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兵作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民兵作用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页码: 446-447
摘要: 解放初期,全县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民兵踊跃报名,争当志愿军,积极捐献“飞机大炮"。上堠子、石圖子、梁家坝、城关等地民兵在减租反霸、镇压反革命和土改运动中昼夜站岗放哨,巡逻村庄,监视恶霸匪特的行动,维持大会会场及社会秩序,此后,坪定和沙湾村堡子乡民兵带头参加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
关键词: 人民武装部 民兵作用

内容

解放初期,全县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民兵踊跃报名,争当志愿军,积极捐献“飞机大炮"。上堠子、石圖子、梁家坝、城关等地民兵在减租反霸、镇压反革命和土改运动中昼夜站岗放哨,巡逻村庄,监视恶霸匪特的行动,维持大会会场及社会秩序,此后,坪定和沙湾村堡子乡民兵带头参加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
  1952年,全县民兵积极组织担架队,支援公安11团平定马良股匪叛乱。
  1958年,甘南地区少数反动分子挑起武装叛乱,舟曲县1570余名民兵和积极分子协同人民解放军清剿,彻底平息叛乱。
  1962年,全县民兵开展毛泽东提出的“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活动,民兵组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涌现岀锁儿头、沙川、杜坝、舟曲林业局机修厂等先进单位。
  农业生产建设中,民兵发挥突击队的作用。杜坝200名民兵苦战两个月,整修梯岀150亩,并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连续7年被兰州军区及省、州评为先进单位。巴藏乡民兵在一年中投工修成两条水渠(一条1400米,另一条1.8万米)。在修筑城九公路中,骨干民兵开展“比、学、赶、帮、超”竞赛,对承担的整个工程任务,在短期内赶修出来。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布一级战备命令。县人武部部署战备:指定城关锁儿头和武坪亚下大队的武装排为值班分队,警卫毛泽东追悼大会.在县城海拔1650米的制高点上,增设两个对空监视哨,配制火器,构筑工事,布置兵力5个班,共50人执行对空观察和射击任务,圆满完成追悼会的保卫和执勤战备任务。
  1973年2月,全县民兵响应甘肃省军区《关于动员广大民兵积极投入抗旱备耕的紧急通知》的口号,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展抗旱救灾活动。
  1978年9月,贯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民兵工作会议精神,全县民兵批判和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流毒,总结错误地学习“上海经验”,组织民兵小分队(俗称棒棒队)等经验教训。“三落实”先进单位作经验介绍。组织部分民兵连进行6项军事技术表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兵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结合县内实际,组织民兵治穷致富。
  1981年4月,泄流坡大滑坡,临近乡780名民兵配合兰州军区某部工兵连奋战抢险,疏通河道。根据甘南军分区和县委的指示,县人武部于7月23日对抢险抗灾的民兵予以通报表彰,爆破班20多名民兵荣立三等功,并对城关、大川两个民兵连和40名民兵予以嘉奖。
  1984年4月,迭部县达拉沟森林发生火灾,舟曲县1000余名民兵参加灭火战斗,连续奋战4昼夜,胜利完成灭火任务,受到省政府、省军区的通报表扬。陈光毅第三章兵役
  省长赞扬说:“舟曲民兵工作做得好,这支队伍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全县民兵长期坚持帮助军、烈属耕地收田,并在维护社会治安、移风易俗、学习文化、“军民共建”、办“青年民兵之家”和“以劳养武、富兵强民”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