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技农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05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技农艺
分类号: F303.2
页数: 5
页码: 142-146
摘要: 河川一年两熟区冬小麦6〜7月收获后,复播玉米或养麦、蔬菜等。半山两年三熟区冬小麦收获复播后,第二年种植玉米、蚕豆、马铃薯、蔬菜等。高山一年一熟区种植小麦、青裸、马铃薯、蚕豆及油料作物。
关键词: 农技 农艺

内容

一、耕作制度
  河川一年两熟区冬小麦6〜7月收获后,复播玉米或养麦、蔬菜等。
  半山两年三熟区冬小麦收获复播后,第二年种植玉米、蚕豆、马铃薯、蔬菜等。
  高山一年一熟区种植小麦、青裸、马铃薯、蚕豆及油料作物。
  二、品种改良
  良种推广1964年,陆续引进一批农作物优良品种。
  小麦:1965年主要引进“阿勃”、“阿桑”、“阿福”(阿尔巴尼亚1号、2号、3号)等优良品种,进行试验,1966〜1967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1971〜1972年引进推广 “甘麦8号"、"甘麦24号”、“甘麦35号”等优良品种。1976年引进推广“天选15号”、“天选16号”、“天选17号”、“武都5号”。1980年引进“成良1号”、“成良6号"、“青山782号”、“青山821号2“武都7号”、“武都8号"、“武都10号”、“西藏肥麦”等优良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繁育。
  玉米1968年首次引进“维尔156”、“陕单1号”、“新双1号"、“陕育683号”、“双跃150号”等优良杂交种种植试验。1970年引进“英粒子”、“金黄后”、“白马牙”、“辽东白”等玉米优良品种试种。1971年后全县大面积种植。
  1976年引进优良杂交种“张掖488号"、“庆单7号”等。1977年后在全县大面积种植,亩产400公斤左右。
  1981年初,在城关区小面积试种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1982年后在全县河川地区大面积种植,高水肥栽培条件下亩产达600公斤左右。
  1984年引进优良杂交种“鲁玉4号,1985年在河川和半山地区大面积种植。高水肥栽培条件下,亩产超500公斤,一般亩产在400公斤左右。
  棉花1965年引进“粤光棉”、“KK1543”、“CC斯3173”在全县种棉区推广。
  本县良种推广速度在1986年前缓慢,农作物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小麦仍在种植70年代推广的品种。县农技站试验成果比当地山区地的栽培增加3.6倍。河谷地小麦套种玉米虽明显增产,但群众尚未认识,推广面积小。
  1985年,重视良种繁育推广和选留,加强良种基地的建设,良种推广基本突破。至1990年共推广各类农作物良种13.7万亩,其中小麦良种推广面积5.5万亩,玉米良种2万亩,青棵良种1.55万亩,蚕豆良种1.1万亩,养麦良种1.5万亩,马铃薯良种1.7万亩。其他良种推广面积0.25万亩,良种化程度达75.3%。
  繁育引进的一些小麦、玉米良种,还未经过引种试验和示范,就大面积推广种植,结果因不适应舟曲自然环境而不成熟或产量不高。1987年以来,慎重引进,严格把关,把引进推广良种的重点工作转到本地培育种植和改良方面。
  1987年制玉米种200亩,收杂交一代种子1万公斤。1988年又发展玉米制种专业户230户,面积300亩,在部分遭灾情况下,总产量达3万公斤左右。1990年完成玉米制种任务413亩,生产杂交一代种子4.54万公斤。
  发展小麦种子繁育专业户,繁育小麦良种面积1000多亩,收获小麦良种15万公斤。
  三、农作物保护
  农作物病虫害毎年均有发生,而且危害严重,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小麦病害主要分布有条锈病、叶锈病、小杆锈病、腥黑穗病等。这些病害全县均有分布,但以高山区分布较广,危害严重。小麦白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红矮病、小麦黄矮病等主要发生在半山地带。
  玉米病害有黑粉病、丝黑穗、大小斑病等,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沿岸地带,其中玉米黑粉病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随着鲁玉4号的引进和推广,玉米红叶病时有发生和侵害,鲁玉4号感病最为严重。
  马铃薯病有晚疫病、环腐病,主要分布在高山及半山地区。
