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舟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99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901.942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舟曲古来是“陇右西陲”,"陇右孔道”,通陕川之要冲,“一线通路,三面临番。居洮岷阶文之间,为左控右椅之地”。又是原丝绸之路河南道必经地之一。春秋战国时为白马、氐、羌住地。先秦羌道是舟曲建置的起始。汉武帝初,羌道境初置武都郡(广汉西部都尉。元鼎六年另置武都郡)。三国•蜀姜维于陇上攻魏,屯田沓中(舟曲西南)。魏邓艾围维灭蜀,战维于沓中。西晋末年,世居羌道县的宕昌羌“保”,建立半独立的宕昌国,历经10代。唐于境内置宕州及怀道郡、县。中唐后吐蕃先后占据300余年,古代文化遗产殆尽,憾汉唐胜迹,多不可稽考。宋王韶“熙河之役”收复宕州,西固(始名)归阶州福津县辖。元、明、清于西固置蕃(番)汉(明守御)军民千户所及分州,在民族地区实行军民统摄及政教合一的封建土司制度。民国初立西固县。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尽歼国民党顽固势力,西固回到人民手中。1954年西固县迁址,成立舟曲县。
关键词: 舟曲县 概述

内容

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舟曲县,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的中心地带,位于甘肃省南部,隶甘南藏族自治州。地理座标北纬33°13,〜34°01,,东径103°51,〜104°45'。辖22乡,210个行政村,有11.6万人民生活在29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1.2%,其中藏族占31%。四千多年前,当地先民已在这块风光秀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一江两河”沿岸马家窑、齐家及寺洼文化遗址,沉积着他们开天辟地进行社会生产实践和创造人类文明的石器,彩、红、灰陶器及其他光辉灿烂的文化遗迹。
  舟曲古来是“陇右西陲”,"陇右孔道”,通陕川之要冲,“一线通路,三面临番。居洮岷阶文之间,为左控右椅之地”。又是原丝绸之路河南道必经地之一。春秋战国时为白马、氐、羌住地。先秦羌道是舟曲建置的起始。汉武帝初,羌道境初置武都郡(广汉西部都尉。元鼎六年另置武都郡)。三国•蜀姜维于陇上攻魏,屯田沓中(舟曲西南)。魏邓艾围维灭蜀,战维于沓中。西晋末年,世居羌道县的宕昌羌“保”,建立半独立的宕昌国,历经10代。唐于境内置宕州及怀道郡、县。中唐后吐蕃先后占据300余年,古代文化遗产殆尽,憾汉唐胜迹,多不可稽考。宋王韶“熙河之役”收复宕州,西固(始名)归阶州福津县辖。元、明、清于西固置蕃(番)汉(明守御)军民千户所及分州,在民族地区实行军民统摄及政教合一的封建土司制度。民国初立西固县。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尽歼国民党顽固势力,西固回到人民手中。1954年西固县迁址,成立舟曲县。
  舟曲自古以来有着多民族固有的优秀的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有向封建统治势力斗争的光辉业迹。自三苗北迁,与当地土著融为羌戎部族后,秦汉参狼种武都羌、白马种广汉羌、舞种先零羌及研种、氐、羌等部族先后内徙县境,在漫长岁月的促合演变过程中,朴实聚居当地的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合成经久不衰、古朴典雅、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凝聚丰富了舟曲藏、汉方言,且以“方言群岛”著称。还有那古老质朴的古风习俗,以它惊人的魅力,至今在人民群众中沿袭下来;特别是藏族生活、服饰、婚丧等方面仍保留着某些独特的原始风俗,至今熠熠生辉。几千年中,当地人民为解除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的沉重枷锁,奋起抵抗黑暗统治势力的斗争此起彼落;从汉代参狼诸羌屡反抗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到民国时期藏、汉人民纷纷抗击国民党的压迫剥削;1949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策动下,国民党西固县长孙铁峰率地方党、政、军、警.300余人武装起义,他们与藏、汉兵民团结一起,同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英勇卓绝的斗争,最终迎来西固全县的解放。显示舟曲人民不畏强暴敢于顽强斗争的精神。解放后,正确执行民族政策,藏、汉民族更加和睦团结,携手前进。
  历史上勤劳纯朴的舟曲人民,世世代代辛勤劳作,但由于频繁的旱、涝、雹、地震等自然灾害和连年不断的兵燹匪患,人民惨遭涂炭,苦不堪言。如遇大灾,哀鸿遍野,饿殍载道。历史教训,足为鉴戒。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巩固新生政权时期,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剿灭县境公开和暗藏活动的国民党特务、土匪等顽固残余势力,地方安宁,人民乐业。随着减租反霸、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平息反革命叛乱和革除落后的陈规陋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舟曲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舟曲山地,层峦叠嶂,群峰连绵,万山皆翠。海拔最低1173米,最高4504米,县城海拔1400米。境内岷山、迭山山系与西秦岭交汇,横屹南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构成发展舟曲经济的有利因素和强大优势。
