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7
页码: 790-796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迭部县的生活习俗。
关键词: 民俗 生活习俗

内容

—、服饰
  服饰是区别民族特征的依据之一。迭部地区的藏族服饰受本民族传统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又由于境内各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除藏服礼袍式样基本统一外,平常着装差别明显,独具特色。
  (一)头饰县境西部电尕、益哇一带,冬季男女均喜戴狐皮帽,春夏秋三季喜戴礼帽。狐皮帽的制做方法、用料及式样与夏河、卓尼境内藏族相似;礼帽均系从市场上选购的商品毡质礼帽。
  卡坝、达拉、旺藏、尼傲、多儿等中部一带因气候温和,部分地方男子一般不戴帽,冬季仅以白毛巾或白布顺长折迭成宽约15厘米的长条,绕头缠一圈呈圆柱体戴在头上,以御风寒。妇女喜戴夹层圆筒帽,高约25厘米左右,帽边依次缀以红、黄、绿诸色布条,布条沿边围一圈至衔接处向上延伸至顶端,帽顶用白布封口,微凹,多用黑、朱红色布料或褐子制做。多儿乡境内女式圆筒帽较独特,帽筒较高。
  桑坝、花园、洛大、腊子口等东部地区的男子头上戴盘巾,即用1.2米~1.5米长的黑或蓝布顺叠成约9厘米宽的条带,层层缠裹在头上,空出头顶,呈盘型。妇女一般头包黑布帕,用黑布2尺顺叠成四方形盖在头上,并用辫子在帕外缠绕一圈。妇女不分老少皆喜戴耳环,多为银、铜制品,少数戴金质或珊瑚耳环。
  藏族妇女的传统发式,因地域不同而梳理的发型亦有不同。妇女一般按年龄先后分三期梳理和改变发型,电尕、益哇、卡坝、达拉、旺藏、尼傲等中、西部地区的妇女,七八岁以上的女孩把头发从脑后编成三条辫子,辫梢续三根羊毛细绳,再系上一块约二寸宽、半尺长的红呢布料制做的黄边长方形软胎条块,藏语称“造古”,上面镶有三五个银质或铜制泡型装饰叫“欧麦隆"。十六七岁的未婚姑娘,则把顶部一圆块头发分成九股编成一条辫子,辫子上仍系软胎条块做为饰物;四周的头发从前额梳到两耳部位,分编成并列的两排小辫(俗称“碎辫子"),辫梢续有白羊毛细绳,均系在长方形条块上。条块上镶嵌的饰物数量比少年时增多,条块下面系有红穗,形成一个整体发型,坠于人体后背。十八九岁的成年妇女又要改换发型,即行成人礼,一般选定吉日,穿上新衣打扮一番,并有亲朋来送礼,还由一位12岁的伴女陪同去亲友家道谢。从这天起,除头顶一圆圈头发照旧另编外,其余四周头发都顺直往下梳,额前也不分开,围头一圈均编成很多小辫子,后在小辫子根部从两面横穿两道粗线,把小辫从面部正中分开,适度后拉并系在长约二尺、宽约九寸的长方形红呢毡镶黄边的条块上,原辫梢的白羊毛绳改为黑丝绳。解放后这种编“碎辫子”的发型大都改革不用,多改为较简便的两条辫子。
  东部洛大、腊子、桑坝、花园妇女的传统发型则另有其特点。女子发型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分三期改变。女孩合梳一条辫子,辫梢亦系有羊毛细绳。十七八岁的未婚女子梳两条辫子,辫子中掺入黑毛或棉线与头发混编使辫子加粗加长。头包黑布帕,一条辫子在帕外缠绕,一条坠后,表示已成年,可以嫁娶。已婚的30岁左右的妇女要改梳三条辫子,叫做“苏兰",有些择吉日举行“苏兰”仪式,请子孙齐全的年长妇女梳头。其中一条辫子仍缠黑帕,两条坠身后,尾端缀一银制小圆盘,称“乃多子”,银盘上镶有珊瑚,辫梢还系一缕约30厘米长的红、绿、黄等色丝线,辫子以粗长为佳。
