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923
颗粒名称: 第六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137
页码: 619—755
摘要: 迭部地处甘川交界的少数民族边隅山区,境内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及地方部族首领长期实行羁縻招抚、占而不管和凭险而居、封地自保的割据政策,形成与外地诸族之间交流很少的隔离局面;更因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政策,从未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加之山高谷深、交通闭塞的地理环境和刀耕火种式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事业极为落后。至民国末期才在县境东部个别村庄,出现极少数开明之家请先生教子或送子外出读书识字的现象,但这种盼子受教愿望萌发未久又变为泡影。至解放前夕全境在教育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只有藏传佛教寺院是唯一能接触藏语文知识的场所。
关键词: 迭部县 文化事业

内容

第一章教育
  迭部地处甘川交界的少数民族边隅山区,境内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及地方部族首领长期实行羁縻招抚、占而不管和凭险而居、封地自保的割据政策,形成与外地诸族之间交流很少的隔离局面;更因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政策,从未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加之山高谷深、交通闭塞的地理环境和刀耕火种式经济条件的限制,教育事业极为落后。至民国末期才在县境东部个别村庄,出现极少数开明之家请先生教子或送子外出读书识字的现象,但这种盼子受教愿望萌发未久又变为泡影。至解放前夕全境在教育领域仍处于空白状态,只有藏传佛教寺院是唯一能接触藏语文知识的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摆到了重要位置。迭部的教育事业受到了党对少数民族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厚遇,得到了国家及省、州、县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了开天辟地的大发展。在短暂的数十年间,全县的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及成人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果。多年来立志献身于迭部民族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了无私而艰苦的奉献,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和民族的希望,已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园。当地少数民族中的各类人才在社会主义新教育的沃田里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一批又一批就地培养起来的各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逐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列之中。全县人口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统计,全县总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90人,占总人口数(50217)的0.78%;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含中专及在校学生)的3654人,占7.28%;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5770人,占11.49%;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8822人,占17.57%。全县总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为21095人,占总人口的42.01%。
  第一节教育机构
  一、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建县前境内没有教育管理专设机构。1954年前的洛大小学归岷县教育部门管理,1954年〜1958年间随洛大乡划归舟曲县文卫科辖;其他地区成立的小学先后由卓尼县(区)文教科(第三科)统管,日常工作由区政府管理。1959年〜1961年底,上迭公社所属学校的人事、经费由临潭县文卫科管理;下迭公社属校归龙叠县文卫科管。
  1962年1月建立迭部县后,县人委下设文卫科,配科长1人,干事3人,专管全县文教、卫生事业及有关人士、经费等项事宜。县以下各学校分片组成4个学区,电尕、益哇所属各校为电尕学区,卡坝、达拉、尼傲各校为卡坝学区,麻牙(旺藏)、多儿、阿夏、花园各校为麻牙学区,洛大、桑坝、腊子各校为洛大学区,并将重点学校的校长指定为学区负责人。
  1968年6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后,文教与卫生机构分设,县革委会政治部下设文教组,各学区自行消失。1975年3月7日撤销县革委会三部一室,遂于9月正式成立迭部县文教局。文教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内设人秘、文教、财务后勤3个股,现有职工13人。
  1979年8月24日报经县委决定恢复学区制,除县城学校由文教局直属外,将其余全县中、小学以公社(乡)为单位划分为12个学区,学区负责人由乡中心学校校长兼任。
  1987年11月,为加强乡镇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各乡均设立教育委员会,乡教委主任由各乡党委书记或乡长兼任,并配教育专干1人。
  二、督导教研机构
  1987年9月9日,文教局设立了督导教研室,调配主任、副主任和专干。主要负责全县各类学校的教育督导、评估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受县文教局和甘南州督导室、教研室的双重领导。三、招生机构
  建县前,迭部境内仅有极少数小学毕业生,不存在初中以上招生事宜,更招生机构。1962年建县后,中、小学招生均由各校按考试成绩选定。“文期间,取销招生考试制度,大中专招生采用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由学校、公社、文教部门通过推荐、体检、政审、文化考查等项目确定招生对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本县重点小学和初、高中招生由各校在度招生计划内按成绩择优录取。大、中专招生中,县上成立招生委员会,由管教育的县委书记或县长兼任主任,文教局长和省属企业的文教科长任副主任;委员由宣传、人事、公安、卫生、财政、民政、计委、粮食等有关部的负责人组成。招委会下设招生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教局,由文教局长办公室主任,并确定招生专干。由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招生工作中的报预选、组织统考、送卷、建档、登分、录取通知、招生总结等项事宜。招会成员及办公室的负责人,根据人事变化情况逐年调整。
  四、电化教育中心
  为充分掌握和利用电视教学这种先进的现化教学手段,初于1989年设立鄯县电化教育馆,馆址设在电尕小学院内,并建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以电教节目为主。还在12个学区和城关小学设立卫星电视中师培训班放像1993年改电教馆为迭部县电化教育中心,由县文教局1名副局长兼任主调配专职副主任和工作人员4人,并将电教中心迁建于县中学教学楼三建成教育电视转播台,向县城范围转播中央教育台电教节目。电教中心有办公室、值班室、机房、电教室、库房等,建筑面积为168平方米。
  第二节幼儿教育
  一、幼儿园
  县境的幼儿教育最初出现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当时部分农村人民公社为提高农村妇女和附带劳动力的出勤率,曾以村或生产队为单位组织年岁较大的妇女集中看管孩子,被称为幼儿园或托儿所,不久自动停办。其数量无统计资料。
  此后至1974年前县内没有开办幼儿教育园(所)的先例。城乡家庭户幼儿全靠父母和老人管教。少数双职工家庭则接来老人或从亲友家引来十余岁女孩看管幼儿。
  1975年5月24日,县工会与妇女联合会为解决县城部分职工家庭无人看管孩子的实际困难,遂在县中学西侧创办了县内第一所幼儿园,临时聘用两名职工家属担任保育员,工资由收缴的保育费中支付,不足部分从工会会费中给予补贴。起初条件简陋,只看管入托幼儿,无其他教育活动,时有入托幼儿35人。
  1981年,因县中学要求占用幼儿园场地,经协商后将园址迁至县武装部北侧山坡根。后因园内设备太差,入冬后很难继续维持,家长担优而幼儿渐减,一度处于停办状况。
  1983年,县妇联根据县级机关干部职工的迫切要求,又针对原幼儿园条件太差、保育员工资无法筹集等问题,提出方案专题报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将幼儿园转为公办,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调配1名公办教师担任园长,加强管理;财政投资8000元添置了教具、玩具等幼儿教育必需设备。从此幼儿园条件得到改善,入园幼儿猛增,至1985年达到110名,按年龄分为大、中、小3个班。幼儿教师增至8名。
  1989年,因园址地处僻背,住房失修,县财政再次投资5.3万元,将幼儿园迁入今址(电影院西侧),经维修园舍、添置新设备,使幼儿园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至1990年入园幼儿达121人,仍编3个班;幼儿教师及保育员增至13人;配园长、副园长各1人,内设三组一室,即:三个年级组和总务室、医疗室,配专职医生1人。园内教学设备主要有:幼儿图书资料180册,大型玩具4件,脚踏琴2架,杨琴1架、电子琴2架,收录机1台,扩音机1台、组合音箱1台、幻灯机1台、电视机1台,缝纫机1架、照像机1架。
  在幼儿教育中,主要贯彻了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要求。主要通过教唱幼儿歌曲、跳舞、做游戏、讲故事、看图识单字、简单数字书写及计算等活动进行教育,并遵循幼教方针和规律,不断探索保育教育的途径和新方法,提高教育质量,逐年为小学输送了受欢迎的学生。
  除县办幼儿园外,县境的省属工矿企业国营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都办有本企业职工子女幼儿园,且幼教设备、入托条件较好。1990年有幼儿教职工12人,入园幼儿215人。
  二、学前班
  1982年〜1985年间,县城关小学、电尕、洛大等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为使学龄前儿童熟悉学校生活,增强接受能力,使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粗增汉语基础,曾开设学前班(又称预备班),招收5岁〜6岁幼儿入学,配专职教师进行学前教育。后因教师、教室不足等困难而停办。
  第三节小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清代及以前,迭境无学校教育。民国末期,县境东部地区因受长期交往、接触外界文化的影响,始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开明之家萌发了让子女读书识字的愿望。原属岷县所辖的洛大、腊子地区先后曾办有4处私塾。洛大村由杨、李、赵等姓联户最先办起县境内的第一个私塾,从外地聘请教书先生1人,有学生10余人。后又有黑多村一名流落红军(姓名不详),在该村头人的支持下,招领学生数人教书识字;录坝村亦由数户聘请一名陕西籍先生教子读书;腊子村由一名旧军人任私塾先生。此4处是县境最早的私学,但除洛大私塾时间稍长外,其余时间很短,在解放前夕均已停办。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岷县政府在洛大开办了国立洛大小学,借用赵家民房为校舍,第一任校长名叫闫贵士(岷县曹家庄人)。教师的酬金由全乡民众共负,收原粮支付。这是县境开办的第一所小学,1948年停办。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1年起正式恢复和新建洛大小学,为迭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最早派来的第一位人民教师叫唐发荣(岷县人)。1953年洛大小学被省文教厅确定为省厅直属民族小学。1953年〜1959年间,上迭区和下迭区所属乡村陆续开办了腊子、朱立(久里才)、扎尕那、各子、知子、电尕、吾子、达拉、尼傲、尖尼、旺藏、多儿、然子、录坝、赵藏、黑多、桑坝、道藏等18所公办小学。后又增办了拉路、谢协寺、尼欠、高吉、羊布、台尼傲小学,至1962年建县初,全县共办有公办小学24所,有教师40余人,学生644人。
  1962年建县后,随着县、乡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机构的建立健全,民族教育事业相应得到进一步重视,很多边远山村开办了学校,从本州卓尼、夏河师范和兰州师范等专业学校培养的外地公派教师逐年被分到迭部,教师队伍得到相应发展。从1964年起,党和国家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照顾政策在迭部得以实施,一是有藏文教师的小学始设民族语文课;二是对少数民族学生免收学费和课本费;三是由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一定的助学金待遇,每月每生发8元〜15元。在党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照顾政策的惠及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视下,全县的小学教育得到较快地发展。1965年贯彻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在县内试办了半耕半读小学6所,有耕读教师7人。到1966年,全县各类小学已发展到43所,设107个班级,有在校学生2011人,教师59人。
  1966年"文革”开始后,小学教育深受其害,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优待措施被迫中断,部分学校“停课闹革命”,有的教师冤遭批斗,直至1968年才逐渐复课。1968年9月,县城及农村各学校分别进驻“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和“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贫宣队)管理学校,取代校长负责制。1969年曾有部分公办小学被下放到大队,聘请贫下中农担任校长。这种管理体制施行不久,因管理混乱而被纠正。
  1972年后,在全省民族教育座谈会议精神的推动下,本县民族教育事业在一度响应“念小学(指完小)不出大队”的口号下,先后新办了很多公办和民办小学。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逐年(最早始于1964年个别吸收)分批从外地和本县回乡知青中吸收了一批民办和社请教师。民办小学实行民办公助,民办教师的待遇除教育行政部门发给少量补助外,主要参加学校所在队的收益分配。并从1970年10月起,逐年将部分民办、社请教师按省、州下达的转公指标转为公派教师;还将一部分逐年招考到甘南师范民办教师培训班进修,毕业后按中专待遇分配为公派教师。至1979年,全县各类小学已发展到141所,是本县小学校数最多的时期,设476年班,在校学生达5813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9%;教职工数达423名,其中民办和社请教师194.人,代课教师13人。
  1980年后,全县农村相继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出现劳动力紧缺的矛盾,部分学生自动退学回家做辅助劳力,致使部分村学因无生可教而自行停办,学龄儿童入学率大幅度下降,至1983年全县小学数量减到55所,在校学生只有3246人,入学率降至45.77%。面对农村体制改革形势对教育的冲击,县、乡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从1980年起重视了民族语文教学,统一调配现有藏文师资力量,在部分小学开设藏语文课。为补充藏语文教师的不足,1981年1月报经甘南州教育局批准吸收了8名藏语文教师。至1982年已有24所农村小学开设藏语文课,且采取一至三年级以藏文为主、三年级以上加授汉文的办法,摸索双语教学的经验。
  1981年,根据甘肃省委《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问题和工作意见》中指出的:“战线拉得太长,摊子铺得太大,力量过于分散的状况还没有改变”,“根据民族地区经济条件和民族特点,按需要和可能下决心对现有的学校进行合理的调整,把学校的布局、规模、结构等调整到客观条件和师资力量许可的范围内"等精神,县文教局经与各乡、学区协商确定,合并和停办了一些学生少、设备陋危、教学质量差的村学;摘掉了4所小学中附设的初中班“帽子”。经调整后全县小学校数减少到95所。
  1981年后,又根据省、州“集中办好一批重点小学和寄宿制学校”,并“坚持以公办为主,集中为主、全日制为主、寄宿制为主”的办学精神,全县逐年重点筹集教育经费,先后分期将多儿、达拉、桑坝、益哇、阿夏、尼傲、旺藏、花园、洛大、腊子、电尕、卡坝等各乡中心小学和才可、尖尼小学共14所办成寄宿制小学。寄宿学生造册送粮站供应商品粮,每生每月发给8元伙食补助。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待政策逐步落实,从1980年起,根据省政府批转的《关于少数民族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和课本费;恢复农村高中学生的商品粮供应。
  1983年以来,针对农村小学教育出现的滑坡现象,引起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县乡各级党政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重视,在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教育和组织整顿、利用多种形式向农村广泛宣传教育、大抓教育的同时,还制定了一些促使学龄儿童入学的辅助性行政措施:规定每户有一个子女者必须入学;两个子女者最少一个,争取两个入学;3个子女者最少两个,争取3个入学;否则给予经济处罚。各寺院不准招收18岁以下青少年入寺为僧。在全县各级普遍重视下,从1984年起学龄儿童入学率开始逐年回升,部分停办的村学又重新恢复。至1985年,全县小学校数已增至85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4468人,入学率达到65.4%。
  1987年7月,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召开了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切合本县教育实际的《迭部县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从此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全县各级协同办教育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管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各乡均成立了教育委员会,配备了教育专干。从此,全县的小学教育在学校及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培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无两有”,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双语教学,以及督导教研等方面都步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新阶段。1990年,全县共办有各类小学96所,其中完全小学(六年制)26所,村学(三年制)70所,共有班级302个;全县7周岁〜11周岁的学龄儿童总数为5321人,已入学4376人,入学率为82.3%,巩固率97.8%,毕业率98.57%;小学在校学生5586人,其中女生2245人,当年毕业生483人,招生1189人。学校及学生人数中,驻迭省属工矿企业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办的小学9所,55个班级,在校学生825人,女生368人,当年招生94人,毕业生167人。全县小学教职工有367人,其中专任教师350人,行政人员18人,工勤人员8人,招聘教师101人。教职工数中,省属企业办的学校70人,专任教师66人,行政人员2人。
  二、学制与课程
  小学学制1996年前均实行四、二分段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秋季招生。1969年3月执行省革委会决定,改为五年制后实行三、二分段(初小三年、高小二年),同时改为春季招生。1978年9月执行教育部决定,恢复秋季招生。1983年后,根据省厅制定的《甘肃省农村简易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学制改为六年。县内村学现行三年制。寒暑两个假期历年均按省、州教迭部县1962年-1990年小学学生一览表迭部县1990年小学学生一览表育行政部门的通知实行。
  小学课程县内小学从开办起完全小学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图画、歌唱、体育、操行9门;初级小学设语文、算术、图画、歌唱、体育、操行6门。1973年增设政治、科学常识,减自然、历史、地理、操行。1981年后增设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减政治。1983年后农村简易小学(村学)只开设语文、数学两门课。
  县属小学中共有25所小学(村学)开设藏语文课。主要分4种形式:以藏语言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文的六年制小学有县藏文小学、益哇乡中心小学两所;以藏语言授课为主的三年制村学有知子、布岗、亚安、傲子、纳加、当多、扎尕那、吾子8所;一至三年级以汉语言授课为主,四年级以上单科加授藏语文的六年制小学有电尕、拉路、谢协、更古、才可、卡坝、达拉、阿夏、多儿、花园、洛大、腊子、桑坝13所;以汉语言授课为主,各年级单科加授藏语文的六年制小学有尼傲、尖尼两所。
  新中国建立后开办的各类学校,除开设文化各科外,多年来在德育方面主要以“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物的教育。1981年后主要进行“五课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教育,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三热爱”教育。
  三、重点小学简介
  迭部县城关小学成立于1971年,校址建在县城。校名曾先后称电尕第二小学、迭部县城关第二小学,1979年1月改用现名。是本县六年制重点小学之一,且于1978年确定为省、州重点小学。1993年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32人,二级教师11人。学校开设国家教委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课程。有16个教学班,其中拼音识字实验班3个。在校学生655人。学校占地面积12673平方米,建筑面积2966平方米。学校配校长、副校长各1人,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人;设语文、数学、音体美3个教研室。另设有电化教育中师培训班放像点。有图书982册,解放牌141型福利卡车1辆。被州、县列为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教、教育教学责任制的试点学校。该校历年统考成绩和合格率都一直名列全县同类学校之首。
  迭部县洛大学校洛大学校是迭部境内创建最早的学校,始于1946年民国时期开办国立洛大小学,1948年停办。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重新恢复开办,时称岷县洛大小学,也是解放后迭部境内开办的第一所小学。1954年划归舟曲县后称舟曲县洛大小学,1959年,随县名改称龙叠县洛大小学。1962年迭部县成立后始称迭部县洛大小学。1969年改为七年一贯制(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附设初中部。1976年8月又改为九年一贯制(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增设高中部,并改校名为迭部县第三中学。1981年将高中部撤并到县中学。1986年改校名为迭部县洛大学校。现为九年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寄宿学校。1993年有教师1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4人,三级教师1人;中学二级教师1人,三级教师1人。共有10个教学班,初中班3个,小学班7个;在校学生413人,其中初中生98人。小学以汉语教学为主,四年级以上单科加授藏语文。学校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建筑面积1820平方米,有东风牌生活福利卡车1辆,办有果树基地5000平方米。
  迭部县旺藏学校1959年成立旺藏小学。1979年改为七年制,附设初中部。1974年7月又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设高中部,并改校名为迭部县第二中学。1981年将高中部撤并到县城中学。1986年改用现名。现为九年制寄宿学校。1993年有教职工19人,专任教师17人,其中中学一级教师1人,二级教师3人,三级教师3人;小学一级教师2人,二级教师3人,三级教师2人。有9个教学班,其中小学6个;在校学生390人,其中小学生339人。小学四年级以上单科加授藏语文。学生来源于本乡及卡坝、达拉、尼傲、多儿、阿夏等乡。学校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有图书727册。
  电尕中心小学1957年建立。校址位于县城西郊电尕乡政府驻地附近。建校时称临潭县上迭区电尕寺初级小学。1962年建县后改为迭部县电尕小学,并于当年秋季附设初中班,1971年称迭部县电尕第一小学。1978年改称迭部县电尕学校,1987年将初中部撤并到县中学和藏中,并改校名为现名。1993年有教职工28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11人,二级教师9人;藏文教师2人。从四年级起单科加授藏语文。全校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4人。占地面积18126平方米,建筑面积2009平方米。设语文、数学、藏语文、音美体4个教研组。有图书9000册,教学设备、器材基本齐全。另有校办学农基地2833平方米。
  迭部县藏文小学是一所以藏语言授课为主的全日制完全小学。1992年成立,校址建在县城西河滩。1993年有教职工12人,专任教师10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6人,二级教师3人。有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2人。该校采用五省区协编教材进行教学。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建筑面积1669平方米,建有三层单面教学楼一幢。
  四、小学(村学)名录
  第四节中学教育
  一、发展概况
  民国及以前,迭境无中学教育。
  建国后至1962年建县前仍无中学教育。在这期间,迭部境内唯一的洛大小学始有数名毕业生赴岷县或舟曲县上中学。
  1962年建县后,中学教育才被列入日程,得到重视。1962年9月,根据县政府驻地电尕小学始有毕业生等待升中学的实际需要,始于该校附设初中班,成为全县第一所戴帽中学,时有初中一年级学生14名。由甘南州文卫处调配中学教师5人。
  1966年5月21日,甘肃省教育厅报经省人民委员会于(66)甘集孙字第125号文件批复,同意于8月1日起成立迭部县中学。校址建在县城(今址),是年有学生34人,中学教师6人。1966年增设高中班。“文革”中改称东风中学。
  1967年〜1968年间,中学生参加“红卫兵”和“造反派”组织,参与政治运动,学校一度处于“停课闹革命”的状况,有的教师遭受迫害,正常的教育秩序被破坏。
  1969年1月6日,根据全县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和全省学制改革的要求,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洛大小学和旺藏小学同时改为七年一贯制戴帽中迭部县小学(村学)名录学,小学戴初中帽,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县境东部地区各小学的毕业生报考较近的洛大初中班;县境中部地区各小学的毕业生报考较近的旺藏初中班。1974年7月6日中共迭部县委决定,旺藏戴帽中学增设高中班,并改校名为迭部县第二中学;县城中学同时由东风中学改称迭部县第一中学。1976年8月,洛大戴帽中学亦增设高中班,并更名为迭部县第三中学。
  在“文革”后期至1979年间,一度受“左”的思想影响,在“念中学不出公社”的口号驱使下,超越师资、设备、经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先后在多儿、桑坝、腊子、卡坝、达拉、电尕、益哇等公社驻地的7所小学增设初中班,成为戴帽中学。使全县的各类中学达到12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省属企业办2所),初中7所;47个中学班,初中班34个,高中班13个;在校中学生1542人,初中生1065人,高中生477人。中学教师111人,专任教师94人,其中县办中学只有49人,专任教师41人。大部分戴帽初中,在缺少中学教师的情况下,多由小学教师授中学课,形成“小鸡孵小鸡”的局面,其结果初中和小学两头的教学质量都受到影响,初中未教好,又耽误了小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党重视教育的新时期,迭部的民族教育事业颇受党的民族政策的厚遇,中学教育开始步入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1980年秋季起,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和课本费;恢复农村高中学生的商品粮供应。