  舟曲属北亚热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暖温带和冷湿带三种气候垂直变化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2.9℃,无霜期223天,降雨量400〜900毫米。
  滔滔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横贯县境南北,宛若三条飘逸的哈达,时而奔腾汹涌,穿深峡秀谷;时而温顺缓流,漫开阔河湾。总过境流程193公里,纳40多条支流,年均总径流量36.88亿立方米,其中白龙江入境水25.04亿立方米。全县年人均占有径流水量3.14万立方米,高于全国全省人均水平。水力总蕴藏量76万千瓦。大小水电站27座,利用能量占总量的1.5%。地下泉水丰溢,传说县城有“九十九眼” 水,水质清洌甘甜。
  舟曲森林茂密,野生植物达1300余种,原有林业用地总面积291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5%,其中森林面积12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770万立方米,覆盖率4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48%),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7%)和世界平均水平(22%)。由于盲目乱砍滥伐林木,森林资源消耗面积有增无减。至1990年林业用地大幅度减少。森林资源在弥补伐多于造的过失中,全县人工营造经济林、薪炭林,针叶林等成林面积61.78万亩,蓄积量7.27万立方米。零星植树252万株。种草1.96万亩。
  原生林木有云杉、冷杉、铁杉、油松、华山松、桦、椴等针、阔叶树种42科、61属,150余种,其中珍稀树种50多种;有国列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羊、雪鸡、绿尾虹雉、红腹角雉、麝、苏门羚、青羊、毛冠鹿、水獭等30余种;有野生中药材600余种,常用的376种。所产大宗名贵中药材纹党、当归、红芪、大黄、白条党参、柴胡、天麻等70余种,年均收购量90多吨;加工的纹党、猪苓、蚕羌、地骨皮、节麻黄等10多个品种,远销东南亚。有黑木耳、香菇、灵芝等食用菌。蕨菜、香椿、五爪、乌蓝头等野生菜颇丰味佳。蕨干已打入国际市场。大宗经济林产品20多种,销售省内外,在县内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大红袍”花椒驰名中外,年产量6.88万公斤。核桃皮薄产仁率高,年产7.6万多公斤。黑木耳品质优良,年产量4660公斤。柿子年产量61.8万公斤。另外还有蜂蜜、苹果、梨、桃,色味俱佳。漆树、皂角、玫瑰、拐枣等,待开发。
  矿产中,地下蕴藏着煤、铁、金、铜、锑、镒、汞、硅、石膏、花岗岩、神、大理石、石灰石等2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为开发舟曲储备大量宝藏。现在已利用的矿产有煤、铁、金和石灰石。舟曲位处陕、甘、川“金三角”地带,白龙江两岸分布着丰富的沙金矿。坪定有品位较高的金矿石。
  境内文物景点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汉、唐、宋古城堡,烽燧,宕昌国古都城遗址40余座。有隐秘在深山林海中的翠峰山、大海沟、黑水沟、鬼门关等自然风景地。景色旖旎、峰奇、林幽、瀑多、水秀、有开发前景。另外,还有形态各异的人文景观上百处。富饶的资源是振兴本县经济的巨大潜力。
  历史上,舟曲是个典型封闭半自给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县。深谷峡地“七分石头三分土”,小块农田大部分布在半山或高山,河坝次之。过去,劳动人民在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以及陈旧的生产习俗羁绊下,一直沿袭简单固有的粗耕农业生产,艰难度日。明清以来,大片富庶青郁的林木人为地毁灭,自然条件开始陡变,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清后期和民国时期迭遭灾荒、战乱,农业经济濒于衰败。解放初,全县各族人民依靠党的正确领导,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一改过去愚昧守旧的面貌,舟曲农业很快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人们兴修水利,抗御旱涝,使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全面贯彻党中央制定的生产责任制、承包制,各种联营体和专业户在治穷致富中积极带头,大显身手,给群众做出榜样。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各行各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各条战线突飞猛进,取得显著成绩。
  农业上,现在每年仍遭遇各种自然灾害,但粮食作物引进优良品种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玉米和小麦套种玉米丰产栽培及配方施肥等科学种田技术,扩大水浇地,改进耕作制度,兴建农田护堤,在粮食增产中发挥巨大作用。全县粮食年总产量由1949年的332.5万公斤(亩产47.5公斤),增长到1990年的1815.6万公斤(亩产99公斤),人均有粮由1949年的57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170公斤。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71.3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1660.9万元。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3元,储蓄余额30.09元,人均住房28.8平方米。人民生活虽然有一定改善,但舟曲目前仍然是个以农为本,经济落后贫穷的地方,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特困县之一。