  谷病害有白发病、黑穗病等,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沿岸地区。
  主要虫害及虫害分布:麦蚜、麦蜘蛛、粘虫、地老虎、蟋站、金针虫、蟒蟾等分布在河川地区,危害较重。马铃薯瓢虫、蚕豆象等虫害,分布在高山及半山地区。大青叶蝉、根蛆、甘兰夜蛾、黑绒金龟甲等虫害,分布在河川地区。
  农作物鼠害主要有鼢鼠、鸣声鼠、沙土鼠、仓鼠等。鼢鼠和鸣鼠主要分布在高山阴湿地区的林地边缘。沙土鼠和仓鼠主要分布在半山及河川地区。
  全县有700多台(件)植保机械。1983年前,除河川部分地区的农民少量使用农药防治外,半山和高山地区大部分农民很少使用农药,几乎不搞化学防治。近年来,县农技站组织农民群众运用药剂拌种、土壤消毒和用喷雾器喷洒药剂等方法防治各种病虫害。
  农药粉锈宁防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防效率达80%。用赛力散、多菌灵、福双等农药拌种,控制黑穗病发生及危害。
  半山地区和高山地区的糜、谷、青棵等作物受粘虫危害后,多用敌敌畏、敌百虫、锌硫磷等农药防效均达80%以上。
  地下害虫多用“六六六”粉或锌硫磷拌种防治。
  1988年防治病虫害面积6.7万亩,其中冬播拌种3.7万亩;防治麦蚜害710亩, 粘虫害17560亩,地下虫害2160亩,蔬菜虫害200亩。各类农药使用量6000公斤。1990年防治病虫害面积7.8万亩,其中小麦锈病1.4万亩,白粉病1.1万亩,黑穗病1.2万亩,麦蚜1.02万亩,小麦吸浆虫0.5万亩,麦红蜘蛛100亩,地下害虫1.8万亩,粘虫0.75万亩,蔬菜类病虫害500亩,挽回粮食损失102.95万公斤。四、农作机具
  (一)、传统农具
  镢头、锄头镶头有4种,尖镢、板镢、二刃子和两爪。山区土质坚实,畜力翻耕后用镢头碎土平畦,挖土开荒,其中二刃子常用。锄头分尖嘴锄、板锄两种,多用于锄草。
  镰刀短柄,呈月牙形,多用于割禾,兼割柴草。
  犁即二牛抬杠。全县至今仍大量使用。
  连枷、风簸拍打脱粒麦子、油菜、豆类。风簸(风车):木制,用木箱和装有木片的轴构成,用于分离谷物糠、粒,大部地区沿用此工具。
  背篼用竹蔑编制而成,本县农村常用的人力背运工具。
  (二)农业机械
  山区耕地坡度大,地块小,地块间高差大,田间道路不易合理布局,农机用具运行困难,农业机械使用颇受限制。耕地至今仍使用“二牛抬扛”,收割多用镰刀,打碾多用连枷、碌磕。因此对农业机械选型、推广使用造成一定困难,致使本县农业机械发展迟缓。
  60年代初期,配合农田基本建设推广使用山地步犁、畜力播种机、架子车、手摇喷雾器等半机械改良农具。1966年前,全县无一台拖拉机,1968〜1970年本县为农业机械试用阶段,因国家大力扶持,逐步推广手扶拖拉机、柴油机、小型脱谷机、磨面机、榨油机等。1970年底,全县有中、小型拖拉机9台/102马力,动力机械12台/95马力,场上作业机6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9台(件),半机械化农具1260台(件)。1971〜1980年,农业机械拥有量逐年增加。1980年底,全县已有农机总动力950混合台,比1970年增长约5倍多,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7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90台(件)。全县大部分地区场上作业实现机械化。1980〜1988年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处滑坡阶段。由于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由集体经营转为个体经营或联产承包经营,大中型拖拉机使用减少。场上作业机械管理不善,损坏严重,数量逐年减少。而小型农具使用量增加。特别是粮油加工机械和粗饲料加工机械(柴油机、电动机)发展较快。
  1990年底,本县拥有各型农用机械244混合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0台,机型有东方红一75型、40型、28型和铁牛一55型。小型拖拉机214台,主要机型有小四轮天水一15型,手扶拖拉机工农一11型、东风一12型、钟山一12型;农用动力机械653台(11072千瓦),其中柴油机314台,电动机330台,发电机组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599台,其中磨面机413台,碾米机30台,榨油机30台,饲料粉碎机124台。其他场上作业机械36台(脱谷机35台)种子精选机1台,耕作机8台,农用泵4台。另有喷灌机械2套,农用汽车72辆,植物保护械740台(架)。
  全县每万亩耕地拥有拖拉机221.83马力(163千瓦),机械化水平低于国家和甘肃省标准。由于耕地地块小,不便于机械耕作,现有的拖拉机主要用于农田运输或其他运输。磨面机、榨油机的利用率近几年显著提高。
