病虫害防治》、《意大利蜂的引进与推广》,其中《舟曲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于1988年12月获州级科技一等奖,《冬小麦套种玉米技术试验示范》获三等奖。
  二、林业科研成果
  林业方面科研成果资料有:《舟曲县果树品种资源调查》、《舟曲县林业资源调查与区划报告》、《花椒黑胫病的初步研究》、《花椒桔啮跳甲的防治》、《优良果树的引进与果园创建》、《瓜咱苗圃的创建与优质果树树苗的繁育》等6项,其中第4项系本县林业站配合州林木病虫防检站共同研究课题,荣获1988年12月州级科技二等奖。
  省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花椒病虫害防治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课题,于1990年底已在本县实施。
  三、畜牧业科研成果
  舟曲县畜牧业科研成果及资料有《黄牛冻培改良》、《马鼻疽的防治》、《畜间布氏杆菌的防治》、《黄牛青㭎叶中毒的初步研究》等4项。四、医药、卫生科研成果
  医药卫生方面的科研成果有:《地甲病、克汀病的普查与防治》、《结核病的普查与防治》、《猪苓人工栽培试验》、《天麻栽培试验》、《当归鲜籽育苗试验》、《杜仲、山茱萸、黄柏、云木香、板兰根、元胡等药材的引种试验与推广》、《纹党深加工技术研究》等7项。其中,3—4项获1988年12月州级科技三等奖,医疗系统有9人9篇论文专著。
  五、地震科研成果
  舟曲县地震办公室成立后,已取得七项地震预测科研成果:《土地电短期突发性异常与地震》、《介绍一种群众预报方法一综合概率法》、《震源外围土地电变化与地震》、《谈一土地电变化特征》、《对一土地电在几次地震前后变化的讨论》、《舟曲地震台台站常数及尾波震级》,《西一礼盆地及西缘地区地震活动性异常识别及综合评判模型》,其中第5项参加全国地震群测群防业务技术讨论会中国地震学会普及工作成立大会;第7项获甘肃省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届甘肃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论文奖。
  六、成果选介
  舟曲县综合农业区划成果报告1984年底〜1985年5月,完成土地、气候、种植、林业、畜牧、水利、水保、农机、农经、乡镇企业等10个专业区划和综合农业区划的成果报告,经省、州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验收,颁发验收合格证书。
  舟曲县第二次土壤普查
  第二次土壤普查(1985年5月〜1987年1月)以农地为主,应用1:5万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部分地方用1:10万地图),挖土壤剖面498个,平均8985亩1个剖面,其中农业用地170个剖面,平均1446亩1个剖面;采集农业耕作土壤化验剖面样(农业耕作层,自然土壤表层)492个,分析化验1708个项次,牧业用地145个土壤剖面,平均8788亩有一个剖面。化验剖面样277个,2216个项次,并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进行养分分级,查清县境5个土类、8个亚类、27个土属。编绘1:5万土壤图、土壤有机质分级图、土壤含氮分级图、土壤速效钾分级图和土壤改良利用分级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出《舟曲县土壤普查报告》。
  天麻栽培试验
  1980年6月〜1985年11月。先后从600〜1400米的低海拔亚热带湿润区引进技术种茎,选择海拔在1820〜1900米的温暖带半湿润区的瓜咱沟沙河坝试验。1982年运用《树叶菌床法》进行有性繁殖试验,获第一代种茎。1983年经与其他品种组合对比栽培,其产量与母种相比,平均增产31倍,最高38倍。其他品种平均增产4.47倍,最高7.53倍。
  1980年7月首次下种,1982年5月收获的鲜天麻125公斤,商品率73.6%,产量为母种的3.29倍,平均产量1.055公斤/平方米,最高4.275公斤。后在大峪等7个乡进行示范推广,转入商品生产。
  据大峪、城关庙儿沟105户栽培的1866平方米天麻统计,1985年产鲜天麻3987公斤,商品1109.5公斤,折干品221.9公斤,产值6.66万元,种子2877.5公斤,产值2.88万元。
  猪苓人工栽培试验
  1980年7月~1988年6月,在瓜咱沟天麻试验点进行,运用密环菌培育的菌棒,添加菌枝、落叶、腐殖质土、野生猪苓菌核作种材料,采用丰坑式窝形栽培法, 取得成功,其产量与母种相比:栽培两年2.5倍,三年5倍,四年8.33倍。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