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7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教育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36
页码: 461-496
摘要: 舟曲县教育事业,基础簿弱。虽开始于汉代,然两千年不振。据文献载,西固分州官办教育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官办、民联办和个体办私塾亦兴于此,虽光绪时有发展,而后期屡遭动乱摧残,凋败不堪。民国时期,西固县公、私兴学复振,而成效有限,发展缓慢。解放后,由于国家关怀重视,人民大力支持,舟曲县教育事业始得全面发展,尤其少数民族教育得以长足发展。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人才严重不足的状况开始转变。
关键词: 舟曲县 教育事业

内容

舟曲县教育事业,基础簿弱。虽开始于汉代,然两千年不振。据文献载,西固分州官办教育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官办、民联办和个体办私塾亦兴于此,虽光绪时有发展,而后期屡遭动乱摧残,凋败不堪。民国时期,西固县公、私兴学复振,而成效有限,发展缓慢。
  解放后,由于国家关怀重视,人民大力支持,舟曲县教育事业始得全面发展,尤其少数民族教育得以长足发展。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人才严重不足的状况开始转变。
  第一节机构沿革
  本县教育行政机构始于清末维新变法兴学时期。光绪三十四年(1908),西固分州劝学所成立,总董、视学1名,总理一切学务。民国5年(1916),总董改为劝学所所长、督学1名。劝学所筹措经费,劝导入学,调查学务,宣讲教育宗旨等。翌年,西固教育会成立。14年,劝学所改教育局,设局长、督学各1名。至民国21年,教育、建设合科,称第三科。28年复教育科,设科长、科员、督学各1名。
  1950年成立文教科、全县五区均设文教助理员。1953年文教科成员增至7名,分教育、宣传、扫盲、财务等工作。1954年,舟曲行政委员会文教科有3名成员。1962年文教、卫生合科,称文卫科。1964年,文卫科设视导组。1956年,全县小学划分城关、立节、峰迭、坪定、大川、八楞、武坪、拱坝八个学区,学区工作分别由中心学校校长负责,组织开展本学区教学研究活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下设“教育革命组”,重点抓教育战线“阶级斗争”,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斗、批、改”,废除视导组和学区管理制度,工人宣传队、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管理学校;农村学校下放生产大队办, 教师归公社管理。教育行政机构遭到破坏,学校管理混乱,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教育事业遭受一场劫难。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教育行政管理逐步恢复正常。
  1983年县文教局设局长、副局长3名,干事7名,教研室人员3名。分别承担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秘书档案、文化财务工作。恢复各乡学区,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领导机构成立,工作制度化。1986年,县文教局设立督导室,原教研室与督导室合署为督导教研室。是年,贯彻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规定》,在城关、江盘两乡进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试点。1988年上半年,全县各乡相继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至1989年春,各乡政府行施乡以下学校的教学管理。1990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基本健全,乡中心学校和乡以下大学校,县直属学校均配有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是年底,文教局有15名工作人员,其中正、副局长3名,督导4名,干事8名。
  第二节兴学堂前的教育
  一、科举
  县内历代课读者不多,参加科举应试者更乏,清末列为下学,分配录取名额文生8名,武生4名。童生每三年去阶州贡院应考,乡试亦是每三年举行一次(一般于子、卯、午、酉年)。同治之前,陕甘两省合闱,光绪元年分场。西固生员赴西安或兰州应试,或进京会试,需时一至两月,备极艰辛。加之旅途费用筹措不易,大多数生员无力赴考,只好在家开馆授徒,或学医为人治病,以谋生计。清乾隆以来,中文举者仅有冯=、尚勖,毛文炳3人;中武举者只有张绅、白玉彬、彭殿元、李多馥、马昭南、张万魁、张仲魁。
  县内文、武秀才55名:
  翟宗儒、杨凌霄、刘锦堂、杜世忠、王国昌、杨菁莪、刘祚隆、韩文魁、王廷彦、孙振、李炳庚、李殿英、薛腾蛟、冯育才、杨炳华、杨蔚华、杨秀章、杨培俊、冯天文、赵德毅、刘渊、刘绍昆、张安仁、张居仁、张尚仁、张联科、张其仁、杨春元、洪钧、洪深、沈澍霖、仇报德、袁殿奎、韩文华、房吉、冯可训、刘履泰、刘履谦、刘履晋、王化隆、刘履豫、刘履益、刘赞尧、髙奇峰、张映瑞、张鹏万、张万选、张万杰、冯育德、冯育英等。
  二、书院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阶州知州葛以简于城内西街创办“翠峰书院”。光绪五年地震后重建书院(前后两院9间),至清末多已坍塌,仅存三间,院内蒿草丛生,书院名存实亡。