  1981年后,根据甘肃省《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问题和工作意见》精神,针对本县中学教育师资和经费不足的实际情况,开始对中学布局先后进行了必要地调整,摘掉了7所小学的初中班帽子,分别并入师资、设备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城、旺藏、洛大三所中学;又为了集中现有精力办好高中,提高教学质量,将原旺藏(二中)、洛大(三中)两所中学的高中部撤并到县城中学 (一中)。
  1983年,遵照党中央继承和发展悠久的藏族文化,培养各方面藏学人才的精神,本县始于县城筹建迭部县藏族中学,至1985年9月建成,并正式招生开学。成为县内第一所以藏语言授课为主的寄宿制完全中学。藏族中学除开设其他普通中学的各门课程外,重点加授藏语文课教学。
  1984年后,县文教局针对本县中学发展较快,中学生人数逐年剧增,而教师紧缺且素质较差,以及大专院校每年零星分给迭部的毕业生又供不应求,远水难解近渴的实际问题,为尽快解决中学教育中的燃眉之急,从外地招聘了12名大专或本科文化程度的中学教师,其中4人已陆续被转正。1987年后,贯彻省政府1986年10月在甘南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并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讨论制定了《迭部县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后,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学着重致力于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有激励作用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抓常规管理等工作。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聘任制,教育教学责任制,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加强督导评估,教学研讨,总结交流经验,健全教学档案,落实岗位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中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199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4所,其中藏文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两所;有51个中学班,初中班33个,高中班18个。在校中学生共有1898人,女生862人;初中生1285人,高中生613人。当年有初中毕业生308人,高中毕业生162人;初中招生485人,高中招生232人。中学教职工共有197人,其中专任教师154人(初中93,高中61),行政人员21人,工勤人员22人。
  全县中学统计数据中,在迭省属工矿企业办的完全中学2所,21个班,初中12个,高中9个;在校生848人,女生435人,初中503人,高中345人;初中毕业生139人,高中99人;初中招生172人,高中126人。教职工有40人,其中专任教师31人(初中22,高中9),行政人员3人,工勤人员6人。
  二、学制与课程
  中学学制完全中学在1969年前修业年限执行六年制,初中、高中各修三年。1969年遵照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执行省革委会决定中学修业年限缩短为四年,实行初中、高中二、二分段制。1978年9月又执行教育部统一规定,中学修业年限改为五年,按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1981年秋季开始,执行甘肃省教育厅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制定的六年制教学计划,仍恢复初、高中三、三分段制。
  中学课程县内开办中学后,起初基本执行1962年省厅制定的全日制三、三制中学课程表,开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外语因无教师和课本而未开。1969年执行省革委会决定,增开毛泽东思想、革命文艺、军体等课,代替政治、音乐、体育。迭部县1962年-1990年中学学生一览表迭部县1990年中学学生一览表1973年后县城中学始开外语课。1978年执行部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除恢复1969年前课程外,增开生理卫生课。1981年后,执行1980年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基本开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近年来高中采用文、理科侧重选修的办法。
  三、重点中学简介
  迭部县中学1966年8月建立,曾先后用“迭部县东风中学”、“迭部县第一中学”等校名。1986年改为现名。校址建在县城。是一所六年制完全中学。学校配校长1人,副校长2人,专职党支部书记1人,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人。1993年有教职工63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中学高级(副高)教师4人,一级(中级)教师14人,二、三级教师30人。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31人。建校以来共毕业学生3361人,其中高中生1258人,初中生2076人。学校开设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占地面积20667平方米,建筑面积4358平方米,建有三层单面教学楼一栋。各类教学设备器材价值23.2万元,运动场地齐全,图书8600册,有东风牌生活福利车1辆。该校先后有3名教师获国家级奖励;1986年建立健全的教师业务档案在州内推广。
  迭部县藏族中学1984年筹建,1985年9月建成并招生开学。校址建在县城。是一所以藏语言授课为主的寄宿制完全中学,采用五省区协编教材进行教学。学校配有校长1人,副校长2人,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1人。1993年有教职工55人,专职教师4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4人,二、三级教师36人。有14个教学班,初中10个;在校学生642人。学生来源于全县农牧村和藏族职工子女。学校占地面积7470平方米,建筑面积3724平方米,建有三层单面教学楼一栋。有理化实验仪器1套,图书2049册,东风牌生活福利卡车1辆。
  四、中学名录迭部县中学名录
  第五节成人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境内基层政权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需要,逐步出现了农村扫盲、干部文化培训、专业培训、在职进修、业余教育、职业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它对改变和提高本县少数民族地区各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农村扫盲
  迭部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极为落后的旧中国,学校教育竟然长期处于空白,乡村农牧民更无识字扫盲之可能。
  新中国建立初期,时有党组织派入的国家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帮助农村干部和积极分子学汉语,教写阿拉伯数字和常用简单汉字。农村扫盲最早始于1958年后,是年,省二届二次党代会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办学,三年基本扫除文盲”的口号,随即开展运动式扫盲活动。本县也一度组织基层干部、教师、学生,利用晚上或劳动间歇时间教农民识字扫盲。但由于能教字者很少,且持续时间短,成效甚微。
   “文革”期间曾在学习语录中识字扫盲。
  注:1.表内数据来源于1990年教育年报;2.九年制学校的教职工、学生数只统计中学部。
  1973年后,县教育行政部门动员小学教师利用寒假办夜校,以农村青年和失学少年为脱盲对象开展扫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因持续两三年后又因无人过问而松懈自消。
  1987年,农村扫盲又一次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提倡结合本地实际用藏汉两文进行扫盲的办法,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性,县政协副主席巴西哇带头在电尕乡吾子村开办第一个扫盲点,并动员群众参加藏语文学习,已坚持数年。
  1990年起,县文教局先后与电尕、旺藏、花园等乡教委共同选定了以村学兼扫盲、文化室“三结合”的试点有亚安、麻日、保扎、新正、尼西、吾子、尼吉巴、巴藏、达益9所村学。参加学习的青壮年农民278人。
  二、文化教育和专业培训
  建国初至建县前,迭部境内尚不具备就地培训的条件,时有个别新吸收的民族干部和农村积极分子被派往西北民族学院、甘南州委党校等处参加短期培训,学习文化知识和党的民族政策等内容。
  建县后,针对各类人才奇缺,又因社会吸收的工农干部、民族干部以及基层干部的文化知识普遍很低,有的实属文盲,很难适应革命工作的需要这种地区实际,本县按照各时期的不同需要和不同专业岀发,先后通过举办长、短期文化班、专业班进行学习培训,从而起到了 “临阵磨刀”的应急作用,效果较为显著。
  1963年〜1968年,中共迭部县委党校曾接连举办两期二年制少数民族脱产干部文化学习班,开设语文、算术、珠算、歌唱、体育、政治等课。共培训干部80余人。其间,县党校还协同农牧科举办农村大队会计两年制训练班,专学会计业务和文化课,共培训30人。
  1970年,农牧科又在旺藏举办一期一年制大队、生产队会计培训班。
  1976年在县党校(校址位于电尕乡卡告村北)东侧成立并新建迭部县红专学校。该校于当年秋季举办第一期一年制民族师范班,新招农村学员31名。其后,红专学校又配合农林、农机等主管部门先后举办果树修剪、拖拉机司机等短期培训班多期。
  1982年4月23日县委决定将红专学校改名为迭部县教师进修学校,配专职校长1人,教师3人。先后共培训小学公、民办教师两期60余人。
  1985年〜1987年,为提高部分在职干部文化素质,县委党校举办一期修业两年的初中文化补习班,招收四十岁以下现有文化程度相当于小学的脱产干部35人,授以初中语文、历史、物理、政治和小学算术、珠算等课程。
  1987年根据全省职工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成立县职业教育委员会,并成立迭部县职业技术学校,附设于县藏中。始与七九二矿联办一期三年学制的机电班,招收学员40人。1988年将职校与党校合并,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校址新建于县城西河滩,占地面积1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29平方米,其中教学办公楼1299平方米。有教职工10人,教师9人。职校开设电工、家电维修、林果、财会、服装、果蔬6个专业,学制根据本地实际而定,长短结合,有二年、一年、半年、一月不等。办学中还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办法,以求实效为目的。5年中共培训初级技术人员569人,从业率达40%。
  除全县统一组织的文化学习和专业培训外,各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还根据实际需要间或组织本专业实用技艺的短期培训,例如:文档、税收、财务、统计、农业机械管理、农药使用、林果栽培、食用菌培植、计生指导、外语补习等短期学习培训,历年都有,其数无准确统计。
  三、业余教育与离职进修
  业余教育自建国以来,在迭部工作的党政企事业各级干部职工中,多年养成一种识字读书、钻研业务、勤学双语(藏族干部学汉语,汉族干部学藏语)的优良传统,以适工作职能的需要,自成一种业余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相当一批工农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就是通过这种边工作边学习的业余途径,逐步成长为骨干力量。由文盲到脱盲,由粗识字到能读会写,从业务生疏到精通,从语言不通到通晓日常用语。
  1964年始有5名小学教师报名函授师大中文系,“文革”中被迫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视教育,尊重知识被提到应有的高度,文凭及实际文化和专业水平被视为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在全社会重视文化素质的大气候促使下,本县中、青年干部职工业余自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983年国家自学考试委员会规定实行大、中专自学考试制度后,逐年都有成批中、青年干部自觉参加业余电大、刊大、函授学习。1984年首批参加大专自学考试者30人,1985年增至50人。至1990年已达到840人,已取得毕业文凭的42人。在业余自学中,各所在单位在工作安排、考试、复习、参加录音辅导等方面都给予了必要的支持。
  1984年11月成立迭部县农村应用技术广播学校,1985年8月正式开课。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城乡报名青年讲授农村应用技术。属成人业余中专教育,全省统一招生,修业三年。从1985年至199。年先后共开办了农业经济与管理、农学林业、乡镇企业经营管理、财务会计、农业技术推广等5个专业的广播电视教育,共招收业余学员73人,已取得毕业证22人,正在修业35人。其间,该校还举办了养鸡、缝纫、果树栽培、农业会计等4期农业应用技术短期培训班,共受训97人,发结业证48人。
  离职进修根据各项专业需要,有计划地抽出部分在职干部职工,送往州、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去进修深造,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改善专业队伍的知识结构,是本县党政、企事业单位在成人教育中采取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1980年以来,全县各行业先后分别送往省州党校大(中)专班、师范院校、民族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校、财经工商院校等大中专院校进修的干部职工有300人,其中少数民族200人;已毕业返回工作岗位的240人,其中取得本科学历的30人,大专学历130人,中专学历80人。
  四、电化教育
  1989年创建电化教育馆并建成电教专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后,随即在12个乡中心小学和城关小学配齐了电教设备,形成了电教网络。为了加强管理,县文教局制订了《关于电教设备、软件使用管理条例》、《电教工作守则》。录制了电教中师课程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录像带360余盘,为开展学校电化教育创造了条件。已参加电教中师课程学习的小学教师有305人。
  第六节教师队伍
  一、教师队伍的发展
  清代及以前迭部境内无办学先例,更无教书先生。民国末期,仅有个别私塾共聘用外地教书先生数人。1946年开办的洛大国立小学只有教书先生2人。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境内民族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普通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藏语文教师队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年发展壮大。1953年第一个本县籍藏族教师李增秀开始任教。
  1957年始有兰州师范、卓尼师范、夏河师范毕业生被逐年分配到迭部任小学教师,遂成为本县六七十年代小教队伍的骨干。
  1962年建县后,州文卫处从外县调入3名中学教师开办初中班。1963年全县中小学教师有47人。1964年从社会上吸收了少数藏、汉两文文化课教师。1965年教师数达72人,其中中学教师6人。1966年增加小学耕读教师7人。
  “文革”期间,教师队伍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有的教师遭受迫害,部分教师一度处于欲教不能、欲罢不忍的困难境地。进入70年代后,学校数和教师数又以超越客观条件的速度盲目剧增。一方面已有州内外民族院校、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开始成批补充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自1972年以来又逐年成批从社会上招收了大量民办教师,使县内教师总数迅速增加,至1979年达到534人,其中中学教师111人,小学教师423人(公办216人,民办194人,代课13人)。形成小学教师多、中学教师缺的状况,部分小学教师被抽调担任中学教师。其间,有一批当地少数民族中专毕业生逐年走上讲台,步入人民教师队伍的行列,并较快地成长为本县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
  1980年后,教师队伍在改革、调整中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冤假错案被平反,进一步激励和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文革”中被取销的民族语文课重新开设,并根据需要于1981年1月从社会吸收了8名藏语文教师,1984年又招聘了17名藏文教师;同期内又有甘南民族学校的藏语文毕业生陆续分配补充了藏语文教师的缺额。
  1981年,根据省、州有关调整学校布局、限额控制民办教师数的精神,经过调整,一方面把部分原被抽调任初中课的小学骨干教师仍充实到小学任教,以加强小学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又经过考核辞退了部分不合格的民办教师。
  1984年后,为解决中学教师紧缺问题,从省内外招聘了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初、高中教师12人。从80年代起,本县考入民族学院等大专院校毕业的藏族大学生已陆续被分回家乡任中学教师。
   至1990年,全县教职工总数达到573人。小学教职工376人,其中专任教师350人;中学教职工197人,专任教师154人。
   教职工总数中,省属企业学校的教职工有168人,其中小教93人,中教75人。
  二、文化政治素质和民族构成
  民国末期,迭部境内先后仅有的几名私塾和洛大国立小学的教书先生,其文化程度最高不过初中。他们被雇用的临时性教书职业,只是一种短暂的谋生之举,其社会地位卑贱,被视为“下五行”之列。 新中国成立后,迭部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其他文化教育事业开化较早的内地相比,可谓素质较差、变化缓慢;然而,就本县教育事业短暂的发展历程而论,教师队伍的文化与政治素质则发生了极为显著的变化。一是逐年有成批大中专毕业生不断充实,二是部分原有公民办教师通过分批轮训进修和业余自修已取得大中专文凭,三是当地培养起来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为本县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1962年建县前境内教师多为初级师范毕业生,还有少数社会吸收的小学生;少数民族教师只有2人。至1965年底,有大学本科生2人,专科4人,中专11人;少数民族教师9人;教师中无党员。1966年2月全县第一次在教师队伍中发展了5名党员。1981年初,全县417名各类教师中有大学本科生10人,大专11人,中专、高中生128人,其余在初中以下;党员22人,团员65人;少数民族186人(藏族18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4.6%,其中公办教师占36.1%,民办占60%。1990年中小学教职工总数达573人,党员95人,团员127人;少数民族230人,(藏族220人)占教师数的40.14%。县办中小学教职工405人,少数民族228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数的56.30%;本科毕业生18人,大专毕业生78人,中专、高中生198人,初中及以下111人。
  教师队伍中党员数量相对虽少,并不等于政治素质差,是党组织一度未注重教师队伍的党团建设造成的。相反,迭部的各族中小学教师做出的贡献超过本地任何一种行业。他们在基础薄弱、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迭部县1962年-1990年小学教职工一览表迭部县1962年-1990年中学教职工一览表献身于深山村落,攻闯“双语"难关,开展教学工作,数十年中以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勤奋敬业的精神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付出了比其他地区更加艰辛的劳动。
  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中,全县共有269名中小学教师分别被评聘为副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5人,二级教师26人,三级教师15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101人,二级教师63人,三级教师27人。
  三、教师待遇
  工资待遇民国时期私塾先生的工钱由雇主双方协商而定,国立洛大小学教师酬金从乡民中收原粮支付,所得微薄,仅以度日。新中国时期,1955年实行工资分。1956年始行工资制。从1963年和1971年开始的历次工资调整和改革中,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均按党政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同时晋级增资。对教师职业优惠性工资待遇主要有:1979年实行班主任津贴;1981年对中小学教职工的现行工资标准实行先补后靠再升级的办法调整了工资;1987年根据《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中小学教职工均在原工资标准基础上增加10%;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在其它待遇方面,如病假、女职工产假、探亲假、公费医疗、退职、退休、子女就业、亡故后直系亲属抚恤等,均与党政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从60年代起一直实行民办公助,按中、上等劳动力参加学校所在生产队收益分配;公助部分从教育事业费中人均每月补助20元。1980年后在农村实行承包经营制后参加分配部分难以筹集的情况下,由教育部门与乡镇共同增加补助,每月公助增至50元,1984年后增至67.50元。
  政治待遇旧中国,“教书匠”虽被上层视为“下五行”,而在民众与学生之中却素有中华民族尊敬师长之传统美德。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敬重人民教师的民族传统在经历一番曲折之后得以发扬广大。在1957年“反右”和“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冲击中,本县教师队伍亦难幸免,有的被打成“右派”或“反革命”,一人被迫害致死,知识分子被蔑称为“臭老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痛遭污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战线惠得拨乱反正,冤假错案遂得平反昭雪,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落实。又随着全党全社会出现重视教育、大抓教育的政治局面,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教师在四化建设中的丰功伟绩得到党政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公认和敬重。卓有贡献的教师相继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或先进工作者而受到各级表彰奖励(见获奖名单)。历届县、乡换届选举中,都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当选为党员代表和人民代表,有的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或政协委员。
  教师节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曾在1931年提出以6月6日为教师节,1939年又提出以教育家孔子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但国人知之甚少,实际并未实行。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5月1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总工会商定废除旧教师节,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并在一起。1985年全国人大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当年,为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和20年以上教龄教师的决定》,对全县评选的14名优秀教师和教龄20年以上的21名中小学、幼儿教师进行了大会表彰。1986年以后,每逢教师佳节,县、乡党政及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与城乡教师代表采取集会、表彰、座谈、慰问、联欢、办实事等多种形式,共同开展庆祝活动。
  获得州以上奖励教师名单
  第七节教育经费学校建设
  一、教育经费
  民国及以前,国家及地方官府对迭部境内的教育事业无分文投资。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逐年投入大量资金开创和扶持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因县境经济落后,长期属财政补贴县,教育事业费历年均来源于国家拨款。建县前的10余年中,各学校教师工资、业务费,先后分别由卓尼县、临潭县、龙叠县供给。1962年建县后,各年教育事业费中的职工工资和公务费均由县财政按预算指标分期拨给主管局,再由文教局分月核拨各学区(校)使用;购置、维修、基建经费,则根据各学区(校)的申请报告由教育局协同财经部门按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全县历年教育经费,除“文革”期间增长缓慢且出现两年回落外,其余各年均有增长。尤其1987年教育工作会议后,县政府遵照《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确保了教育经费和人均公用经费的逐年增长,基本实现了逐年增加10%的增长比例。在教育事业费增长的同时,还动员社会各方捐资助学、投工献料,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建县前境内教育经费情况无资料。建县后29年县办教育事业费累计1765.2万元,其中1962年6.2万元,1978年46.6万元;1990年达231万元,比1962年增长37.26倍。1990年县属中小学学生(5811人)每生年均397.52元。历年教育经费支出数见表。
  表9迭部县1962年〜1990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统计单位:万元
  注:1.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年报表;2.不包括省属企业办学经费。
  教育费附加根据省政府规定,对农牧户由乡镇每年按上年人均纯收入2.3%的统筹费中,划出1.3%作为征收的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本县从1989年起对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管理,采取全县统一计划、分级征收、集中安排使用的办法。坚持取自哪里、用在哪里的原则,由乡教委和学区校长负责统筹安排,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89年全县共征收29.1万元;1990年征收30.6万元。
  捐资助学班禅副委员长1982年10月来迭部视察时曾给迭部教育事业馈赠现金1万元。1989年以来,在县乡党政各级组织的重视和倡导下,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筹资助学的积极性,出现了乡办企业、干部职工、民主人士、工商界捐资助学的热潮。1989年社会集资9万元,1990年社会集资4万元,个人捐资9.2万兀。其中县医院退休职工曹秉伦捐资2000元。
  二、学校建设
  民国末期开办的洛大小学借民房使用,未建校舍。
  解放后1951年恢复洛大小学,并由国家投资建造土木结构平房8间,此为迭境有史以来建设的第一所公办小学。1954年又扩建校舍20间。1958年被烧毁。
  1959年〜1961年境内虽陆续开办了一批小学,但时值经济困难时期,无力修建,大都利用1958年没收的民房或寺院用房当校舍,电尕小学则利用驻军简易营房做校舍。各校均因陋就简而办,只制做了一些结构粗简的长条木板做课桌凳,别无其他教学设备,条件极差。
  1962年建县后,县财政安排的少量教育经费在优先解决课桌凳的同时,逐年零星安排重点小学校舍修建,一般为土木和木板两种结构的平房。民办小学校舍多由社队筹劳、教育部门资助材料费协同修造简易校舍的办法解决。
  1980年后,在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全县完小以上的学校,先后通过扩建、维修、新建,基本解决了校舍紧缺和危房问题。1985年后凡分期安排的新建项目,一律按砖木结构标准修建。乡村小学又发挥多方筹资投工的作用。1984年县一中建成三层单面教学楼,投资35万元。1985年9月,藏中建成三层单面教学楼。至1990年全县各学校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各类学校的总建筑面积达到34621平方米,占地面积为299亩。
  三、勤工俭学
  全县乡村小学在开办后的六七十年代,各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根据林区条件,多采用组织学生进山拾柴,以节约烤火费购买篮球、铁环、跳绳等体育活动用具。此外,还带领学生参加平整校院、操场,帮助社队拾麦穗等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1980年后的勤工俭学活动,坚持以育人富校为宗旨,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勤工俭学活动的学校有79所,开展面为75%,主要项目有房屋租赁、铁器加工、蔬菜基地、果园基地、采集、拾杂等9种。1991年全县各校勤工俭学纯收入5.52万元,人均7.59元。勤工俭学收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寄宿学生生活补贴和教职工福利、教学奖和勤工俭学扩大再生产等方面。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效益比较显著的有城关小学、县中学、电尕小学和旺藏学校,收入不断增加,既补充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又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福利。