  (二)服装县境西部男女衣着基本接近夏河一带的藏服。男式上身宽大、带袖;女式稍窄,分有袖或无袖两种。夏天穿藏袍(当地藏语称“然达”),右衽、斜领,长至脚面,用料多为黑色或咖啡色,女式在下摆、襟边镶有4厘米宽的红、黄布条饰边。冬季穿无面或有面羊皮长袍(袢袄),女式无面袢袄袖口和边缘缀有细毛皮饰边;男式无面袢袄袖口和缘边缀有10厘米宽的红、蓝布条饰边。男女也穿有布面的羊羔皮藏袍(叫“策日"),面料多挂墨绿、黑、咖啡等色布料或毛料,领缘、袖口、下摆、襟边均用“花十字"纹氆氇或水獭皮镶包饰边。男女还穿自己手工纺织的羊毛质褐子,染成黑、枣红色或白色(本色),男子多穿白色,女子多穿黑或枣红色。各种藏袍在着装时提起下摆,束以茧绸腰带,天热时只套左袖,不套右袖。男式藏袍着装英武,女式潇洒袅娜。脚穿自制的牛皮包底、布(麻布或褐子)筒高靿靴子。穿时将裤筒膝下部分装入靴筒,在靴筒口用布带系束。
  中部卡坝、达拉、尼傲、旺藏一带着装基本相近,男女都穿长袍(称“然拉”),多为布质,也有绸缎面料。还有麻布(用胡麻捻线手工纺织的土布)缝的(称“祚然”或“萨勒”)。男式长袍多为白色,袖口、缘边绲有6厘米宽的“花十字”纹氆氇饰边,腰系红、绿腰带,足登高靿“骆蹄”(即单层牛皮包底布筒靴子);靴筒镶衬红绿布条,造型古朴。女式“然拉”多为黑色、半高领,领口、襟边先用花布绳边,后用“十字”纹氆氇、各色布条镶衬,线条粗犷,色彩鲜艳。袖口和下摆外面虽无边饰,但提起下摆右角、挽起袖口时,却露出里层各色布条镶衬的边饰或花布里子,使领、襟、袖、衣角四处边饰彼此协调呼应。多儿、阿夏一带的鲜明特点是,女式配以大红裤子,绿色茧绸腰带,红靿满绑鞋,显得艳美华丽。平日劳作时,在长袍上套一对襟、无袖、无领的褐子马甲,尼傲、旺藏一带妇女劳作时套无袖、无面羊皮长褂。
  东部桑坝、花园、腊子、洛大的男子身着大襟短袄,下着白色裤腰的裤子,腰系6厘米宽、两米多长的羊毛纺织的腰带,有黑、白二色。腿上裹着绑腿,用蓝、黑布条自脚踝至膝下层层缠裹。妇女也穿长袍,袖口较宽,袖口里子沿边却镶衬各色布条。逢年过节时,外罩布、缎料大襟马夹,多有黑色边饰。腰系毛织大红、枣红色腰带,藏语称“给让”,服孝期则系白腰带。下穿黑色大裆阔筒裤,特别肥硕,裤筒口宽约45厘米〜50厘米,穿着时在脚踝处用自织花线带子扎起,呈灯笼状,亦称灯笼裤,多为黑色棉、绸等布料或麻织土布。劳作时套无面羊皮马夹。足蹬多层(三、五、七、九层不等)底子的“萨合”鞋,是妇女们自己制做的尖头高筒布鞋,鞋绑上绣有精致的“甲让”(或称“连甲”),即几何图案。解放后,男子多穿干部服,女孩穿汉式长裤,十五六岁以上农村妇女仍穿传统大裆阔筒裤。现今,旧式牛皮底高靿布筒靴因制作费工一般不穿,多被轻便的新式布鞋、球鞋或皮鞋所取代。
  (三)佩饰迭部藏族男女都喜欢佩饰,尤其是青年男女每逢喜庆之日更喜欢把金银、珊瑚珠、象牙、玉器等制做的各种佩饰,佩带在头、耳朵、脖子、手、胸前、腰部等处,用以打扮自己,显得更加潇洒英俊、袅娜多姿。主要佩饰有:“那隆"(耳环、耳坠)、“乃朵子"(银盘)、“戈坚”(项链)、“德吾”(手镯)、“宗细”(戒指)、“恰高”(革质腰带)、“嘎吾"(银盒)、腰刀,还有“给桑”(头套)、"可吾”(口弦琴)、“拉布千"(獐子牙制作的牙签)等。