  三、私塾
  清同治至民国初年,西固私塾较为兴盛,有集体和个体形式的私塾,除偏僻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外,城镇和一些较大村庄皆有不同规模的私塾。
  私塾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初学者,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而后则学习《幼学故事谅林》、《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逐渐增加《诗》、《书》、《易》诸经以及《四书注疏》。30年代后,部分学生兼读.《论说精华》、《历史指南》、《地理指南》、《国语读本》等新编书籍。女生加读《女儿经》、《孝经》、《烈女传》。私塾教学采取个别授课制,无考试制度。
  私塾教师待遇:西固城内每年三节礼(端午、中秋、春节),根据学生家庭情况,有的送钱、送米,有的送酒肉或菜蔬。农村私塾教师生活仅能维持糊口。
  县城内私塾简介:
  文昌宫私塾开办于清同治年间,先后由廩生韩文魁、秀才王廷彦、薛宝德等任教,民国初年停。
  西胜寺私塾清同治年间开办,贡生孙振执教,民国20年后停。
  大佛寺私塾开办于清光绪初年,以大佛寺内3间斋房为校舍。贡生张尚仁执教。光绪末年,秀才张万杰执教。至民国初有学生五、六十名。民国20年改为公立初级小学,学生发展到120多名。
  翠峰书院女子私塾民国初年由廩生张映瑞开办,有学生七、八名,民国10年改为公立女子初级小学。
  二郎庙私塾民国初年由杨建英开办,20年后停。又于民国30年恢复为福津镇清水保校。
  西街刘家院私塾民国初年由秀才王化隆开办,20年后停办。
  西关水巷私塾民国2年,秀才刘祚隆开设,13年因房屋失火停办。另外,巴藏、立节、憨班、峰迭、坪定、坪里、大川、官亭、沙湾、磨儿里、哈河坝等地设有17处私塾。至民国10年,全县城乡有20余处私塾,开办时间大部分为10年左右。
  第三节幼儿教育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为解放劳力,全县一哄而起共建幼儿园196个,入园幼儿5336名,教养员338名(其中工矿企业开办1所,入园幼儿96名)。1959年,幼儿入园数达6238名(每个公社有一所幼儿园),占全县幼儿91.7%。教养员由年老妇女或半劳妇女担任,按同等劳力评定工分。1960〜1961年生活困难时期,农村幼儿园解散。1981年,城关第一小学附设幼儿班,教养员2名,入班幼儿40名。1984年,入班幼儿65名。是年,大川八年制学校附设幼儿班,人班幼儿35名,教养员1名。1986年,全县有5个学校办起6个学前班,人班幼儿增加到229名,增长5.54倍。1988年,新设立县中心幼儿园1所,配备园长和教养员,招收幼儿60名;小学附设学前班4个,在班幼儿174名。1990年幼儿班8个,幼儿入园(班)数240(内藏族31名)。
  第四节初等教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州同黄为楷开办西固分州初等小学堂,后于民国2年(1913)改立为西固县高等小学校。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初、高等小学三年毕业,至民国26年(1937)后,改为每年毕业。
  民国25年,本县开展短期义务教育,全县设短期小学4所,翌年增设4所,学生437名,前后毕业169名。
  抗日战争初期,西固县公办小学发展到29所,民办初小11所,学生927名,教师52名。至民国30年(1941),小学增至46所,其中高小3所,学生407名,教师17名;初小43所,学生2196名,教师49名。此后,全县初等教育逐年发展。截止1948年,全县有中心小学10所,保国民学校45所,教员160名,学生2875名。(表三、四)。
  办学经费,因货币贬值,省、县层层折扣,无力增建校舍,添置设备。初小教员薪粮由各保向群众摊派,教员常因领不到薪粮而断炊停课。县城完全小学(简称完小)教员编制中,还有挂名领薪粮的闲散官吏。
  1950年初,县人民政府审查录用旧职教师和自愿任教的知识分子,学习政策,分配其工作。是年春,全县5所完小学生477名,其中女生74名;普小23所,学生907名,教员51名。学校恢复时期,师生动手修理桌凳,修补门窗、墙壁,平整活动场地,开展“劳动建校”活动。
  1950年夏,始建中国少年儿童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1952年完小、初小分设正规课程。1953年贯彻中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稳步前进”的文教总方针,将河南、磨沟、盐土孔三所初小合并交群众自办。1957年,全县小学54所,其中完小7所,初小29所,民办初小18所,学生3559名(少数民族生654名),小学教师99名(民办教师24名)。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县二分之一学生停学,不少民办初小停办,有些公办小学处于半停状态。是年,停办民办初小77所,仅留16所,1962年,全县完小、初小全面整顿,撤销、合并、暂停、改办一批学校。是年1月、移交迭部县完小1所,初小17所,在校学生870名(藏族生828名),教师37名(女教师2名)。
  1963年3月起,实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时事政策教育,培养“五爱”(爱祖国,受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公德;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全县教育形势基本好转,部分停办学校重新开办,并新建一些学校。是年底,全县全日制完、初小75所,学生4016名。其中,民办28所,学生523名。