  第二章科学技术
  第一节科技机构
  一、科技管理机构
  1977年9月26日成立迭部县科学技术管理局,时为县革委会下设的全县科技工作管理机构,配局长1人,编制3〜5人。1980年5月25日改为迭部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县科委),由9人组成,县革委会分管副主任杨道生兼任主任,配专职副主任1人。1990年县科委共有职工6人。主要设备有小车1辆,培育食用菌技术所需的恒温箱、电冰箱、接种箱、消毒锅、菌种架等器具。
  二、县办科技单位
  农业技术推广站始于1964年成立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是本县最早建立的农业科技推广单位。始向本县农村宣传推广农技农艺新技术。“文革”期间合并为农林牧三站。1972年分设,1976年12月改为迭部县农业科技研究所(简称农科所)。1984年5月又恢复农业技术推广站名称。站内建有土壤、肥料化验室,配有价值3万元的农业科研仪器设备。
  畜牧兽医工作站1962年建县后即成立迭部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968年并入"农林牧三站”。1974年9月又恢复畜牧兽医工作站。1987年4月改称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均设基层畜牧兽医站。
  种子公司初于1972年3月成立县种子站,1977年并入县良种场。1978年又单独成立迭部县种子公司。主要负责全县各乡所需良种的选育、推广、调运供应工作。
  县良种场初于1973年在原电尕农场内创办良种繁育基地。1977年2月在电尕乡吉爱那村南农建基地上正式成立迭部县良种场,大面积引进和繁育适应本县气候和土壤特征的农作物优良品种,供应全县。现有良种繁殖耕地面积803亩,各类耕作、脱粒、运输等农用机械设备基本齐全。
  林业技术推广站1984年5月成立迭部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承担着本县林区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育林保护、病虫害防治,以及发展经济林木等方面的科技推广和咨询服务业务。有林业技术人员8名,站内已建有标本室5间,制作林区昆虫标本3300余件,树木标本1000余种,植物标本1300余份 (315种)。
  县气象站成立于1972年4月,翌年开展本县气象观测工作。1990年有气象工作人员9人,配有气压、气温、湿度、风、地温、日照、雨量、蒸发等气象观测仪器2套〜3套,传递气象情报的无线电通讯设备1套〜2套。自1973年以来定时、准确地观测和记录了本县的气象资料。
  地震测报台始于1975年1月在县气象站设立地震测防业务。1971年正式成立迭部县地震测报台,配技术人员5人。由省地震局配发微震仪1台,进行临时性观测。1979年1月,新增土应力、土地电等观测手段。1986年增置105K水化观测仪器1台,1987年又增购FD—125水化观测仪器1台。1988年1月正式投入观测,并向省、州有关部门报送观测资料。
  三、群众性科普组织,
  1987年成立迭部县科学技术协会,有会员6人。县内先后成立的群众性专业学会有5个:1984年5月成立林学会,有会员21人;1986年6月成立医学会,有会员83人;1987年1月成立农学会,有会员6人;1987年12月成立畜牧兽医学会,有会员22人;1988年7月成立食用菌研究会,有会员49人。
  1987年后各乡先后成立乡镇科普协会11个,共有会员152人。
  第二节科技队伍
  一、科技队伍的发展
  迭部这块少数民族聚居的千年古土,在旧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边隅僻壤,从未重视过本地区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更难奢谈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及劳动方式极为落后,人民群众无法摆脱愚昧落后和陈规陋习的束缚,过着糊口度日、维持生存的穷困生活。至解放前,全境没有一所小学,更无1个小学以上的毕业生。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本县科技队伍的形成和成长创造了条件。建国初至1958年前,上级党政组织派进上、下迭两区的干部中,多数是老解放区工农出身的干部和当地少数民族农牧民中吸收的积极分子,文化程度低,科技队伍尚未形成。1959年后,教育、卫生等系统始有少量师范、中专毕业生分配到迭部工作,成为境内科技队伍的先遣队。
  1962年建县后,随着文化教育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各条战线的干部队伍迅速增加,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又随着农林牧、水电、气象等行业科技单位的相继建立,科技队伍从无到有开始形成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很多外省、外地县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各类科技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到迭部,输入全县的各个行业,支援并献身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事业,成为本县科技队伍的先头军和骨干力量。也正是在这批骨干力量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培养教育下,当地少数民族中的科技人才茁壮成长。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园地上生根成长起来的当地藏族中的知识分子及各类专业人才开始涌现并走上工作岗位,而且逐年增多,成为本县科技队伍中的一支充满希望的生力军。“文革”期间,受十年动乱的干扰,知识分子被划为“臭老九”,受到冲击,使各行业的专业人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至1980年,全县929名干部队伍中,共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专业人才97人,其中少数民族19人;中专程度的307人,少数民族53人。全县科技队伍在数量上已有显著增长。同期内还有在迭省属企业国营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等单位内亦有一支专业科技人才在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开始得到充分认识,广大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才由“臭老九"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得到重用,在各条战线上的作用得以发挥。尤其是当地少数民族中的各类专业人才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全县科技队伍日益壮大。1990年全县1255名干部中,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6人,少数民'族496人,占80.3%。其中农林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有38人,少数民族20人,占52.6%;工交系统24人,少数民族14人,占58.3%;卫生系统153人,少数民族116人,占75.9%;经济、会计行业83人,少数民族61人,占73.5%;教育系统317人,少数民族252人,占79.5%;其他51人,少数民族33人,占64.7%。
  二、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务)的评聘和晋升
  1981年成立迭部县评定社会科学专业干部业务职称委员会以来,遵照省、州统一安排,开始在建筑工程、农技、畜牧兽医、教育、卫生、会计统计等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了调查摸底和技术职称的评定工作。1987年该委员会改组为迭部县专业技术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县劳动人事局;又相应成立了文教、卫生、农林、水利、会计统计等系列专业技术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工作主要分为套改复查、专业职称考核评定和聘任、职称晋升等几个方面。高级职称由甘肃省职改领导小组批准,县人民政府授予和聘任;中级职称由甘南州职改领导小组批准,县人民政府授予和聘任;初级职称由县职改领导小组批准,主管部门授予和聘任。至1984年全县528名专业技术人员中第一批评定各类专业技术职称136人,其中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30人。此后又分年度评定了又一批各类专业技术职称,原评定的转入正常晋升。至1990年全县共计666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共评定或晋升各类专业技术职称240人,其中,副高(相当于副教授)职称4人,中级(相当于工程师)职称69人,初级(相当于助理工程师)167人;员士级426人。
  第三节科技成果
  迭部是1962年才建立的新县。建县前各行业科技单位均未成立,科技队伍尚未形成,还谈不到科技成果的创造。建县后正在县属科技单位开始建立,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陆续派入,科技队伍逐步形成不久,便遇到了十年 “文革”,使县内发芽不久的科技青苗遭受“春冻”之灾,延长了发育和成长的进程。至70年代,在农技推广、水电、畜牧兽医、教育、卫生等方面已初见成果。1978年后,本县和全国一样,迎来了尊重知识、科技兴国的新时代,极大地激发了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改变本县落后面貌,治穷致富,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创造新的成果。
  一、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推广方面1958年前仅在改变本区浅耕、撒播、耕播合一等旧的耕作制度上进行了初步改革。1962年建县后在继续改革旧的耕作习惯的同时,农技推广主要以引进良种为主,先后试种和推广阿勃系和甘麦系优良品种,初以甘肃96号更换当地土麦,后又以阿勃系和甘青系品种更换甘肃96号,使全县平均亩产由百斤左右增到200斤左右。1973年又引进蜀万系小麦品种15个,经试种对比,推广蜀万29号、723号、雅万2号,以雅万2号增产效果最佳,经大面积推广,蜀万系替代甘青系,使小麦亩产由200斤左右增至300斤左右。20多年来,先后推广良种62种,青稞7种,蚕豆3种,油菜6种,均收到显著的增产效果。
  科学施肥方面,1975年〜1980年进行了"5406"菌肥拌种、春小麦施放硝酸铵磷肥、土壤分析与合理施肥研究等项试验和推广,使春小麦、蚕豆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1987年〜1988年在九龙峡进行了220亩配方施肥试验与推广,增产效果更显著,亩产384斤,比对照亩产194斤增长97%。王曾泰主持的《迭部县土壤营养分析及合理施肥研究》被选入甘肃省《科学成果选编》。
  1982年后,为深化对县情的认识,适应新的发展规划的需要,县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全县农林牧水技术人员,先后开展了对本县土地资源、气候、水资源、森林资源、畜牧业资源、种植业资源、乡镇企业、土壤等各类资源以及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等项目的综合调查和区划。其中《迭部县农业资源调查综合区划报告》《迭部县土地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迭部县乡镇企业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于1989年荣获甘南州首届科技表彰大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6年又进行了全县土壤普查。其中,县农技站的《迭部土壤资源概查》和《迭部县土壤普查报告》,于1988年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二、畜牧业技术
  在畜禽品种繁育改良方面建县以来把畜禽品种改良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措施。60年代主要通过选育改良来优化当地品种为主。1970年开始引进外地优良畜种,与本地畜种杂交改良,创办繁育基地。还采用人工授精和人工冷冻精液配种新技术。在黄牛改良中,1973年引进三河牛,选卡坝乡安子点试验;1985年购进液氮30升和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620粒,进行人工冷冻精液配种。在绵羊改良中,曾引进新疆羊选点试养,1984年又引进内蒙茨盖半细毛羊试养推广。对山羊、猪、鸡等畜禽品种,亦先后多次采用选育、引进和更换良种等改良措施。
  在畜禽疫病防治方面县畜牧兽医站和各乡兽防站设立以来,向全县农牧区广泛宣传和推广了畜禽疫病防治科技知识,开展畜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先后对全县畜禽疫病作了全面调查,基本掌握了县内畜禽的常见病和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性畜病等各种疫病的发病规律。又经过数十年的针对性防治措施,已基本消灭了牛瘟、牛肺疫两种传染病;基本控制了口蹄疫、炭疽、破伤风、布氏杆菌病、狂犬病等14种传染病,达到了国家控制标准。同期内,还对全县草场资源及草场鼠、虫害情况作了全面调查,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灭鼠杀虫、保护草场的有效措施。
  三、林业技术
  1984年〜1986年间,完成了《迭部县林业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1987年〜1988年,迭部县林技站在西北林学院植保系师生的协助下,开展了迭部林区森林植物调查和林木昆虫区系调查工作,编写了《迭部林区森林植物调查及树木简志》,筹建了林木种源试验基地20公顷;收集了林区昆虫标本400、200余号,重点调查了虫害类别,建立了迭部林区昆虫标本室,正在编写《迭部林区林木害虫系和主要害虫防治方案》。
   在林业生产中,省属森工企业迭部林业局推广应用的索道机技术,曾获得甘肃省1987年科技进步四等奖。
  四、其它技术推广
  食用菌培殖中,1978年县科技局承担州列黑木耳养殖试验课题,先在花园乡设点试验,1980年迁至县城西河滩,筹建试验基地养殖成功。1988年荣获甘南州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当年发展黑木耳养殖专业户36户,年产量达3000公斤,产值13万余元。1989年专业户发展到79户,年产7000公斤,产值30万元。因此项成果,县科委被甘南州政府授予“在科技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又荣获甘肃省科委“全省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1990年木耳养殖专业户增至85户,年产量达8000余公斤。
  五、气象测报
  在气象测报中,县气象站依据省内外和本地气象观测资料,经综合分析已能较准确地预报本县短中期天气。
  六、地震测防
  1985年在预测省内天水、礼县等地地震时,迭部地震测报台的测报资料曾得到甘南州防震办公室的奖励。1990年在测报甘肃景泰、天祝地震中,县地震测报台曾受到甘肃省地震局的奖励。
  第四节科普活动
  科普宣传自1977年县科委(局)成立以来,先后采用发放科普资料、放映科普电影、科技成果实物展览、图片展出,发挥专业学会作用等办法,向全县广大城乡群众进行科普宣传。通过单位负责人会议和专业会议向各级领导进行重视科技和科技知识的宣传。1984年以来,注重发挥了农学会、畜牧学会、医学会、食用菌协会等专业学会的作用,向城乡群众通过图片和科技成果,展出宣传科普知识。
  1989年10月,县科委在“国庆”物资交流会期间,配合州科委,举办科技成果实物展,展出各类农药、化肥19种,食品5种,兽药8种,食用菌产品5种;破除封建迷信、森林与人类、优生优育画展344张;农村科技致富迭部县科技成果统计表一百例,迭部国民经济成果22版,参观群众达3880人次。向基层发放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各种科技资料100多种,2500多册。
  1990年县科委(协)组织开展了科技兴农宣传月活动,组织各协会18名技术人员播放科教电影、图片展览508张,发放农、林、牧科技宣传资料200册,参观群众达4200人次。
  科技咨询服务县内科技咨询服务工作,主要由县科委和科技单位通过提供一般性咨询课题和帮助生产单位重点解决技术难题两种形式开展服务。县科委(协)近年来组织各专业协会和技术人员开展科普宣传的同时,设点开展科技兴农致富、食用菌养殖、畜牧兽医、乡镇企业、防病治病、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科技咨询服务。到1989年共接待咨询服务5000余人次。在协助县属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方面,1988年县科委帮助多儿乡从外地采访聘请工程师,实地论证了多儿沟修建大型养渔池的计划,避免了盲目性投资。1989年县科委针对本县各乡镇企业中如何改木材粗加工为细加工,使产品增值这个全县林业生产中的共性课题,组织人力到兰州、天水等地考査取经,如对多儿乡筹建“卫生筷”加工等项目提供了技术服务。
  技术培训县科委及各主管部门通过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为全县城乡建设培训急需的适用技术人员,是本县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县科委于1985年〜1990年,分年举办木耳养殖技术培训班6期,为各乡村培养技术人员239人。县林业局于1976年〜1990年连续分年举办林果栽培、林木病虫害防治、木材经营管理、护林防火等专业技术培训班多期,共为县属林场及各乡培训技术员420人次。农机局1980年〜1990年先后共办了10期农机人员训练班,为农村培养了800名拖拉机手,他们在脱贫致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农牧局于1983年〜1989年,先后分别举办了畜牧、防疫员、科学种田等专业技术培训班4期,为乡村培训技术员123人(次)。财政局于1985年以来,为帮助基层单位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先后举办会计专业培训班2期,受训学员114人。
  第三章文化艺术
  昔日迭部虽然地处深山僻壤,交通闭塞,贫困落后,但在这块边隅古土上,却蕴藏着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古朴独特,源远流长。早在秦、汉、三国及南北朝以来,古迭州系羌、氐、汉、党项、吐谷浑、吐蕃等多种文化接触融合之地。而且从很多考古发掘、史书记载、古文化遗存以及绚丽多彩的民间文艺中,都表露出这种民族文化合流与演进的发展特征。埋在地下的古文化遗存;流传久远的民俗风情;口传、心记、行表,且世代相传的各种民间故事、歌谣;保存数百年的古建筑艺术和壁画艺术;以及建国后迅速发展的现代文化,都是贯通古今的史廊缩写。虽然有的民间文艺中渗透着较浓的宗教迷信色彩,但仍不失民族文化精粹和天然宝库之圣誉。
  第一节文化机构
  一、文化行政管理机构
  县文化教育局
  建县前,迭境历无文化管理机构。1962年建县后,县人民政府始设文教卫生科,主管全县文教卫生事业。“文革”期间于1968年6月改为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文教组,1975年9月政治部撤销后恢复原建置并更名为县文教局。局内一直由一名副局长分管文化工作,配有文化专干4名。后局内分设文化办公室。
  县广播电视局(站)
  始于1968年12月16日成立县广播站,协同县文教局致力于县乡广播网点建设1976年元月成立迭部县广播事业管理局,与广播站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6年增开电视业务后改称广播电视局。是年建成面积为869平方米的四层单面砖混楼一幢。局内配局长1人,副局长1人,1990年有职工15人。县档案局(馆)
  始于1963年9月9日成立迭部县档案馆.从1964年2月7日启用印章,开展业务。由县委秘书兼任馆长,配专职干事1人。1965年配专职副馆长1人。“文革”期间,县档案馆一度陷于瘫痪状态。1970年建立了县革委会办公室文档组。至1974年6月6日,正式恢复并成立县档案馆,编制3人。仍由县委办公室主任兼任馆长,配1名专职副馆长。1980年12月成立迭部县档案局,局、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从此脱离县委序列,由县委与政府双重领导。1988年4月根据中央(85)29号批转《关于调整我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请示》的通知精神,将县档案馆归入县政府序列。至1990年实有职工5人。1991年建成面积为718平方米的四层单面档案馆楼。
  档案工作县档案馆(局)建立以来,先后开展的主要业务是:对全县各建档单位历年的各类文书档案,按规定逐年通过清理、征集、接收、鉴定、整理、立卷、归档、编目,收藏为县档案馆的主要档案资料;协助、指导、检查、监督全县城乡各建档单位按时整理和管好自存档案,并通过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开展检查评比、档案展览等活动促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根据《甘南州档案馆开放档案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向县内开放档案,提供利用;还根据本馆力量编写馆藏档案简介如《迭部县历届党代会简介》、《迭部县档案馆介绍》、《全宗名册》、《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等资料。198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档案工作恢复整理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决定》中,本县电尕公社综合档案室和县人行档案理人员奂开珍分别被表彰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1992年县档案馆晋升为省二级综合档案馆。1994年11月又经省州检查验收后晋升为省一级档案馆。
  馆藏档案县档案馆(含县委、政府、公安三个档案室)至1988年馆藏档案71类,全宗26个,案卷10603卷,长107米,其中文书档案7855卷,科技档案32卷(盒),专门档案2716卷,声像磁带6盘,其它资料1478册。主要有:1954年〜1961年上迭和下迭区(乡)形成的部分文书档案;1962年建县以来,县、乡各建档单位历年的文书档案;有当年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遗留的中华苏维埃钞票、军号、实物照片等革命文物档案和考查介绍材料;有1980年后围绕经济建设而逐步建立藏入的科技档案、财务档案,农、林、牧业区划调查成果,地名普查、人口普查、土地普查,以及产品、基建底图、设备等档案资料;有班禅副委员长、宋平等中央、省级领导人来迭视察时的讲话录音、照片等资料;有省、州有关综合统计资料,图书资料,党政刊物、文史、地图、报刊装订本、工具书等图书资料;还有1987年1月迭部地震现场调查录像等资料。
  二、文化事业机构
  县文化馆
  县文化馆成立于1982年1月。起初借用县电影公司一间平房办公。当年着手建馆,至1984年在县城中心建成总面积1442平方米的三层双面办公楼,楼体设计美观,楼梯间分设东西两头,廊檐走道环绕四周,与县政府大楼南北对应。文化馆从1985年正式开展业务,人员逐年增加,配有正、副馆长各1人,共有图书管理、文物、美工、会计等业务工作人员8人。馆内设有文物展览、书画展览、图书阅览、乒乓球、录像、舞厅等活动室。
  县文化馆开展业务以来的几年中,先后组织业余文艺爱好者主办过多次书法、美术、文物、计划生育宣传、科技成果、经济建设成果等专题展览;还主办或协同体委、工会举办流行舞、广播体操、气功等培训活动;利用“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举办象棋、跳棋、乒乓球等项目的文体活动。为活跃县城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了作用。
  乡、村文化站、室始于60年代后期,曾有不少公社机关驻地办起公社文化站,大队办起文化室,以学毛著、唱革命歌曲为主要活动内容。后因盲目举办、场地不落实等原因而自动消失。1980年后,乡村文化开始引起重视,在县文化主管部门的催促下,至1990年电尕乡办有一处文化中心,益哇、旺藏、洛大等乡先后办起乡文化站。其他乡在准备筹建之中。有少数村委会办起文化室,主要开展文化娱乐和识字扫盲等活动。
  县新华书店
  迭部县新华书店创建于1964年5月,成立时店址建在电影院西侧(今幼儿园内)。1966年重新修建并迁往县政府东侧今址处。占地1800平方米,1986年将土木平房改建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建筑面积126平方米。1993建成两层戴帽砖混营业楼一幢,建筑面积为658平方米。县店于1972年在迭部林业局驻地白云增设图书销售门市部1处。新华书店初由县管理,1981年收归省新华书店统管,现为在迭省属文化企业。1990年有职工5人。
  县新华书店建立以来,全县图书发行工作(包括中、小学课本),均由书店统一经销。建店初年销量5万〜6万册,“文革”期间降到2万册左右。1980年后,随着全县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图书需求量逐年增大,1990年各类图书年销量30余万册。1995年达到76万册。
  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建国前,迭部境内无电影放映。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于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迭部队于驻地电尕放映幻灯片和黑白电影,电尕附近村民第一次看到电影。1954年省办电影放映队来迭在沿江少数乡村巡回放映。1959年后,上迭地区仍靠驻迭部队放映电影;下迭地区的乡村则由龙叠县电影放映队不定期巡回放映。
  1962年建县后,正式成立本县第一个电影放映队,配有16毫米放映设备1套,放影员4人。1966年发展到3个放映队,由8名放映员分电尕、旺藏、洛大三片巡回于全县城乡放映电影。
  1973年成立迭部县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又将放映队改为迭部县电影放映站,有职工7人,35毫米放映机,1套。全县放映单位增至5个。同年,还在县城中心建成面积2040平方米,装有922个座位的电影院1座,从此终结了县城民众露天场院看电影的历史。
  1981年4月,改县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为迭部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简称县电影公司。1983年,全县9个8.75毫米电影放映机全部更新为16毫米放映设备。
  1990年县电影公司有职工7人,全县放映单位发展到22个,其中县属农村放影队12个,省属工矿企业放映队10个;库存和发行影片拷贝200多个。
  县民族歌舞团
  本县在1978年前只组织过数次业余文艺表演团体:“文革”期间,造反派曾组织过“毛泽东思想业余宣传队”,演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和自己编排的其他文艺节目到县、乡演出。此后,县文化主管部门也曾组织过几次业余文艺演出代表队,先后参加过甘南州庆、庆祝延安文艺座谈会等文艺调演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活跃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的群众文化生活,于1979年12月成立了迭部县民族文艺工作队,简称县文工队,成为本县第一个专业文艺团体。从本县少年儿童中选拔吸收了30名文工队员,调配了教员,集中在县城东10公里处的红专学校(今电尕乡谢协小学)进行培训。1981年于县城东端新建成县文工队队部,占地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平方米。文工队调配队长和政治指导员各1人,演职和后勤人员一直保持在30人左右的定编范围内。内设舞蹈、器乐、声乐3个专业队。1992年更名为迭部县民族歌舞团。
  县民族歌舞团成立以来,以表演歌舞为主,经常巡回城乡为广大群众演出文艺节目,为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10年中先后创作演出了不少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节目,主要有:藏族舞蹈《青稞酒醉了迭山人》、《美酒献给科学家》,小舞剧《娶亲》,歌曲《我爱迭部风光好》,口技《山乡春早》,藏语演唱的迭部民歌《猫儿穿靴子》、《金色的骏马》、《东赛》、《嘉周玛》、《愿你永远年轻》等。
  县歌舞团还曾数次到甘南州府合作以及友邻地区陇南、定西、四川阿坝州等地交流演出。1987年,团内还选调几名舞蹈演员参加甘南州歌舞团编排的大型藏族历史舞剧《顿月•顿珠》的演出,并分担主要角色,随团参加了 “西北艺术节”、“五十三国世界大坝会议”的演出。
  第二节民间文艺
  一、藏传佛经
  藏传佛教在全民信教的迭部有着悠久的发展史。随着藏传佛教及其各教派的兴起和弘扬,寺院收藏和积累的藏传佛经,成为宗教文化的瑰宝。各寺院都在经堂内修有藏经楼,解放初期分布于全县33座寺院中,藏经楼总面积达760多平方米,藏经数量达8700多卷,各类平装、烫金牌本的经卷基本齐全。这些数量丰厚、卷轶浩繁的佛学经典,凝聚着佛门高僧大德们关于佛学、哲学、文学、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静读苦修的心血,是民间珍贵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反封建斗争和“文革”期间,在“极左”的干扰下大部分被毁。1981年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以来,随着部分寺院的恢复重建,寺院藏经传统逐渐恢复,各类佛经日益增多。这个民间文化的丰厚遗产已逐步恢复并形成一定规模。
  二、民间音乐
  迭部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凡逢年、过节、娶亲、盖房等喜庆之日及农牧业劳动中,常伴有形式多样、情调别致、内容丰富的民间音乐艺术。这些民间音乐的歌词和乐曲以前没有文字传承,均系民间艺人们心记、口传,并通过歌唱、伴奏而传给后辈。曲调一般无变化,歌词则既有旧传又有新编,常以旧调填新词。旧词内容神化色彩甚浓。1988年县政府曾组织力量搞“三集成”中进行过采集,通过录词谱曲加以整理。迭部境内流传的民间音乐主要有民歌、舞曲和僧乐。
