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医药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47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医药卫生
分类号: R197
页数: 20
页码: 720—739
摘要: 解放前迭部境内无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解放初期10余年内,境内卫生医疗事业先后由卓尼、临潭、龙叠等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关键词: 迭部县 医药卫生

内容

第一节卫生医疗
  一、卫生机构
  (一)管理机构
  县卫生局
  解放前迭部境内无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解放初期10余年内,境内卫生医疗事业先后由卓尼、临潭、龙叠等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1962年迭部建县后,随之成立文卫科,配科长1人,副科长2人,干事5人。主管全县文教卫生事业。“文革”期间,于1968年6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卫生主管机构由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民卫组取代。1973年7月成立县卫生局,主管全县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工作。卫生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1990年有职工9人。局办公室设在1988年新建的妇幼保健站三层楼内。卫生局下属单位有:县医院、藏医院,乡中心卫生院2所,乡卫生院10所,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爱委会办公室、防治地方病办公室。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63年成立迭部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一名兼职主任、两名副主任和7名委员组成。“文革”期间自行解体。
  1978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精神,恢复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委员13人,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县革委会主管副主任兼任主任。1980年1月调整爱卫会组成人员,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并配有专职办公室主任,调专干1人。1989年10月再次调整爱卫会组织,卫生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配专职副主任1人,办事人员2人。爱卫会办公室成为卫生局下属的半常设机构。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
  1970年9月成立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指挥部。1975年随生产指挥部撤销而自行消失。
  1978年4月,第二次成立县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由卫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县革委会副主任杨发恕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医院院长兼任。1980年1月调整了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人员,办公室改设县防疫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1987年再行调整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改设在县卫生局。
  (二)医疗机构
  1.县人民医院
  1953年3月,卓尼自治区始于境内设上迭区人民卫生所,派医护人员数人,开展常见病的治疗、预防工作。1959年1月移交临潭县管辖后仍称上迭卫生所。1962年建县后,在原上迭卫生所的基础上成立迭部县人民医院,院址在今电尕乡中心小学院内。是年新修住院部4间,设病床12张;1963年上级拨款7万元,扩建住院部一幢500平方米;新增病床390张;新建门诊部一幢398平方米;职工宿舍1幢。1964年于今址新建县人民医院,1965年迁入新址至今。原址房产留电尕乡卫生所。1966年全院有职工30人,其中初级医务人员27人,行政人员7人,派一名党员科级干部担任院长。当时医院设备非常简陋,除常用的药包(箱)、听诊器等普通医疗器械外,仅有4台国产显微镜和1架X光机,别无其它诊疗仪器。