  “嘎吾"是藏族青年男女佩带在胸前的银制小匣子,内装佛像和经文,图保佑吉祥。银盒正面有凸起的纹路,并镶有珊瑚珠,做工精美,小巧玲珑。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几种,一般男的带圆形、斜挂在肩上,坠于肋间;女的带方形,贴前胸悬佩;和尚们则带椭圆形。
  “戈坚”是由一颗颗大小不同、颜色迥异的珊瑚(粉红和深红色带白点)、琥珀、密蜡(桔黄色、浅黄色)、松耳石(胡蓝或绿色)、奇楠香等珠串联而成的项链。也有用红、蓝、绿色玛瑙和淡黄色象牙制成的。一般由20颗〜30颗串为一副。县境西部和中部妇女多有佩带,一般佩带一串,较富裕的家庭竟带2串〜3串。
  “德吾”、“宗细”即手镯和戒指,一般为银制品,也有少数系象牙玉石,或黄金制品。均属珍贵的首饰,是财富的象征,亦是青年男女定亲时馈赠的信物。
  “那隆”即耳环或耳坠。传统习俗男女老少均喜带耳环,多为银制品,耳环有大、有小,形态多样,有的尾端带坠子,大的直径在12厘米〜15厘米左右,小的5厘米〜8厘米。现代城镇妇女则改带小型新式银制或金质耳环。
  “乃朵子”是县境东部妇女在辫子尾端坠带的银制圆盘,系传统头饰。银盘上有金黄色凸纹图案,并镶嵌5个珊瑚珠。
  "恰高"是县境西部妇女系在茧绸腰带之上起装饰作用的革质腰带。这种皮腰带缕刻和装饰精致,正面均匀地镶有银制圆形泡钉,一头装有铜或铁制带扣,皮带朝人身前方部位还镶有红、绿珠玉和珊瑚。
  腰刀境内大部分地区的男子都喜欢在腰间挂一藏式腰刀。有5寸、7寸两种规格,刀把由黄、红铜片、白铁片、黑牛角、玻璃等分层包围磨制成各色相间的纹道;刀鞘由铜或铁皮制做,并镶有银饰图案,还加配一把青铜小镊子,显得新颖别致。这种腰刀主要作为佩饰带在身上,以显男性气度。
  二、饮食
  迭部藏族群众,受地理、气候、出产以及本民族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食物种类、吃喝方法等方面,既有全境相近或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和独特的饮食习惯。
  (一)主食主要以小麦、青稞、玉米、蚕豆、洋芋为主,豌豆、养麦为辅。解放后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豌豆、玉米的食用比例下降,用于牲畜和家禽饲料的比例增大。粮食均磨成面粉做成馍、面条、炒面食用,只有洋芋整块煮熟或切成小块炒菜吃。全境均实行一日三餐,早餐上午9时许,午餐14时左右,晚餐多在20时左右,夏天则延迟到22时左右。食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糌粑。将青稞炒熟磨成炒面,藏语称糌粑。上迭气候较寒,牧业比重大的地区早晚多吃糌粑,且以糌粑为主,辅以烧饼和面条。吃法是:先在小龙碗里放入酥油、曲让(牛奶取脂后熬成干酪素),倒入热茶水,待酥油化开时,把浮在上面的酥油吹在一面,喝去多余茶水,放入糌粑用手拌匀捏成小团吃,边吃边拌,吃完为止。再一种吃法是在糌粑里掺入碾细的大蒜或辣椒酱吃。下迭以农为主地区,也吃糌粑,但因很少产酥油,只作副食,不为主食。酥油茶倒好后,不是先拌糌粑,而是先吃馍,边吃边喝茶,待吃到六七成饱时,碗内留少许茶水再拌入糌粑吃毕为止。
