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6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2
页码: 790-811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迭部县的民俗情况。
关键词: 民俗 风俗习惯

内容

第一节生活习俗
  —、服饰
  服饰是区别民族特征的依据之一。迭部地区的藏族服饰受本民族传统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又由于境内各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除藏服礼袍式样基本统一外,平常着装差别明显,独具特色。
  (一)头饰县境西部电尕、益哇一带,冬季男女均喜戴狐皮帽,春夏秋三季喜戴礼帽。狐皮帽的制做方法、用料及式样与夏河、卓尼境内藏族相似;礼帽均系从市场上选购的商品毡质礼帽。
  卡坝、达拉、旺藏、尼傲、多儿等中部一带因气候温和,部分地方男子一般不戴帽,冬季仅以白毛巾或白布顺长折迭成宽约15厘米的长条,绕头缠一圈呈圆柱体戴在头上,以御风寒。妇女喜戴夹层圆筒帽,高约25厘米左右,帽边依次缀以红、黄、绿诸色布条,布条沿边围一圈至衔接处向上延伸至顶端,帽顶用白布封口,微凹,多用黑、朱红色布料或褐子制做。多儿乡境内女式圆筒帽较独特,帽筒较高。
  桑坝、花园、洛大、腊子口等东部地区的男子头上戴盘巾,即用1.2米~1.5米长的黑或蓝布顺叠成约9厘米宽的条带,层层缠裹在头上,空出头顶,呈盘型。妇女一般头包黑布帕,用黑布2尺顺叠成四方形盖在头上,并用辫子在帕外缠绕一圈。妇女不分老少皆喜戴耳环,多为银、铜制品,少数戴金质或珊瑚耳环。
  藏族妇女的传统发式,因地域不同而梳理的发型亦有不同。妇女一般按年龄先后分三期梳理和改变发型,电尕、益哇、卡坝、达拉、旺藏、尼傲等中、西部地区的妇女,七八岁以上的女孩把头发从脑后编成三条辫子,辫梢续三根羊毛细绳,再系上一块约二寸宽、半尺长的红呢布料制做的黄边长方形软胎条块,藏语称“造古”,上面镶有三五个银质或铜制泡型装饰叫“欧麦隆"。十六七岁的未婚姑娘,则把顶部一圆块头发分成九股编成一条辫子,辫子上仍系软胎条块做为饰物;四周的头发从前额梳到两耳部位,分编成并列的两排小辫(俗称“碎辫子"),辫梢续有白羊毛细绳,均系在长方形条块上。条块上镶嵌的饰物数量比少年时增多,条块下面系有红穗,形成一个整体发型,坠于人体后背。十八九岁的成年妇女又要改换发型,即行成人礼,一般选定吉日,穿上新衣打扮一番,并有亲朋来送礼,还由一位12岁的伴女陪同去亲友家道谢。从这天起,除头顶一圆圈头发照旧另编外,其余四周头发都顺直往下梳,额前也不分开,围头一圈均编成很多小辫子,后在小辫子根部从两面横穿两道粗线,把小辫从面部正中分开,适度后拉并系在长约二尺、宽约九寸的长方形红呢毡镶黄边的条块上,原辫梢的白羊毛绳改为黑丝绳。解放后这种编“碎辫子”的发型大都改革不用,多改为较简便的两条辫子。
  东部洛大、腊子、桑坝、花园妇女的传统发型则另有其特点。女子发型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分三期改变。女孩合梳一条辫子,辫梢亦系有羊毛细绳。十七八岁的未婚女子梳两条辫子,辫子中掺入黑毛或棉线与头发混编使辫子加粗加长。头包黑布帕,一条辫子在帕外缠绕,一条坠后,表示已成年,可以嫁娶。已婚的30岁左右的妇女要改梳三条辫子,叫做“苏兰",有些择吉日举行“苏兰”仪式,请子孙齐全的年长妇女梳头。其中一条辫子仍缠黑帕,两条坠身后,尾端缀一银制小圆盘,称“乃多子”,银盘上镶有珊瑚,辫梢还系一缕约30厘米长的红、绿、黄等色丝线,辫子以粗长为佳。
  (二)服装县境西部男女衣着基本接近夏河一带的藏服。男式上身宽大、带袖;女式稍窄,分有袖或无袖两种。夏天穿藏袍(当地藏语称“然达”),右衽、斜领,长至脚面,用料多为黑色或咖啡色,女式在下摆、襟边镶有4厘米宽的红、黄布条饰边。冬季穿无面或有面羊皮长袍(袢袄),女式无面袢袄袖口和边缘缀有细毛皮饰边;男式无面袢袄袖口和缘边缀有10厘米宽的红、蓝布条饰边。男女也穿有布面的羊羔皮藏袍(叫“策日"),面料多挂墨绿、黑、咖啡等色布料或毛料,领缘、袖口、下摆、襟边均用“花十字"纹氆氇或水獭皮镶包饰边。男女还穿自己手工纺织的羊毛质褐子,染成黑、枣红色或白色(本色),男子多穿白色,女子多穿黑或枣红色。各种藏袍在着装时提起下摆,束以茧绸腰带,天热时只套左袖,不套右袖。男式藏袍着装英武,女式潇洒袅娜。脚穿自制的牛皮包底、布(麻布或褐子)筒高靿靴子。穿时将裤筒膝下部分装入靴筒,在靴筒口用布带系束。
  中部卡坝、达拉、尼傲、旺藏一带着装基本相近,男女都穿长袍(称“然拉”),多为布质,也有绸缎面料。还有麻布(用胡麻捻线手工纺织的土布)缝的(称“祚然”或“萨勒”)。男式长袍多为白色,袖口、缘边绲有6厘米宽的“花十字”纹氆氇饰边,腰系红、绿腰带,足登高靿“骆蹄”(即单层牛皮包底布筒靴子);靴筒镶衬红绿布条,造型古朴。女式“然拉”多为黑色、半高领,领口、襟边先用花布绳边,后用“十字”纹氆氇、各色布条镶衬,线条粗犷,色彩鲜艳。袖口和下摆外面虽无边饰,但提起下摆右角、挽起袖口时,却露出里层各色布条镶衬的边饰或花布里子,使领、襟、袖、衣角四处边饰彼此协调呼应。多儿、阿夏一带的鲜明特点是,女式配以大红裤子,绿色茧绸腰带,红靿满绑鞋,显得艳美华丽。平日劳作时,在长袍上套一对襟、无袖、无领的褐子马甲,尼傲、旺藏一带妇女劳作时套无袖、无面羊皮长褂。
  东部桑坝、花园、腊子、洛大的男子身着大襟短袄,下着白色裤腰的裤子,腰系6厘米宽、两米多长的羊毛纺织的腰带,有黑、白二色。腿上裹着绑腿,用蓝、黑布条自脚踝至膝下层层缠裹。妇女也穿长袍,袖口较宽,袖口里子沿边却镶衬各色布条。逢年过节时,外罩布、缎料大襟马夹,多有黑色边饰。腰系毛织大红、枣红色腰带,藏语称“给让”,服孝期则系白腰带。下穿黑色大裆阔筒裤,特别肥硕,裤筒口宽约45厘米〜50厘米,穿着时在脚踝处用自织花线带子扎起,呈灯笼状,亦称灯笼裤,多为黑色棉、绸等布料或麻织土布。劳作时套无面羊皮马夹。足蹬多层(三、五、七、九层不等)底子的“萨合”鞋,是妇女们自己制做的尖头高筒布鞋,鞋绑上绣有精致的“甲让”(或称“连甲”),即几何图案。解放后,男子多穿干部服,女孩穿汉式长裤,十五六岁以上农村妇女仍穿传统大裆阔筒裤。现今,旧式牛皮底高靿布筒靴因制作费工一般不穿,多被轻便的新式布鞋、球鞋或皮鞋所取代。