  1965年,贯彻中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试行“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农村试办耕读学校31所,学生994名。是年,全县有学生5010名,学龄儿童入学率为42%。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学秩序紊乱。1969年,全县13所公办小学附设初中班,实行七年一贯制,34所公办初小实行五年一贯制,农村学校一律下放大队办。1973年,青少年学生中大肆宣扬“闹而优则仕”乱学思想,否定文化知识学习,学校教学秩序异常混乱,教育与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7年,新设立城关第二小学(简称二小),新修教学楼、宿舍,原城关小学改为城关第一小学(简称一小)。1978年,全县各小学始使用统编教材,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1981年9月,实行《小学生守则》,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校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85年,全县小学206所,学生11963名,其中女生3429名,藏小53所,藏族学生3975名,全县学龄儿童已入学8479名,入学率为73.6%。
  1990年,全县小学180所,其中公办小学96所(内藏族51所),民办村学84所,在校学生10413名(内藏族学生3245名),民办村学84所,在校学生10413名(内藏族3245名),全县学龄儿童总数10123名(内藏族4143名),已入学学龄儿童8160名(内藏族3019名),入学率为80.6%(藏族为72.9%)。在校学生年巩固率8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83.4%。(表五、六)
  本县解放前后主要小学简介:
  1、舟曲县城关第一小学
  城关一小,成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县内开办最早的一所学校,初名西固分州初等小学堂,学制5年,后改立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辛亥革命后,改为西固县公立第一小学校。民国13年,学校迁西街新校址。位于武衙门旧址的新校舍,由管理全县学田及教育经费负责人韩丕斋设计,督修施工。新校舍建成后,学校全面开设新课程。民国14年改高级小学,仅设高小,学生30余名。民国25年,正式成立完全小学。民国30年,名为西固县福津镇西街中心学校。民国末年,改为西固县福津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简称福津一校)。学生230名以上,教员8名。是时,全县此校规模最大,设备完善,环境幽雅,教学条件良好。有师生宿舍和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数理科教具等设备。
  解放后改名城关小学,1952年秋迁广坝“忠烈祠”。1958年按高、中、低三部分别迁于上翠号、南关(今大众饭店)。1959年迁县城东北角新校址至今,校舍几经扩建,至1990年,占地面积19亩,建筑总面积2276平方米,两层和4层教学楼两幢,平房39间。各种教学仪器、电影放映机、电视机、风琴等设备120件,图书20000册;教职工44名,其中:男24名,女20名,少数民族4名。学生725名。其中:男390名,女335名。1963年列为省重点学校,80多年来,学校培养出大批人才,县内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曾在此校读书、毕业。
  2、翠峰女校
  民国10年,西固县立女子初小在原西街翠峰书院成立。入学女生20余名,教学以识字为主。教材为《女子初等小学国文》和《女子初等修身》两种。民国12年改立女子高等小学校。民国17年前后,军阀混战,连遭匪乱,学校多停课驻军,校舍亦遭破坏。后,原地重建复课。竣工不久又被戒烟所借用。民国29年11月改为翠峰女子小学校。翌年,又改为翠峰女子中心学校。学生72名,分5个学级,初级复式班,校长1名,专任教员2名,兼任教员4名(女教师1名)。是时,县内女子上学读书风气不振,教育当局遂实行强迫性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校舍增建,教员、学生人数增加。女校首届毕业学生杨爱仙被破格留校任教,为本县女子破天荒第一个参加社会工作。抗战胜利后,女校迁至广坝“忠烈祠”,学生增加,每年有4〜5名学生毕业,教职工增至7名(校长1,教员5,工友1)。民国36年,学校迁南关“同善社”,经修缮改装后,有教室5个,小礼堂1处,教职工宿舍4间。
  至1957年,翠峰女校毕业学生40多名。1959年3月,女校与男校(原西街小学)合并为舟曲县城关小学。
  另外,历史较悠久的还有福津二小、南峪、沙湾、官亭、富坪、武坪、峰迭、立节各乡中心学校。第五节中等教育
  一、学校设置及学制
  舟曲县中等教育起步晚。民国36年(1947)秋,西固县立初级中学成立,“忠烈祠”为校舍。校长先由县长马守礼兼任。后杨为栋任校长。学校条件甚差,无图书,仪器。教师配备不齐,一些课因缺少教师亦无法开设,两年共招生80名,教师7人左右,实际到校学生50余名。1949年秋停办。