  “文革”期间,医院成立革命委员会,由正副主任和数名委员组成。医务人员逐年有所增加,但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变化不大,只增置了手提高压锅、心电图机、腹部和外科手术器械、救护车等设备。至1977年全院有职工46人,其中医务人员39人。1979年撤销医院革委会,实行院长负责制。
  1978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县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方面有了新的发展。1981年门诊病人17925人次,住院病人540人,治愈率80%,比1977年提高了9%。住院病人死亡率0.4%,比1977年明显下降。门诊收费金额达77145元。1988年投资80万元建成县医院二层综合楼,建筑面积2860平方米。陆续增置主要仪器设备有:心电图监护仪、双功能高效洗胃吸痰器、列灯、X光机、卧式双层高压消毒锅、牙科器械、纤维胃镜、B超、救护车等。至1990年,全院职工增到7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49人,其他16人,有病床60张;门诊病人20935人;住院病人976人,治愈率85%,比1981年增长5%;住院病人死亡率0.4%。门诊收费金额达48万元,比1981年增长40万元。当年10月开展的文明医院达标活动中,被州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文明卫生单位”。
  院内临床科室设有: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西医科、妇产科、中医妇科、理疗科、儿科、手术室、急诊室、治疗室等。医技科室设有:化验室、放射科、B超、纤维胃镜、心电图等。住院部分内儿、外妇两个病区。
  院内诊断和医疗技术,除处理常见病外,内科已能诊断治疗疑难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内、外科已能开展胃大部切除,胆道手术,骨科手术,脾切除、子宫全切等手术。
   县医院占地面积18890平方米,建筑面积4627平方米,成为全县规模较大、设备较齐全的综合性医疗中心。
  2.藏医院
  初于1989年在县医院开设藏医门诊部1990年开始筹建县藏医院,至1992年11月在县城西河滩建成藏医院楼,投资43.73万元,建筑面积1172平方米。从1993年开始调配负责人及藏医医务人员,开展藏医业务。
  3.乡卫生院(所)
  建县前,1953年3月卓尼自治区在迭部境内电尕寺设立上迭卫生所,在旺藏寺设立下迭卫生所。各编4人,实配2人〜3人。后分别改称电尕卫生所和旺藏卫生所。旺藏卫生所原有平房6间,1958年被匪烧毁。同年,岷县在洛大设立洛大乡卫生所,借用民房2间办公,1961年修建房屋12间,有医务人员3人。
  1959年龙叠县和临潭县又增设桑坝、卡坝、益哇卫生所。
  1962年建县后,随着乡级行政机构的调整组建,当年在各乡政府驻地调整和增设了:电尕、益哇、卡坝、达拉、麻牙(旺藏)、多儿、阿夏、桑坝、腊子、洛大10个乡卫生所。有部分卫生所借用民房开办,1963年8月修建达拉卫生所用房。1964年,在新建的尼傲、花园乡建立了乡卫生所。至此,全县共建起12个乡卫生所,每所配医务人员2人〜3人。1968年改称公社卫生所。各乡(社)卫生所,均在乡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并由县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1975年5月起,各公社卫生所改由县卫生局领导为主,人事、经费、业务均由卫生局统一管理;同时受所在公社(乡)党委和政府领导。其中,电尕、旺藏、洛大卫生所已改称卫生院。这段时期内,各乡(社)卫生所已逐年建起数间土木结构的办公用房,而医疗设备变化甚微。
  1978年以后,分批加强了对各公社卫生所(院)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配置。1980年起,将旺藏、洛大两个乡卫生院改建为旺藏地区中心医院和洛大地区中心医院,重点充实技术力量,改善医疗设施。1983年社改乡后,各公社卫生所遂改称乡卫生所。1984年,将各乡卫生所统一改称卫生院。同年10月统一调整、任命、健全了各乡卫生院领导班子。县卫生主管部门对各级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的配置作了统一规划,分期投资进行改建和扩建,添置器械。至1990年,全县12个乡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共计占地面积22906平方米,建筑面积6421平方米,平均每个卫生院占地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535平方米。共有职工59人。乡卫生院均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病房,其中旺藏、洛大两个中心卫生院都设有西医内外、妇产、中医、中西药房、注射、手术、化验等科室。但有的虽设科室'而无力开展正常业务,主要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
  4、农村医疗保健组织
