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卫生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4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卫生医疗
分类号: R197
页数: 10
页码: 720—729
摘要: 解放前迭部境内无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解放初期10余年内,境内卫生医疗事业先后由卓尼、临潭、龙叠等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关键词: 迭部县 医疗卫生

内容

一、卫生机构
  (一)管理机构
  县卫生局
  解放前迭部境内无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解放初期10余年内,境内卫生医疗事业先后由卓尼、临潭、龙叠等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1962年迭部建县后,随之成立文卫科,配科长1人,副科长2人,干事5人。主管全县文教卫生事业。“文革”期间,于1968年6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卫生主管机构由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民卫组取代。1973年7月成立县卫生局,主管全县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工作。卫生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1990年有职工9人。局办公室设在1988年新建的妇幼保健站三层楼内。卫生局下属单位有:县医院、藏医院,乡中心卫生院2所,乡卫生院10所,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爱委会办公室、防治地方病办公室。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63年成立迭部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一名兼职主任、两名副主任和7名委员组成。“文革”期间自行解体。
  1978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精神,恢复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委员13人,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县革委会主管副主任兼任主任。1980年1月调整爱卫会组成人员,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并配有专职办公室主任,调专干1人。1989年10月再次调整爱卫会组织,卫生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配专职副主任1人,办事人员2人。爱卫会办公室成为卫生局下属的半常设机构。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
  1970年9月成立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指挥部。1975年随生产指挥部撤销而自行消失。
  1978年4月,第二次成立县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由卫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县革委会副主任杨发恕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医院院长兼任。1980年1月调整了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人员,办公室改设县防疫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1987年再行调整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改设在县卫生局。
  (二)医疗机构
  1.县人民医院
  1953年3月,卓尼自治区始于境内设上迭区人民卫生所,派医护人员数人,开展常见病的治疗、预防工作。1959年1月移交临潭县管辖后仍称上迭卫生所。1962年建县后,在原上迭卫生所的基础上成立迭部县人民医院,院址在今电尕乡中心小学院内。是年新修住院部4间,设病床12张;1963年上级拨款7万元,扩建住院部一幢500平方米;新增病床390张;新建门诊部一幢398平方米;职工宿舍1幢。1964年于今址新建县人民医院,1965年迁入新址至今。原址房产留电尕乡卫生所。1966年全院有职工30人,其中初级医务人员27人,行政人员7人,派一名党员科级干部担任院长。当时医院设备非常简陋,除常用的药包(箱)、听诊器等普通医疗器械外,仅有4台国产显微镜和1架X光机,别无其它诊疗仪器。
  “文革”期间,医院成立革命委员会,由正副主任和数名委员组成。医务人员逐年有所增加,但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变化不大,只增置了手提高压锅、心电图机、腹部和外科手术器械、救护车等设备。至1977年全院有职工46人,其中医务人员39人。1979年撤销医院革委会,实行院长负责制。
  1978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县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方面有了新的发展。1981年门诊病人17925人次,住院病人540人,治愈率80%,比1977年提高了9%。住院病人死亡率0.4%,比1977年明显下降。门诊收费金额达77145元。1988年投资80万元建成县医院二层综合楼,建筑面积2860平方米。陆续增置主要仪器设备有:心电图监护仪、双功能高效洗胃吸痰器、列灯、X光机、卧式双层高压消毒锅、牙科器械、纤维胃镜、B超、救护车等。至1990年,全院职工增到7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49人,其他16人,有病床60张;门诊病人20935人;住院病人976人,治愈率85%,比1981年增长5%;住院病人死亡率0.4%。门诊收费金额达48万元,比1981年增长40万元。当年10月开展的文明医院达标活动中,被州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文明卫生单位”。
  院内临床科室设有: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西医科、妇产科、中医妇科、理疗科、儿科、手术室、急诊室、治疗室等。医技科室设有:化验室、放射科、B超、纤维胃镜、心电图等。住院部分内儿、外妇两个病区。
  院内诊断和医疗技术,除处理常见病外,内科已能诊断治疗疑难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内、外科已能开展胃大部切除,胆道手术,骨科手术,脾切除、子宫全切等手术。
