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71
颗粒名称: 第六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120
页码: 461-578
摘要: 本编主要讲述了舟曲县文化教育机构等发展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舟曲县 文化

内容

第一章教育
  舟曲县教育事业,基础簿弱。虽开始于汉代,然两千年不振。据文献载,西固分州官办教育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官办、民联办和个体办私塾亦兴于此,虽光绪时有发展,而后期屡遭动乱摧残,凋败不堪。民国时期,西固县公、私兴学复振,而成效有限,发展缓慢。
  解放后,由于国家关怀重视,人民大力支持,舟曲县教育事业始得全面发展,尤其少数民族教育得以长足发展。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人才严重不足的状况开始转变。
  第一节机构沿革
  本县教育行政机构始于清末维新变法兴学时期。光绪三十四年(1908),西固分州劝学所成立,总董、视学1名,总理一切学务。民国5年(1916),总董改为劝学所所长、督学1名。劝学所筹措经费,劝导入学,调查学务,宣讲教育宗旨等。翌年,西固教育会成立。14年,劝学所改教育局,设局长、督学各1名。至民国21年,教育、建设合科,称第三科。28年复教育科,设科长、科员、督学各1名。
  1950年成立文教科、全县五区均设文教助理员。1953年文教科成员增至7名,分教育、宣传、扫盲、财务等工作。1954年,舟曲行政委员会文教科有3名成员。1962年文教、卫生合科,称文卫科。1964年,文卫科设视导组。1956年,全县小学划分城关、立节、峰迭、坪定、大川、八楞、武坪、拱坝八个学区,学区工作分别由中心学校校长负责,组织开展本学区教学研究活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下设“教育革命组”,重点抓教育战线“阶级斗争”,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斗、批、改”,废除视导组和学区管理制度,工人宣传队、贫下中农宣传队进驻管理学校;农村学校下放生产大队办, 教师归公社管理。教育行政机构遭到破坏,学校管理混乱,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教育事业遭受一场劫难。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教育行政管理逐步恢复正常。
  1983年县文教局设局长、副局长3名,干事7名,教研室人员3名。分别承担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秘书档案、文化财务工作。恢复各乡学区,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领导机构成立,工作制度化。1986年,县文教局设立督导室,原教研室与督导室合署为督导教研室。是年,贯彻党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规定》,在城关、江盘两乡进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试点。1988年上半年,全县各乡相继成立教育管理委员会。至1989年春,各乡政府行施乡以下学校的教学管理。1990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基本健全,乡中心学校和乡以下大学校,县直属学校均配有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是年底,文教局有15名工作人员,其中正、副局长3名,督导4名,干事8名。
  第二节兴学堂前的教育
  一、科举
  县内历代课读者不多,参加科举应试者更乏,清末列为下学,分配录取名额文生8名,武生4名。童生每三年去阶州贡院应考,乡试亦是每三年举行一次(一般于子、卯、午、酉年)。同治之前,陕甘两省合闱,光绪元年分场。西固生员赴西安或兰州应试,或进京会试,需时一至两月,备极艰辛。加之旅途费用筹措不易,大多数生员无力赴考,只好在家开馆授徒,或学医为人治病,以谋生计。清乾隆以来,中文举者仅有冯=、尚勖,毛文炳3人;中武举者只有张绅、白玉彬、彭殿元、李多馥、马昭南、张万魁、张仲魁。
  县内文、武秀才55名:
  翟宗儒、杨凌霄、刘锦堂、杜世忠、王国昌、杨菁莪、刘祚隆、韩文魁、王廷彦、孙振、李炳庚、李殿英、薛腾蛟、冯育才、杨炳华、杨蔚华、杨秀章、杨培俊、冯天文、赵德毅、刘渊、刘绍昆、张安仁、张居仁、张尚仁、张联科、张其仁、杨春元、洪钧、洪深、沈澍霖、仇报德、袁殿奎、韩文华、房吉、冯可训、刘履泰、刘履谦、刘履晋、王化隆、刘履豫、刘履益、刘赞尧、髙奇峰、张映瑞、张鹏万、张万选、张万杰、冯育德、冯育英等。
  二、书院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阶州知州葛以简于城内西街创办“翠峰书院”。光绪五年地震后重建书院(前后两院9间),至清末多已坍塌,仅存三间,院内蒿草丛生,书院名存实亡。
  三、私塾
  清同治至民国初年,西固私塾较为兴盛,有集体和个体形式的私塾,除偏僻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外,城镇和一些较大村庄皆有不同规模的私塾。
  私塾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初学者,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而后则学习《幼学故事谅林》、《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逐渐增加《诗》、《书》、《易》诸经以及《四书注疏》。30年代后,部分学生兼读.《论说精华》、《历史指南》、《地理指南》、《国语读本》等新编书籍。女生加读《女儿经》、《孝经》、《烈女传》。私塾教学采取个别授课制,无考试制度。
  私塾教师待遇:西固城内每年三节礼(端午、中秋、春节),根据学生家庭情况,有的送钱、送米,有的送酒肉或菜蔬。农村私塾教师生活仅能维持糊口。
  县城内私塾简介:
  文昌宫私塾开办于清同治年间,先后由廩生韩文魁、秀才王廷彦、薛宝德等任教,民国初年停。
  西胜寺私塾清同治年间开办,贡生孙振执教,民国20年后停。
  大佛寺私塾开办于清光绪初年,以大佛寺内3间斋房为校舍。贡生张尚仁执教。光绪末年,秀才张万杰执教。至民国初有学生五、六十名。民国20年改为公立初级小学,学生发展到120多名。
  翠峰书院女子私塾民国初年由廩生张映瑞开办,有学生七、八名,民国10年改为公立女子初级小学。
  二郎庙私塾民国初年由杨建英开办,20年后停。又于民国30年恢复为福津镇清水保校。
  西街刘家院私塾民国初年由秀才王化隆开办,20年后停办。
  西关水巷私塾民国2年,秀才刘祚隆开设,13年因房屋失火停办。另外,巴藏、立节、憨班、峰迭、坪定、坪里、大川、官亭、沙湾、磨儿里、哈河坝等地设有17处私塾。至民国10年,全县城乡有20余处私塾,开办时间大部分为10年左右。
  第三节幼儿教育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为解放劳力,全县一哄而起共建幼儿园196个,入园幼儿5336名,教养员338名(其中工矿企业开办1所,入园幼儿96名)。1959年,幼儿入园数达6238名(每个公社有一所幼儿园),占全县幼儿91.7%。教养员由年老妇女或半劳妇女担任,按同等劳力评定工分。1960〜1961年生活困难时期,农村幼儿园解散。1981年,城关第一小学附设幼儿班,教养员2名,入班幼儿40名。1984年,入班幼儿65名。是年,大川八年制学校附设幼儿班,人班幼儿35名,教养员1名。1986年,全县有5个学校办起6个学前班,人班幼儿增加到229名,增长5.54倍。1988年,新设立县中心幼儿园1所,配备园长和教养员,招收幼儿60名;小学附设学前班4个,在班幼儿174名。1990年幼儿班8个,幼儿入园(班)数240(内藏族31名)。
  第四节初等教育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州同黄为楷开办西固分州初等小学堂,后于民国2年(1913)改立为西固县高等小学校。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初、高等小学三年毕业,至民国26年(1937)后,改为每年毕业。
  民国25年,本县开展短期义务教育,全县设短期小学4所,翌年增设4所,学生437名,前后毕业169名。
  抗日战争初期,西固县公办小学发展到29所,民办初小11所,学生927名,教师52名。至民国30年(1941),小学增至46所,其中高小3所,学生407名,教师17名;初小43所,学生2196名,教师49名。此后,全县初等教育逐年发展。截止1948年,全县有中心小学10所,保国民学校45所,教员160名,学生2875名。(表三、四)。
  办学经费,因货币贬值,省、县层层折扣,无力增建校舍,添置设备。初小教员薪粮由各保向群众摊派,教员常因领不到薪粮而断炊停课。县城完全小学(简称完小)教员编制中,还有挂名领薪粮的闲散官吏。
  1950年初,县人民政府审查录用旧职教师和自愿任教的知识分子,学习政策,分配其工作。是年春,全县5所完小学生477名,其中女生74名;普小23所,学生907名,教员51名。学校恢复时期,师生动手修理桌凳,修补门窗、墙壁,平整活动场地,开展“劳动建校”活动。
  1950年夏,始建中国少年儿童队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1952年完小、初小分设正规课程。1953年贯彻中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稳步前进”的文教总方针,将河南、磨沟、盐土孔三所初小合并交群众自办。1957年,全县小学54所,其中完小7所,初小29所,民办初小18所,学生3559名(少数民族生654名),小学教师99名(民办教师24名)。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县二分之一学生停学,不少民办初小停办,有些公办小学处于半停状态。是年,停办民办初小77所,仅留16所,1962年,全县完小、初小全面整顿,撤销、合并、暂停、改办一批学校。是年1月、移交迭部县完小1所,初小17所,在校学生870名(藏族生828名),教师37名(女教师2名)。
  1963年3月起,实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时事政策教育,培养“五爱”(爱祖国,受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公德;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全县教育形势基本好转,部分停办学校重新开办,并新建一些学校。是年底,全县全日制完、初小75所,学生4016名。其中,民办28所,学生523名。
  1965年,贯彻中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试行“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农村试办耕读学校31所,学生994名。是年,全县有学生5010名,学龄儿童入学率为42%。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学秩序紊乱。1969年,全县13所公办小学附设初中班,实行七年一贯制,34所公办初小实行五年一贯制,农村学校一律下放大队办。1973年,青少年学生中大肆宣扬“闹而优则仕”乱学思想,否定文化知识学习,学校教学秩序异常混乱,教育与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7年,新设立城关第二小学(简称二小),新修教学楼、宿舍,原城关小学改为城关第一小学(简称一小)。1978年,全县各小学始使用统编教材,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1981年9月,实行《小学生守则》,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校教学秩序恢复正常,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85年,全县小学206所,学生11963名,其中女生3429名,藏小53所,藏族学生3975名,全县学龄儿童已入学8479名,入学率为73.6%。
  1990年,全县小学180所,其中公办小学96所(内藏族51所),民办村学84所,在校学生10413名(内藏族学生3245名),民办村学84所,在校学生10413名(内藏族3245名),全县学龄儿童总数10123名(内藏族4143名),已入学学龄儿童8160名(内藏族3019名),入学率为80.6%(藏族为72.9%)。在校学生年巩固率8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83.4%。(表五、六)
  本县解放前后主要小学简介:
  1、舟曲县城关第一小学
  城关一小,成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县内开办最早的一所学校,初名西固分州初等小学堂,学制5年,后改立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辛亥革命后,改为西固县公立第一小学校。民国13年,学校迁西街新校址。位于武衙门旧址的新校舍,由管理全县学田及教育经费负责人韩丕斋设计,督修施工。新校舍建成后,学校全面开设新课程。民国14年改高级小学,仅设高小,学生30余名。民国25年,正式成立完全小学。民国30年,名为西固县福津镇西街中心学校。民国末年,改为西固县福津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简称福津一校)。学生230名以上,教员8名。是时,全县此校规模最大,设备完善,环境幽雅,教学条件良好。有师生宿舍和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数理科教具等设备。
  解放后改名城关小学,1952年秋迁广坝“忠烈祠”。1958年按高、中、低三部分别迁于上翠号、南关(今大众饭店)。1959年迁县城东北角新校址至今,校舍几经扩建,至1990年,占地面积19亩,建筑总面积2276平方米,两层和4层教学楼两幢,平房39间。各种教学仪器、电影放映机、电视机、风琴等设备120件,图书20000册;教职工44名,其中:男24名,女20名,少数民族4名。学生725名。其中:男390名,女335名。1963年列为省重点学校,80多年来,学校培养出大批人才,县内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曾在此校读书、毕业。
  2、翠峰女校
  民国10年,西固县立女子初小在原西街翠峰书院成立。入学女生20余名,教学以识字为主。教材为《女子初等小学国文》和《女子初等修身》两种。民国12年改立女子高等小学校。民国17年前后,军阀混战,连遭匪乱,学校多停课驻军,校舍亦遭破坏。后,原地重建复课。竣工不久又被戒烟所借用。民国29年11月改为翠峰女子小学校。翌年,又改为翠峰女子中心学校。学生72名,分5个学级,初级复式班,校长1名,专任教员2名,兼任教员4名(女教师1名)。是时,县内女子上学读书风气不振,教育当局遂实行强迫性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校舍增建,教员、学生人数增加。女校首届毕业学生杨爱仙被破格留校任教,为本县女子破天荒第一个参加社会工作。抗战胜利后,女校迁至广坝“忠烈祠”,学生增加,每年有4〜5名学生毕业,教职工增至7名(校长1,教员5,工友1)。民国36年,学校迁南关“同善社”,经修缮改装后,有教室5个,小礼堂1处,教职工宿舍4间。
  至1957年,翠峰女校毕业学生40多名。1959年3月,女校与男校(原西街小学)合并为舟曲县城关小学。
  另外,历史较悠久的还有福津二小、南峪、沙湾、官亭、富坪、武坪、峰迭、立节各乡中心学校。第五节中等教育
  一、学校设置及学制
  舟曲县中等教育起步晚。民国36年(1947)秋,西固县立初级中学成立,“忠烈祠”为校舍。校长先由县长马守礼兼任。后杨为栋任校长。学校条件甚差,无图书,仪器。教师配备不齐,一些课因缺少教师亦无法开设,两年共招生80名,教师7人左右,实际到校学生50余名。1949年秋停办。
  1956年8月,舟曲县初级中学成立。张问道、张鸣凤等负责筹建开办(校址县城西寨子坪)。招生51名,教职工6名。1959年增设高中部,招生42名。至1961年,由于生活所迫,学生大量自行停学。1962年高中未招生,毕业20余名。1963年,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试行《中学生守则(草案)》,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界批判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学制、课程等各方面的所谓修正主义路线,中学由公社办或大队联办。1969〜1977年间,各公社中心小学先后附设初中班,改为七年制学校。立节、武坪、拱坝等学校增设高中班,改为九年制学校。立节九年制学校改为二中,拱坝九年制学校改为三中,峰迭、大川七年制学校改称四中、五中。1977年全县中学有5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3所,七年制学校15所。1978年,初中学制改为三年,各七年制学校遂改为八年制学校。一、二、三、四、五中改名城关、立节、拱坝、峰迭、大川中学。中学的盲目发展,超越客观经济条件,师资奇缺,校舍不足,设备极差,图书、仪器、体育器材短少,教学质量普遍低下。
  1980年,调整、压缩,保留城关、立节、拱坝三所中学,撤销峰迭、大川高中部,15所八年制学校调整为7所。1981年,武坪新设独立初中1所,城关、立节中学又改名一中、二中。1985年,江盘河南小学改为八年制学校。1986年,博峪乡第儿坎小学改为博峪乡藏族九制学校。1988年秋季,城关乡寨子民办小学改为八年制学校。至199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3所(内藏族中学1所),独立初中1所,八、九年制学校戴帽初中12所(藏族九年制学校3所)。中学在校学生数4152名,其中高中生575名(内藏族生114),初中生3577名(内藏族生808)。中学专任教师235名,其中高中专任教师47名,初中专任教师188名。
  二、课程及教学工作
  1956年贯彻“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自觉的积极的成员”这一教育宗旨,学校教导工作采取教师责任制,教师负责各项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学校管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对学生思想行为要求,按1955年教育部颁布《中学生守则》(十八条)执行,开设教育部规定课程。
  1958年,加授社会主义教育和生产劳动课,师生下乡参加劳动,投入大炼钢铁运动,校园内建起小高炉。是年10月,全校师生赴武坪煤矿炼焦炭3个月。1958年后,政治课调整为政治常识和时事政策课。1961年秋,政治课改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初三和高中)、《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发展简史》(初中),《辩证唯物主义常识》(高中)。1959〜1961年,学生因生活困难流动大,教学一度受到严重影响。1963年3月,执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中学生守则(草案)》,重视培养目标,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开展访贫问苦,请老贫农、老工人作忆苦思甜报告;开展社会调查,写村史、社史、家史等活动,向学生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1966年秋,文科主要教材合并或停用,以毛泽东著作为基本教材,并选读“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批判性文章、作品。舟曲中学改名为东方红中学,学校组织红卫兵,成立战斗队,停课大串连,学校教学秩序大乱。1967年夏,中学开展军训,师生陆续返校,按班、排、连、营编制,学生复课闹革命。1968年9月,“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中学,1970年,使用甘肃省编中学教材,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工农业基础知识、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县城中学增设英语课。各校教学秩序趋向好转,教学质量有所回升。1974年,学校秩序再度混乱,授课内容复变,物理课增加“三机一泵”(即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化学课增加土壤改良,农药化肥使用;语文课增加写大批判稿,小评论,工作总结;数学课增加会计、测量等内容。是年2月,县委向学校派驻工人宣传队。1975年,初中低年级政治课改授“青年修养”。1977年工、农宣传队撤离学校。1978年7月撤销各校革命委员会和红卫兵组织,原革委会主任、副主任职务,改称校长、副校长。秋季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并试行教育部重新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此后,各校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规,教学质量开始回升。
  1981年9月1日起,执行《中学生守则》,在初中开设法律常识课。1984年秋, 舟曲第一中学(简称一中),恢复高中三年学制。各校重视体育保健工作,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五讲四美活动”。1978年起全州中小学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统一命题考试,本县教学质量较前提高。1989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针对平息北京暴乱,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1990年,各级各类学校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本县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改进各科教学工作,建立德育工作规章制度,把道德教育和国情教育渗透到文、史、地等科教学过程中;开展学雷锋、学赖宁等英雄模范人物的活动;整顿和加强学校中的团队工作, 各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学生
  1951〜1955年完小毕业生须去武都、岷县、兰州等地考试升学,绝大部分学生无力上学,就地参加工作或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劳动。1956年,县初级中学成立并开始招生,学校实行助学金制,民主评定享受金额,被评者每月4〜8元。学校对学生按《中学生守则》十八条要求管理教育,严格升留级制度。1966年废除考试制,高、初中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军人及革命烈士子女优先入学。是年,恢复高中,招生30名,取消各年级学期考试,采取民主评议办法决定升留级。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县一中高中招生,对少数民族学生降低分数段录取。是年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德、智、体全面发展。1985年,全县中学在校学生中有共青团员491名。初中毕业生715名,高中毕业256名。初中招生952名,高中招生293名。全县中学生总数3450名,其中一中1263名,占总数的36.6%。至1990年,本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152名,比1985年增长20.35%。(表七、八、九、十、十一)第六节成人教育
  一、扫盲
  1951年,农村结合政治运动开展扫盲教育,教材以农民识字课本为主,采取包教包学,办夜校、冬学、民校等形式,动员农村青年参加学习,教师由工作组干部或学校教师担任。11月,县政府成立扫盲委员会,培训教员17名。1953年冬,推行 “以民教民”的方针,对原有民校进行整顿巩固,全县六区学员447名,其中武坪自治区藏族学员47名。1958年,全县社村办起业余夜校、识字班及村口、田间、街巷设“识字板”。教师和中学生到博峪、拱坝、铁坝等少数民族地区帮助扫盲,全县扫盲声势遂起。是年,上报脱盲人数17485名(浮夸数)。翌年,办扫盲班132个,学员2962名(内藏族987)。后,扫盲工作停止。1987—1988年,江盘乡河南、阳山村,立节乡占单村,憨班乡果者、老沟村扫盲,有240多人参加学习。翌年,果者村78人,有40名成绩合格,发脱盲证后,旋又办起职业班,学习半夏、木耳等栽培养殖技术,所有扫盲班结束时,县文教局派专人进行验收。
  二、职工业余教育
  1956年,文卫科设工农教育专职干部3名。建立干部业余初中、髙小班,共有学员168名,其中初中班105名;农民业余学校94所,学员3984名。1958年,舟曲中学附设干部业余大学1所,参加学习者多为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学员79名,因流于形式而解散。随“大跃进”形势应运而生的还有工农业余学院两所,学员221名;业余技校35所,学员4639名;业余高小359班,学员14567名。以上学校办学条件差,没有教师和学生,徒有虚名,后亦散。1959年尚存业余小学126所,县级机关业余学校1所,专职教师1名,学员120名(初中40,高中80),学校仅存数月时间。1974年,政治文化夜校21所,学生846名(其中青少年631名),专任教师22人,兼任教师21人。
  三、自学考试
  1984年下半年,本县成人始参加高等、中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当年报考大专政治、英语、汉语言文学、工、企业管理等6个专业的学员56名,报考中师等中专专业的5名。1985〜1989年,大专报考92名,中专报考6名。参加自学考试的有党政干部、教师、职工等。至1990年底,经考试有5人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城关一小教师杨建华首获大专毕业证书,后调中学任教。
  四、广播电教
  1987年下半年,先后建起城关一小和县教师进修学校两处电化教学点,配备彩电、录相机及录像带等设备。进修学校巡回城关、江盘、大峪、立节等7个乡,播放教学录相。在城关一小举办的全县电教中师班,有32名教师参加学习。1989年上半年,成立县电教馆.同年8月,县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并利用自筹经费和世界银行贷款建立巴藏、峰迭、大川、一中、藏中、城关一小等6个乡(校)电化教学点。
  第七节中等职业教育
  一、龙迭师范
  1959年8月,龙迭师范成立,初设上翠号(今县幼儿园)。1960年秋,在城关一小校园内建师范教学楼一幢,为土木结构三层双面楼,学校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招生50名,教职工8名,其中教师5名。学生实行食宿制。期间办一年制师训班1班,招生20名,其中河南省支建青年15名,毕业后均分配工作。1961年春,在校学生数为172名。是年秋学校停办,图书、仪器等设备移交一中,教学楼交党校。部分学生合并到中学,部分去生产队当会计,余参加农业或其他劳动。
  二、职业中学
  1965年秋,县办农业中学1所(舟曲中学附设),招生21名。1966年9月,迁址峰迭乡瓜咱坝新建校舍,占地面积18亩,是年招生42名,教师3名。另有马车1架,骡马3匹。学校开设语文、数学、理化、农技(缺教师)等课程。县文卫科拨购置农具费1500元。1966年播种玉米8亩,谷3亩。是年12月更名舟曲县红专农业中学,学校向贫下中农开门,学生属社来社去,由贫下中农推荐选送。至1969年,学生近百名,教师9名。是年秋,合并于县东方红中学。
  1984年,开办农业中学(原瓜咱坝党校旧址),筹资12万元,招收初中毕业生两班,91名,学制两年。学生口粮国家供给,实行食宿制,每月每生补助伙食费17.5元。教职工11名,其中行政管理3名,专任教师5名(内招聘2名),雇用工勤人员3名。课程除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生物等高中课以外,还设农林技术课。翌年,增设幼师班1个,学制1年,学生40名。1986年更名舟曲县职业中学,招收农林(二年制)、财会(一年制)专业各1班,学生95名。1987年,招收木工、缝纫专业各1班,学制2年,学生111名。是年,招聘专业课教师4名,开办木器加工厂,兴建厂房189平方米。1988年,职中林业班毕业生中5人考入甘肃农大。秋季招收民用建筑专业1班,学员56名。是年,在校学员157名。职中专业课教学采取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边学习边实习边做来料加工的形式,创出以厂养校的路子。1989年,招收农业、缝纫、家电维修等专业各1班,学员135名。
  三、教师进修学校
  舟曲县教师进修学校1980年修建,校舍面积1.5亩,建筑面积617平方米。1981年,培训藏族中小学藏语文教师,学制半年,招收第一期学员41名。至1988年,共举办8期进修班,培训公、民办教师285名。1〜3期为半年,第4期后改为一年。开设政治、语文、数学、教育学、心理学、书法、音乐、体育课程。第8期增设美术课。有教职工11名,其中专职教师3名。1988年8月,为培养初中教师,甘肃教育学院数学系在本县进修学校举办甘肃教育学院舟曲数学大专班,招收学员60名,开设高等代数、几何、数学分析等及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1990年5月结业,有15名学员取得大专毕业文凭,余为大专结业生。
  四、其他形式的职业教育
  1987年,财政、教育、计划、劳动人事、农林等部门组成职业教育委员会。翌年进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尝试,藏中开办缝纫班1个,学员45名,学习3个月结业。为解决部分中小学英语师资问题,一中开办英语职业班1个,招收高中毕业生57名,学习1年结业。1989年,一中开办食用菌栽培班,学员25名。二中开办农村电工培训班,学员45名;藏中开办林果栽培和快速养猪培训班各1个,学员90名。武坪初中开办养蜂培训班,学员35名。占单扫盲点开办养猪培训班,果者扫盲点开办半夏、食用菌栽培养殖班,学员25名。
  第八节民族教育
