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桥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08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桥梁
分类号: U41
页数: 4
页码: 209-212
摘要: 民国36年(1947)11月,两(河口)西(固)公路建石台木面桥3座,解放后,先后修建公路桥14座(包括林区7座),钢丝吊桥25座。
关键词: 舟曲县 桥梁工程

内容

民国36年(1947)11月,两(河口)西(固)公路建石台木面桥3座。
  解放后,先后修建公路桥14座(包括林区7座),钢丝吊桥25座。
  一、曲瓦桥
  巴藏至曲瓦间横跨白龙江的公路桥,位于两郎公路65公里处。1976年10月1日建成,国家投资10余万元。
  二、立节大桥
  立大公路起端,跨越白龙江之桥,位于县城西40公里处的立节乡。1973年12月15日建成,国家投资13.5万元。
  三、沙川桥
  是两郎公路跨越白龙江的主要桥梁之一,位于两郎公路22公里处。解放后两次筑修。首次修石台木面桥,二次建混凝土双曲拱桥。
  1、石台木面桥下部结构永久式钢筋混凝土浆砌石墩台,上部结构为净跨4孔 (2孔12.5米,2孔15米),全长75.10米的下承式木桁架桥。1958年7月底竣工, 支出13.48万元,投入7.43万个工日。1964年12月进行加固防腐防锈处理,重铺桥面及道板。后因河床下切和特大洪水冲击,桥梁中墩倾斜下沉20厘米,交通受阻。再次加固,以维持通车。
  2、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新桥距旧桥上游13.5米,省交通厅先期外业测量钻探4孔,59.57米。甘南公路总段承接工程设计后。并于1969年11月施工。次年10月1日建成通车,设计荷载汽一13、拖一60。下部构造:南岸为混凝上沉井基础和加箱型桥台,高12.34米。北岸桥台座落于基岩上。上部构造为1孔净路67米,全长88.6米的六肋五波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高11.34米,桥面净宽7米,砂砾路面,填土厚度0.3米。工程投资40.53万元。
  四、憨班桥
  位于两郎公路45.5公里处,是两郎公路跨越白龙江的主要桥梁之一.解放后修筑两次。首次修石墩台下承式木桥,二次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
  1、石墩台下承式木桥1958年8月1日沙川石台木面桥峻工后,全部建桥人员撤到憨班修桥。憨班桥采用沙川桥设计图施工.因钻探基础不良,南、北桥台和“2号”桥墩改为木桩承台浆砌块石墩台,桩长6米,平均直径26厘米。又因河床砂砾层厚、卵石大,打木桩不易下沉。南承台计划打桩42根,只完成整桩37根。限于时间紧迫,北桥台由计划打木桩28根改为挖基坑浇筑混凝土;1号、3号桥墩设计抽水机挖坑,浇筑两层1.5米高混泥土,墩台浆砌块石。
  3号桥墩施工,须将白龙江北截南流。1959年6月5日上午9时截流工程即将合龙时,打好的围堰被激流冲断3米,不幸发生重大伤亡事故,10名桥工落入江中,4名献身。
  6月12日下午2时半,白龙江暴涨,1号桥墩被洪水冲塌,桁架下落,造成水泥、钢材、木材和劳力的重大损失,工程暂时停顿。
  同年9月29日,省交通厅同意甘南工交局工作组对施工中的憨班桥水毁原因的分析和重新施工的意见,全桥设计,采用标准图施工。变更后,下部结构为木桩承台浆砌块石基础,上部结构为“工”孔净跨30米、长75.10米豪式桁构下承式木桥,桥面净宽4.5米。经过1年半艰苦努力,终于在1960年3月10日建成,总投资16.03万元。
  憨班桥建成后,两郎公路于同年5月1日全线通车,与甘川、兰郎公路衔接,对促进甘南的经济建设及白龙江林区资源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4年10—12月,甘南公路总段工程队投工1676个,投资1.93万元,进行全面加固。为保护中墩免受冲刷,在墩前设置集石铅丝笼,补修桥头导流坝,全桥进行防腐,重铺桥面及轨道板。延长使用年限。