  1956年8月,舟曲县初级中学成立。张问道、张鸣凤等负责筹建开办(校址县城西寨子坪)。招生51名,教职工6名。1959年增设高中部,招生42名。至1961年,由于生活所迫,学生大量自行停学。1962年高中未招生,毕业20余名。1963年,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试行《中学生守则(草案)》,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界批判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学制、课程等各方面的所谓修正主义路线,中学由公社办或大队联办。1969〜1977年间,各公社中心小学先后附设初中班,改为七年制学校。立节、武坪、拱坝等学校增设高中班,改为九年制学校。立节九年制学校改为二中,拱坝九年制学校改为三中,峰迭、大川七年制学校改称四中、五中。1977年全县中学有5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3所,七年制学校15所。1978年,初中学制改为三年,各七年制学校遂改为八年制学校。一、二、三、四、五中改名城关、立节、拱坝、峰迭、大川中学。中学的盲目发展,超越客观经济条件,师资奇缺,校舍不足,设备极差,图书、仪器、体育器材短少,教学质量普遍低下。
  1980年,调整、压缩,保留城关、立节、拱坝三所中学,撤销峰迭、大川高中部,15所八年制学校调整为7所。1981年,武坪新设独立初中1所,城关、立节中学又改名一中、二中。1985年,江盘河南小学改为八年制学校。1986年,博峪乡第儿坎小学改为博峪乡藏族九制学校。1988年秋季,城关乡寨子民办小学改为八年制学校。至199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3所(内藏族中学1所),独立初中1所,八、九年制学校戴帽初中12所(藏族九年制学校3所)。中学在校学生数4152名,其中高中生575名(内藏族生114),初中生3577名(内藏族生808)。中学专任教师235名,其中高中专任教师47名,初中专任教师188名。
  二、课程及教学工作
  1956年贯彻“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自觉的积极的成员”这一教育宗旨,学校教导工作采取教师责任制,教师负责各项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学校管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对学生思想行为要求,按1955年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十八条)执行,开设教育部规定课程。
  1958年,加授社会主义教育和生产劳动课,师生下乡参加劳动,投入大炼钢铁运动,校园内建起小高炉。是年10月,全校师生赴武坪煤矿炼焦炭3个月。1958年后,政治课调整为政治常识和时事政策课。1961年秋,政治课改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初三和高中)、《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发展简史》(初中),《辩证唯物主义常识》(高中)。1959〜1961年,学生因生活困难流动大,教学一度受到严重影响。1963年3月,执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中学生守则(草案)》,重视培养目标,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开展访贫问苦,请老贫农、老工人作忆苦思甜报告;开展社会调查,写村史、社史、家史等活动,向学生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1966年秋,文科主要教材合并或停用,以毛泽东著作为基本教材,并选读“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批判性文章、作品。舟曲中学改名为东方红中学,学校组织红卫兵,成立战斗队,停课大串连,学校教学秩序大乱。1967年夏,中学开展军训,师生陆续返校,按班、排、连、营编制,学生复课闹革命。1968年9月,“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中学,1970年,使用甘肃省编中学教材,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工农业基础知识、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县城中学增设英语课。各校教学秩序趋向好转,教学质量有所回升。1974年,学校秩序再度混乱,授课内容复变,物理课增加“三机一泵”(即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化学课增加土壤改良,农药化肥使用;语文课增加写大批判稿,小评论,工作总结;数学课增加会计、测量等内容。是年2月,县委向学校派驻工人宣传队。1975年,初中低年级政治课改授“青年修养”。1977年工、农宣传队撤离学校。1978年7月撤销各校革命委员会和红卫兵组织,原革委会主任、副主任职务,改称校长、副校长。秋季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并试行教育部重新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此后,各校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规,教学质量开始回升。
