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间文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间文艺
分类号: J193
页数: 7
页码: 669—675
摘要: 境内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壁画、酥油花、木偶表演、泥塑、木刻等,而且主要集中于文化层次较高的佛教寺院内。
关键词: 迭部县 民间文艺

内容

一、藏传佛经
  藏传佛教在全民信教的迭部有着悠久的发展史。随着藏传佛教及其各教派的兴起和弘扬,寺院收藏和积累的藏传佛经,成为宗教文化的瑰宝。各寺院都在经堂内修有藏经楼,解放初期分布于全县33座寺院中,藏经楼总面积达760多平方米,藏经数量达8700多卷,各类平装、烫金牌本的经卷基本齐全。这些数量丰厚、卷轶浩繁的佛学经典,凝聚着佛门高僧大德们关于佛学、哲学、文学、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静读苦修的心血,是民间珍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反封建斗争和“文革”期间,在“极左”的干扰下大部分被毁。1981年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以来,随着部分寺院的恢复重建,寺院藏经传统逐渐恢复,各类佛经日益增多。这个民间文化的丰厚遗产已逐步恢复并形成一定规模。
  二、民间音乐
  迭部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逢年、过节、娶亲、盖房等喜庆之日及农牧业劳动中,常伴有形式多样、情调别致、内容丰富的民间音乐艺术。这些民间音乐的歌词和乐曲以前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伴奏而传给后辈。曲调一般无变化,歌词则既有旧传又有新编,常以旧调填新词。旧词内容神化色彩甚浓。1988年县政府曾组织力量搞“三集成”中进行过采集,通过录词谱曲加以整理。迭部境内流传的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舞曲和僧乐。
  (一)民歌
  (藏语称“勒”;本地藏语称“旦热”,意为“赞颂”。)迭部民歌是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男女老少皆适宜的一种很普遍的歌唱形式,歌声几乎伴随着人民生活的大部分场所。歌调种类很多,主要有:丁智调、迭鲁调、卡黑调、肖央调、勒鲁调、要赛调、东赛调、阿地阿扎仑调、加卡阿鲁朗调、亚瑞亚瑞调,强勒日调、哈列调、亚拉日华调、尼姆调、玛勒调、尕勒调、尕地调、巴勒调、阿列调、哇勒调、阿若调、亚若调、勒瑞调、俨勒调、勒调等。以民歌的情调和内容而论,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酒歌藏语称“强勒”。一般在逢年、过节、盖新房、办喜事等喜庆之际演唱。曲调节奏自由,热情豪放,歌词内容丰富,以庆贺和祝福为主。歌唱形式以一人单独演唱或二至多人联合演唱两种,以独唱为主;还有趣味性对答式演唱。
  山歌藏语称“拉伊”。多在山野、森林、牧场等野外歌唱。曲调长短不一,高亢、自由、抒情、悠扬;内容多以情歌为主,青年男女通过歌声来抒发和倾吐相互爱慕之情;歌词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歌唱形式有独唱和对唱两种。
  劳动号子(劳动歌)迭部藏族人员在从事某种农牧业劳动中常以欢快的歌声相伴,而且在不同的劳动活路和劳动强度中,其唱腔和歌词内容亦各有不同。如播种、收割、打(碾)场、拉木头、打墙、打酥油、制毡、赶牲口等劳动活,都各有不同曲调、各具特色的劳动歌。有的边干边唱,一人领呼(唱),众人应和。节奏感很强,给群众劳动起着鼓干劲、增强气氛的作用。调子很短,一般只上、下(阴、阳)两句。有的只哼曲调而无歌词。 县内民歌按地域和格调可分为四个色彩区:洛大、腊子口、桑坝、多儿、花园5乡为一个色彩区;旺藏、阿夏、尼傲、卡坝4乡为一个色彩区;达拉乡独为一区;电尕、益哇两乡为一个色彩区。
  (二)舞曲迭部境内的民间舞曲,因地域差别而格调不同、色彩各异。大致分为:东部地区的《嘉热》舞曲,中部《尕巴》舞曲,中西部《阿嘉》舞曲,佛教寺院的《法舞》曲等4种。这些舞曲的共同特点是:节奏自由、热情豪放、古朴典雅。舞曲演奏形式,多在跳团体舞或演唱时,以锣、鼓、海螺、号等器乐伴奏或演奏。
  (三)僧乐僧乐指区内佛教寺院跳“法舞”及重要佛事活动中,进行吹奏、敲击的器乐队。主要乐器有:长筒号(长约数米)、呐、海螺、大小鼓、锣、钟、钹、铜铃、碰铃、钗等组成。没有弦和键盘乐器。演奏者由寺内有演奏技艺的僧人组成,一般9人为宜。僧乐演奏时,音量恢宏,气氛森严,产生一种神奇的古乐格调。
  三、民间舞蹈
  舞与歌密不可分。歌舞是音乐、舞蹈、文学、装饰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迭部境内传统的民间舞蹈丰姿多彩。俗有“歌的故乡、舞的乐园”之美誉。每逢佳节、喜庆之日,热心于歌舞表演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成群聚会,载歌载舞。它是一种自演自唱、欢庆祝福、抒发幽情、祈福禳灾的团体娱乐活动。县内民间舞蹈从东到西主要有以下几种:
  《嘉热》舞亦称“杜定”,均系藏语音译名;又因其舞呈“〇”形圆圈而舞,故冠以“罗罗"之名。出于县境东部洛大、腊子、桑坝一带。一般以村为单位。参演者以妇女为主,有时也有男子相伴,但仅限于本村出生的人才有参演权。人数以五六个至数十人不等,因场地宽窄而宜,于室内、场院、街头均可。表演时舞蹈者手拉手围成圆圈,又跳又唱,步调整齐,动作一致,舞蹈动作有左右摆动、踢、踏等较简单的几种姿势组成。当有男子伴舞时,女舞众在里圈歌舞;男舞众在外圈摆“玛”(意为“龙门阵”),鸣枪、吆喝助兴。唱法有对唱、领唱、和词等形式。
  《尕巴》舞“尕巴”系藏语音译名。主要盛行于县境中部旺藏、尼傲、卡坝乡一带。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七至二十二日“蹈”节期间跳一次,表示欢庆收获。其盛况不亚于过旧历年。一般以村为单位举办。表演者以男子为主,女的围观、喝彩助兴。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团体舞,也有哑剧、喜剧、杂耍、模拟等多种表演形式。团体表演时,男舞众们手持火枪或步枪,既舞又唱,并鸣枪、吆喝助兴,表现出粗犷、豪放的热闹气氛,使表演达到高潮。歌词以三句为一首,以情歌、神话故事、赞颂事或物等为主要内容。 《阿嘉》舞上迭称“阿杂”,均系藏语音译名。盛行于县境中西部旺藏、尼傲、卡坝、电尕、益哇等乡农村。《阿嘉》舞每年表演次数较多,于新年、正月十五、五月十五“香浪节”(意为采薪),建房、修桥、结婚等喜庆期间都举行表演活动。舞场随条件任选室内、院落、广场、街头不限。多为男子双人表演,女众伴唱或围观助兴。舞蹈动作简单而粗犷。歌词内容通过回答、对唱等形式表述当地藏族的风物习俗以及祝福、庆贺、祈盼之情;现编现唱,以快编、风趣者为佳。
  《法舞》是各佛教寺院以佛事活动为主要目的,由本寺僧众身着古(戏)装,头戴奇型神像面具,足蹬藏靴,在僧乐队的伴奏下表演的一种舞神行法的团体神舞。其宗教崇神色彩甚浓。《法舞》以尊神显威、祛邪镇恶、祈福禳灾,劝人行善,布施信教为宗旨。一般于每年正月十五和五月十五日法会期间或其他较大的佛事活动之日进行舞神表演。《法舞》的表演规模及参演人数都有较严格的规定,一般定员55人,其中僧乐队9人。表演多在寺院大经堂前广场进行,场面壮观、气氛森严。在音量宏大的僧乐声中,表演者据其所扮神位(角色)手舞足蹈,竭显神威,使人望而生畏。舞蹈动作不同于其他民间舞蹈中的起落一致性,虽然群体列队而舞,但演姿各具其态。每次舞会都有寺属各村众多信教群众赴会观赏;亦有部分信教民众跪拜于场内,祈求神威祛邪恶,保安康。
  《狮舞》在旺藏、赛当等寺院举行法会跳《法舞》时,还有一项舞狮表演。雄狮道具的式样,以及舞狮的基本动作与汉地基本相似。由二人顶狮,一人在前驯导;有摇头、摆尾、打滚、跳跃、跑场等动作。
  四、民间文学 民间口头流传的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珍贵财富。迭部境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故事、民谣(歌谣)、谚语、笑话等形式,均系当地农牧民群众世代口头流传,无文字记述。1980年以来始有民间文学爱好者零星择优收集整理,在州办刊物和县办文艺杂志《腊子口》上刊载。1988年根据文化部、国家民委和民研会的《通知》精神,为了挖掘和继承民间文学的宝贵遗产,在县政府主持下,由宣传、文教、文化馆等有关部门参加,成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组织专人深入农村牧区收集整理了民间故事50篇,歌谣106首,谚语550条,使县内部分民间口头文学得以及时抢救。
  在本县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工作中,本县籍藏族干部杨文才因成绩突出,被甘肃省文化局于1982年11月授予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又于1991年7月2日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并颁发了获奖证书。还于1995年5月4日,被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辞书编辑部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编委会录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民间故事是迭部藏族人民口头流传的内容极为丰富、听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之一。其寓意含蓄、语言诙谐;既有趣味,又有教诲。各地常有不少热爱和专长于讲笑话、讲故事的民间艺人,利用各种聚会娱乐场所,山林、牧场、农田劳动间息之余,或室内闲聊之际,绘声绘色地讲听众。其内容多属表达劳动人民对旧世道的嘲讽;通过故事鞭挞封建统治者的腐败。颂扬劫富济贫、惩治邪恶的英雄;溢露贫苦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1980年以来县内一些民间文学爱好者曾搜集积累,在州、县刊物上登载过数篇民间故事。1988年“三集成”中进一步收集整理并汇编了藏汉两文《民间故事集成》50篇。