  1962年建县后,县卫生主管部门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于当年组织培训了第一批农村卫生员16人,其中藏族13人。每人配发保健箱1个,鼓励他们搞好所在村寨群众的卫生保健工作。至1963年底全县已建立乡村保健站35个,保健员、卫生员增到41人。
  1970年以后,遵照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精神,在农村开始兴办合作医疗组织。原有的卫生站、保健站改为合作医疗站,保健员、卫生员改称“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制度,是由大队从公益金和社员按人定额投资等形式筹集资金开办的合作医疗站,实行免费或半免费医疗的集体性医疗保健组织。方便群众看病。至1971年底全县共办有合作医疗站24个,赤脚医生99人。1974年起,针对创办合作医疗站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对全县合作医疗站普遍进行了整顿;并对赤脚医生有计划的、分批进行培训、复训,以提高业务能力。1976年初甘南州在迭部召开了合作医疗经验交流会,总1990年全县各卫生院基础设施及主要医疗器械状况表结交流了迭部创办合作医疗站的经验。至1976年底全县共开办合作医疗站44个,占大队总数的98%。有赤脚医生110人,平均每个大队(站)2人 〜3人。每站都配有简易医疗器械和数十种常用药品。
  1980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县大部分合作医疗站处于停办状态,赤脚医生人数减少,到1981年合作医疗站减到11个,赤脚医生减到53人。针对这种情况,从1982年开始对农村合作医疗站进行整顿和改革,改用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采用国家与社队共同扶持,分年投资,分批巩固办好的办法,使全县32个医疗站得以恢复。调整充实了乡村医生79人,并由县财政每人每月发给补助费12元。经数年扶持,至1990年全县农村医疗站发展到52个,平均每个村委会有一个医疗站,有乡村医生82人。全县农村医疗站及乡村医生,在农村医疗保健、计划免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省属企业职工医院
  国营七九二矿职工医院创建于1969年。至1990年,占地面积803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9平方米。院内设有:内儿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眼科、五宫科、妇产科等科室。共有职工6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8人,医士8人,药师2人,药士4人,护师2人,护士17人。主要设备有:X光机2台,B超1台,胃镜1架,裂隙灯1台,心电图机1台,麻醉机2台,万能手术床2台,救护车3辆。
  迭部林业局职工医院创建于1969年,院址建在迭部林业局驻地白云,至1990年,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院内设有: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中医科、牙科、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传染科、脑外科、放射科、B超、心电室、化验室、胃镜室、供应室、药剂科等18个科室。共有职工9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0人,中级职称3人,助理级28人,员士级35人。有病床80张。医疗设备基本齐全。
  二、医疗
  (一)民间医疗 解放前,迭部地区受落后文化的限制,卫生医疗条件极差。历代统治者从未重视过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时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境内不但没有一家官办或私办诊所,也没有专门以行医为主的看病先生。民众常因缺医少药而饱受病疫折磨之苦,一旦遭遇麻疹、伤寒、小儿肺炎、阑尾炎等急重病或流行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人民健康毫无保障。群众在无医可求的情况下,只好寄希望于神佛保佑,若遇家人生病,常通过煨桑、烧香、念经供奉,或请巫师禳灾,祛除病魔;无病时,也常有给小孩戴护身符、挂长命锁,或利用朝供拜佛之机请活佛摸顶,系红带保佑平安,免灾防病。另一方面,本地群众又常用民间相传的拔火罐、艾灸、按摩推拿、发汗,或就地自采、自制的中藏药单方、偏方、验方等办法自己治疗常见病。本地民间也有一些对跌打损伤、骨折等病有祖辈口传医术或经验较深的人。这些民间自采、自治常见病的口传医术及单偏方,至今在农村相传并继续采用。本地区解放前后,偶尔亦有个别外地游医进入境内行医赚钱,来去无踪。
