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城乡建设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138
颗粒名称: 第十九章 城乡建设管理
分类号: F303.3
页数: 10
页码: 272-281
摘要: 几千年来舟曲县境人民多以石块或木材等材料筑屋舍,低矮狭小、阴暗潮湿。富户居四合院瓦房。寺院、庙宇等古建筑,历经兵燹和自然灾害,屡有毁坏。
关键词: 舟曲县 城乡建设管理

内容

几千年来县境人民多以石块或木材等材料筑屋舍,低矮狭小、阴暗潮湿。富户居四合院瓦房。寺院、庙宇等古建筑,历经兵燹和自然灾害,屡有毁坏。
  解放后,城乡建设面貌日新月异,发生巨大变化。70年代初,公共用房结束解放以来借用民房的历史,普遍建有土木或砖木结构的两层办公楼。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改善,相当多的农户建起新房。1978年后县城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4—6层的办公楼和职工住宅楼拔地而起,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水平日趋先进,建筑形式和风格多样化、现代化,街道、水电、通讯、文化娱乐、广播电视建设初具规模。1987年7月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设办公、规划、房地产、自来水、环境卫生管理等机构。1990年职工28名。专业技术人员8名,其中建筑工程业与民用建筑专业5名,内大专2名,中专3名。园林艺术专业2名,内大专1名,中专1名。测绘专业1名。
  第一节城乡建设规划
  舟曲县城乡建设原无整体规划,形成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占地盘,建筑和扩建混乱的局面。1985年县人民政府按国务院及国家建委、省建设局关于城镇建设规划政策的要求,结合县城地理特点,开始进行舟曲县城区域总体规划,1987年完成。1990年1月经甘肃省建设委员会批准实施。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除白龙江经流城区面积0.175平方公里、山地0.98平方公里外,可适用建设面积1.325平方公里。1985〜1986年底对曲瓦、巴藏、立节、憨班、峰迭、大川、南峪、插岗、铁坝、拱坝等11个乡政府驻地的建设进行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
  第二节县城建设
  一、街道
  县城区主要街巷15条, 口,西至舟曲林业局机修厂, 眼峪冲积扇地,东依驼岭山,
  总长度4768米。最长沿河路,东起瓦厂城关粮站门全长2100米。上街最短,102米。由于山城座落在三南凭白龙江,除城南路、东街、北街、清和巷和西关几
  条东西向街道稍平外,其他街巷向南和西倾斜降低,街道路面窄,人车同道;雨后泥泞,遇暴雨,水道洪水外溢,满街横流,冲进街旁民屋。80年代,人口剧增,城区街道不能适应车、人流量的需求,而且集市街道常发生车辆拥挤堵塞现象。1986年,对街道路面及排水沟进行改造,铺筑混凝土路面,部分加宽.至1990年,城区内有10条街道铺筑了混凝土,面积2.06万平方米,占街道总面积的71.9%。其中沿河路和南街最宽处11米,其余宽4—6米。
  二、公共建筑
  解放初,县级机关大都在原县政府旧址办公,少数事业单位利用庙宇或借用民房办公,设施简陋、陈旧。50年代后期,党政机关和一些企事业单位陆续建成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办公、业务用房。60年代中期,土、砖木结构两层楼公用房屋建设大增。80年代起,4~6层砖混结构楼房大量修建。
  城区内现有房屋总面积16.97万平方米,其中由城建环保局直接管理的国家公房1.48万平方米,占城区房屋总面积的8.7%,占房管部门总管公房1.53万平方米的96.25%。另有拨用房575平方米,占房管总数的3.75%。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管房10.81万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63.68%。
  公房建设使用面积中教育、医疗、科研用房1.46万平方米,各机关单位用房1.5万平方米,商业服务用房1.76万平方米,工业交通仓库用房2.79万平方米,其他用房315平方米。由于县城居民房集中,民宅独院占地面积大,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房择其民房间的空地或选择河滩、山坡荒地集中修建和延伸扩建,构成县城中心、城东、驼岭山、北街、南街、南关、瓦厂、广坝东路、广坝西路等10多个建筑群体。(表一)
