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兵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25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兵建设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页码: 444-445
摘要: 1951年在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初建农村民兵组织。1952年土地改革后至1954年在曲瓦、巴藏、立节、大峪、憨班、峰迭、坪定、城关、江盘、南峪、大川、弓子石12个乡组建民兵组织。半高山地带的池干、三角坪、武坪、插岗、拱坝、大年、铁坝、博峪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兵组织于1958年春建立。
关键词: 人民武装部 民兵建设

内容

一、组建与发展
  1951年在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初建农村民兵组织。1952年土地改革后至1954年在曲瓦、巴藏、立节、大峪、憨班、峰迭、坪定、城关、江盘、南峪、大川、弓子石12个乡组建民兵组织。半高山地带的池干、三角坪、武坪、插岗、拱坝、大年、铁坝、博峪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兵组织于1958年春建立。至此,全县编有3134名民兵。总编3个中队,91个分队,并在全县始实行民兵预备役工作1958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改进民兵工作指示,将预备役工作和民兵工作合而为一,内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基干民兵以复退军人为骨干,按各人身体、年龄等条件组成;不编入基干民兵而适合服预备役的公民编成普通民兵。
  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全县贯彻“全民皆兵”,组织工农兵相结合的劳动大军,民兵队伍迅速壮大。是年底,全县民兵人数发展到4.13万名,其中基干民兵7075名,普通民兵3.42万名(含女性1.18万名),建制为1个师,10个团,36个营,125个连。
  二、大办民兵师
  1963年,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民兵工作条例》,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整顿。整顿后的民兵数量减少到1.37万名,其中,基干民兵9152名(女737名),普通民兵4586名(女2164名),复转退伍军人246名。建制81个连、330个排,其中基干排75个。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民兵1.62万名,其中,基干民兵9788名 (女3625名),武装基干民兵403名,普通民兵6509名(女3005名)。排以上干部1085名(女109名),复退军人303名。建制100个连,425个排,其中武装基干排8个。1976年全县民兵发展到2.71万名(女1.34万名),其中复退军人278名,普通民兵1.12万名(女4595名)。排以上干部2437名。全县建制1个民兵师,13个团,20个营,219个连,691个排(其中独立排14个,班226个)。县武装部基干团在城关武装连中改装一个侦通连。在巴藏、大川、峰迭、武坪武装连中,各组建一个侦通排,共25个班。在12个武装独立排中各建一个击坦克爆破班。
  三、民兵整组
  1980年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全县开展民兵“三落实”活动。一、进行民兵组织调整和改革,压缩民兵年龄,简化层次,缩小范围,调整装备。二、整顿武装民兵组织,解决超龄民兵不宜持枪和一家多兵问题;压缩机关民兵数量,增加男民兵,减少女民兵总数量;调整战时兵员的动员对象。三、重视和加强民兵政治思想教育。是年,民兵总数2.54万名(女9037名)。其中复退军人185名,基干民兵1.20万名,普通民兵1.11万名。排以上干部2317名(女297名)。全县建制一个师、4个团,12个营。235个连,705个排,其中基干团1个,营1个,连27个,排97个。下属迫击炮连1个(109名),重机枪连1个(75名),髙射击枪连1个(78名),侦察连1个(90名)。
  1981年,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省、州民兵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全县缩小组建民兵的范围,撤销县、乡机关、社办企业和学校等单位的民兵组织;压缩民兵年龄,减少民兵数量;撤销县编民兵师、团领导组织的虚设机构。
  四、军事训练
  舟曲县建立民兵组织后,即开展正规军事训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时期中心任务的实施,因地制宜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军事训练活动。
  1959年,县人武部从大川、城关、峰迭公社和憨班铁厂各调1支基干连与武装部机关直属分队共800人,用9天时间进行以战术、射击、执勤等课目为主的训练,并进行组织整顿。1962年,组织5个武装基干排进行射击、战术、治安、执勤训练,参加民兵305名。
  1965年,进行突击野营训练,全县训练基干民兵1111名,排以上干部180名。专职武干20名。项目达到走、打、吃、住、藏等“五会”。为提高民兵战时素质,8〜9月,进行一次野营拉练,重点培养特等射手40名,投弹能手18名。县人武部为达到考核标准的21名民兵进行奖励。
  1971年,计划训练民兵4600名,参加实弹射击的3460名,组织拉练46次,野营拉练120人(次)。
  1978年,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文件精神,对民兵训练的时间由年度改为周期。其主要内容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战术等课目。按照新的训练要求,全县先后共训练民兵6442名。其中排以上干部870名,武装民兵3982名,基干民兵1446名,普通民兵144名。
  1982年,根据甘南州军分区指示:结合军事训练、整组,对广大民兵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及发展商品经济建设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年,训练民兵637名,参加步枪第二练习,实弹射击优秀民兵211名,良好149名,及格156名。在全州民兵训练总评中,本县民兵训练成绩评为优秀。1985年,采取集中和连片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完成200名民兵军事训练任务,参训人员均达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1986〜1988年,根据甘南军分区指示,全县先后完成上级安排的30名民兵的六0迫击炮分队训练任务,并对城关、南峪、大川3个乡编入炮兵分队的18—22岁民兵教练20日,经考核5个班优秀。两个班良好,总评成绩优秀。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