   (二)新中国成立后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疾苦,先后采取了特殊照顾、重点扶持、免费医疗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重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县境内,从1953年开始创建区、乡卫生所起步,到1962年建县以来,成立了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各乡卫生院和乡村保健站,发展壮大了医疗队伍,为县、乡各级医疗机构建造和配置了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使本县卫生事业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使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有了基本保障。40年来,本县的卫生医疗事业先后经历了普及、充实和提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至1966年,是本县卫生事业创建到普及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县、乡两级13个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乡村建立了35个保健站,培训了保健员和卫生员。三级医疗网基本形成,由空白达到初步普及的地步。全县1996年公办卫生技术人员达到52人,乡村保健员、卫生员62人。在此其间,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实行了免费医疗的照顾政策,由卫生系统拨付免费医疗款,有力地支持了本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1966年〜1969年"文革”期间的前几年中,卫生医疗事业受到严重干扰而处于停滞状况。
  1970年至1979年,县、乡医院的设施和设备,医疗队伍均有一定发展;农村兴办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数成倍增长,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医疗卫生的普及面。至1979年全县共有县乡医疗机构15个,农村合作医疗站44个,赤脚医生110人。这期间,在县境建立的省属企业迭部林业局和七九二矿也分别办起了职工医院,所属各林场和采矿区办起医疗室。县、乡、村、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卫生医疗网点,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危重病人的能力明显增强。
  1980年至1990年,全县的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充实、提高和稳步发展的新阶段。逐年增大对卫生的投入,全县卫生事业费1979年为18.8万元,1985年增至37万元,1990年达到74.3万元,比1979年增长3.9倍。分期规划,加快了基础设施和医院设备的建设,县医院和地区中心卫生院,省属企业职工医院的医疗设备变化显著,至1990年全县各医疗单位共有病床20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40张;医疗队伍进一步壮大,业务素质不断提高,1990年共有医务人员234人,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4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护)师15人,医(护)师38人。处理危重和疑难病人的能力明显提高。
  迭部县1962年〜1990年卫生事业费支出表单位:万元
  (三)医疗制度和经费
  1.免费医疗
  建国初期至1966年“文革”前这段时期内,党中央为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疾苦,扶持甘南藏区卫生事业,采取了免费医疗等特殊照顾政策。实施免费医疗的方式主要有:由上级或同级财政向卫生主管部门拨付免费医疗款,以解决贫困农牧民的治病医药费;中央、西北局访问团以及省、州、县派医疗队,所到之处为农牧民群众免费治疗;县、乡卫生院(所)给贫困农牧民的医疗费实行减、免的办法给予照顾。70年代,还对部分群众因交不起医疗费的欠款积累,由财政采取不定期结算核拨的办法解决,实际上是一种先欠后免的办法,其中1974年上级增拨群众医疗费欠款1万元,1978年增拨此项款1.8万元;80年代,仍然对流脑、菌痢、麻疹、麻风病、大骨节、地甲肿、克汀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投服预防药品,实行免费。
  2.合作医疗
  从1970年起,遵照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精神,在农村试行合作医疗制度,由各大队在年收益分配中的公益金项下提取资金,再由社员按人口筹集少量(各队不等)投资,合办合作医疗站。社员看病采取:全免费、半免费或只收挂号费的收费办法。1981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合作医疗制度随之改为承包制,群众看病仍恢复自费制。
  迭部县几个年份公费医疗费支出表单位:万元
  3.公费医疗
  1952年10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医药费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核拨,实报实销。50年代,卓尼派入迭部的区乡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均由卓尼县财政下拨医疗费,在本区就地治疗,并在本区报销。
