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储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15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储蓄
分类号: F820
页数: 2
页码: 309-310
摘要: 1953〜1980年,储蓄业务由人民银行和信用社经办。1980年后,农业银行参与经营。1986年起人民银行经营部分由工商银行接替。1988年,建设银行也开办储蓄业务。邮电局开办“邮政储蓄。
关键词: 金融业 储蓄业务

内容

一、业务
  1953〜1980年,储蓄业务由人民银行和信用社经办。1980年后,农业银行参与经营。1986年起人民银行经营部分由工商银行接替。1988年,建设银行也开办储蓄业务。邮电局开办“邮政储蓄。
  储蓄种类除活期、定期、零存整取外,1952〜1955年曾开展折实存款、保本保值储蓄及优待售粮储蓄等。1952〜1980年举办有奖储蓄。1988、1989年开展保值储蓄及紧俏商品奖售储蓄。1990年储蓄种类有活期、定期、零存整取及定活两便,大额存单等。
  二、储蓄余额
  1953年,储蓄者大部分为部队战士及机关干部,市民有少量参加,农村空白,年终余额6.9万元。1966〜1976年,储蓄额一直在30万元左右徘徊。1979年起,由于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农村经济新政策的实施,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农民经济收入普遍增加,个人储蓄逐年增长。1977年全县农村人均存款额为0.78元。1988年,市场物价上升幅度增大,由于调整存款利率,开展保值保息及紧俏商品奖售储蓄,储蓄额增长仍较快,年终余额1069万元。全县首次突破储蓄千万元大关,人均存款达76元。
  1990年,全县期末储蓄余额1561.2万元,其中工商银行727.7万元,占46.6%;农业银行430.5万元,占27.5%;信用社321.5万元,占20.6%;建设银行81.5万元,占5.3%.
  1990年人民银行县支行投放货币279万元,回笼货币9.5万元。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