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化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8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文化事业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24
页码: 497-520
摘要: 本章讲述了舟曲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相关介绍。
关键词: 舟曲县 文化事业

内容

第一节文化事业单位
  一、文化馆
  民国32年(1943),西固县建立民众教育馆(址文庙),设备简陋,图书缺乏,经费14.60元。开展书刊借阅、扫盲,展览甲盔、军械等物和翻印小报、兴办壁报、讲演及科普等宣传工作。民国35年(1946),经费全无,工作停滞。民国38年撤。
  1951年在县城西街设立西固县人民文化馆,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合作化等运动开展宣传活动。1954年随西固县迁址宕昌。1955年成立舟曲县文化馆。1959年,馆址北街,开展扫盲活动。1962年与广播站并。
  “文化大革命”期间,馆藏图书资料被封存,群众文化设施遭破坏,有的干部受到迫害。
  1968年,文化馆、电影放映队、新华书店、广播站并为“舟曲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3年宣传站析离,各复原名。1974年起开展文学、文艺创作辅导讲座和美术学习班、书画摄影展览;征集、展览文物;举办群众业余文艺演唱和“元宵灯会”。建立巴藏、峰迭、立节、拱坝、三角坪等乡中心文化站。1981年,文化单位综合办公楼建成。1984年,析置县图书馆,文化馆开展橱窗图片展览、报栏、文物保护、辅导乡镇文化站、搜集民间艺术素材、举办书画展览和摄影、美术讲座。1988年,评为“全州先进文化馆”。截止1990年,举办美术、摄影等展览8次,编辑《山泉》3期,《对联集锦》3集,《民间小调》1集,《舟曲民歌集成》1集,收藏、汉族民歌90多首,被省刊选用33首。《中国少数民族民歌集成》选用15首。
  二、乡、村文化站(室)
  1954年,县文化馆设流动图书箱巡回农村阅览。1960年,在立节公社立节大队、巴藏公社下巴藏大队、大峪公社水沟队相继建立文化室,以报纸阅览和图书借阅为活动内容。“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公社以文化室为活动点组建文艺宣传队,活跃在村头田间。
  1982年,巴藏、三角坪乡文化站建立。翌年,峰迭、立节、拱坝文化站相继建立。1989年,增建中牌乡文化站,各文化站配专干1名,共藏书2500余册,报刊杂志15种,主要开展图书借阅、读报、图片展览、黑板报、文体娱乐和放映录像等活动。三、图书馆
  1955年隶属文化馆,藏书6000余册,流动图书箱46个,“文化大革命”中丢失殆尽。
  1984年,析置后的舟曲县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224平方米,工作人员8名,开展报刊阅览、图书借阅、送书下乡等业务活动。1990年有职工7名,藏书1万余册,杂志114种,报纸34种,年均阅览1.8万人(次),图书租借约一万册(次)。
  四、新华书店
  1950年,武都新华书店支店不定期地派岀流动供应组负责舟曲图书发行供应。
  1958年12月,“舟曲县新华书店”成立(县城北街),时有旧房5间。人员3名,发行图书8万册左右。销售额2万余元。
  1968年4月,书店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是年,修建土木结构楼房10间,1973年析离,人员增至5名。1977年,被省委授予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先进集体”。
  80年代,县书店年均发行各类图书23万余册,销售额达10万余元。1982年, 书店省辖。是年,省拨款修建钢筋混泥土四层楼一幢,建筑面积316.8平方米,图书发行量逐年增多。
  1989年,被甘南州委宣传部、州新华书店评为“双文明单位”。1990年共发行图书25.85万册,销售额28.95万元。
  五、文工队
  1966年组建县文化队,后,更名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编排短小节目40多个,队员自带行李,踏遍全县大部分村庄,为群众演出250多场。小话剧《灵活处理》、《老俩口学〈毛选〉》吸引群众。1969年演出队解散,人员回原单位。
  县文工队成立于1979年12月,招收学员30名,行政人员2名,拨开办费1.5万元,接收文化馆移交的乐器,服装。次年3月在憨班集训,学员在露天场地练工,另开设文化课。
  是年九月,全队赴甘南州歌舞团学习集训3个月,年底搬迁县城,租借民房14间。1981年春节首场演出。是年,业务经费2.4万元,调整农机厂旧房5间,另拨款修建钢筋混凝土三层单面楼21间,简易平房7间,文工队始定居。
  1982年3月,二次赴甘南州歌舞团学习,7月返县后下乡演岀。是年,增演秦剧,充实班子,增加人员。派员赴省秦剧团学习,并从陕西等地招聘秦剧演员12名。至此,文工队歌舞、秦剧组,有演职员50多名。歌舞、秦腔分场排练,协同演出。1983年在全县各乡村及武都、宕昌巡回演出80多场。
  1984年元旦,秦剧首场演出,主要剧目古典折子戏。继排《恩仇记》、《玉堂春》、《梁秋燕》等本戏下乡演出。3月,歌舞人员在省艺校培训学习。5月,参加甘南州第二次专业文艺调演,杨玲获女声独唱一等奖;双人舞《赶集》获演出二等奖;舞蹈《山庄马铃》获创作二等奖;《丰收花鞭》获演出三等奖。为省文艺团体输送演员1名。
  1985年,甘南州抽调舟曲县文工队6名骨干演员参加州歌舞团舞剧《顿月顿珠》排练,与州歌舞团联合赴甘南、武都、宕昌、文县、南坪等地演出。
  1986年,秦剧组撤销,人员解聘。歌舞人员大部分改行或上学,业务停滞,现有3名职工。
  六、电影公司
  民国时期,本县无电影放映机构。1947年夏,省教育厅电影队来西固,仅放映几场无声电影。