  主要公共建筑简介
  人民会堂位于县委与县政府之间,坐北向南,一层两檐砖木结构,集会、影剧兼用。1957年建筑,面积550.84平方米,初设120条连椅,600座位。后于1985年重新装修,更设654座铁架胶合板单座椅,改灰条天花板为塑料工艺装饰板。
  灯光球场位人民会堂前十字街西北。1965年建,设有观台,容纳1000余名观众。
  百货商店十字街西南角,与灯光球场一街之隔,坐南向北。建于60年代,一层,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04.33平方米。90年代前,城区最大商场。
  卫星电视地面收转站县城外东驼岭山台地,钢筋混凝土结构,有6米抛物面接收天线和30米三角铁架发射天线。
  城关一小教学大楼县城外东北部。1989年9月修建4层单面教学楼(坐西向东),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面积2673.24平方米,造价74.857万元。每层6个教室,共有八边形教室24个,与南侧办公楼连结为曲尺型。4楼为县教育电视台,屋顶安装抛物天线和发射塔。
  城关二小教学大楼县医院西侧,座西向东,砖混结构,两层双面楼,双檐小瓦顶,共17个教室,与南北侧拐角楼连结成“匚”型。1974年修建,建筑面积1332平方米。
  一中教学大楼校园位县城西南部。4层双面砖混结构,建于1987年,面积2560平方米,投资40万元。
  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位于县城西关。1989年动工修建,框架结构,4层双面楼,建筑面积3300余平方米。
  文化单位综合楼位北街南侧。1981年修建,4层双面砖混结构,容电影公司、文化馆、图书馆及广播电视局4个单位。
  邮电局综合楼位北街,与文化单位综合楼一街之隔,框架结构单面拐角楼,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造价36万余元。
  舟曲汽车站位县城外广坝东部。1976年修建,建筑面积973.6平方米,其中候车室110平方米,停车场2750平方米。
  三、民房建筑
  县城区域狭小。1950年居户400余户,1990年为1500户,40年增加2.7倍,人口1.02万。房屋使用面积6.20万平方米,人均14.76平方米;房屋居住面积3.68万平方米,人均8.76平方米。1988年县城民居建筑发展到4.53万平方米,占县城总建筑面积的26.68%,占规划区总住宅面积22.29万平方米的20.31%,占规划区土地总面积的3.42%。1949〜1990年建房面积增长6.1倍,平均每年递增5.1%,住宅不断扩大。初,在宅间空地修建房屋,后来大量占用耕地建房,不断向城四周扩展。城四周原属孤立的卫星村瓦厂、罗家峪、月圆里、三眼、寨子、南桥已与城区连成一片。
  民房结构不断改进。为节约用地,革除陈规,因地制宜,建房在向高空发展。80年代起出现三层结构楼房并以过去土木结构改进为砖木结构,同时出现不少砖混结构。过去,屋顶多是土棚子,墙体多为泥垒石墙,土坯墙。今楼房普遍盖瓦,底层多用水泥砌石,上层砌砖,不少房屋一砖到顶。80年代后青砖、红瓦、水泥、钢筋、水泥预制块等新型建筑材料普遍使用。
  70年代前,居民装修房屋无甚追求。富者居屋外墙抹粗、细光泥,门窗周围多用木板、木枋装修,贫家无力抹光泥,墙石、土坯裸露在外。
  80年代后,居民修建房屋不仅讲求整体质量,而且对室内外装修标准逐渐提高。室内天花板用纤维板或塑料、石膏装饰块,并安装彩灯或吸顶灯;内墙多涂饰有色涂料或油漆,或用塑料墙纸或墙布;地板,一般铺设水泥地板,有的用塑料贴面或地瓷砖,或者用机制拼木地板块;外装修,一种是清水砖勾缝即成,或在面上抹层砂灰,做成几何图案,或者是用水刷石,做成图案。另有面贴马赛克的。
  四、卫生设施
  70年代前,城内农民家家户户皆有茅厕,大都修在街道两旁或距街道不远的地方。解放以来,东街桥头、南街小十字、西街城门口、县政府附近及人民会堂后等处建有简易公厕。70年代后期在南街小十字街设砖混结构公厕1所,因无排污设施, 粪水渗入民房,旋即拆除。80年代农民种田大量使用化肥后,各单位厕所粪便无人清除,粪满为患。后,各街公厕逐渐改建民房。80年代后期,城建环保局在人民会堂后侧及车站东侧各修建一座造型较新的砖混结构厕所,上厕所难的问题得到缓解。但仍嫌不足。原来冬季堆放农家肥的麦场大都修筑了民房,农民只好将圈粪堆积在街道上,影响环境卫生。
  五、给水排水