  五、农机管理
  1965年初,设农机管理局。现有农机管理人员14名,主要培训农机人员。1980年成立农机监理站(隶属农机局),业务人员5名,主要负责拖拉机交通监理。全县22个乡均有1名农业机械员,负责本县乡农机管理及驾驶人员培训工作。1990年,全县共有农业机械人员674名。
  1967年成立农机服务公司。到1990年底,有职工7名,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的供应工作,并设有农机服务门市部1个,专供农机具零件配件。
  六、农田基本建设
  县境内陡坡耕地占90%以上,农民历来就有建设小块农田的习惯。解放前,由于生产工具简单落后,农田建设规模极小。1949年,全县只有白龙江沿岸很少一部分水浇地(梯田)。14.66万亩耕地几乎全部是山旱地。河坝、沟坝大多为荒地。解放后,逐步推广山地步犁,开展小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1964年,县委、县政府派员在城关、锁儿头村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试点。1966年全县农田基本建设进入高潮。经全县人民12年艰苦努力,至1976年,白龙江、拱坝河沿岸河滩、荒坝变成层层梯田,使本县灌溉面积达到3.8万亩,保灌面积达到2.31万亩。
  1979年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劳作,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又转入低潮。再加灾害频发,全县被洪水冲毁的部分梯田和水渠未能及时修复,水平梯田剧减。水利设施遭到人为破坏,水浇地面积保灌面积也比历史最高水平明显减少。至1988年底,全县共有梯田5万亩,水浇地1.7万亩。1990年提出在5年内恢复水浇地1万亩,恢复耕地面积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
  七、栽培与施肥
  1984年在弓子石下湾村(海拔1800米)首次试验优良玉米杂交种“鲁玉4号”获得成功,成熟良好,亩产达425公斤,比老品种增产325公斤。1986年扩大到30亩。地膜覆盖玉米的海拔提高到1950米左右的地区,获得成功。1987年,全县推广138亩,1988年扩大到5154.4亩,增产粮食128.86万公斤。1990年扩大到15160亩。
  河川地区在扩大“中单2号”播种面积的同时,县农技站于1983年和1984年在城关乡三眼峪一块1.7亩的地中进行小麦套种“中单2号”玉米试验,是年,亩产达到587.35斤,比1982年增产14.2%。1988年扩大到5325.3亩,仅套种一项累计增产粮食31915万斤。1990年扩大到6323亩。
  1970〜1977年,全县推广腐殖酸肥料和菌肥及高温堆肥技术,全县180个大队建有180个肥料场。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
  1975年始引导全县农民合理施用化肥.到1985年,化肥的合理施肥已全面推广。此后连续3年,全县各地出现抢购化肥现象。1990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折纯量)853.97/156.90吨。
  八、农业学大寨
  农业学大寨运动与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同始于1964年,各单位职工、学校师生分片参加,商业部门送货到梯田工地。70年代初全县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大批村支部书记、公社书记派往大寨学习参观。1974年,全县再次掀起高潮,提出以“无产阶级专政办农业”的口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县级机关职工、学校师生与城关社员一起兴修梯田。县二中(立节中学)师生和社员一道大战占单坝,兴修水平梯田。是年,树立城关公社锁儿头大队为全县学习的典型。
  农业学大寨走过曲折道路。但对增强舟曲农业生产能力,无疑起到一定作用。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专题

河川一年两熟区
相关专题
半山两年三熟区
相关专题
高山一年一熟区
相关专题
小麦
相关专题
玉米
相关专题
棉花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镰刀
相关作品
相关作品
连枷
相关作品
风簸
相关作品
背篼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