  (三)佩饰迭部藏族男女都喜欢佩饰,尤其是青年男女每逢喜庆之日更喜欢把金银、珊瑚珠、象牙、玉器等制做的各种佩饰,佩带在头、耳朵、脖子、手、胸前、腰部等处,用以打扮自己,显得更加潇洒英俊、袅娜多姿。主要佩饰有:“那隆"(耳环、耳坠)、“乃朵子"(银盘)、“戈坚”(项链)、“德吾”(手镯)、“宗细”(戒指)、“恰高”(革质腰带)、“嘎吾"(银盒)、腰刀,还有“给桑”(头套)、"可吾”(口弦琴)、“拉布千"(獐子牙制作的牙签)等。
  “嘎吾"是藏族青年男女佩带在胸前的银制小匣子,内装佛像和经文,图保佑吉祥。银盒正面有凸起的纹路,并镶有珊瑚珠,做工精美,小巧玲珑。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几种,一般男的带圆形、斜挂在肩上,坠于肋间;女的带方形,贴前胸悬佩;和尚们则带椭圆形。
  “戈坚”是由一颗颗大小不同、颜色迥异的珊瑚(粉红和深红色带白点)、琥珀、密蜡(桔黄色、浅黄色)、松耳石(胡蓝或绿色)、奇楠香等珠串联而成的项链。也有用红、蓝、绿色玛瑙和淡黄色象牙制成的。一般由20颗〜30颗串为一副。县境西部和中部妇女多有佩带,一般佩带一串,较富裕的家庭竟带2串〜3串。
  “德吾”、“宗细”即手镯和戒指,一般为银制品,也有少数系象牙玉石,或黄金制品。均属珍贵的首饰,是财富的象征,亦是青年男女定亲时馈赠的信物。
  “那隆”即耳环或耳坠。传统习俗男女老少均喜带耳环,多为银制品,耳环有大、有小,形态多样,有的尾端带坠子,大的直径在12厘米〜15厘米左右,小的5厘米〜8厘米。现代城镇妇女则改带小型新式银制或金质耳环。
  “乃朵子”是县境东部妇女在辫子尾端坠带的银制圆盘,系传统头饰。银盘上有金黄色凸纹图案,并镶嵌5个珊瑚珠。
  "恰高"是县境西部妇女系在茧绸腰带之上起装饰作用的革质腰带。这种皮腰带缕刻和装饰精致,正面均匀地镶有银制圆形泡钉,一头装有铜或铁制带扣,皮带朝人身前方部位还镶有红、绿珠玉和珊瑚。
  腰刀境内大部分地区的男子都喜欢在腰间挂一藏式腰刀。有5寸、7寸两种规格,刀把由黄、红铜片、白铁片、黑牛角、玻璃等分层包围磨制成各色相间的纹道;刀鞘由铜或铁皮制做,并镶有银饰图案,还加配一把青铜小镊子,显得新颖别致。这种腰刀主要作为佩饰带在身上,以显男性气度。
  二、饮食
  迭部藏族群众,受地理、气候、出产以及本民族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食物种类、吃喝方法等方面,既有全境相近或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和独特的饮食习惯。
  (一)主食主要以小麦、青稞、玉米、蚕豆、洋芋为主,豌豆、养麦为辅。解放后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豌豆、玉米的食用比例下降,用于牲畜和家禽饲料的比例增大。粮食均磨成面粉做成馍、面条、炒面食用,只有洋芋整块煮熟或切成小块炒菜吃。全境均实行一日三餐,早餐上午9时许,午餐14时左右,晚餐多在20时左右,夏天则延迟到22时左右。食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糌粑。将青稞炒熟磨成炒面,藏语称糌粑。上迭气候较寒,牧业比重大的地区早晚多吃糌粑,且以糌粑为主,辅以烧饼和面条。吃法是:先在小龙碗里放入酥油、曲让(牛奶取脂后熬成干酪素),倒入热茶水,待酥油化开时,把浮在上面的酥油吹在一面,喝去多余茶水,放入糌粑用手拌匀捏成小团吃,边吃边拌,吃完为止。再一种吃法是在糌粑里掺入碾细的大蒜或辣椒酱吃。下迭以农为主地区,也吃糌粑,但因很少产酥油,只作副食,不为主食。酥油茶倒好后,不是先拌糌粑,而是先吃馍,边吃边喝茶,待吃到六七成饱时,碗内留少许茶水再拌入糌粑吃毕为止。
  2.馍。将白面(小麦面)或玉米面、养面通过烧烤、蒸、烙、炸等办法做成圆饼、圆圈、馒头或薄饼。烧饼(圈)是把白面加水和成圆饼或圆圈埋在火塘的烫灰里反复烧烤而成,是本地农牧民群众日常采用较多的传统做法。油饼一般在逢年过节时做,用白面在清油锅里炸制而成,形状不一,圆盘形中间切有小空的叫“在高”,也有长条形的叫“高介”。蒸馍有凸圆型的馒头(“卡赛”),花卷(“办加”);也蒸肉或菜馅包子。玉米面采用蒸、烙两种办法,养面一般烙成薄饼食用。
  3.面条。全县各地都普遍擀面条,用小麦面或蚕豆面掺入燕麦面擀成薄片,切成长条或长方块,待先下锅的洋芋块煮熟后下面,并调入酸菜、葱花等调味品食用。
  4.搅团。多用玉米面、豆面或养面做原料,即一手把适量的面粉缓缓撒进煮沸的锅内,一手用筷子或擀面杖不停地搅动,煮成稠粥。配料随食欲调剂,或切入洋芋疙瘩,或在碗里调进酸菜汤、辣子等调味品。
  (二)副食和菜肴迭部境内在解放前以蔬菜作副食的比例很小,很少种菜,也很少炒菜。待客时常以煮熟的大肉或牛羊肉当菜。副食以洋芋为主,洋芋既是主食,又是主要副食。另在夏季还储存一些干蕨菜、黑木耳等野味,还用芫根、芹菜、白菜等做成酸菜或酸菜干。新中国成立后受外界影响,种菜和用餐炒菜的习惯逐步形成,农村一般有白菜炒洋芋、粉条炒大肉、蕨菜炒腊肉、蕨菜炒粉条、木耳炒鸡蛋、凉拌蕨菜等菜肴。
  (三)肉食解放前以猪肉为主,牛、羊肉为辅。禁吃鸡、鸭等奇蹄类兽肉及水禽和鱼类野味,猎获的青羊、盘羊、野猪等肉则可以吃。解放后随着与兄弟民族的交往增多,食肉习惯随之亦有改变,逐渐习惯吃鸡、鱼等肉,但农村尤其是老人们仍很少吃鱼肉。