  195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牧区文化服务二队在西固县下乡。后常驻西固,放映设备有乌克兰放映机、1103型发动发电机一套,房1间,在西街小学操场放映。场票收入10元。
  1957年3月,电影队由州、县双重领导,增加放映员2人,1959年,下放县管理,从支建青年中调配人员,全队10人,扩建电影二队,配备104型35毫米提包机一套;54—16型16毫米放映设备一套。1962年,增加住房两间,放映场地改人民会堂。1964年,增新房两间。1965年增员3名,增设长江一16型放映设备1套,年放映百余场,场票收入70多元。
  1968年,放映《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等影片。1973年,电影队析离,建立县电影管理站,旧房26间,增设放映队4个,人员增至26名,分片放映, 以演《红灯记》等样板戏影片为主。翌年,增设8.75毫米放映设备1套。舟曲林业局8个场(厂)放映队建立后,业务及供片归属县站。全站年放映700多场。1975年,绘制幻灯片《在广阔的天地里》。参加全州幻灯会演。是年,成立农村放映队两个,培训放映人员。1976〜1979年,公办放映队撤销3个,人员调离。
  1980年,县电影管理站(行政事业单位),改称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职工工资由县财政拨款,农村放映队相继建立。翌年,省、州县集资9.8万元,与文化馆、广播局合修四层双面楼一幢,用地面积480平方米(36间、简易平房9间)。
  1983年,购置5501型35毫米座机一套,16毫米影片发行量增大,个体放映队、放映人员及农村放映场次剧增。后,由于电视的普及,电影放影收入日趋下降。1987年,舟曲林业局8个放映队自行解散。是年,全县电影放映业不景气,部分人员调离。至1989年,有放映单位33个,其中县放影站1个,职工16名(退休5名)。乡级及个体放映队32个,放映员32名,放映设备37套。1990年有放映单位20个,其中县2个,职工12名;乡级18个,放映员18名,放映设备20套,其中35毫米1套,16毫米19套。七、档案馆(室)、局
  40年代后期,国民党西固县政府设有档案室,管理员1名。
  1954年6月,西固县机关档案及民国时期档案随县迁移到宕昌。1957年9月,舟曲县委设立档案室。翌年10月,成立舟曲县档案馆。1960年入馆档案446卷。1963〜1964年入馆档案1992卷。1985年,档案馆并县委秘书室。1974年析离,进档案2753卷。1976年在大川搞清档试点,培训骨干15名。
  1980年11月,成立县档案局。1982年,馆藏档案3420卷。是年,孙怀仁获全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1984年,进档545卷,增设铁柜32套、木柜6套。翌年,接收15个单位档案,5297卷。
  1986年,省、州、县拨款16万元,修建4层单面楼1幢,总面积1065平方米。是年,进科技档案20卷。
  1990年职工8名,其中专业技术馆员1名。铁柜41套,木柜23套,库房287平方米。馆藏档案43个全宗,14123卷。其中:永久性8400卷,长期性5006卷, 短期性717卷。
  八、文化管理
  人事财务管理解放后,县人民政府设文卫科管理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文化经费由文卫科调济,人员由人事部门统一调配文化大革命”中,文化机构由政治部宣传组统管。1973年后归文教局管理。
  1976年,文教局配备副局长和干事各1人兼管文化工作。事业费由文教局拨给,人员由劳动人事部门和文教局协商调配。1982年后,实行财政包干,年经费约10万元。1986年增至14万元。电影放映经费由县财政调济5千元外,自负盈亏。
  乡镇文化站,由县文化馆(股级单位)管理,重要事宜和人员安置须报县文教局审批后办理,乡镇电影队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管理。
  文化市场和演出管理1982年后,个体小摊开始经营少量从本县书店或外地书店批发的图书;影片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供片。1987年文化、广播系统增设录像放映点,由宣传文化部门审核,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证经营,录像带由广播电视局、文化馆租发。
  县业余文艺队和外地表演团体在县演出,须经县文教局同意。
  第二节群众文化
  一、文学创作
  诗歌、小说、散文
  清同治后,诗词撰写者较多,张尚仁、洪文蔚、杨培俊、王廷彦等人士颇有影响。
  民国初期,群众文学创作活跃,以学生为主的讲演及论文竞赛会盛兴一时。
  解放后,文学作者增加,多写诗歌、散文。1964年,组织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举办“诗歌朗诵会”,编写“演唱材料”。1976年,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作者直接向报刊投稿。翌年4月,何世昌的短诗《草原上喜迎红宝书》在《诗刊》上发表。
  1985年后,新颖作品接连出现,作品采用率相应上升,至1990年,全县有业余作者50多名。发表作品80多件。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2件,省级刊物发表13件,州级刊物发表约70件。小说《戴银盘的姑娘》,在四川甘孜《雪莲杯》小小说大奖赛中获“新人奖”;散文《青山爷,你为什么?》获“甘南州文学奖”;诗歌《故乡啊,我心中的长天》获全国“万家诗会”希望奖。1990年4月州文联主办杂志《格桑花》刊发舟曲专号,发稿53件。
  附:文学作品选载
  近代诗录
  西固城(五律)〔清同治〕 王笠天
  百花上街头,荒城久不修。
  引声园野色,桥影截江流。
  以我暂相记,斯人谁与谋。
  众山归一览,镇日卧岑楼。
  (七律)王笠天
  雪爪鸿泥寄偶然,西城回首万峰巅。
  初离鸟度蛇引路,大似天开地劈年。
  同旅戒严传虎析,此身相伴指龙泉。
  每逢云迷绝壑处,层层迭迭万仞山。
  固城怀古 (七律)[清)佚名
