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2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教育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35
页码: 621—655
摘要: 迭部地处甘川交界的少数民族边隅山区,境内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及地方部族首领长期实行羁縻招抚、占而不管和凭险而居、封地自保的割据政策,形成与外地诸族之间交流很少的隔离局面;更因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政策,从未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加之山高谷深、交通闭塞的地理环境和刀耕火种式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事业极为落后。至民国末期才在县境东部个别村庄,出现极少数开明之家请先生教子或送子外出读书识字的现象,但这种盼子受教愿望萌发未久又变为泡影。至解放前夕全境在教育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只有藏传佛教寺院是唯一能接触藏语文知识的场所。
关键词: 迭部县 教育事业

内容

迭部地处甘川交界的少数民族边隅山区,境内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及地方部族首领长期实行羁縻招抚、占而不管和凭险而居、封地自保的割据政策,形成与外地诸族之间交流很少的隔离局面;更因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政策,从未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加之山高谷深、交通闭塞的地理环境和刀耕火种式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事业极为落后。至民国末期才在县境东部个别村庄,出现极少数开明之家请先生教子或送子外出读书识字的现象,但这种盼子受教愿望萌发未久又变为泡影。至解放前夕全境在教育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只有藏传佛教寺院是唯一能接触藏语文知识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摆到了重要位置。迭部的教育事业受到了党对少数民族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厚遇,得到了国家及省、州、县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了开天辟地的大发展。在短暂的数十年间,全县的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及成人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果。多年来立志献身于迭部民族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了无私而艰苦的奉献,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和民族的希望,已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园。当地少数民族中的各类人才在社会主义新教育的沃田里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一批又一批就地培养起来的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逐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列之中。全县人口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统计,全县总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90人,占总人口数(50217)的0.78%;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含中专及在校学生)的3654人,占7.28%;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5770人,占11.49%;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8822人,占17.57%。全县总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为21095人,占总人口的42.01%。
  第一节教育机构
  一、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建县前境内没有教育管理专设机构。1954年前的洛大小学归岷县教育部门管理,1954年〜1958年间随洛大乡划归舟曲县文卫科辖;其他地区成立的小学先后由卓尼县(区)文教科(第三科)统管,日常工作由区政府管理。1959年〜1961年底,上迭公社所属学校的人事、经费由临潭县文卫科管理;下迭公社属校归龙叠县文卫科管。
  1962年1月建立迭部县后,县人委下设文卫科,配科长1人,干事3人,专管全县文教、卫生事业及有关人士、经费等项事宜。县以下各学校分片组成4个学区,电尕、益哇所属各校为电尕学区,卡坝、达拉、尼傲各校为卡坝学区,麻牙(旺藏)、多儿、阿夏、花园各校为麻牙学区,洛大、桑坝、腊子各校为洛大学区,并将重点学校的校长指定为学区负责人。
  1968年6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后,文教与卫生机构分设,县革委会政治部下设文教组,各学区自行消失。1975年3月7日撤销县革委会三部一室,遂于9月正式成立迭部县文教局。文教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内设人秘、文教、财务后勤3个股,现有职工13人。
  1979年8月24日报经县委决定恢复学区制,除县城学校由文教局直属外,将其余全县中、小学以公社(乡)为单位划分为12个学区,学区负责人由乡中心学校校长兼任。
  1987年11月,为加强乡镇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各乡均设立教育委员会,乡教委主任由各乡党委书记或乡长兼任,并配教育专干1人。
  二、督导教研机构
  1987年9月9日,文教局设立了督导教研室,调配主任、副主任和专干。主要负责全县各类学校的教育督导、评估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受县文教局和甘南州督导室、教研室的双重领导。三、招生机构
  建县前,迭部境内仅有极少数小学毕业生,不存在初中以上招生事宜,更招生机构。1962年建县后,中、小学招生均由各校按考试成绩选定。“文期间,取销招生考试制度,大中专招生采用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由学校、公社、文教部门通过推荐、体检、政审、文化考查等项目确定招生对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本县重点小学和初、高中招生由各校在度招生计划内按成绩择优录取。大、中专招生中,县上成立招生委员会,由管教育的县委书记或县长兼任主任,文教局长和省属企业的文教科长任副主任;委员由宣传、人事、公安、卫生、财政、民政、计委、粮食等有关部的负责人组成。招委会下设招生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教局,由文教局长办公室主任,并确定招生专干。由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招生工作中的报预选、组织统考、送卷、建档、登分、录取通知、招生总结等项事宜。招会成员及办公室的负责人,根据人事变化情况逐年调整。