  烤猪肉,是县境中、西部等大多数地区农牧民群众的传统肉食习惯。制做过程是,将生猪屠宰后剔除内脏,经明火烧燎刮洗后,从头至尾顺脊梁骨劈成两大片,脊梁骨则单独割成长条,均挂在屋檐下任烟熏风干,以备食用,有的腊肉竟存放数年之久。这种处理办法的缺点是猪皮毛根无法除去。现在始有少数群众改用水烫除毛法。县境东部地区在解放前就较早使用水烫除毛的屠宰办法,除毛洗净后再解剖剔除内脏,劈成长条挂在屋檐下风干后集存于竹篓里挂在檐下备用。食用办法全境基本相同,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逢年过节或招待亲友时,取腊肉适量割成大块或长条煮熟后放在木制长方形托盘内,上插一把小刀,供食用者切割成小块吃,猪头和脊梁骨肉多用于招待贵重客人;另一种是日常多采用的吃法,把腊肉切成碎片煮熟下面条吃,或分别与洋芋、白菜、蕨菜等炒成菜肴吃。
  (四)饮料传统的饮料主要有茶、奶茶和青稞酒,这种相传悠久的饮食习惯,经久不衰,沿袭至今。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从外地购入的各类白酒、啤酒和本县出产的沙棘等在城乡饮料中的比例有明显提高。
  1.茶茶对生活在高寒山区多吃粮、肉、奶而少吃蔬菜水果的藏族农牧民来说,是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珍贵饮用品,它有解渴、解乏、消食、化腻、提神、健胃等多种功效,起到调解和弥补饮食中余缺矛盾的作用。解放前因境内交通闭塞、商品很难流通交换的情况下,山区群众就地采集梨树、花椒、青棡等树叶,经高温腐熟风干后熬煮成土茶饮用。到民国末期,随着烟贩出入境内,大茶普遍饮用。解放后,一般都用松潘大叶散茶和茯砖,也有湖南益阳产的茯茶。城镇职工中则多喝细茶。在农牧民群众中传统的喝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茶:农区大部分群众日常饮用,在茶壶中放入一把大茶后加水,放在火塘里炖成浓茶(色淡红)随时倒入小龙碗中饮用。
  奶茶、酥油茶: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养有奶牛的农区,常喝或能喝到奶茶或酥油茶。奶茶是将鲜牛奶掺入大茶中饮用,是牧区特产,是醇香甘甜、营养丰富的饮用佳品;酥油茶是把酥油切成块放入龙碗再倒上滚烫的大茶饮用,接近喝足时一般加入白糖、炒面拌成酥油糌粑吃。还有一种档次较高的喝法是在奶茶里又加酥油,叫做酥油奶茶,多系逢年过节或招待贵重客人时的高级饮料。
  罐罐茶:县境东部腊子、洛大一带的中老年男性群众喜嗜罐罐茶。即将茯茶或砖茶放入小砂罐或小磁缸子里炖成浓茶,倒进小杯或碗中加盐喝,这种茶浓度大而味苦,喝久成瘾。
  2.青稞酒酒是藏族人民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产物,酷爱饮酒是藏族习俗的一个重要特征。迭部地区的藏族群众,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盖新房、喜庆丰收、亲友聚会、招待客人或调解纠纷等,都离不开自酿的青稞酒,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喝酒。家家都会酿酒,并储有一定数量的酒麯。酿酒时,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后用漏勺或竹滤舀到竹编簸篮或木槽内,待降温适度后拌以麯子盖严,置于炕角处恒温发酵,两三天后又将已发酵的青稞装入鼓腹陶罐或木桶中加盖,并用泥巴封口,数日(7天〜10天或根据情况)后启封取糟。若把酒糟置于桶或小陶罐中掺入冷开水调拌,其汁就是黄酒,可以把通心竹杆插进酒罐内直接轮流咂饮;也可在酒桶下部用细管接通内外(一般有预制的竹眼)让酒汁渗入容器内,也叫黄酒,可以舀到碗里喝,酒色淡黄,酸甜醇美。如果把黄酒汁倒入烤酒锅内煮沸,再通过竹管收聚其水蒸气加冷凝结为蒸镏水,就是“烧缸”酒了,也就是自己烤的青棵酒,酒度较高,约35°~50°。以上均称青稞酒。
  3、酸奶子(乳酪)即用鲜牛奶加上发酵物(引子)发酵而成的粥状乳酪,食用时加白糖,酸甜适度,清凉可口,是夏秋两季的高级饮食品。第二节民居
  迭部藏族从一千多年前由游牧逐步转为定居的过程中,在借鉴临近兄弟民族建房工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山区建房经验。全境旧式民房,既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藏汉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合壁特征。
  全县各地民房有很多共同特点:多数随地形而建,依山就势,一般座北向阳;房屋四周均为厚厚的土(石)围墙,墙角以块石做墙基,用粘土(石)夯筑约60厘米〜90厘米厚的墙身;屋架紧挨围墙盖起,且均为木质结构;一座房的整体由正房和廊房两大部分组成,正房高,廊房低,正房屋顶架设搭板,廊房平顶盖土,正房住人,廊房圈牲口或堆放杂物。
  上迭一带的民房建筑主要式样分平房和楼房两种,多为平房。平房的正房(亦称上房)顶部另外架设瓦房式三角架两檐水屋顶,上盖搭板,以板代瓦,上排压下排,交接处用石块压牢,以防被风吹掉。正前方搭板泄水处横架一道泄水木槽,一头稍低,把檐水接排在围墙外。屋顶三角形空间正前一面敞开不隔,其余三面均编篱笆上草泥隔成围墙,里头堆放柴草和杂物。廊房紧接正房檐下分左右盖起,连为一体,平顶上盖一层厚厚的三合土,正房高出廊房(约1米左右)部分,装一溜长方形的花格小空窗棂,作为正房室内采光用。左右廊房挨得很近,正房与廊房之间的小天井处搭藏式独木楼梯(在一根木头上截削出台阶),通向廊房平顶,廊房顶部常清扫得很干净,供主人晒粮食、衣服或干零星家务活。正房多为四间,其中1间隔为里套,三间打通,平日起居饮食都在这里。室内多数四壁装板,上部装有壁厨、碗架和佛龛,下部两面安装一排躺柜,内装粮食、衣物,以前常用油抹布擦得发亮,如今新盖房内多用清漆刷得光亮明净。大都装有地板。右或左上角筑有连锅炕,灶台与暖炕之间用50厘米高的木栏隔开。厅室正中挖一米多宽的正方形火塘,火塘中置一直径80厘米、高约60厘米的铁制三角支锅架,火塘垂直向上的屋顶开一方口并用木板装有通向屋脊的出烟通道。灶台正前方与廊房相接处套有一间储藏室(叫“尼洞”)。正房内采光不足,光线幽暗。
