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解放后的财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1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解放后的财政
分类号: F810.742
页数: 5
页码: 297-301
摘要: 1949年12月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财政科。1954年7月更名财粮科。后,几度更名财税局、财粮部、财政局“文化大革命”时期于1968年撤局,入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
关键词: 解放后 财政

内容

一、机构
  1949年12月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财政科。1954年7月更名财粮科。后,几度更名财税局、财粮部、财政局'文化大革命”时期于1968年撤局,入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1975年1月复立财税局。1979年分设财政局。1990年财政局设预算、行财、农财、企财、综合、监察5个股、职工43名。下设城关、立节、大川、插岗4个农财所,有农财员21名。
  二、管理体制及收入概况
  1955〜1990年累计金额总收入1.7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48亿元,占总收入的28.15%;上级财政补贴1.23亿元,占总收入的71.85%。地方财政收入中企业643.8万元,占3.80%;工商各税收入3292万元,占19.32%;农业税收入430万元,占2.53%;其他收入381万元,占2.5%。累计支出1.66亿元,其中行政管理费支出3711.9万元,占22.34%;文教卫生事业费3993.4万元,占24.04%;基本建设投资1810.8万元,占10.90%;支援农业1920.3万元,占11.56%;工、交、商、事业费25.7万元,占0.15%;抚恤和社会救济1102.9万元,占6.64%;水电水利支出554.3万元,占3.34%;城市维护费105.2万元,占0.63%;城镇人口下乡安置费21.8万元,占0.13%;其他支出2834.6万元,占17.06%。
  解放以来,国家财政体制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形势,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分级管理体制。解放初,实行财政供给,1953年建立县级总预算后,县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国营企业上交的税金和利润。厉行勤俭节约的支出原则,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支援农业和发展文教卫生事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全县财政收、支大幅度上升。
  1955〜1957年,全县财政收入主要为工商税和农业税。支出重点为行政管理费及文教卫生事业费,其次是基建投资等。1958〜1960年,由于大跃进中大搞国民经济高指标、浮夸风的错误。造成财政收入的虚假。三年困难时期最严重的1960年,地方财政收入猛增到176.4万元,是1957年总收入16.8万元的10.5倍。此三年间,财政支出重点是发展农业集体生产、推广新式农具和农田水利建设、行政管理费以及文教卫生事业费等。1960年县财政总支出284.4万元,支援农业和农田水利建设支出为78.6万元,占总支出的27.7%,行政管理费106万元,占总支出的37.3%,文教卫生事业费54.4万元,占总支出的19%。
  根据中央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1965年实行“划分收支、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管理体制和“坚持当年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4年间,县财政收入140.7万元,主要是工商税和农业税收入;支出448.8万元,支出重点为行政管理、文教卫生、社会救济以及支援农业等,其中社会救济为36.4万元,占总支出的8.1%,支大于收的308.1万元,仍由上级财政补拨平衡。
  1966〜1977年,实行“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财政管理,本县财政收入重点为工商税及农业税。支出重点为文教卫生事业费、支援农业和发展水利、水电建设及行政管理费等。1969年列有城镇人口下乡安置费支出。1975年起,每年有少量的城市维护费支出。1976〜1979年,实行“收支挂钩、超收分成” 的财政管理体制。县财政收入主要是工商税及商业上交利润,其次为农业税及农牧业收入。1971〜1979年9年间,工业、企业有6年亏损,亏损金额18.2万元。
  1980年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管理体制,县财政收入开始持续增长。1985年地方财政各项收入共216.7万元。1990年达500.90万元,是1985年收入的2.31倍,其中工商税收入占78.86%,农牧税7.51%,企业收入3.57%。1990年各项支出累计1496.9万元,其中支出文教卫生事业费432万元,占28.9%;行政管理费379.5万元,占25.4%;支援农业费54.1万元,占3.6%;抚恤和社会救济67.0万元,占4.5%;城市维护费7.1万元,占0.47%;挖潜小改造支岀5.3万元,占0.35%;基建投资48.2万元,占32%,其他开支409.3万元,占27.4%;本年度上级财政补贴1238.6万元。(表五、六、图)
  舟曲县历年财政各项收入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