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迭部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290920020230001844 |
颗粒名称: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分类号: | F721.2 |
页数: | 2 |
页码: | 385-386 |
摘要: | 民国时期迭部境内没有供销合作社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着手建立并发展供销商业。迭部地区分别由卓尼、岷县在所辖区域内组建基层供销社组织。1952年卓尼县给上迭派贸易购销组,后又设立下迭贸易购销组;岷县供销社在洛大设立购销合作组。1957年,调整商业体制,卓尼县民族贸易公司将上迭购销组移交给卓尼县供销社管理,遂更名为卓尼县上迭供销社和下迭供销社;并按照供销社社章规定,下迭区政府抽调干部到农村进行扩股入股工作,股金达16000多元,并给入股社员颁发社员证,可凭证廉价购买食盐、煤油、火柴、大茶、棉布等7种生活日用品。 |
关键词: | 迭部县 供销合作社 机构沿革 |
出版者:兰州大学出版社
迭部县是甘肃省内一块富饶美丽的、熠熠生辉的绿色宝石,又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发祥地区之一。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藏族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可歌可泣的发展历史。现代史上,迭部曾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当地进步群众和上层人士给予红军协助与接济,他们让道引路、开仓放粮,协助修复栈道、支持红军北上抗日,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长征又在迭部留下了腊子口战役和中共中央俄界会议遗址等革命胜迹,如今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迭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工、农、林、牧业生产及交通、水电、通讯、文教、卫生、商业、城乡建设等项事业的发展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县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在30年的开发利用中,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近千万立方米的优质木材,创造了近40亿元的产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迭部悠久的历史和巨变的现实,应该荣载史册,誉传后世。