  有的正房盖成楼房(二层),一般下层高,上层低。下层室内安排及作用和平房相同;上层与平房不同处是,把屋顶三角式搭板架提高,屋柱加长,装修阁楼,在廊檐处安装楼梯。阁楼全用木板装修,光线充足,一间住人,其余当储藏室。
  坐落在高山陡坡处的村庄,如多儿、阿夏的山村民房因受地形条件限制,大部分依山建成楼房式高台阶“厂”型房,实为平房,外看像楼房。修建办法是:把房基地人工削成两层平台,上层平台上盖正房,实地虚檐,下层平台上盖廊房,廊房屋顶正好与上层地面取平,上下连成一个整体,恰似一座二层楼房。这些山村的村内道路,横式小道多用木桩支架铺土筑成,竖式小巷有的铺有石台阶。
  下迭旺藏、尼傲等沿江一带的村庄,因降雨偏少,一般不用搭板,盖成平顶房,上盖一层厚厚的三合土,后柱依次比中柱、前柱稍高,以利屋顶排水流畅。正房与廊房分开一定距离,中间留有小院。正房窗棂安在前壁隔板正中位置,大小适度,采光较充足,室内光线较明亮,花格窗扇里面装有手拉开关式窗扇板。室内正中一般不留火塘,其余装修和安排基本相同。这类建筑具有藏汉结合的特征。
  东部洛大、腊子一带的民房,围墙多用片石砌成,村寨似有一种独特的 “石城”风味。
  室内器具,有着藏族人民显明的传统特色,酷爱铜器,如大铜锅、铜罐、铜壶、铜火盆、铜脸盆、铜酒壶、铜经轮等,多为民族专用产品,缕刻花纹细腻、图案精美,不易生锈,常被擦拭得熠熠生辉,颇显古朴浑厚。
  家中使用的生产工具和日用器物亦有一个显明的山区地方特征,很多都是自制品,如纺织麻布、褐子的纺车,织花带的木制器械,小石磨、木杈、木耙、木犁、梿枷、木锨、木碗、木桶、木勺、糌粑匣、木托盘等都是就地取材自制而成的。还有自己编制的筛子、筐篮、背兜、簸箕等,它体现着山区人民的勤劳和创造。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户兴盖新式瓦房,有平房和楼房两种。建筑式样和内部装修均有很大改进和革新,外部结构基本采用内地汉式建筑形式,室内装修则保留了部分藏式传统习俗。
  第三节其他传统风俗
  一、婚嫁
  境内藏族青年男女结婚习俗,各地虽有一定地域差别,但主要程序和礼仪大体相同。传统习惯有两种:一般奉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由父母作主包办,父母有养育和解决子女婚姻大事的责任,子女亦有孝敬和服从父母的义务,父母定的一般不能反对;部分也有青年男女自主选择配偶的。
  (一)明媒正娶即采用传统的结婚方式,举行公开而较隆重的结婚仪式。多指父母作主包办的婚姻,范围只限于少女初嫁时沿用,再婚均不沿用此俗。这种传统的婚嫁习俗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程序完成:
  选偶在寻找物色对象时,男女双方家庭都需要相互选择,包括对男女青年本人的选择和对其家庭的选择。选择的习惯标准是:既看对象的相貌、身体是否健壮,操持家务的能力,如洛大、桑坝一带看姑娘是否会纺线、织布和针线活;还要打听对方家庭骨头是否干净(指祖辈中有无狐臭、麻风病等),是否正派人家(指不是盗贼、骗子、刽子手)。首先是男方家对女方和其家庭的选择,如果男方家父母选中某家女子做儿媳,就要先请喇嘛卜算,根据男女双方的年龄、属相确定能否作亲,认定后方可请媒求婚。
  求婚一般由男方家请自家亲友和一位熟悉女方父母的人作媒人,携带一条哈达和一罐青稞酒(约3斤)到女方家正式求婚。媒人一到,女方家便知其意,并以常礼相待。媒人便苦口婆心地劝说一番成全这门婚事的好处后,留下“透话”礼便返回男家。女方家当天并不表态,无论是否同意均留下求婚礼,此后女家父母商定若不同意作亲,不久(数日)便把男方家送来的哈达和酒原封退回,男方家一见退礼便知亲事无望,遂作罢另选目标。如果女方父母决定同意这门亲事,有的当面开瓶共饮,表明态度;有的等数日后再请来亲戚打开送礼酒罐与家人同饮,席间,女方父母或兄长还征求亲戚们对这门亲事的意见,多数随合主人之意,偶有提出不同意见者也未必采纳。待喝完礼酒退回酒罐时,男方家便明白其意,等于收到了女方家同意作亲的通知。订婚男家接到女家愿意作亲的信号后,积极准备择定吉日举行订婚仪式——喝大酒(藏语称“乔切”)。这天,男方家选派本“措哇”(亲房)中有威望的长辈和求婚青年同媒人一行3人携带订婚礼品,于天亮前赶到女方家。礼品有哈达、大罐酒和铜锅、铜火盆或氆氇长袍等其它礼物,益哇乡境内还要给女方母亲送一头奶牛。女家的“措哇”和亲戚也都被请来同喝订婚酒,喝酒前,首先由女方家的舅舅或本家亲戚中有威望的长辈致祝福词,祝词内容大都为婚姻美满、家业兴旺、子孙满堂之类的吉祥话语。致词完毕后客主双方亲朋同喝订婚酒。席间女家亲朋要替女方父母向男家来人争要彩礼;还有戏弄男家来客的习俗,往来客身上洒水,对歌戏谑。求婚青年需向女家长辈们磕头认亲,媒人替男家承诺能办到的要求。一场讨价还价之后,便顺利完成订婚仪式。
  婚礼婚礼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五、七、十一、十五等日举行,也有选定其他吉日结婚的。合卺吉日确定后男女两家都为迎亲和送亲作忙碌的准备。男家的迎亲队伍一般由3人〜5人或7人〜11人不等,以奇数为吉。县境东部地区,除新郎、媒人外,还有本“措哇”中的同辈妇女,有善于对唱、随机应变以应付对答场面的歌手等人组成,牵着迎亲马匹,驮上酒、肉等礼品于结婚日前一天赶到新娘家。新郎一行在进入女家村口、村内、大门口等处时要受到村内男女的戏耍,撒土、堵刺,还要对歌问答,答错了浇冷水作罚。新娘家早已为新郎一行设席恭候,晚餐后村内男女老少前来新娘家恭贺,紧紧围绕贺喜主题歌舞助兴,女家以酒款待,彻夜热闹非常,通霄达旦。