  (一)民歌
  (藏语称“勒”;本地藏语称“旦热”,意为“赞颂”。)迭部民歌是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男女老少皆适宜的一种很普遍的歌唱形式,歌声几乎伴随着人民生活的大部分场所。歌调种类很多,主要有:丁智调、迭鲁调、卡黑调、肖央调、勒鲁调、要赛调、东赛调、阿地阿扎仑调、加卡阿鲁朗调、亚瑞亚瑞调,强勒日调、哈列调、亚拉日华调、尼姆调、玛勒调、尕勒调、尕地调、巴勒调、阿列调、哇勒调、阿若调、亚若调、勒瑞调、俨勒调、勒调等。以民歌的情调和内容而论,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酒歌藏语称“强勒”。一般在逢年、过节、盖新房、办喜事等喜庆之际演唱。曲调节奏自由,热情豪放,歌词内容丰富,以庆贺和祝福为主。歌唱形式以一人单独演唱或二至多人联合演唱两种,以独唱为主;还有趣味性对答式演唱。
  山歌藏语称“拉伊”。多在山野、森林、牧场等野外歌唱。曲调长短不一,高亢、自由、抒情、悠扬;内容多以情歌为主,青年男女通过歌声来抒发和倾吐相互爱慕之情;歌词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歌唱形式有独唱和对唱两种。
  劳动号子(劳动歌)迭部藏族人员在从事某种农牧业劳动中常以欢快的歌声相伴,而且在不同的劳动活路和劳动强度中,其唱腔和歌词内容亦各有不同。如播种、收割、打(碾)场、拉木头、打墙、打酥油、制毡、赶牲口等劳动活,都各有不同曲调、各具特色的劳动歌。有的边干边唱,一人领呼(唱),众人应和。节奏感很强,给群众劳动起着鼓干劲、增强气氛的作用。调子很短,一般只上、下(阴、阳)两句。有的只哼曲调而无歌词。 县内民歌按地域和格调可分为四个色彩区:洛大、腊子口、桑坝、多儿、花园5乡为一个色彩区;旺藏、阿夏、尼傲、卡坝4乡为一个色彩区;达拉乡独为一区;电尕、益哇两乡为一个色彩区。
  (二)舞曲迭部境内的民间舞曲,因地域差别而格调不同、色彩各异。大致分为:东部地区的《嘉热》舞曲,中部《尕巴》舞曲,中西部《阿嘉》舞曲,佛教寺院的《法舞》曲等4种。这些舞曲的共同特点是:节奏自由、热情豪放、古朴典雅。舞曲演奏形式,多在跳团体舞或演唱时,以锣、鼓、海螺、号等器乐伴奏或演奏。
  (三)僧乐僧乐指区内佛教寺院跳“法舞”及重要佛事活动中,进行吹奏、敲击的器乐队。主要乐器有:长筒号(长约数米)、呐、海螺、大小鼓、锣、钟、钹、铜铃、碰铃、钗等组成。没有弦和键盘乐器。演奏者由寺内有演奏技艺的僧人组成,一般9人为宜。僧乐演奏时,音量恢宏,气氛森严,产生一种神奇的古乐格调。
  三、民间舞蹈
  舞与歌密不可分。歌舞是音乐、舞蹈、文学、装饰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迭部境内传统的民间舞蹈丰姿多彩。俗有“歌的故乡、舞的乐园”之美誉。每逢佳节、喜庆之日,热心于歌舞表演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成群聚会,载歌载舞。它是一种自演自唱、欢庆祝福、抒发幽情、祈福禳灾的团体娱乐活动。县内民间舞蹈从东到西主要有以下几种:
  《嘉热》舞亦称“杜定”,均系藏语音译名;又因其舞呈“〇”形圆圈而舞,故冠以“罗罗"之名。出于县境东部洛大、腊子、桑坝一带。一般以村为单位。参演者以妇女为主,有时也有男子相伴,但仅限于本村出生的人才有参演权。人数以五六个至数十人不等,因场地宽窄而宜,于室内、场院、街头均可。表演时舞蹈者手拉手围成圆圈,又跳又唱,步调整齐,动作一致,舞蹈动作有左右摆动、踢、踏等较简单的几种姿势组成。当有男子伴舞时,女舞众在里圈歌舞;男舞众在外圈摆“玛”(意为“龙门阵”),鸣枪、吆喝助兴。唱法有对唱、领唱、和词等形式。
  《尕巴》舞“尕巴”系藏语音译名。主要盛行于县境中部旺藏、尼傲、卡坝乡一带。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七至二十二日“蹈”节期间跳一次,表示欢庆收获。其盛况不亚于过旧历年。一般以村为单位举办。表演者以男子为主,女的围观、喝彩助兴。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团体舞,也有哑剧、喜剧、杂耍、模拟等多种表演形式。团体表演时,男舞众们手持火枪或步枪,既舞又唱,并鸣枪、吆喝助兴,表现出粗犷、豪放的热闹气氛,使表演达到高潮。歌词以三句为一首,以情歌、神话故事、赞颂事或物等为主要内容。 《阿嘉》舞上迭称“阿杂”,均系藏语音译名。盛行于县境中西部旺藏、尼傲、卡坝、电尕、益哇等乡农村。《阿嘉》舞每年表演次数较多,于新年、正月十五、五月十五“香浪节”(意为采薪),建房、修桥、结婚等喜庆期间都举行表演活动。舞场随条件任选室内、院落、广场、街头不限。多为男子双人表演,女众伴唱或围观助兴。舞蹈动作简单而粗犷。歌词内容通过回答、对唱等形式表述当地藏族的风物习俗以及祝福、庆贺、祈盼之情;现编现唱,以快编、风趣者为佳。
  《法舞》是各佛教寺院以佛事活动为主要目的,由本寺僧众身着古(戏)装,头戴奇型神像面具,足蹬藏靴,在僧乐队的伴奏下表演的一种舞神行法的团体神舞。其宗教崇神色彩甚浓。《法舞》以尊神显威、祛邪镇恶、祈福禳灾,劝人行善,布施信教为宗旨。一般于每年正月十五和五月十五日法会期间或其他较大的佛事活动之日进行舞神表演。《法舞》的表演规模及参演人数都有较严格的规定,一般定员55人,其中僧乐队9人。表演多在寺院大经堂前广场进行,场面壮观、气氛森严。在音量宏大的僧乐声中,表演者据其所扮神位(角色)手舞足蹈,竭显神威,使人望而生畏。舞蹈动作不同于其他民间舞蹈中的起落一致性,虽然群体列队而舞,但演姿各具其态。每次舞会都有寺属各村众多信教群众赴会观赏;亦有部分信教民众跪拜于场内,祈求神威祛邪恶,保安康。
  《狮舞》在旺藏、赛当等寺院举行法会跳《法舞》时,还有一项舞狮表演。雄狮道具的式样,以及舞狮的基本动作与汉地基本相似。由二人顶狮,一人在前驯导;有摇头、摆尾、打滚、跳跃、跑场等动作。
  四、民间文学 民间口头流传的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珍贵财富。迭部境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故事、民谣(歌谣)、谚语、笑话等形式,均系当地农牧民群众世代口头流传,无文字记述。1980年以来始有民间文学爱好者零星择优收集整理,在州办刊物和县办文艺杂志《腊子口》上刊载。1988年根据文化部、国家民委和民研会的《通知》精神,为了挖掘和继承民间文学的宝贵遗产,在县政府主持下,由宣传、文教、文化馆等有关部门参加,成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组织专人深入农村牧区收集整理了民间故事50篇,歌谣106首,谚语550条,使县内部分民间口头文学得以及时抢救。
  在本县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工作中,本县籍藏族干部杨文才因成绩突出,被甘肃省文化局于1982年11月授予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又于1991年7月2日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并颁发了获奖证书。还于1995年5月4日,被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辞书编辑部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编委会录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民间故事是迭部藏族人民口头流传的内容极为丰富、听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之一。其寓意含蓄、语言诙谐;既有趣味,又有教诲。各地常有不少热爱和专长于讲笑话、讲故事的民间艺人,利用各种聚会娱乐场所,山林、牧场、农田劳动间息之余,或室内闲聊之际,绘声绘色地讲听众。其内容多属表达劳动人民对旧世道的嘲讽;通过故事鞭挞封建统治者的腐败。颂扬劫富济贫、惩治邪恶的英雄;溢露贫苦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1980年以来县内一些民间文学爱好者曾搜集积累,在州、县刊物上登载过数篇民间故事。1988年“三集成”中进一步收集整理并汇编了藏汉两文《民间故事集成》50篇。
  歌谣迭部民间歌谣不仅曲调优美动听,而且词语精练、纯朴,寓意深遂,褒贬分明,是境内民间文学之珍宝。同样也是口头流传并随景创编而无文字记载的民间文学。民间歌谣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流传很广,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主要有民歌、山歌、酒曲、劳动号子等形式。民谣通过歌声和练达幽默的语言来表达,抒发歌者欢喜、爱慕、崇敬、赞颂、憎恶、嘲讽之情。很多乡村都曾先后涌现出不少能编能唱的男女歌手。曾有爱好者收集民谣精粹。1988年“三集成”工作中通过民间歌手的表演和口述收集整理了106首民谣,选入藏汉两文《歌谣集成》县卷中。本县籍藏族作者杨文才编写的民歌“可爱的布谷鸟”19首已于1989年被选入青海民族出版社发行的《藏族民间歌曲选》。
  谚语是中华大地各民族都共同具有的一种语言艺术。迭部藏族亦不例外。在全县农牧民群众中逐辈口授、世代流传着一种通俗、顺口、朴实、精练、清新、含蓄、动听,而格式和词语比较固定的口头饰美语言。既有形象鲜明的生动比喻,又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独特的地方色彩,实为“语言中的珍珠”,是民间文学中一簇永不凋谢的鲜花。本地谚语中包含格言、歇后语、顺口溜。每条谚语多为两句,亦由三句组成。无论在交谈、讲演、辩解中,善用、巧用、多用者颇受赞赏。谚语涉面极广,论理、道德、风尚、人际关系、因果报应乃至自然现象等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各个方面都有谚语流传。其数量之多难以尽记,失传者在所难免,新创亦为数不少,例如“狗咬汽车多管闲事”一条显为现代新创。1981年以来始有爱好者择优收集。1988年“三集成”中,共收集整理了550条各类谚语,已选入藏汉两文《谚语集成》县卷中。
  五、民间工艺
  境内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壁画、酥油花、木偶表演、泥塑、木刻等,而且主要集中于文化层次较高的佛教寺院内。
  壁画各佛教寺院经堂内壁、梁柱,前檐装板、墙壁上,均画有工艺精湛的壁画和布画。多以佛像和宗教故事为主要内容,且因教派不同而各有规范。画师多请外地工匠承担;部分出自当地名艺之手。据传多儿达益(洋布)曾有一位名为“阿古拉索"(意为和尚画匠)的画师,他于60年代初逝世,卒年80有余,他的壁画、布画色调匀称、工笔精细,故事人物神态逼真,拉卜楞寺院留有他的亲笔画作。
  酥油花是藏传佛教寺院的一种特有绝技。它的造型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迭部境内的电尕、旺藏、赛当等寺院,于每年正月十五日均有酥油花展之例规。酥油花是以酥油为主要原料,按需配入各种颜色,并适量加入面等配料以增强作料硬度,由僧侣中的能工巧匠捏制成人物、山水、动物、花卉、建筑物等多种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一般置于阴凉低温的室内展出,将工艺品集中摆放得犹如一帧大盆境状的展盘,一般约10米长、4米〜5米宽的规模。历次展出都颇受群众赞赏,堪称一种工艺精巧的雕塑奇观。“文革”期间被迫中断,1985年后陆续恢复,但规模尚小。 木偶艺术1958年前旺藏寺院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在跳法舞、进行酥油花展的同时,还举办一种木偶工艺观赏活动。制作木偶的原料主要是泥、布、纸、木板、枝条、颜料等,有制作技艺的僧工通过画面设计、捏、编、折叠、泥塑、木刻等手工工艺,制作出两座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外型美观考究、造型奇特的“经堂”模型。其中,一座“经堂”大门敞开,堂内有许多约17厘米高的木偶喇嘛、和尚列队拜佛,供桌上的酥油灯光闪烁,神态栩栩如生,其境清静、优雅。另一座“经堂”廊檐上,有一群木偶人被系在绳索上表演杂技;“堂”内点燃一盏酥油灯,木偶小“和尚”们手持各种器乐进行演奏,(寺院僧乐队配以优美的音乐),手托酥油灯的“和尚”们漫步起舞,模拟僧人的举止磕头拜佛、转“古拉”。整体造型,呈现出一帧逼真的经堂建筑艺术及佛事活动场面的微型立体画面。实为寺院僧侣中捏、折叠、编制、雕塑、木刻等精湛工艺的综合表现。
  木刻木刻多见于寺院经堂木质建筑和器具上。农村民房仅有个别富户屋檐部亦有木刻彩纹装饰。木刻工艺一般请外地工匠在修建寺院时一次完成。雕刻图案与汉地寺庙类同,有藏汉合壁格调。
  第三节群众文艺
  一、群众文艺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教育文化事业和交通、经济的发展,县内群众文艺在继承传统歌舞,充分挖掘民间文艺珍宝的同时,先后引进了大量现代文化艺术,且在继承、结合和创新中得到较快的发展。
  60年代中期多数乡村利用文化室开展文艺活动,1965年新年期间,电尕乡以文化室为阵地举行千人秧歌队表演。“文革”期间,县乡级曾组织“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编排藏族歌舞及语录歌等节目,进行宣传表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和发展,县文化主管部门于1980年后曾拨专款支持民间歌舞等文艺活动的开展,农牧区的传统歌会、舞会得到恢复,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民间优秀歌手和舞蹈爱好者亦层岀不穷,电尕乡崖巴村著名歌手尕豆,曾多次获得县、州优秀歌手奖;达拉乡岗领村名歌手如曼(女),桑坝乡甘善村名歌手九塔,曾获得甘南州优秀歌手奖。
  1985年后,演唱流行歌曲,兴跳交谊舞、迪斯科等流行舞会的自发性群众文艺活动,在县城、白云及乡镇驻地日趋活跃。文化馆、县工会、七九二矿等单位还专门装修和布置起歌舞厅,购置安装了扩音、灯光等现代设备,为群众文艺活动提供了场所。个体经营的录像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等新型的文娱体育活动项目陆续增加。城乡群众文艺活动的层次、内容和形式都呈现日益发展的势头。
  二、业余文艺创作
  迭部全境开发较迟,教育文化事业主要是1962年建县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群众性的业余文艺创作活动亦姗姗来迟。60年代初,干部职工中部分业余文艺爱好者的创作欲望之苗,因遇十年动乱的干扰而被“板结”在萌芽之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消除“极左”,改革、开放政策的感召下,文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得到诱发,久旱逢雨之苗破土而生,遂促成了1980年〜1983年迭部地区业余文艺创作的第一个春天的到来。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教局主持创办了第一部县办杂志《腊子口》。数十名业余文艺创作者也随之涌现,并在三期《腊子口》上刊载了他(她)们创作的各种体裁的作品100多万字。《腊子口》的创办为迭部的业余文艺创作开创了新局面。
  1983年《腊子口》停刊,业余文艺创作活动因场地受限而相对减少。县文化馆又先后举办数次藏、汉两文书法比赛、美术画展等活动;还办了几期馆办杂志《星星雨》,对县内业余书法、美术、文学作品的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1980年以来,县内有很多业余文艺爱好者,还先后在省、州及国家办的《飞天》、《陇苗》、《格桑花》、《甘南报》、《甘肃日报》、《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散文、小说、诗歌、民间故事、民俗风情特写、书法等体裁的文艺作品。其中本县籍少数民族业余作者占有较大比例。在本县工作的外籍作者中,兰永昉在迭部工作时创作小说《刘志丹演义》(已出版)。
  《腊子口》杂志简介
  建县后县办第一部杂志《腊子口》创办于1980、年。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教局的赵汉豪、宁学义、高魏、兰永昉、杨文才、刘登杰等组成编辑组,并向全县广大文艺爱好者发出了创刊声明和征稿通知。1980年3月召开第一次文艺创作会稿会议,参加业余作者25人。第1期《腊子口》刊载诗歌、中短篇小说、散文、藏族民歌、藏族民间故事、报告文学、剧本、藏族谚语、歌曲、美术、书法等作品51篇,字数30万字。赠发于县内各单位、作者、爱好者及省、州关心《腊子口》的有关人士。1982年出第2期,刊用各类作品67篇,39万字,作品内容增加了风物、特写、民俗、格言、读书札记、草原情歌等。1983年出第3期,刊用作品51篇,字数达40万,作品内容增加了长篇小说。
  《腊子口》杂志曾受到甘肃省作协副主席曲子贞的赞赏和支持,并于1982年3月9日撰写了《献给腊子口的祝愿》一文,刊登在第3期《腊子口》卷首。还受到卢克俭等甘南籍名人的好评,有的来信鼓励、支持《腊子口》继续办下去。
   《腊子口》的创办,为本县业余文艺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园地,为迭部地区开创了业余文艺创作的新起点。
  第四节广播电视新闻
  解放前迭部境内在新文化领域实属未开发的处女地。全境无报刊、图书发行业,更无广播电视等其它新文化的传播。新闻报道、广播、电视、录像、录音等新兴文化事业,均系建国后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且近年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迭部县作者发表作品一览表续表一、有线广播
  (一)县城广播事业的发展
  1968年12月16日,县广播站成立后,即日始向县城播音。初称“迭部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后改称广播站,由县革委会政治部主管。建站初仅有工作人员3人,旧房220平方米,TY1000A型500瓦扩大机、WPS430Ⅱ型收讯机、L601录音机、206型四速唱机、1.5千瓦汽油发电机各一台,广播线路沿街一条长1.5公里,安装高音喇叭18个。1969年添置L601录音机两部,更新5千瓦柴油发电机一台。
  1976年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成立后,加强了对全县广播事业规划、人员、经费和基层放大站的统一管理,是年,县站广播线路接通城郊8个自然村,高音喇叭增到63个,扩音机2部、1100瓦。 县广播站多年一直实行日内播音三次,早、中、晚共300分钟;星期日播音两次,共270分钟。以转播中央台和省台的新闻、报纸摘要、对农村广播等节目为主,约占每天播音时间的95%。自1972年后,不定期将县内召开的重要会议文件,紧急通知和中央、省州公开宣传资料等进行直接宣传或录音播放。1982年调配两名编采,开始创办县办广播节目,主要内容有“县社新闻”、录音报道、民族文艺等节目。随着县内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自办节目时间由原定每天10分钟增至20分钟(午、晚各10分钟)。
  (二),基层广播网点建设
  1972年根据省、州有关扩大广播覆盖面,让更多群众听到党中央声音的要求,首先在益哇、尼傲、达位、洛大4个公社建起广播放大站,实现小片广播网点127个。1975年增建腊子口公社放大站。1976年新建花园公社放大站。1978年又建起电尕、多儿、阿夏、卡坝4社放大站。至1979年建完麻牙(旺藏)、桑坝最后两社放大站。是年,全县12个公社全部建起广播放大站,52个大队中46个通了广播,261个生产队中234个安装了广播和入户喇叭,全县入户率达到71%。
  乡(社)放大站工作人员按每站2人(机线员、值机员各1名)配备,其中15名属半脱产。放大设备每站初配80和150瓦扩音机一台,1978年更新301型收扩唱三用机共8台。1982年,洛大乡放大站被评为全州先进放大站。乡级广播放大站经费由国家承担;村、户广播经费除国家一次性拨补基建投资外其余由集体和村民个人负担。
  1985年后,乡级广播站因受人员、设备管理、线路保护、经费等方面的困难和限制,部分已停办。至1990年继续开展业务的乡广播站有5个,有线扩音机9部、2550瓦,入户喇叭21只。
  二、电视
  (一)转播台
  1981年7月,国营七九二矿建成电视录像重放台,开始播放在外地录制的中央和省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录像,从此,县城及近郊第一次收看到电视。随后,迭部林业局驻地白云建立差转台1座,接转录像重放信号,使白云地区亦能收看到电视录像重放节目。
  1986年县广播电视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后,即在楼顶安装起第一座县办直径6米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天线系统和100瓦发射机,发射塔高13米。并于1986年12月3日始向县城及近郊转播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覆盖面半径10公里。发射与转播均为彩电。1987年9月28日,又开通并转播了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能收转9、12频道节目信号。为提高县城西郊电尕乡驻地一带的收视效果,增建电尕差转台1处。是年,又购置一套NationalF2电视摄像机,开始采录并播放电视自办节目。
  同期内,迭部林业局及其各林场也先后建成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1座,扩大了县内收看电视人口覆盖率。1987年后,乡办和村办卫星地面接收站也陆续建成转播。洛大乡率先于1987年建成第一座乡办3米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988年4月29日尼傲乡3米站也相继建成。6月4日增建多儿乡办站,年底,尼傲乡尖尼村委会在东尕卡村建起全县第一个村办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至1990年,全县建有地面站26处,电视覆盖人口达到38505人,覆盖率为76.68%,其中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覆盖人口38505人,覆盖率为79.10%;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覆盖人口16850人,覆盖率为33.6%。
  (二)电视机1979年,县广播局为试收中央、省电视台发射的电视信号而购进日本造12英寸黑白电视机两台,这是县内最早入境的电视机。随后,县广播站又购进三台彩色电视机。
  1981年七九二矿电视录像重放台建成播放后,县城少数单位及部分干部职工先后购买了电视。此后,随着县、乡、村办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相继建成,城乡单位和干部职工、农牧民中购买电视机的逐年增多,起初黑白电视机较多,近年来购买彩电者骤增。1990年全县城乡约有黑白和彩色电视机
  迭部县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一览表1500多台。
  三、通讯报道 建县前迭部无新闻报道专门机构。最早于1969年县革委会设立通讯报道组,属政治部主管。初配1人,后增至2人。1975年改归县委宣传部管理。报道组历年来主要向《甘肃日报》、《甘南报》和省、州广播电台投稿报道本县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每年约发稿300件〜500件,1988年发稿550件,被采用130份。县乡干部职工中现有业余通讯员19人。诗歌民谣谚语选辑
  诗歌
  重登腊子口
   ——肖华
   重登腊子口,
  往事浮万千,
   笑谈鲁大昌,
  当道凭天险。
  壮士斩关隘,
  赤胆过青山,
  依旧雄关道,
  今朝换新颜。
  峡谷跃明珠,
  车轮飞山巅,
  长征后继人,
  旗奋向新关。
  岷山
  ——阿丁
  横亘百里气势雄,
  山上白雪山下松。
  沟壑急流皆汹涌,
  峦嶂险峰尽峥嵘。
  栈道高悬红军路,
  标语频留传统风。
  等闲拓平岷山道,
  路旁殷殷杜鹃红。
  腊子口
   ——阿丁
  两崖对峙入云霄,
  一水中分波滔滔。
  军号声声山河动,
  战旗猎猎日月高。
  攻坚红军雷霆至,
  据险白匪魂魄销。
  敌堡残迹今犹在,
  油路坦荡鸟道消。
  岷山歌
   ——班代旺效
  古来都说蜀道难,
  当知山外有高山;
  石栈天梯犹可过,
  鸿雁不渡谁敢攀?
  红军千古英雄汉,
  缚龙擒虎闯万关;
  白云抬头望峰顶,
  人马映红雪和天。
  地覆天翻山河变,
  公路旋旋入九天;
  惊动神女看车队,
  含羞出没彩霞边。
  神女忽闻东风笑,
  遥见春色满人间;
  “司机搭咱北京去,
  敬献领袖酒一泉。”
  藏族情歌二首
  ——杨文才
  可爱的杜鹃花
  可爱的杜鹃花山坡上开,
  散出的芳香为了谁?
  清清的泉水岩石上流,
  叮咚的响声留给谁?
  美丽的姑娘寨子上住,
  敞开的怀抱为了谁?
  心中的宝贝
  当你在母亲腹中的时候,
  你是母亲心中的希望;
  当你呱呱坠地的时候,
  你是母亲掌上的明珠;
  当你呀呀学语的时候,
  你是全家生活有欢乐;
  当你迈步走路的时候,
  你是左邻右舍的使者;
  当你上山打猪草的时候,
  你是村人精神的寄托;
  当你料理家务的时候,
  你是小伙我心中的宝贝。
  歌谣和谚语选自本县民间文学三集成中采录、翻译和整理的其中78首(条)。
  歌谣28首
  醇香四溢的美酒(丁智调)
  精工建造的新房,
  象金柱银梁的宫殿。
  和蔼可亲的房主,
  象喇嘛和僧侣般相处。
  醇香四溢的美酒,
  象滋润心扉的甘露。
  ——1986年7月采录于旺藏乡次日那村
  悠扬的歌声最动听(丁智调)
  黑白两色的云朵间,
  太阳的光辉最艳丽。
  金鞍银鞍的配衬下,
  走马的步子最矫健。
  醇香美酒的滋润下,
  悠扬的歌声最动听。
  ——1986年7月采录于电尕乡爱巴村
  美酒飘香千里(丁智调)
  山顶上都是岩石和松柏,
  煨桑的人流从不间断。
  山腰间都是寺庙和僧侣,
  诵经的声音朗朗回旋。
  山底下都是五谷杂粮,
   酿成的美酒香飘千里。
  ——1986年7月采录于旺藏乡次日那村
   藏地拉萨的新佛殿(丁智调)
   藏地拉萨的新佛殿,
   神圣的经卷留我心。
   世间兴起的新一代,
   文明的言语润我心。
   产自内地的新绸缎,
   美丽的长袍暖我心。
  ——1986年7月采录于旺藏乡哈岗村
  愿我将它们配成双(丁智调)
  骏马生长在牧区,
  珍木鞍子出农区,
  愿我将它们配成双。
  犏牛生长在牧区,
  柏木鼻环出农区,
  愿我将它们配成双。
  雪白的羊毛出在牧区,
  巧手的织匠生在农区,
  愿我将它们配成双。
  ——1979年电尕乡爱巴村歌手尕豆在州民间歌舞调演时演唱节目之一。
  愿天空风调雨顺(阿喜调)
  阿嘉跳给天空,
  愿天空风调雨顺;
  阿嘉跳给人间,
  愿人间兴旺发达;
  阿嘉跳给大地,
  愿大地五谷丰登。
   ——1986年7月采录于旺藏乡哈岗村
  闪光的金子宝座(阿地阿扎仑调)
  闪光的金子宝座,
  是喇嘛修行的地方。
   斑斓的豹皮褥垫,
  是青年谈笑的地方,
  雪白的羊皮坐垫,
  是姐妹享乐的地方。
   ——1986年7月采录于达拉乡岗岭村
  獐鹿欢聚在草坪上(哈列调)
  獐鹿欢聚在草坪上,
  是因为青草嫩绿才欢聚;
  虎豹欢聚在树林里,
  是因为树叶茂盛才欢聚;
  老少欢聚在厅堂里,
  是因为美酒醇香才欢聚。
  ——1986年7月采录于达拉乡岗岭村
  父母的恩情(丁智调)
  没有徒步跋涉的人,
  不知道骏马的恩情;
  走过长途脚力的人,
  最知道骏马的恩情。
  没有喝过淡茶的人,
  不知道奶茶的浓馨;
  经常以水代茶的人,
  最知道奶牛的恩情。
  没有经过风雨的人,
  不知道父母的恩情;
  经风雨受挫折的人,
  最知道父母的恩情。
   ——摘自1980年《腊子口》第1期
  我的歌(尼姆调)
  我的歌犹如那天上的飞鸟,
  一旦展翅到天涯海角也不落脚。
  我的歌犹如那脱缰的烈马,
  一旦驰去即天塌地陷也不歇蹄。
  我的歌犹如那奔腾的江河,
  一旦流泻就千道堤坝也不可挡。
  ——摘自1983年《腊子口》第3期
  山顶草坪上空(阿列调)
  那山顶草坪上空,
  鹫鸟在嬉戏相追;
  那不是鹫鸟相追,
  是我俩开心逗趣。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乡吾子村
  后嗣之首(亚若调)
  百鸟之王是白松鸡,
  后嗣之首是我情人;
  那音色优雅的歌声,
  似白马矫健的步子。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吾子村
  我情人的身影(阿列调)
  在那千百头牛群中间,
  我情人的福牛最耀眼;
  在那千百个人群中间,
  我情人的身影最耀眼。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吾子村
  相会(阿若调)
  避着那满村的闲言碎语,
  还不如当着众人走过来;
  躲开那家人的严厉监视,
  还不如当着父母面相会。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乡爱巴村
  朝夕相处的情侣(哇勒调)
  说笑的朋友不必嫌多,
  倾心的人儿只需一个;
  从小朝夕相处的情侣,
  愿我们永远相依为伴。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乡爱巴村
  情夫再帅伴不了终身(哇勒调)
  月色再亮看不清远物,
  情夫再帅伴不了终身。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乡爱巴村
  歌声好比拧成的铁链(哇勒调)
  歌声好比拧成的铁链,
  不愁钩不住行路的青年。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乡爱巴村
  假如(哇勒调)
  假如你无一相好的情人,
  请从领口豹皮毛缝间瞧瞧我;
  假如我无一相好的情人,
  就从那额前的细辫间窥视你。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乡爱巴村
  我与情人立下誓言(阿若调)
  我与骏马立下誓言,
  商定从平川的中间奔跑。
  我与犏牛立下誓言,
  商定有重物驮在它身上。
  我与情人立下誓言,
  商定在如意时结为伴侣。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乡爱巴村
  请回答(俨勒调)
  马种里的枣红马儿,
  可否成为我坐骑请回答。
  牛种里的温顺犏牛,
  可否成为我驮牛请回答。
  村庄里的英俊少年,
   可否成为我伴侣请回答。
   ——1988年9月采录于电尕乡爱巴村。
   大庄的主人是我(阿列调)
  大森林的主人是我,
  敢举斧砍采者是好汉。
   大湖泊的主人是我,
   敢下钩捕鱼者是好汉。
   大村庄的主人是我,
   敢来交情者是好汉。
  ——1988年采录于桑坝乡
   假如唱歌有罪孽(亚若调)
   假如唱歌能积德,
   除了喇嘛就是我。
   假如唱歌有罪孽,
   除了屠夫就是我。
   ——1988年10月采录于阿夏乡
   姑娘象美丽的花朵(亚拉日华调)
   天空象蓝色的绸缎,
   想缝衣可它是蓝天。
   姑娘象美丽的花朵,
   想交往可她已嫁人。
   ——1988年10月采录于阿夏乡
   我心爱的只有一个(哇勒调)
   天空闪烁的星星多,
  里头启明星只有一颗。
   人间美丽的姑娘多,
  里头我心爱的只有一个。
   ——摘自《腊子口》第3期
   金色的骏马(亚若调)
   金色的骏马,
   奔蹄三年不歇停;
   四蹄没受丝毫损伤,
   你是玉龙的化身。
   英俊的少年,
   射击三年不歇停;
   颗颗子弹不偏丝毫,
   你是雷公的化身。
   纯洁的姑娘,
   别人三年向你求情;
   从不听信花言巧语,
  你是菩萨的化身。
   ——摘自《腊子口》第3期
   金瓶一样的石山(阿列调)
   象金瓶一样的石山,
   鹫鸟落脚行不行?