  四、电化教育中心
  为充分掌握和利用电视教学这种先进的现化教学手段,初于1989年设立鄯县电化教育馆,馆址设在电尕小学院内,并建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以电教节目为主。还在12个学区和城关小学设立卫星电视中师培训班放像1993年改电教馆为迭部县电化教育中心,由县文教局1名副局长兼任主调配专职副主任和工作人员4人,并将电教中心迁建于县中学教学楼三建成教育电视转播台,向县城范围转播中央教育台电教节目。电教中心有办公室、值班室、机房、电教室、库房等,建筑面积为168平方米。
  第二节幼儿教育
  一、幼儿园
  县境的幼儿教育最初出现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当时部分农村人民公社为提高农村妇女和附带劳动力的出勤率,曾以村或生产队为单位组织年岁较大的妇女集中看管孩子,被称为幼儿园或托儿所,不久自动停办。其数量无统计资料。
  此后至1974年前县内没有开办幼儿教育园(所)的先例。城乡家庭户幼儿全靠父母和老人管教。少数双职工家庭则接来老人或从亲友家引来十余岁女孩看管幼儿。
  1975年5月24日,县工会与妇女联合会为解决县城部分职工家庭无人看管孩子的实际困难,遂在县中学西侧创办了县内第一所幼儿园,临时聘用两名职工家属担任保育员,工资由收缴的保育费中支付,不足部分从工会会费中给予补贴。起初条件简陋,只看管入托幼儿,无其他教育活动,时有入托幼儿35人。
  1981年,因县中学要求占用幼儿园场地,经协商后将园址迁至县武装部北侧山坡根。后因园内设备太差,入冬后很难继续维持,家长担优而幼儿渐减,一度处于停办状况。
  1983年,县妇联根据县级机关干部职工的迫切要求,又针对原幼儿园条件太差、保育员工资无法筹集等问题,提出方案专题报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将幼儿园转为公办,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调配1名公办教师担任园长,加强管理;财政投资8000元添置了教具、玩具等幼儿教育必需设备。从此幼儿园条件得到改善,入园幼儿猛增,至1985年达到110名,按年龄分为大、中、小3个班。幼儿教师增至8名。
  1989年,因园址地处僻背,住房失修,县财政再次投资5.3万元,将幼儿园迁入今址(电影院西侧),经维修园舍、添置新设备,使幼儿园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至1990年入园幼儿达121人,仍编3个班;幼儿教师及保育员增至13人;配园长、副园长各1人,内设三组一室,即:三个年级组和总务室、医疗室,配专职医生1人。园内教学设备主要有:幼儿图书资料180册,大型玩具4件,脚踏琴2架,杨琴1架、电子琴2架,收录机1台,扩音机1台、组合音箱1台、幻灯机1台、电视机1台,缝纫机1架、照像机1架。
  在幼儿教育中,主要贯彻了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要求。主要通过教唱幼儿歌曲、跳舞、做游戏、讲故事、看图识单字、简单数字书写及计算等活动进行教育,并遵循幼教方针和规律,不断探索保育教育的途径和新方法,提高教育质量,逐年为小学输送了受欢迎的学生。
  除县办幼儿园外,县境的省属工矿企业国营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都办有本企业职工子女幼儿园,且幼教设备、入托条件较好。1990年有幼儿教职工12人,入园幼儿215人。
  二、学前班
  1982年〜1985年间,县城关小学、电尕、洛大等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为使学龄前儿童熟悉学校生活,增强接受能力,使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粗增汉语基础,曾开设学前班(又称预备班),招收5岁〜6岁幼儿入学,配专职教师进行学前教育。后因教师、教室不足等困难而停办。
  第三节小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清代及以前,迭境无学校教育。民国末期,县境东部地区因受长期交往、接触外界文化的影响,始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开明之家萌发了让子女读书识字的愿望。原属岷县所辖的洛大、腊子地区先后曾办有4处私塾。洛大村由杨、李、赵等姓联户最先办起县境内的第一个私塾,从外地聘请教书先生1人,有学生10余人。后又有黑多村一名流落红军(姓名不详),在该村头人的支持下,招领学生数人教书识字;录坝村亦由数户聘请一名陕西籍先生教子读书;腊子村由一名旧军人任私塾先生。此4处是县境最早的私学,但除洛大私塾时间稍长外,其余时间很短,在解放前夕均已停办。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岷县政府在洛大开办了国立洛大小学,借用赵家民房为校舍,第一任校长名叫闫贵士(岷县曹家庄人)。教师的酬金由全乡民众共负,收原粮支付。这是县境开办的第一所小学,1948年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1年起正式恢复和新建洛大小学,为迭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最早派来的第一位人民教师叫唐发荣(岷县人)。1953年洛大小学被省文教厅确定为省厅直属民族小学。1953年〜1959年间,上迭区和下迭区所属乡村陆续开办了腊子、朱立(久里才)、扎尕那、各子、知子、电尕、吾子、达拉、尼傲、尖尼、旺藏、多儿、然子、录坝、赵藏、黑多、桑坝、道藏等18所公办小学。后又增办了拉路、谢协寺、尼欠、高吉、羊布、台尼傲小学,至1962年建县初,全县共办有公办小学24所,有教师40余人,学生644人。
  1962年建县后,随着县、乡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民族教育事业相应得到进一步重视,很多边远山村开办了学校,从本州卓尼、夏河师范和兰州师范等专业学校培养的外地公派教师逐年被分到迭部,教师队伍得到相应发展。从1964年起,党和国家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照顾政策在迭部得以实施,一是有藏文教师的小学始设民族语文课;二是对少数民族学生免收学费和课本费;三是由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一定的助学金待遇,每月每生发8元〜15元。在党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照顾政策的惠及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下,全县的小学教育得到较快地发展。1965年贯彻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在县内试办了半耕半读小学6所,有耕读教师7人。到1966年,全县各类小学已发展到43所,设107个班级,有在校学生2011人,教师59人。
  1966年"文革”开始后,小学教育深受其害,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优待措施被迫中断,部分学校“停课闹革命”,有的教师冤遭批斗,直至1968年才逐渐复课。1968年9月,县城及农村各学校分别进驻“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和“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贫宣队)管理学校,取代校长负责制。1969年曾有部分公办小学被下放到大队,聘请贫下中农担任校长。这种管理体制施行不久,因管理混乱而被纠正。