  70年代中期前,县城居民皆饮泉水。舟曲县城内外泉水丰富,俗称有“九十九眼泉”。其水源来自城北三眼峪中茂密的涵养林地带。溪水沿三眼峪冲积扇地层南流, 从县城内及城南白龙江北岸东西约一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溢出,水量丰富,且清洌甘甜,1976年,有关部门利用自然落差,在城内敷设供水管道,引来月园村水家里泉水.城内部分机关、居民开始用上了自来水。1983年又建成高水位蓄水池1座,库容130立方米,管道总长3562米。降水正常年景,供水7.7万吨,日均供水211吨,其中工业年用水1.22万吨,生活用水6.48万吨,可满足城区7100人的用水需求。江盘乡利用广坝吊桥设置跨江水管,将三眼水、水家水和南关泉水引上白龙江南岸,供南桥、桥头坡、河南三村人畜饮水。另外,舟曲林业局在南桥北端建立水泵站,在桥头和寨子坪,分别建100、300立方米蓄水塔各1座,自成供水系统,供舟林局机关、机修厂及其家属院居民生活用水。1989年国家投资129万元,在三眼峪建设一座灌溉和生活用水蓄水工程(水平面比城区高110米),管道直径15厘米,长800米,流量0.03立方/秒,并在三眼峪口建有容量800方立方米的蓄水池。供水范围南至江盘乡南桥和桥头坡新村,东至罗家峪、水泥厂一带,西至下寨子一带,覆盖城区及近郊4平方公里,可供7300人及3600头(匹)牲畜用水,灌溉870亩土地。随着三眼水源涵养林被乱砍滥伐,遭到人为地破坏,涵养作用急剧下降,天旱给水量大减,一些泉水干涸;若遇大雨、暴雨,山洪暴发,威胁城区安全。
  县城无专门排水排污设施,没有统一下水道。城东部沿大沟的单位和部分居民将污水排入溪水中,城内中、西部的污水多排入沿街水道。城外东起瓦厂,西至机修厂沿白龙江两岸两公里长地段的居民、机关单位将污水和垃圾排入江水之中,尤以北岸为甚,造成环境和水质污染,危害下游人民健康,及待妥善解决。地表水顺街旁水道穿城而过。县城有两条主要水道,一条进北城门,沿上街、北街、南街、南关,东人大沟溪水;另一条从北关穿过县政府,沿西街至西城角,流进车站水道与西关泉水汇合入白龙江。1986年在主要街道两侧构砌水泥排水道1510米,其中北街、南街两条正街左右两侧砌筑双水道,因山城街道地面倾斜度大,暴雨过后,洪水溢出水道、满街流淌。
  六、供电
  县城供电始于50年代末。1959年在白龙江南桥村修建容量50千瓦的一座水轮泵发电站,总投资17万元,运转约两年后,因南山滑坡,电站渠道多次被堵塞和移动、发电时断时续,终因渠道毁坏而报废。
  1964年,在南桥面粉加工厂安装一台水轮泵发电设备,容量50千瓦,发电两年多,亦因故停止。
  60年代末,县农具厂安装一台50千瓦柴油发电机,夜晚可供县城机关和部分居民照明。1976年10月锁儿头水电站建成发电,城关地区用电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除照明外,县城地区机关、部分居民用电力做饭、取暖。充足廉价的电力,促进粮食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发展,家用电器大力普及。
  1981年在县城主要街道架设普通马路弯灯50杆盏。1983年改设增高21杆盏水银灯。现发展到30杆盏路灯,其中高压水银汞(钠)灯20杆盏,自镇流弯灯10杆盏。自控照明装置两个,总功率11千瓦,线路总长2100米。
  七、供燃
  解放前,城区居民炊事、取暖及照明多就地取材,一般自给自足。取暖多用木柴、树根,部分富裕者用木炭。照明,一般居民用菜油灯。不少农民无力购买菜油,则点燃松脂、竹棍照明。
  '解放后,供燃发生很大变化。做饭用燃料仍以木柴为主。60年代后开始用煤作燃。1976年后城区职工及农民大都用电炉做饭。80年代末,形成木柴、煤、汽油、电、煤气并用的局面。
  取暖,70年代中期前以木柴、木炭和煤为主。冬季农民用做饭余火煨床或烧土炕取暖。锁儿头电站供电后,冬季取暖多用电炉,夜晚睡觉普遍用电热褥取暖。80年代末,舟曲林业局机关、职工住宅开始使用暖气。
  八、堤防
  县城依山临水、北高南低。夏季暴雨时节,北部几条山沟山洪和南面洪涨的白龙江对城区和附近村庄构成严重威胁。1962年、1966年夏江水暴涨,冲毁南桥。1976年江洪翻越河堤。为确保成区及城郊村庄安全,1968年修筑广坝河堤长5500米(北岸、南岸分别长3500米,2000米),城北硝水沟堤防650米。1984年投资13万元,在东城区的大沟河两岸修筑堤防工程总长1000米,安全泄量30立方米/秒。1989年新修三眼村提防100米。至此,除罗家峪水沟和三眼至北门段外,其余都得到治理。
  九、桥梁
  县城地区白龙江由西向东流过城南。城区被东、西、北三、四条溪沟河流切为许多区块,架于这些沟、溪上的多座桥梁成为联系各区间的纽带。