   象明镜一般的草原,
   骏马奔跑行不行?
   象花朵一般的姑娘,
   我和你交往行不行?
   ——摘自《腊子口》第2期向往(阿列调)
   蓝天上飞翔的是孔雀鸟,
   美丽的羽毛插在金瓶上,
   这是艺人的向往。
   红岩上远望的是大鹫鸟,
   矫健的翅翎插在箭头上,
   就是射手的向往。
   山谷里歌唱的是布谷鸟,
   嘹亮的歌声响彻于四方,
   这是万物的向往。
  ——1979年州民间歌舞调演时电尕歌手尕豆演唱
   选马歌(丁智调)
   打开马圈的大门,
   可见马儿千万匹;
   选上五百匹枣红色的骏马,
  愿尊贵的父辈们骑上它,
  去周游那美妙的胜地。
   打开牛圈的大门,
   可见牛儿千万头;
   选上五百头健壮的犏牛,
   愿智慧的青年们利用它,
  去耕耘那肥沃的土地。
   打开羊圈的大门,
   可见羊儿千万只;
   选上五百只雪白的绵羊,
  愿巧手的姐妹们饲养它,
   去纺织那美丽的彩衣。
   ——摘自1983年《腊子口》第3期
   谚语50条
   像柱子一样正直,
   像柱石一样稳当。
   吃着蜜糖饱不了肚,
   穿着绸缎暖不了身,
   说着好听成不了事。
   红糖好吃不饱肚,
   糌粑不甜能充饥。
   糌粑要嚼着咽,
   话要考虑着说。
   颤抖的声音唱歌不动听,
   哆嗦的手笔写字不中看。
   不是兔子有福坐上了宝座,
   而是獐子遇难跳下了绝壁。
   嘴巧说话要掌握分寸,
   手巧做事要留有余地。
   多嘴人讲不出道理,
  肥山羊挤不出奶水。
   嘴巧成众人的土司,
   手巧成众人的佣人。
   说出口的话是药,
   闷在心里的事是病。
   千百次规劝不回头,
   一次教训就醒悟。
   汉人以字为据,
   藏民以言为证。
   相好时依偎磨掉毛,
   相恨时顶撞磕掉角。
   饱时蛴螬宰着吃,
   饿时甲虫囫囵咽。
   喝凉水解不了渴,
   骑毛驴爬不了坡。
   雨下了路不好,
   酒喝了人不好。
   倒茶者既是喇嘛,
   也不要先倒给自己。
   人间以相投脾性为友,
  仙界以信守盟约为伍。
  癫狂的马往往闪失,
  慌张的人容易出乱。
  马要鞍子来陪衬,
  鞍子要马来衬托。
   道路远近要干粮,
  有敌无敌要警惕。
  穷极思偷盗,
  悲极思佛经。
  小河溪流响声大,
  学识浅者傲气大。
  苦难的结尾短了好,
  幸福的结尾长了好。
  没有针大的夙愿,
  却有马大的遗憾。
  罪大者君王也无法担保,
  孽重者活佛也无法开脱。
  黎明之后无风,
  高山之巅没雾。
  掌握时辰的是毛驴禀报时辰的是公鸡。
  富贵以财暖心,
  贫穷以火暖身。
  看孩子自己的好,
  看庄稼别人的好。
  儿好不在多,
  酒好不在量。
  债多不愁
  虱多不痒。
  没有加持是喇嘛的苦恼,
  没有学识是经师的苦恼;
  没有威望是长官的苦恼,
  没有首领是百姓的苦恼。
  喇嘛盼人死,
  盗贼盼人睡。
  想吃金黄的酥油,
  就先得喂好乳牛。
  世上没有无缺点的人
  林中没有无节疤的树。
  人说的不都是理,
  鸟啄的不都是食。给别人起邪念,
   倒霉的是自己。
   瞎子害不了眼疾,
   聋子听不到恶误。
   话说在当面,
   鞭抽在背后。
  不停地吃喝是肠胃的痛苦,
  重复地话语是耳朵的痛苦。
   若不给善以善报,
   行善者越来越少;
   若不给恶以恶报,
   作恶者越来越多。
   不攀登悬崖峭壁,
   到不了平滩川地。
   白皮芫根不甜,
   红颜女子不贞。
   搅动奶水能产出酥油,
   搅动人心能生出纠纷。
   举起来象天平般公正,
   放下去象圆圈般完满。
  手心手背都是肉,
  指头长短是兄弟。
  疼爱你的人没有美言,
  益于病的药没有香甜。
  寻水獭足迹要到河里,
  寻猞猁足迹要到石山。
  猫儿不见自己脸上的茸毛,
  青蛙不见自己背上的瑕疵。
  第四章文物名胜
  迭部是块美丽富饶、锦绣如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历史悠久的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既有源远流长、丰富多采的古文化遗存,又有驰名中外的革命胜迹,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掘的古文化遗存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足迹。是古羌民族的活动中心,后汉以来则成为历代兵家争夺之地,留有蜀将姜维于“沓中"屯兵种麦的遗迹。南北朝北周起于境内置州、郡、县等军政建置,筑城设防,至隋、唐沿袭数百年之久,留下了多处古城遗址。中唐以后吐蕃王国统领时期,以及宋、元、明、清多委以部族首领为朝廷命官辖治,随着原始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弘扬,给县境遗留了星罗棋布的古刹名寺以及丰厚的宗教文化和古朴淳厚的民族风情。 迭部又是中国革命史上举世瞩目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之地,著名的“俄界会议”和“腊子口战役”遗址等革命胜迹亦在境内,在迭部留下了当年红军战士和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光辉足迹。
  迭部还是当今西北一块森林密布、山青水秀的绿色宝地,奇丽壮观、旖旎多姿的迭山风光使人陶醉。全境堪称一处得天独厚、规模宏大的天然游乐园,到处都是气象万千、千姿百态、秀丽别致的旅游胜景。
  第一节古文化遗存
  一、古文化遗址(点)
  全县境内,先后在42处古文化遗址(点)中发掘出土了许多“马家窑”、“齐家”、“辛店”、“寺洼"文化和土著二号文化遗存。其中主要文化遗址 (点)有33处。
  然闹遗址位于县城东郊电尕乡然闹村,先后出土大量的细泥质素面灰陶片,细泥质加砂灰陶片,粗绳纹加砂红陶片;细泥质彩陶壶口,壶唇外卷,颈部有带纹,有夹生层;还有粗、细绳纹砖,布纹瓦,石斧;贝壳化石1块,乳黄色牙齿化石1颗。
  良种场遗址位于电尕乡吉爱那村南良种场附近。在大搞“三万亩”农田基本建设中挖掘出土的文物中有:细泥质无耳红陶壶,火候较高,内壁有抹光、手捏痕,腹部有绳纹,带纹绕腹,口径6.2厘米,底径12厘米,高26厘米,平底小口;细泥质双耳红陶罐,平底大口,口残径14厘米,残高29厘米,底径13厘米,折腹以上素面,以下绳纹,内壁有捏痕,火候较高;另一件细泥质双耳红陶罐稍大,口残径15厘米,底径17,5厘米,残高33厘米,外形与火候与前相似。此三件均属典型的马家窑文化类”现存县文化馆。
  布岗遗址位于县城西益哇乡布岗村后山巅。在古城遗址附近的农田中出露有火候较高的细泥质陶片和粗泥质绳纹灰陶片。布岗村附近出土墓葬骸骨。
  达拉沟口遗址位于尼傲乡境白龙江与达拉河汇流点南角台地上。在农田建设中出露陶罐,素面灰条砖(宽17厘米,厚6厘米),灰面布纹瓦,绳纹瓦,泥质绳纹灰陶片,黑灰色粗泥质陶瓮、陶盆,绳纹素面红陶片;宋瓷片,内壁菜绿色,底有养叶花纹,火候高,挂釉薄;石磨盘一扇,圆面直径15厘米。
  九如卡遗址位于达拉沟进沟约10公里处的右侧台地上。在古城遗址处岀露有桔红色细泥质陶片,细加砂绳纹灰陶片、内壁有捏痕,蓝纹细泥质灰陶片,灰黑色绳纹粗加砂陶片。
  洛大桥西遗址位于县境东部洛大乡驻地西大桥西侧台地上。曾出土陶器、陶片,其中高11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8.8厘米的素面绳纹陶盆1件。
  蔬菜一队遗址位于县城西侧哇巴桥西台地上。先后出土三个文化类型的遗存,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壶1件,高16.5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4.8厘米;齐家文化类型的2件,均为素面平底,收颈折腹,其中敞口双大耳罐高12.6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5.5厘米,无耳喇叭口红陶罐高9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7.4厘米;并采集到寺洼类型的加砂红陶片、细泥质灰陶片、波浪纹灰陶片、灰色附加堆坟陶片等文物。
  白云村遗址位于电尕乡白云村后即白龙江南岸台地上。断崖及地面出露细泥质素面红陶片、细加砂红陶片,粗泥质加砂陶片、陶罐口沿罐底;还有两块马家窑类型的红陶钵口沿。
  次日那遗址位于旺藏乡政府驻地东侧次日那村及东台地上。遗址东北断面出土细泥质灰陶片和细加砂红陶片,外壁有蓝纹、绳文、附加堆纹,内壁有手捏痕或轮制纹。
  县城区6处文化点在县城范围内的多处曾先后出土多类型的古文化遗存。城区西侧公路沿断崖出土多件陶器、陶片,其中双耳陶罐1件,灰加砂敞口陶罐1件;县人武部院后山脚岀土素面灰陶器4件,其中两件藏县文化馆,其一残高23厘米,口径4.6厘米,底径8.9厘米,腹下有绳纹,另1件残高27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8厘米7县一中出土加砂砖红色陶片;县中队院内岀土灰白色无耳长颈瓶1件,高28.8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0厘米,属土著二号文化,藏县文化馆;县政府车库亦出土1件高25.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0厘米的灰白色土著二号陶器;城西罐头厂院内出土铜熨斗1件(近代)。
  桑坝沟口文化点位于县境东北桑坝河与腊子河汇流的西北角台地上。1988年修建桑坝林场时出土大量文物,其中有骨笄、石刀、石斧、石弹丸、石环,以及陶器、马家窑彩陶片等。
  保扎村文化点位于电尕乡保扎村,地处白龙江南岸台地。出土陶器两件,其中1件平底敞口灰陶瓶高26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9.7厘米;另1件残高20厘米,口径4.7厘米,底径8.7厘米,折腹处有一带旋纹,下腹有绳纹。
  桑坝文化点位于桑坝乡政府驻地东侧。1987年修公路时出土细泥质红陶碗和陶斗各1件,陶碗高5.4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5.5厘米,陶斗高17厘米、口径13.6厘米、底径9厘米,底座凹进,壁有小孔。 尼傲文化点位于尼傲乡尼傲村,出土1件素面平底陶壶,高23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9.5厘米。还采集到细泥质红陶片、布纹瓦、朱红色釉陶片等文物。
  除以上文化遗址(点)外,县境内还先后发掘出土古文化遗存的文化点有:益哇乡境的尕固村,电尕乡境的姜巴村南、哇巴沟一场营林队、亚日村、拉路村、沙让村、谢协寺、新征村,卡坝乡境的卡坝寺,达拉乡境的四场检查站处,旺藏乡境的麻牙园艺场、次日那,洛大乡境的洛大村东等13处。这些文化点上,先后发掘出土并采集到基本类似于以上其他文化遗址(点)中的大量古文化遗存主要有:灰加砂陶片,素面加砂红陶片,细泥质红、灰陶片、粗加砂红陶片,细加砂红釉陶片,绳纹砖,布纹瓦,石磨盘、圆石锤、扁石锤,以及火烧迭压层等。
  二、馆藏文物
   县境出土的部分珍贵文物收藏在省州文物馆内。县文化馆收藏的文物主要有:
   (一)石器有牙齿和贝壳化石各1件,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笄3件,近代的石磨盘、石棒共5件。
  (二)陶器马家窑类型的有双耳采陶壶1件,素面双耳红陶壶1件,宽带绳纹双耳红陶壶1件,双耳绳纹红陶罐1件,双耳粗绳纹红陶罐1件,单耳素面红陶罐1件,素面灰陶1件,素面灰陶盆1件,素面红陶长颈瓶1件;齐家文化类型的素面加砂红陶杯1件,双耳加砂红陶罐1件;土著二号类型的有素面灰陶瓶1件,双耳素面灰陶瓶1件,单耳细绳纹灰陶罐1件。还有古绳纹砖、布纹瓦。
  (三)铜器有朝代未能确定的青铜梅花熨斗1件,黄铜长柄勺1件,黄铜鸡1件,黄铜马铃1件,黄铜笔盒盖1件,黄铜碗1件,红铜钱筒1件。
  (四)铁器有明代连环铁甲1件;革命文物红军印1攻,葫芦型手榴弹2颗;近代铁锁8件,铁火炼6件。
  (五)瓷器有元代釉瓷扁壶1件,清代乾隆五彩龙碗4件,乾隆素花红彩碗2件;还有年代未定的梵文青花瓷碗、盏各1件,黑釉瓷器4件。其它瓷器7件。
  (六)古钱币县境内先后出土并在县文化馆收藏的古币主要有:汉五铢2枚,唐代开元通宝4枚,北宋咸平元宝1枚,元符通宝1枚、绍圣通宝1枚、元丰通宝1枚,金代正隆元宝1枚,明代天启通宝1枚、崇祯通宝1枚,清代康熙通宝31枚、雍正通宝1枚、乾隆通宝300枚、嘉庆通宝94枚、道光通宝65枚、咸丰通宝21枚、咸丰重宝1枚、同治通宝5枚、同治重宝1枚、光绪通宝7枚、光绪元宝3枚、川币1枚、大清铜币1枚。还有越南古币景兴通宝1枚,日本古币宽永通宝1枚。(七)其它还有革命文物和民族文物的刺绣丝织品、木器多件。
  三、古墓葬
  县内先后在农田建设、修公路、盖房中,有电尕乡境的姜巴沟、县城西侧、县政府车库、武装部院后山脚、电尕乡蔬菜一队、一场营林队、保扎村,益哇乡布岗村西,洛大乡洛大桥西等9处,发掘出古墓葬骸骨。同时伴有陶器、陶片等其它出土文物。
  四、古烽燧
  古代告警烽墩共发现4处。
  然闹西山烽墩位于电尕乡然闹村西北直距1000余米的半山梁上,距山根高约80余米。用黄土夯筑而成,残高8米,顶部东南边长5.3米,东北边宽4.3米,西北边长6.6米,西南边宽4.6米;基部东南边长13.5米,西南边宽11.8米。夹棍眼直径15厘米,夯土层厚10厘米〜11厘米。从所处位置可推断,是为然闹古叠州城专设的告警烽墩。
   达拉沟口南山烽墩位于达拉沟口古芳州城遗址处,烽墩位置筑在古城遗址内向南延伸处的半坡上,且同处筑有两座烽墩,间隔10米。
  达拉沟四场北山烽墩位于达拉沟迭部林业局四场木材检查站北山顶。残高8米,宽4米,夹棍眼直径分别为4厘米、23厘米,夯土层厚度分别为2厘米至12厘米不等。附近断崖上出露有火烧层,叠压在40厘米〜50厘米的土层下。
  洛大村东烽墩位于洛大乡驻地洛大村东侧地埂上,距公路70米左右。用砂土筑成,残高3.5米,南面宽3.5米,东面宽3.5米,呈正方体。夹棍眼直径分别为5厘米、6厘米、8厘米,夯土层厚6厘米〜11厘米。
  第二节古城遗址
  县境内发现的三国、北周及隋唐时古城堡遗址共7处。其中6处古城残迹犹存,一处在城镇建设中被毁。
  一、然闹古城遗址
  系唐代古叠州城遗址。南北朝北周明帝武成中(559年或560年)始于此处置合川县。建德六年(577年)增置西疆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留县。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置叠州。置州前称交戍城,后称叠州城。贞观十三年(639年)置都护府,永徽元年(650年)罢。仪凤二年(677年)又置长利府。天宝元年(742年)改叠州为合川郡。是年,陇右节度使为御防吐蕃置合川守捉,领兵千人。肃宗乾元六年(758年)又复置叠州。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后,被吐蕃占领,叠州地纳入吐蕃王国辖区内。
  古城遗址位于电尕乡然闹村,即今县城东郊白龙江北岸阶地上。东邻然闹沟,南濒白龙江岸,西至藏族中学后墙外,北靠扎尕独山之巅。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450米,城墙随地形而筑,城廓呈不规则的“〓”型。城内东北部筑有内城。迄今古城残垣断断续续多处犹存。西城墙自西南角起,第一堵残垣残高7.5米,长84米,宽5米,南北向偏东30度;向北偏西接第二堵残垣,北端向西北倾斜40度,长65米,厚2米;向北接第三堵残垣残高3.8米,长18米,南北向偏东30度;向西北又接第四堵残垣,长24米,南北向偏东30度,北端约10米处至扎尕山根。北城墙从西北角顺山根向东,有一处2.5米长的残垣墩;向东经11米长的废墟,接一堵东西向残垣,残高5.5米,厚3米,长22.5米;再向东经19米废墟过一条小溪10米处接第二堵3米长残垣,直至扎尕独山根;半山腰又有两堵残垣向西北直通约100多米高的扎尕独山之巅。东城墙由北端山巅向南偏东15度顺山脊而下,有一堵长67米的残垣;山下沿热闹沟有一堵南北向偏东50度残垣,残高8.4米,厚5.5米,这是残垣中最明显的一段;沿沟向南有残垣断迹穿过两郎公路伸向白龙江边断崖处。南面于白龙江边断崖向西有一道东西向残垣痕迹。古城残坦上多处夹棍眼和夯土层清晰可见,夹棍眼直径有4厘米至17厘米不等;夹棍眼之间垂直距110厘米,水平距分别为25厘米至84厘米,夯土层厚一般在8厘米〜10厘米之间。
  古城遗址内和城堡残垣夯土层中,多处发现大量彩素陶片、陶壶、石器、布纹瓦、绳纹砖、石斧、牙齿化石等古文化遗存。古城西北约80米高的山梁上有一处黄土夯筑的古烽燧。该古城遗址已于199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吉爱那村南古城遗址
  位于县城东15公里处电尕乡吉爱那村南,白龙江北岸台地上。北距两郎公路60米,东接县良种场耕地,南临白龙江岸30余米高的悬崖,西沿吉爱那河沟切割20多米深的绝涧。 始于南北朝西魏时吐谷浑所建,初为吐谷浑“马牧城”。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置叠州,兼置叠川县。隋开皇四年(584年)增置叠川县总管府。大业元年(605年)废叠州及总管府,留叠川县,并同合川二县划归临洮郡(今临潭旧城)辖。唐武德二年(619年)于合川复置叠州后州城从此西迁至然闹。贞观二年(628年)并入合川县。
  遗址处现存残垣断痕尚能明确显示出古城轮廓,呈“口"型。南北长94米,东西宽46米,北部斜面长40米。残垣中唯东南角南北向偏东20度一段较完整,残高8.5米,底厚5.1米,顶厚1米,长68米。夹棍眼直径分别为4厘米至28厘米不等,夯土层厚6厘米〜8厘米。夹棍眼之间垂直距2米〜2.5米,水平距3米〜6米。
  1973年在古城东侧搞“三万亩”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时,曾挖出很多陶器和陶片,其中有细泥质无耳陶壶,细泥质双耳红陶罐等。
  该古城遗址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布岗山古城遗址
  位于县城西10公里处益哇乡布岗山巅。布岗山呈西北与东南走向,系送山南麓一支。与迭山主脊连成一片,但又独树一峰。古城堡座落在独峰顶端。后背(东北)及左右两侧濒临险峻的陡坡,只前方(东南)面临山脊较开阔的黄土台地农田。古城西南下坡100米处为布岗村,山下是白龙江;东北面下山至益哇沟,东南顺山脊而下是白龙江与益哇曲(河)交汇处。
  唐贞观中,因迫于与吐谷浑交战,遂于布岗山巅筑城,将叠州治暂从叠州古城(今然闹村)迁往“距原州址西三十余华里的”“三面险绝的”今益哇乡布岗山该古城堡。寻又迁原处。实为临时据险避难之城堡。
  古城座北向南,原四面城堡残垣均存,南墙中有一处城门缺口,70年代搞农田基本建设中,因群众忌讳村头山顶空院墙而挖毁北、西、南三墙,留有土垅。依残痕测量,南北长60米〜62米,东西宽56米〜57米,似正方形。现存东城残垣残高5米,底厚3米,顶厚2.2米。东北角明显宽大,未毁前顶部能支起一顶帐篷,此处疑修有角楼或烽燧。夹棍眼直径4厘米至16厘米不等,夯土层厚6厘米〜10厘米。
  据《洮州志》载:“叠州城之北今属迭部境界/其地名直支(知子)有一城在山顶上/古冢古碑/至今犹存/惜无字迹……”。所言“古冢古碑”,未见残迹。古城附近在农建中曾发现和采集到不少细泥质陶片和粗泥质绳纹灰陶片等古文化遗存。布岗村西曾发掘古墓葬骸骨。
  四、嘉木堂古城遗址
  位于县城南七九二矿职工医院附近。1962年建县时古城残痕清楚可辨,似一正方形城堡,面积约1千〜2千平方米。城堡周围有明显低凹的护城壕遗痕。1969年国营七九二矿修建时被毁。藏语地名为嘉木堂,意为女人住地。相传古代屯兵或治州朝官为妻室筑城居住之地。东北距叠州古城1公里左右。此城堡建筑年代无考,疑与古叠州城同属唐代所筑;三国时姜维屯兵所筑的可能性也不排除。
  五、达拉沟口古城遗址
  位于县城东约35公里处白龙江与达拉曲(河)交汇之东南台地上。东邻尼傲村较平坦的阶地农田,南接岷山南麓第一级山梁,东临达拉河岸,北濒白龙江南岸悬崖。形成一面靠山、两面环水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遗址内现为耕地,两郎公路从中东西穿过。
  此系古芳州城遗址。最早于南北朝时北周武成三年(561年)“西逐诸戎,始有其他,乃於三交口(该古城遗址)筑城,置甘松防”,并兼置三川县。武帝建德三年(574年)更名为常芬县。建德六年(577年)裁甘松防,置芳州,以地多芳草而名,下辖恒香(治今达拉沟内九如卡)、深泉(治封德印今舟曲丰迭附近)二郡。隋大业元年(605年)废芳州,以常芬县划归同昌郡(治今四川南坪)辖。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芳州。时称长乐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陷于吐蕃,旋又收复。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废芳州,以常芬县隶叠州。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后,被吐蕃占领,始入吐蕃王国辖地。
  古城遗址中的残坦断壁及废墟残痕尚能明辨古城粗轮,呈“〓"形。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65米(不包括坡根至山顶一段约150多米)。占地面积33700平方米(平台部分)。现存数段残垣间断相接。东墙北起白龙江岸,先是一段6米长的残痕;接着是一段长24米,残高8米,厚2米的古城残垣;再向南有37米长的残痕;又接一段长29米,残高3.7米,厚米(砂土与黄土各半筑成,砂土厚4.6米,黄土厚3.5米)的残垣,这两段是其中最突出有代表性的部分;两郎公路从此凿穿而过,此处残垣厚度陡增至13.5米,残高10米,很可能是城门墩。路南残痕直通山根,又偏西沿南山有数段残垣断痕,至第一级山梁;从山梁又朝西北顺山脊而下,有一段长130米的残垣延伸至达拉沟口东侧岩石上。夹棍眼在残垣上随处可见,直径有5厘米至16厘米不等;夹棍眼之间的垂直距15厘米至58厘米不等,水平距分别为22厘米至145厘米。夯土层厚一般8厘米〜10厘米。古城内南山坡有两座相距10米的古烽墩。
   在古城内及附近曾采集到素面灰条砖、布纹瓦、素面陶片、粗泥质陶盆、加砂白陶片、石磨盘、宋瓷片等古文化遗存。
   该古城遗址已于199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九如卡古城遗址
  位于达拉进沟约10公里处,达拉河西岸黄砂土第二级台地上。古城遗址座西向东,后依崇山密林,对面东山为加阿卡村。达拉公路从东侧绕过。
  古城遗址有一段南北方向长24.7米、宽12.6米残垣。夹棍眼直径4厘米至10厘米不等,夹棍眼之间平距分别为35.65厘米。残垣南端有一段32米长的残痕,其余均被后居者破坏,已成废墟。现存残垣曾被削制利用。古城废墟及附近迭压着灰层、细泥质灰、红陶片、粗夹砂灰陶片、细夹砂陶片、灰白绳纹陶片等古文化遗存。
  该古城系南北朝时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于此置恒香郡时所建。建德六年(577年)隶属芳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于“东北至州(指芳州)二十五里”处置恒香戍;兼“置恒香县,侨治恒香戍”,旋又并入常芬县。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后同与叠、芳二州被吐蕃占领。
  七、洛大桥西古城遗址
  位于县境东部洛大乡洛大村西大桥西侧,地处白龙江向南拐弯的D形江岸坡地上。白龙江由西向东流至该古城西面转弯向北200余米后,绕过城北又向南拐弯,从古城东面南流300余米后再拐弯继续向东。白龙江绕古城转了180度。形成西、北、东三面临江,只南面接近高山,而且此处江岸峭壁高峻,江深流急,绝无涉攀之可能;西面江岸又增加了一道高峻的石峰作天然防护屏障,只需南面修筑一道城墙,在古代以刀矛战马为主要武器的时代则是一处地形极为险要、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地。实际上也只有南面一道古城墙,此墙由西面石峰顶向东顺坡而下直至白龙江岸(距洛大新桥西端南测20米处)。现存残垣仅有山坡处一段,目测长约40米,残高5米,底厚3.5米,顶厚2米。城区范围东西200余米,南北250余米。古城西、东两面是洛大上坝子和洛大村附近的千亩良田。
   从古城的浸蚀程度分析,早于唐代所建的叠、芳古城。疑为三国时姜维屯兵之沓中古城。
  第三节革命胜迹
  一、俄界会议遗址
  俄界会议遗址位于本县达拉乡高吉村(旧译俄界,意为“头顶”),西北距县城68公里。
  俄界会议,是1935年9、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此地时,党中央在甘肃境内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即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议及今后北上战略方针》的报告;决定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等组成五人团,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核心;还通过了彭德怀关于缩编部队的建议,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并责成李德、叶剑英等研究部队的整编方案;会议批判了张国卷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会后,党中央向全军发出了《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俄界会议对确定红军北上进入甘肃的战略方针,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胜利完成红军长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会议遗址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妥善保护,至今基本完好。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庆祝甘南州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县政府拨专款进行了维修。遗址房屋是典型的藏族山寨土围墙木楼建筑,总面积238平方米,建筑面积102平方米,高6米。其中红军司令部住室面积69平方米,毛泽东居室面积15平方米。现设展览室15平方米。
  二、次日那遗址
  位于旺藏乡政府驻地东南侧次日那村。1935年9月13日〜15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此地时,毛泽东曾居住在该村一幢木楼上,并在这里向红四团下达了 “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为保护革命文物,县人民政府曾于1979年和1993年先后两次拨专款维修木楼遗址,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在毛泽东居住过的木楼前立碑纪念。
  三、腊子口战役遗址