  2.馍。将白面(小麦面)或玉米面、养面通过烧烤、蒸、烙、炸等办法做成圆饼、圆圈、馒头或薄饼。烧饼(圈)是把白面加水和成圆饼或圆圈埋在火塘的烫灰里反复烧烤而成,是本地农牧民群众日常采用较多的传统做法。油饼一般在逢年过节时做,用白面在清油锅里炸制而成,形状不一,圆盘形中间切有小空的叫“在高”,也有长条形的叫“高介”。蒸馍有凸圆型的馒头(“卡赛”),花卷(“办加”);也蒸肉或菜馅包子。玉米面采用蒸、烙两种办法,养面一般烙成薄饼食用。
  3.面条。全县各地都普遍擀面条,用小麦面或蚕豆面掺入燕麦面擀成薄片,切成长条或长方块,待先下锅的洋芋块煮熟后下面,并调入酸菜、葱花等调味品食用。
  4.搅团。多用玉米面、豆面或养面做原料,即一手把适量的面粉缓缓撒进煮沸的锅内,一手用筷子或擀面杖不停地搅动,煮成稠粥。配料随食欲调剂,或切入洋芋疙瘩,或在碗里调进酸菜汤、辣子等调味品。
  (二)副食和菜肴迭部境内在解放前以蔬菜作副食的比例很小,很少种菜,也很少炒菜。待客时常以煮熟的大肉或牛羊肉当菜。副食以洋芋为主,洋芋既是主食,又是主要副食。另在夏季还储存一些干蕨菜、黑木耳等野味,还用芫根、芹菜、白菜等做成酸菜或酸菜干。新中国成立后受外界影响,种菜和用餐炒菜的习惯逐步形成,农村一般有白菜炒洋芋、粉条炒大肉、蕨菜炒腊肉、蕨菜炒粉条、木耳炒鸡蛋、凉拌蕨菜等菜肴。
  (三)肉食解放前以猪肉为主,牛、羊肉为辅。禁吃鸡、鸭等奇蹄类兽肉及水禽和鱼类野味,猎获的青羊、盘羊、野猪等肉则可以吃。解放后随着与兄弟民族的交往增多,食肉习惯随之亦有改变,逐渐习惯吃鸡、鱼等肉,但农村尤其是老人们仍很少吃鱼肉。
  烤猪肉,是县境中、西部等大多数地区农牧民群众的传统肉食习惯。制做过程是,将生猪屠宰后剔除内脏,经明火烧燎刮洗后,从头至尾顺脊梁骨劈成两大片,脊梁骨则单独割成长条,均挂在屋檐下任烟熏风干,以备食用,有的腊肉竟存放数年之久。这种处理办法的缺点是猪皮毛根无法除去。现在始有少数群众改用水烫除毛法。县境东部地区在解放前就较早使用水烫除毛的屠宰办法,除毛洗净后再解剖剔除内脏,劈成长条挂在屋檐下风干后集存于竹篓里挂在檐下备用。食用办法全境基本相同,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逢年过节或招待亲友时,取腊肉适量割成大块或长条煮熟后放在木制长方形托盘内,上插一把小刀,供食用者切割成小块吃,猪头和脊梁骨肉多用于招待贵重客人;另一种是日常多采用的吃法,把腊肉切成碎片煮熟下面条吃,或分别与洋芋、白菜、蕨菜等炒成菜肴吃。
  (四)饮料传统的饮料主要有茶、奶茶和青稞酒,这种相传悠久的饮食习惯,经久不衰,沿袭至今。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从外地购入的各类白酒、啤酒和本县出产的沙棘等在城乡饮料中的比例有明显提高。