  羌道城形小似船,东依驼岭势参天。
  绿杨夜挂长桥月,翠柏朝凝古庙烟。
  两岸泉声飞吏署,四山岭气朴民廛。
  他时若问边厅志,前后遥传五百年。
  大佛寺怀古 (七律)〔清〕佚名
  固城闻筑大明年,惟此觉皇殿更先。仪习良臣余旧额,经传小子慕前贤。
  江声伏座禅心静,树影撑坛佛顶圆。
  且喜龙华香火盛,不随断碣卧荒烟。
  宝峰阁 (七律)〔清)洪文蔚
  神来笔阵称摩空,大雅挟轮补化工。
  翠峰重重云缥渺,楼高面面玉玲珑。
  光腾秋水长天外,人在珠宫贝阙中。
  转瞬芳名题雁塔,霓裳咏处众仙同。
  宝峰阁 (七律)(同治〕张尚仁
  炎蒸日退晚云红,闲步城南梵舍中。
  参佛无香空拜首,对朋有酒好谈衷。
  朦胧树色环村密,放浪江声入夏雄。
  清景不烦吾再道,诗留墙壁愧先风。
  西固县八景佚名
  西固城形一只船,露骨积雪六月天。
  南山笔架文明象,瀑布飞流半空悬。
  三眼涌泉千古迹,七星古柏四时鲜。
  城头虎迹人罕见,驼岭钟声渺渺传。
  吟八景 (清)王廷彦
  翠峰蔚秀气峥嵘,三眼泉流澈底清。
  驼岭参天乔古木,龙江照月夜珠明。
  柳疏烟密游鳞跃,石瘦雪肥露骨横。
  不但武都关巩固,南山笔架彩花生。
  宝峰阁 (五律)杨培俊
  尽日晴光逼,南楼纳晚凉。
  倚窗看过客,隔岸认渔郎。
  水绕边城阔,烟横古渡长。频年怀此地,夙愿至今偿。
  现代诗录
  忆弟房存义
  骨肉离别卅余年,音讯未通心相连。
  思乡爱国情义重,终有叶落归根天。
  无题张万杰 (7926年)
  秋雨苦连绵,因公到此间。
  天气近白露,两袖清风寒。
  翠峰祈雨韩丕斋(1933年)
  祈祷雨泽同上山,心旷神怡意安然。
  焚香默祝诸佛祖,惟愿甘霖降城垣。
  重阳赋赵兴
  万木萧瑟又重阳,东篱黄花散晚香,
  尊老自古有明典,聚会今日新风尚;
  步健毋庸扶鸠杖,避邪何佩茱萸囊,
  金色年华叹往事,余热亦自萤火光。
  清泉七绝杨述椒
  人道南门泉水香,酿酒煮茶增芬芳。
  今古南来北往客,盛传佳话到陇上。
  幸福的乐乐舞何世昌
  啊,在血雨腥风中挺进的民族
  曾勇敢冲出与兽群同居的山林
  以江河为琴放开其嘹亮的歌喉
  用铁肩钢骨发岀了铮铮的铜音跳起了这情趣动人的乐乐舞
   舞姿带着古老民族的挣揣性
   带着祖辈开拓进取的拼搏感
  带着寻求自由王国的新真谛
  舞姿赶跑了暴风雷雨的困扰
  舞姿激起了篝火四周的情歌
  舞姿驱散了围追堵猎的艰辛
  舞姿迎来了人生欢乐的笑声
  啊,这欢乐幸福的乐乐舞
   踏碎了怪石峥嵘坎坷的山
   剪直了山间逶迤崎曲的路
   唤醒了雪域中沉睡的金狮
  像伟大民族昂起了不屈的头颅
   像雪域巨人挺起了坦荡的心胸
  迈开了夺取文明富强的新步伐
   曼妙的舞姿在姗姗探索中挺进
  我豪放的民族欢快的舞
  舞步下融化了千里冰雪
  歌声里逗出了布谷欢鸣
  舞场升腾着初春的温馨
  跳吧,跳吧!尽情的去跳吧
  跳岀金轮飞转降吉祥的喜庆
  跳出政通人和山河秀的神彩
   跳出通向幸福天国的金梯云
  我的心愿袁永兴
  听耳边,声声“再见,
  看眼前,天阔路宽,
  毕业了,我们扬帆出征,
   为人民,踏上新的起点。在这离别的时刻,
  同志,你又问起我的心愿
  我的回答呵还是那样简单:
  一辈子深深扎根在草原。
  我怀念阔别三年的第二故乡,
  我渴盼重新在草原跃马扬鞭,
  我要把党的关怀送到牧民心里,
  我要去开辟更多的“牧读点”。
  让马背学校在风中雨中前进,
  让草原红花开得更加鲜艳;
  让草原一日千里腾飞,
  让奴隶的后代茁壮成长立地顶天。
  同志,这就是我的心愿,
  十分真挚又十分简单。
  草原人民送我上大学,
  我呵,定将青春献草原。
  附:已发表的现代诗歌、散文、小说、译制作品目录。
  诗歌何世昌《草原喜迎红宝书》(诗刊),《雪山啊,祖国母亲的杰作》(甘肃 《金城》,后编入《当代诗歌》);《喜看农村新美景》(《甘肃日报》,后编入《陇原新歌》),《献给故乡的歌》(《甘肃日报》),《举起你的金杯》(甘肃《陇苗》),《一个藏族姑娘的夜晚》(甘肃《驼岭》),《故乡啊,我心中的长天》(辽宁《芒种》),《乐乐舞》(辽宁《芒种》),(山东《当代青年诗选》),《欢乐的采花节》(辽宁《芒种》),后编入贵州《当代青年千家诗》);《党啊!母亲》载湖南《白云诗刊》。
  袁永兴《还是工农兵一员》《甘肃日报》;《心愿》载《甘肃文艺》。
  李舟才《布谷鸟的悲歌》载《西藏文艺》。
  散文发表作品有:《青山爷,你为什么》、《四月黄哟》、《哥哥我来为你引魂》、《窗前有棵皂角树》、《哟,叨拉发拉》、《我们曾经》、《趣闻》、《藏家新风》等。
  小说何世昌 《戴银盘的姑娘》(四川)李舟才 《丢失的猫》(《西藏文艺》)其他作品 《乡扎》、《拱坝河畔》、《在粮站里》、《山谷红霞》等。
  翻译作品李周才寓言故事《谁的孩子》(《少年文史报》)、民间文学《宝贝蛋的故事》;小说《被霜雪摧残的花朵》、《纸唐尕》、《美的旋律》、《苏旦村的故事》、《不成对的鞋》及《学生的心声》发表在《青海教育》等报刊。
  楹联
  自古以来,本县城乡群众每逢春节、元宵灯会及红白喜事。必贴对联(丧事为白纸对联),也有赠送对联的。光绪三十二年(1906)西固州同黄为楷创办“西固分州初级小学堂”时,亲题两幅对联(附后),对后进学生和守土官吏,寄予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光绪年间,张万魁中武举后,其叔张尚仁在新建大楼题联(附后)。劳动人民通过对联表达自己的不幸遭遇,如城解放前,某年除夕内北街一农民见不少人巴结权贵,特书写春联云:“冬去矣未见雪里送炭者,春来也尽是锦上添花人。”
  解放后,对联内容、形式随形势而易。1982年,县城恢复传统灯会,灯对联语,泥土芳香,呈现出“苍松与翠柏竞秀,灯火同星月争光”,“耀耀灯火庆元宵尽表心头喜悦,洋洋壮语赞四化抒发胸中豪情”的景象。
  附先代遗联和现代对联:
  先代对联选录
  元宵灯节(清同治)张尚仁
  头顶灯,手提灯,灯连万户成灯市
  你望月,我看月,月照千家是月宫
  谁赌酒乎?正好灯前举解饮
  有知音者,何妨月下抱琴弹
  佚名
  虽是西陲边塞地,赛过扬州城中灯
  三分谁谓杨州二,一石莫言子建八
  登魁(清光绪)张尚仁
  地脉初培,山发秀何如水发秀
  天荒已破,武登魁即有文登魁
  县令学堂联 (清光绪)黄为楷
  其一
  鸿雪幸留缘,看此间白水翠峰,
  应出磊落英多之士鹏霄谁奋迹?