   县医院占地面积18890平方米,建筑面积4627平方米,成为全县规模较大、设备较齐全的综合性医疗中心。
  2.藏医院
  初于1989年在县医院开设藏医门诊部1990年开始筹建县藏医院,至1992年11月在县城西河滩建成藏医院楼,投资43.73万元,建筑面积1172平方米。从1993年开始调配负责人及藏医医务人员,开展藏医业务。
  3.乡卫生院(所)
  建县前,1953年3月卓尼自治区在迭部境内电尕寺设立上迭卫生所,在旺藏寺设立下迭卫生所。各编4人,实配2人〜3人。后分别改称电尕卫生所和旺藏卫生所。旺藏卫生所原有平房6间,1958年被匪烧毁。同年,岷县在洛大设立洛大乡卫生所,借用民房2间办公,1961年修建房屋12间,有医务人员3人。
  1959年龙叠县和临潭县又增设桑坝、卡坝、益哇卫生所。
  1962年建县后,随着乡级行政机构的调整组建,当年在各乡政府驻地调整和增设了:电尕、益哇、卡坝、达拉、麻牙(旺藏)、多儿、阿夏、桑坝、腊子、洛大10个乡卫生所。有部分卫生所借用民房开办,1963年8月修建达拉卫生所用房。1964年,在新建的尼傲、花园乡建立了乡卫生所。至此,全县共建起12个乡卫生所,每所配医务人员2人〜3人。1968年改称公社卫生所。各乡(社)卫生所,均在乡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并由县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1975年5月起,各公社卫生所改由县卫生局领导为主,人事、经费、业务均由卫生局统一管理;同时受所在公社(乡)党委和政府领导。其中,电尕、旺藏、洛大卫生所已改称卫生院。这段时期内,各乡 (社)卫生所已逐年建起数间土木结构的办公用房,而医疗设备变化甚微。
  1978年以后,分批加强了对各公社卫生所(院)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配置。1980年起,将旺藏、洛大两个乡卫生院改建为旺藏地区中心医院和洛大地区中心医院,重点充实技术力量,改善医疗设施。1983年社改乡后,各公社卫生所遂改称乡卫生所。1984年,将各乡卫生所统一改称卫生院。同年10月统一调整、任命、健全了各乡卫生院领导班子。县卫生主管部门对各级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的配置作了统一规划,分期投资进行改建和扩建,添置器械。至1990年,全县12个乡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共计占地面积22906平方米,建筑面积6421平方米,平均每个卫生院占地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535平方米。共有职工59人。乡卫生院均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病房,其中旺藏、洛大两个中心卫生院都设有西医内外、妇产、中医、中西药房、注射、手术、化验等科室。但有的虽设科室'而无力开展正常业务,主要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
  4、农村医疗保健组织
  1962年建县后,县卫生主管部门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于当年组织培训了第一批农村卫生员16人,其中藏族13人。每人配发保健箱1个,鼓励他们搞好所在村寨群众的卫生保健工作。至1963年底全县已建立乡村保健站35个,保健员、卫生员增到41人。
  1970年以后,遵照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精神,在农村开始兴办合作医疗组织。原有的卫生站、保健站改为合作医疗站,保健员、卫生员改称“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制度,是由大队从公益金和社员按人定额投资等形式筹集资金开办的合作医疗站,实行免费或半免费医疗的集体性医疗保健组织。方便群众看病。至1971年底全县共办有合作医疗站24个,赤脚医生99人。1974年起,针对创办合作医疗站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对全县合作医疗站普遍进行了整顿;并对赤脚医生有计划的、分批进行培训、复训,以提高业务能力。1976年初甘南州在迭部召开了合作医疗经验交流会,总1990年全县各卫生院基础设施及主要医疗器械状况表结交流了迭部创办合作医疗站的经验。至1976年底全县共开办合作医疗站44个,占大队总数的98%。有赤脚医生110人,平均每个大队(站)2人 〜3人。每站都配有简易医疗器械和数十种常用药品。
  1980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县大部分合作医疗站处于停办状态,赤脚医生人数减少,到1981年合作医疗站减到11个,赤脚医生减到53人。针对这种情况,从1982年开始对农村合作医疗站进行整顿和改革,改用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采用国家与社队共同扶持,分年投资,分批巩固办好的办法,使全县32个医疗站得以恢复。调整充实了乡村医生79人,并由县财政每人每月发给补助费12元。经数年扶持,至1990年全县农村医疗站发展到52个,平均每个村委会有一个医疗站,有乡村医生82人。全县农村医疗站及乡村医生,在农村医疗保健、计划免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省属企业职工医院
  国营七九二矿职工医院创建于1969年。至1990年,占地面积803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9平方米。院内设有:内儿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眼科、五宫科、妇产科等科室。共有职工6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8人,医士8人,药师2人,药士4人,护师2人,护士17人。主要设备有:X光机2台,B超1台,胃镜1架,裂隙灯1台,心电图机1台,麻醉机2台,万能手术床2台,救护车3辆。
  迭部林业局职工医院创建于1969年,院址建在迭部林业局驻地白云,至1990年,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院内设有: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中医科、牙科、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传染科、脑外科、放射科、B超、心电室、化验室、胃镜室、供应室、药剂科等18个科室。共有职工9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0人,中级职称3人,助理级28人,员士级35人。有病床80张。医疗设备基本齐全。
  二、医疗