  1.茶茶对生活在高寒山区多吃粮、肉、奶而少吃蔬菜水果的藏族农牧民来说,是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珍贵饮用品,它有解渴、解乏、消食、化腻、提神、健胃等多种功效,起到调解和弥补饮食中余缺矛盾的作用。解放前因境内交通闭塞、商品很难流通交换的情况下,山区群众就地采集梨树、花椒、青棡等树叶,经高温腐熟风干后熬煮成土茶饮用。到民国末期,随着烟贩出入境内,大茶普遍饮用。解放后,一般都用松潘大叶散茶和茯砖,也有湖南益阳产的茯茶。城镇职工中则多喝细茶。在农牧民群众中传统的喝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茶:农区大部分群众日常饮用,在茶壶中放入一把大茶后加水,放在火塘里炖成浓茶(色淡红)随时倒入小龙碗中饮用。
  奶茶、酥油茶: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养有奶牛的农区,常喝或能喝到奶茶或酥油茶。奶茶是将鲜牛奶掺入大茶中饮用,是牧区特产,是醇香甘甜、营养丰富的饮用佳品;酥油茶是把酥油切成块放入龙碗再倒上滚烫的大茶饮用,接近喝足时一般加入白糖、炒面拌成酥油糌粑吃。还有一种档次较高的喝法是在奶茶里又加酥油,叫做酥油奶茶,多系逢年过节或招待贵重客人时的高级饮料。
  罐罐茶:县境东部腊子、洛大一带的中老年男性群众喜嗜罐罐茶。即将茯茶或砖茶放入小砂罐或小磁缸子里炖成浓茶,倒进小杯或碗中加盐喝,这种茶浓度大而味苦,喝久成瘾。
  2.青稞酒酒是藏族人民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产物,酷爱饮酒是藏族习俗的一个重要特征。迭部地区的藏族群众,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盖新房、喜庆丰收、亲友聚会、招待客人或调解纠纷等,都离不开自酿的青稞酒,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喝酒。家家都会酿酒,并储有一定数量的酒麯。酿酒时,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后用漏勺或竹滤舀到竹编簸篮或木槽内,待降温适度后拌以麯子盖严,置于炕角处恒温发酵,两三天后又将已发酵的青稞装入鼓腹陶罐或木桶中加盖,并用泥巴封口,数日(7天〜10天或根据情况)后启封取糟。若把酒糟置于桶或小陶罐中掺入冷开水调拌,其汁就是黄酒,可以把通心竹杆插进酒罐内直接轮流咂饮;也可在酒桶下部用细管接通内外(一般有预制的竹眼)让酒汁渗入容器内,也叫黄酒,可以舀到碗里喝,酒色淡黄,酸甜醇美。如果把黄酒汁倒入烤酒锅内煮沸,再通过竹管收聚其水蒸气加冷凝结为蒸镏水,就是“烧缸”酒了,也就是自己烤的青棵酒,酒度较高,约35°~50°。以上均称青稞酒。
  3、酸奶子(乳酪)即用鲜牛奶加上发酵物(引子)发酵而成的粥状乳酪,食用时加白糖,酸甜适度,清凉可口,是夏秋两季的高级饮食品。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专题

嘎吾
相关专题
戈坚
相关专题
德吾
相关专题
宗细
相关专题
那隆
相关专题
乃朵子
相关专题
恰高
相关专题
腰刀
相关专题
糌粑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面条
相关专题
搅团
相关专题
烤猪肉
相关专题
大茶
相关专题
奶茶
相关专题
酥油茶
相关专题
罐罐茶
相关专题
青稞酒
相关专题
酸奶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