  第二天凌晨鸡叫时,新娘在母亲和姐妹们的劝说下开始打扮,准备出嫁。女家送亲的都是与新娘同辈的青年妇女,其中有两个伴娘,一个是新娘的姐姐或妹妹,一个是新娘的女友。天亮后,村内亲友近邻们携带礼品(有烧圈馍、花布等)前往女家送行。迎亲开始,新娘在临行前听完父母叮嘱后,遂想到要告别父母、姊妹,离开娘家,眷恋不舍,便嚎啕大哭,随后在亲友们的簇拥下在家中绕三圈后被送到村口扶上接亲马,迎亲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前往男家,益哇乡境内还需把女家亲友送给新娘的礼品粮食等一并驮往男家。新郎家早已作好准备迎接新娘的到来,男方村内的青年男女和孩子们对新娘进村后的欢迎方式类似于女方村庄的戏耍习俗,亦用灰尘或雪团往新娘和送亲人身上撒去,更有甚者则备有锅墨、油渣之类的东西往新娘盛装上泼,新郎便奋力保护新娘前行。电尕、益哇一带迎亲和送亲队伍联系到预定地点相遇后,还要举行一定仪式,向女方舅舅和送亲人敬酒,并进行对唱歌舞。到男方家门口时,等候迎亲的男方“措哇”、亲戚们出门迎接,鸣炮三响,在大门口点燃一堆篝火,并请一位“苯也”(即苯教徒)念经祝福,新娘在火堆旁要用新郎家准备好的神水(即净水)洗手洗脸,有的还把新娘亲手戴过的顶针抛进脸盆一同泼出,以示祛邪;有的还让新娘背上备好的一桶水从火堆上迈过,表示祝福新婚夫妇的生活象源源不断的流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进门后,还要给新娘送一碗鲜牛奶,新娘喝一口后便敬献到男家佛龛前,新娘再向佛龛磕三个头方能入座。新郎家款待送亲人的酒席随即开始,送亲的男代表还要说几句祝酒词。席毕后,除新娘和伴娘仍留外,其余送亲者便撤回(西部,在迎送相遇并举行仪式后即撤回),接着又要举行招待亲戚和本村来客的酒宴。酒过三巡后,唱婚礼祝福歌,表达对主人、酒茶的赞颂,对公婆的期望,对新郎的教诲,对新娘的嘱咐,对婚姻和家庭的祝福。晚上举行新婚歌舞晚会,活动内容和方式与头一天晚上在女家的活动基本相同。
  西部电尕、益哇一带,从举行婚礼的当日起,村内亲友们还要逐户把新娘请到家里去认门、招待、赠礼品,新娘要连续走家串户,直至第二或第三天才能转毕。婚礼虽已举行,但新娘尚不能与新郎同入洞房,而要于第二或第三天又被送回娘家去,女家又要组成接亲队伍在村外迎接,戏耍,再一次举行迎送聚会。新娘回娘家后少则住两三日,多则一年(多系早婚者),第二次去婆家时,则非常简便,无须接送。
  如今,参加工作的职工在单位结婚,一般都采用新式婚礼,过去的繁琐仪式和迷信成份被革除。
  (二)自由婚姻境内传统婚俗中也有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己作主的婚姻。已成年的青年男女可不受约束,自己选择对象,宗教节日和其他群体活动之际是他们交流感情的极好时机,通过唱情歌、互相追逐嬉戏等办法选择情侣,若双方情投意合时相互馈赠信物(藏语称“拉达”),表示订婚。这种自由作主的结婚比较简单,男女双方商定后由男方选定吉日,新郎邀请亲友数人帮办,将新娘接到男家成婚了事,无需大操大办、兴师动众。
  (三)离婚传统的离婚处理办法:
  1.夫妻双方都提出离婚,程序较简单,双方向本“措哇"和主要亲戚口头提出离婚要求,第一、二次一般被劝阻和说服不能离婚。此后若劝阻不能奏效,便根据情况得到“措哇”和亲戚们的准许后可以离婚。这类离婚案若无孩子,则互无赔偿。若有孩子,孩子随夫,女方只带去自己的嫁妆,如果是招婿,男方带走自己的枪、.马,其余财产凡祖辈遗产不能动,是结婚后双方共同创造的财产一般平均分配。
  2.如果男方提出离婚,女方不同意,而且又有孩子时,分几种情况处理:经“措哇”亲友劝阻无效,就给女方和子女分房产、田地各一半;如果女方还年轻,离婚后想改嫁时,子女留给其父抚养,男孩长大后自己选择当和尚还是当农民,若当农民娶妻后与其父各分家产一半;女孩不论跟父或跟母,长大后均无家产继承权。
  (四)特殊婚俗
  1.一夫两妻解放前,境内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亦有少数一夫娶两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富裕家庭中,为了多娶妻多生子,以求家族人多势众;另一种是前妻不育,再娶一妻,一般娶前妻之妹,姐妹共夫;还有一种是牧业比重比较大的半农半牧区个别户,因无法安排劳动力,为使农、牧二业两不误,娶二妻,一妻在家务农,一妻在牧场放牧。
  2.转房(续亲)即兄弟之间若有其中一个不幸离世,经过男女双方家庭及本人同意后,遗妻可以转房嫁给前夫的弟弟或兄长为妻,这样既保护了财产的完整,又有利于子女的抚育。一般多见于兄死后,其弟续亲娶嫂为妻。下迭地区要等发丧三年服孝期满后再转房;上迭的时限则由“措哇”和亲戚们商定。
  另外还有妻子不幸去世后,娶妻妹续亲为妻的。但必须以双方同意为前提。
  3.招婿(入赘)即男到女家作上门女婿。这类情况多因女方家中只生女而未生子,须招婿顶子立门户,继承家产,赡养老人。女家若有姐妹数人,一般由长女招婿,其余岀嫁。招婿婚事,仍然经双方父母同意后方可订婚。男家一般有兄弟两个以上者才愿意1人当上门女婿。结婚手续及仪式和娶媳妇基本相同,但规模较小,不同的是把新郎当媳妇娶进女家,女方反要向男方拿彩礼。在旧社会招女婿多受人歧视,被视为娶不起媳妇的穷汉。
  二、丧葬
  迭部藏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都实行火葬,只是在装尸方法、出殡时间等方面,上、下迭各有不同。人死后不论男女,都要先换上新衣服,请来本“措哇”(亲房)的人用白布或哈达包住脸部,再用线带(用麻或棉线织成的专用带)把遗体捆成坐姿(膝嘴相接,两手合十于胸前),置尸于堂屋左或右上角木板上,上盖衣单,用布或毯子遮挡,前面摆一供桌,上供酒、肉、糌粑等食品和酥油灯。中部地区的尖尼沟一带则置尸于堂屋门背后或地窖里。随即要请人用木板制轿子(相当于棺材),木轿外型呈方柱体楼阁型,顶盖凸起,四周用彩纸剪贴,制做精巧。装尸后封顶,一般停放3日〜7日不等,择吉日出殡火葬。其间,通知亲友前来吊丧,来时携带一壶酒和敬献死者的食品;白天请和尚念经超度,晚上村人念“六字真言",出殡前一日晚上,亲友及全村人前来送酒、肉、馍等,共同举行较简单的吊唁仪式,念嘛呢经为死者祈祷,主要亲属向大家介绍死者一生的经历,宣布来客赠送的礼品。上迭的电尕、益哇地区一般不制做木轿,而用白布口袋装尸缝口,其余程序基本相同。
