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机械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07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机械工业
分类号: F407.4
页数: 1
页码: 190
摘要: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机械工业发展建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机械工业 工业经济

内容

舟曲县农业机械修造厂
  1958年,“龙迭县通用机械厂”建立。1962年底共制造木器小农具1115套,小型木车265辆,农机配件2850件,铁制小农具1.82万件。1963年国民经济恢复调整时,该厂停产。1966年恢复生产,更名“舟曲县农业机械修造厂”,下设翻沙、钳工、木工, 锻工及动力等5个车间。动力车间仅有1台50千瓦的“东方红”柴油发电机和两台车床,生产简单的农具配件及螺栓等。70年代,农机厂规模增大,有职工70余名。流动资金18万元。拥有各种机械设备30多台,固定资产26万元。厂房和车间2000平方米。以修配拖拉机为主,修造结合。期间制造7.5千瓦电动机1200台,其中部分运销青海。另产700型脱谷机21台,130型碾米机78台,电锯5台,简易立式车床、冲床及压力机等共7台。为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提供1000件配套部件。1980年总产值达24万元。
  1985年县农机局主管,职工年均人数30人。动力机械总能力64千瓦,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5.3万元。工业总产值9.9万元。年利税总额1万元。1987年以来,调整生产结构,以修配拖拉机为主,并承修大小各种汽车,铺筑县城街道水泥路面。翌年,实行经济责任承包。1990年总产值达27.6万元。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