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畜种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0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畜种改良
分类号: F307.3
页数: 5
页码: 148-152
摘要: 黄牛土种黄牛属蒙古牛,体中等,头、颈短宽,后躯短窄,具有耐劳、持久性强和肉、役、乳兼用特点。毛以黄褐、黑色较多,次为红白花或黑白花。1990年, 黄牛占牛总数76.7%。一对犍牛每日可耕地2亩。因饲养管理粗放,乱交配,近亲繁殖品种退化。平均屠宰率45.95%。泌乳期150天,日均产乳1.5公斤。
关键词: 畜牧业 畜种改良

内容

一、畜种
  黄牛土种黄牛属蒙古牛,体中等,头、颈短宽,后躯短窄,具有耐劳、持久性强和肉、役、乳兼用特点。毛以黄褐、黑色较多,次为红白花或黑白花。1990年, 黄牛占牛总数76.7%。一对犍牛每日可耕地2亩。因饲养管理粗放,乱交配,近亲繁殖品种退化。平均屠宰率45.95%。泌乳期150天,日均产乳1.5公斤。
  牦牛体型低短厚重,外形粗野,尾长蓬松如帚状。1990年末有1475头,占牛总数3.5%,主要分布在曲瓦、巴藏、坪定、大峪、武坪、插岗等乡边远山区。具有对寒冷湿润的高山草原环境条件适应性强,爬坡快,可挽车耕田等特点.宜便于管理,负重60〜70公斤,日行30〜40公里,使用期约15年,是山区优良驮运工具;日产乳量约0.5〜1.5公斤(粗放条件下);可剪毛0.98公斤;其肉质细嫩味美,色泽鲜,胜于黄牛肉。屠宰率达50〜67%。
  徧牛黄牛与耗牛杂交之后代,其特点耐精饲,使役力强,是高山、半高山区的主要耕畜,分布曲瓦、巴藏、大峪、峰迭、博峪、铁坝、大年、武坪、八楞、插岗等乡。其雄性无生殖力,雌性有繁殖力,但所生第二代尕利巴、毛渣子、菜饱子,多作肉用。
  马1990年2885匹,其中1535匹是土种蒙古系马,耐粗放,适应性强,耐劳,为山区主要运畜之一。主要分布曲瓦、巴藏、坪定、博峪、武坪、铁坝等乡,形体适中,体质粗糙结实,毛色多样,以黑色、栗色为多,青色次之。单套马拉车,载重400公斤左右,日行40公里,可连续多日使用。每匹马日耕地约3亩左右。
  骡1990年3302匹,分布于县境各地,数量不等。马骡占优势,驴骡少。耐粗放,抗病强,使役力好,主要用于驮运。
  驴半山地区主要驮畜。1990年5656头,大部分布在大川、峰迭、弓子石、城关、八楞、南峪、大年、中牌、立节、三角坪、巴藏11乡,均属土种驴。其尾毛稀短,色单纯,四肢健壮,蹄坚实。能驮载50〜70公斤,日行20〜30公里。
  山羊1990年山羊56202只,本地土种,分布全县各乡,以河川地带分布较广。体躯短小,蹄质坚实,毛色多褐、黑,次为白色。成年羊体重23公斤左右,产肉10多公斤,屠宰率42%,产毛0.8公斤。
  绵羊山谷型藏羊,头较长,毛多黑色,次为白或白、黑色混杂。半山地带分布较广。主要放牧于半山林缘草场。成年羊体重约25公斤,产肉12公斤左右,产毛1.4公斤。
  舟曲县若干年份牲畜生产状况
  单位:万头、匹、只、增长率%猪1990年达26240头,土种猪为主。成年猪体高58.13厘米,体长91.4厘米,体重平均64.52公斤,饲养12〜15个月,屠宰率61%。
  二、畜种改良
  1958年始引进国内良种畜、禽,繁殖改良本地土种畜、禽。50年代末〜60年代初,引进河曲马7匹,早胜牛32头;繁殖杂种马97匹,杂种牛174头。60年代末 〜70年代初,引进苏大白猪、长白猪,来航鸡、澳州黑鸡、九斤黄鸡。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引进青山羊、奶山羊,内江猪,早胜牛,白洛克鸡、二八八鸡、芦花鸡。除青山羊、奶山羊改良未成功外,余获良效。
  改良牛引进甘肃宁县早胜良种公牛,进行自然交配改良土种黄牛。1990年生产杂种牛(称早土一代)309头,生产性能比本地黄牛均有显著提高,具有骨胳粗壮,肌肉丰满、体质强健、前躯发育良好的特征。
  1984年6月,开始“西门达尔牛”精液冷冻授配改良试点工作,全县共授配78头,至1990年共授配1946头,产犊(西土一代)920头。经对25头“西土一代”牛犊进行尺测,各项指标均比土种牛犊明显提高。1988年设巴藏、大峪、坪定、大川、城关、峰迭等6个改良点。
  马1962年引进河曲(甘南州玛曲县)种马7匹,杂交改良本地马,繁殖杂种马146匹,个体大,使役力显著提高。
  驴1986年,引进关中公驴22头,改良全县土种驴。
  猪60年代,养猪业推行经济杂交,以“苏大白”、“内江”种猪与本地母猪杂交后的“苏土”杂种猪生长发育快,耐粗饲,易育肥,肉质鲜美。初生重0.4公斤,60日龄断奶重8公斤左右。另有一部分种猪来源宕昌、武都县地,与本地猪杂交后10月龄体重77.5公斤,12月龄体重95.8公斤,屠宰率60%。全县共改良猪约12300头,占猪总数46.19%。
  绵羊1985年从临夏、碌曲调进一批半细毛种羊,投放大峪、三角坪、坪定等乡,因气候差异,管理不善等原因,部分种羊死亡。1987年甘南州与本县有关部门筹资6千元,调进半细羊毛种羊250只,分别在巴藏、憨班、坪定、武坪等乡建立种羊繁殖基地,1990年绵羊改良授配1836只,产仔成活1742只。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

相关专题

黄牛
相关专题
牦牛
相关专题
徧牛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山羊
相关专题
绵羊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