  愿诸子干家栋国,都从忠心笃敬而来
  其二
  树木树人,成效在数十年之后,请君来守此土。
  须知识事务者,读时务书,纳彼百川归学海,
  同文同轨,圣教通九百里而遥,多士生于其间。
  且原以地方才,办地方事,慨然丰润到廉泉现代对联选录
  歌颂联:
  昼耀日夜耀月元宵耀灯
  国明策政明法人民明智
  政策越宽生活越好越要热爱共产党
  方向愈明前途愈广愈应振兴我中华
  有龙灯有社火又有秦腔舞蹈今年胜似去年好
  能改天能换地更能振兴中华后人总比前人强
  救灾又扶贫社会主义制度好
  供食且济衣人民政府恩惠多
  秉公办事联:
  心中有数开腔少说空话
  足下无私办事不踢皮球
  断案须持重应该天公地道
  侦察要慎微不可李代桃僵
  艰苦创业:
  树立鲲鹏大志为振兴中华奋翅扶摇
  发扬延安精神欲实现四化展才献能
  靠国家支持向银行贷款终非脱贫之计
  持艰苦作风有实干精神才是致富之门
  团结奋进:
  为政方略贵审势
  齐民要术在理财
  具百里之才当二里之任大胆创新成效在数十年之后哪管三年一换
  重一虑之得慎千虑之失集思广益谋利于十万人之众自有异口同声
  文教体育:
  勤勤恳恳不图名不为利甘愿蜡烛成灰
  兢兢业业有实学有才德乐为后人师表
  奥运扬国威十五金牌名振世界
  排坛显神手五联冠军誉满全球
  农林水电:
  花香椒香百果香饭也香异香飘万里
  山秀水秀八景秀人亦秀俊秀展奇才
  锁头紧扣白龙水,
  电站怒放霓虹花经济流通
  信息迅速胜似当年顺风耳
  神通广大且看今日孙行者
  牛羊满圈尽是招财童子
  花椒遍地无非进宝郎君
  文明时代:
  舟曲太贫困勿尚浮华勿事奢侈更应保持一勤
  人民本诚朴要讲文明要有礼貌首要孝顺双亲
  舟曲景象及沿革:
  灯灿舟城星从银河坠下
  雪积露骨山自天外飞来
  崇山西越沧海东临明月雄关猛想当年鼙鼓
  月色晴开春风漫度柳枝清笛还听今日笙歌
  雁山西来桓水东去石鸡马鬃拱左右
  天门北峙飞泉南泻翠峰笔架卫后前
  溯边厅沿革秦为羌道宋号福津明属巩昌清隶阶州民国初兴复称西固前后遥传二千年
  看地舆增异北接岷江南临四川东邻武都西衔迭部解放以还易名舟曲藏汉居民三万户
  舟系龙江二五城垣倚驼岭
  曲奏翠峰九九泉眼入长江
  启蒙求学忧忆驼岭峰晨钟
  品茶舒怀难得南门外甘泉
  二、戏曲、音乐、舞蹈
  1、戏曲
  解放前,县城秦腔业余爱好者,每逢春节、元宵节和重大活动,都演岀秦腔、眉户剧等。主要戏剧有:《柜中缘》、《拾玉镯》、《四郎探母》等。本县戏剧团体,乡村有南峪、梁家坝村秦腔戏会。抗战时期学校师生演现代戏,宣传抗日。解放后,秦腔、眉户、豫剧、话剧、歌剧、快板、山东快书等戏曲相继兴起。
  南峪戏会明末清初,南峪戏会建立,有二、三十户人家,每户1人进戏班,艺技单调原始,演出折子戏。民国34年,村民王代成进戏班主挑大梁。1950年陕西艺人史艺风流落到此,培育新人,与王配套演导,在南峪集会时演出本戏《辕门斩子》、《白蛇传》。此后,每逢元宵节在村上演出,临近乡民观看。因受封建迷信影响,当时的“戏会”成为“婆婆”(神像)的供品。后,大川梁家坝戏会成立,主要剧目秦腔折子戏及眉户戏曲《张连卖布》等“戏会”部分健康剧目起进步作用。”文化大革命”中“戏会”取消。1982年复出。
  龙迭县豫剧团1959年,河南省支建青年组成县豫剧团,演岀剧目主要有:《白蛇传》等。翌年,该团调合作,更名甘南州豫剧团。业余团体演出的剧目50年代初配合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西街小学和女子小学演出现代剧《穷人恨》、《小二黑结婚》、《宣誓》、《刘胡兰》、《一贯害人道》等。县委、县政府职工演出《兄妹开荒》、《送夫参军》、《夫妻识字》等现代剧目。
  1964年,县级机关职工业余文艺演出活跃,县人委眉户剧《三代仇》和城关小学话剧《箭杆河边》、《梅岭山下》等剧目连续在县城演出,群众欢迎。
  “文化大革命”中,各单位学唱学演“样板戏”。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岀小话剧 《灵活处理》,城关中学演出《收租院》、《红灯记》,城关小学演出《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及《红灯记》等,县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眉户剧《演练路上》、《流水潺潺》。
  1979年,县业余秦剧团演出传统秦剧《三回头》、《拾玉镯》、《游龟山》、《游西湖》等剧目。
  2、群众音乐
  20年代,北伐时期,流传演唱《打倒列强》等革命歌曲。
  抗日战争时期,为唤起民众,《大刀歌》、《黄河大合唱》、《红缨枪》、《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送寒衣》等歌声遍及城乡。