  1981年9月1日起,执行《中学生守则》,在初中开设法律常识课。1984年秋, 舟曲第一中学(简称一中),恢复高中三年学制。各校重视体育保健工作,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五讲四美活动”。1978年起全州中小学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统一命题考试,本县教学质量较前提高。1989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针对平息北京暴乱,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1990年,各级各类学校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本县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改进各科教学工作,建立德育工作规章制度,把道德教育和国情教育渗透到文、史、地等科教学过程中;开展学雷锋、学赖宁等英雄模范人物的活动;整顿和加强学校中的团队工作, 各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学生
  1951〜1955年完小毕业生须去武都、岷县、兰州等地考试升学,绝大部分学生无力上学,就地参加工作或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劳动。1956年,县初级中学成立并开始招生,学校实行助学金制,民主评定享受金额,被评者每月4〜8元。学校对学生按《中学生守则》十八条要求管理教育,严格升留级制度。1966年废除考试制,高、初中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军人及革命烈士子女优先入学。是年,恢复高中,招生30名,取消各年级学期考试,采取民主评议办法决定升留级。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县一中高中招生,对少数民族学生降低分数段录取。是年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德、智、体全面发展。1985年,全县中学在校学生中有共青团员491名。初中毕业生715名,高中毕业256名。初中招生952名,高中招生293名。全县中学生总数3450名,其中一中1263名,占总数的36.6%。至1990年,本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152名,比1985年增长20.35%。(表七、八、九、十、十一)第六节成人教育
  一、扫盲
  1951年,农村结合政治运动开展扫盲教育,教材以农民识字课本为主,采取包教包学,办夜校、冬学、民校等形式,动员农村青年参加学习,教师由工作组干部或学校教师担任。11月,县政府成立扫盲委员会,培训教员17名。1953年冬,推行 “以民教民”的方针,对原有民校进行整顿巩固,全县六区学员447名,其中武坪自治区藏族学员47名。1958年,全县社村办起业余夜校、识字班及村口、田间、街巷设“识字板”。教师和中学生到博峪、拱坝、铁坝等少数民族地区帮助扫盲,全县扫盲声势遂起。是年,上报脱盲人数17485名(浮夸数)。翌年,办扫盲班132个,学员2962名(内藏族987)。后,扫盲工作停止。1987—1988年,江盘乡河南、阳山村,立节乡占单村,憨班乡果者、老沟村扫盲,有240多人参加学习。翌年,果者村78人,有40名成绩合格,发脱盲证后,旋又办起职业班,学习半夏、木耳等栽培养殖技术,所有扫盲班结束时,县文教局派专人进行验收。
  二、职工业余教育
  1956年,文卫科设工农教育专职干部3名。建立干部业余初中、髙小班,共有学员168名,其中初中班105名;农民业余学校94所,学员3984名。1958年,舟曲中学附设干部业余大学1所,参加学习者多为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学员79名,因流于形式而解散。随“大跃进”形势应运而生的还有工农业余学院两所,学员221名;业余技校35所,学员4639名;业余高小359班,学员14567名。以上学校办学条件差,没有教师和学生,徒有虚名,后亦散。1959年尚存业余小学126所,县级机关业余学校1所,专职教师1名,学员120名(初中40,高中80),学校仅存数月时间。1974年,政治文化夜校21所,学生846名(其中青少年631名),专任教师22人,兼任教师21人。
  三、自学考试
  1984年下半年,本县成人始参加高等、中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当年报考大专政治、英语、汉语言文学、工、企业管理等6个专业的学员56名,报考中师等中专专业的5名。1985〜1989年,大专报考92名,中专报考6名。参加自学考试的有党政干部、教师、职工等。至1990年底,经考试有5人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城关一小教师杨建华首获大专毕业证书,后调中学任教。
  四、广播电教
  1987年下半年,先后建起城关一小和县教师进修学校两处电化教学点,配备彩电、录相机及录像带等设备。进修学校巡回城关、江盘、大峪、立节等7个乡,播放教学录相。在城关一小举办的全县电教中师班,有32名教师参加学习。1989年上半年,成立县电教馆.同年8月,县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并利用自筹经费和世界银行贷款建立巴藏、峰迭、大川、一中、藏中、城关一小等6个乡(校)电化教学点。
  第七节中等职业教育
  一、龙迭师范
  1959年8月,龙迭师范成立,初设上翠号(今县幼儿园)。1960年秋,在城关一小校园内建师范教学楼一幢,为土木结构三层双面楼,学校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招生50名,教职工8名,其中教师5名。学生实行食宿制。期间办一年制师训班1班,招生20名,其中河南省支建青年15名,毕业后均分配工作。1961年春,在校学生数为172名。是年秋学校停办,图书、仪器等设备移交一中,教学楼交党校。部分学生合并到中学,部分去生产队当会计,余参加农业或其他劳动。
  二、职业中学
