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182
颗粒名称: 第九节 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
分类号: D235.42
页数: 1
摘要: 在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同时,中共中央于1957年8月8日发布《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要求在农村就合作化优越性等问题进行大辩论;批判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反对不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
关键词: 政治活动 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

内容

在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同时,中共中央于1957年8月8日发布《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要求在农村就合作化优越性等问题进行大辩论;批判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反对不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中共舟曲县委于10月底在城关、大川两区进行。第一期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历时40天,辩论内容以中央指示的合作化优越性、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统购统销、工农关系、肃反与法制等为主,并结合本地突出问题。两区参加大辩论的群众10980名,辩论中提出各种意见8668条。
  11月11日〜12月底,全县工商界87名从业人员和63名家属参加了辩论,将1人划为右派分子,3人定为“坏分子”。
  12月27日,第二期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大辩论在武坪、联合两区的15个乡和洛大、坪牙、阳山3个自治乡开始,历时51天。
  这次农村大辩论同样扩大化,斗争375人,批判900人,逮捕128人。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