  原跨白龙江连接南北两岸的“永济桥”(木拱桥)建于康熙五年(1666),位于今防疫站附近。永济桥毁后,于南桥村东端重建木拱桥(南桥)。1962年暴洪毁桥后,两岸架钢丝绳用溜壳滑渡。1964年修建净跨36米木桁架桥。1966年特大洪水又冲毁桥梁。1969年在原址重建钢丝吊桥,桥面铺设木彷,跨度64米。由于增高桥台,加大跨度,洪水可畅通无阻,成为构通县城南北之必由之路。
  1970〜1990年底,城区共建大小水泥桥14座,其中干线桥5座。
  十、城区绿化
  50〜70年代,开展义务植树,但成活率极低。80年代县有关部门成立绿化队,对人工林加强管理。经过10多年精心护理,驼岭山、北山、黄土山、二郎山和白龙江南岸桥头坡已形成成片树林。至1988年,城区绿化面积已达750亩,绿化覆盖率1.34%,人均绿化面积3.3平方米。植树3.52万株,成活率28%。城区居民多在住房周围植各种果树及泡桐.杨柳,环境大为改观。
  第三节乡村建设
  一、乡政府驻地建设
  解放前夕,8个乡(镇)公所,多是公有土木结构平房,每个乡公所仅10余间简陋的房屋。50年代,不少乡政府因无公房利用庙宇或借用民房办公。60〜70年代,国家投资修建各乡政府,一般是土木结构瓦房,部分为砖木结构瓦房。1978年后,一些乡政府开始修建砖混结构的楼房,有不少两层、3层钢筋混凝土大楼。城关乡的“龙江宾馆”(高5层),在全县乡政府公房中为最高建筑。除乡政府住所外,学校、医院、商店、邮电所等基层企事业单位也相继建立,形成以各乡政府为核心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白龙江、拱坝河沿岸的巴藏、立节、憨班、峰迭、大川、插岗、大年等乡政府驻地的村已经形成集镇。解放以来建筑面积扩大几倍。立节位大峪沟与白龙江交汇处,设立节派出所、舟曲二中、立节小学、立节地区卫生院,邮电所,金融设施、供销社、民贸、食品等国营商业企业及10多户个体商户,形成上河地区较大的经济文化中心。瓜咱属峰迭乡驻地,有舟曲县职业中学、八年制学校、县良种厂、县苗圃、十几家商业企业、铸铧厂、粮站、邮电所,成为上河地区第2个文化中心。拱坝河流域插岗、拱坝、铁坝小镇,插岗较为繁华。除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外,还有舟曲林业局插岗林场场部及附属单位、加工厂,县内第二大水电站插岗电站。
  二、农村住房建设
  解放前,农民屋舍简陋,每村除个别富户有瓦房外,余皆土屋。河川地区平房、楼房都用泥巴、黄土棚盖,在泥土上苫一层砂土,可防渗漏。屋墙底层多砌干石墙,一米以上垒泥墙,或用土坯垒。高山阴湿森林地带多榻板房。由于人民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缓慢,因而建房造屋者甚少,几代人建房一次。农民惜田如命,修筑房屋很少占用耕地。
  50年代土改后,贫苦农民分得房屋,短时间内暂能满足住房需要,故农村住房无甚变化。60年代初期,天灾人祸,人口锐减,农民更无力建房「文化大革命”前的三年多,中央调整政策,农村住房始有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人口增长较快,住房有所发展。1976年后,住房增长速度加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活改善,农村建房猛增。1980〜1990年增长速度超过解放后近30年之和。解放前几代人建一次房,现在有人建几次房和几座房。农村住房虽仍以土木为主,但普遍使用水泥、砖、玻璃。人们既要求住房坚固,并注重外表美观、实用。
  在住房飞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不少副作用,即大量占用耕地,砍伐森林最为突岀。80年代,县人民政府对此采取一系列措施,纠正乱占耕地和乱砍森林之风。截止1988年底,全县村镇房屋总建筑面积347.9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81.26万平方米。此后,每年建房面积新增22万平方米。
  农村村民居屋因无统一规划,各自按划拨土地而建。因而乡村道路多不规则,雨天满街泥泞,行路艰难。80年代末,村内道路有所改善,除省、县道外,相邻村庄间多通拖拉机或小汽车。山间村庄多修水泥桥、防洪堤。半高山缺水村庄大都兴修了人畜引水工程。第四节房产管理
  解放初,县城公房归财政和文教局分管,经常修缮和陆续改修,公房面积逐步增加。1987年后,城建环保局房产管理部门管理城区公房面积15340平方米。1990年,房产部门对县城区机关单位公房和居民私人房产丈测,经审查核实,由产权单位颁发房屋产权合法证件,为产权人凭此管理使用。是年底,共办理公私房屋产权手续1420宗,其中公产107户(14.95万平方米),私产1313户(16.90万平方米)。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