  1972年后,在全省民族教育座谈会议精神的推动下,本县民族教育事业在一度响应“念小学(指完小)不出大队”的口号下,先后新办了很多公办和民办小学。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逐年(最早始于1964年个别吸收)分批从外地和本县回乡知青中吸收了一批民办和社请教师。民办小学实行民办公助,民办教师的待遇除教育行政部门发给少量补助外,主要参加学校所在队的收益分配。并从1970年10月起,逐年将部分民办、社请教师按省、州下达的转公指标转为公派教师;还将一部分逐年招考到甘南师范民办教师培训班进修,毕业后按中专待遇分配为公派教师。至1979年,全县各类小学已发展到141所,是本县小学校数最多的时期,设476年班,在校学生达5813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9%;教职工数达423名,其中民办和社请教师194.人,代课教师13人。
  1980年后,全县农村相继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出现劳动力紧缺的矛盾,部分学生自动退学回家做辅助劳力,致使部分村学因无生可教而自行停办,学龄儿童入学率大幅度下降,至1983年全县小学数量减到55所,在校学生只有3246人,入学率降至45.77%。面对农村体制改革形势对教育的冲击,县、乡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从1980年起重视了民族语文教学,统一调配现有藏文师资力量,在部分小学开设藏语文课。为补充藏语文教师的不足,1981年1月报经甘南州教育局批准吸收了8名藏语文教师。至1982年已有24所农村小学开设藏语文课,且采取一至三年级以藏文为主、三年级以上加授汉文的办法,摸索双语教学的经验。
  1981年,根据甘肃省委《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问题和工作意见》中指出的:“战线拉得太长,摊子铺得太大,力量过于分散的状况还没有改变”,“根据民族地区经济条件和民族特点,按需要和可能下决心对现有的学校进行合理的调整,把学校的布局、规模、结构等调整到客观条件和师资力量许可的范围内"等精神,县文教局经与各乡、学区协商确定,合并和停办了一些学生少、设备陋危、教学质量差的村学;摘掉了4所小学中附设的初中班“帽子”。经调整后全县小学校数减少到95所。
  1981年后,又根据省、州“集中办好一批重点小学和寄宿制学校”,并“坚持以公办为主,集中为主、全日制为主、寄宿制为主”的办学精神,全县逐年重点筹集教育经费,先后分期将多儿、达拉、桑坝、益哇、阿夏、尼傲、旺藏、花园、洛大、腊子、电尕、卡坝等各乡中心小学和才可、尖尼小学共14所办成寄宿制小学。寄宿学生造册送粮站供应商品粮,每生每月发给8元伙食补助。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待政策逐步落实,从1980年起,根据省政府批转的《关于少数民族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和课本费;恢复农村高中学生的商品粮供应。
  1983年以来,针对农村小学教育出现的滑坡现象,引起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县乡各级党政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重视,在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教育和组织整顿、利用多种形式向农村广泛宣传教育、大抓教育的同时,还制定了一些促使学龄儿童入学的辅助性行政措施:规定每户有一个子女者必须入学;两个子女者最少一个,争取两个入学;3个子女者最少两个,争取3个入学;否则给予经济处罚。各寺院不准招收18岁以下青少年入寺为僧。在全县各级普遍重视下,从1984年起学龄儿童入学率开始逐年回升,部分停办的村学又重新恢复。至1985年,全县小学校数已增至85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4468人,入学率达到65.4%。
  1987年7月,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召开了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切合本县教育实际的《迭部县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从此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全县各级协同办教育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管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各乡均成立了教育委员会,配备了教育专干。从此,全县的小学教育在学校及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培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无两有”,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双语教学,以及督导教研等方面都步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新阶段。1990年,全县共办有各类小学96所,其中完全小学(六年制)26所,村学(三年制)70所,共有班级302个;全县7周岁〜11周岁的学龄儿童总数为5321人,已入学4376人,入学率为82.3%,巩固率97.8%,毕业率98.57%;小学在校学生5586人,其中女生2245人,当年毕业生483人,招生1189人。学校及学生人数中,驻迭省属工矿企业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办的小学9所,55个班级,在校学生825人,女生368人,当年招生94人,毕业生167人。全县小学教职工有367人,其中专任教师350人,行政人员18人,工勤人员8人,招聘教师101人。教职工数中,省属企业办的学校70人,专任教师66人,行政人员2人。
  二、学制与课程
  小学学制1996年前均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秋季招生。1969年3月执行省革委会决定,改为五年制后实行三、二分段(初小三年、高小二年),同时改为春季招生。1978年9月执行教育部决定,恢复秋季招生。1983年后,根据省厅制定的《甘肃省农村简易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学制改为六年。县内村学现行三年制。寒暑两个假期历年均按省、州教迭部县1962年-1990年小学学生一览表迭部县1990年小学学生一览表育行政部门的通知实行。
  小学课程县内小学从开办起完全小学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图画、歌唱、体育、操行9门;初级小学设语文、算术、图画、歌唱、体育、操行6门。1973年增设政治、科学常识,减自然、历史、地理、操行。1981年后增设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减政治。1983年后农村简易小学(村学)只开设语文、数学两门课。
  县属小学中共有25所小学(村学)开设藏语文课。主要分4种形式:以藏语言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文的六年制小学有县藏文小学、益哇乡中心小学两所;以藏语言授课为主的三年制村学有知子、布岗、亚安、傲子、纳加、当多、扎尕那、吾子8所;一至三年级以汉语言授课为主,四年级以上单科加授藏语文的六年制小学有电尕、拉路、谢协、更古、才可、卡坝、达拉、阿夏、多儿、花园、洛大、腊子、桑坝13所;以汉语言授课为主,各年级单科加授藏语文的六年制小学有尼傲、尖尼两所。
  新中国建立后开办的各类学校,除开设文化各科外,多年来在德育方面主要以“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教育。1981年后主要进行“五课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教育,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三热爱”教育。
  三、重点小学简介
