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土保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07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水土保持
分类号: F407.9
页数: 4
页码: 182-185
摘要: 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加剧,全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尤其是1958年白龙江林区开发利用以来,白龙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恶性变化。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245平方公里(186.75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2%,其中耕地流失面积8.18万亩,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3%。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利管理

内容

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加剧,全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尤其是1958年白龙江林区开发利用以来,白龙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恶性变化。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245平方公里(186.75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2%,其中耕地流失面积8.18万亩,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3%。
  为减少水土流失,60年代以来,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人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治理山河的生产斗争,已取得的水土保持效益占流失面积的5.93%。
  一、机构
  水土保持站1984年8月成立,时有6名工作人员,其中技术人员3名,其他3名。其工作主要是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区重点防治小流域治理工程(简称“长治”)。1990年9月升为科级单位,隶属县水电局,人员发展到18名,其中技术人员5名 (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1名、技术员3名)。
  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小流域治理工程
  “长治”工程是舟曲县第一个国家级工程,始于1989年。是年,白龙江流域中部水土保持规划批准实施,治理荒山荒坡、植树造林。一期规划在峰迭、坪定、城关、江盘、大川、三角坪、池干7乡进行;二期规划1990年上马,增加南峪、弓子石、中牌乡。现累计治理面积120平方公里。初具规模。
  三、土壤侵蚀
  中度土壤流失面积71.20万亩(2500〜5000吨/平方公里),轻度土壤流失面积115.55万亩(500〜2500吨/平方公里),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38.13%和61.87%(《甘肃省水文图集》:多年平均侵蚀模数等直线图和主要河流泥沙资料)。中度流失区,主要分布在城关、江盘、坪定、南峪、大川、弓子石、中牌、三角坪、池干、八楞乡部分地区,总面积474平方公里,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58.92%;轻度和微度流失区分布在拱坝河的局部及白龙江上游的曲瓦、巴藏、大峪、立节、憨班、峰迭乡的全部地区,面积约945平方公里,占本区土地面积的48.25%,占全县总面积的31.67%。
  按五万分之一《舟曲地形图》,结合实际调查量算,全县1公里以上沟道1280条,总长2863.36公里,沟壑密度0.9公里/平方公里。
  本县水土流失主要是面蚀和沟蚀,其中面蚀最为普遍。沟蚀是造成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侵蚀类型,形成诸多切沟,以致发展为河沟。
  四、洪水及河流泥沙量
  白龙江流域形成洪水的主要因素是暴雨,以7、8、9月为甚,其特点是洪峰过程陡涨陡落。洪水期河流含沙量大,连年因泥石流的多股加入,河床淤积严重,河道调蓄洪水的能力变弱。
  拱坝河、博峪河流域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因河道比降较大,淤积不甚明显。县境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2.53公斤/立方米。含沙量1.26公斤/立方米,输沙量155.39万吨,占全省在长江流域总输沙量5410万吨的2.88%,其中白龙江流域年均含沙量2.53公斤/立方米,输沙量94.504万吨;拱坝河流域年均含沙量0.06公斤 /立方米,输沙量39.504万吨;博峪河年均含沙量0.687公斤/立方米,输沙量16.445万吨。泥沙主要来源于境内流域中部疏松的陡坡地,暴雨后易形成泥石流, 汇入河道。
  五、水土保持现状及效益
  为根治水土严重流失,60年代农村群众大战一江两河,治理沟坡,兴修梯田,全县种草种树;同时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工作。至1990年,累计修梯田3.85万亩,条田1.17万亩,沟坝地0.92万亩;封山育林2.27万亩,封坡育草0.58万亩。荒坡种草1.19万亩,人工造林1.9万亩,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7万亩,经典型调查,弓子石乡水保效益具有代表性。
  该乡林地草场面积小,植被覆盖率只有8.95%,水土流失面积4.85万亩,占该乡总面积的84.2%,平均流失表±3毫米,年流失沙量9.69万立方米。15度以上耕地有1.1万亩,分布于海拔1900〜2600米的山上,干旱缺雨,粮食产量极不稳定,以缺乏燃料,贫困而著名。近12年,全乡造林面积5744亩,种草480亩,并在沟边路旁、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零星植树达百万余株,户均有树2367株,人均有树544株。目前,草、树长势良好,亩均流失表土量由1979年的4.1立方米/亩,减至2立方米/亩,治理面积达3649亩。生活燃料已达到自给或半自给,牲畜饲草基本得到解决。1986年5月,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到舟曲调查研究工作时,曾到弓子石乡察看植树造林成果,对这里的成绩给予肯定。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

相关机构

水土保持站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