  出殡时,一般都请活佛卜算时日。上迭地区出殡很早,鸡叫后就开始呼叫村人送葬,先由死者“措哇”们将尸体抬到门口,交由村人轮流抬往公用的火葬场地。随后,“措哇”1人手拿扫帚、破篓,把垫尸用过的土坯等杂物清扫装篓抛撒于十字路口,以示祛走鬼魂。下迭地区,出殡时间一般在午后四五点左右,有的在上午10点左右。出殡日又要请和尚念经,送殡时由和尚组成吹鼓队,敲锣打鼓,吹奏唢呐,在前开道。其后四人抬殡轿,轿前系一长条白布,孝男孝女们在布下用头、手顶扶;轿后是全村的送殡队伍,直至公用火化场。火化时,将尸体放在事先架起的柴堆上,诵经,点火,将尸体、木轿(或布袋)一并火化。送葬的大部分人随后劝慰磕头哭泣的孝子们一并撤回,只留本“措哇”三人负责火化,直至化为灰烬。第二或第三天派人去火化场,按人体结构把骨灰拣到小木匣内,放在死者家中,逢七念经超度,七七四十九天后将骨灰匣挖土穴埋掉或送往其他地方抛撒于大河中。
  服孝期,一般为三年,从死者离世之日起家属子女们除逢七念经、供灯外,七七内男不剃头,女不梳妆。服孝期内,不参加各种歌舞等娱乐活动,着装不能华丽,腰带不下垂,下迭洛大、腊子一带女戴白帕、腰系白腰带,周年念经、供食品、烧纸。相传藏族本无祭祀的服孝习俗,始于唐代在金城公主的倡导下才有“四邻同哀”、“七七超度”的习俗。
  三、起名
  通常是在孩子出生不久,便由父母郑重地带上礼品请活佛或有威望的长辈起名,人名多由二字、三字或四字组成。
  (一)起名有以下特征:
  1.人名含义有显明的宗教色彩,如:桑吉——佛,道吉——金刚,卓玛 ——救度母,丹巴——佛教、圣教,拉母——仙女,吾杰——莲花大师,卡召——空行者,贡——救星、恩人。
  2.重名较多,有的一个村庄同名者数人。称呼时为了加以区别,便在名子前加上“大”、“小”或地名、职业、生理特征等。如:大丹巴、小丹巴,尼傲老桑、桑坝老桑,干部扎道、队长扎道,夏吾班玛——拐子班玛,丹巴高欠——大头丹巴等。
  3.男女有别。有的从人名最后一字区别,如:
  男性名
  卓玛交、卓玛才让, 卡召交、卡召才让, 桑吉交、桑吉才让, 才巴交、才巴他。
  女性名
  卓玛草、卓玛。
  卡召曼、卡召草。
  桑吉曼、桑吉草。
  才巴曼、才巴草。
  有的直接从字意上区别,如:帕巴,意为“男圣者”;帕茂,意为“女圣者”;巴吾,即“男英雄”;巴木,即“女英雄”。
  4.用自然界的某一物体起名。如:尼玛一一太阳,班玛——莲花,梅多 ——花儿,豆尕——海螺,达尕——桦木,压巴——白杨。
  5.也有用生日或生病时过秤的斤数来命名。如:杰昴——十五,九吉——十一,交界——十八,九松——十三,次松一初三,次介——初八。
  6.因旧时本地医疗条件极差,婴儿成活率低,父母出于使孩子乖乖成长的心意,故意把名字起得很贱、很随便,如:次周(小狗),包安(讨饭人),兰利(哑巴),次地(喂狗盆)等。7.多儿乡部分地区还以父母的生辰属相来起名。
  &岀家为僧者,必须由寺院的经师或活佛剃度授沙弥戒后,从新起法名,取代原名。经师或活佛在起名时,将自己名字的部分赠于徒僧,如:赛当寺经师高木乔,给他的两个徒弟起名为“高木乔嘉参"、“高木乔尺力“。
  (二)在称呼人名时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贵族、活佛在名字前面加房名、宾名或尊称。房名指世袭庄园的称号,没有血缘意义。有的在活佛或僧人名字前面加有寺院或佛殿的名字,如:闹贡玛(电尕下寺)活佛才仁交,称呼为“闹贡玛才仁交”;吉一九当了闹高玛 (电尕上寺)管家后,便称呼为“闹高玛吉一九”。
  2.上迭地区在称呼人名时为了方便,常用简称,即在人名首字前加 “阿”,如:由才仁,简称“阿由”;闹曼草,简称“阿闹”;加曼草,简称 “阿加”;桑扎交,简称“阿桑”;香巴草,简称“阿香”等。
  3.有的地区受本地语音习惯影响,在称呼人名时,将四字名说快了叫成三字名。如:“才仁德吉”呼为“才仁吉”,省略“德”字;“达拉才仁”呼为 “达才仁”,省去“拉”字。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和参加工作的干部职工多仿照汉名起学名。称呼时小名和学名并用。有部分在书写人名时前面加姓氏,境内大部分地区因原属卓尼杨土司属民而冠以“杨”姓;原属岷县管辖的洛大、腊子和桑坝地区则都有姓。有的则不加姓,以人名首字代姓相称,如尕让旦巴加措任县政协副主席,人们尊称他为“尕主席”。
  四、礼节
  迭部藏族群众在相互交往、待客方面有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礼节,而且大都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一)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而又最崇敬的礼节。凡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恭迎贵客,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长短不一,短者三五尺,长则一丈多,质料多为生丝或绸织专用品,稀松似网。多为白色,藏族以白色象征纯洁、吉祥,也有少量黄、红色,还有蓝、白、黄、绿、红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活佛的,在特定场面才用,除寺院外农村少见。献哈达时必须双手捧献,将双迭楞边对着客人。