  解放后,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是灯塔》、《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妇女翻身歌》、《大生产》、《歌唱祖国》、等歌曲为主的学校歌咏活动尤为活跃。合作化高潮时期,《向劳动英雄看齐》、《三头黄牛一匹马》等歌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50年代末,青少年喜欢唱“电影插曲。”60年代前期,“农业学大寨”歌声此起彼伏。“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歌曲充满歌坛。《毛主席语录》歌曲家喻户晓,歌咏比赛经常举行。
  1976年初,县委通知,要求全县大唱由本县作者创作的《决心建成大寨县》、《六条标准》等8首歌曲,在广播上教唱,广为流传。1977〜1980年,举办《大路歌》等革命历史歌曲演唱会,参加200余人。参加"革命歌曲竞赛”300余人,县一中的《长征组歌》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翌年,《祝酒歌》、《骏马奔驰保边疆》等流行歌曲在全县传开。
  80年代,现代通俗港台歌曲被青年人接受。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剧插曲也广泛流传开来。
  3、群众舞蹈
  解放初期,“秧歌舞”、“腰鼓舞",“集体舞”传入本县。
  1962年,共青团、妇联和工会等组织举办青年交谊舞会文化大革命”中,大兴“忠”字舞,歌舞演出接踵而来。1976年后,“罗罗舞"、“马铃舞”等舞蹈素材被中央、省、州级文艺团体普遍采用。翌年,农村文艺活动复苏,民间舞蹈得以继承和发展。
  1984年后“迪斯科”、“霹雳舞”等一批海外流行舞蹈相继传入本县。
  4、音乐舞蹈创作
  “文化大革命”初,城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自作节目演出。。1971年后,州县多次举办文艺会演,文艺人才脱颖而出,创作水平有了提高,出现一些人们喜爱的舞蹈。1976年,由本县创作的男女声对唱"大寨红花遍地开”和舞蹈《欢庆丰收》主旋律,被甘南州歌舞团采用,改编为《深林情歌》,于198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奖。1984年,《白龙江流水》被省刊《祁连歌声》选用。截止1984年,全县参加州演出的音乐舞蹈约80多个。
  歌曲有《我爱公社的山和水》、《组歌联唱》、《大寨红花遍地开》、《农家笑》、《白龙江流水》、《绿云里飞出绿色的歌》、《牛哎,你和我交上了好运气》、《植树歌儿满山梁》、《一棵小树一颗心》《草原骑兵心向党》等。
  三、群众文艺表演
  本县藏族跳罗罗,汉族闹社火,由群众自发组织活动。古今沿袭,穿插说唱,后注入短剧、快板之类。
  1958年在县城广坝首次举办全县“民间传统歌舞会演”,城关队《女声独唱》,铁坝队《马铃舞》,武坪队《霸王鞭》,大川队《担水》等优秀节目受群众欢迎。是年,30多人参加甘南州第一次民间文艺会演,易明秀演唱的《十唱共产党》,颇受观众赞扬。
  19力〜1972年,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9周年和30周年,组成业余文艺宣传队,参加甘南州业余文艺会演。《欢庆舞》、《白龙江畔庆丰收》、《柿子熟了》、《五个老汉搞科研》、眉户剧《演练路上》被评为优秀节目。
  1975-1976年,县业余文艺宣传队参加“甘南州农牧业学大寨”专题文艺会演和 “甘南州纪念《讲话》发表34周年”文艺演出,舞蹈《伟大的胜利》、《我们是藏族铁姑娘》、《养蚕歌》和《组歌联唱》、《男女对唱》、《大寨红花遍地开》、《欢庆丰收》等9个节目被评为优秀节目。舟曲藏族舞蹈,连续两年为县赢得声誉。
  1978年,以大川公社老庄社火队为主体组成的县民间文艺演出队。参加甘南州第二次民间文艺会演,参演主要节目有:《扇子舞》、《狮子舞》、《啖呐》、《罗罗舞》等。
  自1958年以来,多次举办机关、学校文艺调演,开展业余演出、演唱、歌咏比赛活动。1978年后,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复兴。
  1988年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五洲杯”电视大奖赛中,舟曲籍歌手张涓,荣获专业组通俗唱法优秀歌手奖。后于1990年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通俗唱法三等奖,聘为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
  1990年,城关地区中、小学排练的舞蹈《上学路上》,歌曲《假如我是一朵蕾〉〉,小品《生日快乐》等节目,参加甘南州中专中小学调演,分别评为一、二等奖和优秀节目奖,是年8月,歌曲《阿妹的口弦三寸长》,参加全省调演。第三节美术书法摄影
  一、美术
  清末民初,县城北街秀才薛尊德以善画“博古画”和擅长裱装技术名闻乡里。民国15年,张仲权(字少平)兰州中学毕业后,以人物画首屈一指。刘克仁善画翎毛花卉,王铭善画兰竹均小有名气。后,薛振唐、韩志恭、杨述椒等初露锋芒。
  1974年,甘南州委宣传部干部杨林来县,协助县文化馆举办工农兵美术学习班,学员有教师、农民、知识青年30人,学习42天,每人创作1幅作品,在州初选后送省。1976年州委宣传部派甘南师范美术教师刘鹤林、严肃庄协助县文化馆举办 “版画学习班”,参加16人,作品送省评议。1983年和1988年,城关中学举办两次 “中学生美术学习班”参加51人。