  1962年建县以来,党政机关、学校等事业单位职工均享受公费医疗,医疗费按每月人均2.5元的标准由财政核拨,单位掌握使用,实报实销。1980年后实行财政包干制,医疗费按单位职工数核定标准下拨总额,不能突破。
  1984年后,对公费医疗费的管理试行改革,采取按工龄长短分开档次,按比例报销的办法。对危重住院病人的医疗费仍实报实销。
  第二节防疫保健
  一、防疫
   (一)防疫机构
  1962年建县后,卫生防疫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由县人民医院代办。1972年,防疫、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三项业务合并成立一个办公室。同年,开始筹建县卫生防疫站,至1974年建成并正式开展工作。1975年妇幼保健站和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分出另设。防疫站初有工作人员4人,办公室、病房各两间,职工宿舍一幢178平方米。1978年11月,保健站复又迁入防疫站合署办公。1979年扩建药房、办公室、车库206平方米。1980年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又设在防疫站。1985年投资12万元修建化验室一幢100平方米。至此,县、乡、村三级卫生防疫网已经形成,并于1986年进行了调整充实,对18名乡村医生和65名乡村卫生员落实了人均每月12元劳务补助费。同年12月被甘肃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评为“先进集体”。1987年地办室和保健站再次分出另设。
  县防疫站是全县卫生防疫中心,1990年全站有职工16人,其中医师6人,医士8人,护士1人,其他5人,配站长、副站长各1人。内设防疫、慢性病防治、卫生、检验、后勤等科室。占地面积1658平方米,建筑面积623平方米。主要设备有:显微镜1架、光电分析天平2台、电冰箱6个、冷水排启动器5台、照度器1台、午弹箱1台、电动离心机1台、恒温冰箱1台、高压消毒器1套、救护车1辆、吉普车1辆。
  (二)传染病防治
  解放前迭部地区传染病有十几种,但因缺医少药,无力防治,以致传染病长期蔓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不少患者死于伤寒、流脑、细菌性痢疾、麻风、麻诊、百日咳等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努力,有些传染病已绝迹,有些基本得到控制,有些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1955年,迭部境内开始接种牛痘,预防天花。1956年继续补种牛痘3582人次。同时发现部分地区发生性传染病,卓尼县立即抽卫生防疫人员赴疫区配合区乡进行防治。至1958年天花已根绝;性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1962年建县后,在县乡卫生医疗和防疫部门的持续努力下,对县境内的主要传染病通过多次专项普查和全面防治,流脑、乙脑、伤寒、麻疹等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975年前县境主要传染病有:乙脑、伤寒、肺结核、猩红热、流脑、麻疹、百日咳、流感、肝炎、菌痢等10种。至1984年,根据国家传染病《条例》规定统计,全县仍有发病的主要传染病有流脑、菌痢、麻疹、流感、传染性肝炎、百日咳、肺结核等7种,总发病数238例,发病率为488.71/10万。猩红热在1985年后仍有个别病例出现。
  1982年7月3日至9月26日,洛大、腊子、桑坝、花园、多儿5乡9个大队先后发生菌痢大流行,共发病100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20/10万;死亡13人,病死率占发病人数的1.3%。是时,病势蔓延迅猛,威胁甚重,县卫生局抽调县城各医疗单位卫生技术人员20余人分三组奔赴病区,配合乡、村医务人员经1个多月的奋战,基本扑灭疫情。共抢救危重病人16例,免费投服预防药品3802人次,药品价值2955元。
  1984年4月,根据州卫生局关于县境东邻岷县、武都等地发生流脑疫情通报后,及时组织力量在交通要道蹲点、宣传、消毒,投发预防药品计价7777元,其中免费投发药品价值4358元;投服人数为17341人次。
  1987年4月至10月,分两次对旺藏、阿夏、多儿、花园、桑坝、洛大、腊子等乡进行了肺结核普查,初诊患者82人,经省州复査为53人,均实行免费治疗。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解放前迭部属高流行地区,因患者得不到任何治疗任其发展而死亡。又因人们对此病极为恐惧,畏其如虎,谈其色变,对患者歧视、摒弃,往往被赶到人烟稀少的深山林间,与世隔绝,与鸟兽同栖。麻风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和疾病折磨之中,过着非人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始对麻风病进行了普查、普治。对发现的患县境历年传染病发病情况统计