  解放前,少数民族教育极其落后,民国22年(1933年)和35年(1946),先后在武坪、好地坪成立两所少数民族初级小学,各有教师1名,校舍(民房)、设备简陋,入学儿童80名。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鼓励动员藏族儿童入学读书,免收学费、课本费、发给助学金,保送外地学习。另办民族班,多渠道培养民族师资,民族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52年,全县藏族小学3所,民族教师2名,在校学生130名,占学龄儿童1460名的8.8%。1953年,武坪自治区八楞乡建立藏族小学,直属省教育厅。1958年,“大跃进”时期,民族教育亦“一步登天”,开办少数民族小学44所(公办18,民办26),入学儿童3254名;民族幼儿园70所,幼儿人园率达65%以上。由于不具备办学条件,群众基础簿弱,部分小学流于形式,幼儿园陆续解散。
  1956年8月舟曲成立初中时,藏族仅有1名中学生,至1963年,在校学生中藏族生只有8名。为加速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1980年将铁坝、武坪、三角坪、八楞4所八年制学校改为藏族学校,曲瓦等16乡的41所小学改为藏族小学(六年制)。是年,拱坝九年制学校改为“舟曲县藏族中学”(简称藏中,州、县双重领导),学制六年,加授藏语文。校舍占地面积161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16平方米,体育场地500平方米,配备部分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乐器及福利汽车1辆。1982年10月,班禅副委员长视察舟曲时,莅临舟曲藏中,赠人民币3000元。
  1985年底,全县有藏族完全中学1所,藏族九年制学校2所(铁坝、八楞),藏族小学51所,中学班13个,藏文授课生512名,其中藏族399名;小学班88个, 藏文授课生553名,其中藏族543名。全县藏族适龄儿童总数4460名,已入学3166名,入学率为71%。1988年,藏族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9.2%。一中、二中开设初中民族班,加授藏语文课。1990年底,全县藏族中小学51所,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2.8%。(表十二、十三)第九节教师
  一、教师状况
  清光绪末,初等小学堂有教习2名。民国初,髙等小学校有教员2—3名(省派),年待遇(银币)40余元。后,新学渐兴,聘请外籍教师或由当地官吏代授课程。至抗战初,本县赴外地求学的学生陆续毕业回县,被聘为高小教员。乡村新设初小教员,主要从县城高等小学毕业生中选拔任用。教员薪金因货币贬值以小麦代替。抗战胜利后,县立中心国民学校教员待遇,每人月发小麦1石2斗(市制)。各乡保国民初小教员,每人月发小麦9市斗。至1948年,全县小学教员160名,教育部门于每年暑期举办全县教师讲习班。1938〜1939年为本县培训短期小学教师8名。是年暑期,省教育厅在武都举办暑期教师讲习会,本县有60余名小学教师、塾师参加学习。
  1950年,全县完小、初小教员51名。至1956年,小学教师71名(其中藏族4名),民办教师18名,中学教师3名。1957年2月,教师仇克珍、张问世、窦恒泰出席“甘肃省优秀教师代表会议”,荣获优秀教师称号。1960年,麻牙小学藏族教师兰羊典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会议。1969年,全县中小学教师147名。在“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当作“牛鬼蛇神”揪斗14名,下放37名去农业第一线参加劳动(一中教师到三角坪劳动一月,城关小学教师10余人到铁坝公社燕麦山村劳动两月余,揪斗4人)。另有多名贫下中农充任兼职教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
  1979年,对教职工中42件冤、假、错案均复查落实平反。对摘掉右派帽子,改正收回的7名教师和落实的3名教师,3件假案,一件错案妥善安置,分配工作。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素质,1980〜1985年,离职到师范院校进修的教师44名。县进修学校培训公、民办教师217名。1983年,一中刘正明出席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会议。是年,一小教师赵金兰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5年秋,县文教局组织考核班子,对教师进行教案查阅,教材教法考核、记录成绩,作为对教师奖惩及晋级的依据。
  1985年,全县教职工总数为815名,其中专任教师772名;党员108名,团员262名;大专以上程度50名;中师、高中程度的421名。另外,全县聘请98名。
  1985〜1990年,继续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表彰奖励优秀教师;离职进修教师59名,其中达到本科毕业的4名,大专毕业的17名,中专毕业的18名,仍在外进修的6名;教师工资提高10%,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解决216名教师家属户口(792人)的“农转非”以及子女就业问题;对教龄30年以上的34名老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1985年国家建立教师节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举行庆祝活动,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及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和个人,各级领导亲赴各校慰问教师。至1990年,评出全国优秀教师1名,获省园丁奖者6名,省级优秀德育工作者1名,获州园丁奖者15名,县级优秀教师213人(次)。清理618名教师的人事档案.吸收具备党员条件的46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拔教师中德才兼备的优秀分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有20名教师选为州、县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年,全县各类学校教师1075名,其中公办教师719名,民办教师114名,招聘教师199名;中学教师235名,小学、幼儿园和学前班教师810名。47名高中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的9名,学历合格率18.7%;188名初中教师中,大专毕业的30名,本科毕业的1名,学历合格率16.5%。中、小学中,高、中级教师93名。(表十四、卜五)二、民办教师
  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学龄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为方便学龄儿童就地就近上学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农村开办民办小学,师资由生产队或公社在回乡知识青年中选招,报酬由生产队或公社支付,国家给予少量补助。1965年, 名为社请教师,后改为耕读教师。1976年更名民办教师。民办教师的报酬,公助部分由15元、17元提高到22.5元,民支部分主要解决口粮。1981年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民办教师进行整顿,经考核,择优任用106名,颁发任用证书。另外留用82名。任用、留用教师公助工资提高到40元。辞退116名,每人一次性发给补助费70元。1988年底,陆续自动辞退10名。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在职民办教师分期进行培训,学制一年。考入甘南师范民教班33名,转正录用24名,招聘9名农业户口(享受公办教师待遇)。1984年,博峪乡转入县民办教师7名。在职民办教师共计119名。经1986~1988年教材教法考试,成绩合格.1988年,为小学34名一级教师,44名二级教师,38名三级教师评定职称。(表十六)
  1981年后,任用、留用民办教师的民支工资没有落实。民办教师大部分在边远山区辛勒工作,酬劳不符。但他们仍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任劳任怨,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而贡献岀自己的力量。1984年民办教师占中小学教师数21.20%。1990年下一、解放前经费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主要来源除筹措少量基金和学田(山地133亩、旱地3亩, 年收入粮食1万余斤)收入外,其余则由盐课、担头税捐、铁厂汇税等地方财政项下支付,为数很少。民国20年,全年经费(银币)375元。25年,地方财政无力负担,由省政府在中央庚子款内筹支,总数1440元,按七折拨付,实际为1008元。30年,全县教育经费(法币)13000元(除省政府补助短小经费2640元,边小经费400元,由地方摊款增加教育经费5000元外,余属教育基金)。32年后,货币日益贬值,教育经费愈加困难,全县教职员工的薪俸部分,发放米津粮和少量现金。(表十七)
  二、解放后经费
  解放初,教育经费无具体规定。1950年,政府既无预算,地方也难筹措。是年秋,给公办小学教师每人发粮食2市石(150公斤),校长另加5市斗(37.5公斤),作为办公用费。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资逐年增加。1953年3.8万元(折合新币数),1958年为8.40万元。1980年实行包干制后,事业费逐年增长。1986年,上级拨专项经费46万元,发展资金4万元,用于学校基建、维修、以及购置设备等项支出。1987年,上级拨中、小学校舍基建维修补助款46.8万元,群众集资约10万元,民族宗教部门支援课桌凳550套,农村乡镇企业亦为学校解决校舍和部分课桌凳。1988年,州下达专项经费13.75万元,用于基建和维修校舍,购置课桌凳开支,使7所学校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有桌凳),解决15所学校缺课桌凳的问题。在校舍建设上遵照“两条腿走路”的方倂,除争取上级增加教育基建投资外,还注重发挥群众办学的积极性,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捐资助学。1989、1990年,本县成立捐资领导小组,县级领导率先捐资(每人捐月基础职务工资的100%),县级机关干部、职工踊跃赞助。至1990年10月10日止,共捐资45.40万元,其中城镇教育费附加4968元,职工捐资21.67万元, 农村教育经费附加12.54万元,群众投工献料折价计5940元,危房变价900元,省奖励10万元。(表十八)
  三、勤工俭学
  解放初,各校师生自己动手修复校舍,修理课桌凳,开辟活动场地和园地,开展“劳动建校”活动。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提倡勤工俭学,不少学校开办小农场、小饲养场。“文化大革命”期间,否定课堂教学,提倡开门办学,以学工、学农、学军活动,替代学校教育。一中学生走出学校,开办学农基地,造地28亩,简易房屋18间。坪定七年制学校,开办小农场,种植粮食、蔬菜,组织饲养、木工、缝纫等小组。以勤工俭学收入解决全校学生的书、学费和教师职工的蔬菜、肉食问题。1977年起,因竭力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而“矫枉过正”,勤工俭学活动停止。第十一节学校建设
  民国初年,全县公立高等小学校舍狭小,设备简陋。民国13年(1924),将清都司衙门(武衙门)改建为高等小学,有礼堂、教师、师生宿舍、操场、球场,及少量图书、仪器、乐器等。民国29年后,全县中心国民学校中,官亭、秦峪、上堠子、武坪、峰迭、南峪、富坪、立节等地均修校舍,其他学校校舍仍借用庙宇、寺院、房屋破旧。
  1956年,在县城寨子坪新建一所中学。后,逐年扩建。1957年,州拨款修建立节、八楞和城关小学,1959年修建县立师范学校大楼1座(师范撤销后,先后归党校、城关小学使用)。继又在立节、拱坝、武坪、曲瓦、三角坪等地修建完小校舍。1974年,新建坪定七年制学校1所。1977年,新建城关二小校舍1所。”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学校校舍、图书、仪器破坏严重。1978年后,新建和扩建大部分中小学校舍,添置课桌凳、仪器、体育器材。1983年,州拨基建款50万元,扩建巴藏、坪里、大川、八楞4所八年制学校和弓子石、南峪2所小学及拱坝藏族小学。1984年,本县遭受严重洪灾,许多校舍严重毁坏,甘南州主管部门前后两次拨款计24万元,为8所小学新建砖木结构校舍84间。又从县救灾款中抽出5.8万元,分拨给29所民办小学维修校舍。1987年,舟曲一中新建4层砖混结构教学大楼1幢,建筑面积2560平方米,投资40万元,并自筹资金添置课桌凳、图书及教学实验药品、仪器、标本、模型等。1988年,峰迭八年制学校新建办公楼1幢,两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97平方米,投资5万元。(表十九)
  截止1989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设备,有理化实验室5个,仪器室7个,有各类教学仪器6140件,共值33万元.其中电化教学设备:有电影放映机4部,各种录音机28台,各类电视机、监示机19台、录像机12台;音乐教学设备:有钢琴、各类凤琴、电子琴28部;体育教学器材224件。图书室4个,藏书4万余册。职业中学教学设备有电动机、带锯、刨床等机械9台,缝纫机40部,锁边机2部,1989、1990年教育经费紧缺,县自筹资金1.25万元,购置教学仪器,完善藏中等校的实验室建设。是年,新建校舍230间,4457平方米,维修8所学校校舍862平方米,共拆除改建危房4004平方米。总投资121.32万元(包括1989年前安排的14所学校基建补差款21.34万元),其中省州补助70.58万元,县乡捐资50.73万元,省奖励10万元。至1990年底,排除危房面积8730.9平方米。是年,实现“一无两有”的学校占66%.第二章文化事业
  第一节文化事业单位
  一、文化馆
  民国32年(1943),西固县建立民众教育馆(址文庙),设备简陋,图书缺乏,经费14.60元。开展书刊借阅、扫盲,展览甲盔、军械等物和翻印小报、兴办壁报、讲演及科普等宣传工作。民国35年(1946),经费全无,工作停滞。民国38年撤。
  1951年在县城西街设立西固县人民文化馆,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合作化等运动开展宣传活动。1954年随西固县迁址宕昌。1955年成立舟曲县文化馆。1959年,馆址北街,开展扫盲活动。1962年与广播站并。
  “文化大革命”期间,馆藏图书资料被封存,群众文化设施遭破坏,有的干部受到迫害。
  1968年,文化馆、电影放映队、新华书店、广播站并为“舟曲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3年宣传站析离,各复原名。1974年起开展文学、文艺创作辅导讲座和美术学习班、书画摄影展览;征集、展览文物;举办群众业余文艺演唱和“元宵灯会”。建立巴藏、峰迭、立节、拱坝、三角坪等乡中心文化站。1981年,文化单位综合办公楼建成。1984年,析置县图书馆,文化馆开展橱窗图片展览、报栏、文物保护、辅导乡镇文化站、搜集民间艺术素材、举办书画展览和摄影、美术讲座。1988年,评为“全州先进文化馆”。截止1990年,举办美术、摄影等展览8次,编辑《山泉》3期,《对联集锦》3集,《民间小调》1集,《舟曲民歌集成》1集,收藏、汉族民歌90多首,被省刊选用33首。《中国少数民族民歌集成》选用15首。
  二、乡、村文化站(室)
  1954年,县文化馆设流动图书箱巡回农村阅览。1960年,在立节公社立节大队、巴藏公社下巴藏大队、大峪公社水沟队相继建立文化室,以报纸阅览和图书借阅为活动内容。“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公社以文化室为活动点组建文艺宣传队,活跃在村头田间。
  1982年,巴藏、三角坪乡文化站建立。翌年,峰迭、立节、拱坝文化站相继建立。1989年,增建中牌乡文化站,各文化站配专干1名,共藏书2500余册,报刊杂志15种,主要开展图书借阅、读报、图片展览、黑板报、文体娱乐和放映录像等活动。三、图书馆
  1955年隶属文化馆,藏书6000余册,流动图书箱46个,“文化大革命”中丢失殆尽。
  1984年,析置后的舟曲县图书馆,馆舍建筑面积224平方米,工作人员8名,开展报刊阅览、图书借阅、送书下乡等业务活动。1990年有职工7名,藏书1万余册,杂志114种,报纸34种,年均阅览1.8万人(次),图书租借约一万册(次)。
  四、新华书店
  1950年,武都新华书店支店不定期地派岀流动供应组负责舟曲图书发行供应。
  1958年12月,“舟曲县新华书店”成立(县城北街),时有旧房5间。人员3名,发行图书8万册左右。销售额2万余元。
  1968年4月,书店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是年,修建土木结构楼房10间,1973年析离,人员增至5名。1977年,被省委授予发行《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先进集体”。
  80年代,县书店年均发行各类图书23万余册,销售额达10万余元。1982年, 书店省辖。是年,省拨款修建钢筋混泥土四层楼一幢,建筑面积316.8平方米,图书发行量逐年增多。
  1989年,被甘南州委宣传部、州新华书店评为“双文明单位”。1990年共发行图书25.85万册,销售额28.95万元。
  五、文工队
  1966年组建县文化队,后,更名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编排短小节目40多个,队员自带行李,踏遍全县大部分村庄,为群众演出250多场。小话剧《灵活处理》、《老俩口学〈毛选〉》吸引群众。1969年演出队解散,人员回原单位。
  县文工队成立于1979年12月,招收学员30名,行政人员2名,拨开办费1.5万元,接收文化馆移交的乐器,服装。次年3月在憨班集训,学员在露天场地练工,另开设文化课。
  是年九月,全队赴甘南州歌舞团学习集训3个月,年底搬迁县城,租借民房14间。1981年春节首场演出。是年,业务经费2.4万元,调整农机厂旧房5间,另拨款修建钢筋混凝土三层单面楼21间,简易平房7间,文工队始定居。
  1982年3月,二次赴甘南州歌舞团学习,7月返县后下乡演岀。是年,增演秦剧,充实班子,增加人员。派员赴省秦剧团学习,并从陕西等地招聘秦剧演员12名。至此,文工队歌舞、秦剧组,有演职员50多名。歌舞、秦腔分场排练,协同演出。1983年在全县各乡村及武都、宕昌巡回演出80多场。
  1984年元旦,秦剧首场演出,主要剧目古典折子戏。继排《恩仇记》、《玉堂春》、《梁秋燕》等本戏下乡演出。3月,歌舞人员在省艺校培训学习。5月,参加甘南州第二次专业文艺调演,杨玲获女声独唱一等奖;双人舞《赶集》获演出二等奖;舞蹈《山庄马铃》获创作二等奖;《丰收花鞭》获演出三等奖。为省文艺团体输送演员1名。
  1985年,甘南州抽调舟曲县文工队6名骨干演员参加州歌舞团舞剧《顿月顿珠》排练,与州歌舞团联合赴甘南、武都、宕昌、文县、南坪等地演出。
  1986年,秦剧组撤销,人员解聘。歌舞人员大部分改行或上学,业务停滞,现有3名职工。
  六、电影公司
  民国时期,本县无电影放映机构。1947年夏,省教育厅电影队来西固,仅放映几场无声电影。
  195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牧区文化服务二队在西固县下乡。后常驻西固,放映设备有乌克兰放映机、1103型发动发电机一套,房1间,在西街小学操场放映。场票收入10元。
  1957年3月,电影队由州、县双重领导,增加放映员2人,1959年,下放县管理,从支建青年中调配人员,全队10人,扩建电影二队,配备104型35毫米提包机一套;54—16型16毫米放映设备一套。1962年,增加住房两间,放映场地改人民会堂。1964年,增新房两间。1965年增员3名,增设长江一16型放映设备1套,年放映百余场,场票收入70多元。
  1968年,放映《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等影片。1973年,电影队析离,建立县电影管理站,旧房26间,增设放映队4个,人员增至26名,分片放映, 以演《红灯记》等样板戏影片为主。翌年,增设8.75毫米放映设备1套。舟曲林业局8个场(厂)放映队建立后,业务及供片归属县站。全站年放映700多场。1975年,绘制幻灯片《在广阔的天地里》。参加全州幻灯会演。是年,成立农村放映队两个,培训放映人员。1976〜1979年,公办放映队撤销3个,人员调离。
  1980年,县电影管理站(行政事业单位),改称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职工工资由县财政拨款,农村放映队相继建立。翌年,省、州县集资9.8万元,与文化馆、广播局合修四层双面楼一幢,用地面积480平方米(36间、简易平房9间)。
  1983年,购置5501型35毫米座机一套,16毫米影片发行量增大,个体放映队、放映人员及农村放映场次剧增。后,由于电视的普及,电影放影收入日趋下降。1987年,舟曲林业局8个放映队自行解散。是年,全县电影放映业不景气,部分人员调离。至1989年,有放映单位33个,其中县放影站1个,职工16名(退休5名)。乡级及个体放映队32个,放映员32名,放映设备37套。1990年有放映单位20个,其中县2个,职工12名;乡级18个,放映员18名,放映设备20套,其中35毫米1套,16毫米19套。七、档案馆(室)、局
  40年代后期,国民党西固县政府设有档案室,管理员1名。
  1954年6月,西固县机关档案及民国时期档案随县迁移到宕昌。1957年9月,舟曲县委设立档案室。翌年10月,成立舟曲县档案馆。1960年入馆档案446卷。1963〜1964年入馆档案1992卷。1985年,档案馆并县委秘书室。1974年析离,进档案2753卷。1976年在大川搞清档试点,培训骨干15名。
  1980年11月,成立县档案局。1982年,馆藏档案3420卷。是年,孙怀仁获全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1984年,进档545卷,增设铁柜32套、木柜6套。翌年,接收15个单位档案,5297卷。
  1986年,省、州、县拨款16万元,修建4层单面楼1幢,总面积1065平方米。是年,进科技档案20卷。
  1990年职工8名,其中专业技术馆员1名。铁柜41套,木柜23套,库房287平方米。馆藏档案43个全宗,14123卷。其中:永久性8400卷,长期性5006卷, 短期性717卷。
  八、文化管理
  人事财务管理解放后,县人民政府设文卫科管理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文化经费由文卫科调济,人员由人事部门统一调配文化大革命”中,文化机构由政治部宣传组统管。1973年后归文教局管理。
  1976年,文教局配备副局长和干事各1人兼管文化工作。事业费由文教局拨给,人员由劳动人事部门和文教局协商调配。1982年后,实行财政包干,年经费约10万元。1986年增至14万元。电影放映经费由县财政调济5千元外,自负盈亏。
  乡镇文化站,由县文化馆(股级单位)管理,重要事宜和人员安置须报县文教局审批后办理,乡镇电影队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管理。
  文化市场和演出管理1982年后,个体小摊开始经营少量从本县书店或外地书店批发的图书;影片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供片。1987年文化、广播系统增设录像放映点,由宣传文化部门审核,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证经营,录像带由广播电视局、文化馆租发。
  县业余文艺队和外地表演团体在县演出,须经县文教局同意。
  第二节群众文化
  一、文学创作
  诗歌、小说、散文
  清同治后,诗词撰写者较多,张尚仁、洪文蔚、杨培俊、王廷彦等人士颇有影响。
  民国初期,群众文学创作活跃,以学生为主的讲演及论文竞赛会盛兴一时。
  解放后,文学作者增加,多写诗歌、散文。1964年,组织进行文学创作活动,举办“诗歌朗诵会”,编写“演唱材料”。1976年,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作者直接向报刊投稿。翌年4月,何世昌的短诗《草原上喜迎红宝书》在《诗刊》上发表。
  1985年后,新颖作品接连出现,作品采用率相应上升,至1990年,全县有业余作者50多名。发表作品80多件。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2件,省级刊物发表13件,州级刊物发表约70件。小说《戴银盘的姑娘》,在四川甘孜《雪莲杯》小小说大奖赛中获“新人奖”;散文《青山爷,你为什么?》获“甘南州文学奖”;诗歌《故乡啊,我心中的长天》获全国“万家诗会”希望奖。1990年4月州文联主办杂志《格桑花》刊发舟曲专号,发稿53件。
  附:文学作品选载
  近代诗录
  西固城(五律)〔清同治〕 王笠天
  百花上街头,荒城久不修。
  引声园野色,桥影截江流。
  以我暂相记,斯人谁与谋。
  众山归一览,镇日卧岑楼。
  (七律)王笠天
  雪爪鸿泥寄偶然,西城回首万峰巅。
  初离鸟度蛇引路,大似天开地劈年。
  同旅戒严传虎析,此身相伴指龙泉。
  每逢云迷绝壑处,层层迭迭万仞山。
  固城怀古 (七律)[清)佚名
  羌道城形小似船,东依驼岭势参天。
  绿杨夜挂长桥月,翠柏朝凝古庙烟。
  两岸泉声飞吏署,四山岭气朴民廛。
  他时若问边厅志,前后遥传五百年。
  大佛寺怀古 (七律)〔清〕佚名
  固城闻筑大明年,惟此觉皇殿更先。仪习良臣余旧额,经传小子慕前贤。
  江声伏座禅心静,树影撑坛佛顶圆。
  且喜龙华香火盛,不随断碣卧荒烟。
  宝峰阁 (七律)〔清)洪文蔚
  神来笔阵称摩空,大雅挟轮补化工。
  翠峰重重云缥渺,楼高面面玉玲珑。
  光腾秋水长天外,人在珠宫贝阙中。
  转瞬芳名题雁塔,霓裳咏处众仙同。
  宝峰阁 (七律)(同治〕张尚仁
  炎蒸日退晚云红,闲步城南梵舍中。
  参佛无香空拜首,对朋有酒好谈衷。
  朦胧树色环村密,放浪江声入夏雄。
  清景不烦吾再道,诗留墙壁愧先风。
  西固县八景佚名
  西固城形一只船,露骨积雪六月天。
  南山笔架文明象,瀑布飞流半空悬。
  三眼涌泉千古迹,七星古柏四时鲜。
  城头虎迹人罕见,驼岭钟声渺渺传。
  吟八景 (清)王廷彦
  翠峰蔚秀气峥嵘,三眼泉流澈底清。
  驼岭参天乔古木,龙江照月夜珠明。
  柳疏烟密游鳞跃,石瘦雪肥露骨横。
  不但武都关巩固,南山笔架彩花生。
  宝峰阁 (五律)杨培俊
  尽日晴光逼,南楼纳晚凉。
  倚窗看过客,隔岸认渔郎。
  水绕边城阔,烟横古渡长。频年怀此地,夙愿至今偿。
  现代诗录
  忆弟房存义
  骨肉离别卅余年,音讯未通心相连。
  思乡爱国情义重,终有叶落归根天。
  无题张万杰 (7926年)
  秋雨苦连绵,因公到此间。
  天气近白露,两袖清风寒。
  翠峰祈雨韩丕斋(1933年)
  祈祷雨泽同上山,心旷神怡意安然。
  焚香默祝诸佛祖,惟愿甘霖降城垣。
  重阳赋赵兴
  万木萧瑟又重阳,东篱黄花散晚香,
  尊老自古有明典,聚会今日新风尚;
  步健毋庸扶鸠杖,避邪何佩茱萸囊,
  金色年华叹往事,余热亦自萤火光。
  清泉七绝杨述椒
  人道南门泉水香,酿酒煮茶增芬芳。
  今古南来北往客,盛传佳话到陇上。
  幸福的乐乐舞何世昌
  啊,在血雨腥风中挺进的民族
  曾勇敢冲出与兽群同居的山林
  以江河为琴放开其嘹亮的歌喉
  用铁肩钢骨发岀了铮铮的铜音跳起了这情趣动人的乐乐舞
   舞姿带着古老民族的挣揣性
   带着祖辈开拓进取的拼搏感
  带着寻求自由王国的新真谛
  舞姿赶跑了暴风雷雨的困扰
  舞姿激起了篝火四周的情歌
  舞姿驱散了围追堵猎的艰辛
  舞姿迎来了人生欢乐的笑声
  啊,这欢乐幸福的乐乐舞
   踏碎了怪石峥嵘坎坷的山
   剪直了山间逶迤崎曲的路
   唤醒了雪域中沉睡的金狮
  像伟大民族昂起了不屈的头颅
   像雪域巨人挺起了坦荡的心胸
  迈开了夺取文明富强的新步伐
   曼妙的舞姿在姗姗探索中挺进
  我豪放的民族欢快的舞
  舞步下融化了千里冰雪
  歌声里逗出了布谷欢鸣
  舞场升腾着初春的温馨
  跳吧,跳吧!尽情的去跳吧
  跳岀金轮飞转降吉祥的喜庆
  跳出政通人和山河秀的神彩
   跳出通向幸福天国的金梯云
  我的心愿袁永兴
  听耳边,声声“再见,
  看眼前,天阔路宽,
  毕业了,我们扬帆出征,
   为人民,踏上新的起点。在这离别的时刻,
  同志,你又问起我的心愿
  我的回答呵还是那样简单:
  一辈子深深扎根在草原。
  我怀念阔别三年的第二故乡,
  我渴盼重新在草原跃马扬鞭,
  我要把党的关怀送到牧民心里,
  我要去开辟更多的“牧读点”。
  让马背学校在风中雨中前进,
  让草原红花开得更加鲜艳;
  让草原一日千里腾飞,
  让奴隶的后代茁壮成长立地顶天。
  同志,这就是我的心愿,
  十分真挚又十分简单。
  草原人民送我上大学,
  我呵,定将青春献草原。
  附:已发表的现代诗歌、散文、小说、译制作品目录。
  诗歌何世昌《草原喜迎红宝书》(诗刊),《雪山啊,祖国母亲的杰作》(甘肃 《金城》,后编入《当代诗歌》);《喜看农村新美景》(《甘肃日报》,后编入《陇原新歌》),《献给故乡的歌》(《甘肃日报》),《举起你的金杯》(甘肃《陇苗》),《一个藏族姑娘的夜晚》(甘肃《驼岭》),《故乡啊,我心中的长天》(辽宁《芒种》),《乐乐舞》(辽宁《芒种》),(山东《当代青年诗选》),《欢乐的采花节》(辽宁《芒种》),后编入贵州《当代青年千家诗》);《党啊!母亲》载湖南《白云诗刊》。
  袁永兴《还是工农兵一员》《甘肃日报》;《心愿》载《甘肃文艺》。
  李舟才《布谷鸟的悲歌》载《西藏文艺》。
  散文发表作品有:《青山爷,你为什么》、《四月黄哟》、《哥哥我来为你引魂》、《窗前有棵皂角树》、《哟,叨拉发拉》、《我们曾经》、《趣闻》、《藏家新风》等。
  小说何世昌 《戴银盘的姑娘》(四川)李舟才 《丢失的猫》(《西藏文艺》)其他作品 《乡扎》、《拱坝河畔》、《在粮站里》、《山谷红霞》等。
  翻译作品李周才寓言故事《谁的孩子》(《少年文史报》)、民间文学《宝贝蛋的故事》;小说《被霜雪摧残的花朵》、《纸唐尕》、《美的旋律》、《苏旦村的故事》、《不成对的鞋》及《学生的心声》发表在《青海教育》等报刊。
  楹联
  自古以来,本县城乡群众每逢春节、元宵灯会及红白喜事。必贴对联(丧事为白纸对联),也有赠送对联的。光绪三十二年(1906)西固州同黄为楷创办“西固分州初级小学堂”时,亲题两幅对联(附后),对后进学生和守土官吏,寄予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光绪年间,张万魁中武举后,其叔张尚仁在新建大楼题联(附后)。劳动人民通过对联表达自己的不幸遭遇,如城解放前,某年除夕内北街一农民见不少人巴结权贵,特书写春联云:“冬去矣未见雪里送炭者,春来也尽是锦上添花人。”
  解放后,对联内容、形式随形势而易。1982年,县城恢复传统灯会,灯对联语,泥土芳香,呈现出“苍松与翠柏竞秀,灯火同星月争光”,“耀耀灯火庆元宵尽表心头喜悦,洋洋壮语赞四化抒发胸中豪情”的景象。
  附先代遗联和现代对联:
  先代对联选录
  元宵灯节(清同治)张尚仁
  头顶灯,手提灯,灯连万户成灯市
  你望月,我看月,月照千家是月宫
  谁赌酒乎?正好灯前举解饮
  有知音者,何妨月下抱琴弹
  佚名
  虽是西陲边塞地,赛过扬州城中灯
  三分谁谓杨州二,一石莫言子建八
  登魁(清光绪)张尚仁
  地脉初培,山发秀何如水发秀
  天荒已破,武登魁即有文登魁
  县令学堂联 (清光绪)黄为楷
  其一
  鸿雪幸留缘,看此间白水翠峰,
  应出磊落英多之士鹏霄谁奋迹?