  迭部县城关小学成立于1971年,校址建在县城。校名曾先后称电尕第二小学、迭部县城关第二小学,1979年1月改用现名。是本县六年制重点小学之一,且于1978年确定为省、州重点小学。1993年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32人,二级教师11人。学校开设国家教委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课程。有16个教学班,其中拼音识字实验班3个。在校学生655人。学校占地面积12673平方米,建筑面积2966平方米。学校配校长、副校长各1人,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人;设语文、数学、音体美3个教研室。另设有电化教育中师培训班放像点。有图书982册,解放牌141型福利卡车1辆。被州、县列为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教、教育教学责任制的试点学校。该校历年统考成绩和合格率都一直名列全县同类学校之首。
  迭部县洛大学校洛大学校是迭部境内创建最早的学校,始于1946年民国时期开办国立洛大小学,1948年停办。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重新恢复开办,时称岷县洛大小学,也是解放后迭部境内开办的第一所小学。1954年划归舟曲县后称舟曲县洛大小学,1959年,随县名改称龙叠县洛大小学。1962年迭部县成立后始称迭部县洛大小学。1969年改为七年一贯制(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附设初中部。1976年8月又改为九年一贯制(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增设高中部,并改校名为迭部县第三中学。1981年将高中部撤并到县中学。1986年改校名为迭部县洛大学校。现为九年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寄宿学校。1993年有教师1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4人,三级教师1人;中学二级教师1人,三级教师1人。共有10个教学班,初中班3个,小学班7个;在校学生413人,其中初中生98人。小学以汉语教学为主,四年级以上单科加授藏语文。学校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建筑面积1820平方米,有东风牌生活福利卡车1辆,办有果树基地5000平方米。
  迭部县旺藏学校1959年成立旺藏小学。1979年改为七年制,附设初中部。1974年7月又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设高中部,并改校名为迭部县第二中学。1981年将高中部撤并到县城中学。1986年改用现名。现为九年制寄宿学校。1993年有教职工19人,专任教师17人,其中中学一级教师1人,二级教师3人,三级教师3人;小学一级教师2人,二级教师3人,三级教师2人。有9个教学班,其中小学6个;在校学生390人,其中小学生339人。小学四年级以上单科加授藏语文。学生来源于本乡及卡坝、达拉、尼傲、多儿、阿夏等乡。学校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有图书727册。
  电尕中心小学1957年建立。校址位于县城西郊电尕乡政府驻地附近。建校时称临潭县上迭区电尕寺初级小学。1962年建县后改为迭部县电尕小学,并于当年秋季附设初中班,1971年称迭部县电尕第一小学。1978年改称迭部县电尕学校,1987年将初中部撤并到县中学和藏中,并改校名为现名。1993年有教职工2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11人,二级教师9人;藏文教师2人。从四年级起单科加授藏语文。全校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4人。占地面积18126平方米,建筑面积2009平方米。设语文、数学、藏语文、音美体4个教研组。有图书9000册,教学设备、器材基本齐全。另有校办学农基地2833平方米。
  迭部县藏文小学是一所以藏语言授课为主的全日制完全小学。1992年成立,校址建在县城西河滩。1993年有教职工12人,专任教师10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3人。有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2人。该校采用五省区协编教材进行教学。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建筑面积1669平方米,建有三层单面教学楼一幢。
  四、小学(村学)名录
  第四节中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民国及以前,迭境无中学教育。
  建国后至1962年建县前仍无中学教育。在这期间,迭部境内唯一的洛大小学始有数名毕业生赴岷县或舟曲县上中学。
  1962年建县后,中学教育才被列入日程,得到重视。1962年9月,根据县政府驻地电尕小学始有毕业生等待升中学的实际需要,始于该校附设初中班,成为全县第一所戴帽中学,时有初中一年级学生14名。由甘南州文卫处调配中学教师5人。
  1966年5月21日,甘肃省教育厅报经省人民委员会于(66)甘集孙字第125号文件批复,同意于8月1日起成立迭部县中学。校址建在县城(今址),是年有学生34人,中学教师6人。1966年增设高中班。“文革”中改称东风中学。
  1967年〜1968年间,中学生参加“红卫兵”和“造反派”组织,参与政治运动,学校一度处于“停课闹革命”的状况,有的教师遭受迫害,正常的教育秩序被破坏。
  1969年1月6日,根据全县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和全省学制改革的要求,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洛大小学和旺藏小学同时改为七年一贯制戴帽中迭部县小学(村学)名录学,小学戴初中帽,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县境东部地区各小学的毕业生报考较近的洛大初中班;县境中部地区各小学的毕业生报考较近的旺藏初中班。1974年7月6日中共迭部县委决定,旺藏戴帽中学增设高中班,并改校名为迭部县第二中学;县城中学同时由东风中学改称迭部县第一中学。1976年8月,洛大戴帽中学亦增设高中班,并更名为迭部县第三中学。
  在“文革”后期至1979年间,一度受“左”的思想影响,在“念中学不出公社”的口号驱使下,超越师资、设备、经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先后在多儿、桑坝、腊子、卡坝、达拉、电尕、益哇等公社驻地的7所小学增设初中班,成为戴帽中学。使全县的各类中学达到12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省属企业办2所),初中7所;47个中学班,初中班34个,高中班13个;在校中学生1542人,初中生1065人,高中生477人。中学教师111人,专任教师94人,其中县办中学只有49人,专任教师41人。大部分戴帽初中,在缺少中学教师的情况下,多由小学教师授中学课,形成“小鸡孵小鸡”的局面,其结果初中和小学两头的教学质量都受到影响,初中未教好,又耽误了小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党重视教育的新时期,迭部的民族教育事业颇受党的民族政策的厚遇,中学教育开始步入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1980年秋季起,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和课本费;恢复农村高中学生的商品粮供应。
  1981年后,根据甘肃省《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问题和工作意见》精神,针对本县中学教育师资和经费不足的实际情况,开始对中学布局先后进行了必要地调整,摘掉了7所小学的初中班帽子,分别并入师资、设备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城、旺藏、洛大三所中学;又为了集中现有精力办好高中,提高教学质量,将原旺藏(二中)、洛大(三中)两所中学的高中部撤并到县城中学 (一中)。