  者随时送往临夏和政或卓尼西尼沟疗养院治疗。
  1971年卓尼西尼沟疗养院组织专业人员来迭部进行线索调查。1972年又在甘肃省慢性病防治所的协助下,协同本县医务人员对全县麻风病进行了普查,共查出自解放以来历年累计麻风病患者188人(其中:当年新查岀54人),死亡21人。这次普查中查清了县境麻风病的流行历史和现状,并落实了治疗措施,免费投放药物。从此,坚持每年有计划的进行线索调查和重点抽查,对新发现的病人及时落实治疗措施,送和政、卓尼疗养院隔离治疗。
  1982年,根据全州第一次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配备了麻风病防治兼职医生,落实了防治责任。至1984年,全县在家巩固治疗的病人63例,其中治愈29例;住院12例,外迁1例。
  1987年5月州县防治部门对现症患者及巩固10年以内患者及家属,进行流行病学检查,应查患者32例,实查31例,受查率96.8%;应査家属156人,实查149人,受查率95.5%,发现可疑对象1例。同年又对患者进行了畸残调査,县财政拨专款为麻风畸残病人购置配发了眼镜、草帽、手套、胶鞋等价值6000元的防护用品。至1989年对32例患者进行查菌体检,除现症6人外其余未发现复发;对1958年后的多菌型患者23人治疗结果检查表明已达到治愈标准。发病率从最高的1949年的153.57/10万,到1990年降至1.99/10万。根据本县多年治疗效果看,国家提出在1997年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可以实现。
  (三)地方病防治
  县境内地方病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简称地甲肿)、大骨节、克汀病等。这些病都与水源水质缺碘或含氟量高等原因有直接关系。旧社会对此历来无人过问。1962年建县后,地方病的防治始引起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重视。1963年,在甘肃省山区卫生工作队的协助下,对全县地方病进行了普查。1970年成立了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72年在省麻风病防治工作队的帮助下普查麻风病的同时,又一次对地方病进行了普査,共查出病人5473人,其中阿夏、达拉、卡坝、旺藏、电尕、花园等乡为发病率较高区。从当年起投放碘化钾等防治药物。1979年再次组织人员普查统计,全县有地甲肿患者6393人,占总人口的28%。1980年进行碘油注射,共注射4319人,占患者的75.6%。此后,县、乡政府和卫生、工商、水电等部门共同重视,通过修建人畜饮水工程、改换水源,食盐加碘等防治措施,使境内地方病患者及发病率显著下降。
  二、公共卫生
  (一)饮水卫生
  县境群众自古以来一直饮用江、河和溪涧泉水。但因山区部分水源缺碘,而氟含量偏高,加之人畜同处饮水的条件和习惯,造成地方病和传染病蔓延,长期危害农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至建县后饮水卫生开始得到重视。1979年,结合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和地方病普查,对全县各山村的饮用水源的碘、氟含量进行了调查,共检测水217份,其中土井201份,河溪16份,普查率95.3%。根据普查结果,有计划地开展了饮用水改造。1979年以来,先后投资对多儿乡的次古,洛大乡的黑杂,花园乡的科牙,电尕乡的霍日、亚日、玛日,桑坝乡的班藏等村的饮水改换了水源;对尼傲、道藏、甘向、唐尕、旺藏、洛大等村,通过水源治理工程将人畜饮水分开,受益人口4944人,牲畜18934头(匹)。
  县城饮水,初于1981年七九二矿建成自来水供水工程,1983年始向县级机关供水。1987年建成日供水2500吨的县办供水工程,彻底改变了县城居民的饮水问题。
  (二)食品卫生
  建县后,食品卫生开始列入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并逐步成为卫生防疫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进行管理。1981年以来,随着城乡饮食服务单位和个体食品经销户的迅速增加,食品卫生管理得到加强。1984年对从事饮食服务业的人员开始实行健康检查制度,当年检查了38个单位和网点,应查550人,实查534人,受查率为97.7%。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8人调换了工作岗位。1985年1月成立了县食品卫生仲裁委员会和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食品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对食品卫生的监督制度。给424个食品经营单位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给符合健康要求的985名从事食品制销人员发了“健康证”。1987年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卫生的监督,从新换发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至1989年,对全县饮食服务人员累计体检4700人次,查出患有传染病的195人次,对其中95人调换了工作,对33名痢疾带菌者服药治愈后方准许上班;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分别给予罚款、停止营业等处罚。使县内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三)环境卫生