  愿诸子干家栋国,都从忠心笃敬而来
  其二
  树木树人,成效在数十年之后,请君来守此土。
  须知识事务者,读时务书,纳彼百川归学海,
  同文同轨,圣教通九百里而遥,多士生于其间。
  且原以地方才,办地方事,慨然丰润到廉泉现代对联选录
  歌颂联:
  昼耀日夜耀月元宵耀灯
  国明策政明法人民明智
  政策越宽生活越好越要热爱共产党
  方向愈明前途愈广愈应振兴我中华
  有龙灯有社火又有秦腔舞蹈今年胜似去年好
  能改天能换地更能振兴中华后人总比前人强
  救灾又扶贫社会主义制度好
  供食且济衣人民政府恩惠多
  秉公办事联:
  心中有数开腔少说空话
  足下无私办事不踢皮球
  断案须持重应该天公地道
  侦察要慎微不可李代桃僵
  艰苦创业:
  树立鲲鹏大志为振兴中华奋翅扶摇
  发扬延安精神欲实现四化展才献能
  靠国家支持向银行贷款终非脱贫之计
  持艰苦作风有实干精神才是致富之门
  团结奋进:
  为政方略贵审势
  齐民要术在理财
  具百里之才当二里之任大胆创新成效在数十年之后哪管三年一换
  重一虑之得慎千虑之失集思广益谋利于十万人之众自有异口同声
  文教体育:
  勤勤恳恳不图名不为利甘愿蜡烛成灰
  兢兢业业有实学有才德乐为后人师表
  奥运扬国威十五金牌名振世界
  排坛显神手五联冠军誉满全球
  农林水电:
  花香椒香百果香饭也香异香飘万里
  山秀水秀八景秀人亦秀俊秀展奇才
  锁头紧扣白龙水,
  电站怒放霓虹花经济流通
  信息迅速胜似当年顺风耳
  神通广大且看今日孙行者
  牛羊满圈尽是招财童子
  花椒遍地无非进宝郎君
  文明时代:
  舟曲太贫困勿尚浮华勿事奢侈更应保持一勤
  人民本诚朴要讲文明要有礼貌首要孝顺双亲
  舟曲景象及沿革:
  灯灿舟城星从银河坠下
  雪积露骨山自天外飞来
  崇山西越沧海东临明月雄关猛想当年鼙鼓
  月色晴开春风漫度柳枝清笛还听今日笙歌
  雁山西来桓水东去石鸡马鬃拱左右
  天门北峙飞泉南泻翠峰笔架卫后前
  溯边厅沿革秦为羌道宋号福津明属巩昌清隶阶州民国初兴复称西固前后遥传二千年
  看地舆增异北接岷江南临四川东邻武都西衔迭部解放以还易名舟曲藏汉居民三万户
  舟系龙江二五城垣倚驼岭
  曲奏翠峰九九泉眼入长江
  启蒙求学忧忆驼岭峰晨钟
  品茶舒怀难得南门外甘泉
  二、戏曲、音乐、舞蹈
  1、戏曲
  解放前,县城秦腔业余爱好者,每逢春节、元宵节和重大活动,都演岀秦腔、眉户剧等。主要戏剧有:《柜中缘》、《拾玉镯》、《四郎探母》等。本县戏剧团体,乡村有南峪、梁家坝村秦腔戏会。抗战时期学校师生演现代戏,宣传抗日。解放后,秦腔、眉户、豫剧、话剧、歌剧、快板、山东快书等戏曲相继兴起。
  南峪戏会明末清初,南峪戏会建立,有二、三十户人家,每户1人进戏班,艺技单调原始,演出折子戏。民国34年,村民王代成进戏班主挑大梁。1950年陕西艺人史艺风流落到此,培育新人,与王配套演导,在南峪集会时演出本戏《辕门斩子》、《白蛇传》。此后,每逢元宵节在村上演出,临近乡民观看。因受封建迷信影响,当时的“戏会”成为“婆婆”(神像)的供品。后,大川梁家坝戏会成立,主要剧目秦腔折子戏及眉户戏曲《张连卖布》等“戏会”部分健康剧目起进步作用。”文化大革命”中“戏会”取消。1982年复出。
  龙迭县豫剧团1959年,河南省支建青年组成县豫剧团,演岀剧目主要有:《白蛇传》等。翌年,该团调合作,更名甘南州豫剧团。业余团体演出的剧目50年代初配合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西街小学和女子小学演出现代剧《穷人恨》、《小二黑结婚》、《宣誓》、《刘胡兰》、《一贯害人道》等。县委、县政府职工演出《兄妹开荒》、《送夫参军》、《夫妻识字》等现代剧目。
  1964年,县级机关职工业余文艺演出活跃,县人委眉户剧《三代仇》和城关小学话剧《箭杆河边》、《梅岭山下》等剧目连续在县城演出,群众欢迎。
  “文化大革命”中,各单位学唱学演“样板戏”。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岀小话剧 《灵活处理》,城关中学演出《收租院》、《红灯记》,城关小学演出《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及《红灯记》等,县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眉户剧《演练路上》、《流水潺潺》。
  1979年,县业余秦剧团演出传统秦剧《三回头》、《拾玉镯》、《游龟山》、《游西湖》等剧目。
  2、群众音乐
  20年代,北伐时期,流传演唱《打倒列强》等革命歌曲。
  抗日战争时期,为唤起民众,《大刀歌》、《黄河大合唱》、《红缨枪》、《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送寒衣》等歌声遍及城乡。
  解放后,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是灯塔》、《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妇女翻身歌》、《大生产》、《歌唱祖国》、等歌曲为主的学校歌咏活动尤为活跃。合作化高潮时期,《向劳动英雄看齐》、《三头黄牛一匹马》等歌曲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50年代末,青少年喜欢唱“电影插曲。”60年代前期,“农业学大寨”歌声此起彼伏。“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歌曲充满歌坛。《毛主席语录》歌曲家喻户晓,歌咏比赛经常举行。
  1976年初,县委通知,要求全县大唱由本县作者创作的《决心建成大寨县》、《六条标准》等8首歌曲,在广播上教唱,广为流传。1977〜1980年,举办《大路歌》等革命历史歌曲演唱会,参加200余人。参加"革命歌曲竞赛”300余人,县一中的《长征组歌》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翌年,《祝酒歌》、《骏马奔驰保边疆》等流行歌曲在全县传开。
  80年代,现代通俗港台歌曲被青年人接受。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剧插曲也广泛流传开来。
  3、群众舞蹈
  解放初期,“秧歌舞”、“腰鼓舞",“集体舞”传入本县。
  1962年,共青团、妇联和工会等组织举办青年交谊舞会文化大革命”中,大兴“忠”字舞,歌舞演出接踵而来。1976年后,“罗罗舞"、“马铃舞”等舞蹈素材被中央、省、州级文艺团体普遍采用。翌年,农村文艺活动复苏,民间舞蹈得以继承和发展。
  1984年后“迪斯科”、“霹雳舞”等一批海外流行舞蹈相继传入本县。
  4、音乐舞蹈创作
  “文化大革命”初,城乡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自作节目演出。。1971年后,州县多次举办文艺会演,文艺人才脱颖而出,创作水平有了提高,出现一些人们喜爱的舞蹈。1976年,由本县创作的男女声对唱"大寨红花遍地开”和舞蹈《欢庆丰收》主旋律,被甘南州歌舞团采用,改编为《深林情歌》,于198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奖。1984年,《白龙江流水》被省刊《祁连歌声》选用。截止1984年,全县参加州演出的音乐舞蹈约80多个。
  歌曲有《我爱公社的山和水》、《组歌联唱》、《大寨红花遍地开》、《农家笑》、《白龙江流水》、《绿云里飞出绿色的歌》、《牛哎,你和我交上了好运气》、《植树歌儿满山梁》、《一棵小树一颗心》《草原骑兵心向党》等。
  三、群众文艺表演
  本县藏族跳罗罗,汉族闹社火,由群众自发组织活动。古今沿袭,穿插说唱,后注入短剧、快板之类。
  1958年在县城广坝首次举办全县“民间传统歌舞会演”,城关队《女声独唱》,铁坝队《马铃舞》,武坪队《霸王鞭》,大川队《担水》等优秀节目受群众欢迎。是年,30多人参加甘南州第一次民间文艺会演,易明秀演唱的《十唱共产党》,颇受观众赞扬。
  19力〜1972年,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9周年和30周年,组成业余文艺宣传队,参加甘南州业余文艺会演。《欢庆舞》、《白龙江畔庆丰收》、《柿子熟了》、《五个老汉搞科研》、眉户剧《演练路上》被评为优秀节目。
  1975-1976年,县业余文艺宣传队参加“甘南州农牧业学大寨”专题文艺会演和 “甘南州纪念《讲话》发表34周年”文艺演出,舞蹈《伟大的胜利》、《我们是藏族铁姑娘》、《养蚕歌》和《组歌联唱》、《男女对唱》、《大寨红花遍地开》、《欢庆丰收》等9个节目被评为优秀节目。舟曲藏族舞蹈,连续两年为县赢得声誉。
  1978年,以大川公社老庄社火队为主体组成的县民间文艺演出队。参加甘南州第二次民间文艺会演,参演主要节目有:《扇子舞》、《狮子舞》、《啖呐》、《罗罗舞》等。
  自1958年以来,多次举办机关、学校文艺调演,开展业余演出、演唱、歌咏比赛活动。1978年后,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复兴。
  1988年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五洲杯”电视大奖赛中,舟曲籍歌手张涓,荣获专业组通俗唱法优秀歌手奖。后于1990年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通俗唱法三等奖,聘为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
  1990年,城关地区中、小学排练的舞蹈《上学路上》,歌曲《假如我是一朵蕾〉〉,小品《生日快乐》等节目,参加甘南州中专中小学调演,分别评为一、二等奖和优秀节目奖,是年8月,歌曲《阿妹的口弦三寸长》,参加全省调演。第三节美术书法摄影
  一、美术
  清末民初,县城北街秀才薛尊德以善画“博古画”和擅长裱装技术名闻乡里。民国15年,张仲权(字少平)兰州中学毕业后,以人物画首屈一指。刘克仁善画翎毛花卉,王铭善画兰竹均小有名气。后,薛振唐、韩志恭、杨述椒等初露锋芒。
  1974年,甘南州委宣传部干部杨林来县,协助县文化馆举办工农兵美术学习班,学员有教师、农民、知识青年30人,学习42天,每人创作1幅作品,在州初选后送省。1976年州委宣传部派甘南师范美术教师刘鹤林、严肃庄协助县文化馆举办 “版画学习班”,参加16人,作品送省评议。1983年和1988年,城关中学举办两次 “中学生美术学习班”参加51人。
  二、书法
  光绪八年八月(1881),杨雅震书写《重修西固城垣碑》。清末民初,刘履泰、刘履谦兄弟和杜祥、薛绍宗、张映瑞、沈澍霖、赵勤学诸人书艺誉满城乡。薛绍宗在城隍庙墙壁上所书大幅对联“昼锦堂记”行书条屏,深为武都书法家花湛露所推崇。现在月圆鳌山寺壁间尚留有墨迹。张映瑞以题写“孔庙大成殿”而驰名。宣统年间,大川坝奂文德以题写对联而声闻乡里(现留有墨迹)。民国时,韩际太、高连山、杨洁、王玺等在书坛上享有盛誉。赵帮晋(藏族)在上河一带小有名气。后张鸣凤以正楷、草书著称,房存义以楷书,赵兴以魏体,杨述椒以篆隶各具特色。后起之秀奂俊昌,酷爱书法,勤学苦练,其书法自成一家。
  1978年国庆,本县举办第一次书法、美术展览,参展作品105件,受到观众好评。1980~1989年先后举办“国庆”、“中青年”、“中学生”、“老人节”、“迎春”书画展作品428幅,其中1989年“龙年迎春书画展”作品之多,居历次书画展之首。城关中学、江盘学区、峰迭乡展出作品约100多幅。至此,全县共举办书画展览14次,展出作品637幅,其中选送州展出43幅(书法35幅,美术8幅),省级展出7幅(书法5幅,其中15岁学生韩乐中获省少年书法奖,美术2幅)。1989年5月,乔俊明创作的现代剪纸画“转灯、迎灯一正月十四夜望”,在全国首届风情画大奖赛中入选。
  三、摄影
  县内摄影照片多以新闻为主。1980年后,艺术摄影水平不断提高,杨长海的摄影作品《白龙江畔抢险记》、《长海潮》、《人勤林茂》、《苹果丰收》、《喜收新粮》、《高原团结之花》、《绵绵手足情》分别发表在《解放军画报》、《民族团结》、《民族画报》上,与韩守智合拍的《摘花椒》等3幅彩照被《甘南概况》一书刊用;省级报刊、影展采用10余幅,州级约80多幅。
  1986年9月,州群艺馆派出摄影人员协助县举办摄影学习班一期,参加13人, 是年展出杨长海及其他摄影作品100幅。翌年,张宝明拍摄的《山庄秋色》在“全省民族摄影展”入选。
  至1989年,摄影作品被国家级刊物采用11幅,省级15幅,州级约100余幅。
  第四节民间文艺
  一、民间文学
  解放前,民间文学收录极少。解放后,开始收集整理。1971年采收部分民歌。1980年后,陆续组织人员对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名人轶事、地名传说、寓言、小调全面收录,先后选编《民间小调》1集,《舟曲民歌集成》1集,《舟曲民间传说》1集,收藏藏汉族民歌100多首,民间传说80多篇,其中藏族民歌被省刊选用33首,《中国少数民族民歌集成》选用15首。
  本县民间文学形式主要有歌谣、民间传说、谜语、绕口令等。
  1、民间歌谣
  劳动号子集体打夯、拉木头等多用。
  打夯歌:夯儿么抬起来呀!哎哟嘿呀!
  边上么牢牢地打呀,哎哟嘿呀!
  边上么打不牢呀,哎哟嘿蚜!
  我们就麻烦了呀,哎哟嘿呀!
  拉木头:嗷一上来。嗷一上来!
  鼓一把劲啊,嗷一上来!
  木王爷大了,嗷一上来!
  拉不动啊,嗷一上来!
  千树中间,嗷一上来!
  万人伙里,嗷一上来!
  选下的料哎,嗷一上来! 嗷着!嗷着……。
  儿戏歌谣主要分“催眠曲”,“童年游戏”和“少年游戏”歌。
  催眠曲:《月亮月亮光光》
  月亮月亮光光,照着马家房上,
  马家房上有狼呢,把娃吓的叫娘呢。
  娃娃娃娃不要哭,爷爷给娃打豆腐。
  豆腐香,买辣酱,辣酱辣,买枇杷。
  枇杷皮,买条驴,驴不走,买条狗。狗哇哎,吱儿吱儿,把门打的嘭嘭嘭。
  开开门才是你,你是一个磨面的。
  少年游戏歌谣:《我给张家引娃娃》
  噴儿噴儿弹棉花,
  我给张家引娃娃,
  娃娃引来大了,
  张家把我不要了,
  把我的心肺气炸了。
  山歌(花儿)本县藏汉族花儿各异,多唱于山林中。
  《只要和你来相逢》(藏语大意)
  只要和你来相逢,青石做床也安稳。
  冷水洗脸也温暖,粗茶淡饭也心甜。
  《等到霜杀树叶落》
  你在山来我在河,
  树叶叉①住照不着,
  要等把你照得着,
  待到霜杀树叶落。
  《立故儿寻着你来了》(汉族)
  大路上的人不断,
  心病上的人不见,
  烟雾散了再来了,
  立故儿②寻着你来了。
  附:社火小调选录
  多在春节、元宵节群众性社火表演中合唱。
  2、二月惊蛰雷发声,白袍薛礼去征东,水面上捉拿盖苏文。春分来鼓动,长盈聚宝盆。
  3、三月清明报祖德,文公寻访介子推,他母子火烧绵山内。谷雨朝金阙,聚赴琼瑶会。
  4、四月立夏日正长,刘秀十二跑南阳,保驾的姚琪马子章。小满蚕茧作成,蚕娘夜不忙。5、五月芒种种谷糜,后稷教民务庄农,灵禽鸟巧语动万民。夏至天渐短,地内生阴风。
  6、六月小暑入伏天,唐僧经过火焰山,孙行者三盗芭蕉扇。大暑紧相连,佳人愁眉尖。
  7、七月立秋桐叶落,庞统死在落凤坡,孔明妙算真不错。处暑凉风至,才子笑呵呵。
  8、八月白露正中秋,杨家父子闯幽州,战败了北番萧太后。秋分昼夜亭,子午两相投。
  9、九月寒露冷森森,张良吹箫动楚兵,吹散江东八千兵。霜降百草枯,等到来年春。
  10、十月立冬小阳春,张生月下戏莺莺,小红娘来往为媒证。小雪鹅毛飞,家家过寒冬。
  11、十一月大雪飞纷纷,醉打三门鲁智深,为友大闹野猪林。冬至日渐长,一九一阳生。
  12、十二月小寒冷如冰,闯王攻打北京城,冲锋陷阵刘宗敏。大寒人人怕,半月就立春。
  13、一年四季十二月,天地循环无休歇,万般活路安排妥。要知来年闰,冬至数月尽。2、送郎送在二里墩,头上金簪抹一根,手掂金簪有多重,能舍金簪不舍人。
  3、送郎送在三里墩,桃花杏花齐开红,有心折花无心戴,拿到绣房解愁闷。
  4、送郎送在四里墩,四里墩前放风筝,风筝已起线在手,亲人一去那里寻。
  5、送郎送在五里墩,园中韭菜绿茵茵,刀割韭菜根还在,郎君一去何时来。
  6、送郎送到六里墩,六里墩前太阳红,奴送郎君一把伞,上遮太阳下遮身。
  7、送郎送在七里墩,叫声郎君细心听,好马不披两张鞍,好女不嫁两个男。
  8、送郎送在八里墩,回头不见绣房门,有心回家把门锁,难舍亲人离奴身。
  9、送郎送在九里墩,怀里抱的酒壶瓶,郎吃三杯熏熏醉,妹吃一杯满脸红。
  10、送郎送在十里墩,十里墩前别亲人,有心再送三五里,金莲疼痛走不成。
  2、民间传说
  过去,穷苦人为缓解生活压力和焦虑,消忧解愁,于闲暇时节,集拢一块,说古道今,侃侃而谈,内容广泛。历史人物、故事、神话、地名、风俗及天文、地理,无所不涉。
  附
  《金鸭与金蛤蟆》
  清朝末年,西洋人寻宝来到西固,获悉锁儿头潭中有两只金鸭子,便收买附近一恶棍,用金盘盗走潭中一只雄性金鸭子,六月天洋人又爬上露骨山欲盗守护银蛤蟆的金鹿,适遇冰雪大作,二洋人和恶棍丧于雪崩。自雄性金鸭子被盗后,雌性金鸭沉入潭底,不出水面,自此,锁儿头村庄就连年滑坡不止。
  《人命池》
  从前,舟曲武坪大海沟,有一猎人带狗出猎,忽见一麝,追至山顶水潭边,开枪射击,枪声“嘭”的一响,麝突然失踪,水潭冒出一股白烟直冲九宵,霎时天气陡变,狂风暴雨大作,将猎人卷入水潭。猎狗见状,奔回家中狂吠不止。猎人父母见猎狗独自跑回,从吠声中怀疑儿子遇险,即寻到潭边。但儿子踪影全无,嚎啕大哭。此时, 有一老人出潭慰劝,并赐拐杖几根。二老各拿一根,其余丢掉。半夜,拐杖金光灿灿,二老一看拐杖变成金杖,恍然大悟,始知金杖为儿命价。再去潭边寻找丢弃的拐杖,潭中老人又岀现,并给二老赐一木碗说:“你们的儿子已不能抚养你们,若遇旱年,取潭水一碗撒空中,即可下雨,凭此可保你俩生活无虑”.以后凡遇天旱,屡试灵验。从此,人称此潭为“人命池”。
  3、民间谜语
  猜“谜语”(俗称“探古今”),以诙谐幽默、朴实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的“谜语”,这些谜语,在繁忙劳动之余能消除疲劳,为劳苦大众的生活增添乐趣。
  形体谜语。以模拟、形象、夸张的手法编织而成。例:
  一个红媳妇儿,一肚子白烧饼儿。(红辣椒)
  扁塌的肚子搐搐嘴,尽吃馍馍不喝水。(布袋)
  从小生来一身毛,长大成人穿黄袍。
  虽然不是真天地,文武大臣都来朝.(民用蜡烛)
  一个木马,四蹄四爪,口里吃人,肚里说话。(房子)
  动体谜语以模拟动作、夸张的手法编织而成。例:
  一个麻雀跟风飞,肠子肚子倒一堆。(织布“梭”)
  组字谜语。例:
  三人同日去看花,百友原来是一家。
  禾火二人同旁坐,夕阳西下两冬瓜。(春、夏、秋、冬)
  杠上一条牛,立日在心头,西阳有一女,女子最风流。(生意要好)
  4、绕口令
  俗称“咬谜”。例:
  背的板,上的坎,板把坎坎?还是坎把板坎?
  一个跛子,背了一背篼果子,跌倒跛子,撒了果子,先拉跛子嘛?先拾果子?
