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203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地震
分类号: P315.9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地震灾害相关记录。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地震

内容

汉高后吕雉二年(前186)正月乙卯,羌道地震,山崩。死亡甚众。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冬,西固地震。
  明崇祯七年(1634)冬,阶州、西固地震,山石崩。
  明崇祯十四年(1641)四月,阶州、西固地震。
  清顺治九年(1652),阶州、西固地震月余。城垣倾颓,民屋多损坏。
  清康熙十三年(1674),阶州、西固地震。
  清康熙十五年(1676)阶州、西固地震5月余。墙垣倾废,压死人畜甚众。
  清康熙十七年(1678)阶州、西固地震、雨雹。翌年,阶州、西固地震。树鸣、雨雹成灾。
  清康熙二十年(1681)阶州、西固地震。秋七月大雨弥月,江水暴涨成灾。
  清康熙三十年(1691)阶州、西固地震月余。
  清光绪五年(1879)五月初十日,阶州、西固地大震,大雨。十一日江水暴涨。十二日寅辰复大震。西固城垣倒塌75丈,民房倒塌压死430人,牲畜死伤无数。余震数月。翌年六月二十五日复大震。七月十日,西固东(北纬33°6',东径104°6,)发生6.5级地震,震中烈度8度,城楼、民屋有损塌。自六年起,或一月数震,或一日数震,声如雷,至八年冬,震轻。
  光绪十年(1884)九月十日,西固、阶州、文县地震.十一日复震,声如雷,门窗摇动。
  民国9年(1920)12月16日,海原发生8.5级强烈地震,波及西固。
  1960年2月3日7时51分59秒,地震,震级5.25级,震级烈度六度,震中北纬38°6,,东径104°4',县城附近山石崩塌。
  1976年8月22日、23日,松潘地区连续发生6.7级、7.2级强地震,波及舟曲,震动极强。
  1985年6月24〜27日,舟曲县连续发生3次地震。震级5级,2.9级和4.3级。4所小学的36间校舍震塌,9所小学的7间校舍成为危房。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