  解放前,迭部农村受落后习惯和穷困条件的限制,无力讲究环境卫生,卫生状况极差。很多民宅在庭院养畜积肥,或人畜进出一个廊道;人无厕所,猪无圈,户外村道畜粪随地;室内光线不足,火塘内经常烟火不断,且透烟性差,这种卫生状况造成传染病和妇女眼病发病率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经常宣传群众讲究卫生,并先后通过改灶、改炕、修厕所、盖猪圈,改善住室条件,改革新房建筑结构等措施,卫生面貌大有改观。
  县城从1979年开始雇用清洁工,于每日早晚清扫主要街道和公厕,在主街道设立垃圾箱。1982年开始每年3月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把治理“脏、乱、差”做为主要内容,爱卫会动员并组织各单位开展大扫除,清除阴沟、死角。规定每周六为卫生日,每年不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以促进县城环境保持卫生。
  三、妇幼保健
  (一)妇幼保健机构
  建国初期,迭部地区妇幼保健工作由区乡卫生所兼理。1962年建县后由县人民医院代管。1975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和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合署办公。1978年11月办公室迁入县防疫站。1986年迁入新建的妇幼保健站综合楼,从此单独设立,用房面积382平方米。站内设有办公室、药房、手术室、妇检治疗室、化验室、儿童保健组、妇产组、婚检室,有职工11人,其中妇产科医师1人,医士1人,护士4人,婚检1人,儿科2人,行政人员1人,工人1人。主要设备有:电冰箱1个,产前检査床1张,显微镜1架,X光机1台,高压锅1个,录音机、幻灯机各一台,救护车1辆。
  (二)妇幼保健工作
  解放前迭部农村受卫生条件的限制和陈规陋习的束缚,妇女生孩子被视为家常小事而不重视生产卫生和产妇保护。分娩时,采用蹲跪式旧法接生,无任何消毒保护措施,婴儿脐带常用刀具割断,用破布包裹。因接生处理不卫生,产后护理不佳,营养不良或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生育多,哺乳期过长等原因,致使不少妇女引起产褥热、子宫脱垂等很多妇科疾病,危害终身,苦不堪言;一遇难产,更是九死一生。婴儿亦常因感染破伤风、肺炎而死亡率很高。
   新中国成立后,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从50年代起广泛开展宣传妇女卫生,提倡新法接生和防治妇女病的工作。
  1.新法接生
  1962年建县后开始培训新法接生员32名,至1969年增至53人。由于新法接生技术的运用和接生队伍的扩大,农村妇女接受新法接生的逐年增多,使产妇分娩后染产褥热和婴儿破伤风的显著减少,对新法接生的认识随之提高。70年代对农村接生员又进行多次培训和复训。1985年至1986年,分两期培训了农村接生员,并讲授了内外科、妇科、儿科常见病诊治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等基础知识。对培训合格者配发产包及随带卫生设备一套,并与其签订新法接生指标合同书。乡村接生员增至111人。当年新法接生223人,新法接生率达42.6%。县城孕妇已全部实现住院分娩和新法接生。
  2.妇女病防治
  1976年在州防疫站的协助下,县防疫站以电尕公社为试点,开展了妇女子宫脱垂及尿痿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县妇幼保健站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县妇女卫生的宣传和妇女病的普查防治工作。1980年州卫生局拨专款1000元防治妇女"两病"。1981年,由妇幼保健站负责普查并组织病人,县人民医院承担手术治疗,在全县9个公社查出妇女子宫脱垂患者32人,其中Ⅰ°11人,Ⅱ°13人,Ⅲ°8人。手术治愈Ⅲ°患者2人,对以下5名患者采取药物治疗。1987年,在县级机关妇女中开展了第一次妇女病普查,共查妇女74人,查出患有各种妇科病69人,患病率高达93%,其中查出尿痿2人,子宫脱垂患者1例,可疑宫颈癌1例。1989年试行孕产妇保健保偿制,首开婚前检查业务。1990年9月〜10月,对阿夏、腊子两乡农村妇女免费普查子宫癌为主的妇女病221人次,查岀妇科病118人,其中子宫颈癌2例。并经过数月治疗,“两病”治愈率达81%。
  3.儿童保健