  扁人背的扁背篼,扁豆地头摘扁豆,会摘的摘一扁背範扁豆,不会摘的摘半扁背篼扁豆。
  二、民间艺术
  流传的民间艺术主要有:
  1、松棚彩灯
  过去,每逢“元宵”,县城街道搭松棚,挂灯对,灯距5米,灯对多写对联,内容多以歌颂为主,一般长约2米,宽约28厘米的长方体木框,灯对之间悬方灯、转灯、匾灯、还立屏灯,以蜡或植物油灯为光源。游人观灯,既玩味对联,也欣赏书法。
  屏灯为大型座灯,高宽约2.5〜3米,形如屏风,前后做成长方形木框,每格木框白纱上画有连环画。解放前,四街屏灯图画内容各异。北街屏灯做成年代最早,描绘十八层地狱;东街画列国故事;西街《三国演义》西关为《今古奇观》和《二十四孝》组画等,80年代初恢复灯会后,各街屏灯重新绘以《三国演义》、《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古典故事画,也有充实新内容的,中悬日光灯,识文观图,极其精彩。
  2、龙灯
  龙身彩布,绘鳞甲,也有纺绸龙,沙布龙,其色多为青、黄、红三种。龙灯头尾用竹扎制,龙身用竹筐或滕条做成(7〜9节或12节),各节内燃蜡烛(后,安装电池灯泡)。
  另外,还有宫灯、裙子灯、转灯、八卦灯及鱼、蝶、瓶、盆、瓜等动、植物形体灯。弓子石一带流行背灯,身背支架,上挂彩灯。元霄节时,一户一灯,敲锣打鼓,顺街游转。
  3、民间音乐
  民间传统音乐流传至今,久兴不衰。
  民歌包括拉依、花儿、耕地、射猎、牧歌、拉运、夯歌等。拉依、花儿多表达情爱、情怀,以独唱、对唱为主,牧歌、拉运、夯歌抒发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
  家曲有酒曲、催眠曲和道情等。相会时围坐火炉旁,传递酒碗,边喝边唱。
  舞曲含藏族罗罗舞、马铃舞和汉族秧歌舞、师家舞曲等。
  小调多在春节闹社火时演唱,集体手工劳动时也演唱,如旋柿干、剥玉米等。农村普遍传唱的有200多首,主要有《采花调》、《担水》、《放风筝》、《十盏灯》、《二十四节》、《解放西固》、《织手巾》、《十二花》、《伯牙抚琴》(背弓调)、《小卖花》等。
  世俗音乐婚丧嫁娶时,艺人以唢呐为主,敲打吹奏,或哀伤凄凉,或热烈欢快。
  宗教音乐藏汉各异,用于祭祀、宗教活动。
  器乐“弹口口儿”(口弦琴),用整块竹片制成的微型乐器,长约10厘米,竹孔镶嵌一簧片,右边拴一线绳,平时藏于竹筒,挂在胸前。演奏时,左手握柄,按在嘴唇,右手轻轻拉动线绳,以微气控制,弹奏优美的旋律。节日或闲暇时几人围拢一起,齐奏。
  其次还有“柳咪儿”、“竹咪儿"、"草咪儿”、“柳竹咪儿”等简单器乐。
  常见的民族乐器有三弦、箫、笛、七星架、二胡、琵琶、扬琴等。
  4、汉族舞蹈
  明初,汉族“扇子舞”、“霸王鞭"、“龙狮舞”、“师家舞”流行县内。
  扇子舞旧时,男角着白衣、黑褂、蓝裤,戴缎帽,挂眼镜;女角男扮女妆,上着红绸衣,下着裙,垫起假脚、发髻上插绢花,吊银穗耳环。解放后,男女角色分扮,左手执彩灯,右手执扇子,一般10〜20人,边唱边舞,盛行于白龙江畔。
  霸王鞭(俗称打鞭子)用细竹竿做成,长约1.2米,竹头凿孔安上铜钱,拴红绸。表演时,旋转拍打竹竿诸部位,落地起跳,拍打鞋底,重复进行。表演者10人以上,男性为主,女次之。城关、大川、南峪、武坪盛行。
  龙舞即龙灯舞,引舞者挥动灯体和珠灯,和着锣鼓节奏,引“龙”抢“珠”,逗 “龙”游舞,盘舞阵式有“龙抱柱”、“龙翻身"、“龙跑阵”、“二龙戏珠”等,城关表演较多,乡间次之。
  师家舞铁圈绷上羊皮为鼓,手柄末端系若干个铁片吊环,鼓锤呈弓形,击鼓摇环,边敲边唱边舞。
  另外,“狮子舞”、“跑旱船”、“跑纸马”、“高跷”古今流行。5.藏族舞蹈
  罗罗舞藏语称“多德”,又叫“嘉惹”,是女姓集体舞,领舞者先出场,众舞者互挽臂翩翩起舞,围圈后缓缓退开,动作一起一蹲,挽臂跃前甩后,整齐划一,步阵缓慢横向移动。
  摆阵舞男姓集体舞,称“玛汉”,即“玛复”,反映男子古代作战的阳刚美。
  马铃舞舞者执一串镶有10多个小铜铃的皮圈,起舞时随乐节拍摇动马铃,男女多以10〜20人转圈摇铃为舞,至狂跳。今铁坝、黑峪、占单等地藏族为普遍流行。
  敲打舞围着篝火边唱边跳。
  6、剪纸、刺绣
  剪纸和刺绣历史悠久。是本县妇女(藏族妇女有的亦兴刺绣)手工艺之一。剪、绣水平以城关地区为代表。女孩从小就练习剪花、绣花,尤其是绣花水平高低是择婿的重要条件之一。过去民谣:“养下儿子会识字,养下女儿会扎花。大姐扎的牡丹花,二姐扎的灵芝草,剩下三姐不会扎,一针挽了个线疙瘩"。说明姑娘家人人从小都学刺绣。
  剪纸和刺绣联系密切,美的刺绣必须选择精巧别致的花样。剪纸分两大类,一类是枕头、鞋、帽等物绣花所用的花样;一类是室内装饰性剪贴,如窗花、天花板剪贴等。枕头花样分大枕、行枕和耳枕,大枕花样为6寸左右的正方形,内容以民间传说、二十四孝等内容为主。行枕花样五、六寸长,二寸宽,以花卉为主,例“鱼闹莲”、“蝴蝶碰金瓜”等。帽花多用在小孩帽子上,大尾巴帽子花样较大,“狗头”帽花样较小。鞋类花样,老年妇女所穿船形鞋,因鞋尖向上变翘,亦名尖尖鞋,从鞋根到鞋尖分左右对称两张花样。另有木底三寸“金莲”鞋。以上鞋皆满绣。儿童及大姑娘、年轻妇女的绣花鞋,花样在鞋尖,呈新月形。另有绣寿衣,绣荷包、绣裹肚儿等。有的兼具剪、绣两种技艺,有的只剪不绣,有的只绣不剪。城内刺绣高手首推北街仇孟英,可绣帽、鞋、枕头极其精妙。其次还有张蓓蓓子,人称王花儿姑姑。东街剪纸能手有杨元元、所剪花样为城内抢手货,年迈时剪花熟练到胸有成竹,不用落墨,凭一把小剪,在一张白纸上剪出复杂的图案,即使细微之处,也能细致入微,同街薛怀青、薛玉青姊妹二人绣花齐名。西街刺绣能手著名者有薛银兰等。西关张家韩妙凤、韩先先、韩惠贞三妯娌以刺绣齐名,而以韩惠贞技艺略胜一筹。同街还有张喜元、乔先先绣衣亦有名。大川刘四斤,南峪豆元秀,旧寨子刘格格的二十四孝也很有名。
  70年代末,新人复出,如寨子韩翠英、大川袁全全子为后起之秀。1978年袁全全子为县文艺演出队赴州会演剪贴彩灯、纸船贴花150多幅。1988年县文化馆举办以城关为主的“农民剪纸艺术展”,作者8人,人展作品64幅。韩翠英的“丁郎克母”、张秋桂的“佛手桃”、孙朝玉的“七月里”、姚高吉的“龙腾图”、刘亲义的“凤凰戏牡丹”,被《甘肃农民报》国庆专版刊用。此外,解放后刺绣还兴起剁针绣,用来绣门帘、枕套等。7、雕塑
  舟曲称绘画、雕刻和彩塑艺人为画匠,擅长此类技术的艺人俗称“某画”。最著名者为“张画”。张画系县内峰迭乡瓜咱城内人,历经清末、民国及新中国三代,50年代中期去世。张画,精通山水、花卉、翎毛及人物,尤以人物为最。且木工娴熟,房屋架落、门窗刻镂、或明、暗八仙、或菊竹梅兰,工艺精细。特别是彩塑,形神兼备。解放前,县城方圆及弓子石、中牌乡、寨子许多庙宇的神像多系他作。故拜师求艺者甚多,现门徒已传至三代。县内瓜咱、宕昌石阕子均有人承其艺。
  解放后,南桥木工王永珍、真亚头冯开吉、弓子石乡甸子湾王林显等人,雕刻技艺精湛。弓子石乡官家山青年农民刘家峰潜心钻研技艺,其泥朔“藏女背水”、“赶驴老汉”等22件泥塑作品,1988年县文化馆书画展览会展岀。
  第三章科技
  解放前,舟曲县无科技组织,更无科技成果可载。粮食、蔬菜品种的筛选,均以祖传方式选择旧品种。也有与邻村、邻县交换旧籽种的。但都是移地未易种的简单作法,如是代代相传,品种逐渐退化,难得高产。偶有丰收之年,也是有经验的农民对来年气候、土地墉情的估计确定作物播种。倘如气候正常、无自然灾害,终年辛劳,方可取得丰收。收获仅凭侥幸。吃饭全靠老天。
  农业耕作技术因受山地条件限制,一直沿用牛耕。收割、脱粒打碾全凭人力操作,有的农户可使用大牲畜拉碌磕碾压脱粒。
  家禽家畜及林木果树均以自然繁衍为主,个别牲畜(如骡)和果树(柿),人工配种、嫁接而得以繁殖延续。其他方面则多为空白。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主要以农为纲。中心工作以解决人民温饱为主,其他科技事业一度停留在解放前水平。
  1959年,舟曲县科技委员会成立,科学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先后建成9个科技组织,办起两处农村科技网,11个地震群测点,地震预测、预报准确率逐次提高;科学技术普及有长足进步,农业机械发展较快,尤其科技咨询服务项目网点增多,农作物套种技术全面推广。截止1990年,在引进、推广、自研农业科技的同时,培训药材栽培、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以及农技、农机、兽防等农村科学技术人员9500余人次,在科技兴农的战线上,成为技术骨干力量。
  50年代以来,科技、科研人才陆续增多。80年代,一批科研新秀脱颖而出。截止1990年,取得科研成果农业方面10项,林业6项,畜牧业4项,医药卫生7项、工商4项,地震科研7项。在以上科研成果中参加全国专业技术讨论会的论文两篇, 获省级三等奖的成果1项,获州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第一节科技组织
  一、舟曲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舟曲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59年,1962年撤销,1977年9月,成立舟曲县科学技术管理局,局长1名,干事1名。是年11月,增干事1名,始开展工作。1980年恢复科委名称,配主任、副主任各1名,干事3名,1984年增加科员1名。1990年职工7名。
  在科学管理工作中,主管全县科技人员先后进行职称评定和申报,应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科技成果和申报,基层科技人员的培训,科研项目论证等工作。
  二、舟曲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农科所)
  舟曲县农科所,1977年10月成立(县良种场并入,地址峰迭乡瓜咱坝),主任、副主任各1名,技术员3名,工人7名,占地5380平方米,其中房屋占480平方米(平房22间)。大型农具有:东方红一28型拖拉机1台,工农一11型手扶拖拉机1台,10马力柴油机1台,东风700型脱谷机和37型粉碎机各1台。牲畜:骡马3匹,猪30余口,羊58只。
  农科所引进小麦良种95项,辐射育种16项,大田推广5项。对玉米有目的地试验杂交组合25项;同时对引进、杂交、试培的76项杂交组合进行区试观测,并承担州列“玉米杂交试验”课题。期间,繁殖提供良种小麦1.65万余公斤,良种玉米0.12万公斤。
  1980年3月农科所撤销,人员、财产、业务移交良种场。
  三、舟曲县良种场
  1970年成立舟曲县良种场,1977年归并农科所,1980年3月农科所撤销后又恢复原称、建制。现有职工18名,其中技术人员3名,干部1名,工人14名。大型主要农具有:铁牛一55型拖拉机1台,天津造小四轮拖拉机1台,东风一700型脱谷机1台。场址为原农科所地址。
  1981〜1989年,县良种场进行小麦良种繁育、引种试验和三圃田繁殖原种试验。参试的品种:武都5号、7号、163—7—7、槐70011—1等20多项。经试验后,对适宜本县种植的品种进行大田推广,计每年向全县提供小麦良种1万公斤,并承担省属有关地区的种子和农科部门玉米小区试验及玉米大田杂交良种。截止1990年,每年计向全县提供玉米良种0.3万公斤左右。
  四、舟曲县种籽公司
  1983年舟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析置。初,主要进行小麦、玉米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
  小麦良种1987年引进的绵阳系列良种在大川至巴藏河川地带试种成功,亩产280公斤,比老品种150〜200公斤增产80〜130公斤。1989年已扩大到2000多亩。引进的清山系良种,亩产293〜301公斤,适宜在半山阳湿地带播种,已在城关、江盘、南峪、坪定等乡大面积推广。
  玉米良种1982年引进的中单2号,在铁坝、大川、南峪、城关乡试种成功,亩产达500公斤左右,适宜在河川地区春播和小麦套种。1989年已推广扩大到5000多亩。1990年推广面达8000亩。1984年引进的鲁玉4号、中单2号,经5年试验、示范,亩产达450多公斤,最高达640公斤,1990年在全县22个乡,海拔1800~1900米之间的半山区推广种植1.5万多亩。
  五、舟曲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农技站)
  农技站建站后,引种试验、示范,实现小麦、玉米良种的更新换代,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验、示范并推广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
  小麦60年代中期,引进的阿系良种取得大面积增产效益,从而更换原来的老品种。70年代初期,引进甘麦系良种更换其他品种。1976年以后推广天选系、武都系良种,更换已退化的品种,使产量稳步上升。
  玉米60年代为杂交种试种阶段。70年代初引进推广产量成倍增长的“金皇后”、“白马牙”、“辽东白”等良种更换低产老品种。1977年后以“张掖488号”、“庆单7号”更换已退化的其他品种。
  病虫害防治60年代中期始逐年增加防治面积。1987年发展到5.02万亩。1988年达6万亩,防效率80%以上。1990年控制黑穗病、锈病、白粉病及蚜虫、粘虫等病虫害的蔓延危害。
  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1984开始在海拔1800米的山地示范、推广。1990年,面积达到13000亩,当年增产128.86万公斤,比当地未覆盖的玉米增产2〜3倍,已在全县海拔1800〜2000米的半高山区全面推广。
  六、舟曲县瓜咱苗圃
  1972年,在峰迭乡瓜咱坝建立。苗圃209亩。职工2名。1990年有职工21名,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50间。在原70亩果园中划分出新品种引进试验地4亩,育苗田50亩。主要设备有:东风牌载重汽车1辆,手扶拖拉机1台,抽水机1套,恒温箱1个,500倍显微镜1架。
  苗圃为支援全县林果建设,累计培育各种苗木270余万株,其中苹果、梨、苗木20余万株,葡萄、石榴、无花果等苗木20余万株,花椒苗木50余万株,核桃苗木30余万株,生产各种果品10万公斤左右.引进栽培成功投入生产和正在试验的优良果树有七个树种26个品种,其中苹果类有红元帅、黄元帅,红星、祝光、富士等5个品种;桃类有水密桃、蟠桃、山东大桃、沪005号,大久保、白粉、岗山白、麦香等9种;梨有香蕉梨,苹果梨、莱阳梨、雪梨、冬果梨5种;葡萄类有“牛奶”、“巨峰”两种;杏有唐汪川杏等3种;此外,有河南省的李子、新疆的核桃等。
  1978年,苗圃被评为全州先进科技单位。农艺师杨文远先后获得省级科学大会颁发的个人奖状和国家民委、劳动人事局、中国科协三家颁发的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
  七、舟曲县林业工作站
  60〜70年代引进优良果树种苗,在城关乡锁儿头、三眼,江盘乡河南,大峪乡和八楞寺等地创建12个果园,每年向市场提供大量优质苹果、梨、桃、葡萄等果品.配合省农科院植保所及州林木病虫防检站共同研究并摸清花椒树病虫的危害规律及防治方法,1988年防治4次,共59.94万株,当年全县花椒比1987年增产10.50%,增值51.15万元,其中大川重点防区增产22.40%。1990年防治65万多株。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雷家瑶承担,县林业站参加研讨的“花椒流胶病(黑胫病)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省级鉴定,其论文为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植物病理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所采用。
  八、舟曲县蚕桑站
  舟曲县蚕桑站,1957年成立时,在原产土茧70公斤左右的基础上,经引进推广优良桑树,蚕种,建立起以大川为中心桑蚕基地,使本县的蚕桑事业在技术经验方面居省内领先地位。至1975年,蚕茧除民间自用外,累计上交国家6万余公斤,年均产3336公斤,1959年产量高达7454.5公斤。栽培成功的桑树良种,仅大川就有12.67万多株。
  1964年“全省蚕茧生产现场会议”在大川召开,推广介绍蚕桑生产技术经验。1980年蚕桑站,合并到林业站。
  第二节农村科技试验
  —、瓜咱沟天麻试验点
  1980年6月县科委创办瓜咱沟沙沟河坝(海拔1820米)天麻试验点,试验田6亩,建筑面积2亩(包括院场、上温室、气象哨)简易平房5间,保护林(次生林)150多亩。期间,科委有关技术人员承担州列课题“天麻栽培试验”和县列课题“猪苓人工栽培试验”。经鉴定,验收合格。
  二、舟曲县医药公司少哈药材试验场
  1975年11月建在大峪乡少哈药材试验场,海拔2200米,属集体性质,总占地面积27亩,其中供种植用地11亩,种植商品药材用地16亩,技术员1名,药工3名,临时用工由少哈及其邻村投入人力。
  少哈药材试验场承担甘南州科委下达的人参等多种药材试验课题。1979年试种成功,并在全县推广杜仲、云木香、山茱萸、黄柏、板蓝根、黄莲、人参、天麻等药材种植技术;同时,在武都关试验成功当归鲜籽育苗。
  第三节地震测报
  一、组织机构
  舟曲县地震办公室1975年成立,原址舟曲县气象站,由一名兼职主任负责具体工作。1976年配专职干事1名。翌年归并舟曲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1978年恢复原称后与科技局合署办公,兼职主任1名,干事2名。
  舟曲县地震台1987年成立,隶县地震办公室址城关乡三眼村北峪门口,专职工作人员5名。监测设备有B73微震仪,遥测式JB水平摆倾斜仪,OY—口、75-I 土应力仪,植物电仪器等。
  群测点全县先后在基层各学校、单位设立业余地震观测点11处,业余观测员10余名。1975年国家地震研究所协助舟曲在一中、气象站安装土地电仪,设立第一批群众性业余地震测报点。1976年,松潘地震后,在县武警中队、农科所、立节中学、舟曲林业局机修厂、大川中学、坪定小学设立群测点。1980年调整,保留县气象站、立节中学观测点,增设铁坝学校观测点。1987年增设博峪观测点。
  二、测报工作
  1985年前,测报工作主要依据各群测点上的土地电,土应力、土倾斜仪、土地磁、植物电及群众上报的各种动物反常行为,天象气候观察等宏观现象,由县地震办公室综合分析产生预报意见,上报州地震办公室。1976年实行定期会商制度。期间,县地震办曾对1976年9月1日松潘5级地震,1979年7月礼县4级地震提出过预报。1988年先后在县地震办、地震台、博峪观测点设立地震专用无线电台(归属甘肃省地震系统无线电台网络系统)。是年9月1日起,舟曲县地震台观测资料纳入甘肃省地震观测区域台网,地震台较准地预报岀1989年3月1日四川省马尔康附近5.1级地震,1989年6月16日发生在玛曲的5级地震。
  第四节科技普及
  一、科技咨询服务
  舟曲县尚未创立专业性科技咨询服务机构。80年代,县科委先后帮助城关乡食用菌菌种厂、食用菌裁培专业户、药材种植户、县医药公司等单位和个体户,作过一些技术咨询、经济论证,预测等无偿服务。并对县药材资源的开发和引种试验等方面作岀一系列的可行性论证报告。1984〜1989年间,研究改造酒柿加工工艺,为主产区大川,南峪等乡远销酒柿商品提供技术服务。1986年从武都地区农科所引进技术,帮助城关乡创建菌种厂。截止1989年累计生产黑木耳菌种3.5万瓶,除供应本县外,还销往迭部、宕昌、岷县一带,创产值2.28万元。1986年为城关、弓子石等乡引进白芸豆生产技术推广种植,年产量40吨左右。1982年,以城关乡三眼村引进试验江苏平菇、凤尾菇原种分离生产栽培为重点,在西街、瓦厂、寨子等村发展13户食用菌栽培户,菇床420平方米,截止1986年累计培育出菌种7000多瓶,产值4200多元,产量最高达10公斤/平方米。1987年因借用接种试验的农技化验室另作他用,停止生产。至1990年,平菇生产仅剩1户(西街),菇床30平方米,3年共生产250公斤鲜菇。
  二、实施套种技术
  本县人均0.28亩的河川一年两熟作物区的水浇地,亩产一直徘徊在150〜200公斤之间。1982年州、县农技部门在城关乡三眼村实施小麦、玉米套种技术,其播幅:小麦0.9--1米,玉米36To厘米;播期:小麦10月10日左右。玉米在麦收前半月至20天点播,采用“中单2号”玉米良种,先在两户农地中试验成功,亩产从原来的200公斤左右猛增到450多公斤,最高亩产达650公斤。1983年发展到18户,60亩示范田。1984年全村实现套种化,1985年获大丰收,总产量由原来的4.5万公斤左右,猛增到8.3万公斤;人均有粮由原来110公斤增加到208公斤。是年,在城关乡推广。1986年州、县有关部门在三眼村召开河川地区乡村干部现场会议,进行推广,并选抽该村“二传手”技术员分赴各乡传授套种技术。大面积推广后,1988年全县亩产由原来的140.5公斤增至359.5公斤,净增156%,三眼、北关两村亩产在500公斤以上。1990年,全县共套种10000亩,亩产800公斤以上。
  第五节科技培训
  一、天麻、猪苓人工栽培培训班
  县科委于1982年4月、8月及1985年12月先后在峰迭及大峪、城关乡庙沟村等地举办5期(每期3—6天)天麻、猪苓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300余人,其中约200人已掌握基本操作技术。
  二、花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1987年4月和8月,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在舟曲实施花椒流胶病虫害防治课题,举办两期花椒流胶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省农科院雷家瑶教授讲授,培训145名技术骨干,受训人员基本上识别近10种虫害,掌握基本的防治方法。另外,县林业站自1987〜1990年累计培训农业植保员547名。
  三、苹果树修剪培训班
  1987年11月县科委与扶贫办公室举办14个乡,41人参加的苹果树修剪培训班,聘请县林业局农艺师和瓜咱苗圃技术员,讲授果树修剪技术,学员基本掌握果树修剪。
  四、农技、农机、兽防人员培训
  1985〜1988年县农技站共培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骨干1117名,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员6608人(次),小麦、玉米套种技术人员515人(次)。至1990年底,县农机局培训合格农机手210名,兽防站培训合格基层兽防员121名。
  第六节科研成果
  50年代以来,随着农技、农机部门的成立,科学技术首先在农、林业范围内推广应用。1978年后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开展专业性科研活动。
  一、农业科研成果
  本县农业方面取得科研成果并写出理论性文章的有:《舟曲县第一次、二次土壤普查》、《舟曲县土壤志》、《舟曲县土农药志》、《舟曲县农业资源调査与综合区划报告》、《舟曲县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冬小麦套种玉米技术试验示范》、《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小麦良种的引进试验与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病虫害防治》、《意大利蜂的引进与推广》,其中《舟曲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于1988年12月获州级科技一等奖,《冬小麦套种玉米技术试验示范》获三等奖。
  二、林业科研成果
  林业方面科研成果资料有:《舟曲县果树品种资源调查》、《舟曲县林业资源调查与区划报告》、《花椒黑胫病的初步研究》、《花椒桔啮跳甲的防治》、《优良果树的引进与果园创建》、《瓜咱苗圃的创建与优质果树树苗的繁育》等6项,其中第4项系本县林业站配合州林木病虫防检站共同研究课题,荣获1988年12月州级科技二等奖。
  省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花椒病虫害防治及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课题,于1990年底已在本县实施。
  三、畜牧业科研成果
  舟曲县畜牧业科研成果及资料有《黄牛冻培改良》、《马鼻疽的防治》、《畜间布氏杆菌的防治》、《黄牛青㭎叶中毒的初步研究》等4项。四、医药、卫生科研成果
  医药卫生方面的科研成果有:《地甲病、克汀病的普查与防治》、《结核病的普查与防治》、《猪苓人工栽培试验》、《天麻栽培试验》、《当归鲜籽育苗试验》、《杜仲、山茱萸、黄柏、云木香、板兰根、元胡等药材的引种试验与推广》、《纹党深加工技术研究》等7项。其中,3—4项获1988年12月州级科技三等奖,医疗系统有9人9篇论文专著。
  五、地震科研成果
  舟曲县地震办公室成立后,已取得七项地震预测科研成果:《土地电短期突发性异常与地震》、《介绍一种群众预报方法一综合概率法》、《震源外围土地电变化与地震》、《谈一土地电变化特征》、《对一土地电在几次地震前后变化的讨论》、《舟曲地震台台站常数及尾波震级》,《西一礼盆地及西缘地区地震活动性异常识别及综合评判模型》,其中第5项参加全国地震群测群防业务技术讨论会中国地震学会普及工作成立大会;第7项获甘肃省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届甘肃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论文奖。