  二、书法
  光绪八年八月(1881),杨雅震书写《重修西固城垣碑》。清末民初,刘履泰、刘履谦兄弟和杜祥、薛绍宗、张映瑞、沈澍霖、赵勤学诸人书艺誉满城乡。薛绍宗在城隍庙墙壁上所书大幅对联“昼锦堂记”行书条屏,深为武都书法家花湛露所推崇。现在月圆鳌山寺壁间尚留有墨迹。张映瑞以题写“孔庙大成殿”而驰名。宣统年间,大川坝奂文德以题写对联而声闻乡里(现留有墨迹)。民国时,韩际太、高连山、杨洁、王玺等在书坛上享有盛誉。赵帮晋(藏族)在上河一带小有名气。后张鸣凤以正楷、草书著称,房存义以楷书,赵兴以魏体,杨述椒以篆隶各具特色。后起之秀奂俊昌,酷爱书法,勤学苦练,其书法自成一家。
  1978年国庆,本县举办第一次书法、美术展览,参展作品105件,受到观众好评。1980~1989年先后举办“国庆”、“中青年”、“中学生”、“老人节”、“迎春”书画展作品428幅,其中1989年“龙年迎春书画展”作品之多,居历次书画展之首。城关中学、江盘学区、峰迭乡展出作品约100多幅。至此,全县共举办书画展览14次,展出作品637幅,其中选送州展出43幅(书法35幅,美术8幅),省级展出7幅(书法5幅,其中15岁学生韩乐中获省少年书法奖,美术2幅)。1989年5月,乔俊明创作的现代剪纸画“转灯、迎灯一正月十四夜望”,在全国首届风情画大奖赛中入选。
  三、摄影
  县内摄影照片多以新闻为主。1980年后,艺术摄影水平不断提高,杨长海的摄影作品《白龙江畔抢险记》、《长海潮》、《人勤林茂》、《苹果丰收》、《喜收新粮》、《高原团结之花》、《绵绵手足情》分别发表在《解放军画报》、《民族团结》、《民族画报》上,与韩守智合拍的《摘花椒》等3幅彩照被《甘南概况》一书刊用;省级报刊、影展采用10余幅,州级约80多幅。
  1986年9月,州群艺馆派出摄影人员协助县举办摄影学习班一期,参加13人, 是年展出杨长海及其他摄影作品100幅。翌年,张宝明拍摄的《山庄秋色》在“全省民族摄影展”入选。
  至1989年,摄影作品被国家级刊物采用11幅,省级15幅,州级约100余幅。
  第四节民间文艺
  一、民间文学
  解放前,民间文学收录极少。解放后,开始收集整理。1971年采收部分民歌。1980年后,陆续组织人员对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名人轶事、地名传说、寓言、小调全面收录,先后选编《民间小调》1集,《舟曲民歌集成》1集,《舟曲民间传说》1集,收藏藏汉族民歌100多首,民间传说80多篇,其中藏族民歌被省刊选用33首,《中国少数民族民歌集成》选用15首。
  本县民间文学形式主要有歌谣、民间传说、谜语、绕口令等。
  1、民间歌谣
  劳动号子集体打夯、拉木头等多用。
  打夯歌:夯儿么抬起来呀!哎哟嘿呀!
  边上么牢牢地打呀,哎哟嘿呀!
  边上么打不牢呀,哎哟嘿蚜!
  我们就麻烦了呀,哎哟嘿呀!
  拉木头:嗷一上来。嗷一上来!
  鼓一把劲啊,嗷一上来!
  木王爷大了,嗷一上来!
  拉不动啊,嗷一上来!
  千树中间,嗷一上来!
  万人伙里,嗷一上来!
  选下的料哎,嗷一上来! 嗷着!嗷着……。
  儿戏歌谣主要分“催眠曲”,“童年游戏”和“少年游戏”歌。
  催眠曲:《月亮月亮光光》
  月亮月亮光光,照着马家房上,
  马家房上有狼呢,把娃吓的叫娘呢。
  娃娃娃娃不要哭,爷爷给娃打豆腐。
  豆腐香,买辣酱,辣酱辣,买枇杷。
  枇杷皮,买条驴,驴不走,买条狗。狗哇哎,吱儿吱儿,把门打的嘭嘭嘭。
  开开门才是你,你是一个磨面的。
  少年游戏歌谣:《我给张家引娃娃》
  噴儿噴儿弹棉花,
  我给张家引娃娃,
  娃娃引来大了,
  张家把我不要了,
  把我的心肺气炸了。
  山歌(花儿)本县藏汉族花儿各异,多唱于山林中。
  《只要和你来相逢》(藏语大意)
  只要和你来相逢,青石做床也安稳。
  冷水洗脸也温暖,粗茶淡饭也心甜。
  《等到霜杀树叶落》
  你在山来我在河,
  树叶叉①住照不着,
  要等把你照得着,
  待到霜杀树叶落。
  《立故儿寻着你来了》(汉族)
  大路上的人不断,
  心病上的人不见,
  烟雾散了再来了,
  立故儿②寻着你来了。
  附:社火小调选录
  多在春节、元宵节群众性社火表演中合唱。
  2、二月惊蛰雷发声,白袍薛礼去征东,水面上捉拿盖苏文。春分来鼓动,长盈聚宝盆。
  3、三月清明报祖德,文公寻访介子推,他母子火烧绵山内。谷雨朝金阙,聚赴琼瑶会。
  4、四月立夏日正长,刘秀十二跑南阳,保驾的姚琪马子章。小满蚕茧作成,蚕娘夜不忙。5、五月芒种种谷糜,后稷教民务庄农,灵禽鸟巧语动万民。夏至天渐短,地内生阴风。
  6、六月小暑入伏天,唐僧经过火焰山,孙行者三盗芭蕉扇。大暑紧相连,佳人愁眉尖。
  7、七月立秋桐叶落,庞统死在落凤坡,孔明妙算真不错。处暑凉风至,才子笑呵呵。
  8、八月白露正中秋,杨家父子闯幽州,战败了北番萧太后。秋分昼夜亭,子午两相投。
  9、九月寒露冷森森,张良吹箫动楚兵,吹散江东八千兵。霜降百草枯,等到来年春。
  10、十月立冬小阳春,张生月下戏莺莺,小红娘来往为媒证。小雪鹅毛飞,家家过寒冬。
