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平息叛乱与反封建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184
颗粒名称: 第十一节 平息叛乱与反封建斗争
分类号: D235.42
页数: 1
页码: 342-346
摘要: 1958年初,正当甘南藏族自治州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州内少数反动分子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叛乱势态已发展到舟曲部分地区。
关键词: 政治活动 平息叛乱

内容

1958年初,正当甘南藏族自治州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州内少数反动分子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叛乱势态已发展到舟曲部分地区。3月,300余名被胁迫欺骗参与叛乱的群众在叛乱头目唆使下,抢劫、烧焚巴藏商店,并企图攻打县城。叛乱武装所到之处,烧、抢国家财产,以最残忍和野蛮的手段,杀害干部和人民群众,并公开以“坚决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杀光地方干部,赶走解放军,推翻人民政府”为行动口号。在人民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之际,全县1570多名民兵和积极分子积极参加剿匪战斗及支前活动。是年底,彻底平息县内叛乱。王魁等47名同志光荣献出自己宝贵生命,另有54名同志负伤致残。
  平叛结束后,本县在藏族地区进行反封建特权和根除压迫剥削制度斗争。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使广大藏族人民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
  这次反革命武装叛乱,其性质是反对共产党和人民政权,反对社会主义的。平息叛乱和反封建斗争是正确的,完全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平叛斗争和反封建斗争有扩大化错误;同时,反封建斗争没有认真区分正当的宗教活动,民族风俗习惯同封建宗教特权和残酷剥削制度的界限,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错误地划分“叛区”(曲瓦沟、黑峪沟)、“预叛区”(插岗、拱坝、铁坝地区),提出“先发制敌”、“把反革命叛乱消灭在预谋阶段”等错误口号;搞逼、供、信,发生错捕,错判、错斗等倾向。使错捕错斗的一些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蒙受不白冤屈,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
  对于1958年平叛、反封建扩大化问题,60年代初,县委根据中央指示和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过纠正,但不十分彻底。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