  1983年,遵照党中央继承和发展悠久的藏族文化,培养各方面藏学人才的精神,本县始于县城筹建迭部县藏族中学,至1985年9月建成,并正式招生开学。成为县内第一所以藏语言授课为主的寄宿制完全中学。藏族中学除开设其他普通中学的各门课程外,重点加授藏语文课教学。
  1984年后,县文教局针对本县中学发展较快,中学生人数逐年剧增,而教师紧缺且素质较差,以及大专院校每年零星分给迭部的毕业生又供不应求,远水难解近渴的实际问题,为尽快解决中学教育中的燃眉之急,从外地招聘了12名大专或本科文化程度的中学教师,其中4人已陆续被转正。1987年后,贯彻省政府1986年10月在甘南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并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讨论制定了《迭部县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后,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学着重致力于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有激励作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抓常规管理等工作。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聘任制,教育教学责任制,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加强督导评估,教学研讨,总结交流经验,健全教学档案,落实岗位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中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199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4所,其中藏文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两所;有51个中学班,初中班33个,高中班18个。在校中学生共有1898人,女生862人;初中生1285人,高中生613人。当年有初中毕业生308人,高中毕业生162人;初中招生485人,高中招生232人。中学教职工共有197人,其中专任教师154人(初中93,高中61),行政人员21人,工勤人员22人。
  全县中学统计数据中,在迭省属工矿企业办的完全中学2所,21个班,初中12个,高中9个;在校生848人,女生435人,初中503人,高中345人;初中毕业生139人,高中99人;初中招生172人,高中126人。教职工有40人,其中专任教师31人(初中22,高中9),行政人员3人,工勤人员6人。
  二、学制与课程
  中学学制完全中学在1969年前修业年限执行六年制,初中、高中各修三年。1969年遵照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执行省革委会决定中学修业年限缩短为四年,实行初中、高中二、二分段制。1978年9月又执行教育部统一规定,中学修业年限改为五年,按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1981年秋季开始,执行甘肃省教育厅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制定的六年制教学计划,仍恢复初、高中三、三分段制。
  中学课程县内开办中学后,起初基本执行1962年省厅制定的全日制三、三制中学课程表,开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外语因无教师和课本而未开。1969年执行省革委会决定,增开毛泽东思想、革命文艺、军体等课,代替政治、音乐、体育。迭部县1962年-1990年中学学生一览表迭部县1990年中学学生一览表1973年后县城中学始开外语课。1978年执行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除恢复1969年前课程外,增开生理卫生课。1981年后,执行1980年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基本开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近年来高中采用文、理科侧重选修的办法。
  三、重点中学简介
  迭部县中学1966年8月建立,曾先后用“迭部县东风中学”、“迭部县第一中学”等校名。1986年改为现名。校址建在县城。是一所六年制完全中学。学校配校长1人,副校长2人,专职党支部书记1人,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人。1993年有教职工63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中学高级(副高)教师4人,一级(中级)教师14人,二、三级教师30人。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31人。建校以来共毕业学生3361人,其中高中生1258人,初中生2076人。学校开设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占地面积20667平方米,建筑面积4358平方米,建有三层单面教学楼一栋。各类教学设备器材价值23.2万元,运动场地齐全,图书8600册,有东风牌生活福利车1辆。该校先后有3名教师获国家级奖励;1986年建立健全的教师业务档案在州内推广。
  迭部县藏族中学1984年筹建,1985年9月建成并招生开学。校址建在县城。是一所以藏语言授课为主的寄宿制完全中学,采用五省区协编教材进行教学。学校配有校长1人,副校长2人,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人。1993年有教职工55人,专职教师4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4人,二、三级教师36人。有14个教学班,初中10个;在校学生642人。学生来源于全县农牧村和藏族职工子女。学校占地面积7470平方米,建筑面积3724平方米,建有三层单面教学楼一栋。有理化实验仪器1套,图书2049册,东风牌生活福利卡车1辆。
  四、中学名录迭部县中学名录
  第五节成人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境内基层政权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需要,逐步出现了农村扫盲、干部文化培训、专业培训、在职进修、业余教育、职业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它对改变和提高本县少数民族地区各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农村扫盲
  迭部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极为落后的旧中国,学校教育竟然长期处于空白,乡村农牧民更无识字扫盲之可能。
  新中国建立初期,时有党组织派入的国家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帮助农村干部和积极分子学汉语,教写阿拉伯数字和常用简单汉字。农村扫盲最早始于1958年后,是年,省二届二次党代会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办学,三年基本扫除文盲”的口号,随即开展运动式扫盲活动。本县也一度组织基层干部、教师、学生,利用晚上或劳动间歇时间教农民识字扫盲。但由于能教字者很少,且持续时间短,成效甚微。
   “文革”期间曾在学习语录中识字扫盲。
  注:1.表内数据来源于1990年教育年报;2.九年制学校的教职工、学生数只统计中学部。