  举世闻名的腊子口,位于县境东北部腊子乡政府驻地北7公里处的深山峡谷之中。1935年9月16日长征红军进入腊子口地区,红四团将士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剿的战术,经过激烈地浴血奋战,于17日拂晓一举攻破了鲁大昌部重兵据险扼守的腊子口天险,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使国民党反动派企图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彻底破产。从此,使腊子口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
  为了保护腊子口战役纪念地,1978年6月9日成立了迭部县“腊子口红军长征文物筹建领导小组”,开始修建纪念碑。县革委会又于同年6月15日发岀了《关于保护革命文物地区腊子口的决定》,使腊子口地区的自然环境得以保护。1980年8月2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在腊子口南侧修建了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并于198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甘南州人民政府、甘南军分区、甘肃省林业厅、'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共迭部县委、迭部县人民政府共同重建了纪念碑。纪念碑南、西两面镌刻着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字“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八个大字;北面刻写着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8月21日立碑时撰写的碑文:“1935年9月16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越过雪山草地后,突破国民党重兵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开了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胜利道路,实现北上抗日的伟大目标。腊子口战役的辉煌胜利将永远彪炳我国革命史册,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82年10月1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在迭部视察之际,参观了腊子口战役纪念地,并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与省、州、县随从人员合影留念。
  第四节旅游景点
  在迭部这块510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有久远的千年古城,教派各异的古刹名寺,发掘出土的稀世文物;又有近代著名的革命胜迹;迭部还是一块森林密布、山青水秀的绿色宝地,到处都能观赏到旖旎多姿、令人陶醉的迭山风光,气象万千,奇丽壮观的旅游胜景星罗棋布,全境堪称为一处规模宏大、地域广阔的天然游乐园。
  一、电尕景区
  县境西部电尕乡境内的县城至白云一线,自成一个风景区。该景区的山、水、田、路等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是迭部的精华。地势较开阔,岸平水缓,道路平坦;四周青山环拱,秀峰嶙峋,风光旖旎。而且县城、省属工矿企业国营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3个县处级单位均建在区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交通的中心地带,各种建设规模、人口密度均为全境之冠。主要景点有:
  县城新貌
  迭部县城建在县境西部今电尕乡境内的白龙江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宜人。四周秀峰环拱,青松蓊郁,四季依翠。两面环水,白龙江经城南而东,哇巴河绕城西而南,碧波映照着迭山丰姿和蓝天白云。迭部县城是1962年建县后才在叠州古城遗址西侧的荒滩上破土新建的山区新城。不存在旧貌的痕迹,完全呈现出一派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娇娆风姿。起初十余年中发展缓慢,1980年后县城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40余幢3层〜6层各式楼房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街道经过拓宽整修后显得更加整洁、平展,街面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车水马龙。90年代的县城已建成一个初具规模,各类设施基本齐全的山区重镇。若登高鸟瞰县城夜景,千家灯火闪烁熠耀,星光灿烂,浑然连片。
  城北200余米高的数百亩阶地坪台上,是元代创建的上迭名刹电尕寺院旧址。文革中被毁后,今已迁址并新建于县城西山坡。县城东郊又有一座由几个小寺合建的拉路苯教寺院。两座寺院建筑宏伟,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寺内终日诵经拜佛,香烟缭绕,幢幡飘拽,经轮滚动,时有善男信女施供膜拜。年内两寺总有数次定期举行的佛事活动,吸引着众多的信教群众赴会朝拜,给现代型的新县城增添了浓郁古朴、雅静幽秘的风韵。
  县城东侧然闹村,是古叠州城遗址。从南北朝北周至隋唐,曾先后置有合川县、西疆郡、叠州、都护府、长利府、合川郡等军政建置。至今古城的残垣断壁,是城区古文化遗存的一大景观。
  县城左右是十余里河谷平川,是一片肥沃、浇灌的高产农田;周围数公里内的12个自然村和两座寺院,卫星般点缀在县城的前后左右;与四周环拱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把县城衬托得更加优美。
  虎头雄峰
  藏语称玛莫,意为美女山,神话传为美女之化身。因山巅形似虎头,故冠以“虎头山”之名。位于县城之南,举目观之,俨然一尊巨型猛虎,竖耳横卧,巍峨恢宏,“虎头"双耳前翘,虎面朝北。“虎头”以下遍山森林茂密,青松葱笼,四季如春,苍翠欲滴,给县城的自然环境披上了绚丽的盛装。已被县政府划定为县城南山风景林保护区。
  随着气象的变幻,虎头峰时而浮云飘绕,时而腾云驾雾,时而藏匿迷雾,数日不露。
  夏日,从白头雪峰至河谷麦浪,天工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四季集锦图,能同时欣赏到春夏秋冬各色胜景。
  虎头峰背侧(阳坡),有一泓奇异的湖泊,名曰“措让”。此湖恰似镶嵌在“虎脖”上的一颗珍珠,碧波如镜,湖光潋滟。
  傲傲水帘洞
  在电尕乡傲傲村附近的白龙江南岸边,有一处秀丽神奇的水帘洞。洞外是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水帘壁瀑,高约20米,东西宽约50米。座南朝北,面对波光晶莹的白龙江和江北岸的苹果园。整个水帘壁面布满形态奇异的水锈石和绿苔。右侧(东)秀石似倒柱垂悬,悬瀑分支如注,粗中有细;左侧帘壁上一片碧绿如玉的青苔,似粒粒翡翠镶饰的一根精美艳丽的倒悬柱。又恰似一树巨大的仙人球生长的水帘壁上,一泓清瀑渗透“仙人球”象无数根银丝浇洒落地。整体帘壁,秀石如画,光洁如漆,色彩缤纷。诗人阿丁曾写道:“珠玑万斛成帘雨,银瀑几缕抖素绢;缓急抑扬曲自谱,浓淡疏密画常悬。” 水帘壁上有一水帘洞,洞口约一平方米左右,离地面一米见高,洞内有半间小屋大小。似一座小巧玲珑的水晶宫,“宫”内又分前后二“殿”,后殿内清泉叮咚,还伴有毛毛细雨。从宫顶到四壁,雕梁画栋,松鹤鹿象、蝙蝠葡萄、琴棋书画、梅兰菊竹、桃榴佛手等各种造型无奇不有,工艺精湛,巧夺天工,人力莫及。洞内左侧有一深不可测的内通道,至今尚无人探得深度。
  水帘壁瀑正前方约四五米处的江岸边有一尊1米见高的水锈丽石,秀石上端长三棵碗口粗的青松,酷似一鼎香炉中插了三柱香火,供奉于洞宫,树枝摇拽,如香烟缭绕。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构成了一处难得的旅游胜景。
  白云景点
  距县城东20公里处的电尕乡白云村北,是省属县级森工企业迭部林业局驻地,现为本县最大的小镇。镇内一派兴旺风貌。从白云往西开阔的河谷缓坡十里平川中,有白云村、根古村、吉爱那村、县良种场、园艺场、林业局电站、叠州古城遗址等。 白云镇的北、东、南三面均被蓊郁苍翠的山林环抱,且因林中多松、柏而显得更浓更翠;又因出产檀香木而享有盛名(小镇西侧原有一片纯檀香林,现只零星分布于山林)。
  白龙江绕白云镇南而东,东南百余米处有一坝揽江,遂在小镇傍形成一泓秀丽的人工湖,在阳光照耀下,满目碧波,流光溢彩;浮鸭戏逐,似珠落玉盘,击皱涟漪,波光晶莹;山光树影,蓝天彩云映入湖中。湖西一座钢索吊桥横架南北,将小镇与白云村串联成片,与拦河大坝交相辉映,为人工湖增色添景。
  二、扎尕那景区
  该景区北自迭山主脊光盖山,南至布岗山巅古城遗址。其景以迭山风光为主,而且是集迭山诸景于一处的最佳观赏点。主要景点有:
  迭山雄姿
  迭山主脊光盖山,是洮叠古道必经之地。若从南而至,由迭部县城朝北进入益哇沟到纳加石门处,仰面北眺,便可一览迭山横脊雄姿。浩瀚的百里石峰,巉岩崛露,怪石嶙峋,融入天穹,而且光洁铮亮,无树、无土、无雪、无垢、无任何异物,111肖壁峥嵘,石峰耸秀,重峦叠嶂。碧空艳阳天,在烈日的照耀下烟波浩渺,璀璨生辉,巍峨恢宏,堪称迭山奇景之一绝。
  若从山北临、卓而来,远望迭山,犹如盘龙巨蟒横卧东西天际,终年白雪皑皑、恢宏壮观,素有“迭山横雪”之称。光盖山巅尚有一对石峰对峙组成巨型石门,屹立于雪峰与蓝天之间,称为“迭部石门”。亦为一大景观。清代诗人陈钟秀有诗云:“迭山南望白无边,雪积遥峰远接天”。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938年从临潭旧城东山南望迭山景观时作诗道:“雪压南山是迭州,石门金锁望中收,白云锁住石门里,添得雪山几个丘?"
  从光盖山巅鸟瞰迭、岷群峰,万山苍翠,雄浑肃穆,茫茫林海雪原,松涛汹涌澎湃,千峰耸秀,浩瀚恢宏,旖旎多姿,无限壮美,迭山风光尽收眼底。
  扎尕那石城
  扎尕那是迭山主脊光盖山南麓一处地形奇特的自然奇观。扎尕那本意为“石箱子里”,实际是一座完整的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用岩壁修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璀璨生辉、巍峨恢宏、雄伟壮观的光盖山石峰。其余四周秀峰环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犹如高峻浑厚、坚不可摧的城墙,把扎尕那4村一寺围在城中,其中东哇村和拉桑寺院正巧座落在石城中央。城内左上角还有一道出城进山的北门(或内通道),是由石山断裂形成的陡坡状石质狭道,走向南北,长百余米,宽仅数米,石峡两面是垂直挺拔的岩壁,一泓小溪悬泻而下,声响如雷。此道亦是洮叠古道必经之险关。石城正南方,是一道石山对峙而成的“城门",扎尕那4村及洮叠古道必经此门。城门外是一条走向南北的十里峡谷,恰似城外长廊,“长廊”南端高竖着两道数百米高的对称岩壁,犹如两堵巨型“门墩”对成一座宏伟的石城“前门”,俗有“鬼门关”之称,这就是纳加石门。
  三、江峡景区
  因地质构造运动及白龙江的长年切割,把境内群山从腰劈成两半,北部称迭山,南部谓岷山。在岷迭两大山系之间的白龙江沿岸,数处地貌呈现出长峡险谷之势,峭峻的悬崖绝壁迎面对峙,江吼谷底,汹涌澎湃,成为一大壮丽的自然景观。县境自西向东,有尼石峡(电尕乡境),尼傲峡(尼傲乡境)、九龙峡(旺藏乡境)、洛大峡(洛大乡境)。其中以九龙峡最为雄浑壮观,峡长1500多米,宽数十米,南北两岸悬崖高达800余米,素有“九龙金锁” 之称。悬瀑挂壁,一泻千里,喧啸的江水震撼峡谷,峡谷南侧龙江之滨有一温泉。
  旧中国的千百年中,穿行4峡均靠绝壁凿洞,飞架悬空栈道冒险通行。新中国建立后的数十年内,两郎公路(省道)横穿四峡,七九二电站隧道穿透尼石峡,又在峡东平添了泻水高瀑一景。尼傲峡正在被尼傲电站隧道凿穿。九龙峡水渠从百米高壁凿石穿峡。今4峡飞架“长虹",畅通无阻,昔日天堑变通途,不再成为障碍,而变为游人观赏的壮丽景观。
  沿白龙江两岸游览景观还有:县属卡坝、尼傲、旺藏、花园、洛大5个乡政府驻地和代古寺,迭部林业局的四场、五场、水泊沟林场等基层政权、单位和集镇建设新貌。且有洛大桥西古城遗址,以及白龙江上修筑的20余座跨江大桥。
  县内规模较大的下迭名刹旺藏寺院,位于旺藏乡政府驻地附近;藏尼寺院位于洛大乡政府西。
  四、达拉景区
  横卧东西的千里岷山,俨然一条巨大的天然屏障层层封锁甘川边缘。唯本县达拉沟具有大自然造就的特殊地理位置,一水南北透穿岷山,一谷纵然勾通甘川,成为岷山山脉中唯一的一条通川古道。唐代名将李道彦进袭吐谷浑,元世祖忽必烈征云南,均经此道入川。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亦途经这里,并在达拉乡高吉村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俄界会议”。
  达拉全境与本县大多数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自然环境非常优美。进入达拉的第一道景点是沟口的芳州古城遗址,公路从古城的北、西边缘绕过。该古城早在南北朝北周时曾筑城置甘松防、三川县(后改常芬县),公元577年置芳州,隋唐时仍置芳州。该古城遗址是遗存较多的一处,可观赏到数处千年古城的残垣断壁。
   进沟约十公里处右侧台地上,又是恒香郡古城遗址。这里北周曾于公元572年置恒香郡,唐置恒香戍和恒香县。现仅存古城残痕。
  俄界会议遗址,位于达拉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处的高吉村。这是一个地势较平坦、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典型藏族山寨,当年红军司令部和毛泽东居室,以及会址的木楼保存完整,1981年9月10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方政府为会址撰写了简介,供游人参观游览。
  五、腊子口至洛大景区
  位于县境东部,包括腊子口乡和洛大乡境内。该景区的自然景象与其它景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的景观。主要景点有:
  录坝湖
  由洛大乡的代古寺顺岷代公路越过跨江大桥,向北进入腊子沟至洛大乡尖藏村后,徒步东越腊子河,又南拐转向东北进入录坝沟,是一条陡坡深涧,需拾级攀缘而上。至洛大乡录坝村山门前的沟谷中,有两泓相隔百米的姊妹湖,一条小溪从北向南,恰似一根银丝把两枚盘形绿宝石穿为一串。湖色碧绿如玉,湖水清澈,四周环境秀丽,绿树成荫,湖岸峭壁秀峰,翠柏袅娜,映身湖中,恰似仙童戏沐瑶池。湖里湖外连成一体,天衣无缝,惟妙惟肖,难辨内外,天工绘就一幅绝纱的天然胜景。
  腊子口
  从腊子口乡政府沿岷代公路北进7公里处,即至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腊子口是甘川古道和当今岷代公路上一处地势极为险要的峡谷隘口,又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游人至此,既可实地遐想和体会当年红军浴血奋战,攻打天险的辉煌情景,又可游览迷人的自然美景。峡谷四周遍山苍翠,古树参天,山花烂漫、百鸟争鸣;清澈见底的腊子河水,波光粼粼,隘口高峻的悬崖绝壁巍然对峙,当年的天险如今已被柏油铺面的省道南北纵穿,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省人民政府在隘口南侧修筑了一座宏伟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碑面上刻写着腊子口战役的情况简介。县政府在附近修建了接待游人及来往车辆的腊子口宾馆,为游人观光创造了食宿等必要的条件和服务设施。
  从腊子口继续往北,沿途均为青山绿水、秀峰丽石,自然环境优美如画。其中经过一处长81米、宽7米、高4.2米的八隆隧道,是一道1972年修筑岷代公路时打通的岩石隧道,气势雄伟,是公路建设上的一大美景。
  再往北,岷代公路盘上高峻的铁尺梁(藏语名叫铁杰日,意为“额头山")。此山系迭山主脊东延,从山底至山顶大小27盘,长17公里,是省内公路盘山之最,亦是公路建设中的一大奇观。肖华将军诗写道:“依旧雄关道,今朝换新颜。峡谷跃明珠,车轮飞山巅。”从山巅眺望迭山群峰,是又一处观赏迭山风光的最佳点,与光盖山鸟瞰迭山有相似的效果,茫茫林海,万山苍翠,浩瀚恢宏,雄伟壮观。
  腊子水帘洞
  从铁尺梁山脚徒步向西北逆腊子河而上,穿过一道石门则又是一处自然景观腊子水帘洞。在悬崖峭壁横立的绿荫丛中,有一泓清流涌出石洞,要在没膝的清流中涉水进洞,洞顶开数空天窗,形态迥异,阳光从中射入,犹如舞台上的天幕彩灯,道道光柱射入洞底五颜六色的鹅卵石上,熠熠生辉。洞壁悬挂一泓清瀑,喷撒水珠,远则如蒙蒙细雨,稍近大雨滂沱,再近暴雨倾盆;若高喊,则喷撒水柱,堪称自然奇观。
  六、多儿、阿夏景区
  阿夏、多儿两地处白龙江以南的岷山山脉区。区内自然环境中浩瀚的原始森林是一大特征,亦是该区的主要景观。多儿后西让和阿夏大板的深山密林区,是本县森林蓄积之最,茫茫原始森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松涛树浪汹涌澎湃,怪树横生,千姿万态。常见到青一色的优质成片纯松林,有的高达40余米;有的竟傲然长在石峰峭壁,扎根于岩石裂隙中。四处幽谷深壑,泉涌细流,移步换景,引人入胜,是实地观赏原始森林的最佳风景区。又是量多类杂的各种野生动物栖息之地。
  阿夏乡垅还分布有广袤肥沃的山地草原,与碌玛缓坡草原相比另有一番旷世风韵。
  区内主要寺院有白古、然子、亚湖等寺,其中位于多儿乡政府驻地南侧的白古寺院,是县内唯一的一座萨迦派(花教)寺院。该寺围墙与其它寺院明显不同,涂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条纹,故名花教。
  七、桑坝、尖尼、安子景区
  地处白龙江北岸迭山南麓的卡坝乡安子、尼欠,尼傲乡的尖尼和桑坝乡全境,具有类似的地理位置和基本相近的自然环境。背靠雄伟的迭山主脉,随处可观赏迭山主脊高耸入云、巍峨恢浑的壮丽景观。四山呈现阴山密林葱葱,阳山灌丛草坡相间的生态特征。有麝、盘羊、雪鸡等喜于栖息在高山石峰中的珍禽异兽。是一处宏大的天然动物园。
  卡坝乡境的安子、尼欠河源头,有海拔4920米的全州群山之冠错美峰,气势雄伟,独领风骚。
  尼傲乡尖尼的苯教寺院乍日寺,在寺后辟有一处木日“乃康"和“巴洞”。洞内有飞禽走兽等多种奇异图案和佛塔形状,被传为佛法手迹,实为一处自然奇观,是善男信女或游人观光朝拜的胜景。
  桑坝乡政府驻地附近,有一座下迭名刹赛唐寺。该乡黑拉村西北有一处海拔高达3800米的高山湖泊古麻海,此湖能预报晴阴。若近湖高喊,刹时便乌云骤起,雷鸣电闪,暴雨倾盆,堪称一大自然奇观。
  第五章医药卫生
  第一节卫生医疗
  一、卫生机构
  (一)管理机构
   县卫生局
   解放前迭部境内无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解放初期10余年内,境内卫生医疗事业先后由卓尼、临潭、龙叠等县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1962年迭部建县后,随之成立文卫科,配科长1人,副科长2人,干事5人。主管全县文教卫生事业。“文革”期间,于1968年6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卫生主管机构由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民卫组取代。1973年7月成立县卫生局,主管全县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工作。卫生局配局长1人,副局长2人,1990年有职工9人。局办公室设在1988年新建的妇幼保健站三层楼内。卫生局下属单位有:县医院、藏医院,乡中心卫生院2所,乡卫生院10所,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爱委会办公室、防治地方病办公室。
   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63年成立迭部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一名兼职主任、两名副主任和7名委员组成。“文革”期间自行解体。
  1978年4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精神,恢复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委员13人,由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县革委会主管副主任兼任主任。1980年1月调整爱卫会组成人员,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并配有专职办公室主任,调专干1人。1989年10月再次调整爱卫会组织,卫生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配专职副主任1人,办事人员2人。爱卫会办公室成为卫生局下属的半常设机构。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
  1970年9月成立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指挥部。1975年随生产指挥部撤销而自行消失。
  1978年4月,第二次成立县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由卫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县革委会副主任杨发恕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医院院长兼任。1980年1月调整了地方病防治办公室人员,办公室改设县防疫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1987年再行调整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改设在县卫生局。
  (二)医疗机构
  1.县人民医院
  1953年3月,卓尼自治区始于境内设上迭区人民卫生所,派医护人员数人,开展常见病的治疗、预防工作。1959年1月移交临潭县管辖后仍称上迭卫生所。1962年建县后,在原上迭卫生所的基础上成立迭部县人民医院,院址在今电尕乡中心小学院内。是年新修住院部4间,设病床12张;1963年上级拨款7万元,扩建住院部一幢500平方米;新增病床390张;新建门诊部一幢398平方米;职工宿舍1幢。1964年于今址新建县人民医院,1965年迁入新址至今。原址房产留电尕乡卫生所。1966年全院有职工30人,其中初级医务人员27人,行政人员7人,派一名党员科级干部担任院长。当时医院设备非常简陋,除常用的药包(箱)、听诊器等普通医疗器械外,仅有4台国产显微镜和1架X光机,别无其它诊疗仪器。
  “文革”期间,医院成立革命委员会,由正副主任和数名委员组成。医务人员逐年有所增加,但医院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变化不大,只增置了手提高压锅、心电图机、腹部和外科手术器械、救护车等设备。至1977年全院有职工46人,其中医务人员39人。1979年撤销医院革委会,实行院长负责制。
  1978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县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方面有了新的发展。1981年门诊病人17925人次,住院病人540人,治愈率80%,比1977年提高了9%。住院病人死亡率0.4%,比1977年明显下降。门诊收费金额达77145元。1988年投资80万元建成县医院二层综合楼,建筑面积2860平方米。陆续增置主要仪器设备有:心电图监护仪、双功能高效洗胃吸痰器、列灯、X光机、卧式双层高压消毒锅、牙科器械、纤维胃镜、B超、救护车等。至1990年,全院职工增到7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49人,其他16人,有病床60张;门诊病人20935人;住院病人976人,治愈率85%,比1981年增长5%;住院病人死亡率0.4%。门诊收费金额达48万元,比1981年增长40万元。当年10月开展的文明医院达标活动中,被州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文明卫生单位”。
  院内临床科室设有: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西医科、妇产科、中医妇科、理疗科、儿科、手术室、急诊室、治疗室等。医技科室设有:化验室、放射科、B超、纤维胃镜、心电图等。住院部分内儿、外妇两个病区。
  院内诊断和医疗技术,除处理常见病外,内科已能诊断治疗疑难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内、外科已能开展胃大部切除,胆道手术,骨科手术,脾切除、子宫全切等手术。
   县医院占地面积18890平方米,建筑面积4627平方米,成为全县规模较大、设备较齐全的综合性医疗中心。
  2.藏医院
  初于1989年在县医院开设藏医门诊部1990年开始筹建县藏医院,至1992年11月在县城西河滩建成藏医院楼,投资43.73万元,建筑面积1172平方米。从1993年开始调配负责人及藏医医务人员,开展藏医业务。
  3.乡卫生院(所)
  建县前,1953年3月卓尼自治区在迭部境内电尕寺设立上迭卫生所,在旺藏寺设立下迭卫生所。各编4人,实配2人〜3人。后分别改称电尕卫生所和旺藏卫生所。旺藏卫生所原有平房6间,1958年被匪烧毁。同年,岷县在洛大设立洛大乡卫生所,借用民房2间办公,1961年修建房屋12间,有医务人员3人。
  1959年龙叠县和临潭县又增设桑坝、卡坝、益哇卫生所。
  1962年建县后,随着乡级行政机构的调整组建,当年在各乡政府驻地调整和增设了:电尕、益哇、卡坝、达拉、麻牙(旺藏)、多儿、阿夏、桑坝、腊子、洛大10个乡卫生所。有部分卫生所借用民房开办,1963年8月修建达拉卫生所用房。1964年,在新建的尼傲、花园乡建立了乡卫生所。至此,全县共建起12个乡卫生所,每所配医务人员2人〜3人。1968年改称公社卫生所。各乡(社)卫生所,均在乡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并由县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1975年5月起,各公社卫生所改由县卫生局领导为主,人事、经费、业务均由卫生局统一管理;同时受所在公社(乡)党委和政府领导。其中,电尕、旺藏、洛大卫生所已改称卫生院。这段时期内,各乡 (社)卫生所已逐年建起数间土木结构的办公用房,而医疗设备变化甚微。