  畜牧业引进良种,杂交改良。大家畜、山绵羊、猪分别由1949年的1.19万头(匹),3.34万只和0.34万口,发展到1990年的5.38万头(匹)、8.84万只和2.62万口,分别增长3.5倍,1.65倍、6.7倍。
  解放前,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物资运输人背畜驮。1949年只有一段17公里的简易公路。解放后,修建公路52条,823.53公里,其中省道1条,73.53公里,县城通乡村、林区公路750公里。有20个乡,108个村已通货运汽车。有各种载运汽车92辆,各种型号的拖拉机50余台,自行车7226辆。交通落后状况基本改变。全县邮路总长1264公里,所有乡和行政村通邮,信息传递快捷。
  工、商企业发展迅速。解放初,全县仅有10余家作坊和六、七家铁、锌厂。现在,全县逐步建立电力、采煤、森工、木材综合加工、机械修造、建材、农机、冶金、食品、服务、商贸等29家厂矿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28家,集体所有制1家。另有城镇小型集体所有制企业(县属)36家。县属工业总产值1990年达到257.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56%,比1978年翻了一番。乡村企业蓬勃发展,1990年乡办企业发展到32家,村办企业16家,个体企业1720家。1986年后工业总产值年均125.6万元。经济的发展,带来市场的繁荣,销售网点遍布城乡,购销两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区新建楼房幢幢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建筑总面积7.56万平方米。昔日城南荒芜的广坝沙滩已建成一条900多米长的繁华的商贸大街。目前,县城有1万多人口。
  解放后,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培养出很多人才。1949年全县中小学校55所,教职工155名,学生2935名。1990年各类学校发展到192所(小学180所),教职工1075名(内含民办114名,招聘222名),在校学生14525名,适龄儿童入学率80%(藏族72%)。民族教育长足发展。现有藏族中学1所,小学53所,少数民族学生4170名,教职工143名。1979〜1990年全县拥有大、中专毕业生1578名,其中,少数民族448名,占总数28.39%。
  解放前,文化事业十分薄弱。解放以来,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文化事业机构逐步建立。1990年有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工队、电影放映站、广播站、新华书店等。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转播覆盖率40%以上。全县有6个乡文化站,32个电影放映点,14个放像点。乡乡建立了广播放大站。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在继承发展中得到革新。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地方病防治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解放前,县内仅有1所卫生院、7名医护人员和10多个民间医生及几家药铺。由于缺医少药,疾病大量流行。现在,全县医疗机构发展到36个,病床187张,B超、胃镜、心电图主要检验器械50多台。职工353名,其中技术人员335名。县医院能作胃、骨、脾切除术和肝、脾修补术以及骨移植、烧伤病人植皮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全县计划免疫四苗注射覆盖率达到98.57%;地甲、克汀等地方病和各种传染病发病人数大幅度减少。
  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农村、机关、学校群体活动活跃。县业余体校向省、州体(院)校输送人才40名。县少年运动员在参加全国体校分龄赛和省、州田径比赛中,部分项目取得好成绩。
  科学技术逐步推广应用,长足发展,科研新秀脱颖而出。全县建立9个科技组织,两处农科网,科技咨询服务网点遍及城乡。农作物套种技术全面推广。培训农林、兽、防(震)、技术骨干9550名(次)。至1990年,取得科研成果,农业10项,林业62项,畜牧4项,医药、卫生7项,工商4项,地震7项,其中获省级三等奖1项,州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有10人和9人分获全国及甘肃省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奖。
  40多年来,舟曲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保持和发扬历史上各族人民团结合作,和睦相处的光荣传统,用自己勤劳灵巧的双手把一个封闭落后的旧山区改造建设成欣欣向荣的新山区,各行事业发生巨大变化。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同时,虽在生产斗争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历经曲折道路,但已掌握借鉴过去正反两方面宝贵经验。在新的振兴经济的四化建设中,扬长避短,满怀信心,奋发图强,迈开稳健、扎实的步伐。未来的舟曲必将建设成为美丽,富饶,文明的国心乐园。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舟曲县志》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舟曲县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繁衍生息在白龙江、拱坝河及博峪河沿岸三千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的迁徙、融 和,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勤劳、诚笃、勇敢、淳朴的品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