  1973年后,县教育行政部门动员小学教师利用寒假办夜校,以农村青年和失学少年为脱盲对象开展扫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因持续两三年后又因无人过问而松懈自消。
  1987年,农村扫盲又一次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提倡结合本地实际用藏汉两文进行扫盲的办法,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县政协副主席巴西哇带头在电尕乡吾子村开办第一个扫盲点,并动员群众参加藏语文学习,已坚持数年。
  1990年起,县文教局先后与电尕、旺藏、花园等乡教委共同选定了以村学兼扫盲、文化室“三结合”的试点有亚安、麻日、保扎、新正、尼西、吾子、尼吉巴、巴藏、达益9所村学。参加学习的青壮年农民278人。
  二、文化教育和专业培训
  建国初至建县前,迭部境内尚不具备就地培训的条件,时有个别新吸收的民族干部和农村积极分子被派往西北民族学院、甘南州委党校等处参加短期培训,学习文化知识和党的民族政策等内容。
  建县后,针对各类人才奇缺,又因社会吸收的工农干部、民族干部以及基层干部的文化知识普遍很低,有的实属文盲,很难适应革命工作的需要这种地区实际,本县按照各时期的不同需要和不同专业岀发,先后通过举办长、短期文化班、专业班进行学习培训,从而起到了 “临阵磨刀”的应急作用,效果较为显著。
  1963年〜1968年,中共迭部县委党校曾接连举办两期二年制少数民族脱产干部文化学习班,开设语文、算术、珠算、歌唱、体育、政治等课。共培训干部80余人。其间,县党校还协同农牧科举办农村大队会计两年制训练班,专学会计业务和文化课,共培训30人。
  1970年,农牧科又在旺藏举办一期一年制大队、生产队会计培训班。
  1976年在县党校(校址位于电尕乡卡告村北)东侧成立并新建迭部县红专学校。该校于当年秋季举办第一期一年制民族师范班,新招农村学员31名。其后,红专学校又配合农林、农机等主管部门先后举办果树修剪、拖拉机司机等短期培训班多期。
  1982年4月23日县委决定将红专学校改名为迭部县教师进修学校,配专职校长1人,教师3人。先后共培训小学公、民办教师两期60余人。
  1985年〜1987年,为提高部分在职干部文化素质,县委党校举办一期修业两年的初中文化补习班,招收四十岁以下现有文化程度相当于小学的脱产干部35人,授以初中语文、历史、物理、政治和小学算术、珠算等课程。
  1987年根据全省职工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成立县职业教育委员会,并成立迭部县职业技术学校,附设于县藏中。始与七九二矿联办一期三年学制的机电班,招收学员40人。1988年将职校与党校合并,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校址新建于县城西河滩,占地面积1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29平方米,其中教学办公楼1299平方米。有教职工10人,教师9人。职校开设电工、家电维修、林果、财会、服装、果蔬6个专业,学制根据本地实际而定,长短结合,有二年、一年、半年、一月不等。办学中还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办法,以求实效为目的。5年中共培训初级技术人员569人,从业率达40%。
  除全县统一组织的文化学习和专业培训外,各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还根据实际需要间或组织本专业实用技艺的短期培训,例如:文档、税收、财务、统计、农业机械管理、农药使用、林果栽培、食用菌培植、计生指导、外语补习等短期学习培训,历年都有,其数无准确统计。
  三、业余教育与离职进修
  业余教育自建国以来,在迭部工作的党政企事业各级干部职工中,多年养成一种识字读书、钻研业务、勤学双语(藏族干部学汉语,汉族干部学藏语)的优良传统,以适工作职能的需要,自成一种业余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相当一批工农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就是通过这种边工作边学习的业余途径,逐步成长为骨干力量。由文盲到脱盲,由粗识字到能读会写,从业务生疏到精通,从语言不通到通晓日常用语。
  1964年始有5名小学教师报名函授师大中文系,“文革”中被迫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视教育,尊重知识被提到应有的高度,文凭及实际文化和专业水平被视为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在全社会重视文化素质的大气候促使下,本县中、青年干部职工业余自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983年国家自学考试委员会规定实行大、中专自学考试制度后,逐年都有成批中、青年干部自觉参加业余电大、刊大、函授学习。1984年首批参加大专自学考试者30人,1985年增至50人。至1990年已达到840人,已取得毕业文凭的42人。在业余自学中,各所在单位在工作安排、考试、复习、参加录音辅导等方面都给予了必要的支持。
  1984年11月成立迭部县农村应用技术广播学校,1985年8月正式开课。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城乡报名青年讲授农村应用技术。属成人业余中专教育,全省统一招生,修业三年。从1985年至199。年先后共开办了农业经济与管理、农学林业、乡镇企业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农业技术推广等5个专业的广播电视教育,共招收业余学员73人,已取得毕业证22人,正在修业35人。其间,该校还举办了养鸡、缝纫、果树栽培、农业会计等4期农业应用技术短期培训班,共受训97人,发结业证48人。
  离职进修根据各项专业需要,有计划地抽出部分在职干部职工,送往州、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去进修深造,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改善专业队伍的知识结构,是本县党政、企事业单位在成人教育中采取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1980年以来,全县各行业先后分别送往省州党校大(中)专班、师范院校、民族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校、财经工商院校等大中专院校进修的干部职工有300人,其中少数民族200人;已毕业返回工作岗位的240人,其中取得本科学历的30人,大专学历130人,中专学历80人。
  四、电化教育
  1989年创建电化教育馆并建成电教专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后,随即在12个乡中心小学和城关小学配齐了电教设备,形成了电教网络。为了加强管理,县文教局制订了《关于电教设备、软件使用管理条例》、《电教工作守则》。录制了电教中师课程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录像带360余盘,为开展学校电化教育创造了条件。已参加电教中师课程学习的小学教师有305人。
  第六节教师队伍
  一、教师队伍的发展
  清代及以前迭部境内无办学先例,更无教书先生。民国末期,仅有个别私塾共聘用外地教书先生数人。1946年开办的洛大国立小学只有教书先生2人。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境内民族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普通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藏语文教师队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年发展壮大。1953年第一个本县籍藏族教师李增秀开始任教。
  1957年始有兰州师范、卓尼师范、夏河师范毕业生被逐年分配到迭部任小学教师,遂成为本县六七十年代小教队伍的骨干。