  11、十一月大雪飞纷纷,醉打三门鲁智深,为友大闹野猪林。冬至日渐长,一九一阳生。
  12、十二月小寒冷如冰,闯王攻打北京城,冲锋陷阵刘宗敏。大寒人人怕,半月就立春。
  13、一年四季十二月,天地循环无休歇,万般活路安排妥。要知来年闰,冬至数月尽。2、送郎送在二里墩,头上金簪抹一根,手掂金簪有多重,能舍金簪不舍人。
  3、送郎送在三里墩,桃花杏花齐开红,有心折花无心戴,拿到绣房解愁闷。
  4、送郎送在四里墩,四里墩前放风筝,风筝已起线在手,亲人一去那里寻。
  5、送郎送在五里墩,园中韭菜绿茵茵,刀割韭菜根还在,郎君一去何时来。
  6、送郎送到六里墩,六里墩前太阳红,奴送郎君一把伞,上遮太阳下遮身。
  7、送郎送在七里墩,叫声郎君细心听,好马不披两张鞍,好女不嫁两个男。
  8、送郎送在八里墩,回头不见绣房门,有心回家把门锁,难舍亲人离奴身。
  9、送郎送在九里墩,怀里抱的酒壶瓶,郎吃三杯熏熏醉,妹吃一杯满脸红。
  10、送郎送在十里墩,十里墩前别亲人,有心再送三五里,金莲疼痛走不成。
  2、民间传说
  过去,穷苦人为缓解生活压力和焦虑,消忧解愁,于闲暇时节,集拢一块,说古道今,侃侃而谈,内容广泛。历史人物、故事、神话、地名、风俗及天文、地理,无所不涉。
  附
  《金鸭与金蛤蟆》
  清朝末年,西洋人寻宝来到西固,获悉锁儿头潭中有两只金鸭子,便收买附近一恶棍,用金盘盗走潭中一只雄性金鸭子,六月天洋人又爬上露骨山欲盗守护银蛤蟆的金鹿,适遇冰雪大作,二洋人和恶棍丧于雪崩。自雄性金鸭子被盗后,雌性金鸭沉入潭底,不出水面,自此,锁儿头村庄就连年滑坡不止。
  《人命池》
  从前,舟曲武坪大海沟,有一猎人带狗出猎,忽见一麝,追至山顶水潭边,开枪射击,枪声“嘭”的一响,麝突然失踪,水潭冒出一股白烟直冲九宵,霎时天气陡变,狂风暴雨大作,将猎人卷入水潭。猎狗见状,奔回家中狂吠不止。猎人父母见猎狗独自跑回,从吠声中怀疑儿子遇险,即寻到潭边。但儿子踪影全无,嚎啕大哭。此时, 有一老人出潭慰劝,并赐拐杖几根。二老各拿一根,其余丢掉。半夜,拐杖金光灿灿,二老一看拐杖变成金杖,恍然大悟,始知金杖为儿命价。再去潭边寻找丢弃的拐杖,潭中老人又岀现,并给二老赐一木碗说:“你们的儿子已不能抚养你们,若遇旱年,取潭水一碗撒空中,即可下雨,凭此可保你俩生活无虑”.以后凡遇天旱,屡试灵验。从此,人称此潭为“人命池”。
  3、民间谜语
  猜“谜语”(俗称“探古今”),以诙谐幽默、朴实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的“谜语”,这些谜语,在繁忙劳动之余能消除疲劳,为劳苦大众的生活增添乐趣。
  形体谜语。以模拟、形象、夸张的手法编织而成。例:
  一个红媳妇儿,一肚子白烧饼儿。(红辣椒)
  扁塌的肚子搐搐嘴,尽吃馍馍不喝水。(布袋)
  从小生来一身毛,长大成人穿黄袍。
  虽然不是真天地,文武大臣都来朝.(民用蜡烛)
  一个木马,四蹄四爪,口里吃人,肚里说话。(房子)
  动体谜语以模拟动作、夸张的手法编织而成。例:
  一个麻雀跟风飞,肠子肚子倒一堆。(织布“梭”)
  组字谜语。例:
  三人同日去看花,百友原来是一家。
  禾火二人同旁坐,夕阳西下两冬瓜。(春、夏、秋、冬)
  杠上一条牛,立日在心头,西阳有一女,女子最风流。(生意要好)
  4、绕口令
  俗称“咬谜”。例:
  背的板,上的坎,板把坎坎?还是坎把板坎?
  一个跛子,背了一背篼果子,跌倒跛子,撒了果子,先拉跛子嘛?先拾果子?
  扁人背的扁背篼,扁豆地头摘扁豆,会摘的摘一扁背範扁豆,不会摘的摘半扁背篼扁豆。
  二、民间艺术
  流传的民间艺术主要有:
  1、松棚彩灯
  过去,每逢“元宵”,县城街道搭松棚,挂灯对,灯距5米,灯对多写对联,内容多以歌颂为主,一般长约2米,宽约28厘米的长方体木框,灯对之间悬方灯、转灯、匾灯、还立屏灯,以蜡或植物油灯为光源。游人观灯,既玩味对联,也欣赏书法。
  屏灯为大型座灯,高宽约2.5〜3米,形如屏风,前后做成长方形木框,每格木框白纱上画有连环画。解放前,四街屏灯图画内容各异。北街屏灯做成年代最早,描绘十八层地狱;东街画列国故事;西街《三国演义》西关为《今古奇观》和《二十四孝》组画等,80年代初恢复灯会后,各街屏灯重新绘以《三国演义》、《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古典故事画,也有充实新内容的,中悬日光灯,识文观图,极其精彩。
  2、龙灯
  龙身彩布,绘鳞甲,也有纺绸龙,沙布龙,其色多为青、黄、红三种。龙灯头尾用竹扎制,龙身用竹筐或滕条做成(7〜9节或12节),各节内燃蜡烛(后,安装电池灯泡)。
  另外,还有宫灯、裙子灯、转灯、八卦灯及鱼、蝶、瓶、盆、瓜等动、植物形体灯。弓子石一带流行背灯,身背支架,上挂彩灯。元霄节时,一户一灯,敲锣打鼓,顺街游转。
  3、民间音乐
  民间传统音乐流传至今,久兴不衰。
  民歌包括拉依、花儿、耕地、射猎、牧歌、拉运、夯歌等。拉依、花儿多表达情爱、情怀,以独唱、对唱为主,牧歌、拉运、夯歌抒发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
  家曲有酒曲、催眠曲和道情等。相会时围坐火炉旁,传递酒碗,边喝边唱。
  舞曲含藏族罗罗舞、马铃舞和汉族秧歌舞、师家舞曲等。