  1965年秋,县办农业中学1所(舟曲中学附设),招生21名。1966年9月,迁址峰迭乡瓜咱坝新建校舍,占地面积18亩,是年招生42名,教师3名。另有马车1架,骡马3匹。学校开设语文、数学、理化、农技(缺教师)等课程。县文卫科拨购置农具费1500元。1966年播种玉米8亩,谷3亩。是年12月更名舟曲县红专农业中学,学校向贫下中农开门,学生属社来社去,由贫下中农推荐选送。至1969年,学生近百名,教师9名。是年秋,合并于县东方红中学。
  1984年,开办农业中学(原瓜咱坝党校旧址),筹资12万元,招收初中毕业生两班,91名,学制两年。学生口粮国家供给,实行食宿制,每月每生补助伙食费17.5元。教职工11名,其中行政管理3名,专任教师5名(内招聘2名),雇用工勤人员3名。课程除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生物等高中课以外,还设农林技术课。翌年,增设幼师班1个,学制1年,学生40名。1986年更名舟曲县职业中学,招收农林(二年制)、财会(一年制)专业各1班,学生95名。1987年,招收木工、缝纫专业各1班,学制2年,学生111名。是年,招聘专业课教师4名,开办木器加工厂,兴建厂房189平方米。1988年,职中林业班毕业生中5人考入甘肃农大。秋季招收民用建筑专业1班,学员56名。是年,在校学员157名。职中专业课教学采取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边学习边实习边做来料加工的形式,创出以厂养校的路子。1989年,招收农业、缝纫、家电维修等专业各1班,学员135名。
  三、教师进修学校
  舟曲县教师进修学校1980年修建,校舍面积1.5亩,建筑面积617平方米。1981年,培训藏族中小学藏语文教师,学制半年,招收第一期学员41名。至1988年,共举办8期进修班,培训公、民办教师285名。1〜3期为半年,第4期后改为一年。开设政治、语文、数学、教育学、心理学、书法、音乐、体育课程。第8期增设美术课。有教职工11名,其中专职教师3名。1988年8月,为培养初中教师,甘肃教育学院数学系在本县进修学校举办甘肃教育学院舟曲数学大专班,招收学员60名,开设高等代数、几何、数学分析等及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1990年5月结业,有15名学员取得大专毕业文凭,余为大专结业生。
  四、其他形式的职业教育
  1987年,财政、教育、计划、劳动人事、农林等部门组成职业教育委员会。翌年进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尝试,藏中开办缝纫班1个,学员45名,学习3个月结业。为解决部分中小学英语师资问题,一中开办英语职业班1个,招收高中毕业生57名,学习1年结业。1989年,一中开办食用菌栽培班,学员25名。二中开办农村电工培训班,学员45名;藏中开办林果栽培和快速养猪培训班各1个,学员90名。武坪初中开办养蜂培训班,学员35名。占单扫盲点开办养猪培训班,果者扫盲点开办半夏、食用菌栽培养殖班,学员25名。
  第八节民族教育
  解放前,少数民族教育极其落后,民国22年(1933年)和35年(1946),先后在武坪、好地坪成立两所少数民族初级小学,各有教师1名,校舍(民房)、设备简陋,入学儿童80名。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鼓励动员藏族儿童入学读书,免收学费、课本费、发给助学金,保送外地学习。另办民族班,多渠道培养民族师资,民族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52年,全县藏族小学3所,民族教师2名,在校学生130名,占学龄儿童1460名的8.8%。1953年,武坪自治区八楞乡建立藏族小学,直属省教育厅。1958年,“大跃进”时期,民族教育亦“一步登天”,开办少数民族小学44所(公办18,民办26),入学儿童3254名;民族幼儿园70所,幼儿人园率达65%以上。由于不具备办学条件,群众基础簿弱,部分小学流于形式,幼儿园陆续解散。
  1956年8月舟曲成立初中时,藏族仅有1名中学生,至1963年,在校学生中藏族生只有8名。为加速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1980年将铁坝、武坪、三角坪、八楞4所八年制学校改为藏族学校,曲瓦等16乡的41所小学改为藏族小学(六年制)。是年,拱坝九年制学校改为“舟曲县藏族中学”(简称藏中,州、县双重领导),学制六年,加授藏语文。校舍占地面积161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16平方米,体育场地500平方米,配备部分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乐器及福利汽车1辆。1982年10月,班禅副委员长视察舟曲时,莅临舟曲藏中,赠人民币3000元。
  1985年底,全县有藏族完全中学1所,藏族九年制学校2所(铁坝、八楞),藏族小学51所,中学班13个,藏文授课生512名,其中藏族399名;小学班88个, 藏文授课生553名,其中藏族543名。全县藏族适龄儿童总数4460名,已入学3166名,入学率为71%。1988年,藏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9.2%。一中、二中开设初中民族班,加授藏语文课。1990年底,全县藏族中小学5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2.8%。(表十二、十三)第九节教师
  一、教师状况
  清光绪末,初等小学堂有教习2名。民国初,髙等小学校有教员2—3名(省派),年待遇(银币)40余元。后,新学渐兴,聘请外籍教师或由当地官吏代授课程。至抗战初,本县赴外地求学的学生陆续毕业回县,被聘为高小教员。乡村新设初小教员,主要从县城高等小学毕业生中选拔任用。教员薪金因货币贬值以小麦代替。抗战胜利后,县立中心国民学校教员待遇,每人月发小麦1石2斗(市制)。各乡保国民初小教员,每人月发小麦9市斗。至1948年,全县小学教员160名,教育部门于每年暑期举办全县教师讲习班。1938〜1939年为本县培训短期小学教师8名。是年暑期,省教育厅在武都举办暑期教师讲习会,本县有60余名小学教师、塾师参加学习。
