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迭部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84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发展概况
分类号: F721.2
页数: 7
页码: 386-392
摘要: 1983年以来,迭部县供销合作社遵照《关于全国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通迭部县供销社历年经营情况一览表迭部县供销社1977年〜1990年商品购进、销售情况表知精神和要求,落实改革方案,县社集中精力抽调20多名干部职工,在全县范围内分片进行了清股扩股工作。
关键词: 迭部县 供销合作社 发展概况

内容

一、股金与分红
  1983年以来,县供销合作社遵照《关于全国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通迭部县供销社历年经营情况一览表迭部县供销社1977年〜1990年商品购进、销售情况表知精神和要求,落实改革方案,县社集中精力抽调20多名干部职工,在全县范围内分片进行了清股扩股工作。首先对原遗留帐面上的26225元股金,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和核对,由于行政体制的多次变动和1958年平叛等历史原因,县境建国初期入股社员底册遗失,只留帐面入股全额,无法核实兑现红利。后经多方努力,调查访问,逐户核对,兑现了9股,每股2元,计18元,已兑现红利116元。同时开展了扩股工作,新扩3236股,股金达10.4万元,其中:农民入股3096股,股金23133元,占全部股金的25.5%;职工入股140股,股金67557元,占全部股金的74.5%。职工入股1000元〜3000元的有47股。洛大乡两户农民入股3000元。股金虽然还没有达到经营资金以社员股金为主体的要求,但发展势头较好,民办因素不断增加,民主管理明显加强,增加了农民股金在供销合作社资金结构中的比重,扩大了内在的经济联系,进一步稳固了向民办转移的基础。
  县供销社在清理原有股金、落实股权、补发红利的基础上,对新扩股金坚持实行“税前保息、税后分红"的制度,每年年终对县内各级供销社社员,进行开榜公布,分红一次。分红比例不超过盈余的100%,最高不多于入股金额的15%,亏损社最低不少于按银行最高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分红。
  县供销合作社及农副公司、基层社扩股集资统计表
  二、商业网点建设
  1.农副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75年3月,原属商业局管辖。1977年元月县供销合作社成立后,农副公司划归供销社经营,和供销社同属于科(局)级国营企业单位,经营地方农、林、牧、副土特产品类的收购、加工、销售业务。1985年4月,在供销社体制改革中,公司亦由全民改集体,由官办改民办,对下属店、组和各门市部,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定额管理的基础上,推行“三定一奖”即大固定、小提成的浮动工资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打破“铁饭碗”。
  至1990年底,公司有固定资产原值43.3万元,全部流动资金119.5万元,其中自有流动资金35.7万元。年购进总值205万元,全年销售总额145.4万元,完成税金1.4万元;职工32人,职工股金19970元。内设业务物价股、财统股、总务股,驻兰采购站、仓库兼批发部;经营着农副、日杂、土特、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及百货、副食品、糖烟酒、五金、电器、纺织品、工业品等上千个品种。公司总建筑面积2304㎡,其中营业门市部6处共445㎡,仓库634㎡,办公室420㎡,职工家属院589㎡。东风牌汽车2辆,摩托车1辆。
  2.电尕供销合作社
  成立于1957年。供销合作社成立后,在当地农牧民中进行了扩股入股工作,股金达8600余元,并给入股社员颁发了社员证,凭证在合作社门市部购买7种生活必须品。1958年改称电尕商店。1962年建县后,电尕商店成为商业局直属门市部。1966年商业局、民贸公司迁到新址后,电茶商店复又独立经营,属公社级农村基层商店。1977年元月县供销社成立后,电尕商店归属供销社管理,并由县农副公司经营。1978年3月恢复原名电尕供销合作社。并将益哇、亚安、谢协3个商店划归电叙供销合作社经营,更名为分销社。
  1983年12月,根据全国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县供销合作社首先在电茶推行实施,抽调专人到农村清股扩股,新扩股金16652元,落实股权,制定了定期分红制度,选举了社员代表。于1983年12月13日,召开了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通过了合作社章程,民主选举产生了理、监事会成员及负责人,并正式定名为电尕供销合作社。下设综合、食品、早晚、废品收购等5个门市部和益哇、亚安、白云3个分销社、沟日次旦代销店。