  六、成果选介
  舟曲县综合农业区划成果报告1984年底〜1985年5月,完成土地、气候、种植、林业、畜牧、水利、水保、农机、农经、乡镇企业等10个专业区划和综合农业区划的成果报告,经省、州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验收,颁发验收合格证书。
  舟曲县第二次土壤普查
  第二次土壤普查(1985年5月〜1987年1月)以农地为主,应用1:5万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部分地方用1:10万地图),挖土壤剖面498个,平均8985亩1个剖面,其中农业用地170个剖面,平均1446亩1个剖面;采集农业耕作土壤化验剖面样(农业耕作层,自然土壤表层)492个,分析化验1708个项次,牧业用地145个土壤剖面,平均8788亩有一个剖面。化验剖面样277个,2216个项次,并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进行养分分级,查清县境5个土类、8个亚类、27个土属。编绘1:5万土壤图、土壤有机质分级图、土壤含氮分级图、土壤速效钾分级图和土壤改良利用分级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出《舟曲县土壤普查报告》。
  天麻栽培试验
  1980年6月〜1985年11月。先后从600〜1400米的低海拔亚热带湿润区引进技术种茎,选择海拔在1820〜1900米的温暖带半湿润区的瓜咱沟沙河坝试验。1982年运用《树叶菌床法》进行有性繁殖试验,获第一代种茎。1983年经与其他品种组合对比栽培,其产量与母种相比,平均增产31倍,最高38倍。其他品种平均增产4.47倍,最高7.53倍。
  1980年7月首次下种,1982年5月收获的鲜天麻125公斤,商品率73.6%,产量为母种的3.29倍,平均产量1.055公斤/平方米,最高4.275公斤。后在大峪等7个乡进行示范推广,转入商品生产。
  据大峪、城关庙儿沟105户栽培的1866平方米天麻统计,1985年产鲜天麻3987公斤,商品1109.5公斤,折干品221.9公斤,产值6.66万元,种子2877.5公斤,产值2.88万元。
  猪苓人工栽培试验
  1980年7月~1988年6月,在瓜咱沟天麻试验点进行,运用密环菌培育的菌棒,添加菌枝、落叶、腐殖质土、野生猪苓菌核作种材料,采用丰坑式窝形栽培法, 取得成功,其产量与母种相比:栽培两年2.5倍,三年5倍,四年8.33倍。
  第四章新闻广播
  解放前,广播事业几乎处于空白。
  解放后,本县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经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兼职管理到专业管理,从城镇到农村,由单项收听到多项转播的大发展过程。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12年中,由单纯国家独办发展成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四级联办的广播电视事业。宣传业务由原抄转甘肃省广播新闻发展到就地取材,自编稿件、自制录像放像。
  县内新闻广播与电视业蓬勃发展,宣传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本县各行各业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丰富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1988年,舟曲县广播电视局获“甘肃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第一节新闻报道
  解放前,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新闻报道寥寥无几。《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于1936年曾沿长江西行,辗转到白龙江流域西固县采访民情。1941年县教育界人士王玺投稿《陇铎月刊》,报道《西固县教育概况》。国民党西固县长陈宝全也曾撰文报道过本县风物名胜。1949年11月,孙铁锋起义,向人民解放军62军部发送起义电,后在《甘肃日报》报道西固起义情况。50年代后期,县内业余通讯员新闻报道活跃,稿件多被省、州以至全国性报刊采用。50年代末〜60年代,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经常撰写本县各业新闻,通过县广播站广播报道。1979年,县广播事业局设采编组后,开展正常新闻报道,配合党在新时期的中心工作,编辑报道本县农村经济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各行各业的工作事迹。1990年全县业余通讯员已发展到60多名,报道本县改革开放的稿件屡被省、州、县广播电台(站)和报纸采用,县广播站播出稿件由1981年的74篇增加到1990年的500多篇,表彰优秀通讯员41名。1986年,李宏被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1989年李宏的报道消息:《舟曲花椒病虫害防治实行任务承包》一文,在全省优秀广播节目好新闻评选中获三等奖。
  第二节广播事业
  一、广播机构
  1951年,西固县始设立收音站,县委宣传部干事兼收音员,负责收录新闻和广播宣传。1956年成立舟曲县广播站,配播音、机线、行政负责3名。1960年,广播业务归并文化馆。1962年广播站恢复。1968年与文化馆等单位合并组建宣传站。1973年广播站析置。1975年在原广播站基础上成立舟曲县广播事业局,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设编辑、事业、技术等股。1984年改名县广播电视站。1987年更名舟曲县广播电视局。现局、站编制25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20名,行政人员4名。局内设编辑、机线、电视转播、音像管理,事业等6个组(室)、每日转播中央和甘肃省广播电台节目5个半小时。自办节目30分钟。
  50年代初,随着县收音站的建立,陆续在城关、峰迭、大川、沙湾、武评、官亭区建立收音站,由区政府宣传干事兼收音员。1959年城关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I960年停办。1970〜1972年插岗、立节等18个公社建立放大站。1974年城关公社放大站恢复。1981年江盘、池干乡成立放大站。至此,全县各乡都建立广播放大站。至1990年,除博峪乡广播网划归前毁坏未能恢复外,全县广播放大站21处,广播站6处(舟曲林业局机关、厂(场)5处)。各乡放大站有工作人员30名,其中临时工23名,舟林局厂(场)广播站5名。
  二、广播网路
  1948年国民党西固县国大代表刘克仁去南京开会,买回一台直流收音机(始为西固第一台收音机),收听国民党中央广播节目。
  县、区收音站建立初期,只装有几只高音喇叭在城镇宣传。县广播站成立后,逐步向农村发展100多户入户喇叭。1957年架通10个生产大队广播线路,入户喇叭发展到145只。1958〜1959年利用225公里电话线路开通洛大、武坪、铁坝等10个公社,49个生产大队的广播,喇叭增加到802只。1962〜1969年增设县城到公社广播专线和公社到生产队入户线路共185杆公里,全县15个生产队架通广播线路,入户喇叭发展到851只。1973年起,县广播站组织人力整修农村广播线路830杆公里。并新架设300杆公里线路(重点架设公社以下广播支线),线路总长增加到1130杆公里,入户喇叭发展到1.2万只,入户率上升为69%.1977年全县入户喇叭较前减少。
  1978年后,政府加强对广播事业的领导,农村新增入户喇叭600多只,喇叭总数发展到1.25万只,入户率上升到71%,使183个生产大队573个生产队全部通广播,农村广大农民能收听到新闻及文艺广播节目。舟曲县广播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80年县广播事业局自筹经费制水泥杆120根,更换县城至弓子石、坪定公社广播专线19.5杆程公里。同时,广播事业局与公安局联合颁布《保护农村有线广播通告》,调整放大站半脱产人员工资待遇,农村广播线路得到有效保护。1982年甘南州广播局投资L3万元帮助发展舟曲广播事业,县局制水泥杆150根,架通县城至大川公社12.5杆程公里广播专线,使该地区3万多群众直接听到县上广播。1983〜1986年,广播线网及其设备被盗窃破坏,全县广播喇叭由1.25万多只下降到2700只。整顿后,喇叭回升到3417只。坪定、中牌、巴藏、憨班等乡全面恢复中断数年的广播线路及入户喇叭。1989年对农村广播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开展评比活动,奖勤罚懒,县局奖励5个基层先进站,6个乡放大站工作人员受到处罚。1990年,全县广播线路总长461.5杆公里,通行政村88个,通自然村率40.9%。入户喇叭4228只,入户率19.3%。
  三、载波与小片广播网
  1970年县广播载波会战小组先后制成ZQ—8—I型15KC和ZQ—8—I型37KC 电子管载波发射机各1部,接收机1部、电子管中间放大器5部,半导体接收机12部,ZQ—I型37KC滤波器16套。在立节、峰迭、大川、三角坪、插岗邮电所装置滤波器,并在部分放大站装用中间放大器和接收机,通过电话线路向公社放大站传输县广播信号。后因以上地区架设广播专线,1973年载波广播停用。
  1970年后,本县农村未架设广播线路的村庄,由县宣传站广播组协办自购三用机和高音喇叭,开办小片广播。至1979年,全县办起57处小片广播网。随着农村广播网的发展,小片广播逐渐减少。现有八楞乡花园沟和大川乡石门坪村因未通广播专线,继续沿用小片广播网宣传。
  四、机房设备
  县、区收音站初建时,利用狭窄的旧民房开展广播业务,设备仅有4灯和5灯电子管直流收音机。县广播站成立初,仅有15平方米的机房和播音室,设备有50瓦9灯扩音机1台、转播机1部、2千瓦发电机1台。1957年增置21瓦扩音机1台,改建北街桥头水磨为小水电站,供广播用电。翌年,扩音设备改用500瓦,并增设810型录音机1台。1959〜1969年3次更新机房设备,采用Y—1000A型扩音机2台,增音机2台;增设810、601型录音机4台,改用CY—500型扩音机2台,增用W T30型无线收讯机1台,12千瓦/25马力柴油发电机1台。1982年广播事业局分配新建楼房,面积433.29平方米,内设机房、播控室、录音室、服务部、会议室、办公室及数间职「.宿舍。
  1987年对机播室按标准化进行改建,装置自制电源配电柜和输出配电柜,改造 TY250—1000A型扩音机2台,增设播出控制台和自制收讯控制台,配备维修用仪表、监听机、除尘器等。
  基层放大站机房、播音室大都合用一间房。1988年全县共有扩音机24台,输出总功率5215瓦,柴油发电机组6台,电唱机16部,5KV自耦变压器10台、收讯机3部,城关站配有CKI—I型广播控制台。
  五、广播经费
  初,各收音站经费由区政府供给。1954年起农村有线广播宣传经费实行三级负担:县、乡站广播专线、设备及业务费由地方财政供给,乡至村网路建设、维修费用由乡、村分担,入户线路、喇叭维护费由农户承担。1979年前,乡站广播业务经费每年由地方等集2.1万元。实行包干后,经费按包干数由财政拨款;农村广播网建设和维护费实行民办公助。
  六、广播宣传
  “快报”与“收听”解放初,县、区收音站每天借助收音机听抄中央、西北和甘肃台的“记录新闻”,自编《广播快报》,油印后发至县直机关和区、乡政府,再由区、乡政府复印投送各行政村党支部。《快报》周1期、150份,共刊220期,发行总数4万份。各收音站利用节假日,群众集会时携带收音机、喇叭和自制话筒,组织群众收听时事和党的方针政策。至1955年,各站总计宣传510场(次)。
  节目时间建站初期,收音站每晚播音1次,210分钟。1957年始,早、中、晚各播音1次,330分钟。1959年改每日播音1次,150分钟。1960年停播。1962年恢复日播音1次,时间增加到210分钟。1966年后,恢复日3次播音,全天播音时间仍为330分钟。
  转播节目建站后至1968年,广播时间重点转播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对农村广播”、“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和甘肃台“全省新闻联播"、“法制园地”、“卫生与健康”及部分文艺节目。
  自办节目始于1969年。以选播报刊文件为主,另加播本县新闻。1979年起设专人编稿播音。1981年后,节目内容扩展到“农业科技”。“生活常识”“理论讲座”、“普法教育”、“计划生育”、“教育与教学"、“国防教育”等。自办节目占总播音时间18%。第三节电视事业
  70年代前,电视一词在舟曲人们生活言语中还很陌生。1979年后,已进入舟曲居民家庭。本县从第一座电视差转台建成至今,仅11年时间,全县已建成电视差转台3套3座,地面收转站(包括舟林局属场)14座。
  一、电视转播
  测定电视差转信号源舟曲南北峰峦重叠,高耸入云。初建电视转播探定差转信号源工作十分艰辛。1978年11月,县委宣传部和县广播事业局与武都地区广播局共同抽调业务人员及医疗工作者组成电视差转信号探测小组,在大雪封山、天气严寒的条件下,主攻海拔4154米“雷古山”侧峰收测,首次取得测试资料。翌年4月复登海拔3958米白尖山收测,获取第一手资料。同年6月复登雷古山、白尖山等数座高峰,对来自200公里外大尖山台电视信号鉴测对比后,白尖山测试效果优于其他各点,经试收观察、信号稳定,以此确定电视差转信号源。江盘乡南山黄土梁定为收转白尖山差转信号的差转点(白尖山信号源不能直接转县城)。
  电视差转台1979年9月,县委、县政府批准在坪定乡九原村白尖山峰顶和江盘乡黄土梁建立差转台。用武都设备进行收转试验。12月购置2台10瓦差转机,分置白尖山和黄土梁,白尖山收8频道发6频道,黄土梁收6发10。正式建成第1、2两座电视差转台。翌年9月在白尖山腰(海拔约3600米)修建60平方米双层木板机房,固定4人值班。1981年在完善收发系统工程中,于黄土梁修建30平方米机房。此后架设两地差转台的高压输电线路3.5公里。白尖山采用电源控制差转机开关,结束人常年住白尖山值班的历史。1983年自制两座轻型铁塔,功率0.01千瓦覆盖半径5公里,并完成黄土梁台的避雷网建设和天线改造工程。另在九原村修建1座20千瓦水电站,调配1台40马力柴油机,装配成12.5千瓦柴油发电机组,以作备用电源,年播出天数达到340天以上。1985年改收关山台(甘肃台)信号,对原收发频率进行调整,白尖山收12频道发2频道,黄土梁收2发9。1981〜1990年底,共播出电视节目1.52万小时。
  白尖山台覆盖曲瓦、憨班、峰迭、坪定、弓子石乡部分村户1.3万人,黄土梁台覆盖城关、江盘乡约1.2万人,溪岭台覆盖大峪、巴藏两乡部分村约5000人。
  县城隍庙山电视地面收转站1986年1月,省、州广播电视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一行5人来本县考查县城电视地面站选址,始定城东隍庙山建站。是年,地方财政投资后,4月建机房,5月竣工,占地面积117平方米,6月12日始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1989年11月增置设备后全天转播中央台二套节目。至1990年底,共收转中央一套节目8370小时,二套节目6.18万小时。
  机房设备有:CaC—U50W和DCH—50W彩色差转机(供收转一、二套节目二、摄像宣传和录像放映
  1984年始应用摄像、录像技术。购进2台录像机,1架摄像机,成立录像放像队1个,以地方新闻为主,开办不定期的电视自办节目。期间,向甘肃省电视台投送录像新闻20余条,其中被采用播出12条。此外,摄制扶贫、教育、植树造林、农业科技等专题录像片,下乡巡回播放。
  录像放映业务发展飞快。1985年7月成立舟曲县音像制品管理领导小组,指定专人管理业务。1989年3月,成立录像代办站,负责全县放映站、点的供片工作。1990年全县录像放映站、点11处,分布主要村镇,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第四节报刊发行
  一、地方报刊
  本县创办报刊,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民众教育馆办有《青年简报》,内容宣传抗日救亡。国民党县党部主办《江涛周刊》,内容多系党义及披露抗战新闻。出刊时间不长。《青年旬刊》系三青团西固区队部主编,内容与《江涛周刊》大同小异。另外 《西固县政府公报》每旬出刊,系县政府宣布政令及揭晓县政工作情况,内容丰富,适合地方实际需要。后,县党部办有《西固周报》,内容主要宣传国民党政策政令,解放前夕停办。
  解放后,《西固周报》为中共西固县委机关报,内容以地方新闻为主,转载中央和省、地区报刊、电台的重要新闻,宣传党在国家过渡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该报石印,8开,4个版面,发行400〜500份,由邮局办理订阅,发行到省内各县。是时,有报社机构,工作人员4名,县委书记兼总编,另有1名缮写,印刷工作2名。1954年6月,报社随县迁宕昌。
  二、国家报刊发行
  解放以来,县委宣传部协同邮电部门组织全县机关、团体和职工群众收订报刊。初期,收订率低。以后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报刊收订率渐增。1978年,1988年为本县报刊收订率的高峰年,每百人有11.11张的报纸和5.49本的杂志。1990年报刊提价,各部门经费紧缺,报刊收订率下降。(表二)第五章文物胜迹
  舟曲古文化遗存丰富。新石器中晩期,先民们已在这里繁衍生息,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
  历代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财富消失冲灭,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文化建设,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和文物调查征集工作。至1990年底,全县已调查发现古文化遗址43处,甘肃马家窑和齐家、寺洼文化分布广泛,具有地方特点和时代共性。个别遗址出现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古城、寨堡和各历史时期墓葬遍及全县。现存明清时期石碑10多块。由于一些人缺乏保护古文化遗存意义的认识,县内一些古建筑于50年代陆续拆毁,剩留的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封、资、修”黑货毁弃,荡然无存。
  第一节古文化遗址
  县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尚能说明文化类型的计23处。
  牛头坪文化遗址牛头坪文化遗址位于峰迭乡瓜咱城东南高丘三阶地。1974年初查发现。面积约1.7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5〜14厘米,距地表1.8〜6.4米。剖面遗层含红烧土层、灰层、灰坑、家畜禽兽遗骸及泥质橙红陶、彩陶、灰陶和细高颈敞口罐,直口瓶、敛口瓮的残片和砍砸器、刮削器、磨制残石器。出土典型器物有橙红胎黑彩的敞口罐、钵、直口杯,长颈侈口灰陶罐素面无纹。石器有缺口石刀、磨制石斧、石镰、石锛和钻孔石刀、石锄等。
  彩陶花纹有写实的叶状纹、锯齿纹、网纹、水波纹、钩叶纹、平行线纹、同心圆纹等,属马家窑、半山类型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有的接近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绳纹有兰纹、剔刺纹、划纹多见于泥质灰陶。
  咀坪文化遗址(咀村)咀坪台地文化遗址有新石器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及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6300平方米。遗址剖面地层暴露灰坑、灰层,人、禽、畜遗骸,橙红陶、彩陶、灰陶片及墓葬坑。灰坑呈袋状,口直径55〜65厘米内含杂灰、人畜骨骸和陶片。
  遗址有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石板棚葬。出土泥质橙红黑彩的长颈折肩直腹双耳壶、直敞口悬耳杯、敛口圆腹钵及侈口高颈折肩直腹双耳泥质灰陶壶、碗等。彩陶饰横带纹,鱼网纹、叶状纹、漩涡纹等。
  瓜咱坪、西坪遗址位于白龙江南岸峰迭乡瓜咱城西南阶地及其西二阶地。1974年调查发现。总面积约9600平方米。西坪遗址文化层均厚85厘米,剥蚀面有灰层、红烧土、泥质橙红陶、彩陶和高颈折肩直腹素面灰陶壶,直口鼓腹罐,折沿瓮的残片。灰坑中含畜禽骨骸。彩陶以带纹、波浪纹、漩涡纹为饰。
  遗址墓葬主要分布在瓜咱阶地。多为1〜2人的土坑石板棚葬。随葬物有泥质橙红陶敞口碗、侈口罐,高颈彩陶壶和素面灰陶壶、瓶、直侈口园腹罐。少数彩陶吸收庙底沟文化特点,饰宽带纹、叶纹、斜带纹、垂帐纹,为新石器马家窑、半山文化类型。遗址在建设乡属单位时已征用。
  出土文物高颈彩陶壶在省博物馆展藏。
  北山坪文化遗址在县城东北1.5公里的三阶台地。1978年调查发现。遗址面积5.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距地表0.8~9米,厚均40厘米。遗址地表泥质橙红陶和彩、灰陶片遍地皆是。
  文化遗层存在上、下迭压地层关系。早期文化堆积内涵丰富,有泥质橙红陶、彩陶、灰陶、夹砂陶的盆、瓮、钵、瓶、罐等的残片及石器、灰坑、窑穴、木炭屑及陶窑遗迹,并出现尖状器、刮削器、圆形磨谷器、石环锤等石器。出土马家窑类型两连彩陶罐(省博物馆存展)。晩期堆积含寺洼类型的泥质和细沙的灰陶残片及饰刻划纹的泥质厚胎红陶残片。
  墓葬除单体成人葬外,还出现一例3人合葬墓:居中男性仰身直肢,两侧女性各以左右作侧身屈肢面向男子,为夫妻合葬,显出女性屈从和依附于男性的状态。随葬器物有寺洼类型马鞍型口沿双耳泥质褐灰陶罐。遗址另有身首异地的“乱葬坑”。
  锁子头文化遗址在半高山弓子石乡老庄村南台地。面积约有1.08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层厚20〜60厘米,含红烧土板结层、灰层、炭屑、素面泥质红陶和绳纹灰陶片。出土泥质橙红黑彩陶的瓶、罐、三足罐及侈口高颈折肩直腹灰陶罐、钵等。彩陶饰网纹带纹,灰陶有外饰狗纹的残口罐。磨制石斧、石铸等石器,为新石器马家窑早期文化遗存。马各坪文化遗址含新石器晚期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类型。1974年调查发现。位于南峪村东南1公里的黄上一阶地,面积约9400平方米。文化遗层含泥质橙红陶、彩陶和灰陶陶片、窖穴、灰坑、炭屑等。彩陶饰网纹、带纹、平行线纹等。灰坑深86厘米,口宽75厘米。
  墓葬有成年单人葬,出土直侈口鼓腹平底的单、双耳和无耳素面无纹泥质灰陶罐,侈口折肩直腹薄胎红陶罐及四口罐。其中一灰陶罐肩腹处饰“#"刻划记号。
  台子文化遗址1974年调查发现。位于白龙江南岸县二中周围二阶地,东西长280多米、南北宽180米,侵蚀严重。文化层厚均45厘米。含灰坑、灰层、红烧土层及泥质橙红陶、黑彩陶、灰陶夹砂陶片。陶片遍布校园,多为泥质薄壳红陶和彩陶敛口钵、高颈罐、侈口罐及灰陶盆形器、罐的残片。出土器物有泥质橙红陶敛口罐 (沿有四孔)和内外饰红彩的泥质灰陶侈口单耳罐,陶纺轮、残坠环、臂环。彩陶以匀称的宽带纹、平行线纹、漩涡纹、同心圆纹、钩叶纹为饰。马家窑和半山文化类型。
  掌坪文化遗址在峰迭乡城外村南二阶台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1974年调查发现。遗址分布面广,剖面遗层裸露出灰层、灰坑、窖穴、磨制残石器、炭屑、灰层和红烧土层、泥质橙红陶、彩陶、灰陶及夹砂陶片。
  遗址存在石板棚盖的成年单人葬,2〜3人的成年合葬及单一的小孩瓮罐葬同有出现,出土泥质橙红黑彩陶高颈壶、侈口罐、三连罐和灰陶单耳小侈口罐、敞口高圈足豆、碗、残石坠环等器物。彩陶纹饰具有仰韶文化特点,多以波浪纹、漩涡纹、同心圆纹、网纹、山形纹出现。彩陶三连杯、双耳壶在省博物馆展藏。
  达嘎坪文化遗址位巴藏乡政府以东1.5公里白龙江北岸二阶台地,文化层厚40〜56厘米,含灰层、灰坑、红烧土板结层、残石器、泥质橙红陶、灰陶的敛口盆、侈口罐及黑彩陶器残片和烧结物等。板状泥结物有竹杆压印痕迹。袋状窖穴含变质的栗骸。彩陶饰横带纹、漩涡纹,灰陶器腹拍饰绳纹。具有新石器晚期半山文化及齐家文化特征。
  上坝子文化遗址上坝子文化遗址在巴藏乡上巴藏村以西白龙江北岸二阶地,东西长约360米,南北宽220米。东北部为公路和民屋侵蚀。1974年调查发现。文化层均厚40厘米,岀现灰堆、红烧土、褐土层、窖穴、陶窖、磨制残石器、泥质橙黄陶的侈口高颈折肩罐。敛口盆、碗、高圈足豆、夹砂鼎足器、长颈黑彩陶壶、盆和灰陶敛口钵、瓮的残片。出土石铲及泥质桔黄陶高颈罐,罐肩饰压印纹,腹绳纹。高圈足豆饰镂孔。泥质黑陶敛口罐小而光滑。彩陶饰宽带纹、圆点纹、网纹、弧形三角纹、漩涡纹。红陶与灰陶耳饰指压附加堆纹,腹饰兰纹、绳纹。另外,群众在陶窑堆积中发现一颗陶丸和半截陶祖。
  上台子文化遗址出现早期马家窑文化。位于上巴藏白龙江南岸西南高台地。1983年调查发现。遗层内涵丰富,厚约60厘米。暴露出灰坑,陶窖遗迹及泥质彩、灰、红陶片和夹砂陶片。陶窑遗迹略呈圆形,室、膛、穴门、篦隔可辨认,地表有泥质橙红陶侈口罐、敞口钵和灰陶折沿双耳罐、豆及夹砂陶的鼎足残片。彩陶盆饰宽带纹、条纹、螺旋纹和旋涡纹。夹砂陶片有拍印纹和压印纹。