  (二)磕头在寺院及其宗教活动中常见僧俗群众向佛像、佛塔、活佛磕头,在祭祀中向祖宗磕头,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向长者磕头的。磕头时,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共揖三次,后双膝跪地,上身下伏,双手前伸触地面,叩头,再起立反复磕,一般一次磕三下。磕头可分一般性磕头、磕长头、磕响头三种。一般性磕头,如前所磕数次或数十次;磕长头,是指磕头时全身俯伏在地,双手伸直划地为号,下一次脚尖齐线,再磕再划,如此继续,绕寺磕,俗称“等身头”。相传以前有虔诚佛教徒,从这里一直磕到拉萨朝拜,行程数千里,一磕几年,有的死在途中认为尽诚尽意,心甘情愿。磕响头,是指朝佛像磕头时,前额在佛像脚下或附近石板上触地轻碰,表达诚心忏悔之意。向长辈磕头则较为随便。
  (三)鞠躬遇见活佛、土司、头人和尊贵的长辈,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里垂低或放在胸前,低头鞠躬。
  (四)其他境内各地还有许多礼貌待人的古朴、淳厚的良好风尚。主要有:尊重长老,老人在家庭和公众场所内受到尊敬,不尊不孝者将受到公众的谴责;对老人不能直呼其名,只称XX的爷爷、XX的爸爸等;在公众场所有话让老人先说;路遇老人主动让道等。
  第四节传统节曰
  县境各地一年内有很多传统节日,大都和宗教活动密不可分,实属僧俗同庆的宗教节日。其中以民众活动为主的节日主要有:
  一、洛萨
  “洛萨”或“扎罗”,意为新年。和汉区的春节相同,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过年期间又是各寺院的正月祈愿法会期,具有双重意义,僧俗同庆,更加隆重和丰盛。每年从农历十二月就开始作过年的准备。农牧区群众多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或二十九日清扫房间灰尘,以示除旧迎新。至三十日家家已酿好青稞酒、炸好油饼,在佛龛前供上五谷斗,上插一支箭,箭头扎有五彩布条,备好酥油灯。正月初一凌晨(鸡叫)时,家家燃放鞭炮,争 “头响”,以兆新年事事领先,万事如意。随即法螺声、鞭炮声轰鸣,户户煨桑,点燃酥油灯供在主要房间和器具上。大年初一,举家团圆欢聚,吃年饭,长辈祝福晚辈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晚辈孝敬长辈健康长寿。从初二(有的从初三)开始,亲友之间相互请客、拜年,持续3天〜5天。其间,全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宽敞的场院,跳起欢乐的“嘉热”(县境东部的罗罗舞)和“阿嘉”舞(县境中西部的一种舞蹈);与此同时,寺院举行祈愿法会,信教群众还要去寺院供灯叩拜、转“古拉”(经轮)。从正月十三日寺院展佛至十五酥油花灯节,群众活动多集中于各寺院,僧俗共度圣教佳节。
  二、娘乃节
  农历四月十五日是藏传佛教纪念释迦牟尼诞辰及园寂的纪念日,既是各寺院的宗教节日,也是全区信教群众的主要节日。节日期间僧俗均以闭斋、转“古拉”和念嘛呢(六字真言)为主要活动内容。四月十五日早晨聚餐后,当日闭斋,不饮、不食、不说话,直到十六日黎明时方可进食说话。很多群众着盛装去寺院参加纪念活动;有的中老年人则以村为单位,集中于本村经堂或嘛呢房内,请一喇嘛领头念嘛呢。
  三、插箭节
  农历五月初四日是插箭节,藏语称“俄吾义加”,实为祭祀山神。此日,多以村为单位集中男性群众于选定的山头,举行插箭仪式。每户带一块绘有五色云景的木制箭牌,一根约5米左右长的旗杆,杆头扎有白羊毛细绳或哈达。早晨六七时左右仪式开始,先煨桑,点燃柏香,摆放祭品:尕松(三白:乳汁、乳酪、酥油),安松(三甜:冰糖、蔗糖、蜂蜜)。并将少量炒面、酥油、水投入火堆。喇嘛们始念“桑却”经,赞颂山神的个性、尊容、功德和威力,并祈祷山神保佑人畜两旺、五谷丰登。村民们骑马围着火堆转圈鸣枪,随即一块块(根)箭牌和旗杆被成簇插入山头木栏里,底部用石块围护,印有“禄达”(风马)的二寸见方五色纸撒向空中,幡旗飘扬,香烟缭绕,人声鼎沸,经过一番粗犷而古老的祭祀后,插箭仪式宣告结束。
  四、五月初五
  藏族称“俄吾吾佳”。这一天,汉族地区普遍过端阳节,迭部藏族则过“俄吾吾佳”,节日活动中有些内容相近,如早起到野外用露水洗脸,洗除尘埃,消灾祛病;采集艾蒿,用以防瘟驱虫,并晒干收藏以备灸疾之用;喝黄酒等习惯似有共同之处。而有的内容和纪念屈原并无联系,如下迭地区把这天称为“曲纱"(神水)节,意为神仙降药水;又称“安玩”(淋浴)节。境东部的很多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赴迭、舟两县交界之黑水沟朝水观光、用神水(瀑布)淋浴;在绿色的原野上妇女们跳起欢乐的“嘉热”(罗罗舞),男人们在周围摆阵,鸣枪放炮助威;各路歌手对唱献艺,遍山歌海舞林。又是红男绿女们谈情说爱、挑选意中人的极好机会。
  五、香浪节
  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是境内上迭地区的香浪节(意为“采薪”),本地藏语称“劳子介俄”,是一次传统的野游活动。电尕、益哇地区的农牧民群众在这一日,携带帐篷、炊具及青稞酒、酥油等饮食品,到风景优美的野外去消闲憩息,选择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草坪上,依山旁水扎起帐篷,制做和摆放醇香可口的野餐,在美酒、乳酪、奶茶的相伴下享受夏日的欢欣(多以村为单位聚在一处,但野餐则以家庭为单位。)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野游的内容更加丰富。机关职工也仿效当地习俗,每年选择五六月间风和日丽时聚众(多以单位、团体或家庭组织)去野游消遣。
  六、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迭部和其他藏区同样,是各寺院和信教群众共同活动的重要宗教节日。是为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园寂日而创立的。当地藏语称“九吾阿曲”,意为“十月五供节”。每年这一天,各寺院的经堂、佛殿均向群众开放,僧俗群众手提酥油灯,拿着炒面、柏香等,络绎不绝地去寺院走堂串殿,煨桑添油,顶礼膜拜。