  1950年,全县完小、初小教员51名。至1956年,小学教师71名(其中藏族4名),民办教师18名,中学教师3名。1957年2月,教师仇克珍、张问世、窦恒泰出席“甘肃省优秀教师代表会议”,荣获优秀教师称号。1960年,麻牙小学藏族教师兰羊典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会议。1969年,全县中小学教师147名。在“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当作“牛鬼蛇神”揪斗14名,下放37名去农业第一线参加劳动(一中教师到三角坪劳动一月,城关小学教师10余人到铁坝公社燕麦山村劳动两月余,揪斗4人)。另有多名贫下中农充任兼职教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
  1979年,对教职工中42件冤、假、错案均复查落实平反。对摘掉右派帽子,改正收回的7名教师和落实的3名教师,3件假案,一件错案妥善安置,分配工作。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素质,1980〜1985年,离职到师范院校进修的教师44名。县进修学校培训公、民办教师217名。1983年,一中刘正明出席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会议。是年,一小教师赵金兰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5年秋,县文教局组织考核班子,对教师进行教案查阅,教材教法考核、记录成绩,作为对教师奖惩及晋级的依据。
  1985年,全县教职工总数为815名,其中专任教师772名;党员108名,团员262名;大专以上程度50名;中师、高中程度的421名。另外,全县聘请98名。
  1985〜1990年,继续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表彰奖励优秀教师;离职进修教师59名,其中达到本科毕业的4名,大专毕业的17名,中专毕业的18名,仍在外进修的6名;教师工资提高10%,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解决216名教师家属户口(792人)的“农转非”以及子女就业问题;对教龄30年以上的34名老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1985年国家建立教师节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举行庆祝活动,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及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和个人,各级领导亲赴各校慰问教师。至1990年,评出全国优秀教师1名,获省园丁奖者6名,省级优秀德育工作者1名,获州园丁奖者15名,县级优秀教师213人(次)。清理618名教师的人事档案.吸收具备党员条件的46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拔教师中德才兼备的优秀分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有20名教师选为州、县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年,全县各类学校教师1075名,其中公办教师719名,民办教师114名,招聘教师199名;中学教师235名,小学、幼儿园和学前班教师810名。47名高中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的9名,学历合格率18.7%;188名初中教师中,大专毕业的30名,本科毕业的1名,学历合格率16.5%。中、小学中,高、中级教师93名。(表十四、卜五)二、民办教师
  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学龄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为方便学龄儿童就地就近上学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农村开办民办小学,师资由生产队或公社在回乡知识青年中选招,报酬由生产队或公社支付,国家给予少量补助。1965年, 名为社请教师,后改为耕读教师。1976年更名民办教师。民办教师的报酬,公助部分由15元、17元提高到22.5元,民支部分主要解决口粮。1981年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民办教师进行整顿,经考核,择优任用106名,颁发任用证书。另外留用82名。任用、留用教师公助工资提高到40元。辞退116名,每人一次性发给补助费70元。1988年底,陆续自动辞退10名。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在职民办教师分期进行培训,学制一年。考入甘南师范民教班33名,转正录用24名,招聘9名农业户口(享受公办教师待遇)。1984年,博峪乡转入县民办教师7名。在职民办教师共计119名。经1986~1988年教材教法考试,成绩合格.1988年,为小学34名一级教师,44名二级教师,38名三级教师评定职称。(表十六)