  岭儿坝文化遗址在曲瓦乡东南2公里的白龙江南岸岭儿坝村东、西一阶地。文化层含打制和磨制残石器、木炭屑、灰层、泥质橙红陶、黑彩陶及灰陶敛口钵、侈口壶、夹砂陶足等残片。出土器物有泥条盘筑的高颈双耳彩陶壶;单耳侈口鼓腹灰陶罐、壶等。彩陶壶耳脊饰泥条指压附加堆纹,器表宽带纹、曲带纹;灰陶壶肩、腹周刻饰线纹、波浪纹、竖线纹和“x”形刻划符号,遗址属于马家窑、齐家文化类型。
  大家坪文化遗址大尕坪文化遗址位于曲瓦乡城马村西白龙江南岸二阶地,面积约1.9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距地表2.2〜3.2米,均厚30〜50厘米,内含灰层、炭屑,泥质红陶和彩、灰陶的罐、瓶、壶、敛口钵、盆的残片及砍砸器、刮削器、斧、锛的残石器。出土器物有泥质橙红陶罐和灰陶单耳罐。彩陶片饰三角纹、宽带纹、同心圆纹、钩叶纹、山形纹等。并出现羼和料的残足器底和石斧。遗址为齐家文化类型。
  石家山文化遗址1990年底调查发现,属马家窑、齐家文化。位弓子石乡东南7公里的大村台地西,堆积层厚25〜35厘米,有灰层、灰坑、禽、畜骨骸、红烧土层和泥质橙红陶、彩陶及灰陶的鼓腹敛口钵、侈口罐、高足豆、碗的残片。出土红陶无耳罐及高41厘米的圆腹单耳和无耳灰陶罐,腹饰绳纹。彩陶片饰网纹、漩涡纹、三角纹、圆点纹等。
  大年坝文化遗址位拱坝河下游北岸大年坝一阶地。1990年底调查发现。文化遗层含上下迭压地层关系。下层灰迹堆积长而厚,且有灰坑、红烧土层和灰陶双耳罐、高颈壶、敛口钵的残片,均饰绳纹。红陶罐腹残片胎质粗糙,并出现磨制石斧。上层含厚胎红陶罐腹和孱和料的夹砂陶片及口、耳皆呈马鞍形的灰陶罐残片。系齐家文化和寺洼安国类型文化墓葬位台地北,出现灰陶单耳罐,为寺洼文化。
  坎坎坝文化遗址位于拱坝乡政府北二阶地(现为耕地)。东西长约310米,南北宽260米,耕地表有大量陶片。遗层堆积含褐红烧土、灰烬层、灰坑和泥质橙红陶的侈口折沿盆、罐及侈口折沿灰陶壶、罐的残片。橙红陶厚胎,饰指压纹、竖行绳纹。灰陶薄胎,素面无纹,夹砂陶片绳纹,指压纹口沿,属齐家文化遗存。
  拱坝坪文化遗址位村东侧台地。遗层含灰坑、灰烬层、红褐土层,炭屑、圆状磨谷器、砍砸器、红、灰陶片和夹砂陶片。另出现灰陶鬲器底和罐、瓶、钵的残片,不具文饰。出土双耳灰陶瓶、无耳折肩腹罐和磨制精细的圭形凿、窄肩石斧。属齐家文化遗存。
  陕甘西村台地亦发现齐家类型的文化遗址及出土的灰陶罐。
  奂坪、马头梁、堡子下文化遗址奂坪遗址位于坪定乡政府西1公里台地。1975年调查发现。遗层含带状灰层、红烧土层、红陶侈口罐、碗残片和灰陶侈口鼓腹罐、盆、钵残片。出土泥质单耳灰陶罐,腹饰绳纹。属齐家文化遗存。
  马头梁文化遗址位该乡西台地之上,遗层含灰层、红烧土和单耳罐、敞口钵、盆、碗的红、灰陶残片。夹砂粗陶,腹饰竖行绳纹和剔刺纹。出土泥质单耳褐陶罐、盆和橙黄陶罐(残)及磨制无肩圭形凿、石斧石器。属齐家文化。堡子下文化遗址位于坪定乡政府西南台地。文化层含粗厚的罐腹和碗的红陶残片,另有褐、灰陶的罐,豆圈足和盆等残片。夹砂陶厚胎。墓葬出土单耳褐红陶罐、盆、罐腹绳纹。属齐家文化类型。
  硬山梁文化遗址位于中牌乡政府东北1公里的黄土梁。遗层出现灰烬层,泥质薄胎红陶器腹和灰陶罐、碗、豆圈足残片。出土砍砸器、圆状磨谷器、石钵、石刀、石臼等石器。陶器有长颈圆肩腹下杀的泥质灰陶瓶,腹拍饰绳纹。双耳灰陶罐耳呈马鞍形。为新石器晚期共存的齐家、寺洼文化遗存。
  年子坝文化遗址寺洼安国类型。1990年底调查发现。位于大年乡北2.5公里的拱坝河北岸二阶地。遗址为村落和耕地侵蚀。遗层有灰坑、灰堆、泥质橙红陶和褐红陶及褐灰陶的高颈圆肩腹和折肩腹的单耳、双耳罐沿、腹残片。
  上大年文化遗址位大年乡西北高山之巅的上大年台地。1990年底调查发现。文化遗层厚约15厘米,含红烧土层、灰层,间有泥质褐灰陶和褐红陶的口沿、腹的残片及夹砂陶片。系寺洼安国类型文化。
  力族坝文化遗址位大年乡西北10公里的拱坝河北岸阶地。1990年调查发现。属齐家、寺洼文化遗存。文化遗层含灰炕、灰层、窖穴,泥质桔黄陶、褐灰陶及灰陶的侈口圆肩腹绳纹罐和侈口折肩罐腹残片。出土灰陶侈口圆肩腹素面罐。
  上驼骆文化遗址位拱坝乡东南半高山台地,1990年调查发现。文化遗层为村落迭压,含灰层、红褐土层,不具纹饰的泥质褐灰陶鼓腹罐、盆、碗和橙红陶、灰陶盆、罐腹沿残片。出土灰陶鼓腹罐和橙黄陶折肩罐及高54厘米、口径48厘米的石臼石器。系寺洼和安国类型同存文化。
  石门沟文化遗址位大川乡东南石门村北台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遗层和耕地表散布,饰波浪纹、横带纹等的彩陶片和红陶片,灰陶片少。系马家窑文化。
  此外,在两河口南台地、弓子石乡果园村台地、石家山大村台地、三角坪台地、南峪上坪、大峪得力坎阳面坪、铁坝乡阿木族坪、喇嘛街台地、立节水地坪、城关半山村方地等处发现新石器遗址,有马家窑和齐家、寺洼文化类型泥质红、灰陶残片。
  第二节古墓葬
  一.秦墓葬
  70年代农田建设中,县境东南八楞乡东岔湾、池干乡干子沟、弓子石乡石家山等台地出现数座秦墓,出土规格不一的秦“半两”铜币和绳纹灰陶罐、盆等器皿及残戈兵器。其中东岔湾一例墓葬,头、身遗骸异置。
  二、汉墓葬
  分布在舟曲以东和东南部地区及西北坪定乡地区。
  坪定墓群位坪定乡政府东台地,1975年调查发现。土坎剖面裸露朽棺木和人骨遗骸及随葬侈口绳纹灰陶罐,褐红陶壶、盆、碗残片。墓葬居多,有大量汉“五铢” 铜币。
  奂坪墓群坪定乡西南奂坪北。70年代初岀现5例土坑墓和一例砖室墓。墓室正方形,有甬道,井顶高2.6米,墓砖29x17x4(厘米)。室顶悬一面西汉规矩铜镜。被群众掘弃的其他土坑墓葬多随葬灰陶器皿和“半两”铜币。
  井坪墓群位官穴台地、西台子及老庄北。70年代出现3例砖室墓和7例竖井土洞墓及棚葬墓。出土灰陶罐等器皿和西汉“五铢”铜币。墓砖25x13.5x4(厘米),28x16x4.2(厘米)。
  西关墓群县人民医院北,盐土山脚。建院时平弃数座土坑墓,出现绳纹灰陶罐、碗等器皿残片及数枚汉“半两”铜币。
  此外,弓子石乡罗家,八楞乡斜坡、林家山,武坪乡哈河坝村东,大川乡石门村东骆驼湾,拱坝乡麻衣村,大年乡上大年、力族坝东,铁坝乡燕麦、王家山村及中牌等台地,亦发现汉代砖室墓,随葬灰陶罐、壶等器物,砖长25〜28(厘米),宽14〜17(厘米),厚4〜4.3(厘米),斜坡墓葬有“五铢”铜币,铜泡钉。上大年、林家山墓葬随葬汉代小铜镜。
  三、唐墓
  70年代,井坪村斜道岀现一例土洞墓,随葬“开元通宝”和一面有柄铜镜。60年代中期,城关真亚头马莲坪发现一例小型砖室墓(彩饰),随葬物中有“开元通宝”。
  四、明墓
  刘氏墓碑位县城东。墓碑高115厘米,宽65厘米。额阴刻“大明”,其下阳刻 “刘氏三代宗位谱表”,下列其家祖位:高祖刘口儿任枢密院佥院(元中央军方临时机构);刘□初授怀远将军及曾祖刘裕、刘洁、祖伯刘瑄、祖父刘武(皆五品),妻、祖公婆宜人等。碑镌刻精细,属雕绘艺术珍品。
  房临溪墓位于县城东北罗家峪村西北台地。1975年平地掘弃,经清理,为竖井土洞墓.椁彩饰;棺乌漆,不具纹饰。棺底铺垫3〜5厘米厚的木炭渣和白膏泥, 墓中随葬两块志铭(46x45厘米),碑志篆刻“明故考承信校尉房公墓志铭”。载:“公讳宪,字百度,临溪其号。上世直隶风阳府邱州人”,……临溪生于嘉靖甲午 (1534),卒于万历五年(1577)。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二次葬于此地。
  第三节古城寨堡
  县境自秦置羌道起,于边陲高山、大河之咽喉筑城围寨、汉至清,随兵燹征战, 时有筑城设堡之举。一、坪定乡古城遗址
  西寨城位舟曲西北坪定乡西2公里台地北。疑此城为汉代前羌道治所。民口碑:“西口子”、“石城”及“先有坪定石头城,后有万里长城”。面积约30600平方米。东依山崖,西、南临险沟,北靠丘。遗墙大部废弃,残高9米,北土墙存夹棍眼。城中有内城遗迹。出土粗泥质灰陶罐片及秦“半两”铜币。遗址东南角外墩台遗址亦出现绳纹灰陶残片及秦“半两”铜币。古城筑于秦。
  坪定城为西汉早期羌道治所。遗城位坪定村西南高台地,略呈长方形,东南隅几处内残墙有夹棍眼,高约10〜12米。遗址面积约12400平方米,出土粗布纹瓦片,侈口圆腹绳纹灰陶罐、敛口钵残片及汉小砖。古城汉代筑。
  亚头城位坪定东南3公里两峰对峙口的黄土梁台地,为坪定东控要冲。亚头,古“牙头”讹写。古代官署之称。亚(牙)头,即官署前头之卫城。现存长约24米的两段夯筑残墙及一处残高8米的墩台遗迹。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72米,出土灰陶罐沿、腹残片,明碗圈足瓷片。汉代筑。
  二、西固城遗址
  西固城即今舟曲城。汉武帝元狩六年,李广征西入迭州,置武都郡(本广汉郡西部都尉),治所在西固城。早期古城在舟曲西关。清人丁谦《梁书•夷舘传地理志考证》:宕昌故城当在阶州(武都)西,西固所城也。今北城外一段12米长的外城墙,留存8孔夹棍眼,属汉代筑。城内出土一件小型铜鼎,饰饕餮纹,鼎底镌篆隶“汉世金鼎”文字。同时,还出土“货布”铜币。系汉遗存。
  宋为福津故城镇,属阶州。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福津县令张俊臣筑西固堡。明洪武十年四(1381)千户姚福拓筑西固新城,原西固堡(旧城)为西关(《阶州续志》)。
  查今舟曲西关旧城北遗墙,残高8米。西固新城曾三次加固倍筑,残高9米左右。解放后,大部城墙悉毁。现残存城北和东部一段墙迹。
  三、大峪城(堡)群遗址
  大峪沟纵深20公里。峪口石峡锁控,马莲坪城堡座其顶,溪岭城堡与附近阳面山站力城(堡)形成居高临下的三角阵。另有半沟,年藏、站个咱、得力坎、多拉、阳坡、老地(1958年毁为耕地)、大峪坪上坪、闪坎、大崖、少下10多处汉城遗址,残留城迹。大峪上坪、年藏、阳坡、大崖等城地出土有脊双翼式铜箭簇和其他铜兵器。遗城有夹棍眼。大峪上坪古城外原存一处高约8米,底周约16米的骨灰塔堆。此塔1958年垦地平弃时,群众发现骨灰中有数以千计的有脊双翼式铜箭簇及灰陶罐,蜀汉铜币多枚。此迹为古代军事战役所致。下坪东、西、南壁崖及村中地段, 存在贯通的地下平直甬道和多口崖洞工事。四、瓜咱古城遗址
  遗址座落在白龙江南岸一阶地峰迭乡政府所在地瓜咱村。古传莲花城。因城形似莲花(民又称梅花城)而得名。城周地势险峻。其东武都山(疑古宕昌山)高耸人云。遗址残存南、北、东墙迹,长约340米。城区东北为城中之小城(民传亦此),遗墙残高7.4米,二次倍筑,含夹棍眼。出土泥质侈口刺纹双耳灰陶罐、细颈灰陶瓶,敛口钵绿瓷及粗褐、白釉瓷片,铜质残兵器。陶器表光滑,腹饰曲线纹。西城高丘台地下出现莲花纹瓦当残片(传古寺遗址)。《甘肃地理沿革图表•仇池杨氐》:今舟曲西北瓜咱地带有宕昌一名。《汉书•地理志》:羌道县羌水电塞外,东南流经宕昌城东,又东南流经婆川城(大川梁家坝)东南。《阶州直隶州续志》:“后秦仇池增宕昌、在白龙江之上。”古城汉代始筑。当为宕昌早期之王城。
  五、牛头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瓜咱城东南咀村文化遗址之上台地东缘,古名牛头关。其东、南、北临险坡。城长方形,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4米,现存墙残高8.2米,上宽5.2米,有夹棍眼。城地表有绳纹灰陶和青绿釉陶瓷片及粗布纹瓦片。南墙外土坑墓葬出土褐绿釉陶罐。城堡,东西锁控。过去公路未通时,行人进岀瓜咱须经此关。古城汉筑,瓜咱古城之卫城。
  牛头城东坡下咀村台地亦存在古城残墙,同有夹棍眼。出土新石器马家窑彩、灰陶器及褐釉瓷片。
  六、峰迭城遗址。
  距峰迭乡西北3.5公里的白龙江南岸洪积滩,长方形,面积约42500平方米,城迹犹存。北遗墙残高9米,上宽6米。墙中层岀现陶筒(总长66米。单长42〜46厘米,口径29厘米)、布纹瓦片和排列整齐的方砖28x28x4.5(厘米)及长方砖29x13x4(厘米)。东墙以沙石、土筑,含夹棍眼。城地出土粗布纹瓦片,灰陶器,褐、灰、白釉粗瓷片。古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筑。1975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唐怀道位舟曲峰迭。唐人李志甫撰《元和郡县志》:怀道县(宕州、怀道治所易地巴藏),东距宕昌故城五十二里。按旧程计,峰迭曾为宕昌故城。
  峰迭城遗址东南约50米处存在兵岗古城遗墙。解放后平为耕地,面积约7350平方米。遗址地层发现灰陶片及乳白瓷片,地下有焚烧后的残砖瓦片,砖28x12x4.2(厘米)。
  七、华阳城遗址
  位今立节东南1.5公里的白龙江南岸台地,与今华年城村隔江相对。遗城周山环拱,依江凭险。东南峰脊和城地墩台、废城墙、石筑墙残迹犹存。城址面积约23500平方米,地表有泥质灰陶罐腹残片和褐、灰白残瓷片、大板瓦、粗布纹瓦、有脊双翼式铜箭簇。另出土一枚“橆当司马”铜质印章。城遗址地层遗存焚木和大面积火燥遗迹。民口碑:华阳城女国王忽念(又忽廉)灭,城尽焚毁。
  华阳古城与其东拦锁谷道的峭峰顶台地古城堡(长方形、沿台缘筑成)形成险要地势。
  八、巴藏城遗址
  唐人李志甫撰《元和郡县志》(元和806〜820): “宕州,东南至武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迭州二百五十里。”又,“宕昌故城今为交和戌,县东五十二里”。依古程计,宕州(怀道)位置在今巴藏。《中国历史地图册•唐・陇右道东部》:宕州(怀道)位置亦在今白龙江北岸舟曲巴藏一带。唐古城为清同治八年所筑新城迭压,城南河岸残留唐废城遗层,城墙附近地下0.8〜1.2米地层有唐残方砖、长砖、白瓷、三彩瓷片、石磨片等,均为唐代遗存。
  九、其他古城遗址
  驼骆州古城遗址 《阶州续志》:阶州黄鹿坝西三十里有废城:俗传古驼骆州,建官置戍。遗城位今拱坝河下游大年乡政府驻地前燕麦坝一阶地。藏语称此地古城为 “客佬”或“客堪”,意为古城。遗址面积约19900平方米。解放后,遗留残墙毁,地面裸露残砖宽15〜17厘米,厚4〜4.5厘米。遗城始筑隋前。
  力族坝古城遗址位大年乡西北约10公里的拱坝河北岸一阶地。残存城迹。解放后平为耕地。残砖长29.5x18x4(厘米),并出现多枚有脊双翼式铜箭簇。古城筑于汉〜北朝魏时期。
  婆川古城遗址 《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魏》:今两河口西有婆川一名。查今两河口以西古城遗址,今大川梁家坝村台地北遗存6米长有夹棍眼的断垣残墙。城地表下一米地层堆积含泥质灰陶片和褐陶片。
  此外,另有两河口白龙江南仇家寨城堡、江盘河南村永宁寨(又名石鸡坝)、南峪寨、坪定靖边寨等,多废。
  第四节石陶金
  一、石器
  1、石铲细石器新石器时代,石英岩质,梯形弧刃,长19.2厘米,宽16.4厘米,厚0.8厘米。利刃,磨制精细,形美。肩钻穿二镂孔,为新石器农耕复合生产工具,1978年文物复查征得,县文化馆藏。
  2、石斧、石镰新石器时代石英岩琢成、梯形、磨制极细,多用途生产工具。石斧弧刃,长11.6厘米,宽5.6厘米;石镰薄平,长20.8厘米、宽8厘米。以上两石器各有一眼镂孔。1974年省文物普查队在峰迭乡调查时于坝子村征得,现存省博物馆。
  3、石刀 (细石器)新石器时代,石英质,琢磨光滑、体扁平,多用途生产工
  具。长9.4厘米,宽3.5厘米,肩穿钻二镂孔,刃有缺口,为复合生产工具。
  4、缺口石刀新石器时代页岩,侧缺口,发现于牛头坪,坎坎坝遗址。长均7.2厘米、宽均4.8厘米,为打制生产工具。
  5、无肩石斧新石器时代,多处文化遗址出现。梯形弧刃、磨制较细。井坪锁子头遗址出土的玉质石饰扁平细腻。
  6,有肩石斧新石器时代,大尕坪和八楞乡林家山遗址出土,形似金属斧,为复合生产工具,县文化馆藏。
  7.石环锤新石器时代,石英质,为原始砸击复合生产工具,直径10.5厘米,高7厘米。柄孔直径7.5厘米。1978年调查所得,县文化馆藏。
  8、石刃凿新石器时代,长各12.3厘米和15.6厘米。拱坝出土硬玉凿,磨制极细。为刮、削、剥、包上凿多用途生产工具,藏县文化馆。
  9、石条新石器时代,生活用品,凿一孔眼,其一长9.8厘米,厚0.5厘米;其二长12.4厘米,厚0.9厘米。北山坪文化遗址出土。
  10、石臂环新石器时代,岩页与硬玉质(残),页岩环直径8.4厘米,剖径1.7厘米。硬玉环剖径0.8厘米。皆为臂饰品。县文化馆藏。
  11、石磨汉代,一合,井坪斜道出土。直径44.3厘米,上下片同厚,为23.8厘米。上月周凸边,槽斗有隔梁,斗底各有一孔眼。下月中有楔穴,齿磨损。群众藏。
  二、陶器
  马家窑文化彩陶三连罐、两连罐、壶、瓶、罐、钵、瓮等彩陶器,造形精美别致。以旋动繁复、黑红交错勾连的旋涡、螺纹、同心圆纹、波浪纹、连弧纹、鱼网纹、山形纹、平行带纹绘成图案,浑厚洗练,和谐明快,生动流畅。
  2、齐家文化陶器泥质红陶薄胎侈口粗颈菱肩罐、高颈折肩深腹罐、敞口罐,饰附加指压堆纹和竖绳纹。
  彩陶高颈折肩双耳罐、侈口三足罐,均为橙红黑彩,饰曲带纹、宽带纹、方格纹等。
  灰陶侈口大耳罐(单耳、双耳)饰附加堆纹、兰纹、绳纹和剔刺纹。典型陶器有高颈双耳灰陶罐。
  3、寺洼文化陶器粗泥质褐胎马鞍形口沿罐,口、耳皆呈马鞍形,为“安国式” 褐陶罐。
  4、坠环圆饼状,泥质橙红陶,中心有孔。大环坠直径4.8厘米,厚均0.5厘米;小环直径各为4.2厘米和4.1厘米,厚0.5厘米。北山坪文化遗址出土。佩饰品。
  5、陶纺轮泥质红陶,剖面梯形,通高1.6厘米,中心有镂孔,纺线生产工具。县文化馆藏。
  三、金器
  1、铜箭簇汉代三国兵器,青铜质,多地出土形制同一,长6厘米,圆椎复合柄有脊双翼式。
  2、铜印(南北朝)青铜质,正方形、鼻纽。边长2.1厘米,重约120克,印
  面篆隶阳刻“橆当司马”。县文化馆藏。
  3、规矩铜镜(汉)黄铜质,直径9.1厘米,饰青龙白虎纹、方格纹等。圆心
  为半丘状纽,有孔、镜纹样区段分明,花纹繁缚。1978年出土,群众收藏。
  4、有柄铜镜黄铜质残,井坪西台地出土,长24.5厘米。背饰人物故事图,为晩唐遗物。
  5,三足釜口径31厘米,高27厘米。耳方形(一耳残缺),西汉遗物。县文化馆藏。
  6、铁犁、镢锄1984年井坪出土.犁幅宽27厘米,复合口宽3.4厘米,重约2公斤。镢锄宽19厘米,复合口厚1.2厘米。以上为秦、汉农用翻土生产工具。
  7,铁铲1986年八楞阳山村出土。质杂,重约1.2公斤,长18.6厘米,刃宽11厘米,破损。汉代翻土工具。
  8、铁钟坪定泰山庙和高峰寺存,形制同一,通高84厘米,口径64厘米,重约200公斤。钟纽人头形,耳八朵,铸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第五节古建筑
  自宋、元起至解放前,寺、庙、观及居民古住宅遍布县境。50年代初陆续拆除。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大部古建筑拆毁,仅存数处。”文化大革命”时期,重遭厄运,原留建筑破坏殆尽,幸存者极少。1978年后,部分陆续复建。
  文庙
  建于明代。位县城北街。一进两院。大门左右有精雕石狮一对,由底座和狮身构成,高约2.2米(1958年移至人民会堂大门两侧。“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红卫兵推倒,深埋于此地)。文庙前院正中,有直径5米的圆形泮池一座,有一南北走向的石拱桥跨池上,池周及桥两侧均有石雕栏杆。后院正北大成殿,廊下4明柱及殿内两柱有彩塑缠龙6条。殿内正中为孔子立塑像,壁绘孔子周游列国图,线条淡雅生动。
  武庙
  位于县城北部正中,建于明代。东南角钟楼上之铁铸大钟,高约2.5米,直径约1.5米,厚约15厘米。音质宏亮,前院戏楼覆于大门之上。院北正殿,歇山顶,斗拱重昂五铺作。檐柱间四角翘起。殿宇宏伟。殿正中塑关羽坐像,高约3.5米,左右塑关平、周仓立像,塑造技艺高超绝伦,形象威武生动。文庙西跨院为火神庙。
  县衙
  始建清顺治年间。光绪7年西固州同周书补修。正堂5间,高大雄伟,以此为中心形成建筑群。堂前院左有古槐一株,树冠大可盈亩。大门外有巨大影壁。
  武衙
  位于城内西街,建于明代。占地5000平方米,改修为县高等小学(现县政府驻地)。
  大佛寺
  位县城东南,始建于唐代。主体大雄宝殿,坐北向南,结构正方形,四周游廊。歇山屋顶。殿中释迦牟尼塑像(咖跌坐)高约5米,雍容庄严,其顶有八边形藻井,高约4米,至顶渐收拢。大殿两侧塑韦驮护法神,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观音塑像,壁背悬空。殿后有门通内院。筑城之前,佛寺山门在驼岭山南端,故其地俗称寺门。后,县城修竣,寺门隔在城外,改建为宝峰阁。
  宝峰阁
  县城东南角驼岭山南端,依山临江,因山势而立,上有关帝庙、三清殿、圣母宫。光绪六年,东南修魁星阁,上下两层,楼上雕塑魁星立像,阁外环廓,为游览、避暑佳地。阁楼下为县城通外地大道。后因修筑加宽公路,于50年代后期拆除。
  隍庙建筑群
  城东驼岭山巅,建于清初。城墙依山修建,蜿蜒于山顶。山顶庙宇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形成城隍庙、文昌宫为中心的建筑群。隍庙院南端有戏楼,向北。大殿位院北,正中塑城隍坐像,“判官"、“小鬼”分立两侧,面目狰狞。大堂置一大鼓,直径1.2米。东西偏殿,塑十殿阎君,每侧五位。隍庙后、西侧低处有关帝庙、泰山庙。驼岭半坡为文昌宫,始建嘉庆九年(1804)。道光二十一年重修。玄天观位中,有钟楼, 其钟声音宏亮,声闻数里(解放初县人民政府以此为机关职工作息报时工具)。隍庙南端,光绪七年修筑白骨塔,塔基与城墙相连,八角三层,依山临江,蔚为壮观。
  龙山寺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修建,位城东北、驼岭山之北端。寺南北各有山门和大门。前院有关羽、地藏菩萨、三清诸殿,东北角后院有药王吕洞宾殿。山门内四大天王,塑像高大威武,气势威严,为县境四大天王塑像之冠。洞宾跨白鹤,神态安详慈善,别具风格。鳌山寺
  北关月圆村,建于清康熙年间,保存完好。由正、侧殿及戏楼组成,遗存古人壁画、书法。
  玉皇观
  清建,位北山南端。塑有玉皇大帝,大殿两柱彩塑盘龙。形神逼真。
  洪福寺
  位城东北罗家峪村,建于明弘治年间。50年代毁。
  望江楼
  建于明代,位于江盘乡河南村。于50年代后期拆除,现修复。
  上翠号
  清道光建,民间大户住宅,形若殿堂。保存完好(现为幼儿园)。
  奂家厅
  位西街、明代建筑(民居)。民谚:"先有奂家厅,后有西固城”,言其该建筑之早。现部分残存。
  此外有先农坛、社稷坛、厉坛、风云雷雨坛等,民国时期拆毁。
  塔陀山梵严院
  唐建,弓子石乡石家山西北。现存正殿。
  坪定东岳庙
  俗称“泰山爷”庙,位坪定村,明建,清复修。解放后部分拆除。现修复。
  第六节名胜 ,
  一、西固(舟曲)八景
  明《巩昌府志》(卷五)载西固八景。
  仙洞活水俗称“裹肚儿水”,位城北三眼峪桥子梁前半崖山洞中,状如裹肚儿, 内蓄水,不流溢。下观,不见其水,须攀登崖半壁,樵、猎人常进内用竹筒或苇杆饮水。
  南山笔架位白龙江南岸,壁立千仞,气势突兀,与县城北山隔江相对。主峰及东西二侧峰呈“山”字形,状若笔架,诗人誉为“巨毫难得一空架”,为其地文明象征。
  北峰古刹县城北,独峰之上松树成荫,建有翠峰山寺,故得名。
  驼岭永障纵贯东城南北的驼岭山,形似驼峰,宛如屏障。城墙蜿蜒峰脊,古柏参天,有七株巨柏,称“七星古柏”,寺庙殿阁群座其顶,晨钟暮鼓,击声悠扬,为之 “驼岭晨钟”。
  露骨积雪城北30里,名露骨山,亦名擂鼓山。为县内高峰之一,岩石裸露,草木不生,皑皑积雪覆其上。诗人赞云:“露骨积雪六月天”、“石瘦雪肥露骨横”。
  东岩晚照即驼岭夕照,指夕阳西下,城入暮霭,唯城东驼岭山庙宇寺观的绿瓦红墙及古柏林木,被夕阳斜射,景象极为壮观。
  通泉沃壤城北三里,峪门口西侧,又名“三眼涌泉”,传说原是“九十九眼泉水”,现崖脚有一巨洞,深约数十米,雨季泉水满盈,汹涌而出,经三眼村穿城而过,城北良田赖以灌溉。泉水清澈透底,清冽甘醇。旱季干枯。
  瀑布飞流锁儿头电站上洞口悬崖瀑布。高达200余米,状若千尺白练。解放前民谚云:“峡里水,一股儿线,锁儿头房子稀巴烂。”成为旧社会舟曲人民悲惨生活之写照。
  西固八景除上述外,另有多种说法,或一景多名,或一名多景,诸如“西固船城”、“龟山晚照”、“驼岭钟声”、“柳林夜月”、“南桥横带”、“城头虎迹”等。”西固船城”指县城东西狭长,南凭白龙江,东首翘起,形如启航之巨舟。“南桥横带”,指位于广坝联系白龙江南北的木拱神仙桥。桥临空腾起,似玉带,悬于大江之上,故名。
  二、风景胜地
  翠峰山县城北5公里,西固八景称北峰古刹。其峰状似一面屏风。峰脊一线通路,南北峭壁悬崖。峰顶巨松古柏参天,重重叠翠,险绝清幽,古寺掩映其间。夕阳斜照,红绿交映。古诗人称其“翠峰映照”。宋时建寺以来,至今香客游人不绝。今被省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南峪黑水沟位南峪村东南峡谷,距两郎公路约4公里。景地含山、石、林、水、雾(阴、雨天)之景,具有幽深、奇特、险峻、秀丽之特点。东,清水沟小瀑跌宕10多级,阳光照射,异彩纷呈;南,红水沟连瀑呈红色。神仙沟于峭峰之巅,秋夏云雾缭绕。传有修道之人居洞中修德。景地原森林茂密,1958年在这里大炼钢铁,大部林木被毁,现人工栽植幼树在成长。此风景地尚未开发。
  大海沟位拱坝河上游武坪乡西南深山。距两(水)沙(滩)公路及沙滩村约4公里。景地奇峰怪石,林海莽莽、溪瀑清丽,云雾缭绕,茫茫云海与奇峰怪石珠联璧合;山水林雾,相映成趣,构成天然美景。有小道通四川黑河。现插岗林场工段公路已修进山中。此地是舟曲未开发的一处风景宝地。
  鬼门关位拱坝河中游插岗乡东,古交通要冲。”飞来峰”雍塞谷道,河水穿切巨岩成隙,向东急流,隙道幽暗,架有栈道,贯通东西,波涛击石,抨轰作响。怯懦者多裹足不前,翻山而过。今“飞来峰”隧道贯通,汽车往来。鬼门关谷道东西迤邇4公里,山松青郁迭翠。深秋红叶遍山,如火如荼,风光旖旎。
  巴藏后北山喷瀑地处两郎公路73公里处进黑水沟4公里的青山绿水环绕之中,东南山峰,松林茂密,郁郁葱葱的林景四季常青;左顾怪石奇峰,从绝壁奇峰中喷涌出奇异的喊瀑一“昂让曲纱”(藏语即:仙水);座落于山环水绕,山青水秀中的白格寺,使景地更显现出一种灵幽的美妙。此地是未开发的一处风景区。