  1970年初,北岸一侧1孔桁杆腐朽变形,成为危桥。
  2、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1971年5月21日,省交通邮政局测设三队始勘测新桥址。5月25日〜6月20日完成第二桥位深钻探工作。
  新桥由甘南公路总段根据钻探资料,于是年9月9日完成设计,预算63.67万元,由其所属工程队于1972年3月5日施工。由于地质复杂,进行3次地质钻探, 在旧桥上、下游采取5种方案施工,终定新桥位置在旧桥上游40米处。后因待批方案过久,基础施工缺乏抽水设备和电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窝工浪费,前后延缓4个年头。而后实际施工只有14个月,基础6个月,上部构造8个月,1974年7月24日建成通车。
  新桥下部构造为150号混凝土空心沉井,底基落于枯水位下15.6米,沉井矩形断面,边长8.5米,混凝土封底厚4.5米,井盖厚2米,沉井掏空高度9.1米,容积432立方米。200号混凝土箱形桥台长17.5米,宽8.5米,高13.02米;上部结构为孔净跨70米,全长96米的五肋四波双曲拱桥。净跨5.5米的大腹拱8孔,净跨2.45米的小腹拱2孔,另有净跨0.5米〜2.21米暗腹拱8孔。全桥肋间用13根横系梁连接。200号混凝土桥面净宽7米。基底至桥面总高28.62米。
  全部工程耗用钢材31.32吨,水泥1311.9吨,木材660.9立方米。投入5.14万工日,总投资107.93万元。
  五、两河口人民大桥
  两河口人民大桥是两峡公路起端,跨越白龙江的公路桥,位于县城东17公里处。1974年8月10日建成,国家投资18.3万元。
  六、两河口大桥
  解放前建石台墩木面桥12孔,净跨7米,长84米,宽4.5米。每孔横排直径60厘米,长9米的园木桥梁8根,计大梁总数56根,伐自白龙江上游林区,每根大梁由二、三十人用木质大轱辘拉运两河口建成大桥。后因桥面损坏严重,1964年虽对上部结构进行维修、但终因不稳固和桥头引道技术等级过低,行车极不安全。
  钢筋混凝土单坡双曲拱桥1976年省公路局决定改建两河口桥。新桥由甘南公路总段勘测设计,位于旧桥上游35米处,荷载汽一15、拖一60;桥型结构上部构造为3孔、净跨23米,全长86.44米的钢筋混凝土单坡双曲拱桥,桥面净宽7米。下部构造为浆砌片石重力式桥台。1976年4月开工,7月25日建桥工地遭岷江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损失达4.8万元,致使工期延长。全部工程于1977年10月1日竣工通车,实际投资58.4万元。(表三)
  舟曲县公路桥梁概况七、钢索吊桥
  70年代起,全县先后新建和改建25座钢索吊桥,替代过去的神仙桥、索道、木船和其他落后的桥梁,既载人畜,又能通行小型汽车和拖拉机。
  南峪桥1970年建,跨白龙江,是构通南峪南北人畜往来的必经之桥。
  大川乡境两座跨越白龙江的钢索吊桥建于1972年。
  南桥是县城连结白龙江南岸江盘乡政府和所有村庄的吊桥,能通行小型汽车和拖拉机。也是25座钢索桥中幅度最宽、跨经最长的索桥。建于1969年。
  武都关桥跨越白龙江,建于1972年。
  憨班乡项尕村、憨班村、果者村,立节乡花年村和上下巴藏各有跨白龙江的钢索吊桥,先后建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谢家桥跨岷江,建于1973年,位城化公路东端。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

相关作品

曲瓦桥
相关作品
立节大桥
相关作品
沙川桥
相关作品
石台木面桥
相关作品
憨班桥
相关作品
两河口人民大桥
相关作品
两河口大桥
相关作品
南峪桥
相关作品
南桥
相关作品
武都关桥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