  止1990年底,该社有全部流动资金93.2万元,固定资产:3.2万元,年购进总值80万元,年销售总额118万元,完成税金1.5万元;有职工26人,主要经营品种与农副公司相同。总建筑面积2426㎡,有东风牌汽车1辆人,摩托1辆。
  3.旺藏供销合作社
  原名下迭供销社。正式成立于1957年。成立初亦在农村进行了扩股入股工作,并给入股社员颁发了社员证。1958年改称旺藏商店,1959年划归龙叠县商业局管辖。
  1962年建县后归迭部县商业局民贸公司经营,更名为旺藏中心商店,下辖卡坝、尼傲、达拉、多儿、阿夏等5个分销店。1977年县供销社成立后,划归供销社管辖,改为分销社。
  1983年12月,推行体制改革,清股扩股。新扩股金33431.94元。落实了股权,制定了分红制度,选举了社员代表,于1984年10月12日召开了旺藏供销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通过了章程,民主选举了监、理事会成员及负责人。
  1990年底,旺藏供销社有全部流动资金112.4万元,固定资产27.6万元,年购进总值4.8万元,销售总额127.5万元,完成税金2.7万元;有职工29人。下设综合、食品、早晚、收购等5个门市部和卡坝、尼傲、达拉、多儿、阿夏5个分销社,曹什坝、麻牙沟两个代销店。经营种类与农副公司相同。总建筑面积2502m2,有东风牌汽车1辆,摩托车1辆。
  4.洛大供销合作社
  其前身是岷县供销社设立的洛大购销组,始建于1953年,1957年由龙叠县改为洛大供销社,.并在农村进行了扩股入股工作,入股金额8000多元。1958年改称洛大商店。
  1962年后,交由迭部县商业局民贸公司接管。1977年归县供销社经营,并正式定名为洛大供销合作社,并将下属的腊子、桑坝、花园商店更名为分销店。
  1983年12月,推行体制改革中新扩股金10281元。制定了分红制度,选举了社员代表,于1984年10月9日召开了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通过了社章,民主选举了理、监事会成员及负责人。
  至1990年底,洛大供销合作社有全部流动资金82.3万元,固定资产17万元,全年销售总额90.5万元,完成税金1.77万元;有职工25人。下设综合、食品、日杂、收购等4个门市部及其腊子、桑坝、花园、代古寺4个分销社,铁尺、磨沟2个代销点。总建筑面积1512m2,有东风牌汽车1辆,摩托1辆。
  5.食用菌厂县供销社食用菌厂成立于1985年7月,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主要经营食用菌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类菌种的培育及技术推广,野生类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其前身是供销社食用菌试验室。
  本县食用菌栽培业,从1982年起由县供销社协同县科委,在县城西河滩建成木耳栽培场地。1983年县社派专人负责木耳场的技术管理工作,当年收获黑木耳500多斤,得到了州科委和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县政府并号召全县农村大力发展黑木耳人工栽培。为能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县供销社成立了食用菌试验室,举办技术培训班10余期,并生产供应菌种。从1982年到1988年7年中,先后给全县木耳专业户提供菌种10万余瓶。食用菌试验室在推广和发展迭部黑木耳生产的同时,先后又进行了小批量的猴头菌、平菇、凤尾菇、金针菇、银耳、灵芝等10多个品种的人工栽培试验,均获成功。其中猴头菌、平菇两个品种,有气候适宜,栽培方法较简便,产量高,经济价值可观,原材料来源丰富等特点。
  1985年5月,县供销社报请县政府批准,在食用菌试验室的基础上建成食用菌厂。利用原农副公司办公室改建了厂房640㎡,初步形成年产猴头罐头10吨的人工栽培加工车间;扩建6000㎡的木耳场地及全套喷雾设施,当年点种耳棒2万多根。1988年新建玻璃暖房315㎡,辅助配套房屋144㎡,围墙350㎡,总投资16万元。1985年底,该厂试制的“山珍猴头"罐头,在甘肃省供销系统加工产品评比会上,被评为“开发性优质产品将”。1987年,报经国家工商局审定,批准使用《山青》牌注册商标,并经省标准局计量所审定验收,批准颁布了甘肃省“山珍猴头”罐头企业标准。
  该厂在1982年〜1990年中,生产木耳栽培菌种及各类菇类菌种11.7万瓶,供应全县木耳专业户、集体企业和单位60多家。1989年后,因市场疲软而使该厂生产发展受到影响,造成产品滞销,过期、报废1万多元,无力维持生产,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迭部县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