  石门沟位武坪乡政府北1.5公里,沟峪林青水秀,谷险峰奇,怪石嶙峋,一处瀑布从峰顶直泻而下。
  三、其他胜迹
  狼岔坝射箭崖位峰迭乡磨沟狼岔坝村,距县城西南10公里之群山中。《阶州直隶州续志》:“土人相传,杨难当率兵至狼岔族,羌人归附。因挽弓射箭,以示刚勇。其箭至今犹在半崖石壁间”。此说至今流传。
  第六章卫生
  本县盛产药材,但解放前医疗卫生事业极其落后,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蔓延,得不到治疗。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各族人民的健康,发展卫生医疗事业,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地方病和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控制,卫生医疗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至1990年,全县医疗机构(县属)达40个,病床187张,人员353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5名,是1949年的46.86倍。
  第一节管理机构
  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于1949年12月设卫生科,人员编制2名。1954年7月改称舟曲行政委员会文卫科,1955年4月为舟曲县人民委员会文卫科,分管文教和卫生工作,科长、副科长、工作人员3名。
  1967年10月,舟曲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设文卫办公室。1969年6月,改卫生革命办公室,工作人员3名。1970年3月,称舟曲县革命委员会民卫组,组长、干事4名。1973年4月,称舟曲县革命委员会卫生局,主管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工作。1978年7月,改称舟曲县卫生局,工作人员11名。1979年8月,计划生育工作析置。至1990年,局长、副局长3名,工作人员11名。
  1963年3月成立舟曲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79年9月,建立地方病办公室。
  第二节事业机构
  一、舟曲县人民医院
  1939年西固县卫生所成立,址西街,1943年3月改立西固县卫生院,院长、医务人员2名,属文县卫生院分支机构,月经费(法币)1000元,包括药费400元。1945年卫生院门诊292人次,在学生中诊病41名。1948年起,卫生院办理全县卫生行政、诊疗业务,并推行卫生教育。是年12月,甘肃省卫生处统管,医务、勤杂人员5名。1949年增加护士、助产土、卫生员、事务员、司药各1名,助产护士2名 (女1名)。
  1949年12月,西固县人民政府接收原西固县卫生院,医务人员留用,租民房开展业务。1954年6月,改为舟曲县卫生院,医护人员7名。开展常见病的医疗预防工作,无手术室,不能开展手术。1956年,在县城西关新建卫生院门诊部(土木结构平房),医务人员除门诊外,还巡回医疗。是年门诊14500人(次)。1957〜1962年,医护人员逐年增加,增设住院部,设病床20张。1960年10月,成功完成本县第一例宫外孕手术。1962〜1966年,调进几位医学本科毕业生,设化验室、透视室。除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预防工作外,始做阑尾切除,肠梗阻、剖腹产等手术。
  "文化大革命”中,医院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医务技术人员下放基层,直接为贫下中农患者服务。1975年修建门诊楼1幢。1978年7月,舟曲县医院革命领导小组改称舟曲县人民医院。
  1979年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门诊与住院部分开,另建医技科室楼,设病床50张,利用率100%,临床科室设有内科、普外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理疗科、手术室;医技设检验科、放射科、B超、纤维胃镜等;行政管理部门有办公室、会计室等。随着科室规模的扩大,医疗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内科在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础上,已能诊断治疗一些疑难病及危重病人和各种中毒急性病抢救,并能进行胃镜、心电图、心电监护、B超等检查项目。
  普外科能开展多种普外手术。如溃汤、骨CA根治、骨部切除及全骨切除; 肝、脾破裂修补和脾脏切除以及各种腹部手术;急诊手术抢救急性阻塞性胆管炎。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疗成功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86%以上,在血色素不到5克的情况F,用手术抢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多例均获得成功。骨外科能进行各种骨折复位、关节复位、手术内固定和各种骨科疾病手术治疗及关节融合术。骨肿瘤科开展骨移植、小儿麻痹矫正术及烧伤病人植皮术。
  妇产科在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能进行子宫全切、子宫次生全切及子宫脱垂修补,妇科肿瘤清扫、阴道成形及宫外孕手术等。此外,还作剖腹产毁胎术、产钳等。五官科开展白内障囊内外摘除术、白内障针拨术、眼装置术、眼球摘除术、眼内容挖出术等眼内科手术以及扁桃摘除术、鼻息肉摘除术、上颌窦穿刺术、龋牙填充、镶牙等。
  放射科透视拍片、各种造影、全消化道造影、胆囊、肾盂造影等。
  检验科能进行各项临检及生化、肝功、乙肝三系统检验,细菌培养、药效试验、胃影象检查及病理检查。
  1990年门诊4.39万人(次),住院814人(次),病床周转率24.61次;平均住院14日,县医院成为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925平方米。现有职工72名,其中医疗技术人员59名,内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1名,中、西医主治医师,护、检师等10名;中、西医土,护、检土等47名;其他技术人员1名。行政管理3名,工勤6名。
  二、舟曲县卫生防疫站
  1959年10月,成立龙迭县卫生防疫队,属县卫生局领导。1974年成立舟曲县卫生防疫站,编制2名,并入妇幼保健站,暂用县医院住院部1间病房开展业务。1976年3月,拨款6000元,修建原城关公社房屋,迁入办公.1978年4月,拨款5万元。于城南白龙江畔修建砖混结构单面楼1幢,建筑面积436平方米。是年底,启用新楼办公。翌年,分设卫生、防疫、妇幼组。1980年4月,修建检验楼和妇幼保健站楼,检验楼建筑面积120平方米。1981年“两站”分署办公。至1990年防疫站建筑总面积604平方米,设卫生股、防疫股、地方病股、检验股、后勤股及站务办公室,有救护车1辆,各种用途的冰箱11台,培养、干燥,性温水浴箱6个,冰排速冰器1台,显微镜2架,冷藏箱18个,冷藏包248个,另有水浴锅、振荡器、中型离心机、真空泵等检验仪器各1台。职工24名,其中技术人员20名,内有医药师和检师4名,医、药土和检土等15名,行政及其他人员4名。
  三、舟曲县妇幼卫生保健站
  60年代,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由县人民医院兼管,1973年9月与卫生防疫站合署办公,工作人员2名。1982年在城关西街建3层楼1幢。建筑面积390平方米。设门诊、检查、手术室等。至1990年,有50毫安X光机1台和其他备用医疗设备。内设妇科、儿科、咨询室、计免室、治疗室、婚检室、手术室、中、西医药房及办公室。有职工10名,设站长1名,其中主治医师1名,医士、助产士等9名。
  四、舟曲县药品检验所
  舟曲县药品检验所1987年成立,隶属县卫生局。是年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县境内的中、西药经营进行监督检验。7〜8月,对城关地区18家医疗卫生单位及药品经营单位的“三证”(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制剂生产许可证)和“四无”(无批准文号、无产品批号、无注册商标、无生产厂家)药品进行执法检查,查出不合格中、西药“四无”药品及失效淘汰药品343种,6354瓶,价值8052元。翌年1月,舟曲林业局邀请县卫生医药管理单位,对局属卫生单位药品进行检查,查出价值1.7万元的“四无”药品对以上“四无”伪劣和失效淘汰药品,在当地卫生、公安、工商部门的监督之下当众销毁。
  五、舟曲县卫生学校
  I960年由县卫生院代办卫生学校,是年底停办。1979年11月,舟曲县人民医院东侧建成二层楼1幢,面积544.5平方米(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翌年,举办一期放射和妇幼专业学习班。此后,曾多次举办乡村医生、卫生员学习班,现有3名教师。
  六、地区中心卫生院
  1990年底,全县有立节、大川、拱坝、大年、插岗等5所地区中心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是连接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的中间环节。除承担本院医疗任务外,还对附近乡、村卫生院(所)及医疗站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医疗技术援助。
  立节中心卫生院
  1965年建立卫生医疗小组,1966年成立中心卫生院,设中、西医科室和门诊,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医疗工作。1972〜1973年,设病房两间,病床6张,接收治疗常见病的住院病人。1974〜1975年增设15毫安X光透视机1台,扩建病房75平方米,病床增至12张。1976年后,增置30毫安X光透视机1台,陆续开展胃穿孔修补,肠梗阻解除、阑尾切除、疝修补、宫外孕、卵巢囊肿切除等中小型普外手术;骨科开展四肢骨折的整复、牵引、截肢、关节及脱臼整复等,并承担计划生育手术。1986〜1988年,扩建28间砖木结构双面平顶楼1幢,建筑面积291平方米,维修旧房22间,增设化验室及其设备1套,现有医务人员10名,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大川中心卫生院
  1964年8月成立,1968年建成中心卫生院。1972年进行1例3年死胎破腹产手术成功。后,进行截肢、阑尾切除术、宫外孕、难产术、子宫破裂修补、卵巢囊肿摘除、肠梗阻等手术。1975年8月进行一例胃溃疡穿孔大部胃切除术。1976年扩建平房6间。1982年建单面楼1幢,增添医疗器械。1983〜1984年抢救农药中毒患者19名。1986年派员赴外地进修放射、普外、检验等专业。至1990年,已能开展胸透视及三大常规化验、针拨白内障、接肢复位;中医可治肝炎、胃溃疡、阑尾炎、肺气肿等症。现有医务人员12名。
  拱坝中心卫生院
  1986年在原有卫生院基础上扩建1幢砖混结构平顶楼(3层),内设门诊部和住院部。现有专业医务人员9名,开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及放射、检验等卫生医疗业务。
  七、乡卫生院
  1958年“大跃进”时期,在盲目超前大办文化县的高潮中,各公社纷纷创办卫生所。1959年底,全县人民公社有14所公办卫生所,6个社办卫生所。此后,其余公社卫生所都在大队卫生所基础上建立起来。1962年,设立大年、坪牙卫生所,并将武坪、八楞、拱坝、铁坝、博峪人民公社卫生所调整为公办卫生所。1963年,坪牙、博峪卫生所划出。是时,社办卫生所有城关、坪定、井坪、巴藏、除瓦、立节、大峪、憨班、杜坝、大川、南峪、坪里、中牌、江盘、石门、三角坪、峰迭17所。公办及社请卫生医务人员56名。1965年,武坪公社改卫生所为插岗地区医院。立节卫生所改为公办。是年8月,全县社办卫生所缩并为14所;石门并大川,井坪并坪里,杜坝并峰迭。1968年公办卫生所7所,社办卫生所减少到12所。1973年9月,立节、大川、大年卫生所和插岗医院改建为中心卫生院。社办卫生院一律改为公办。1980年,成立江盘、池干公社卫生院。1984年,博峪卫生院复归舟曲。1986年,拱坝卫生院建成中心卫生院。1990年,全县共有22所乡卫生院。
  城关乡卫生院1958年,由6名个体老中医创办城关人民公社卫生所,租借4间简陋民房开展医疗业务。19力年更名城关卫生院,是年建院房14间,建筑面积250平方米。至1984年,年均收入数千元。1985年租借县手联社房屋设门诊部,方便城内患者就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5年门诊人次7273余例,门诊收入1.6万元;1986年门诊人次1.18万余例,门诊收入2.88万元。1990年开展中、西医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及牙科病的治疗门诊收入5万元。现有医师5名,医士4名,其他技术人员1名。
  大峪乡卫生院1958年6月,由河南籍游医梅子丹自办“老地乡农村医院”。1969年,该乡党委发出“全民动员,自力更生、勤俭办医院”的号召,全乡大队资助经费,修建15间房屋、购置毛毯、被褥,接收住院病人,开展医疗业务。1977年县卫生局拨款扩建平房7间。流动资金2.2万元,固定资产4000元。1970年,院长朱生华在治疗一位头部严重烧伤女孩时,将自身一块皮肤割卜.,移植患者身上,使其很快康复。
  南峪乡卫生院1958年3月,南峪恒星社设立卫生所,工作人员4名。1970年春组建卫生院,初租民房3间,开展门诊业务。财政拨款修建土木结构平房13间,简易平房4间,分设门诊部、手术室、住院部、中西医院房。现开展阑尾炎、宫外孕、卵巢囊肿切除、女性结扎等手术。院长李春芳为一患者输血100毫升后,又为其作剖腹摘除术,取出囊肿2公斤多,患者很快康复。卫生院下设医疗站6处,村村有医有药,基层卫生网初步形成。
  池干乡卫生院1980年4月建立,购村旧库房5间开展医疗。现在除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外,还能治疗部分疑难病症。1985年始接收危重病人住院治疗。附全县乡级卫生院机关情况。(表一)八、行政村医疗站
  行政村医疗站前身为大队合作医疗站。合作医疗站是农村3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最基层组织。担负广大农村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卫生知识宣传和卫生科技普及任务。
  1968年,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诞生,遵照“三土"(土医、土药、土法)上马,“四自”(自采、自种、自养、自制)的方针,创办全县各生产大队合作医疗站。是年11月,培训29名半农半医“赤脚医生”,按“社来社去”办法分配。1976年,大部生产大队办起合作医疗站,各站均有“赤脚医生”。是年6月,培训生产大队“赤脚医生“180名。
  1978年后,全面整顿大队合作医疗站。1983年9月,县卫生局为99名乡村医生颁发“乡医证”。1984年,改大队合作医疗站为行政村医疗站,“赤脚医生”改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987年,县卫生局为合格乡村医生颁发第二批“乡医证,至1990年,全县改建村医疗站97所,其中,集体办58所,乡医办18所,其他形式21所,有村医236名(包括卫生员),农村接生员75名。
  九、舟曲林业局卫生院(所)
  舟曲林业局及其厂(场)属卫生院(所)7所,卫生技术人员60名(已聘任28名)。其中副主任主治医师2名;主治医师、主管药师3名;中、西医士23名,其他尚未聘任医士(中医、护、检)等人员32名。
  舟曲林业局机关卫生院设有透视、化验等医疗检验设备,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症的医疗。
  第三节防疫灭病
  解放前,本县卫生防疫缺医少药,人民又缺乏卫生知识,一旦罹灾染病,便求神问卦,或“送瘟神”,听天由命。但,大疾病依旧流行,许多人死于疫病。据统计资料,民国初到解放前,全县流行各种传染病和地方病而得不到治疗死亡的有3500多人。1933年伤寒、痢疾、鼠疫、霍乱、麻疹、白喉等传染病和地方病患者705例,死亡172人,占总数的24.4%(缺少3、8、9月份统计资料),其中,痢疾246例,死亡107人,霍乱89例,死亡23例,鼠疫5例,死1人(4人结果无资料),1934年伤寒、副伤寒、麻疹、痢疾患者626人,死亡73人。1944年,本县农村发生天花,系因“点花先生”用鼻苗种痘所引起。死者甚多。
  1946年,防疫接种21人,预防接种29人。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方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出“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开展防疫灭病工作。使一些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控制,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一、传染病防治
  1950年3月,甘肃省卫生厅防疫宣传队来本县开展接种牛痘及防疫宣传工作。1952年,为粉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细菌战,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全县各族人民群众中开展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培训一批医务工作者,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各族人民群众开始接受传染病的预防注射。
  1958年春夏之际,全县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掀起“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垫污水坑,改造厕所,修建牲畜圈棚,清理垃圾,粉刷墙壁。据有关部门统计,灭鼠12.45万只,灭雀415万只,灭蝇14万两(16两制),灭蚊240两。1959年灭蚊蝇9495斤,鼠1.78万只,麻雀10万只(上述数字,时因突击任务,有虚列现象);改造修补厕所113所,新建27所,疏通沟渠1350米,修垫道路14条,整平污水街道4680米,粉刷墙壁房屋2.8万平方米,2065间,填污水坑5984平方米,喷洒“六六六”药粉807户,药粉132斤,灭犬138条。形成村村户户讲究卫生的良好风气。是年,卫生大检查9次,小检查46次,评出卫生模范单位10个,卫生模范生产队4个,卫生模范自然村20个,卫生红旗手15名,使全县传染病发病率降底。此后,每年夏秋季节,县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在县城主要场所喷洒敌敌畏、“六六六”等药物,灭蚊、灭蝇。
  为预防传染病流行,1959年,全县接种牛痘苗1.6万人,初种百日咳疫苗6764人,另有554人接种三联疫苗,用三仙丹、“606”治愈梅毒62人。1962年秋接种牛痘2500支。1965年接种牛痘45万人,普种率97%。接种白百咳苗4000人次。1955〜1990年,本县急性传染病发病的有痢疾、猩红热、麻疹、疟疾、黑热病、百日咳、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及副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波状热、白喉等14种。已经绝迹的传染病有霍乱、鼠疫, 疟疾等;1981〜1983年后再未出现的病例有脊髓灰质炎、乙脑、白喉等。
  197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县防疫站抽调技术骨干,从城镇到农村,对0〜12岁儿童施行计划免疫,即预防接种工作。主要接种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菌)苗及卡介苗等,普遍建立《计划免疫卡片》。1988年底,经州防疫部门严格考核检查,舟曲县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和四苗覆盖率达到98.57%,已超标完成任务。
  1981年4月,县内发生伤寒735例,死亡1人。疫情分布在立节、憨班、坪定、城关等5乡。县卫生局抽调30名高、中级医务人员,分4个小组赴疫区进行治疗。是年,池干、三角坪等乡发生麻疹596例,死亡6人,疫情发生后,即采取治疗措施,州卫生局及时拨款8万元,进行集中治疗,使疫情及时得到控制。从当年起, 本县主要流行的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死亡率大大减少,部分流行病基本消灭。据1987年调查,痢疾、麻疹、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副伤寒等6种传染病总发病率263例,已全部治愈,无一死亡。与1964年比较,发病率减少72.9%。1987年,本县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成立后,集中普及免疫工作。到1990年,痢疾流行37例,麻疹82例,传染性肝炎65例,发病率比1989年分别上升94.73%,12.66倍,6.22倍。是年,插岗乡突发麻疹,并在扩延,县上接到疫情报告后,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麻疹病的蔓延,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50年代本县流行黑热病被灭后,1990年又突发9例,已全部治愈。疟疾、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喉等已绝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病再未出现。(表二)二、卫生监督
  县卫生防疫站又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设监督员8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87年起,对全县196户国营、集体、个体食品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251人实行每年1次卫生检查,发放卫生许可证,落实“三防一消”(防蝇、防尘、防鼠、消毒)卫生措施。是年,共检查4530户(次),没收销毁变质发霉食品9251公斤,价值1498元,罚款29户(次),1120元;责令停业改进8户,停业1户。1990年,监督检查2379户次,没收销毁变质发霉食品641公斤,价值1.47万元,责令停业改进1户。
  三、地方病防治
  本县地方病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克汀、氟病和麻风病等。尤以地甲病、克汀病流行较广。对人民健康和民族优生危害甚大。由于县境部分地区地质缺碘,加之偏僻山区历来卫生条件差,故为地甲病和克汀病自发的古老病区。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无力防治,任其发展。
  解放后,党和政府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广泛宣传地方病防治科学知识,投放大量口服碘化钾食盐片、食用海带、注射碘油针剂,供应加碘食盐,口服碘油胶囊胶丸等药物,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除害灭病,并选点对克汀病人服药观察治疗,经多年防治,地甲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克汀病新发病显著减少。
  据1959年普查,本县有地甲病2264例,梅毒207例,克汀病37名。
  50-60年代,人民政府给病区定期发放口服碘化钾食盐片及海带药物进行防治。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地方病掌握不清,技术力量薄弱,防治范围小,药物投放数量有限,防治技术差,设备少。针对以上防治差距,1970年始对全县地方病进行全面普查,有地甲病1.06万例.患病率18.8%;克汀病1540例,患病率1.98%。是年起,大量投放碘化钾食盐片,并对大峪等乡重病区投服中草药、海带进行治疗。1971年对全县地甲病及病区水、土、粮等作出详细调查和检验,给病区群众发放大量碘化钾食盐片及海带等中西药物,并进行碘化钾溶液腺肿内注射和针刺疗法。1975年在19个乡,9.38万人中查出地甲病患者1.08万例,患病率11.6%,克汀病患者1365例,患病率1.46%.