  1962年建县后,州文卫处从外县调入3名中学教师开办初中班。1963年全县中小学教师有47人。1964年从社会上吸收了少数藏、汉两文文化课教师。1965年教师数达72人,其中中学教师6人。1966年增加小学耕读教师7人。
  “文革”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有的教师遭受迫害,部分教师一度处于欲教不能、欲罢不忍的困难境地。进入70年代后,学校数和教师数又以超越客观条件的速度盲目剧增。一方面已有州内外民族院校、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开始成批补充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自1972年以来又逐年成批从社会上招收了大量民办教师,使县内教师总数迅速增加,至1979年达到534人,其中中学教师111人,小学教师423人(公办216人,民办194人,代课13人)。形成小学教师多、中学教师缺的状况,部分小学教师被抽调担任中学教师。其间,有一批当地少数民族中专毕业生逐年走上讲台,步入人民教师队伍的行列,并较快地成长为本县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
  1980年后,教师队伍在改革、调整中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冤假错案被平反,进一步激励和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文革”中被取销的民族语文课重新开设,并根据需要于1981年1月从社会吸收了8名藏语文教师,1984年又招聘了17名藏文教师;同期内又有甘南民族学校的藏语文毕业生陆续分配补充了藏语文教师的缺额。
  1981年,根据省、州有关调整学校布局、限额控制民办教师数的精神,经过调整,一方面把部分原被抽调任初中课的小学骨干教师仍充实到小学任教,以加强小学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又经过考核辞退了部分不合格的民办教师。
  1984年后,为解决中学教师紧缺问题,从省内外招聘了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初、高中教师12人。从80年代起,本县考入民族学院等大专院校毕业的藏族大学生已陆续被分回家乡任中学教师。
   至1990年,全县教职工总数达到573人。小学教职工376人,其中专任教师350人;中学教职工197人,专任教师154人。
   教职工总数中,省属企业学校的教职工有168人,其中小教93人,中教75人。
  二、文化政治素质和民族构成
  民国末期,迭部境内先后仅有的几名私塾和洛大国立小学的教书先生,其文化程度最高不过初中。他们被雇用的临时性教书职业,只是一种短暂的谋生之举,其社会地位卑贱,被视为“下五行”之列。 新中国成立后,迭部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其他文化教育事业开化较早的内地相比,可谓素质较差、变化缓慢;然而,就本县教育事业短暂的发展历程而论,教师队伍的文化与政治素质则发生了极为显著的变化。一是逐年有成批大中专毕业生不断充实,二是部分原有公民办教师通过分批轮训进修和业余自修已取得大中专文凭,三是当地培养起来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为本县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1962年建县前境内教师多为初级师范毕业生,还有少数社会吸收的小学生;少数民族教师只有2人。至1965年底,有大学本科生2人,专科4人,中专11人;少数民族教师9人;教师中无党员。1966年2月全县第一次在教师队伍中发展了5名党员。1981年初,全县417名各类教师中有大学本科生10人,大专11人,中专、高中生128人,其余在初中以下;党员22人,团员65人;少数民族186人(藏族18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4.6%,其中公办教师占36.1%,民办占60%。1990年中小学教职工总数达573人,党员95人,团员127人;少数民族230人,(藏族220人)占教师数的40.14%。县办中小学教职工405人,少数民族228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数的56.30%;本科毕业生18人,大专毕业生78人,中专、高中生198人,初中及以下111人。
  教师队伍中党员数量相对虽少,并不等于政治素质差,是党组织一度未注重教师队伍的党团建设造成的。相反,迭部的各族中小学教师做出的贡献超过本地任何一种行业。他们在基础薄弱、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迭部县1962年-1990年小学教职工一览表迭部县1962年-1990年中学教职工一览表献身于深山村落,攻闯“双语"难关,开展教学工作,数十年中以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勤奋敬业的精神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付出了比其他地区更加艰辛的劳动。
  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中,全县共有269名中小学教师分别被评聘为副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5人,二级教师26人,三级教师15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101人,二级教师63人,三级教师27人。
  三、教师待遇
  工资待遇民国时期私塾先生的工钱由雇主双方协商而定,国立洛大小学教师酬金从乡民中收原粮支付,所得微薄,仅以度日。新中国时期,1955年实行工资分。1956年始行工资制。从1963年和1971年开始的历次工资调整和改革中,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均按党政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同时晋级增资。对教师职业优惠性工资待遇主要有:1979年实行班主任津贴;1981年对中小学教职工的现行工资标准实行先补后靠再升级的办法调整了工资;1987年根据《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中小学教职工均在原工资标准基础上增加10%;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在其它待遇方面,如病假、女职工产假、探亲假、公费医疗、退职、退休、子女就业、亡故后直系亲属抚恤等,均与党政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从60年代起一直实行民办公助,按中、上等劳动力参加学校所在生产队收益分配;公助部分从教育事业费中人均每月补助20元。1980年后在农村实行承包经营制后参加分配部分难以筹集的情况下,由教育部门与乡镇共同增加补助,每月公助增至50元,1984年后增至67.50元。
  政治待遇旧中国,“教书匠”虽被上层视为“下五行”,而在民众与学生之中却素有中华民族尊敬师长之传统美德。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敬重人民教师的民族传统在经历一番曲折之后得以发扬广大。在1957年“反右”和“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冲击中,本县教师队伍亦难幸免,有的被打成“右派”或“反革命”,一人被迫害致死,知识分子被蔑称为“臭老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痛遭污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战线惠得拨乱反正,冤假错案遂得平反昭雪,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落实。又随着全党全社会出现重视教育、大抓教育的政治局面,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教师在四化建设中的丰功伟绩得到党政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公认和敬重。卓有贡献的教师相继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或先进工作者而受到各级表彰奖励(见获奖名单)。历届县、乡换届选举中,都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当选为党员代表和人民代表,有的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或政协委员。
