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建材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07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建材工业
分类号: F407.91
页数: 2
页码: 190-191
摘要: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建材工业经济发展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建材工业 工业经济

内容

一、水泥
  1958年,城关公社在东街建小型水泥厂1处,年产水泥100吨。翌年,产水泥38.3吨,1960年生产377吨。所产水泥原材料以未烧成的砖坯磨细而成,强度太低,不能使用。是年底停产。
  1982年,县人民政府在城关乡罗家峪村东南建设一处全民所有制小型水泥厂,当年试产水泥1500吨,因质次未计产值,于1983年正式投产。1985年由县工业交通局主管,职工74名(未计40名临时工)。设计能力7000吨,动力机械总能力602千瓦,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6145平方米。1985年,固定资产原值82.3万元,工业总产值21.3万元,年利税总额6.9万元。生产水泥主要销售于本县及宕昌、迭部、成县等地。
  1988年7月,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首轮企业承包后,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89年生产水泥5000吨,销售4500吨,达到28万元,实现利润4万元。1990年原材料涨价、产值下降20%。
  二、砖瓦、石灰
  砖瓦1958〜1960年大办工业时,产砖计216.6万块,瓦124.9万片,石灰1476吨,工业总产值达37.9万元,年均产值12.6万元。1961〜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全县砖瓦、石灰厂停产两年。1963年恢复生产后,至1983年,年均产砖62.95万块,产瓦37万片,石灰51.4吨,年均总产值9.40万元。
  砖厂有县办砖瓦厂。1958〜1962年由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开办管理的城关砖瓦厂(场)。后由手工业联社管理。1970年后,立节乡花年城、峰迭乡好地坪、坝子、咀村和城关农民群众集体办和联办办砖瓦厂,产品销售本县。
  1977年,城关乡在瓦厂村北开办一处年产600万块砖的机制砖厂。1985年有职工40人,动力机械总能力223千瓦,占地面积3564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1.9万元,工业总产值1.7万元,年利税总额0.6万元。产品主要销售本县及武都、宕昌县地。
  石灰石灰烧制有城关乡锁儿头、沙川村,峰迭乡杜坝、沟门等村及坪定乡和山后等乡村10余处,产品销售本县。
  三、砂子、石料
  本县砂、石等建筑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打制石磨、方块基石。
  解放后,随着城乡建筑业的发展,砂、石料在修筑公路、桥梁、房屋建筑、烧制石灰、水泥、砌筑水渠、防洪堤等工程建设上得到充分利用。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