  1981年后,任用、留用民办教师的民支工资没有落实。民办教师大部分在边远山区辛勒工作,酬劳不符。但他们仍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任劳任怨,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而贡献岀自己的力量。1984年民办教师占中小学教师数21.20%。1990年下一、解放前经费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主要来源除筹措少量基金和学田(山地133亩、旱地3亩, 年收入粮食1万余斤)收入外,其余则由盐课、担头税捐、铁厂汇税等地方财政项下支付,为数很少。民国20年,全年经费(银币)375元。25年,地方财政无力负担,由省政府在中央庚子款内筹支,总数1440元,按七折拨付,实际为1008元。30年,全县教育经费(法币)13000元(除省政府补助短小经费2640元,边小经费400元,由地方摊款增加教育经费5000元外,余属教育基金)。32年后,货币日益贬值,教育经费愈加困难,全县教职员工的薪俸部分,发放米津粮和少量现金。(表十七)
  二、解放后经费
  解放初,教育经费无具体规定。1950年,政府既无预算,地方也难筹措。是年秋,给公办小学教师每人发粮食2市石(150公斤),校长另加5市斗(37.5公斤),作为办公用费。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资逐年增加。1953年3.8万元(折合新币数),1958年为8.40万元。1980年实行包干制后,事业费逐年增长。1986年,上级拨专项经费46万元,发展资金4万元,用于学校基建、维修、以及购置设备等项支出。1987年,上级拨中、小学校舍基建维修补助款46.8万元,群众集资约10万元,民族宗教部门支援课桌凳550套,农村乡镇企业亦为学校解决校舍和部分课桌凳。1988年,州下达专项经费13.75万元,用于基建和维修校舍,购置课桌凳开支,使7所学校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有桌凳),解决15所学校缺课桌凳的问题。在校舍建设上遵照“两条腿走路”的方倂,除争取上级增加教育基建投资外,还注重发挥群众办学的积极性,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捐资助学。1989、1990年,本县成立捐资领导小组,县级领导率先捐资(每人捐月基础职务工资的100%),县级机关干部、职工踊跃赞助。至1990年10月10日止,共捐资45.40万元,其中城镇教育费附加4968元,职工捐资21.67万元, 农村教育经费附加12.54万元,群众投工献料折价计5940元,危房变价900元,省奖励10万元。(表十八)
  三、勤工俭学
  解放初,各校师生自己动手修复校舍,修理课桌凳,开辟活动场地和园地,开展“劳动建校”活动。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提倡勤工俭学,不少学校开办小农场、小饲养场。“文化大革命”期间,否定课堂教学,提倡开门办学,以学工、学农、学军活动,替代学校教育。一中学生走出学校,开办学农基地,造地28亩,简易房屋18间。坪定七年制学校,开办小农场,种植粮食、蔬菜,组织饲养、木工、缝纫等小组。以勤工俭学收入解决全校学生的书、学费和教师职工的蔬菜、肉食问题。1977年起,因竭力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而“矫枉过正”,勤工俭学活动停止。第十一节学校建设
  民国初年,全县公立高等小学校舍狭小,设备简陋。民国13年(1924),将清都司衙门(武衙门)改建为高等小学,有礼堂、教师、师生宿舍、操场、球场,及少量图书、仪器、乐器等。民国29年后,全县中心国民学校中,官亭、秦峪、上堠子、武坪、峰迭、南峪、富坪、立节等地均修校舍,其他学校校舍仍借用庙宇、寺院、房屋破旧。
  1956年,在县城寨子坪新建一所中学。后,逐年扩建。1957年,州拨款修建立节、八楞和城关小学,1959年修建县立师范学校大楼1座(师范撤销后,先后归党校、城关小学使用)。继又在立节、拱坝、武坪、曲瓦、三角坪等地修建完小校舍。1974年,新建坪定七年制学校1所。1977年,新建城关二小校舍1所。”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学校校舍、图书、仪器破坏严重。1978年后,新建和扩建大部分中小学校舍,添置课桌凳、仪器、体育器材。1983年,州拨基建款50万元,扩建巴藏、坪里、大川、八楞4所八年制学校和弓子石、南峪2所小学及拱坝藏族小学。1984年,本县遭受严重洪灾,许多校舍严重毁坏,甘南州主管部门前后两次拨款计24万元,为8所小学新建砖木结构校舍84间。又从县救灾款中抽出5.8万元,分拨给29所民办小学维修校舍。1987年,舟曲一中新建4层砖混结构教学大楼1幢,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投资40万元,并自筹资金添置课桌凳、图书及教学实验药品、仪器、标本、模型等。1988年,峰迭八年制学校新建办公楼1幢,两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97平方米,投资5万元。(表十九)
  截止1989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设备,有理化实验室5个,仪器室7个,有各类教学仪器6140件,共值33万元.其中电化教学设备:有电影放映机4部,各种录音机28台,各类电视机、监示机19台、录像机12台;音乐教学设备:有钢琴、各类凤琴、电子琴28部;体育教学器材224件。图书室4个,藏书4万余册。职业中学教学设备有电动机、带锯、刨床等机械9台,缝纫机40部,锁边机2部,1989、1990年教育经费紧缺,县自筹资金1.25万元,购置教学仪器,完善藏中等校的实验室建设。是年,新建校舍230间,4457平方米,维修8所学校校舍862平方米,共拆除改建危房4004平方米。总投资121.32万元(包括1989年前安排的14所学校基建补差款21.34万元),其中省州补助70.58万元,县乡捐资50.73万元,省奖励10万元。至1990年底,排除危房面积8730.9平方米。是年,实现“一无两有”的学校占6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