  1978年以后,分批加强了对各公社卫生所(院)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配置。1980年起,将旺藏、洛大两个乡卫生院改建为旺藏地区中心医院和洛大地区中心医院,重点充实技术力量,改善医疗设施。1983年社改乡后,各公社卫生所遂改称乡卫生所。1984年,将各乡卫生所统一改称卫生院。同年10月统一调整、任命、健全了各乡卫生院领导班子。县卫生主管部门对各级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的配置作了统一规划,分期投资进行改建和扩建,添置器械。至1990年,全县12个乡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共计占地面积22906平方米,建筑面积6421平方米,平均每个卫生院占地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535平方米。共有职工59人。乡卫生院均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病房,其中旺藏、洛大两个中心卫生院都设有西医内外、妇产、中医、中西药房、注射、手术、化验等科室。但有的虽设科室'而无力开展正常业务,主要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
  4、农村医疗保健组织
  1962年建县后,县卫生主管部门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于当年组织培训了第一批农村卫生员16人,其中藏族13人。每人配发保健箱1个,鼓励他们搞好所在村寨群众的卫生保健工作。至1963年底全县已建立乡村保健站35个,保健员、卫生员增到41人。
  1970年以后,遵照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精神,在农村开始兴办合作医疗组织。原有的卫生站、保健站改为合作医疗站,保健员、卫生员改称“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制度,是由大队从公益金和社员按人定额投资等形式筹集资金开办的合作医疗站,实行免费或半免费医疗的集体性医疗保健组织。方便群众看病。至1971年底全县共办有合作医疗站24个,赤脚医生99人。1974年起,针对创办合作医疗站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对全县合作医疗站普遍进行了整顿;并对赤脚医生有计划的、分批进行培训、复训,以提高业务能力。1976年初甘南州在迭部召开了合作医疗经验交流会,总1990年全县各卫生院基础设施及主要医疗器械状况表结交流了迭部创办合作医疗站的经验。至1976年底全县共开办合作医疗站44个,占大队总数的98%。有赤脚医生110人,平均每个大队(站)2人 〜3人。每站都配有简易医疗器械和数十种常用药品。
  1980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县大部分合作医疗站处于停办状态,赤脚医生人数减少,到1981年合作医疗站减到11个,赤脚医生减到53人。针对这种情况,从1982年开始对农村合作医疗站进行整顿和改革,改用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采用国家与社队共同扶持,分年投资,分批巩固办好的办法,使全县32个医疗站得以恢复。调整充实了乡村医生79人,并由县财政每人每月发给补助费12元。经数年扶持,至1990年全县农村医疗站发展到52个,平均每个村委会有一个医疗站,有乡村医生82人。全县农村医疗站及乡村医生,在农村医疗保健、计划免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省属企业职工医院
  国营七九二矿职工医院创建于1969年。至1990年,占地面积803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9平方米。院内设有:内儿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眼科、五宫科、妇产科等科室。共有职工6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8人,医士8人,药师2人,药士4人,护师2人,护士17人。主要设备有:X光机2台,B超1台,胃镜1架,裂隙灯1台,心电图机1台,麻醉机2台,万能手术床2台,救护车3辆。
  迭部林业局职工医院创建于1969年,院址建在迭部林业局驻地白云,至1990年,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院内设有: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中医科、牙科、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传染科、脑外科、放射科、B超、心电室、化验室、胃镜室、供应室、药剂科等18个科室。共有职工9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0人,中级职称3人,助理级28人,员士级35人。有病床80张。医疗设备基本齐全。
  二、医疗
  (一)民间医疗 解放前,迭部地区受落后文化的限制,卫生医疗条件极差。历代统治者从未重视过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时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境内不但没有一家官办或私办诊所,也没有专门以行医为主的看病先生。民众常因缺医少药而饱受病疫折磨之苦,一旦遭遇麻疹、伤寒、小儿肺炎、阑尾炎等急重病或流行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人民健康毫无保障。群众在无医可求的情况下,只好寄希望于神佛保佑,若遇家人生病,常通过煨桑、烧香、念经供奉,或请巫师禳灾,祛除病魔;无病时,也常有给小孩戴护身符、挂长命锁,或利用朝供拜佛之机请活佛摸顶,系红带保佑平安,免灾防病。另一方面,本地群众又常用民间相传的拔火罐、艾灸、按摩推拿、发汗,或就地自采、自制的中藏药单方、偏方、验方等办法自己治疗常见病。本地民间也有一些对跌打损伤、骨折等病有祖辈口传医术或经验较深的人。这些民间自采、自治常见病的口传医术及单偏方,至今在农村相传并继续采用。本地区解放前后,偶尔亦有个别外地游医进入境内行医赚钱,来去无踪。
   (二)新中国成立后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疾苦,先后采取了特殊照顾、重点扶持、免费医疗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重视了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县境内,从1953年开始创建区、乡卫生所起步,到1962年建县以来,成立了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各乡卫生院和乡村保健站,发展壮大了医疗队伍,为县、乡各级医疗机构建造和配置了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使本县卫生事业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使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有了基本保障。40年来,本县的卫生医疗事业先后经历了普及、充实和提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至1966年,是本县卫生事业创建到普及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县、乡两级13个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乡村建立了35个保健站,培训了保健员和卫生员。三级医疗网基本形成,由空白达到初步普及的地步。全县1996年公办卫生技术人员达到52人,乡村保健员、卫生员62人。在此其间,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实行了免费医疗的照顾政策,由卫生系统拨付免费医疗款,有力地支持了本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1966年〜1969年"文革”期间的前几年中,卫生医疗事业受到严重干扰而处于停滞状况。
  1970年至1979年,县、乡医院的设施和设备,医疗队伍均有一定发展;农村兴办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数成倍增长,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医疗卫生的普及面。至1979年全县共有县乡医疗机构15个,农村合作医疗站44个,赤脚医生110人。这期间,在县境建立的省属企业迭部林业局和七九二矿也分别办起了职工医院,所属各林场和采矿区办起医疗室。县、乡、村、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卫生医疗网点,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危重病人的能力明显增强。
  1980年至1990年,全县的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充实、提高和稳步发展的新阶段。逐年增大对卫生的投入,全县卫生事业费1979年为18.8万元,1985年增至37万元,1990年达到74.3万元,比1979年增长3.9倍。分期规划,加快了基础设施和医院设备的建设,县医院和地区中心卫生院,省属企业职工医院的医疗设备变化显著,至1990年全县各医疗单位共有病床20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40张;医疗队伍进一步壮大,业务素质不断提高,1990年共有医务人员234人,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4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护)师15人,医(护)师38人。处理危重和疑难病人的能力明显提高。
  迭部县1962年〜1990年卫生事业费支出表单位:万元
  (三)医疗制度和经费
  1.免费医疗
  建国初期至1966年“文革”前这段时期内,党中央为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疾苦,扶持甘南藏区卫生事业,采取了免费医疗等特殊照顾政策。实施免费医疗的方式主要有:由上级或同级财政向卫生主管部门拨付免费医疗款,以解决贫困农牧民的治病医药费;中央、西北局访问团以及省、州、县派医疗队,所到之处为农牧民群众免费治疗;县、乡卫生院(所)给贫困农牧民的医疗费实行减、免的办法给予照顾。70年代,还对部分群众因交不起医疗费的欠款积累,由财政采取不定期结算核拨的办法解决,实际上是一种先欠后免的办法,其中1974年上级增拨群众医疗费欠款1万元,1978年增拨此项款1.8万元;80年代,仍然对流脑、菌痢、麻疹、麻风病、大骨节、地甲肿、克汀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投服预防药品,实行免费。
  2.合作医疗
  从1970年起,遵照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精神,在农村试行合作医疗制度,由各大队在年收益分配中的公益金项下提取资金,再由社员按人口筹集少量(各队不等)投资,合办合作医疗站。社员看病采取:全免费、半免费或只收挂号费的收费办法。1981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合作医疗制度随之改为承包制,群众看病仍恢复自费制。
  迭部县几个年份公费医疗费支出表单位:万元
  3.公费医疗
  1952年10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医药费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核拨,实报实销。50年代,卓尼派入迭部的区乡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均由卓尼县财政下拨医疗费,在本区就地治疗,并在本区报销。
  1962年建县以来,党政机关、学校等事业单位职工均享受公费医疗,医疗费按每月人均2.5元的标准由财政核拨,单位掌握使用,实报实销。1980年后实行财政包干制,医疗费按单位职工数核定标准下拨总额,不能突破。
  1984年后,对公费医疗费的管理试行改革,采取按工龄长短分开档次,按比例报销的办法。对危重住院病人的医疗费仍实报实销。
  第二节防疫保健
  一、防疫
   (一)防疫机构
  1962年建县后,卫生防疫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由县人民医院代办。1972年,防疫、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三项业务合并成立一个办公室。同年,开始筹建县卫生防疫站,至1974年建成并正式开展工作。1975年妇幼保健站和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分出另设。防疫站初有工作人员4人,办公室、病房各两间,职工宿舍一幢178平方米。1978年11月,保健站复又迁入防疫站合署办公。1979年扩建药房、办公室、车库206平方米。1980年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又设在防疫站。1985年投资12万元修建化验室一幢100平方米。至此,县、乡、村三级卫生防疫网已经形成,并于1986年进行了调整充实,对18名乡村医生和65名乡村卫生员落实了人均每月12元劳务补助费。同年12月被甘肃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评为“先进集体”。1987年地办室和保健站再次分出另设。
  县防疫站是全县卫生防疫中心,1990年全站有职工16人,其中医师6人,医士8人,护士1人,其他5人,配站长、副站长各1人。内设防疫、慢性病防治、卫生、检验、后勤等科室。占地面积1658平方米,建筑面积623平方米。主要设备有:显微镜1架、光电分析天平2台、电冰箱6个、冷水排启动器5台、照度器1台、午弹箱1台、电动离心机1台、恒温冰箱1台、高压消毒器1套、救护车1辆、吉普车1辆。
  (二)传染病防治
  解放前迭部地区传染病有十几种,但因缺医少药,无力防治,以致传染病长期蔓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不少患者死于伤寒、流脑、细菌性痢疾、麻风、麻诊、百日咳等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卫生防疫部门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努力,有些传染病已绝迹,有些基本得到控制,有些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1955年,迭部境内开始接种牛痘,预防天花。1956年继续补种牛痘3582人次。同时发现部分地区发生性传染病,卓尼县立即抽卫生防疫人员赴疫区配合区乡进行防治。至1958年天花已根绝;性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1962年建县后,在县乡卫生医疗和防疫部门的持续努力下,对县境内的主要传染病通过多次专项普查和全面防治,流脑、乙脑、伤寒、麻疹等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975年前县境主要传染病有:乙脑、伤寒、肺结核、猩红热、流脑、麻疹、百日咳、流感、肝炎、菌痢等10种。至1984年,根据国家传染病《条例》规定统计,全县仍有发病的主要传染病有流脑、菌痢、麻疹、流感、传染性肝炎、百日咳、肺结核等7种,总发病数238例,发病率为488.71/10万。猩红热在1985年后仍有个别病例出现。
  1982年7月3日至9月26日,洛大、腊子、桑坝、花园、多儿5乡9个大队先后发生菌痢大流行,共发病100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20/10万;死亡13人,病死率占发病人数的1.3%。是时,病势蔓延迅猛,威胁甚重,县卫生局抽调县城各医疗单位卫生技术人员20余人分三组奔赴病区,配合乡、村医务人员经1个多月的奋战,基本扑灭疫情。共抢救危重病人16例,免费投服预防药品3802人次,药品价值2955元。
  1984年4月,根据州卫生局关于县境东邻岷县、武都等地发生流脑疫情通报后,及时组织力量在交通要道蹲点、宣传、消毒,投发预防药品计价7777元,其中免费投发药品价值4358元;投服人数为17341人次。
  1987年4月至10月,分两次对旺藏、阿夏、多儿、花园、桑坝、洛大、腊子等乡进行了肺结核普查,初诊患者82人,经省州复査为53人,均实行免费治疗。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解放前迭部属高流行地区,因患者得不到任何治疗任其发展而死亡。又因人们对此病极为恐惧,畏其如虎,谈其色变,对患者歧视、摒弃,往往被赶到人烟稀少的深山林间,与世隔绝,与鸟兽同栖。麻风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和疾病折磨之中,过着非人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始对麻风病进行了普查、普治。对发现的患县境历年传染病发病情况统计
  者随时送往临夏和政或卓尼西尼沟疗养院治疗。
  1971年卓尼西尼沟疗养院组织专业人员来迭部进行线索调查。1972年又在甘肃省慢性病防治所的协助下,协同本县医务人员对全县麻风病进行了普查,共查出自解放以来历年累计麻风病患者188人(其中:当年新查岀54人),死亡21人。这次普查中查清了县境麻风病的流行历史和现状,并落实了治疗措施,免费投放药物。从此,坚持每年有计划的进行线索调查和重点抽查,对新发现的病人及时落实治疗措施,送和政、卓尼疗养院隔离治疗。
  1982年,根据全州第一次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配备了麻风病防治兼职医生,落实了防治责任。至1984年,全县在家巩固治疗的病人63例,其中治愈29例;住院12例,外迁1例。
  1987年5月州县防治部门对现症患者及巩固10年以内患者及家属,进行流行病学检查,应查患者32例,实查31例,受查率96.8%;应査家属156人,实查149人,受查率95.5%,发现可疑对象1例。同年又对患者进行了畸残调査,县财政拨专款为麻风畸残病人购置配发了眼镜、草帽、手套、胶鞋等价值6000元的防护用品。至1989年对32例患者进行查菌体检,除现症6人外其余未发现复发;对1958年后的多菌型患者23人治疗结果检查表明已达到治愈标准。发病率从最高的1949年的153.57/10万,到1990年降至1.99/10万。根据本县多年治疗效果看,国家提出在1997年消灭麻风病的目标可以实现。
  (三)地方病防治
  县境内地方病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简称地甲肿)、大骨节、克汀病等。这些病都与水源水质缺碘或含氟量高等原因有直接关系。旧社会对此历来无人过问。1962年建县后,地方病的防治始引起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重视。1963年,在甘肃省山区卫生工作队的协助下,对全县地方病进行了普查。1970年成立了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72年在省麻风病防治工作队的帮助下普查麻风病的同时,又一次对地方病进行了普査,共查出病人5473人,其中阿夏、达拉、卡坝、旺藏、电尕、花园等乡为发病率较高区。从当年起投放碘化钾等防治药物。1979年再次组织人员普查统计,全县有地甲肿患者6393人,占总人口的28%。1980年进行碘油注射,共注射4319人,占患者的75.6%。此后,县、乡政府和卫生、工商、水电等部门共同重视,通过修建人畜饮水工程、改换水源,食盐加碘等防治措施,使境内地方病患者及发病率显著下降。
  二、公共卫生
  (一)饮水卫生
  县境群众自古以来一直饮用江、河和溪涧泉水。但因山区部分水源缺碘,而氟含量偏高,加之人畜同处饮水的条件和习惯,造成地方病和传染病蔓延,长期危害农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至建县后饮水卫生开始得到重视。1979年,结合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和地方病普查,对全县各山村的饮用水源的碘、氟含量进行了调查,共检测水217份,其中土井201份,河溪16份,普查率95.3%。根据普查结果,有计划地开展了饮用水改造。1979年以来,先后投资对多儿乡的次古,洛大乡的黑杂,花园乡的科牙,电尕乡的霍日、亚日、玛日,桑坝乡的班藏等村的饮水改换了水源;对尼傲、道藏、甘向、唐尕、旺藏、洛大等村,通过水源治理工程将人畜饮水分开,受益人口4944人,牲畜18934头(匹)。
  县城饮水,初于1981年七九二矿建成自来水供水工程,1983年始向县级机关供水。1987年建成日供水2500吨的县办供水工程,彻底改变了县城居民的饮水问题。
  (二)食品卫生
  建县后,食品卫生开始列入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并逐步成为卫生防疫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进行管理。1981年以来,随着城乡饮食服务单位和个体食品经销户的迅速增加,食品卫生管理得到加强。1984年对从事饮食服务业的人员开始实行健康检查制度,当年检查了38个单位和网点,应查550人,实查534人,受查率为97.7%。对不符合健康要求的8人调换了工作岗位。1985年1月成立了县食品卫生仲裁委员会和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食品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对食品卫生的监督制度。给424个食品经营单位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给符合健康要求的985名从事食品制销人员发了“健康证”。1987年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卫生的监督,从新换发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至1989年,对全县饮食服务人员累计体检4700人次,查出患有传染病的195人次,对其中95人调换了工作,对33名痢疾带菌者服药治愈后方准许上班;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分别给予罚款、停止营业等处罚。使县内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三)环境卫生
  解放前,迭部农村受落后习惯和穷困条件的限制,无力讲究环境卫生,卫生状况极差。很多民宅在庭院养畜积肥,或人畜进出一个廊道;人无厕所,猪无圈,户外村道畜粪随地;室内光线不足,火塘内经常烟火不断,且透烟性差,这种卫生状况造成传染病和妇女眼病发病率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经常宣传群众讲究卫生,并先后通过改灶、改炕、修厕所、盖猪圈,改善住室条件,改革新房建筑结构等措施,卫生面貌大有改观。
  县城从1979年开始雇用清洁工,于每日早晚清扫主要街道和公厕,在主街道设立垃圾箱。1982年开始每年3月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把治理“脏、乱、差”做为主要内容,爱卫会动员并组织各单位开展大扫除,清除阴沟、死角。规定每周六为卫生日,每年不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和评比活动,以促进县城环境保持卫生。
  三、妇幼保健
  (一)妇幼保健机构
  建国初期,迭部地区妇幼保健工作由区乡卫生所兼理。1962年建县后由县人民医院代管。1975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和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合署办公。1978年11月办公室迁入县防疫站。1986年迁入新建的妇幼保健站综合楼,从此单独设立,用房面积382平方米。站内设有办公室、药房、手术室、妇检治疗室、化验室、儿童保健组、妇产组、婚检室,有职工11人,其中妇产科医师1人,医士1人,护士4人,婚检1人,儿科2人,行政人员1人,工人1人。主要设备有:电冰箱1个,产前检査床1张,显微镜1架,X光机1台,高压锅1个,录音机、幻灯机各一台,救护车1辆。
  (二)妇幼保健工作
  解放前迭部农村受卫生条件的限制和陈规陋习的束缚,妇女生孩子被视为家常小事而不重视生产卫生和产妇保护。分娩时,采用蹲跪式旧法接生,无任何消毒保护措施,婴儿脐带常用刀具割断,用破布包裹。因接生处理不卫生,产后护理不佳,营养不良或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生育多,哺乳期过长等原因,致使不少妇女引起产褥热、子宫脱垂等很多妇科疾病,危害终身,苦不堪言;一遇难产,更是九死一生。婴儿亦常因感染破伤风、肺炎而死亡率很高。
   新中国成立后,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各级人民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从50年代起广泛开展宣传妇女卫生,提倡新法接生和防治妇女病的工作。
  1.新法接生
  1962年建县后开始培训新法接生员32名,至1969年增至53人。由于新法接生技术的运用和接生队伍的扩大,农村妇女接受新法接生的逐年增多,使产妇分娩后染产褥热和婴儿破伤风的显著减少,对新法接生的认识随之提高。70年代对农村接生员又进行多次培训和复训。1985年至1986年,分两期培训了农村接生员,并讲授了内外科、妇科、儿科常见病诊治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等基础知识。对培训合格者配发产包及随带卫生设备一套,并与其签订新法接生指标合同书。乡村接生员增至111人。当年新法接生223人,新法接生率达42.6%。县城孕妇已全部实现住院分娩和新法接生。
  2.妇女病防治
  1976年在州防疫站的协助下,县防疫站以电尕公社为试点,开展了妇女子宫脱垂及尿痿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县妇幼保健站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县妇女卫生的宣传和妇女病的普查防治工作。1980年州卫生局拨专款1000元防治妇女"两病"。1981年,由妇幼保健站负责普查并组织病人,县人民医院承担手术治疗,在全县9个公社查出妇女子宫脱垂患者32人,其中Ⅰ°11人,Ⅱ°13人,Ⅲ°8人。手术治愈Ⅲ°患者2人,对以下5名患者采取药物治疗。1987年,在县级机关妇女中开展了第一次妇女病普查,共查妇女74人,查出患有各种妇科病69人,患病率高达93%,其中查出尿痿2人,子宫脱垂患者1例,可疑宫颈癌1例。1989年试行孕产妇保健保偿制,首开婚前检查业务。1990年9月〜10月,对阿夏、腊子两乡农村妇女免费普查子宫癌为主的妇女病221人次,查岀妇科病118人,其中子宫颈癌2例。并经过数月治疗,“两病”治愈率达81%。
  3.儿童保健