  小调多在春节闹社火时演唱,集体手工劳动时也演唱,如旋柿干、剥玉米等。农村普遍传唱的有200多首,主要有《采花调》、《担水》、《放风筝》、《十盏灯》、《二十四节》、《解放西固》、《织手巾》、《十二花》、《伯牙抚琴》(背弓调)、《小卖花》等。
  世俗音乐婚丧嫁娶时,艺人以唢呐为主,敲打吹奏,或哀伤凄凉,或热烈欢快。
  宗教音乐藏汉各异,用于祭祀、宗教活动。
  器乐“弹口口儿”(口弦琴),用整块竹片制成的微型乐器,长约10厘米,竹孔镶嵌一簧片,右边拴一线绳,平时藏于竹筒,挂在胸前。演奏时,左手握柄,按在嘴唇,右手轻轻拉动线绳,以微气控制,弹奏优美的旋律。节日或闲暇时几人围拢一起,齐奏。
  其次还有“柳咪儿”、“竹咪儿"、"草咪儿”、“柳竹咪儿”等简单器乐。
  常见的民族乐器有三弦、箫、笛、七星架、二胡、琵琶、扬琴等。
  4、汉族舞蹈
  明初,汉族“扇子舞”、“霸王鞭"、“龙狮舞”、“师家舞”流行县内。
  扇子舞旧时,男角着白衣、黑褂、蓝裤,戴缎帽,挂眼镜;女角男扮女妆,上着红绸衣,下着裙,垫起假脚、发髻上插绢花,吊银穗耳环。解放后,男女角色分扮,左手执彩灯,右手执扇子,一般10〜20人,边唱边舞,盛行于白龙江畔。
  霸王鞭(俗称打鞭子)用细竹竿做成,长约1.2米,竹头凿孔安上铜钱,拴红绸。表演时,旋转拍打竹竿诸部位,落地起跳,拍打鞋底,重复进行。表演者10人以上,男性为主,女次之。城关、大川、南峪、武坪盛行。
  龙舞即龙灯舞,引舞者挥动灯体和珠灯,和着锣鼓节奏,引“龙”抢“珠”,逗 “龙”游舞,盘舞阵式有“龙抱柱”、“龙翻身"、“龙跑阵”、“二龙戏珠”等,城关表演较多,乡间次之。
  师家舞铁圈绷上羊皮为鼓,手柄末端系若干个铁片吊环,鼓锤呈弓形,击鼓摇环,边敲边唱边舞。
  另外,“狮子舞”、“跑旱船”、“跑纸马”、“高跷”古今流行。5.藏族舞蹈
  罗罗舞藏语称“多德”,又叫“嘉惹”,是女姓集体舞,领舞者先出场,众舞者互挽臂翩翩起舞,围圈后缓缓退开,动作一起一蹲,挽臂跃前甩后,整齐划一,步阵缓慢横向移动。
  摆阵舞男姓集体舞,称“玛汉”,即“玛复”,反映男子古代作战的阳刚美。
  马铃舞舞者执一串镶有10多个小铜铃的皮圈,起舞时随乐节拍摇动马铃,男女多以10〜20人转圈摇铃为舞,至狂跳。今铁坝、黑峪、占单等地藏族为普遍流行。
  敲打舞围着篝火边唱边跳。
  6、剪纸、刺绣
  剪纸和刺绣历史悠久。是本县妇女(藏族妇女有的亦兴刺绣)手工艺之一。剪、绣水平以城关地区为代表。女孩从小就练习剪花、绣花,尤其是绣花水平高低是择婿的重要条件之一。过去民谣:“养下儿子会识字,养下女儿会扎花。大姐扎的牡丹花,二姐扎的灵芝草,剩下三姐不会扎,一针挽了个线疙瘩"。说明姑娘家人人从小都学刺绣。
  剪纸和刺绣联系密切,美的刺绣必须选择精巧别致的花样。剪纸分两大类,一类是枕头、鞋、帽等物绣花所用的花样;一类是室内装饰性剪贴,如窗花、天花板剪贴等。枕头花样分大枕、行枕和耳枕,大枕花样为6寸左右的正方形,内容以民间传说、二十四孝等内容为主。行枕花样五、六寸长,二寸宽,以花卉为主,例“鱼闹莲”、“蝴蝶碰金瓜”等。帽花多用在小孩帽子上,大尾巴帽子花样较大,“狗头”帽花样较小。鞋类花样,老年妇女所穿船形鞋,因鞋尖向上变翘,亦名尖尖鞋,从鞋根到鞋尖分左右对称两张花样。另有木底三寸“金莲”鞋。以上鞋皆满绣。儿童及大姑娘、年轻妇女的绣花鞋,花样在鞋尖,呈新月形。另有绣寿衣,绣荷包、绣裹肚儿等。有的兼具剪、绣两种技艺,有的只剪不绣,有的只绣不剪。城内刺绣高手首推北街仇孟英,可绣帽、鞋、枕头极其精妙。其次还有张蓓蓓子,人称王花儿姑姑。东街剪纸能手有杨元元、所剪花样为城内抢手货,年迈时剪花熟练到胸有成竹,不用落墨,凭一把小剪,在一张白纸上剪出复杂的图案,即使细微之处,也能细致入微,同街薛怀青、薛玉青姊妹二人绣花齐名。西街刺绣能手著名者有薛银兰等。西关张家韩妙凤、韩先先、韩惠贞三妯娌以刺绣齐名,而以韩惠贞技艺略胜一筹。同街还有张喜元、乔先先绣衣亦有名。大川刘四斤,南峪豆元秀,旧寨子刘格格的二十四孝也很有名。
  70年代末,新人复出,如寨子韩翠英、大川袁全全子为后起之秀。1978年袁全全子为县文艺演出队赴州会演剪贴彩灯、纸船贴花150多幅。1988年县文化馆举办以城关为主的“农民剪纸艺术展”,作者8人,人展作品64幅。韩翠英的“丁郎克母”、张秋桂的“佛手桃”、孙朝玉的“七月里”、姚高吉的“龙腾图”、刘亲义的“凤凰戏牡丹”,被《甘肃农民报》国庆专版刊用。此外,解放后刺绣还兴起剁针绣,用来绣门帘、枕套等。7、雕塑
  舟曲称绘画、雕刻和彩塑艺人为画匠,擅长此类技术的艺人俗称“某画”。最著名者为“张画”。张画系县内峰迭乡瓜咱城内人,历经清末、民国及新中国三代,50年代中期去世。张画,精通山水、花卉、翎毛及人物,尤以人物为最。且木工娴熟,房屋架落、门窗刻镂、或明、暗八仙、或菊竹梅兰,工艺精细。特别是彩塑,形神兼备。解放前,县城方圆及弓子石、中牌乡、寨子许多庙宇的神像多系他作。故拜师求艺者甚多,现门徒已传至三代。县内瓜咱、宕昌石阕子均有人承其艺。
  解放后,南桥木工王永珍、真亚头冯开吉、弓子石乡甸子湾王林显等人,雕刻技艺精湛。弓子石乡官家山青年农民刘家峰潜心钻研技艺,其泥朔“藏女背水”、“赶驴老汉”等22件泥塑作品,1988年县文化馆书画展览会展岀。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