  1980年,全县21个乡(总人口99692人)中查出地甲病患者4721例,克汀病1105例,患病率分别降到5.05%,1.18%。与1975年相比,分别下降56.47%、16.31%。地甲病患病率最高的大峪乡为12.73%。其次南峪11.0%,再依次为武坪、大川、铁坝、插岗、立节、拱坝和城关7个乡,患病率在9.82〜4.60%之间。其余12乡患病率在4.45%以下,其中最低的中牌乡为0.78%。城关居民患病率为4.33%,机关职工患病率0.21%。克汀病患病率最高的南峪乡为2.73%,其次是巴藏和峰迭乡分别为1.81%,1.74%。最低率弓子石乡为0.2%,居民为0.05%,职工无。是年,地甲病患病率女为6.94%,男3.14%。男女病率之差,其因不详。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将本县克汀病率最高的南峪村选为防治试点。是年,克汀病85例,男女均以15〜19岁组发病最高。男41.46%,女36.36%。投放甲状腺素片为治疗主药,以钙片及多种维生素类营养滋补剂为辅助药,经过5年疗效观察,显效15例,一般有效25例,总有效率78.82%,改善患者的体力和智力,比较重,型患者,能够自理生活。轻型病人能参加劳动。
  1984年对江盘、城关等11个乡27个村1105例地甲病人投服海带作治疗(代菜片)。两年后观察:江盘乡原定治疗组20例中7例痊愈,5例缩小,4例无效,总有效益80%。城关乡对治疗的144例抽查25例,4例痊愈。10例腺肿缩小,有效率56%。期间,由于本县防治地方病工作成效斐然,江盘乡卫生院获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单位称号;张勤、张理德获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称号,王得铭获甘肃省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地甲病患者2930例,克汀病人1072例,分别比1970年减少73.5%、30.38%。其他地方病:1990年氟中毒696例,患病率0.60%,比1986年增加8.15倍:麻风病16例(迁入1例),实行固定疗后,比1986年减少2例。是年,举办地方病治疗学习班6期,培训人员51名。(表三、四)第四节妇幼保健
  一、接生
  解放前,本县无妇幼保健机构,妇女生育皆由接生婆接生,产妇临产和“坐月子”,在光板床或光土炕上生产,缠裹婴儿皆用脏布。若遇难产,便给菩萨烧香叩头,致使许多妇女死于难产,许多婴儿死于“四六风”(4—6日内抽风)。产妇生产后,饮食单调,不让吃肉菜,身体久久不能恢复,甚至造成许多“月子病”,新生婴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妇幼保健事业。1950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卫生处负责人吴中率领医疗队来西固,宣传新法接生,举办接生员训练班。1956年培训保健接生员85人,是年,县卫生院设助产、保健卫生人员各2名。在全县内开展新法接生。1959年8月,培训农村保健员、接生员1501名。1978〜1990年共举办6期新法接生培训班,培训接生员229人(次)。1985年,县卫生局批准16名医生为妇幼保健站“妇幼兼干”。1990年新法接生1691名,接生率达65.3%,婴儿破伤风发病率降至1%以下,产妇死亡率下降到万分之三以下。接生率低,主要是原有老接生员退休多,新接生员力量不足,又加本县进入生育高峰期,接生工作不适应生育发展的形势。
  二、儿童保健
  1983年以来,每年对人口集聚区的0〜12岁儿童免费体检1次,对城关一小5〜12岁儿童进行大便化验2272人(次),发放蛔虫药8次,治疗蛔虫症1.75万人 (次),驱虫率95%以上。同时,对人口集聚的独生子女和部分散居婴幼儿、新生儿、体弱儿、残疾儿实行每年一次的系统化复查。(表五)
  1990年底前,对全县0-6周岁婴、幼儿进行计划免疫工作。截止是年底,全县计划“四苗”(卡介苗、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注射覆盖率达到98.57%。
  三、妇女保健
  1979年10月,县妇幼保健站普查出妇女子宫脱垂Ⅰ57例;Ⅱ108例;Ⅲ79例尿屡29例,即进行治疗。
  1983〜1990年,对妇女“两病”(子宫脱垂、尿痿)每年免费普查,共治疗患者427例。其中:子宫脱垂422例,治愈397例,治愈率99.07%;尿屡5例,治愈4例,治愈率80%。普查中,对患其他炎症的妇女均予普治,大部痊愈。(表五、六)第五节医生医术
  一、民间医生
  解放前,县内民间汉族医生多毕业于私塾,家道殷实,有祖传医书、医术、医方,主要分布在城关、坪定、憨班、巴藏、官亭、沙湾、大川.弓子石、中牌诸乡,大多以工、商、农、教育兼医。其中,以农兼医甚多。少数中医和“阴阳”并行。
  清至民国时期中医杨青莪、谈生新、杨俊德、张仲矩,为改变家乡疾苦,勤奋自学医术,颇重医德。
  民国至解放后中医有谈生新授徒的谈宗义、谈志义。杨俊德授徒张维铭(城关北街人)、薛志龙(弓子石人)。另有大川奂显谟、北街刘克勤、巴藏赵国祥、官亭沈澍霖等医生施药治病,有疗效。
  赵国祥学医于朋友,擅长治疗跌打损伤,晚年精于接骨术。
  薛志龙医方有:用柴胡、羌活治疗小儿发烧。用芫荽籽治小儿麻疹。用生大黄粉和鸡蛋清贴无名肿毒等有疗效。
  河南籍名游医梅子丹,在大峪和上河一带行医40多年,实践验方有:小产三胎,用“奠定二天汤”服6剂,痊愈。阳萎病,用“八味地黄汤”加淫羊血,鹿茸、锁阳、阳起石、羊睾丸、牡蛎、龙骨配9剂服,即愈。流产大出血,用四物汤加重止血药阿胶、艾叶、棕炭一剂即止,5剂痊愈。
  解放前,县内无藏医。解放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扶持藏医藏药,临床应用赢得藏汉患者的赞誉。
  藏医赵高乔(县政协常委,民主人士),1963年拜师碌曲藏医加羊米玛,现碌曲县藏医院院长)学医1年,掌握多种解毒法和“吹气艾灸法。”钻研藏医中,采集300多种动、植、矿药物,加工炮制成“索玛尼吉”丸、“赞旦丸”(沙河柳丸),专治小儿麻疹。
  二、公派医生、科研成果
  解放后,国家培养和调进大批卫生专业人材,他们扎根山区,不畏艰苦,发扬 “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为发展卫生医疗事业和解除人民痛苦贡献出青春年华.
  60年代初,始调入医学院校大专和本科毕业生。至1987年,共调入大专和本科毕业生39名,其中,外籍27名,他们在工作多年后已调出20名。另考取研究生1名。至1990年底,本县有医学院大专以上毕业生12名,各卫校毕业的中专生298名。现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中、西医结合高级医师1名;中、西医师,中、西药师、护师、检验技师等中级技术人员133名;中、西医士、护士等初级技术人员201名,其他技术人员2名。
  医务工作者不断总结医疗经验。其科研论文有(部分目录):《静注氨茶碱应注意什么问题》(兰俊彦),《维脑路通治疗脑外伤偏瘫12例疗效观察》(刘保珍),《巨脾手术一例》(白干藏),《甲硝哒唑磺胺增效剂为主治疗慢性腹泻30例疗效分析》(杨寿辉),《舟曲1781名妇女宫脱普查报告》(王爱玲),《系膜包理法在女性绝育术中的应用》(刘家齐),《舟曲县第一次结核病普查痰检结果分析》(惠建军),《浅谈骨下垂的中医诊治体会》(鲁中荣)。《前房积血》、《中草药外敷和熏疗法在眼科临床的应用》(严培金)。
  第七章医药
  第一节药政管理
  舟曲县盛产药材,分布广泛,素有“千年药乡”、“千年药库”称誉。特别林区,发展药材潜力很大。据调查:全县共有药材600余种,已开发利用200余种。大宗收购的有70多种。现在,出口品种有纹党、猪苓、蚕羌、柴胡、节麻黄、冬花等10多个品种。但在解放前,药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发掘,即是民采集,品种少,数量有限。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本地药材的集中收购和广泛利用,于1956年成立舟曲县医药公司,利用开发本县中药材资源,统一经营中西药的生产购销。是年,医药公司与县民贸公司合并经营,统一核算。1962年医药公司分设。1967年又并入县民贸公司。1970年再度分设,由县商业局主管。1980年随国家医药管理局的成立,舟曲县医药公司归甘南藏族自治州管理。人、财、物、产、供、销合并经营,统一核算。1986年州医药公司将原收6项权利下放到县,由县经济计划委员会管理,实行独立核算。1988年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后至1990年,有职工68名,其中中药师3名,药士2名,助理会计师1名。公司内设业务、财务、人秘3股,下设城关、峰迭、憨班、立节、巴藏、大年、插岗、博峪8个药材收购站,两个药品批发库,3个药品零售门市部。1990年公司有机械设备10台,库房1861平方米,自有资金19.5万元。固定资产65万元,专用资金24万元。
  第二节药品经营
  经营及品种解放前,县内经营药材的人不多。除坐商“天成西”(陕西人经营)、“荆生茂”(河南人经营)、刘长春(河南人)三户贩运外,每逢药材收获季节,有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商贾来此收购、贩运药材。县内零星销售的中药材,一是由个体行医者经营,自采自炮制。县内不产的药材从外地购进。二是私人开设专营中药铺。全县中药铺21家,其中县城中药铺6家,即北街刘克宽、刘克勤经营的“忠恕堂”、“忠信堂”,李忠义、朱光义经营的“义兴永"、“万义春”;西街张仲矩经营的“荆发春”及西关韩志勤经营的中药铺。部分药铺解放前夕倒闭。
  解放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私人药铺并入县药材公司,实行公私合营,折价入股资金1598元。随股合营的3个从业人员,并入国营单位任营业员,中药品统一归县医药公司经营。
  县医药公司成立后,经营中药材和西药,其品种、数量少。1960年,经营中药185种,西药105种。1980年,经营中药品种251种,西药品种425种。1990年,中、西药品种的经营分别增加到315和615种,分别比1980年增长255%、44.70%,比1960年分别增长70.27%、485.71%。
  中药材购销I960〜1961年因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未完成购销任务外,其余年份购销逐步增长,1959年购销总金额22万元,是年,收购党参1898.5公斤,大黄1305公斤,黄芪2626公斤,贝母159公斤,当归2.64万公斤,麝香139两(旧制16两),大力子5830.5公斤,猪苓2.17万公斤,羌活3.1万公斤。1970年,中药材收购17.67万元,销售18.68万元。1980年收购77.26万元,销售66.13万元,其购、销比1970年分别增长143%,110%。是年,调拨少,有库存,但未改变1975年以来“蓄水池”经营状况。
  80年代,改革经营管理后,经济效益逐年增长。1988年购、销分别为105.85万元,71.32万元,为本时期最高年份,但仍有库存。比1980年分别增长37.01%、7.84%。1990年中药材收购44.29万元,比1988年下降,但销售额为96.73万元,比1988年增长35.6%,购、存全部调拨销售。除满足县内各医疗单位、药店用药外,大量供应外地。
  西药品购销自西医药进人本县后,到60年代,购、销额增长速度与中药相当。1962年中药材销售亏损,而当年西药销售额9.74万元。1965年销售32.68万元,比1962年增长235%。
  1966年西药批发库增营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器皿及兽药批发,销售西药8.78万元。1978年销售药品收入39.33万元比1966年增长347.97%,满足全县医疗单位和人民用药的需要,至1990年,西医药品销售增加到55.82万元,比1982年增长41.90%。
  1990年,全县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制中、西药房74家,个体中、西药房86家。(附表)第三节药品生产
  1958年11月,县医药公司成立制药厂,工人60名,设备有:打丸机、粉碎机、切药机等。研制和生产的木香顺气丸、六味丸、利肺丸、杞菊地黄丸、补中益气丸、附子理中丸、菊花丸、归脾丸、固精丸、黄连上清丸、明目地黄丸、朱砂安神丸、安神补心丸、还心丹、十全大补丸、乌鸡白风丸、八珍益母丸等26个品种的中成药,除县内销售外,还广销省内外。此后,根据地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医疗需求,生产一些中成药。
  1990年,县药材公司增设舟曲县医药公司中药材加工厂,兴建单面楼1幢,970平方米,另设陇西经营部1处。购置大小器械设备8台,加工经营以纹党为主的猪苓、柴胡、蚕羌、地骨皮、冬花、节麻黄、天南星等10多个品种,远销东南亚及深圳,为本县有史以来中药材首次打入国际市场。
  第八章体育
  第一节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一、传统体育
  历史上,舟曲县人民受中原文化影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文体娱乐熔为一体,散见于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中。相传明清,县内有“练武场”、“跑马滩”之类场地,习功练武,强身自卫。身有绝技者,四乡不乏其人。清未,县城丁振海的拳术和八楞花园沟农民练的“连枷棍”尤为爱好者称赞。坪定乡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跑马节”,八楞乡林家山等村“赛马会”仍相沿袭。至解放前夕,拜师求艺,学习武功者仍不少。人们训练子弟,以武功谋求功名利禄。评论人物,皆以“习文练武”为本。现在,一般性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如在禾场、院落、场地摔跤、翻跟斗、荡秋千、“打泼牛”、跳绳、跳方、跳高、跳远、扳手劲,爬山、赛跑、爬树、跳罗罗、踩高跷、耍龙灯等,青少年是活动的主力。
  荡秋千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二月初二日结束。男女皆宜,尤为妇女喜爱。秋千分软秋、硬秋、围秋和轮秋。软秋用横梁、立柱、踏板和两根绳组成;硬秋以细木杆代绳制成;围秋用一根中心钻孔的木柱横套在直立的木桩上,由两人连续推转横木运动;轮秋由两人或4人组成的“翻梁”秋。1985年,本县参加全省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5名秋千运动员,表演各种荡秋千动作。观众欢迎。
  扯坡牛 (大象拔河)。拱坝、铁坝、武坪、八楞、三角坪等乡藏族群众的一种古老的体育活动。两人将5米长的麻绳圈套于脖颈,“裁判”令发,即同时背相用力拉,力大者获胜。1985年与1990年,县运动员参加全省首届民族运动会和第四届甘南州民族运动会时,大象拔河比赛取得较好成绩。
  二、传统游戏
  老年人多以玩“牛九”纸牌或对弈消磨时间。
  掷子儿通常2、3人对玩,用5个石子。掷时,将1子抛起,速抓地面上的石子,再抓下落的石子。1〜4次按次数称,5次称“描”,6称“叭”,7“背”、8“换”、9“格”、10“上楼儿”,难度逐渐增大。灵巧姑娘抛起石子“蹲三格”,至子落,闭眼顺夸 “扬州”。
  过“桥”10多人玩,双行,面对面、伸臂拉手,1人于众臂“桥”上爬行,众人用力抛起,“桥”断复续。
  老鹰抓鸡娃10多人玩,事先列成单行,后者紧抓前者腰带或衣襟为“鸡”,队外1人扮“鹰”,欲叨“鸡”,为首者护“鸡”,鹰则抓尾“鸡”,直至逮住为止。
  翻架子2〜3人一组,轮流穿臂。
  占高山以家肥堆为“山”、首抢占“山”者为王。
  倒油两人倒体前行。
  闯大黄10多人横排成一队,另有两人从两端用力碰撞,被挤出队外者输。
  掷棍棍折树枝一簇,地面置一拳头大石头,撒枝条于石,捡枝时触动他枝者停捡,交他人。以枝条多少论胜败。
  此外,还有“弹棉花”,“打棒棒”,“捉迷藏”、“跳皮筋”、“走路马”、“下方儿"、"捉狗娃”等,也是同类游戏。多人聚玩,富生活气息。
  青少年还多在江水中戏玩或游泳,
  姑娘们除参加上述一些游戏外,另喜爱翻花绳绳儿,弹弹儿等。
  随着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环境和自然条件,少儿们还喜欢用纸片和竹棍儿制做 “风车儿”,在野外跑“风车”;用短粗竹管做“水枪”,打水仗。冬日,打雪仗、滑冰溜。
  第二节现代体育
  一、解放前的体育运动
  舟曲县现代体育事业兴起于20年代。民国10年,县城学校始设唱游和体育课, 然而场地小,师资、器材缺乏。民国30年,县城西街小学成立“自强”篮球队,始开展校内外比赛活动。40年代,县城机关少数职员自发开展练武术、打篮球、跑跑步、骑马、旅游等体育活动。县内一位姓石的田径运动员参加甘肃省运动会长跑比赛,名列倒数第一,省报刊载“长身压尾、精神可佳”的鼓励性报导。
  二、解放后的体育运动管理机构
  解放后,本县体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和提高。50年代职工、农民、学生体育活动兴起。县文教科兼管体育活动,办理日常业务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兼管体育。1973年,成立舟曲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体委),始设置专门机构,调配专职副主任1名,兼职体育教练员9名。年体育经费300元,不足部分由工会,文教局、妇联资助。1983年编制4名。
  1990年底,全县共有专职体育干部和教师26名(高等体育院校毕业3名),其中,中学12名,小学4名。此外,兼职体育教师和业余体育教练分布在全县各地学校,为体育事业辛勤耕作。
  三、体育运动设施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场所及器材逐年增加,全县现有150米跑道的专门体育场1块,200米跑道的田径场地2块;有设备齐全的篮、排球场地93块,其中农村15块,学校69块,城镇9块。体育场地比解放前增加20多倍。县城灯光球场看台容纳2000名观众。另有舟曲林业局灯光球场两块,(设台阶)各容纳观众500〜1500人。全县有大型体育器材220多部(件)。中小型体育器材510余件。
  第三节群众体育活动
  一、职工体育运动
  50年代初,县级机关职工、教师、战士开展篮球、乒乓球、体操等体育活动。由于剿匪部队的影响和促进,职工和农民篮球运动最为活跃。”战旗”“战锋”、“联合” “学联,,等球队相继建立、军民之间经常开展训练和比赛活动。县内完全小学普遍开设体育课。1959年,中小学推行《劳卫制体育锻练标准》,学生达标率25%。1961年降至15%,是年起,机关职工相继组建“矛盾"、“长缨”“钟声"、“邮电”等球队,坚持训练和比赛。1973年后,县级机关男女篮球队分别发展到20和16个,男女排球队11个和8个。
  二、农民体育运动
  1978年后,农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日益增多,广大农民利用劳动之余,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各乡和大村形成打篮球的风气。1980〜1990年,城关乡在春节期间举办9届农民传统体育比赛活动。并在全州农牧民篮球比赛中,两次获得亚军。期间,县体委举办的4次农民篮球调赛中,全县有8个队先后参加,参赛运动员480人(次)。1989年,城关乡被省体委评为“体育先进乡”,受到奖励。县体委高望岳被评为全国农村体育工作积极分子。
  三、学生体育运动
  职工业余体育活动和中小学生体育锻练经常化。全县中小学坚持“两课”(每周两节体育课)、“两操”(每日早操、课间操)、“两活动”(每星期两次课外体育活动)制度。有的中学和中心小学建立班、校级代表队,开展经常性锻练和比赛。至1990年,县体委举办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5届,篮球赛6届,参赛运动员2200人 (次)。1986年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城关地区小学生运动会。1984年始,各中学开展体育锻练“达标”活动。舟曲一中学生达标占73%。全县中学生平均达标率28%,学生身体素质逐年提高。在全国田径分龄赛中,舟曲县参赛运动员获金牌3枚,铜牌2枚;省级比赛获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5枚;州级比赛获第1名59项、第2名54项,第3名46项。
  第四节裁判运动员培养
  一、裁判员训练
  解放以来,通过重点培养,短期训练,陆续培养出一支有一定业务水平的国家等级运动员和裁判员,历年除工作外调,至1990年底,全县共有省、州、县批准的二级裁判员11名,三级裁判员26名。三级裁判员中,篮球裁判10名,田径裁判8名,射击裁判3名,排球裁判5名。
  二、运动员培养从少儿抓起
  60年代初建立运动员等级制度后,1963〜1965年评出篮球二级运动员3名,三级运动员9名。为培养体育人才,从儿童抓起,县上成立少儿业余体校,并在一中、城关一小、二小和藏中设点教学,进行篮、排球和田径训练。先后8个班,100名男女运动员接受训练。至1990年,共有600名学员毕业,并向省体工队输送篮球运动员1名,向省、州体校送学员11名,考入西安体院、西北师院、兰州师专等体育专科28名。1980年前,本县运动员先后4次参加全州田径比赛,总成绩始终为全州最后一名。后,对业余体校和中小学田径运动员严格训练。1984〜1989年,连续4次夺得全州田径总分第1名,获得54个单项第1名,42个第2名和36个第3名,并两次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期间,出席州以上代表队65支,参加比赛运动员700多人 (次);代表州参加省级和全国代表队23支,参赛运动员210人(次),其中尚玉英, 谈文军在1988-1989年全国业余体校分龄赛中获四项全能金牌5块(尚玉英分获3块,谈文军分获2块)。武龙、冯书明各在甘肃省七运会、首届青年运动会4x400米比赛中获金牌1枚。1984年,县业余体校被省体委评为先进普通业余体校,奖锦旗1面,奖金1500元。是年,县一中被省体委确定为篮、排球传统项目教育学校,教师谷汗因体育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传统体校优秀教练员。1980〜1990年,全县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的5人(次),三级运动员8人(次),国家少年级运动员15人 (次)。
  第五节运动项目运动比赛
  一、运动类项
  1980年以来,运动项目增加较多。至1990年,各地学校,机关干部职工及农民先后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共有12种。
  (-)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棒球、垒球。
  (-)田径:短跑、中跑、长跑、竞走、投掷、跳跃、全能项目、越野跑。
  (三)体操:支撑跳跃技巧、吊环、鞍马、单杠、双杠、自由体操、健美操。
  (四)武术:中国传统武术。
  (五)射击:汽枪、小口径步枪、半自动步枪、手枪。
  (六)自行车:公路赛。
  (七)拔河:集体拔河、单人拔河、双人拔河。
  (八)棋类:中国象棋、军棋、跳棋、围棋。
  (九)赛马:场赛,越野赛。
  (十)登山。
  (十一)其他:整装、拾芋。
  (十二)游泳。
  运动项目中,球类、田径遍及城乡,而以篮球、乒乓球为群众所喜爱。
  二、比赛活动成绩
  70年代以来,每年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十一”国庆节,县体委组织职工和中、小学生篮球、排球、乒乓球、象棋等单项比赛活动,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每年或每两年举行春、秋两次运动会。
  1955〜1988年,县运动员共参加省、州球类和射击运动会32次,其中篮球运动会19次,获5项冠军,9项亚军;排球运动会3次,获冠军1次,亚军3次;乒乓球参赛3次,获团体冠军1次,女子单打冠军2次,男子单打亚军1次;参加省、州射击比赛7次。
  1981〜1988年,打破全州10项田径运动记录,打破1项省射击女子乙组3x20项目记录。1988年8月,尚玉英在全国业余体校分龄赛4项全能比赛(100米、800米、铅球、铁饼)中,以385分打破全国14岁组少年记录。(表一、二、三)第九章旧志编修
  第一节清编西固志
  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清前,有无《西固志》,无从考证。据考:清康熙、乾隆盛世,修志大兴,邑人即编有《西固志》,见乾隆《甘肃通志》风俗卷所引 《甘肃通志》雍正六年创修,成书于乾隆元年,窥见《西固志》产生于 《甘肃通志》之前,至少在雍正时期,或在更早的康熙时代。《西固志》见于文献者仅此一处,其志的编纂时间,编纂者及梗概无从稽考。
  除《西固志》外,另编有《西固州同赋役全书》,此书木刻版,共3册。
  第二节民国时期修志概况
  一、《西固县志》
  民国18年(1929)12月,国民党中央政府颁发《修志事例概要》,倡修地方志书。全国省、市(县)兴起修志热潮。民国22年(1933),西固县文献委员会成立。时,杨培俊(西固人)主持修纂《西固县志》,1937年完稿成书,全志约10万字,4卷,上、下两册(手抄本),因无经费付梓,故未出版。惜原稿于解放初辗转佚失。
  二、《西固县志概要》
  民国35年(1946),西固县政府编辑岀《西固县志概要》,志本手抄,未刊行。目录前设沿革、行政区划、名胜古迹、县界、面积、民族、河流、物产、文化设施、县政中枢、司法机关、金融机关、通讯机构、交通、民生状况、风俗习惯、历代人物、历史兵燹。后部分分述:民政、教育、建设、卫生、合作、人事、统计、财政、田粮、会计、社会等。语言简洁流畅。
  三、《西固要览》
  民国37年(1948),西固县政府续编有《西固要览》,成稿后石印。志前设弁言。(附)西固县治原由阶州分划,建治(置)较晚,民国二年始行政治。地方耆老对县志虽屡有修纂之议,终以人才、经济两感缺乏,迄未举办。戊子春,余秉政斯土,奉令编辑要览,承专员丁公之指示纂成。兹编其体例略同于游历指南,虽与县志同为纪载舆地之书,而县志重在历史之演变与掌故之搜求及金石之考据,以备后人之甄采,与学人之考证。此则偏重于现时社会之情状与特产之概况而已。兹就是治之沿革与山河关渡、名胜古迹之梗概,备供施政者之参考而已。一则观古原以及今,一则仅说今而略古。盖因其立意之不同,其取材亦自各异。现编纂既竟,爰述其崖略,以弁于端。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八月
  县长赵宏璋立人氏谨识
  下设目录:沿革,疆域(附图),政治、经济、交通、社会、乡贤事略。
  四、后记
  《西固县志》资料除见于《甘肃通志》、《甘肃新通志》、《甘肃通志稿》外,大部资料散见于清《巩昌府志》、《岷州志》、《武阶备志》(即《阶州直隶州志》)、《阶州直隶州续志》。以上旧志资料由于历史环境和阶级的局限,偏重于人文而忽略经济,宣扬美化统治阶级,贬低劳动人民的作用;对在封建剥削制度压榨下,被迫揭竿起义的造反者,视为洪水猛兽。对历史起义(起事)人物称之为“寇”,骂之日“贼”;对少数民族亦有侮辱性的称呼。对此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