  歌谣迭部民间歌谣不仅曲调优美动听,而且词语精练、纯朴,寓意深遂,褒贬分明,是境内民间文学之珍宝。同样也是口头流传并随景创编而无文字记载的民间文学。民间歌谣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流传很广,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主要有民歌、山歌、酒曲、劳动号子等形式。民谣通过歌声和练达幽默的语言来表达,抒发歌者欢喜、爱慕、崇敬、赞颂、憎恶、嘲讽之情。很多乡村都曾先后涌现出不少能编能唱的男女歌手。曾有爱好者收集民谣精粹。1988年“三集成”工作中通过民间歌手的表演和口述收集整理了106首民谣,选入藏汉两文《歌谣集成》县卷中。本县籍藏族作者杨文才编写的民歌“可爱的布谷鸟”19首已于1989年被选入青海民族出版社发行的《藏族民间歌曲选》。
  谚语是中华大地各民族都共同具有的一种语言艺术。迭部藏族亦不例外。在全县农牧民群众中逐辈口授、世代流传着一种通俗、顺口、朴实、精练、清新、含蓄、动听,而格式和词语比较固定的口头饰美语言。既有形象鲜明的生动比喻,又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独特的地方色彩,实为“语言中的珍珠”,是民间文学中一簇永不凋谢的鲜花。本地谚语中包含格言、歇后语、顺口溜。每条谚语多为两句,亦由三句组成。无论在交谈、讲演、辩解中,善用、巧用、多用者颇受赞赏。谚语涉面极广,论理、道德、风尚、人际关系、因果报应乃至自然现象等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各个方面都有谚语流传。其数量之多难以尽记,失传者在所难免,新创亦为数不少,例如“狗咬汽车多管闲事”一条显为现代新创。1981年以来始有爱好者择优收集。1988年“三集成”中,共收集整理了550条各类谚语,已选入藏汉两文《谚语集成》县卷中。
  五、民间工艺
  境内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壁画、酥油花、木偶表演、泥塑、木刻等,而且主要集中于文化层次较高的佛教寺院内。
  壁画各佛教寺院经堂内壁、梁柱,前檐装板、墙壁上,均画有工艺精湛的壁画和布画。多以佛像和宗教故事为主要内容,且因教派不同而各有规范。画师多请外地工匠承担;部分出自当地名艺之手。据传多儿达益(洋布)曾有一位名为“阿古拉索"(意为和尚画匠)的画师,他于60年代初逝世,卒年80有余,他的壁画、布画色调匀称、工笔精细,故事人物神态逼真,拉卜楞寺院留有他的亲笔画作。
  酥油花是藏传佛教寺院的一种特有绝技。它的造型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迭部境内的电尕、旺藏、赛当等寺院,于每年正月十五日均有酥油花展之例规。酥油花是以酥油为主要原料,按需配入各种颜色,并适量加入面等配料以增强作料硬度,由僧侣中的能工巧匠捏制成人物、山水、动物、花卉、建筑物等多种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一般置于阴凉低温的室内展出,将工艺品集中摆放得犹如一帧大盆境状的展盘,一般约10米长、4米〜5米宽的规模。历次展出都颇受群众赞赏,堪称一种工艺精巧的雕塑奇观。“文革”期间被迫中断,1985年后陆续恢复,但规模尚小。 木偶艺术1958年前旺藏寺院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在跳法舞、进行酥油花展的同时,还举办一种木偶工艺观赏活动。制作木偶的原料主要是泥、布、纸、木板、枝条、颜料等,有制作技艺的僧工通过画面设计、捏、编、折叠、泥塑、木刻等手工工艺,制作出两座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外型美观考究、造型奇特的“经堂”模型。其中,一座“经堂”大门敞开,堂内有许多约17厘米高的木偶喇嘛、和尚列队拜佛,供桌上的酥油灯光闪烁,神态栩栩如生,其境清静、优雅。另一座“经堂”廊檐上,有一群木偶人被系在绳索上表演杂技;“堂”内点燃一盏酥油灯,木偶小“和尚”们手持各种器乐进行演奏,(寺院僧乐队配以优美的音乐),手托酥油灯的“和尚”们漫步起舞,模拟僧人的举止磕头拜佛、转“古拉”。整体造型,呈现出一帧逼真的经堂建筑艺术及佛事活动场面的微型立体画面。实为寺院僧侣中捏、折叠、编制、雕塑、木刻等精湛工艺的综合表现。
  木刻木刻多见于寺院经堂木质建筑和器具上。农村民房仅有个别富户屋檐部亦有木刻彩纹装饰。木刻工艺一般请外地工匠在修建寺院时一次完成。雕刻图案与汉地寺庙类同,有藏汉合壁格调。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专题

《嘉热》舞
相关专题
《尕巴》舞
相关专题
《阿嘉》舞
相关专题
《法舞》
相关专题
《狮舞》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