  教师节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曾在1931年提出以6月6日为教师节,1939年又提出以教育家孔子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但国人知之甚少,实际并未实行。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5月1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总工会商定废除旧教师节,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并在一起。1985年全国人大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当年,为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和20年以上教龄教师的决定》,对全县评选的14名优秀教师和教龄20年以上的21名中小学、幼儿教师进行了大会表彰。1986年以后,每逢教师佳节,县、乡党政及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与城乡教师代表采取集会、表彰、座谈、慰问、联欢、办实事等多种形式,共同开展庆祝活动。
  获得州以上奖励教师名单
  第七节教育经费学校建设
  一、教育经费
  民国及以前,国家及地方官府对迭部境内的教育事业无分文投资。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逐年投入大量资金开创和扶持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因县境经济落后,长期属财政补贴县,教育事业费历年均来源于国家拨款。建县前的10余年中,各学校教师工资、业务费,先后分别由卓尼县、临潭县、龙叠县供给。1962年建县后,各年教育事业费中的职工工资和公务费均由县财政按预算指标分期拨给主管局,再由文教局分月核拨各学区(校)使用;购置、维修、基建经费,则根据各学区(校)的申请报告由教育局协同财经部门按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全县历年教育经费,除“文革”期间增长缓慢且出现两年回落外,其余各年均有增长。尤其1987年教育工作会议后,县政府遵照《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确保了教育经费和人均公用经费的逐年增长,基本实现了逐年增加10%的增长比例。在教育事业费增长的同时,还动员社会各方捐资助学、投工献料,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建县前境内教育经费情况无资料。建县后29年县办教育事业费累计1765.2万元,其中1962年6.2万元,1978年46.6万元;1990年达231万元,比1962年增长37.26倍。1990年县属中小学学生(5811人)每生年均397.52元。历年教育经费支出数见表。
  表9迭部县1962年〜1990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统计单位:万元
  注:1.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年报表;2.不包括省属企业办学经费。
  教育费附加根据省政府规定,对农牧户由乡镇每年按上年人均纯收入2.3%的统筹费中,划出1.3%作为征收的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本县从1989年起对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管理,采取全县统一计划、分级征收、集中安排使用的办法。坚持取自哪里、用在哪里的原则,由乡教委和学区校长负责统筹安排,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全县共征收29.1万元;1990年征收30.6万元。
  捐资助学班禅副委员长1982年10月来迭部视察时曾给迭部教育事业馈赠现金1万元。1989年以来,在县乡党政各级组织的重视和倡导下,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筹资助学的积极性,出现了乡办企业、干部职工、民主人士、工商界捐资助学的热潮。1989年社会集资9万元,1990年社会集资4万元,个人捐资9.2万兀。其中县医院退休职工曹秉伦捐资2000元。
  二、学校建设
  民国末期开办的洛大小学借民房使用,未建校舍。
  解放后1951年恢复洛大小学,并由国家投资建造土木结构平房8间,此为迭境有史以来建设的第一所公办小学。1954年又扩建校舍20间。1958年被烧毁。
  1959年〜1961年境内虽陆续开办了一批小学,但时值经济困难时期,无力修建,大都利用1958年没收的民房或寺院用房当校舍,电尕小学则利用驻军简易营房做校舍。各校均因陋就简而办,只制做了一些结构粗简的长条木板做课桌凳,别无其他教学设备,条件极差。
  1962年建县后,县财政安排的少量教育经费在优先解决课桌凳的同时,逐年零星安排重点小学校舍修建,一般为土木和木板两种结构的平房。民办小学校舍多由社队筹劳、教育部门资助材料费协同修造简易校舍的办法解决。
  1980年后,在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全县完小以上的学校,先后通过扩建、维修、新建,基本解决了校舍紧缺和危房问题。1985年后凡分期安排的新建项目,一律按砖木结构标准修建。乡村小学又发挥多方筹资投工的作用。1984年县一中建成三层单面教学楼,投资35万元。1985年9月,藏中建成三层单面教学楼。至1990年全县各学校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各类学校的总建筑面积达到34621平方米,占地面积为299亩。
  三、勤工俭学
  全县乡村小学在开办后的六七十年代,各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根据林区条件,多采用组织学生进山拾柴,以节约烤火费购买篮球、铁环、跳绳等体育活动用具。此外,还带领学生参加平整校院、操场,帮助社队拾麦穗等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1980年后的勤工俭学活动,坚持以育人富校为宗旨,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勤工俭学活动的学校有79所,开展面为75%,主要项目有房屋租赁、铁器加工、蔬菜基地、果园基地、采集、拾杂等9种。1991年全县各校勤工俭学纯收入5.52万元,人均7.59元。勤工俭学收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寄宿学生生活补贴和教职工福利、教学奖和勤工俭学扩大再生产等方面。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效益比较显著的有城关小学、县中学、电尕小学和旺藏学校,收入不断增加,既补充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又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福利。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