  建国初期,儿童保健工作主要以预防接种为主。1982年,成立县儿童保偿领导小组,制定了儿童保偿合同制实施细则。当年应入保487人,实入保487人,入保率100%,保偿费5240元。1983年开始对县城三所学校中、小学生进行体检1558人,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受査率为94.2%„1984年全县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对洛大、腊子两乡8个生产队进行麻疹疫苗接种考核,查出蛔虫感染者471人,感染率69.17%;龋齿患者296人。同年全县幼儿接种流脑、三联、百破三、麻诊、乙脑等疫苗27389人次,总接种率76%。从1985年开始,儿童保健工作转移到以计划免疫为中心的预防保健上来,县妇幼保健站配合防疫站,对全县儿童实行计划免疫卡片管理,应建卡11971人,实建卡11372人,建卡率为95%。“四苗”(卡介苗、糖丸、三联、麻苗)为85.71%。1987年,县妇幼保健站为切实掌握全县儿童发育状况和常见病感染情况,对县直机关229名,电尕乡拉路村121名学龄儿童进行了身长、体重、五官、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较全面的体检,对发现的患病率较高的蛔虫症、贫血、龋齿、佝偻及肝功异常等5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有效防治和开展儿童保健提供了依据。1990年5月,分别对洛大、旺藏、电尕三乡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查出患龋齿儿童81人,患病率为16.5%;贫血患儿197人,患病率为40.12%;佝偻患儿69人,患病率为14.05%。至1990年,全县“四苗”接种率和建卡率均达到100%。
  几个年份全县四苗接种及建卡率(%)
  第三节医药
  一、机构沿革
  (一)医药经营机构
  解放前,迭部境内无药材管理机构,亦无药材药品经销单位和店铺。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卓尼县药材公司始于迭部旺藏寺设立药材收购点。1962年建县后,同年6月成立迭部县药材公司,配职工12人,归县文卫科管理。1964年根据商业部与卫生部通知,将县药材公司移交县商业局管理。1968年药材公司在洛大、旺藏设立两个药材收购站,各新建仓库5间,职工宿舍5间。1969年,商业与供销合并成立商贸革委会,下设医药组主管药材经营业务取代药材公司。1972年10月恢复药材公司,有职工18人,内设人秘、业务、财会3个组。新建西药库房4间。1973年12月增设达拉药材收购点。同年购置发电机1台,中药切机1台,大型保险柜1台,粉碎机1台。1975年撤销达拉药材收购点。1976年在卡坝增设药材收购站,新建仓库3间,宿舍2间。1979年购置打包机1台。1980年6月成立迭部县医药管理局,与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并将药材公司更名为医药公司。1982年恢复旺藏药材收购站,新建仓库5间,宿舍5间,门市部2间。1984年医药系统进行体制改革,产、供、销和人事财务均改由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和各省归口管理,县医药公司改由省、州医药公司直属。1985年,复又交归地方管理。从此年开始,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对全县药品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清理、整顿,经县卫生局审查合格后发给《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县医药公司的经销机构进一步健全,至1990年,公司有职工28人,内设:办公室、业务股、质量室、加工组、中西药门市部、早晚门市部、中西药库房、地产成品药库房。县内18个医疗单位的药品均由县医药公司供应。
  (二)药政管理
  1981年以来,本县药政管理工作始列入县卫生局的业务范围。后确定了专职药政管理人员。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先后对全县卫生医疗单位和医药经营单位进行了9次检查,共查出违法经营药品、霉烂变质和过期失效药品共计48种,价值4401元。对查出违法经营的药品暂时封存待后鉴定处理外,其余不合格的药品均作销毁处理。
  二、中药材购销
  县境中药材资源很丰富,据1985年普查载入《甘南中药材资源名录》的中药有545种,占全甘南地产中药702种的78%。全国重点普查的363种主要中药中,本县出产127种,占35%。已采集收购的有103种,其中主要中药有:大黄、红黄芪、羌活、丹参、桃仁、当归、黄苓、党参、牛子、细辛、木贼、猪苓、柴胡、秦芪、条羌、丹皮、芍药、甘草、枸杞、菖蒲等。县医药公司成立以来,每年把收购和销售地产中药材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每年都收购数万公斤中药材,大都由省州药材经营单位统一运销外地。其中最多的1979年收购24.56万公斤,收购金额25万元,销售金额33万元;1984年收购16.94万公斤,收购金额37万元,销售金额34万元。历年中药材收购情况附表。三、中西药品购销
  建县以来本县城乡各医疗单位使用的中西药品,包括各种中成丸药、片剂、粉剂、冲剂、针剂、糖浆、药酒、胶囊、外用膏药、注射液体、酒精、药棉、纱布,以及各类医疗器械,均由县医药公司供应。全县历年中西药品购进和销售金额见表。
  迭部县医药公司历年经营情况表单位:万元
  迭部县医药公司历年主要中药材产量
  第六章体育
  第一节体育机构与设施
  一、体育机构
   (一)迭部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建县前迭部境内历无体育事业机构设置。1962年建县后全县体育事业由县文卫科兼管。1969年县革委会成立后在政治部下设体工组主管全县体育工作。1972年7月正式成立迭部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县体委),成为本县主管体育事业的专设机构,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县体委原由县革委或县政府分管领导兼任主任,配专职副主任1人;后改配专职主任1人,副主任1人,1990年有职工4人。
   (二)迭部地区体育协会
  1979年,根据本县体育事业发展需要,为能更好地协调和促进迭部地区的体育工作,与驻迭省属工矿企业共同开展地区性体育活动,遂于7月23日成立了迭部地区体育协会,由县体委、文教、工会和国营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文体主管单位等方面的负责人员组成会员,共同协商研讨本地区体育活动事宜。
  二、裁判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境内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本地传统体育得以开展的同时,开始引进篮球、乒乓球、排球等近代体育运动项目,并在学校、机关和农村逐步盛行和普及。在比赛活动中起初都没有被正式评定的等级裁判,在解放初直至建县后的一度时期内,都是由一些懂得比赛规则的人或运动员担任临时裁判。随着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竞赛活动逐步实现规范化的要求,裁判员队伍的培养随之得到重视。主要是从80年代各行业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后,本县裁判员才真正实行技术等级制度,在专业培训和实践应用中培养成长的一批裁判员,逐年被省、州、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按业务技能分别批准为国家一级、二级、三级裁判员。至1990年,全县有国家一级裁判员1人(田径);国家二级裁判员9人,其中篮球裁判3人,田径裁判4人,足球裁判2人;国家三级裁判员11人,其中篮球裁判8人,田径裁判1人,足球裁判2人。县中学满族体育教师何元青和县体委藏族干部李龙分别于1986年1月荣获国家体委优秀裁判员称号。
  三、体育设施
  (一)学校体育器材和场地
  民国末期,县境出现的个别私塾和1946年设立的国立洛大小学,连校舍都是借用的民房,没有体育场地和器材。
  新中国建立初期,迭部境内创办的数所学校大都因陋就简而办,基本上都没有体育器材。1962年建县以来,城乡学校开始陆续配发和购置了一些铁环、跳绳、篮球等体育活动用具,各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劳动,平整活动场地,自己制做简易篮球架等设施。
  1975年后各公社驻地学校和完全小学逐年都有操场、篮球场等一场多用的活动场地,添置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等体育用具;县中学、旺藏、洛大以及省属企业办的中学,已陆续配有各种球类、单双杠、掷铁饼、铅球、跳箱、木马、垫子等活动器具。1985年后全县各学校共有足球场1个,小型多用运动场6个,篮球场20个,排球场5个。
  (二)职工体育活动场所
  建县后,县城和各乡政府驻地干部职工的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多以篮球为主,其中县城各主要单位及洛大、旺藏等职工较集中的乡活动较频繁。除县城外洛大乡活动最积极,且有农村青年参与活动。活动场地亦随之开辟和增加。至70年代还发展到少数山村也利用生产队麦场做篮球场(或只有单面篮环的半个球场)开展活动,且在周边栽有木杆围栏,以防篮球跌落场外滚入深谷。1982年前县体委在中心广场修灯光篮球场1个,七九二矿修灯光球场1个。1984年县城新修田径体育场1处,占地22000平方米;迭部林业局修灯光篮球场两个。至1985年,全县共有职工活动的小型运动场两处,田径场1个,篮球场25个,内有灯光球场4个,排球场6个。1985年后,文化馆楼、工会楼建成后都设有职工和离退休老干部活动的乒乓球室、象棋室等活动场所。七九二矿和迭部林业局工会均设有职工文体活动室。
  四、体育事业费
  本县体育事业费从1963年起被专项列入县财政预算支出。1970年前全县体育事业专项支出多年均为1千元。1971年〜1982年间每年均在5千〜7千元内浮动。1983年起突破万元,且逐年增加。1990年全县体育事业费支出为3.3元,全县人均0.66元。历年体育经费见表1
   表1迭部县历年体育事业费一览表
  第二节学校体育
  一、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
  建国初的50年代,迭部境内的小学教育处于因陋就简,零星创办时期,已开办的为数很少的小学因受场地、体育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只能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来代替体育课和体育活动。
  1962年建县后,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学校数的增加,完全小学已基本按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体育课。中学于1964年始设体育课。中小学均安排课外活动时间。起初因受体育器材的限制,活动项目较少,主要有滚铁环、跳绳、篮球、赛跑、跳高、跳远、做游戏、丢手绢、课间操等活动内容。“文革”期间,学校体育被军事知识、队列训练、投弹、野营拉练、文艺宣传等活动所代替。
  1972年后在县体委和教育部门的共同重视下,学校体育逐步纳入教学计划。除民办村学外,其余中小学均正常开设体育课。此后随着体育场地和器材的逐年增加,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项目亦逐年增加。
  1975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在扬州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制定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颁布后,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县内中学从1976年后贯彻了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先后建立了一周两节体育课、一日两操(早操、课间操)、一活动(课外)的学校体育活动制度。课间操以广播体操和儿童广播体操为主。
  1978年教育部第二次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后,县内中学及完全小学基本按教学大纲进行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项目为主。各学校为参加州县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还选择球类、田径等项目进行专项训练。
  1987年后执行国家教委公布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中学的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活动逐步实现规范化训练。各校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选择训练项目。
  二、业余体校
  1973年12月成立了迭部县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简称业余体校)。由县体委负责人兼任校长,并由体委派教练进行业余培训。业余体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各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主要设田径、球类等训练项目。多年来坚持每周3课时〜4课时的业余训练,为促进和吸引少年儿童热爱体育锻炼,培养本县体育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业余体校历年在校学生人数
  三、中小学体育竞赛
  县体委成立后常与教育部门共同主持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运动会,开展竞赛活动,以激励和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1975年〜1977年共举办全县性青少年田径和篮球运动会4次,参加代表队125队次,青少年男女运动员628人次。此后,青少年运动会主要由各学区和学校分别举办,中学自1974年以来每年“五四"举办田径运动会,共办16次;小学从1978年以来每年 “六、一”举办少年儿童运动会,共举办14次。 县内中小学还经常选拔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或单独组队参加甘南州举办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会、集训会和单项比赛活动。1976年6月全州田径运动会上,本县少男甲组运动员邵飞在100米和200米赛跑中分别以12〃2、25"4的成绩双破州纪录;少女甲组梁杰在100米赛跑中以13〃4的成绩获第一名并破州纪录。1983年8月州业余体校运动会上,少男乙组孙杰在跳远赛中以5.20米的成绩破州纪录;少女甲组罗建平在跳远赛中亦以4.76米的成绩破州纪录。1984年7月全州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少男乙组李国忠分别在400米、1500米赛跑中双破州纪录;少男甲组赵平亦在400米赛跑中破州纪录。在团体比赛中,少年男子组分别在1978年、1979年、1981年、1984年全州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的4X100米接力赛中连获4次第一。少年男子足球队分别在1984年和1987年全州少年足球赛中连获两次第一名。青年男子运动员杨日前在1975年7月全省田径运动会10000米长跑中获得第六名,又在1976年7月全省田径运动会1500米赛跑中以4'56″6的成绩夺得铜牌。迭部籍运动员九高在1989年全省青年运动会标枪比赛中荣获金牌,并破省纪录。武善杰在全省第五届运动人上获个人十项全能第三名。
  第三节职工体育
  建国初的50年代,迭部境内新建的区、乡地方政权机构因职工较少,很少开展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只有上迭区的干部尚能与电尕驻军联谊开展篮球等活动。
  1962年建县后,随着城乡干部职工队伍的增加,县级机关及旺藏、洛大等乡政府驻地逐步开展篮球、乒乓球等职工体育活动。但很少举办较大的竞赛活动。
   “文革”期间,职工体育活动多被频繁开展的民兵训练,打行军包、负重拉练、紧急集合、岀操、投弹射击、防空演习等军训活动所替代。
  1972年县体委成立以来,全县城乡职工体育活动相应得到重视,以篮球为主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象棋、晨跑等活动项目普遍开展起来。尤以1978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以及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职工业余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各类竞赛也不断举行。1979年由县体委主持举办了全县第一次职工运动会,开展了篮球、拔河、象棋等项目的竞赛活动,有6个代表队参赛,参加运动员210人。至1986年先后共举办全县性的职工运动会5次,参加代表队51队次,参加运动员1044人次。
  1985年后,城镇职工在县体委、工会、妇联等主管部门的组织下,联合举办的职工业余体育竞赛活动每年一般3次〜5次。“元旦”举行爬山、越野比赛,先后约参加1350余人次;“三•八”妇女节举办女职工拔河比赛,参加队员约160人次;“五•一”、“五•四”举办县级机关职工运动会,开展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跳棋等项目的竞赛,先后约参加运动员856人次;“七•一”前后举办象棋、乒乓球比赛,约参加218人次;国庆期间一般举办全县性的体育运动会,部分单位派职工代表队参加,约849人次。
  1986年以来,县级机关职工在县体委、工会及各单位的主持下,不定期的开展了练气功、做工间广播操、韵律操、健身操、中老年迪斯科、交谊舞等项目的业余训练和比赛活动,活跃了职工的文体生活。部分离退休和在职的中、老年职工,自发的坚持晨跑、散步、练太极拳、气功、健身操、下象棋等锻炼活动,逐年养成了良好的健身风气,增强了体质。各乡镇基层干部职工的体育活动仍较单调,多以篮球为主。
  驻迭省属工矿企业迭部林业局和国营七九二矿,每年“五•一”、“十・ 一"等节假日期间,也各自单独举办田径、球类、棋类等比赛活动。
  县人武部、武警中队的军事体育活动,开展得较为持久和规范。多年来都于每年“六•一九”(毛主席提倡“大办民兵师”纪念日)举行大比武活动。县中队在1964年兰州军区军事比武中获得712步枪射击第五名。1990年7月在全州军事大比武活动中获得集体奖第二名;同年8月在全省军事大比武中获得个人第三名。县中队在历年县办篮球等项比赛活动中经常组队参加比赛,且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第四节农牧民体育
  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迭部是藏族聚居区,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养成了英勇善战、能骑善射、勤劳勇敢、倔强好胜、游牧狩猎的粗犷、豪放、古朴的生活习俗和特征,由此而创造和沿袭了与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传统体育活动,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主要有赛马、射箭、摔跤、大象拔河、抛石打靶、拔腰、扳手劲、拉棒、荡秋千、下方(有二人、三人两种)、赛跑等。其中有的项目如抛石打靶、拔腰、扳手劲、摔跤、下方、赛跑等活动,则伴随着有人群聚集的田边地头和牧场山林等劳动场合,以农闲时青少年活动为多。有些活动如赛马、射箭、大象拔河等项目,主要在喜庆之日或宗教活动等大型群众集会时开展竞赛或表演活动。尤以赛马射箭最为热闹,既比马的速度和耐力,又比骑手的驾驭技术、姿势、骑射(包括箭、枪)和俯身取物等技术的高低;还比赛马背上小伙子的英武和气度,以及马的鞍韂和佩饰。二、近代体育在农村的发展
  民国时期,迭部境内对近代体育项目闻所未闻,纯属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因受文化教育、经济交通等落后条件的限制,一些近代体育项目实际到1962年建县前后才陆续传入。其中篮球较早,且农村多年以此为主。其他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田径、举重、投弹等活动项目虽陆续传入,但活动较少,未能普及。
  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开始,县境乡村逐步盛行篮球热。各乡政府驻地及部分有条件的村庄,结合民兵训练活动,青壮年自发性的投工献料、自制篮球板篮球架,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平整场地,或利用生产队麦场开展活动和比赛。乡、村之间常相约结伴举行友谊球赛。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发展,活跃了农牧民群众的文体生活。
  三、民族体育运动会
  建县以来先后共举办全县性的农牧民体育运动会和民族体育运动会及邀请赛共9次,参加农牧民代表队187队次,运动员3597人次。其中,1971年〜1984年举办全民性运动会和农牧民运动会3次;1984年后为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本地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将农牧民运动会改为民族体育运动会,每年国庆举行,至1990年共举办六次民族体育运动会,共有164个代表队(次)参赛,参加运动员2880人次。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除篮球外,均设本县藏族传统体育运动中群众热爱,具有民族特色的比赛项目,主要有摔跤、下方、拉棒、单双人大象拔河、集体拔河、射击等项目。民族运动会推动了城乡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农牧民运动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不断创造了优异成绩。1985年7月在合作举行的甘肃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本县运动员获得射箭表演奖,赛闹、卓玛交二人被评为优秀运动员。1990年7月在夏河桑科举行的全州第四届民族运动会上,本县运动员取得80公斤级单人大象拔河第二名,70公斤级大象拔河第一名和80公斤级双人大象拔河第一名;并获响箭优秀表演奖;刀杰次力、才让加措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各乡也先后举办了乡、村级小型体育运动会35次,参加运动员2160人迭部县历年县办体育运动会简况次。竞赛项目也以篮球和传统体育项目为主。1987年5月洛大乡举办民族运动会,参赛运动员109人,设5个比赛项目;1988年以来益哇乡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1990年春节电尕乡举办赛马会,1991年5月又举办乡级运动会,参加12个代表队,队员540人次。
  第五节竞赛成绩
  1971年以来本县代表队参加省、州各类比赛的团体和个人优异成绩中,本志只列入获州(地)级比赛前三名和省级比赛前六名以上成绩。州级以上团体比赛中,迭部青、少年代表队共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3次,第二名3次,第三名2次;少年男子组在州级球类、拔河、射击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6次,第二名3次,第三名4次;少年女子组获得州级比赛第二名3次,第三名2次,进入省级比赛前六名1次;青年男子组获得州级比赛第二名3次;青年女子组获得州级比赛第二名1次,第三名2次。
  本县男女运动员在参加州、省和国家级体育竞赛中,先后创造了优异的成绩。1971年以来先后在田径、射击、标枪等项竞赛中,儿童男子获得州级比赛第一名2次,第三名1次;儿童女子分别获得州级比赛第一、二、三名各1次。少年男子获得州级比赛第一名11次,第二名8次,第三名5次,并破州纪录6次;获得省级比赛第二名1次;国家级比赛第三名1次,第四名1次,第五名1次。少年女子获得州级比赛第一名5次,第二名6次,第三名7次,并破州纪录两次;获得省级比赛第一名2次。青年男子获州级比赛第一名4次,第二名4次,第三名5次;获得省级比赛第一名1次,第二名1次,并破省纪录1次;获得国家级比赛第六名1次。青年女子获州级比赛第一名3次,第二名4次,第三名4次;获省级比赛第一名1次。成年男子获省级比赛第三名1次。成年女子获省级比赛第四名1次,第五名1次。(历年团体、个人比赛最高成绩见表3.4)迭部县历年团体、田径等项目比赛最高成绩迭部县历年田径、射击比赛最高纪录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专题

麻风病
相关专题
迭部县城新貌
相关专题
虎头雄峰
相关专题
傲傲水帘洞
相关专题
白云景点
相关专题
迭山雄姿
相关专题
扎尕那石城
相关专题
江峡景区
相关专题
达拉景区
相关专题
录坝湖
相关专题
腊子口
相关专题
腊子水帘洞
相关专题
多儿、阿夏景区
相关专题
《嘉热》舞
相关专题
《尕巴》舞
相关专题
《阿嘉》舞
相关专题
《法舞》
相关专题
《狮舞》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然闹遗址
相关作品
良种场遗址
相关作品
布岗遗址
相关作品
达拉沟口遗址
相关作品
九如卡遗址
相关作品
洛大桥西遗址
相关作品
蔬菜一队遗址
相关作品
白云村遗址
相关作品
次日那遗址
相关作品
桑坝沟口文化点
相关作品
保扎村文化点
相关作品
桑坝文化点
相关作品
尼傲文化点
相关作品
然闹西山烽墩
相关作品
洛大村东烽墩
相关作品
《腊子口》
相关作品
重登腊子口
相关作品
岷山
相关作品
腊子口
相关作品
岷山歌
相关作品
可爱的杜鹃花
相关作品
心中的宝贝
相关作品
醇香四溢的美酒
相关作品
美酒飘香千里
相关作品
愿天空风调雨顺
相关作品
闪光的金子宝座
相关作品
父母的恩情
相关作品
我的歌
相关作品
山顶草坪上空
相关作品
后嗣之首
相关作品
我情人的身影
相关作品
相会
相关作品
朝夕相处的情侣
相关作品
假如
相关作品
请回答
相关作品
庄的主人是我
相关作品
假如唱歌有罪孽
相关作品
金色的骏马
相关作品
金瓶一样的石山
相关作品
向往
相关作品
选马歌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