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181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分类号: D235.42
页数: 1
页码: 342
摘要: 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为使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现主义的整风运动。县委根据中央指示,成立整风办公室,于7月开始整风运动,全县有721名干部参加整风。
关键词: 政治活动 整风运动

内容

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为使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现主义的整风运动。县委根据中央指示,成立整风办公室,于7月开始整风运动,全县有721名干部参加整风。
  整风运动过程分学习文件,端正思想;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对照检查;全面整改、健全制度和进行思想组织建设等4个阶段进行,采用大鸣、大放与大字报揭发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动员职工帮助共产党整风,提批评意见,向党政部门和一些领导干部就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及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及民族主义等方面的错误表现提岀3913条批评意见。除个别属攻击性言论或违反社会主义利益的错误言论外,绝大多数是有益的批评意见。
  6月,党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的指示,全县运动即由党内整风转入公开地反右派斗争。7月,县上利用中小学暑假召开全县教师会议,首先在教育系统展开反右派斗争。县委、县人委主管领导亲临督战,动员教师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方式揭批所谓右派言论,重点批斗6名右派分子。此后,紧接着在全县党政、企事业干部中全面展开反右派斗争。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召开区、乡和县级机关单位负责人整风紧急会议,号召各级领导带头鸣放,引发大规模的群众反右派斗争运动,使一些向县委和各级领导在整风中提意见的知识分子、爱国民主人士和党政干部蒙受不白之冤。反右派斗争持续到1958年7月。
  这次反右派斗争运动,发动群众张贴大字报5880张,共揭发批判右派69名 (后定为64名)。其中定为右派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或阶级异已分子、反革命分子的有44名,余皆属“右派”。对上述人员处理降级降薪的15名,留用察看的3名,被监管生产的6名,劳动教养4名,开除公职2名,免予处分2名,余戴帽改造。1958年11月〜1959年1月,全县进行整风补课,参加这一运动的干部322名,揭出有 “问题”干部238名,被批判斗争50名,县长陈生泰在运动中被致死。
  这次全县整风反右斗争,回击极少数右派分子对党的猖狂进攻,在党内和人民中间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阶级斗争形势严重估计,把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造成不幸后果。对干部帮助党整风所提出的大量有益意见不实事求是具体分析,用“左”的方法划定框框,以左、中、右硬性排队,无限上纲,使斗争扩大化.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