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业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0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产业结构
分类号: F279.243
页数: 3
页码: 200-202
摘要: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相关内容介绍。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产业结构

内容

60年代初至1978年,全县农业结构单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力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和其他多种行业的企业。
  一、工业、加工业
  从事工业、加工业生产的乡镇企业共有1098家(其中乡办17家,村办15家, 联办两家),总产值231.6万元。锯材、木器制作有乡办江盘、武坪、拱坝、大峪木材加工厂。煤炭业有个体办武坪煤矿。乡办企业憨班陶瓷厂出品缸、瓮、酒盆等;同时,立节、巴藏和曲瓦等乡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淘沙金,年产量约10千克左右。
  二、建材、建筑业
  建材业有砖瓦、石灰、砂料厂(场)。全县主厂城关乡机砖厂兴建于1977年,年产砖600万块,产品质量良好,行销县内外,供不应求。此外,城关、峰迭有数户个体砖瓦厂。石灰、砂料场多为个体办企业,分布在白龙江、拱坝河沿岸部分乡村。
  建筑业建筑企业16家(乡办3家,个体13家)。年总产值71万元。均能承担钢筋混泥土结构建筑。但限于这些企业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差,多承建小型工程。
  三、交通运输业
  个体运输329家,从业人员346人,年总产值205.9万元。运输工具有载重卡车、大型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三轮摩托车、小面包车等。1988年有货运卡车80辆,方向盘式拖拉机(小四轮)20余台,手扶拖拉机30余台。1990年,个体运输有较大发展,货运大车发展到116辆,手扶及方向盘式拖拉机240台,三轮摩托车210多辆(有照牌110辆),面包车5辆。
  运输专业.户除长途营运外,也短途客运,弥补国营运输公司客货运输能力的不足,公路临时中断时,个体户车辆发挥运输能力两地接送疏散客流或转运货物。近年个体运输户与国营运输部门市场竞争激烈。
  运输工具的巨增,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许多车辆驾驶人员未经严格技术训练和专门机关的考核,技术不熟练或不懂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驾车出外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载客严重伤亡。其次,少数法盲利用交通工具,贩运、盗卖木材。
  四、商业、饮食企业
  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311家,从业人员336人,1990年总产值达103.7万元。
  商业在乡镇企业第三产业中占很大比例,遍布城乡。有的弃农经商,开个体商店;有的利用农闲时间长途贩运,其中有的经营布匹、服装和烟酒糖茶、百货;有的经营粮油面粉、肉类;有的贩运或经营蔬菜。
  饮食业1978年,县城只有两、三家食堂,来往县城的旅客用餐不便。以后各种名号的饭馆及冷饮、小吃部增至几十家。
  服务业11家,其中乡办1家,个体10家,年总收入4.9万元。主要是理发, 照相、农机修理等。
  文化娱乐业约30个,多为个体。主要经营电影放映、放录相、舞厅、台球
  等。五、种植、养殖业
  全县药材种殖、养鱼、养鸡、养蜂等专业9家,235人.其中乡力、8家,企业职工175名,村办1家,职工60名。1990年总产值30.5万元。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