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仓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11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仓储
分类号: F25
页数: 2
页码: 247-248
摘要: 解放前,甘肃各地多灾荒,西固亦然。省政府有时也以仓储粮赈济重灾民。
关键词: 仓储 粮油经济

内容

解放前,甘肃各地多灾荒,西固亦然。省政府有时也以仓储粮赈济重灾民。民国11年创办省丰黎社仓西固分仓,为官署堆积丁粮之所,仓址设城内东街,面积约600平方米,四合院形,仓周筑以土墙。东西对面7间,南北对面6间,高约3米,宽约6米。民国15年积谷300石。16〜19年,川军和回军挪用散失110石,借民间190石。民国22年积谷210石零1斗7升4合7勺,23年积谷238石5斗2开6合1勺。时,积谷折合市价,小麦每市斗(28斤),合洋1元5角;大豆每斗重42斤,合洋7角;粟米每斗42斤,合洋1元5角;养麦每斗27斤,合洋1元3角;青棵每斗40斤,合洋1元2角;谷草20斤1束,价洋3分5厘;麦草20斤1束,价洋1角8分;杂草30斤1束,价洋1角5分。库原纹银一两换市钱13串200文,市原纹银一两换市钱12串883文,现洋1元换市钱8串800文。仓斗较市斗每斗小5升,京斗较市斗小6升4合3勺。
  民国11年,西固县田赋粮管处成立后,省丰黎社仓西固分仓改设为县丰黎义仓及乡仓,同时扩建仓房3大间(9小间)。是年,收国币88223元9角3分。翌年收国币5498元9角。民国32年仓容为:县仓一所,1965石。1所1890石;县义仓一所186石,一所3897石、一所1077石;沙湾乡仓一所1610石,共计10625石(市石)。民国34年又扩建仓房6间。民国35年,征解契税附加数目请册,共收国币443786元8角9分,其中契税354285元5角1分,规费930元,契税附加88571元3角8分。共计开除国币443786元8角9分。
  1949年12月,西固县人民政府财政科接管原西固县政府四柱清册,收县城仓库粮和沙湾区粮站、官亭粮站小麦分别为83040市斤,15587市斤,9623.3市斤、以上共接收粮小麦108250.3市斤(59125.5公斤);支出11629市斤4两。存小麦96620市斤15两(沙湾粮站12977市斤12两)。1950年11月10日,县城仓库小麦64914市斤11两,沙湾粮站小麦21224市斤,官亭粮站小麦10408市斤,合计
  96546.11市斤(48273.4公斤),收支结平。
  1950年,全县公粮4500石,其中分配城关区1200石1斗5升,峰迭区822
  石,沙湾区1607石4斗,官亭区870石4斗5升。
  1952年,本县旱灾,全县粮食作物产量普遍降底,减少公粮征购数。(40500公
  1952年西固县公粮纠偏数字控制表。合计81000市斤
   第一区:通产60000市斤减免21000市斤
  斤)第二区:通产60000市斤减免21000市斤合计81000市斤 (40500公
  斤)第三区:通产60000市斤减免21000市斤合计81000市斤 (40500公
  斤)第四区:通产125000市斤减免31000市斤合计156000市斤 (78000公
  斤)自治区:通产50000市斤减免21000市斤合计71000市斤 (35500公
  斤)阳山自治乡:通产15000市斤减免5356市斤合计20356市斤 (10178公
  斤)
  总计:每亩平均产量60〜70市斤,改定通产370000市斤,减免120356市斤, 合计:490356市斤(295178公斤)。
  1953年冬,城关粮仓扩建10间。1975~1977年,城关粮站在瓦厂建成仓容110万公斤的粮食仓库(两栋)。三角坪、八楞、城关等粮站分别建成300、300>1000平方米的晒粮场。至1988年,全县各粮站已修建仓库和职工宿舍,为粮油购销,赈济灾民提供了优越条件。
  1990年,全县共有粮仓13处,配专职保管员25名,仓储面积达6444平方米。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