  第五节禁忌
  各民族受其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日常生活中出于某种心理作用,在一定场合内不喜欢某种举动或言语的出现,积久成习,形成不少禁忌。迭部藏族群众的传统习惯中也有不少禁忌,其中有的属于宗教信仰上的清规戒律,有的是封建迷信思想所致,还有些则是讲究卫生、礼貌待人的好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迷信方面的禁忌日趋减少。境内民间禁忌主要有:
  行进途中若遇佛塔、寺庙,信奉黄教者忌从右绕行;信奉苯教者忌从左绕行。忌讳随便抚摸寺院和家中的佛像、法器、酥油灯和僧人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用品。在寺院的经堂、佛殿内不能吸烟、喝酒,不许揭佛像上的哈达,忌出秽言垢语。煨桑时切忌胡乱拨弄,不许抽柏枝或在酥油灯上点烟。僧人在寺院或僧舍内坐禅静修时在大门上将一束柏枝插入瓶内为记号,以示来客不能随意闯入,若有要事必须见面时,要先敲门待陪坐人出来联系同意后方可入内。益哇乡群众在家里念经期间禁忌狩猎、杀生,忌讳借别人的东西或别人借自家的东西。在屋内或群众集聚的地方,忌讳打乱男左女右的分坐习惯。在屋内就座时,忌讳双腿伸直。忌讳宰吃自家的奶牛和耕畜。忌吃马、骡、驴肉和狗肉及水禽和鱼肉。有少数信教较深者忌吃当天宰杀的牛、羊、猪肉,吃了被视为罪孽重。东部洛大、腊子、桑坝地区妇女坐月时忌入产房,凡家中女人坐月、小孩生病或煮酒时,主人在门外木杆上挂破衣或布片以示来客,忌讳随意入内,若远道客人来访须在门外歇息片刻,由主人在门外撒一把灰后方能进屋。群众家豢养的狗被当作看家的“卫士”,若遇狗拦路时,只能吓跑,切忌打伤。
  有些则是讲究卫生、礼貌待人、尊敬长辈的古朴而淳厚的良好习惯,如家中留住客人的食用碗一般相对固定,忌乱拿混用;喝水时不能直接拿碗从水桶内舀水喝,必须用勺子舀到碗里喝;忌讳在锅灶或火塘前烤脚或烤鞋袜;吃盘中熟肉时,向客人递割肉刀要将刀柄递向客人,切忌将刃部朝着对方;接收礼物或向长辈、客人请茶时,忌讳用单手;在群众家作客时,忌提主人家已故家人的名子;忌讳直呼长辈的姓名。第六节革除恶习、陋习
  一、禁绝鸦片
  种植和贩卖鸦片是迭部地区旧社会的一大恶习。民国中期鸦片被引种迭部,至民国末期境内鸦片种植范围已扩大到上下迭大部分地区。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曾会同卓尼杨土司数次派员、派兵来迭禁烟,均未能禁绝。到建国初期(1954年)境内尚种植鸦片4961亩。解放后,人民政府很重视禁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1953年中共甘南区工委和自治区(州)人民政府作出了《全面禁种、禁贩、禁吸烟毒的决定》,遵照甘南工委提出的“坚决禁种,慎重稳进,逐步禁绝”的禁烟方针,卓尼工委和区(县)政府从1954年开始,连续三年向迭部派驻禁烟工作组,在地方区、乡政府的紧密配合下,全力以赴抓禁烟。广泛宣传烟毒对人体的危害,工作组和县、区政府始终贯彻了“利用上层、发动群众、形成群众运动”的工作方针,动员社会一切力量,历经三年的持续努力,终于在1956年底才基本上禁绝种植烟毒的恶习。
  二、禁止赌博
  解放前赌风盛行,民国政府及历代土司从未严禁,赌博恶习遍及全境,常以大豆、铜钱为赌具进行赌博。有的招场聚赌,有的赌棍合谋,使不少人输得倾家荡产,甚至沦为盗贼。解放后人民政府严禁赌博,在群众中开展广泛的政治思想教育,多年来使赌博遭到全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反对,赌风渐绝。近年来又出现利用台球、麻将、牛九牌赌博的现象。
  三、发式改革
  旧时,迭部地区男子仍沿袭清代遗风,终身留长发,头顶部留长梳成辫子,周围剃光。民国时期曾强迫剪发,但有的仍留长发未变,部分则改成满头长剪发。解放后,主要是建县以来,随着社会及文化的发展,群众从方便、舒适为目的自觉改变发型,农村中、老年人多剃光头,年轻人多留分头;西部妇女多由碎辫改为双辫。近年来,有少数男青年则学外国歌星发式,留披头长发。
  四、迷信活动
  在旧中国,县境内藏族群众受宗教思想影响和落后文化的束缚,因对很多自然现象和灾异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普遍存在着几千年遗留下来的迷信思想。在遇到疑难、灾病以及婚嫁、建房等大事时,为了求福避祸,只好祈求神力,通过一些迷信活动以图自我安慰和心理平衡。例如在盖新房、婚嫁、殡葬、出远门等要事之前一般都请人算卦、选定吉日或预测吉凶;在遇到灾难或家人生病时,则念经祛邪、禳灾,向神佛许愿施奉;有时请巫师驱鬼,造成重病被误。
  解放后,随着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变,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有些迷信活动的陋习明显减少或匿迹,病人多以求医为主。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专题

嘎吾
相关专题
戈坚
相关专题
德吾
相关专题
宗细
相关专题
那隆
相关专题
乃朵子
相关专题
恰高
相关专题
腰刀
相关专题
糌粑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面条
相关专题
搅团
相关专题
烤猪肉
相关专题
大茶
相关专题
奶茶
相关专题
酥油茶
相关专题
罐罐茶
相关专题
青稞酒
相关专题
酸奶子
相关专题
转房
相关专题
招婿
相关专题
献哈达
相关专题
磕头
相关专题
鞠躬
相关专题
洛萨
相关专题
娘乃节
相关专题
插箭节
相关专题
五月初五
相关专题
香浪节
相关专题
燃灯节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