  (一)民间医疗 解放前,迭部地区受落后文化的限制,卫生医疗条件极差。历代统治者从未重视过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时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境内不但没有一家官办或私办诊所,也没有专门以行医为主的看病先生。民众常因缺医少药而饱受病疫折磨之苦,一旦遭遇麻疹、伤寒、小儿肺炎、阑尾炎等急重病或流行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人民健康毫无保障。群众在无医可求的情况下,只好寄希望于神佛保佑,若遇家人生病,常通过煨桑、烧香、念经供奉,或请巫师禳灾,祛除病魔;无病时,也常有给小孩戴护身符、挂长命锁,或利用朝供拜佛之机请活佛摸顶,系红带保佑平安,免灾防病。另一方面,本地群众又常用民间相传的拔火罐、艾灸、按摩推拿、发汗,或就地自采、自制的中藏药单方、偏方、验方等办法自己治疗常见病。本地民间也有一些对跌打损伤、骨折等病有祖辈口传医术或经验较深的人。这些民间自采、自治常见病的口传医术及单偏方,至今在农村相传并继续采用。本地区解放前后,偶尔亦有个别外地游医进入境内行医赚钱,来去无踪。
   (二)新中国成立后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疾苦,先后采取了特殊照顾、重点扶持、免费医疗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重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县境内,从1953年开始创建区、乡卫生所起步,到1962年建县以来,成立了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各乡卫生院和乡村保健站,发展壮大了医疗队伍,为县、乡各级医疗机构建造和配置了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使本县卫生事业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使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有了基本保障。40年来,本县的卫生医疗事业先后经历了普及、充实和提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至1966年,是本县卫生事业创建到普及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县、乡两级13个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乡村建立了35个保健站,培训了保健员和卫生员。三级医疗网基本形成,由空白达到初步普及的地步。全县1996年公办卫生技术人员达到52人,乡村保健员、卫生员62人。在此其间,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实行了免费医疗的照顾政策,由卫生系统拨付免费医疗款,有力地支持了本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1966年〜1969年"文革”期间的前几年中,卫生医疗事业受到严重干扰而处于停滞状况。
  1970年至1979年,县、乡医院的设施和设备,医疗队伍均有一定发展;农村兴办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数成倍增长,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医疗卫生的普及面。至1979年全县共有县乡医疗机构15个,农村合作医疗站44个,赤脚医生110人。这期间,在县境建立的省属企业迭部林业局和七九二矿也分别办起了职工医院,所属各林场和采矿区办起医疗室。县、乡、村、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卫生医疗网点,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危重病人的能力明显增强。
  1980年至1990年,全县的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充实、提高和稳步发展的新阶段。逐年增大对卫生的投入,全县卫生事业费1979年为18.8万元,1985年增至37万元,1990年达到74.3万元,比1979年增长3.9倍。分期规划,加快了基础设施和医院设备的建设,县医院和地区中心卫生院,省属企业职工医院的医疗设备变化显著,至1990年全县各医疗单位共有病床20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40张;医疗队伍进一步壮大,业务素质不断提高,1990年共有医务人员234人,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4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护)师15人,医(护)师38人。处理危重和疑难病人的能力明显提高。
  迭部县1962年〜1990年卫生事业费支出表单位:万元
  (三)医疗制度和经费
  1.免费医疗
  建国初期至1966年“文革”前这段时期内,党中央为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疾苦,扶持甘南藏区卫生事业,采取了免费医疗等特殊照顾政策。实施免费医疗的方式主要有:由上级或同级财政向卫生主管部门拨付免费医疗款,以解决贫困农牧民的治病医药费;中央、西北局访问团以及省、州、县派医疗队,所到之处为农牧民群众免费治疗;县、乡卫生院(所)给贫困农牧民的医疗费实行减、免的办法给予照顾。70年代,还对部分群众因交不起医疗费的欠款积累,由财政采取不定期结算核拨的办法解决,实际上是一种先欠后免的办法,其中1974年上级增拨群众医疗费欠款1万元,1978年增拨此项款1.8万元;80年代,仍然对流脑、菌痢、麻疹、麻风病、大骨节、地甲肿、克汀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投服预防药品,实行免费。
  2.合作医疗
  从1970年起,遵照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精神,在农村试行合作医疗制度,由各大队在年收益分配中的公益金项下提取资金,再由社员按人口筹集少量(各队不等)投资,合办合作医疗站。社员看病采取:全免费、半免费或只收挂号费的收费办法。1981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合作医疗制度随之改为承包制,群众看病仍恢复自费制。
  迭部县几个年份公费医疗费支出表单位:万元
  3.公费医疗
  1952年10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医药费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核拨,实报实销。50年代,卓尼派入迭部的区乡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均由卓尼县财政下拨医疗费,在本区就地治疗,并在本区报销。
  1962年建县以来,党政机关、学校等事业单位职工均享受公费医疗,医疗费按每月人均2.5元的标准由财政核拨,单位掌握使用,实报实销。1980年后实行财政包干制,医疗费按单位职工数核定标准下拨总额,不能突破。
  1984年后,对公费医疗费的管理试行改革,采取按工龄长短分开档次,按比例报销的办法。对危重住院病人的医疗费仍实报实销。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