  建国初期,儿童保健工作主要以预防接种为主。1982年,成立县儿童保偿领导小组,制定了儿童保偿合同制实施细则。当年应入保487人,实入保487人,入保率100%,保偿费5240元。1983年开始对县城三所学校中、小学生进行体检1558人,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受査率为94.2%„1984年全县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对洛大、腊子两乡8个生产队进行麻疹疫苗接种考核,查出蛔虫感染者471人,感染率69.17%;龋齿患者296人。同年全县幼儿接种流脑、三联、百破三、麻诊、乙脑等疫苗27389人次,总接种率76%。从1985年开始,儿童保健工作转移到以计划免疫为中心的预防保健上来,县妇幼保健站配合防疫站,对全县儿童实行计划免疫卡片管理,应建卡11971人,实建卡11372人,建卡率为95%。“四苗”(卡介苗、糖丸、三联、麻苗)为85.71%。1987年,县妇幼保健站为切实掌握全县儿童发育状况和常见病感染情况,对县直机关229名,电尕乡拉路村121名学龄儿童进行了身长、体重、五官、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较全面的体检,对发现的患病率较高的蛔虫症、贫血、龋齿、佝偻及肝功异常等5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有效防治和开展儿童保健提供了依据。1990年5月,分别对洛大、旺藏、电尕三乡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查出患龋齿儿童81人,患病率为16.5%;贫血患儿197人,患病率为40.12%;佝偻患儿69人,患病率为14.05%。至1990年,全县“四苗”接种率和建卡率均达到100%。
  几个年份全县四苗接种及建卡率(%)
  第三节医药
  一、机构沿革
  (一)医药经营机构
  解放前,迭部境内无药材管理机构,亦无药材药品经销单位和店铺。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卓尼县药材公司始于迭部旺藏寺设立药材收购点。1962年建县后,同年6月成立迭部县药材公司,配职工12人,归县文卫科管理。1964年根据商业部与卫生部通知,将县药材公司移交县商业局管理。1968年药材公司在洛大、旺藏设立两个药材收购站,各新建仓库5间,职工宿舍5间。1969年,商业与供销合并成立商贸革委会,下设医药组主管药材经营业务取代药材公司。1972年10月恢复药材公司,有职工18人,内设人秘、业务、财会3个组。新建西药库房4间。1973年12月增设达拉药材收购点。同年购置发电机1台,中药切机1台,大型保险柜1台,粉碎机1台。1975年撤销达拉药材收购点。1976年在卡坝增设药材收购站,新建仓库3间,宿舍2间。1979年购置打包机1台。1980年6月成立迭部县医药管理局,与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并将药材公司更名为医药公司。1982年恢复旺藏药材收购站,新建仓库5间,宿舍5间,门市部2间。1984年医药系统进行体制改革,产、供、销和人事财务均改由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和各省归口管理,县医药公司改由省、州医药公司直属。1985年,复又交归地方管理。从此年开始,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对全县药品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清理、整顿,经县卫生局审查合格后发给《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县医药公司的经销机构进一步健全,至1990年,公司有职工28人,内设:办公室、业务股、质量室、加工组、中西药门市部、早晚门市部、中西药库房、地产成品药库房。县内18个医疗单位的药品均由县医药公司供应。
  (二)药政管理
  1981年以来,本县药政管理工作始列入县卫生局的业务范围。后确定了专职药政管理人员。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先后对全县卫生医疗单位和医药经营单位进行了9次检查,共查出违法经营药品、霉烂变质和过期失效药品共计48种,价值4401元。对查出违法经营的药品暂时封存待后鉴定处理外,其余不合格的药品均作销毁处理。
  二、中药材购销
  县境中药材资源很丰富,据1985年普查载入《甘南中药材资源名录》的中药有545种,占全甘南地产中药702种的78%。全国重点普查的363种主要中药中,本县出产127种,占35%。已采集收购的有103种,其中主要中药有:大黄、红黄芪、羌活、丹参、桃仁、当归、黄苓、党参、牛子、细辛、木贼、猪苓、柴胡、秦芪、条羌、丹皮、芍药、甘草、枸杞、菖蒲等。县医药公司成立以来,每年把收购和销售地产中药材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每年都收购数万公斤中药材,大都由省州药材经营单位统一运销外地。其中最多的1979年收购24.56万公斤,收购金额25万元,销售金额33万元;1984年收购16.94万公斤,收购金额37万元,销售金额34万元。历年中药材收购情况附表。
  三、中西药品购销
  建县以来本县城乡各医疗单位使用的中西药品,包括各种中成丸药、片剂、粉剂、冲剂、针剂、糖浆、药酒、胶囊、外用膏药、注射液体、酒精、药棉、纱布,以及各类医疗器械,均由县医药公司供应。全县历年中西药品购进和销售金额见表。
  迭部县医药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表单位:万元
  迭部县医药公司历年主要中药材产量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专题

麻风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